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汀县最新道路交通规划
长汀县最新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近期交通规划建设目标:完善各组团间的道路改造,解决老城区过境交通,建设新城区路网骨架。道路广场面积达409.5 hm2,人均道路广场面积将达到18.61m2/人。
1、对外交通
近期提高部分路段等级,改造南环路与梅林大道交叉口,废除205省道至汀四公路的路段。完成205省道改造,实现205省道与319国道对接。
2、城市交通
(1)规划的外环路由汀州城区北部外围环路与南环路连接而成,呈半环状包围汀州城区。
(2)新规划近期建设的主干路:
①汀州城区自老城区西侧向北穿过西外街,经卧龙山西侧,沿山脚连接南环路与北环路的主干路,红线宽度40m。
②汀州城区自腾飞二路向东北方向延伸,穿过郑坊河对接外环路的主干路,是联系新区和老城区最主要的道路,红线宽度40m。
③策武片区自策武乡北侧205省道向东延伸至319国道,红线宽度30m,主要承担稀土工业园一期工程的交通联系。
④河田片区自贯通南北的中心道路。红线宽度40m。(3)在新城区中按照规划标准设置相应的次干路。(4)对老城区的主要改造有
①拓宽水门巷为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24m。
②通过工程和交通管制手段降低西外街——兆征路的等级,由原来的主干路降级为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不变,为24m。
③规划将西外街——兆征路的西端入口处通过渠化交通和管制手段限制过境车辆进入城区,引导其通过外侧的环路过境长汀。
3、交通枢纽规划
利用汀州城区西侧原火车站场地规划二级长途汽车站作为长汀的主要汽车站,原火车客运站将搬到麻彼。
第二篇:简论漳州市道路交通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简论漳州市道路交通规划
作者:许文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漳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其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长汀导游词
长汀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我们的长汀。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邹裕。大家要是把我听成了周瑜呢我也没意见。导游嘛,管大家的吃住行游购娱,也算是个小小的军师吧。在今后的导游中,如果有什么地方我讲的不清楚,欢迎大家提出来,我将努力讲清楚。我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呢,已经有20多年的驾龄了(X:我们的李师傅啊有个特长,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客人可能会说:“开车”!X:不是,师傅的特长是三心二意!)哪三心呢?开车小心、对待客人耐心、服务热心。所谓二意呢,指的是开起车来一心一意,为各位美女帅哥服务全心全意。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长江口岸有个现代繁华的大上海。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可曾知道,在闽西-——龙岩,还有个红色的“小上海”,它就是被誉为“红色之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
长汀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山城:它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遐迩的历史名流人物。这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被路易·艾黎称作是中国最美丽的山城。然而,它更是红色的圣地,革命的摇篮。
说到这里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猜个迷。谜面是:“天凿遂道,进度第一。打一动物,3个字。”大家仔细想一想,能够打洞,能耐还强的动物会是什么呢?(“穿山甲”)没错,谜底就是穿山甲。在我们的福建呢,有专门的穿山甲养殖场。然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呢,也被人们亲切的叫为“长三甲”。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啊,我们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枪从这里打响,中央红军第一所红色医院于这里创建,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在这里缝制。这不就是“三甲”吗?
