第一篇:1959年中医资料11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张治卿
营养性水肿在祖国医学文献内还找不到这样的病名,但在“金匮要略”水气篇内云:“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其症状类似营养性水肿。本病目前在农村比较多见,虽不即时危及生命,但患者四肢无方,精神萎靡,已大大减少其劳动能力,如不即时治疗,重者也会死亡。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办法,我们在今春二、三月间先后治疗了两批共计302例,除对个别较重的病人收住病房进行综合治疗外,其余全部采用针灸治疗。在大力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同时,我们又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对营养性水肿采用了针灸治疗,其疗效达到95.5%以上,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症状及体征
①轻度的:一般有头晕、疲倦、畏寒,两腿酸胀、沉重无力,食欲亢进,大便秘结或下泻,小便次频量少,两脚有水肿。
(2)中度的:加有胸闷气促,下肢麻木及水肿,有轻度营养不良和贫血现象。
③重度的:除以上症状均加重外,并伴有全身水肿,精神委靡等。
体征:25%左右有营养不良现象,面色苍白(但不一定贫血)。一般的上颚反射迟钝,较重的心脏二尖瓣区有吹风性杂音,第二音低弱,第一音相对增强,个别的有肠充气及呼吸音粗糙等。
实验室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鉴别诊断
营养性水肿病多皮肤枯燥,在肿胀部份呈苍白色,紧张而有光泽,透明度强,为可凹性,无压痛,尿蛋白
(一),无紫绀。
肾脏炎引起的水肿病,尿中有蛋白及管型。心性水肿则有较长时间的心脏病史,且发生于心代偿机能不全期,有紫绀。
因血丝虫所引起之下肢水肿,透明度低,皮肤呈暗紫色,无光泽,硬度高,两侧多不对称,淋巴管发炎期中有局部压痛和炎症现象,体温增高,有既往史,不治亦能自愈,全身营养状况良好。
因肠寄生虫所引起的则贫血较显著,大便中有寄生虫卵可资鉴别,另外在未进行原因治疗前水肿消退迟缓。
(三)治疗经过
一般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大部份4—6天得到痊愈。其中有11例经针十数次以上均无显著效果,追查原因发现有肠寄生虫及丝虫病,复进行原因治疗后再针亦愈。另二例因伴有钩虫病及重度贫血兼年龄过大并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虽予综合治疗,仍未得救。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绝对忌盐,分别类型决定忌盐期限,由15—60天不等,经过三个月的观察,一般情况良好,惟个别不能坚持忌盐而复发,再经治疗仍效。
(四)发病情况分析
1.根据302例水肿病的观察,其中大部份是新由农村转入城市的,食欲特别亢进,由于饭量骤增使肠胃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影响吸收而引起腹泻,使维生素乙族损耗较多,导致营养缺乏,成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少数人因习惯咸食摄人过高的盐量,如患者邵××本身营养状况良好,并常服维生素乙一片而长期脚肿不消,后发觉他每晨有喝盐开水的习惯,经嘱停喝盐开水一周后水肿即消退。
2.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发病情况似与坐式劳动和活动量少关系密切。在男性坐式手工业劳动者占发病人数的93%强,在女性印刷装订工占4.4%(因男女人数悬殊不能作为性别比例),而在运输建筑工、翻砂机械工、劳动度虽很强却发病人数很少。又如将男性坐式手工业有脚肿者调至翻砂机械工转变工种后,二周其肿 全消。
(五)对水肿病导因的初步探讨
通过302例水肿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本病与营养缺乏在某种情况下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从某些情况来看,营养缺乏也不能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否则针灸治疗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就是有营养缺乏的征象,我们亦须详细分析其原因,不能盲目滥用维生素乙、葡萄糖等药物大量注射,不仅浪费很大而且也不能完全达到治病的目的。至于如何引起营养缺乏现象据我们观察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本身吸收机能减退,或某种病因(如腹泻等)而发生吸收障碍,虽食物中不乏营养成份但不能完全被吸收以致呈现营养缺乏现象。
2.摄入食盐过多的饮食,可使血液的渗透压增高,体液积蓄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在形象上与蛋白质缺乏具有同一体征。
3.机体功能和饮贪摄入一般正常,但由于长时期的机体活动量少,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影响,引致吸收和排泄等生理机能暂时发生障碍,或者发生循环系统的血行障碍,均可引起下肢水肿现象而被误认为营养缺乏。
4.由于肠寄生虫对机体的损害引起贫血而继发营养不良,亦往往会同本病混淆。
小结
1.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虚失职,不能运化,以至水气泛溢而成水肿。针灸治疗原则,以健脾胃、助运化为主。按“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关元”为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本脏(或腑)的经气聚集的部位,凡属内脏疾患经久不愈的,“募”穴有显著的疗效。“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又说:“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这就是说大肠、小肠,都是属于胃,脾与胃相表里,所以针灸以上二穴,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而使水肿消退。“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土”穴,其经脉循行于腹中属胃络脾,“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土能制水,故“足三里”也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其经循行路线下入气冲,与冲脉、足阳明胃经相会,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用“阳陵泉”也有辅助健脾胃的作用。
2.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不仅在祖国医学理论上有一定的根据,而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不容怀疑,其经验可推广。
3.采用针灸治疗水肿病具有不少优点:第一是节省药物,简单方便,更适用广大农村;第二是疗程短不须停止劳动,可以大大提高出勤率,符合我国当前的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
4.水肿病的导因繁多,有的是由于饮食量少质差,营养成份不足适应维持机体正常活动之需要。有的是活动量较少影响血液循环,形成物理性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与吸收和排泄的正常功能。也有的是由于肠寄生虫或其他病的影响而导致贫血继发营养性缺乏的现象,因此还须经常注意,从这些有关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消除水肿病的继发导因。
以上总结是我们初学的体会,提供同道参考,错误之处祈多指正。
附病例二则
病例一:戚××,男性,30岁,江苏仪征籍。
下肢浮肿三个月,全身高度水肿,小便不畅,腹泻,轻度呕吐,头昏,无力,两足麻木,心悸气急畏寒。
体查:发育营养均不良,面色苍白,舌苔剥落,全身高度水肿,皮肤紧张而有光泽,均呈可凹性,透明度强,胸廓狭长,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心尖位置稍有向左移位约2.5公分;第一音低弱,第二音增强,肺动脉区第一音亢进,且有奔马律,三尖瓣区音低弱。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284万。血色素64%。白血球总数4,700,中性64%,淋巴32%,酸性4%,大小便常规阴性。
诊断:营养性水肿。
治疗:绝对忌盐,施行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一次,留针30分钟,针后当晚小便即增多。于第三次针后腹部水肿完全消退,仍头昏无力,食欲仍旺盛。针至第九次后水肿全消,精神好转,食欲转平稳,为了巩固,继针三次,经观察情况良好。
