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向理想
走向理想
花儿有个理想,要在百花丛中脱颖而出,成为百花仙子,成为花中之魁,使其它花儿无法与它争其芳夺其艳,拥有闭月羞花之美色!
雄鹰有个理想,要在荒芜人烟,飞沙流石的戈壁滩上振翅高飞,自由翱翔于广阔无垠的天际,统治天空,傲视群雄!
我有一个理想,要成为一个白衣天使——医生!用我仅有的力量来解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痛苦折磨中的病人,让他(她)们重新体验到拥有健康身体的快乐和享受!
小时候,当我在卫生所或医院里看到那些医生在病人们没有在讲出自己身体不适的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将价值几百元的药方开好了。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心中有个疑问:他们是神医?长大后才知道这些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从此我便立下了学医的梦想,我要尽我自己仅有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来造福百姓!
要让理想成为现实,须拥有坚定地信念,坚定地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遇到困难不退缩。有《本草纲目》著作的古时名医李时珍,他为了编写这部被称为药物学总结性巨著曾经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作为一名新医的医学生,同样需拥有坚定的信念,譬如在学习解剖时那些毫无规律可言的名词需要记忆,只能一字一词的记忆。虽然枯燥无比但这些都是以后吃饭的本钱,即满足了群众也可以让自己生活美好!
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什么意义。要想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历史上,大凡有成就者,都有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在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学好英语,抛弃了面子,抛弃了虚荣,在大街上,校园里,在地铁道里疯狂的背诵英语单词,用他的一句话说“I like losing face!”终于他理想成真了,练就了一口连美国人都难以分辨的地道美语!
于今年我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考入了新乡医学院,为了理想,依然需要高中时期的那种劲头,虽然我的专业是定向农村的不被人看好的,但医生的职责是服务病人,工作只是暂时的,知识能力是自己的,梦想依旧是实现的!
大学时期我要像蚕蛹一样,把自己包裹起来,让自己在最后花间成蝶!要像竹子一样将自己埋起来,积聚力量,为求以后的爆发!将自己雪藏,练就专业技能,成就自己,成就梦想!
第二篇:走向理想的教育
《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马江中学
谭小芳
何为最理想的教育?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几句关于教育理念的箴言列举出来简单分析,它们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第六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第三篇:《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走向理想的教育》读后感
2012年8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参加茶陵县招聘教师统一招考,有幸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9月1号,在兴奋、憧憬和紧张中,我走上岗位,步入课堂,执教一年级语文,同时担任班主任。我的教学和教师生涯正式开始了。
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教师职业认知很模糊,不知道作为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也不清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是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生疏,不太明白教什么,怎么教,怎么才能把学生教好。
到现在,工作了将近三个月,有所体悟,有所收获,也有些进步。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阅读这部《走向理想的教育》,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于是结合个人的教学教育经历,写写自己的心得。
一
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许多人以为这些问题太大太空泛,我认为,没那么的复杂,只要认真就行,但世界上最难写的就是“认真”二字,教师意味着一个职业,要认真;教师意味塑造和培养完整的人,要认真;教师意味着一种自律律人的表率,要认真;教师意味着观察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要认真;教师意味着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认真传递爱心和责任,要认真;教师意味着做孩子们的朋友,也不能只是他们的朋友,要认真;教师意味着你是别人的老师,也要记得你也是个学生,因此更要认真!
所以我觉得,认真去做一个教师,你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书中写道:珍爱和敬畏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就是我们对教育本身的执着和追求!
二
不明白教什么怎么办?不知道怎么教怎么办?不清楚怎么教好学生怎么办?
从《走向理想的教育》中,读到了叶澜教授的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践专业成长。
就像那些自己只有半桶水的人,是无法给别人一桶水的,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知识基础一定要打牢固,知识多了,教学经验丰富了,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于是,除了研读吃透课本,我阅读各类辅导书,观看网络教程,去本校或外校优秀老师那里“取经”,力求让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使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持续改进。
结语
阅读《走向理想的教育》,使理想的教育走向我,走向更深的层次,让我知道教育工作的丰富复杂。在这本书的第一页写着这么一段话:
教育是生命成长的土地,我们因这方土地的滋养二站立,我们应铭记土地的托付:你的脚底沾有多少泥土,你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你对学生倾注多少爱心,你对教育就蕴含多少基情;你对教育付出多少用心,你的生命就绽放多少美
丽。
阅读《走向理想的教育》,使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我,以及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普通教师,都在路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一份理想,也为了一种信念,我们要继续努力!