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甲——“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枪”:1929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挺进。3月中旬,红军由长汀县四都乡入闽,在距县城8公里的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军郭风呜旅,击毙了旅长郭风鸣,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汀城。并于1932年3月在这里成立了苏区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军区。而如今呢,也成为了全国重点保护革命遗址。
这二甲呢,就是“中央红军的第一所红色医院”——“福音医院”了。1925年,在“五卅”反帝怒潮冲击下,汀州“福音医院”的英国院长、医生、护士们纷纷逃离回国,经全院推选由傅连璋接任院长。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陈赓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热情为起义军服务,接收了300多位伤员。1931年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医院。1932年毛泽东、贺子珍曾在福音医院治病疗养。次年福音医院搬往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賞同志为院长。但实质上,长汀的福音医院是中央红色医院的前身,早已成为“红色医院”了。
说到这第三甲,红军的第一套军装,我想先跟大家探讨探讨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大家都看过吧。(“那肯定看过咯”。)那大家应该还记得这部影片当中的潘冬子和他父亲等红军战士的形象吧,他们穿的是红军的第一套军装。穿上了统一军装的红军,多么整齐威武,多么精神焕发啊!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的红军是何时才穿上军装的?红军的第一套军装是怎么来的吗?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时,没有统一的军装,有的穿着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有的穿着从敌人那儿缴来的军衣,颜色和式样五花八门,很不整齐。红军入闽以后,在长汀城内组织了一批缝衣工人,成立了一个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用斗地主、打土豪得来的钱财和向商人借来的军饷,购买了一批灰色的布匹,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进行缝制,然后在军衣的领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这就是红军的军装,也是红军的第一套军装。
如果说我们的长汀是“长三甲”,那么在长汀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甲中之甲,他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第一”: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是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丰采的第一人、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并一直沿用至今。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也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大家知道他是谁了吗?他就是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第四篇:长汀婚俗
长汀婚俗自唐至清一千多年来,基本上按“六礼”程序进行:
首先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议亲求婚,俗称讲亲;其次问名又称请庚帖,男方请问女方生年月日及名字;再纳吉,男女双方商定聘金后,先付一定聘礼,俗称“扎定”,农村称“写婚书”或叫“订合同”;又再纳征(纳币),男家把聘金全数送给女家;又再请期,男方将迎娶日期通报女方,俗称“报日子”;最后,亲迎,俗称“接亲”或“迎亲”。
建国后,颁布《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成熟后,到政府部门登记,便可结婚,删去许多繁文褥节,封建买卖婚姻几乎绝迹,婚礼甚为简便。但“文化大革命”后,旧时婚俗又重演,农村尤甚。
婚书也称红帖、婚帖、婚姻合同,在农村婚俗中尚盛行。内容包括:男女双方姓名、年龄、住址及家长姓名;聘金聘礼项目,数量;压定预付项目、数量都要一一写清楚。立订婚约字人(男、女)、介绍人、在见人要签押。一式两份,未行两份合在一起书写。
聘金聘礼,民国前,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银元),农村多讲稻谷多少担。大户人家嫁女,聘金多如数璧还,且备办丰盛嫁妆,故有女儿是赔钱货之说,娶亲者因此而发家致富。贫家嫁娶则相反。近数十年聘金不断增加。据城区、濯田、三洲、河埔、馆前、湖坑、庵杰等地调查(1987年),聘金在3,000~7,000余元之间。除聘金糖果外,在农村还须具备猪肉、糯米、籼米、面、粉干、黄豆,数以百斤计。鸡、鸭、鱼数十斤。甚者加香菰、鱿鱼、莲子、香烟、酒、地瓜粉之类物资。庵杰、馆前一带,另加银元十几个至几十个。聘金礼物总计万元以上,实难筹措,因此婚后负债累累;造成夫妻烦恼、痛苦,甚至酿成悲剧,时有所闻。
定(订)婚后结婚前,每逢年节,男方须备办礼品送给女方,一般宜备四色:衣料、鸡、鸭、美酒、粉丝之类。女家须回赠男方鞋帽,或具红包,上书“充鞋帽”。
报日子
男方择定吉日后通知女方,除“报书”外,要备办首饰、衣裳、三牲、糖、饼之类送到女家。“报书”放置女家神龛上。如三洲等地另给女方洗头礼(鸡一只,粉干若干)。女家将猪肉、糖、饼等,分成若干份分送亲友,城区一般只分送糖果。女家回赠男家鞋袜,俗称“回奉”。馆前湖坑一带另加一条白布做的百子裤。