病例二:方××,男性,61岁,安徽桐城籍。
水肿半月余渐延及全身,晕眩,小便次频量少,每夜达十余次,心悸,手足麻木,腰疼,畏寒,盗汗,呼吸迫促,大便秘结,面有蚁行感。
体查:营养不良呈重度贫血,颜面浮肿,舌苔白厚,肺(一)心尖区第一音增强,第二音低弱,有吹风性杂音,肺动脉区亦然,主动脉区第二音低弱,股及下肢均呈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132万。血色素28%。白总:5,700,中性70%,淋巴24%,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
诊断:①营养性水肿。(2)重度继发性贫血。
治疗:给忌盐软餐,用维生素乙1,酵母,硫酸低铁、高渗葡萄糖,肝注射液等营养治疗。十天后仅颜面浮肿消退,腹及下肢无变化,血象较好转,血色素42%。红血球192万。自觉症状稍轻。自第十二天起停药,改用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留针30分钟。针第二次后,小便通畅,水肿消退迅速。针第六次后,水肿全消,除稍有疲困外,食欲及其他均恢复正常。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32页上)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张治卿
营养性水肿在祖国医学文献内还找不到这样的病名,但在“金匮要略”水气篇内云:“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其症状类似营养性水肿。本病目前在农村比较多见,虽不即时危及生命,但患者四肢无方,精神萎靡,已大大减少其劳动能力,如不即时治疗,重者也会死亡。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办法,我们在今春二、三月间先后治疗了两批共计302例,除对个别较重的病人收住病房进行综合治疗外,其余全部采用针灸治疗。在大力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同时,我们又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对营养性水肿采用了针灸治疗,其疗效达到95.5%以上,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症状及体征
①轻度的:一般有头晕、疲倦、畏寒,两腿酸胀、沉重无力,食欲亢进,大便秘结或下泻,小便次频量少,两脚有水肿。
(2)中度的:加有胸闷气促,下肢麻木及水肿,有轻度营养不良和贫血现象。
③重度的:除以上症状均加重外,并伴有全身水肿,精神委靡等。
体征:25%左右有营养不良现象,面色苍白(但不一定贫血)。一般的上颚反射迟钝,较重的心脏二尖瓣区有吹风性杂音,第二音低弱,第一音相对增强,个别的有肠充气及呼吸音粗糙等。
实验室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鉴别诊断
营养性水肿病多皮肤枯燥,在肿胀部份呈苍白色,紧张而有光泽,透明度强,为可凹性,无压痛,尿蛋白
(一),无紫绀。
肾脏炎引起的水肿病,尿中有蛋白及管型。心性水肿则有较长时间的心脏病史,且发生于心代偿机能不全期,有紫绀。
因血丝虫所引起之下肢水肿,透明度低,皮肤呈暗紫色,无光泽,硬度高,两侧多不对称,淋巴管发炎期中有局部压痛和炎症现象,体温增高,有既往史,不治亦能自愈,全身营养状况良好。
因肠寄生虫所引起的则贫血较显著,大便中有寄生虫卵可资鉴别,另外在未进行原因治疗前水肿消退迟缓。
(三)治疗经过
一般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大部份4—6天得到痊愈。其中有11例经针十数次以上均无显著效果,追查原因发现有肠寄生虫及丝虫病,复进行原因治疗后再针亦愈。另二例因伴有钩虫病及重度贫血兼年龄过大并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虽予综合治疗,仍未得救。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绝对忌盐,分别类型决定忌盐期限,由15—60天不等,经过三个月的观察,一般情况良好,惟个别不能坚持忌盐而复发,再经治疗仍效。
(四)发病情况分析
1.根据302例水肿病的观察,其中大部份是新由农村转入城市的,食欲特别亢进,由于饭量骤增使肠胃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影响吸收而引起腹泻,使维生素乙族损耗较多,导致营养缺乏,成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少数人因习惯咸食摄人过高的盐量,如患者邵××本身营养状况良好,并常服维生素乙一片而长期脚肿不消,后发觉他每晨有喝盐开水的习惯,经嘱停喝盐开水一周后水肿即消退。
2.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发病情况似与坐式劳动和活动量少关系密切。在男性坐式手工业劳动者占发病人数的93%强,在女性印刷装订工占4.4%(因男女人数悬殊不能作为性别比例),而在运输建筑工、翻砂机械工、劳动度虽很强却发病人数很少。又如将男性坐式手工业有脚肿者调至翻砂机械工转变工种后,二周其肿 全消。
(五)对水肿病导因的初步探讨
通过302例水肿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本病与营养缺乏在某种情况下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从某些情况来看,营养缺乏也不能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否则针灸治疗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就是有营养缺乏的征象,我们亦须详细分析其原因,不能盲目滥用维生素乙、葡萄糖等药物大量注射,不仅浪费很大而且也不能完全达到治病的目的。至于如何引起营养缺乏现象据我们观察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本身吸收机能减退,或某种病因(如腹泻等)而发生吸收障碍,虽食物中不乏营养成份但不能完全被吸收以致呈现营养缺乏现象。
2.摄入食盐过多的饮食,可使血液的渗透压增高,体液积蓄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在形象上与蛋白质缺乏具有同一体征。
3.机体功能和饮贪摄入一般正常,但由于长时期的机体活动量少,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影响,引致吸收和排泄等生理机能暂时发生障碍,或者发生循环系统的血行障碍,均可引起下肢水肿现象而被误认为营养缺乏。
4.由于肠寄生虫对机体的损害引起贫血而继发营养不良,亦往往会同本病混淆。
小结
1.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虚失职,不能运化,以至水气泛溢而成水肿。针灸治疗原则,以健脾胃、助运化为主。按“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关元”为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本脏(或腑)的经气聚集的部位,凡属内脏疾患经久不愈的,“募”穴有显著的疗效。“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又说:“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这就是说大肠、小肠,都是属于胃,脾与胃相表里,所以针灸以上二穴,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而使水肿消退。“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土”穴,其经脉循行于腹中属胃络脾,“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土能制水,故“足三里”也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其经循行路线下入气冲,与冲脉、足阳明胃经相会,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用“阳陵泉”也有辅助健脾胃的作用。
2.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不仅在祖国医学理论上有一定的根据,而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不容怀疑,其经验可推广。
3.采用针灸治疗水肿病具有不少优点:第一是节省药物,简单方便,更适用广大农村;第二是疗程短不须停止劳动,可以大大提高出勤率,符合我国当前的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