第四篇: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
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说实话今天站在这儿心里有点发虚,因为12级小伙伴儿们的各种神通广大平日里已经领教得颇多,而且开学以来与13级小朋友们的接触也让我深信13级与12级之间必然至少会写一个大于等于号,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然而有一点让我不虚,那就是这真正是一个致谢的机会。真的要感谢学园各位老师的一直的关心和我班级里、学生组织中和课堂上各位同学们莫大的扶助。谢谢你们!
我想首先请学弟学妹们淡看这些,当然我这些跟前面的相比十分亮度偏暗。因为所谓的量化指标和荣誉称号永远都只是阶段性的反馈,不该成为我们最终的追求。所以即使有暂时的不如意不快意也不必为此太过气馁。前段时间学长组带的一个学弟跟我说,班委竞选没有选上班长或者团支书,但自己又很想在班里做一些事情,但是又对自己能力没信心。我越听越有感觉,这不简直就是说的我嘛……于是我跟他说,这个没关系的,我没啥任职也可以给情景剧写个蹩脚剧本啥的,也会得到些锻炼获得点认可。每个人关于生涯的理想有高有低,或实或虚,然而就这个长远的理想方向才是应当时常想清楚的。只有时常想清楚你的方向在哪里,然后再点点滴滴地付出自己扎实务实的努力,才会因为中途这些琐琐碎碎灰心气馁,才能始终保持轻装上阵,演讲稿《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听到好几位学姐说不因为征途渐远就忘记了最初的心,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我要说的三个意思说完一个了,也不知说清楚了没有。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好好向身边的人学习。今年五一去灵隐爬山,在寺庙里看到一块牌匾上写着“静观众妙”,有好多人都在这下面拍照。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另一个词叫博采众长,大概是一个意思。我自认为还运气不错,身边总会有特别多的好人,能力也好而且心眼儿也好,整个大一一年他们给了我特别多真诚的帮助。我这人就跟照片上一样,体积很单薄而且略呆萌,不会拐弯儿也不爱修饰,经过一年的来往和交流,我感觉与身边一位同学的交流要比读一本书使我收获更大。有时感觉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旅游一座城、了解一个人都是学习和长进,而且不见得比读一本书效果差。
至于第三个意思,是关于全面发展。不只是传统的文体才艺,即使是数理运算、编程序、写文字、玩软件这样略带专业性的技能也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且玩软件的人里面有文科生,写文字的人里面也有理科生,我自己就是一个经常要写新闻的理科生。我们的校园生活在给这些才艺技能提供应用空间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掌握的机会。如果稍微做些展望,我觉得我接下来该适当地再多会点东西,因为我们都还处在通识培养的阶段,所以全面一点总是好的。
做普通的一员,一步一步扎实地走向自己的理想。谢谢大家!
第五篇:学习《走向理想的教育》体会
读文思理,点滴心得
(一)马江中心小学 唐庆星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学习了很多模式,感觉总是不停地在照搬别人的东西,搬来搬去总是不合适。于是,在不停地照搬,放弃的过程中迷茫了,到底哪种模式才是对的?其实我认为唯一要遵循的只有一个理念“因材施教”。对一些名校的做法应抱着学习的态度,结合学校事情在实情在实践中内化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模式。其实模式这个东西抛开其华丽的外表,就是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就如品牌,当你做出了别人没有的风格,自然就有了模式。
《走向理想的教育》这本书,收录了各县市的课改经验成果。各有特色,各有成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我感觉到,我们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各级工作者正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学上的突破,都在创新,都在实践。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作为教育的新生力量一代,我任重而道远,但我会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宗旨,在新课程改革之路上尽力走出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