安床 男家铺新床,一般在迎亲前几天,女家须送木炭、肉丸、红蛋,名曰“探子探孙”。
接亲时人数多少,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城区6人:新郎、大客,其余4人,兄弟、亲友均可。
谬田7~11人:逢单。新郎、大客2人(母舅或叔伯)、点灯笼、放爆仗、点香、挑饷各1~2人。
馆前6人:新郎,上三代亲房每代1人、陪亲1人、背请书1人。
接亲所备东西各地大致相同,有马灯2盏、红伞1把、米筛、糠筛各1片,祭品一副:猪头、熟鸡、活鱼(口衔柏枝);香烛、喜爆等。接亲队伍到女家时,城区和部份乡村,女家大门关闭,待喜爆鸣放三次之后才开门迎人。男方给开门、接伞、上茶、上烟者红包,以示谢意。而三洲、濯田、馆前、河埔等乡村则敞开大门迎接接亲者。庵杰则派人到村口接男方礼担,待点好香烛,摆好祭品,然后打开大门,欢迎接亲者。
女方设宴款待接亲者。先点心,后正餐,席间不喧哗不猜拳,旧时在新郎面前放一碗无盐菜,俗称“无盐席”。
盘嫁妆又称送嫁妆。城区在接亲前一天,乡间在新娘到男家当天。送嫁妆由新娘母舅或叔伯主持,提拿扛挑的人则视嫁妆多少而定。
嫁妆丰俭品种,各个时期、各个阶层不同,但不论古今贫富,脚桶、尿桶、门帘、席四色必备。建国后新娘嫁妆一般有缝纫机、单车、电风扇、电视机、皮箱(或木箱)及日常生活用品。现时多备有彩电、双缸洗衣机及电冰箱。嫁妆送到后,男家须给每个送嫁妆者红包,以示答谢。
出嫁 又称“出门”,汀俗均在晚上进行,由弟妹或女友陪送。
出门时,城区将屋内灯火熄灭,而乡间则点满堂烛,适相反,但都迅速关闭大门,并用扫把往内扫三下。新娘出门,有的乡村由新郎或长辈背出大门。旧时坐花轿,轿上有八卦、渔网、轿门锁住,新娘在轿内一路啼哭。
五十年代起,不坐花轿,改步行擎红伞。现远者有迎亲汽车,农村多用拖拉机。
人门
新娘到男家,不能立即进门,须在门前等候若干时候,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颇为难受。通融的办法,先从侧门入屋休息,待入门时候,再从正门进来。
拜堂
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最后夫妇同拜,现城关多免去。然后饮交杯酒,入新房(农村则入新房后饮交杯酒),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面碗鸡,有的外加四个蛋。
闹房
新房内的布置城乡不同,城区床上多放柚子、花生、红枣、石榴,取“早生贵子”之意。天花板上贴书有“抬头见喜”正方红纸。乡间,于床上或写字台上放
一把斗,斗内盛满谷子,外盖红纸,上放秤、尺、算盘、剪刀、白线各一,油灯点亮,烧香照烛,祝愿仓满斗满、添丁增福。城区,闹房在新房内进行,入新房者须说句吉利话,新娘给客人倒茶请糖。宾客与新郎新娘戏闹,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乡间闹房多在厅堂举行,开始鞭爆从大门放到洞房再至厅堂,男女老幼围观,亲友凑钱包红包,用竹竿垂钓在空中,新郎须抱新娘摘取,观者任意笑闹,闹房后即于厅堂设宴款待来宾。馆前珊坑一带给闹房者每人一个红蛋。
河埔等少数村则无闹房风俗。
回娘家
汀城在女儿出嫁第三天,娘家请女婿、女儿回门,俗称“请三朝”。时须送笑包给女儿分送邻居,俗称“结缘包”。馆前一带,于第七天,母亲做糈送女儿、叫“七朝精”,女儿随母亲回娘家,须夫妇同行,男带去,女带回,不宜在娘家住宿。三洲等地称回娘家叫“脱红衫”。新娘于第三天穿红衫回娘家,换上平常衣裤,意味着结束新婚阶段。
结婚 亲友送礼,娶亲与嫁女不同,亲戚与朋友有别。旧规:亲戚不请不送,朋友则不送不请。
娶亲送礼 城区,亲戚一般送四色:喜幛(联)、笑包、柚子、喜爆;母舅送“中堂”,悬挂厅中央;朋友一般只送喜幛(联),喜爆。
嫁女送礼 城区送鞋袜、胭脂、花粉、镜子之类。乡间送围裙、衣裤布料。蛋、袜等。
现城乡多用红包代礼物。加标签,书上“充喜联”(送男家),“充胭脂花粉”(送女家)下署送礼者姓名。乡间红包一般不书写。
第五篇: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1937年,在厦门大学刚改为国立大学不久,便面临了一场大灾难,即日寇全面侵华。此时此刻,厦大师生并没有被这场突临的灾难所吓倒,而是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精诚 团结,勇敢面对。抗战8年中,厦门大学不仅没有被战争所摧毁,还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更是发扬了厦大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
一、抗战时期厦门大学内迁长汀抗战前夕,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建的私立厦门大学于1937年7月1日正式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6日,教育部任命萨本栋为校长。紧接着,就发生了七七事 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厦大位于国防最前线且临近炮台,易成为敌人摧毁的目标。9月3日,生物大楼便被摧毁,于是迁校的计划被提上议程。9月4日,厦 大借闽西职业学校为临时办公处继续办公,并在鼓浪屿借得英华中学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作为学生宿舍和课堂,以维持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厦门大学迁到鼓浪屿后,还是处于 战火严重威胁下,所以萨校长多方考虑,决定进省城去商议迁校的事情。根据萨校长提出的3个原则,即“要留在东南最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要设在交通比较通达 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新校址的环境,要比较优良,以使员生得安心于教导于求学”。〔1〕因此,最后决定将厦大迁往与江西省交界的山城长汀。