4.水肿病的导因繁多,有的是由于饮食量少质差,营养成份不足适应维持机体正常活动之需要。有的是活动量较少影响血液循环,形成物理性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与吸收和排泄的正常功能。也有的是由于肠寄生虫或其他病的影响而导致贫血继发营养性缺乏的现象,因此还须经常注意,从这些有关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消除水肿病的继发导因。
以上总结是我们初学的体会,提供同道参考,错误之处祈多指正。
附病例二则
病例一:戚××,男性,30岁,江苏仪征籍。
下肢浮肿三个月,全身高度水肿,小便不畅,腹泻,轻度呕吐,头昏,无力,两足麻木,心悸气急畏寒。
体查:发育营养均不良,面色苍白,舌苔剥落,全身高度水肿,皮肤紧张而有光泽,均呈可凹性,透明度强,胸廓狭长,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心尖位置稍有向左移位约2.5公分;第一音低弱,第二音增强,肺动脉区第一音亢进,且有奔马律,三尖瓣区音低弱。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284万。血色素64%。白血球总数4,700,中性64%,淋巴32%,酸性4%,大小便常规阴性。
诊断:营养性水肿。
治疗:绝对忌盐,施行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一次,留针30分钟,针后当晚小便即增多。于第三次针后腹部水肿完全消退,仍头昏无力,食欲仍旺盛。针至第九次后水肿全消,精神好转,食欲转平稳,为了巩固,继针三次,经观察情况良好。
病例二:方××,男性,61岁,安徽桐城籍。
水肿半月余渐延及全身,晕眩,小便次频量少,每夜达十余次,心悸,手足麻木,腰疼,畏寒,盗汗,呼吸迫促,大便秘结,面有蚁行感。
体查:营养不良呈重度贫血,颜面浮肿,舌苔白厚,肺(一)心尖区第一音增强,第二音低弱,有吹风性杂音,肺动脉区亦然,主动脉区第二音低弱,股及下肢均呈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132万。血色素28%。白总:5,700,中性70%,淋巴24%,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
诊断:①营养性水肿。(2)重度继发性贫血。
治疗:给忌盐软餐,用维生素乙1,酵母,硫酸低铁、高渗葡萄糖,肝注射液等营养治疗。十天后仅颜面浮肿消退,腹及下肢无变化,血象较好转,血色素42%。红血球192万。自觉症状稍轻。自第十二天起停药,改用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留针30分钟。针第二次后,小便通畅,水肿消退迅速。针第六次后,水肿全消,除稍有疲困外,食欲及其他均恢复正常。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32页上)
第二篇:1959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初步总结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的初步总结报告
淮南矿工医院 谢光箕
本病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急性传染病,有发热等急性症状,而后其重心累及于脊髓前角,使局部细胞形成局限性炎征,因此出现运动神经系统的弛缓性瘫痪。其后遗症,易使患病肢体发生麻痹,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形成残废。本病主要侵犯五岁以下的小儿,因而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我们自1953年开始用针灸治疗本病,经过六年多来的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使这一疗法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推广,特将我们治疗的47例经验,初步整理总结,供同道们参考,不当之处尚希指正。
(一)病例分析
1.发病率:
(1)流行季节——本病全年可见,但以夏季和秋季较多,冬季和春季较少(表1)。
②发病年龄,性别——本文所列病例五岁以下的小儿46例。五岁以上的仅有一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表2)。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儿至本科就诊时,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肢体麻痹病程长短不一,但绝大部份不能走路和站立,神经反射消失或减弱。病程较长的患儿,大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发病部位以单侧性下肢麻痹较多,两侧下肢次之,同侧及异侧上下肢麻痹较少见(表3)。
3、治疗效果: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和很多因素有关,我们的临床经验,它与发病部位,麻痹轻重,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穴位的配选,刺激的手法,及患儿能否坚持治疗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治疗的47例患儿,有24例获得痊愈,18例减轻,有效率达到89.4%,无效的只有五例仅占10.6%。
(注:减轻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未完全治愈者。)
①患病肢体与疗效的关系——本文病例全系各种不同的肢体瘫痪,轻重不一,临床经验证明,患病肢体和疗效关系很大,一般的说单侧性肢体瘫痪恢复较快,两侧性下肢瘫痪恢复较慢,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的,不易恢复,常有后遗症(表4)。
②病程与疗效的关系——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与病程长短成正比,那就是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快,愈显著,预后也愈满意(如表5所示)。如病程在半月以内的23例患儿,全部有效,最快的只有五天就恢复正常。病程在三年以上的一例,针灸后,仅在某种症状 上略有减轻,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那样迅速(表5)。
③典型病例:患儿赵××女2岁,门诊号17151。发热五天发现左下肢瘫痪,五天后又发现右上肢瘫痪,病前与小儿麻痹症有接触史。检查:左下肢瘫痪,肌肉松弛,不能伸屈和站立,连坐亦不能,膝反射消失。右上肢亦呈弛缓性瘫痪,肩关节下垂,不能活动和高举,肱二三头肌反射消失。诊断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病情较为严重,经针灸七次,患肢已可轻微活动,并可以坐了,针至11次,下肢已可站立,扶着东西可以抬步,右上肢亦稍可高举,手能拿东西吃,针至30次,自己已会走路,除肩、髋关节,活动稍差外,其余都恢复正常,针至39次,病情完全恢复,而且无后遗症。
(二)针灸方法
1.采用穴位:
上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肩髃、支沟、内关、合谷。
第二复合经穴肩髎、手三里、外关、大陵。
第三复合经穴臑俞、曲池、间使、阳池。
下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梁邱、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邱墟。
第二复合经穴,大肠俞、环跳、门、承山、昆仑。
第三复合经穴,伏兔、阴陵泉、腿阳关、下巨虚、行间。
第四复合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承筋、太谿。
以上穴位,可轮流使用,每次治疗时根据症状的增减,用穴也应适当的增减,绝非按方机械的使用。
2.体位:由于小儿不能很好的合作,所以在针时,体位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全部采用卧位(仰卧或俯卧),这样体位比较容易固定,有助治疗。
3.针的选择:合金或不锈钢毫针均可,我们采用28号29号两种,长五分至一寸,针前经过检查,如针尖针体无损伤时,再经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应用。
4.取穴与治疗时间:本病由于多是肢体麻痹部位较大,患儿又不能及时的反应针时情况,所以我们采取多点刺激的治疗方针,一般的选用主穴4-5个,辅治穴(根据病情需要,临时决定)2-3个,每次选穴以不超过十个穴位为原则。主穴可轮流使用。治疗时间,在退热后即可开始针灸,病程较短者,每日针灸一次,若两周未愈者,则考虑间日针灸。病程较长者,适合间日针灸,12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7—10天再开始第二疗程。但在第一疗程到期,而病情又将痊愈者,可考虑连续针灸而不休息。
5.刺激手法:进针方法——一般采用刺入捻转法。对少数能配合的患儿,采用捻转进针法,这样可以避开疼点,减少疼痛。
进针后的手法——由于患肢麻痹,肌肉松弛,所以采用补法(兴奋法)给以短促的强刺激,捻针角度也较大,一般捻转180—270度,约大半圈以不超过360度为原则,捻针应给患儿休息的时间,我们是所针各穴轮流捻转五分钟,概不留针。对体质弱的患儿,捻针时间应适当减少。
6.艾卷灸:早期下肢麻痹的患儿,配合艾卷灸,以腰阳关、命门两个穴位为主,轮流使用。对晚期的患儿,采用主穴针后加灸,灸疗时艾卷距皮肤约1.5-2厘米,每次灸3—4分钟,灸后局部皮肤呈潮红,充血面积约2-3平方厘米为适度。配合灸的患儿疗效较单针者为佳。
(三)临床体会
1.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患肢的恢复作用。应当于退热后即开始针灸。早期治疗的患儿,多收效快,恢复快,一般的多无后遗症。
2.对晚期有畸形及肌肉萎缩的患儿,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的那样迅速、满意,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在治疗后,仍获得进步或显著进步的,所以术者仍应耐心作较长时间的治疗。
3.针灸对本病治疗收效快者,预后多好,疗程似也短些,一般地多无后遗症。收效缓慢者,预后多不好,疗程也长,而且多有后遗症。
4.小儿针灸比成人困难,大多数不能合作,特别是病情将愈时,啼哭乱动,尤为厉害,所以在针灸时必需有很好的助手,术者亦要特别镇静和细心,正确选穴迅速慎重的针灸。否则很易造成弯针、脱针(针掉出来)及穴位不准等,影响疗效。
5.要和患儿家属合作,嘱其多注意患儿的营养和护理,在治疗期间,尽量防止感染其他疾病。要服从 医嘱,相信针灸,耐心的坚持治疗,否则拖延时间,易使病情发生变化,就更难治疗。
6.小儿在针灸时,往往哭气交加,腹压增高,极易排尿。尿到针上、术者手上、治疗床上等,既不卫生同时又防碍治疗,所以术前应令患儿排尿。
7.小儿在针灸后,常有出汗现像,因此针后应令患儿在候诊室休息一会再走,否则很易着凉,而招致其他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不得不注意。
(四)结语
针灸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麻痹肢体的恢复作用,尤其是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了祖国医学是十分可贵的,若能广泛的推广试用,对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和减少患儿的残废率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蒙刘中平医师校阅指正,特此提出志谢。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2页上)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的初步总结报告
淮南矿工医院 谢光箕
本病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急性传染病,有发热等急性症状,而后其重心累及于脊髓前角,使局部细胞形成局限性炎征,因此出现运动神经系统的弛缓性瘫痪。其后遗症,易使患病肢体发生麻痹,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形成残废。本病主要侵犯五岁以下的小儿,因而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我们自1953年开始用针灸治疗本病,经过六年多来的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使这一疗法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推广,特将我们治疗的47例经验,初步整理总结,供同道们参考,不当之处尚希指正。
(一)病例分析
1.发病率:
(1)流行季节——本病全年可见,但以夏季和秋季较多,冬季和春季较少(表1)。
②发病年龄,性别——本文所列病例五岁以下的小儿46例。五岁以上的仅有一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表2)。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儿至本科就诊时,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肢体麻痹病程长短不一,但绝大部份不能走路和站立,神经反射消失或减弱。病程较长的患儿,大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发病部位以单侧性下肢麻痹较多,两侧下肢次之,同侧及异侧上下肢麻痹较少见(表3)。
3、治疗效果: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和很多因素有关,我们的临床经验,它与发病部位,麻痹轻重,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穴位的配选,刺激的手法,及患儿能否坚持治疗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治疗的47例患儿,有24例获得痊愈,18例减轻,有效率达到89.4%,无效的只有五例仅占10.6%。
(注:减轻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未完全治愈者。)
①患病肢体与疗效的关系——本文病例全系各种不同的肢体瘫痪,轻重不一,临床经验证明,患病肢体和疗效关系很大,一般的说单侧性肢体瘫痪恢复较快,两侧性下肢瘫痪恢复较慢,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的,不易恢复,常有后遗症(表4)。
②病程与疗效的关系——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与病程长短成正比,那就是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快,愈显著,预后也愈满意(如表5所示)。如病程在半月以内的23例患儿,全部有效,最快的只有五天就恢复正常。病程在三年以上的一例,针灸后,仅在某种症状 上略有减轻,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那样迅速(表5)。
③典型病例:患儿赵××女2岁,门诊号17151。发热五天发现左下肢瘫痪,五天后又发现右上肢瘫痪,病前与小儿麻痹症有接触史。检查:左下肢瘫痪,肌肉松弛,不能伸屈和站立,连坐亦不能,膝反射消失。右上肢亦呈弛缓性瘫痪,肩关节下垂,不能活动和高举,肱二三头肌反射消失。诊断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病情较为严重,经针灸七次,患肢已可轻微活动,并可以坐了,针至11次,下肢已可站立,扶着东西可以抬步,右上肢亦稍可高举,手能拿东西吃,针至30次,自己已会走路,除肩、髋关节,活动稍差外,其余都恢复正常,针至39次,病情完全恢复,而且无后遗症。
(二)针灸方法
1.采用穴位:
上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肩髃、支沟、内关、合谷。
第二复合经穴肩髎、手三里、外关、大陵。
第三复合经穴臑俞、曲池、间使、阳池。
下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梁邱、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邱墟。
第二复合经穴,大肠俞、环跳、门、承山、昆仑。
第三复合经穴,伏兔、阴陵泉、腿阳关、下巨虚、行间。
第四复合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承筋、太谿。
以上穴位,可轮流使用,每次治疗时根据症状的增减,用穴也应适当的增减,绝非按方机械的使用。
2.体位:由于小儿不能很好的合作,所以在针时,体位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全部采用卧位(仰卧或俯卧),这样体位比较容易固定,有助治疗。
3.针的选择:合金或不锈钢毫针均可,我们采用28号29号两种,长五分至一寸,针前经过检查,如针尖针体无损伤时,再经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应用。
4.取穴与治疗时间:本病由于多是肢体麻痹部位较大,患儿又不能及时的反应针时情况,所以我们采取多点刺激的治疗方针,一般的选用主穴4-5个,辅治穴(根据病情需要,临时决定)2-3个,每次选穴以不超过十个穴位为原则。主穴可轮流使用。治疗时间,在退热后即可开始针灸,病程较短者,每日针灸一次,若两周未愈者,则考虑间日针灸。病程较长者,适合间日针灸,12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7—10天再开始第二疗程。但在第一疗程到期,而病情又将痊愈者,可考虑连续针灸而不休息。
5.刺激手法:进针方法——一般采用刺入捻转法。对少数能配合的患儿,采用捻转进针法,这样可以避开疼点,减少疼痛。
进针后的手法——由于患肢麻痹,肌肉松弛,所以采用补法(兴奋法)给以短促的强刺激,捻针角度也较大,一般捻转180—270度,约大半圈以不超过360度为原则,捻针应给患儿休息的时间,我们是所针各穴轮流捻转五分钟,概不留针。对体质弱的患儿,捻针时间应适当减少。