随后,厦门大学于1937年12月20日停课,准备迁移之事。师生从24日起开始分批出发,进行迁移。从厦门到长汀,虽说是省内迁移,但其路途也有近千里,并且闽西多山,道路崎 岖,图书仪器很难搬运。在师生齐心协力下,至1938年1月12日,人员都已安全抵达,剩下的难搬运的仪器也陆续抵达长汀。在内迁的过程中,虽然遇到种种磨砺和考验,但学生们 却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也加深了师生彼此间的感情。
长汀地处闽西偏僻山区,初来的时候,既无校舍,又少经费,师资严重不足,可以说是一片凄凉之景。但在政府的帮助及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红红火火的开展了校舍的建造和旧房 的改建。在迁到长汀短短两年的时间,便建造了男女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医院、操场等硬件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来汀之后,又聘到 了急需的教师,调整了院系课程,制定了严格的教学制度,使厦门大学的教学研究走上正轨。在1938年迁汀后,共计学生239名,教职员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助教14人。
二、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抗日抗战时期,厦门大学学生不忘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备战,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尽一份绵薄之力,厦大师生主要是通过创办刊物和组织一些社团来开展抗日救亡 运动。
厦门大学在抗战时期出版了一系列刊物,有发展各个领域学术的,如《语言文字导刊》、《科学》、《教育周刊》、《经济》。同时,由于厦大历来就有抗日爱国的光荣传统,曾 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出版了《救国出路》、《抗日救国须知》、《抗日救国方案》等抗日书刊。在七七事变内迁长汀后,也立刻组织出版了抗日刊物《救亡言论》,其目的是在于 “能够唤起读者的警惕„„对每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说明大时代里的神圣责任,共同起来推进这大时代的巨轮”。〔2〕其文章如《从“屈膝到抗战”》、《抗战呐喊》等,都体 现了厦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抗日民主意识,并为迁往长汀后开展抗日办刊活动奠定了基础。内迁长汀后,厦门大学救国服务团继续开展活动,在经费短缺的困难条件下,于1938年3月 13日正式出版了《唯力》报刊。《唯力》在第一期《献词》里便直接道出了它的发行目的:“一方面冀将平日研究学术之一得,公诸社会;他方面是要把我们心坎里救亡的呼吁,从 文字上广播给本地民众和全国同胞。”“唯力”二字的意义也是“唯有集合全国的一切人力、财力、物力,才能打破中华民族的历史难关”。《唯力》报刊不仅为进步文化的传播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与当地的抗日活动相互呼应,相互促进,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自1939年至1942年,厦门大学总共有13个社团,分别是:“厦大剧团、铁声歌咏团、数理学会、中国文学会、教育学会、化学会、经济学会、机电工程学会、生物学会、法律学会、政治学会、华侨学会、木屋学社。”〔3〕这些社团有以研究学术为宗旨的,也有专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但是两者会经常交叉,学术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学术。如华侨协会乘“ 三二九”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日,举办了“当前的救侨问题”座谈等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是铁声歌咏团,以歌咏作为宣传手段,唤醒民众,宣传抗战。在校内,他们举办演奏会,为难民筹集善款;在陈嘉庚莅校时唱出学校的精神和成为“南方之强”的信心和决心;在萨校长赴美时,用国歌唱出抗战胜利的信念。在校外,他们跋山涉水,深入到农村的穷 乡僻壤,教民众唱歌,为村民服务,慰劳驻军等等,用洪亮的歌声激起人民的斗志。教育学会还在当地的爱国路举办了一所民众夜校,救济一些失学的民众和展开一些抗日宣传活 动,学会还拟定了具体的《战时民众训练课程纲要》以合理开课。即使在假期的时候,学生也不忘抗日救亡的大任,他们成立了“国立厦门大学战时后方服务团假期工作队”,1939年暑假分别在新桥、林田、童纺展开了各种活动。
三、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成功办学八年抗战期间,厦门大学为何能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大力扩充了师资,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呢?可以说,这是综合因素结合的成果,包括校长的付出,教师的努 力,学生的刻苦,社会的支持等等方面。其中,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
首先,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萨校长当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本校一向对学生的程度的提高非常注意,在量与质不能兼顾的情形下,对质的改良,比量的增加尤为 重视。”〔4〕虽然此时的厦门大学资金短缺,条件艰苦,但她并没因此放松了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无论其课程,考试,教学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课程,学校极为重视学生的基础 知识,并出现了厦大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就是由名教授教基础课,如萨校长教授普通物理学、普通制图学等,周辨明教授教英文课,吴士栋教授教西洋通史等。并明确规定一年级 的学生必修国文与英文这两门课,不及格者要重修,重修不及格者则令其退学。