6.艾卷灸:早期下肢麻痹的患儿,配合艾卷灸,以腰阳关、命门两个穴位为主,轮流使用。对晚期的患儿,采用主穴针后加灸,灸疗时艾卷距皮肤约1.5-2厘米,每次灸3—4分钟,灸后局部皮肤呈潮红,充血面积约2-3平方厘米为适度。配合灸的患儿疗效较单针者为佳。
(三)临床体会
1.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患肢的恢复作用。应当于退热后即开始针灸。早期治疗的患儿,多收效快,恢复快,一般的多无后遗症。
2.对晚期有畸形及肌肉萎缩的患儿,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的那样迅速、满意,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在治疗后,仍获得进步或显著进步的,所以术者仍应耐心作较长时间的治疗。
3.针灸对本病治疗收效快者,预后多好,疗程似也短些,一般地多无后遗症。收效缓慢者,预后多不好,疗程也长,而且多有后遗症。
4.小儿针灸比成人困难,大多数不能合作,特别是病情将愈时,啼哭乱动,尤为厉害,所以在针灸时必需有很好的助手,术者亦要特别镇静和细心,正确选穴迅速慎重的针灸。否则很易造成弯针、脱针(针掉出来)及穴位不准等,影响疗效。
5.要和患儿家属合作,嘱其多注意患儿的营养和护理,在治疗期间,尽量防止感染其他疾病。要服从 医嘱,相信针灸,耐心的坚持治疗,否则拖延时间,易使病情发生变化,就更难治疗。
6.小儿在针灸时,往往哭气交加,腹压增高,极易排尿。尿到针上、术者手上、治疗床上等,既不卫生同时又防碍治疗,所以术前应令患儿排尿。
7.小儿在针灸后,常有出汗现像,因此针后应令患儿在候诊室休息一会再走,否则很易着凉,而招致其他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不得不注意。
(四)结语
针灸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麻痹肢体的恢复作用,尤其是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了祖国医学是十分可贵的,若能广泛的推广试用,对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和减少患儿的残废率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蒙刘中平医师校阅指正,特此提出志谢。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2页上)
第三篇: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医科 杨逢伦主治;杨元德整理
根据国内医学文献记载,一般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皆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单独采用梅花针疗法,尚未有同时并用的。我们通过整风学习后,在卫生工作大跃进中,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起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为了加速患者全愈的日期,大胆的试用了“针刺和梅花针刺合用方法”,经初步对70例小儿麻痹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又继续在临床上治疗本病53例,疗效同样良好。兹将5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操作方法
(1)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所有患者皆用一律的刺激手法。并以素问痿论中说的“各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金鉴杂病篇,中的“遵经独取治阳明”,以及古人“左病取右,上病下取……”等作为治疗原则,进行施针。
(2)针刺穴位:
颈瘫、痰鸣、咽下困难——风府、风池、天柱、天突、丰隆。
上肢瘫——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巨骨、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瘫——命门、肾俞、八髎、秩边、环跳、委中、阴市、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足上廉、绝骨、太冲、昆仑。
(3)梅花针刺激部位:
先按常规刺激背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的脊柱两旁,均为脊柱旁开一横指处(即针灸学中,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部位)。其次四肢部皆按经络的循行路线叩打之,尤必须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商阳至肩髃),及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髀关至厉兑)。
(4)刺激手法:针刺术的手法用单刺术或旋捻术,一般皆不留针。梅花针的刺激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轻刺激、或中等度的刺激手法。
(5)治疗日程:一般可连续施治两天,第三天休息,亦可隔日一次,身体特别衰弱者则隔二、三日一次,均是先针刺,而后再施梅花针叩打。
二、疗效分析
(1)性别:在53例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女稍高于男。
(2)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24例,3一5岁17例,6-8岁3例。
(3)发病年月:本组53例均在1958年10月至11月发病。
(4)疗效统计:有效52例,其中全愈者38例,死亡1例。
三、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刘××,女,10个月,住院号24985,1958年10月1日入院,10月22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两上肢不全瘫,能伸屈不能持物;两下肢全瘫,既不能伸屈也不能活动,两膝腱反射消失。
治疗:10月2日,针命门、肾俞、秩边、次髎、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并用梅花针常规即打背部脊柱两旁、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10月4日,又按上法施治一次。10月6日,已显著收效,上肢能持物但无力,下肢能轻微仲屈活动。间日一次,又治七次,患者全愈出院,例二:金××,女,1岁,住院号24710,1958年9月25 日入院,1958年10月19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右侧上肢全瘫,不能伸屈活动,两侧下肢能伸屈但无力。
治疗:9月27日,针肩髃、曲池、合谷、风池,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梅花针即打背部脊柱两旁、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 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9月29日,10月1日均采用此法施治。10月3日两下肢已能登被子、右上肢能伸屈。又继续用此法治疗八次,全愈出院。
四、讨论与体会
(1)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病的治疗以循经取穴为原则,不论针刺或梅花针,尤注重手足阳明经穴,梅花针更是以经络的循行路线为刺激部位。从临床上收到的卓越疗效来看,已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2)关于施针手法问题,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及此53例的临床心得,认为应当“虚者补之”,但在治疗时绝不是千篇一律用轻刺激或中等度刺激,必须灵活运用。况且,古人所用的“补法”不仅包括有轻刺激,亦包括有重刺激,故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重刺激,并非和“补”相抵触。根据巴甫洛夫氏研究的动物神经类型共分四种,每种类型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是不同的,可证明针刺人体,对神经类型不同的人采用同一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关于手法以灵活运用为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与梅花针并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与刺激手法的适当分不开的。
(3)在发热期进行针刺,并不影响恢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皆认为在发热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任何活动性的医疗措施,因为对神经系统的任何刺激,必然使运动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因而使其病变更形发展。但,本人临床体会,凡是体温在38℃以下四肢已出现运动障碍时,一律先针刺大椎、大杼、身柱、曲池、合谷、足三里、解谿、委中等穴,取卧位,单刺术不留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促进早日恢复及制止瘫痪进展的作用。
五、总结
(1)采用针刺与梅花针并用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53例,其效果较之单独采用针刺或单独采用梅花针治疗,均有显著提高。
(2)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才能取得卓越的疗效。
(3)早期治疗,在轻微发热期(38°C以下)即可针刺。不但不影响恢复,而且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患儿健康的恢复。
(4)某些重笃病例的全愈,是和西医的抢救和护士的护理分不开的。从而说明了中西医合流的必要性。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4页上)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医科 杨逢伦主治;杨元德整理
根据国内医学文献记载,一般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皆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单独采用梅花针疗法,尚未有同时并用的。我们通过整风学习后,在卫生工作大跃进中,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起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为了加速患者全愈的日期,大胆的试用了“针刺和梅花针刺合用方法”,经初步对70例小儿麻痹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又继续在临床上治疗本病53例,疗效同样良好。兹将5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操作方法
(1)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所有患者皆用一律的刺激手法。并以素问痿论中说的“各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金鉴杂病篇,中的“遵经独取治阳明”,以及古人“左病取右,上病下取……”等作为治疗原则,进行施针。
(2)针刺穴位:
颈瘫、痰鸣、咽下困难——风府、风池、天柱、天突、丰隆。
上肢瘫——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巨骨、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瘫——命门、肾俞、八髎、秩边、环跳、委中、阴市、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足上廉、绝骨、太冲、昆仑。
(3)梅花针刺激部位:
先按常规刺激背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的脊柱两旁,均为脊柱旁开一横指处(即针灸学中,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部位)。其次四肢部皆按经络的循行路线叩打之,尤必须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商阳至肩髃),及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髀关至厉兑)。
(4)刺激手法:针刺术的手法用单刺术或旋捻术,一般皆不留针。梅花针的刺激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轻刺激、或中等度的刺激手法。
(5)治疗日程:一般可连续施治两天,第三天休息,亦可隔日一次,身体特别衰弱者则隔二、三日一次,均是先针刺,而后再施梅花针叩打。
二、疗效分析
(1)性别:在53例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女稍高于男。
(2)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24例,3一5岁17例,6-8岁3例。
(3)发病年月:本组53例均在1958年10月至11月发病。
(4)疗效统计:有效52例,其中全愈者38例,死亡1例。
三、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刘××,女,10个月,住院号24985,1958年10月1日入院,10月22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两上肢不全瘫,能伸屈不能持物;两下肢全瘫,既不能伸屈也不能活动,两膝腱反射消失。
治疗:10月2日,针命门、肾俞、秩边、次髎、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并用梅花针常规即打背部脊柱两旁、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10月4日,又按上法施治一次。10月6日,已显著收效,上肢能持物但无力,下肢能轻微仲屈活动。间日一次,又治七次,患者全愈出院,例二:金××,女,1岁,住院号24710,1958年9月25 日入院,1958年10月19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右侧上肢全瘫,不能伸屈活动,两侧下肢能伸屈但无力。
治疗:9月27日,针肩髃、曲池、合谷、风池,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梅花针即打背部脊柱两旁、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 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9月29日,10月1日均采用此法施治。10月3日两下肢已能登被子、右上肢能伸屈。又继续用此法治疗八次,全愈出院。
四、讨论与体会
(1)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病的治疗以循经取穴为原则,不论针刺或梅花针,尤注重手足阳明经穴,梅花针更是以经络的循行路线为刺激部位。从临床上收到的卓越疗效来看,已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2)关于施针手法问题,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及此53例的临床心得,认为应当“虚者补之”,但在治疗时绝不是千篇一律用轻刺激或中等度刺激,必须灵活运用。况且,古人所用的“补法”不仅包括有轻刺激,亦包括有重刺激,故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重刺激,并非和“补”相抵触。根据巴甫洛夫氏研究的动物神经类型共分四种,每种类型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是不同的,可证明针刺人体,对神经类型不同的人采用同一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关于手法以灵活运用为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与梅花针并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与刺激手法的适当分不开的。
(3)在发热期进行针刺,并不影响恢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皆认为在发热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任何活动性的医疗措施,因为对神经系统的任何刺激,必然使运动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因而使其病变更形发展。但,本人临床体会,凡是体温在38℃以下四肢已出现运动障碍时,一律先针刺大椎、大杼、身柱、曲池、合谷、足三里、解谿、委中等穴,取卧位,单刺术不留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促进早日恢复及制止瘫痪进展的作用。
五、总结
(1)采用针刺与梅花针并用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53例,其效果较之单独采用针刺或单独采用梅花针治疗,均有显著提高。
(2)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才能取得卓越的疗效。
(3)早期治疗,在轻微发热期(38°C以下)即可针刺。不但不影响恢复,而且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患儿健康的恢复。
(4)某些重笃病例的全愈,是和西医的抢救和护士的护理分不开的。从而说明了中西医合流的必要性。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4页上)
第四篇:1960年中医资料3 中医治疗五例肿瘤病的初步小结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吴江县盛泽公社医院杨恺明
一九五九年五月十八日,在吴江县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学术座谈会上,对中医治疗肿瘤病的研究工作,也和其他规定研究疾病一样,列入了本县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我们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积极响应党的技术革命号召,在中西合流、土洋并举的方针下,从一九五九年六月十四日开始,即向这项尖端性的医学科学进军。五个月来,先后收治肿瘤病员五例,他们都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几个医疗单位的诊断,确定为鼻咽癌一例、胃癌一例、甲状腺瘤二例、淋巴肉瘤一例,病员中有因害怕手术不愿治疗;或因病灶转移引起恶病质而不能治疗;也有轉輾治疗未获疗效,因此才来本院治疗的。我们在边治疗观察、边摸索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到现在初步获得一定疗效,特作如下报告,以供临床医家参考,并共同研究。
一、中医对肿瘤病的认识
西医诊断的癌或瘤,是隶属于现代肿瘤学范畴,由于它所属性质,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胃癌、鼻咽癌、甲状腺瘤、淋巴肉瘤等的分类名称,中医虽无这种名称,但从许多中医书籍有关肿瘤的记載来看,是有很多类似之处的,远在二千多年前,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上就有筋溜和肠溜的论述:“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以上所记,虽然不够详细,但已了解机体调节障碍(筋屈不得伸),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邪气居其间),就会发生肿瘤的原因。又如医宗金鑑外科心法所说的乳岩:“乳岩初结核隐痛,肝脾两损、气郁凝,核无红热身寒热,速灸、养血免患攻,耽延续发如堆栗,坚硬岩形引腋胸,顶透紫光先腐烂,时流污水日增疼,溃后翻花怒出血,即成败证药不灵。”;以及疡科心得集上对牙、翻花、乳、肾
翻花的叙述:“……焮肿突如泛莲,或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言语时漏臭涎,再因怒气上冲,忽然崩裂血出不止,久久烂延牙龈,即名牙
;甚则颔肿结核,坚硬时痛,皮色如常,顶软一点色黯不红,破后时流臭水,腐如软绵,其证虽破坚硬仍前不退,此为绵溃,甚至透舌穿腮,汤水漏出,是以又名翻花
也……”“……乳
之起也,由于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结聚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不红不肿,不疼不痒,或半年一年,或二载三载,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紫色气穢,渐渐溃烂,深者如
穴,凸者如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并无脓水,其时五脏俱衰遂成四大不救……”“夫肾翻花者……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竪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载,时觉疼痛应心,玉茎渐渐肿胀,其马口之竖肉处,翻花若榴子样,此肾已成也……”以上各篇都描写
在初起时,即有大小不等的肿核,经过一,崩裂年半载,或更长一点时间,渐渐长大,成为一个凹凸不平,坚硬如同山破烂,翻花突如泛莲的形状。另在疡医大全中,引百效全书上说到瘤的形状为“……瘤则随留所住,初如梅李之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者是也……”以及诸病源候论,在瘤候上说:“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根据上述各节的描写,说明方面上述所举
和瘤在形态上是不同的。另一瘤的记载,大都在外,不在内,和现代医学关于肿瘤构造为异形
和失荣症,性组织,从外表形态上看,是极为近似的。前贤并把以上所说的三种一起列入中医外科的四大组症,这和现代医学对肿瘤预后看法上,也有一致的地方。
二、治疗原则和施用方药
和瘤的治疗,在中医外科肿疡书中记载甚多,有内治也有外治,有攻又有补,各种治法条分缕晰,都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灵活运用的。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也从肿瘤的所属性质,癌或瘤的症状特征,综合整体病态,辨别在气在血,孰虚孰实,进行不同处理,并认为如捨整体而从症状,专一运用攻癌消瘤的方法,或捨症状只从整体,纯粹施用扶正补元的方法,都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根据现在收治的五例肿瘤病员,一般由于病程较长,气血都受到一定的损耗,整体已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虚弱状态;另从症状特点来看,如胃癌的肿块疼痛,鼻咽癌的颈部肿核疼痛,甲状腺瘤的高肿吞咽困难,淋巴肉瘤的肿大成块等,都有共同性的肿块或肿核,按照中医说法,所谓“邪气居其间”、“留结不散”,分明是邪实:但综合整个体气方面来看,总究是属于正虚邪实的症候,因此,认为采用消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最为适宜,宗此原则,订定如下方药,在临床 上随证施用。
1.消坚解毒:
六神丸:(雷氏方):麝香一钱,真犀黄一钱五分,腰黄一钱,濂珠粉一钱五分,梅花片一钱,杜蟾酥一钱,共研细末,烧酒化蟾酥为丸,如油菜子大,百草霜为衣。每天晨晚二次,饭后各吞六粒。
犀黄醒消丸即犀黄丸(外科全生集方):真犀黄三分,麝香一钱五分,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共研细末,用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如莱菔子大。每天晨晚二次,饭后各吞分半。(上药在苏州市雷允上药店中,有成药出售)
海藻消坚汤:海藻四钱,昆布四钱,海石四钱,海螵蛸四钱,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如发热肿甚者,加黄连一钱、黄芩二钱、忍冬藤五钱,煎服。
2.补气养血:
四君子汤: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补血汤:黄耆五钱,当归三钱,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如鼻咽癌咽喉不适者,加南北沙参二钱。
三、疗效观察
五例肿瘤病员,根据以上治疗原则,施用方药,通过三——六个治程(十天为一个治程)的治疗,初步获得的疗效如下:
鼻咽癌一例显著好转。
胃癌一例无效。
甲状腺瘤一例痊愈。一例显著好转。
淋巴肉瘤一例好转。
我们统计疗效的标准为:
1.痊愈:病灶消失,症状体征消除,完全恢复健康者。
2.显著好转:病灶缩小,症状体征消除或减轻者。
3.好转:病灶稳定,症状体征减轻者。
4.无效:病灶、症状、体征均无改变或恶化者。
兹将五例治疗情况,分述如下:
(一)陈××,女,49岁,曾于1959年2月20日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诊断为鼻咽未分化癌Ⅲ期,于1959年6月14日入我院。患者卧床不起,微热,两侧颈肿,左侧肿核疼痛,痛势放散性,脸面麻木,两臂不能活动,咽喉多粘腻分泌液,影响吞咽,食少,失眠。用犀黄醒消丸、六神丸、补血汤加南北沙参等,治疗六个疗程以后,有显著好转,能起床自理生活,两臂活动无异常,咽喉舒适,粘腻分泌液,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能食,也能安眠。并于1959年10月5日由原检查医院复查,证明病灶好转。
(二)陆××,女,32岁,于1959年5月15日到21日田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并建议手术治疗。于1959年7月14日住入我院。患者左侧甲状腺瘤高肿如鸡蛋大小,吞咽梗阻不适,心悸,失眠、无力。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补血汤等,治疗了六个疗程,瘤肿完全消失,无任何其他症状残留而痊愈。并于1959年11月17日访问,患者已恢复工作,精神充沛。
(三)徐××,女,59岁,于1959年3月15日由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建议手术治疗。于1959年10月23日住入我院。患者右侧甲状腺瘤高肿如鸡蛋大小,吞咽困难,心悸。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补血汤等,治疗三个疗程以后,瘤肿已缩小到桂圆大小,质软,吞咽困难、心悸等症状均消除。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四)沈××,男,66岁,于1959年10月10日由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淋巴肉瘤,腋窝手术切除一枚。于1959年10月19日住入我院治疗。患者颔下、颈部、腋窝、腹股沟均有大小不等的肿核,共有十多个,颈部肿核速成块状,疼痛微红,并有不规则发热,心悸。经用六神丸、补血汤加黄连、黄芩、忍冬藤等,治疗四个疗程以后,显著好转,瘤肿缩小,腹股沟、腋窝肿核接近消失,发热、心悸等症状消除。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五)薛××,男,47岁,于1959年5月23日由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胃癌;并于同年6月19日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胃癌与附近组织粘连,拒绝手术治疗,曾配服消瘤丸,于1959年6月20日住入我院治疗。患者胃部体表可以看到明显高肿,放散性疼痛非常厉害,呕吐黑水,大便或闭或下,如同黑漆,面浮脚肿,肤色苍白,气急,喜恣冷饮。用六神丸、四君子汤治疗五个疗程,体表高肿区缩小,呕吐停止,疼痛减轻。但后又增剧,其他症状无变化。至此家属认为已无希望,日夜护理已感精神不支,遂停药出院,拖延23天死亡。
四、结语
1.中医书中记载的癌和瘤,从外表形态上看,和现代医学中的肿瘤,是极为近似的。
2.文中所举癌和瘤的记载,大都见之于外,不在于内,但不等于中医书中就没有内脏癌瘤,试看许多医书中,关于症瘕、积聚、痞癖等证候的记载,都有共同性的内部肿块,虽不能说全是内脏癌瘤,至少也包括部分内脏癌瘤在内,由于古代条件所限,前贤临床诊断,全凭学术经验,根据症状特征,来认识、命名。虽然如此,他们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的内脏肿瘤还是很接近的。
3.中医治疗肿瘤病,和治疗其它疾病一样,主要是掌握辨证论治原则。我们在治疗中,根据癌瘤的形态属性、症状特征,结合整体情况,分别运用消坚解毒、补气养血的方法,确实收到一定效果,特别对鼻咽炎施用犀黄醒消丸、六神丸、补血汤加南北沙参,甲状腺瘤施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加补血汤,效果更是显著。
4.我们治疗的病例虽然不多,但通过临床实践,使我们在中医治疗肿瘤病的学术上、经验上,有所提高,并进一步坚定了今后工作信心。
5.关于中医治疗肿瘤病,我们虽初步获得一点效果,但在整个祖国医学遗产中,还蕴藏着很多的宝贵资料,正等待着我们去努力发掘,使中医治疗肿瘤病的方法更趋完善,使现代肿瘤学的治疗内容更为丰富。
(本文发表在1960年3期第33页上)
第五篇:1960年中医资料3 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
濮秉铨
急性肾炎,祖国医学文献里是找不到这样病名的记载,但在内经和金匮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证候,如内经灵枢水胀篇的“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臥起状……”,金匮水气篇的“面目肿大”、“一身悉肿”等记载,都与肾炎的证候类似。在治疗方针上内经指导我们,“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然其本在肾,而其标在肺”,金匮指导我们“身半以上者发汗,身半以下者利小便”,我们在临床上,按照这两个指示,于西医检查确诊为急性肾炎后,就开始治疗,其效果显著,而方法易于掌握,兹述如下:
急性肾炎的患者,其临床证象,大多是突然浮肿,但肿的部位,有一身面目悉肿,有面目浮肿显著而全身不显的,也有身肿而面目不显的,但前两者较多,而后者少见,汗或有或无,通常发热在短期即自行消失,与此同来是尿量减少,甚则终日无尿,呼吸困难,精神萎顿,并有心悸嗜臥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有的触到肝或脾肿大,也有肺部听到干或湿性囉音,或血压高于正常,化验检查,红血球、蛋白质管等型均可在尿中出现。
此时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来认识,唯一的症状就是浮肿与小便不利、喘等几个征象,究其所以产生这几个症状的理由,是水气不化,水不化乃由于气,肺主气,肺气不化,则水停胸膈而为喘,溢于皮肤而为肿,上焦不宣,下泄困难,所以小便不通,而究其肺气不化的根本原因,当属肾阳不充,惟此时根虽在肾,而其标在肺,急则治标,故在浮肿未退之先,重点是使水有出路,按“身半以上当发汗”的指示,无疑是采取发汗利尿之方,因此我们就采用金匮要略水气篇的越婢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处方一般用药,麻黄、杏仁、浮萍、石膏、猪苓、茯苓、白术、桂枝、防己、车前等,有汗则加黄芪,无汗则不用,在服用上方之后,有的是大汗淋漓,有的则始终无汗,虽麻黄用至极量,亦无汗出,但浮肿都开始消退,而喘息渐平,三四日后,与肿退同时,小便渐增,精神食欲均相应好转。当汗至面目浮肿消失或退而未尽,病人很可能出现一则汗出表虚,再则由于麻黄有升血压作用,血压上升,竟可升至180/140毫米,此时从病情上看,不仅不须汗,而且不能汗,势必转入固表利水,则遵金匮“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表虚处理法用防已黄芪汤加减,也即是将上方的发汗药除去,方用:防已、黄芪、白术、甘草、桂枝、车前、赤小豆等,血压高时,则加紫石英,石决明。
在使用上方后,多则四剂,少则两剂,残余的下肢浮肿消失,而全身症状精神食欲等均趋正常,从外观上看来,似无病之人,所存在的是肾功能未恢复正常,即尿中红血球、蛋白质、管型仍存在,同时患者犹有可见的是面色每每苍白,面白者,阳虚也,这就体会到标证已去,理当图本,水病本由肾阳不充而来,这就不得不培补肾阳,方用:附子、熟地、阿胶、早莲草、白术、山药、获苓等,或桂附肾气丸,如中途无他故,直服至肾功能恢复、尿检正常为止,概不再用他药。
以上这一治疗方法,凡所有急性肾炎,在我们临床上都是如此进行的,均取得相同的效果,从无一例由急性转为慢性,且治愈期不长,兹举两例如下:
(1)王××,女性,10岁,病历号46685,于1959年3月31日,经西医检查为急性肾炎而入院。症状是面目全身浮肿,无汗、气喘、咳嗽、腹胀、左侧肺可听到中等湿性囉音,心跳增快,肝在肋下二横指,尿检查红血球(十十)、白血球(十十)、蛋白质(十十十)、管型(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诊为风水,当即用第一方药,连服四剂,当中麻黄由钱半增至三钱,始终未见多汗,而上肢面目浮肿逐渐消失,精神好转,肺部囉音亦减退,便渐去麻黄、浮萍等发汗药,使成第二处方,连服四剂,精神食欲活动均达正常,惟尿功能未恢复,转为第三处方,服至5月1日,尿检查基本正常而出院。
(2)刘××,女性,6岁,病历号4808,于59年7月1日,经检查为急性肾炎而入院。主诉:两日前开始发烧,面部及眼睑浮肿,小便黄色,尿次数及量明显减少,昨天起肿渐至腿足。现在症状,颜面及四肢均肿,不发烧,精神不振,无汗,小便不利,肝在肋下二横指,尿检查,红血球(十十十)、白血球(十)、管型(十)、蛋白(十十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诊断为风水,当即使用第一方,三剂后,汗出淋漓,上身浮肿全消,仅存足肿,小便量多,精神转好,惟血压由120/90毫米汞柱升至170/146毫米汞柱,但患者并无头晕等不适症状。便由第一方减去发汗药,加黄芪、石决明、紫石英等,连服两剂,血压下降,足肿全消,精神食欲均正常,于7月9日开始用第三方,服至7月13日改用桂附肾气丸,于7月21 日尿检查基本正常而出院。
以上仅是两例介绍,其余所有之急性肾炎,处理方法和步骤皆大致相同,而所得之效果与病程也大致相仿。
通过许多的治例,我们体会到如下几点:
①内经和金匮之指导,对治疗肾炎确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
②金匮水气篇里的越婢汤和防己黄芪汤不是孤立的,两方的联系,由越婢汤而转人防己黄芪汤是一个必然步骤。
③水气在上半身无论有汗无汗,总应发汗,表实患者,即使汗出不多,或竟无汗出,肿亦可随之消退。
④症状消失,不等于肾功能恢复,防己黄芪汤适用于肿消未尽,至肿已消失,当立即转入温肾扶阳,则肾功能可以很快恢复。
(本文发表在1960年3期第18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