除此之外,课程上还注重对学生通识的培养,要求文科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理工科 学生不能没有社会科学知识,所以严格规定各院系学生必修国文、英文、中国通史、高等混合数学以及一门社会科学的课程。在考试上,学校要求严格,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平常小考不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改进,学校还规定:“凡一年所修学分考试成绩有二分之一学分不及格或三分之一学分不上五十分者退学。”〔5〕故每年被淘 汰的学生不少。对于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也很严格,一般3人中至少有一人不能按时毕业。学校在此期间还制定了《母校修正通过毕业试验暂行办法》,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在教学 上,学校还实严格的导师制,制定了《国立厦门大学导师制施行细则》,规定每一个导师最多带15个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进行训导,且做记录以便最好地了解每 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在教学上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甚至在迁汀期间,生物系的学生都不忘借此机会对闽西的寄生动物、鸟类及其他脊椎动物的形态生 态进行研究。学校还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至1941年,已建成实验所31间,可容纳621人,这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厦门大学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障学生的利益。在战火硝烟中,厦大认识到,使学生安心的学习成为这特定时期的头等大事之一。为此,厦门大学设置了一些机构,如生活自 助委员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并派人去产粮区采购大米、黄豆,提倡学生吃糙米,还规定给学生提供早餐配黄豆、中餐配青菜的饮食要求,以基本保证学生的身体正常健康 需要,学校还自制豆腐以增加学生的营养。并为经济困难的特困生介绍校内外的兼职工作,解决其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学校还在免费与公费制度上制定了一些具体章程,以帮助 战时家贫力学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厦大确定每年的免费生约为60名。同时在公费制度上,厦门大学也尽量扩充其名额。在公费制度内,设置了奖金、津贴、服务所得3个方面。奖金 方面又包括了6种:(1)嘉庚奖学金,(2)林文庆奖学金,(3)刘树祀奖学金,(4)萨师俊奖学金,(5)中正奖学金,(6)各省教育厅奖学金。这些免费制度和奖学金的总额是很庞大的,以1939年为例,其总额就达到21808元。相对于当时学校的经济状况,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了。这些政策的设立,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学习导向,对学生起到了鼓励作用,也为全校 师生员工树立了爱校爱国奋发图强的榜样。学校还想尽办法寻求各方的支援,如当时就得到了闽西学生救济委员会所赠送的多件特殊药品,还有一些大学的教授捐款。像美国波士 顿大学的布鲁斯教授,斯坦福大学主任Terman博士都慷慨解囊,以资助学生。
第三,厦大为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而不断奋斗着,尤其是萨本栋校长的辛劳付出。自萨校长来到厦大的第一天时,就以清华的标准来要求厦大。他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聘请高素质的教授。所以,他亲历亲为,利用其个人声望,以及与清华大学和留美公私的关系,为聘请到优秀的教师而四处奔波,在其不懈努力下,群贤毕至。如在1939年 就聘到李宗池、肖伟信、傅鹰、黄开禄、叶明升等15名教授,在1941年又新聘各院系教授多人,如施哲存、周长宁、时昭涵、徐人寿等等,这些教授大都在国外著名大学学习过,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当时的一些名士。这些教授也是具有清华特色的,在51名教授中,有47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除了大量聘用知名教师,学校还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尽量 给他们多提供深造的机会,千方百计去发展他们的才智。如萨校长就曾经动员和帮助陈梁生等去报考庚款留学,陈梁生后来在土壤学方面很有成就。另外,厦大还邀请校内外著名 学者名流来校演说,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如在1944年就有英国纽凯索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雷立克特地来汀专阅母校,曾作5次演讲,又为英诗引论班同学讲学3小时。同时,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曾作公开演讲一次,并为经济地理学班同学讲学一小时。他参观母校时,称赞不止,并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随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来校讲演,讲辞内容丰富,让学校师生受益匪浅。这些学者的到来,为厦门大学在抗战时期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对于师资 的管理,学校也积极向清华学习,实行民主治校,教授治校,并根据厦大自身的情况,设立一些常设委员会,从职员中聘定委员,在1941年,就设立了招生委员会、校舍建筑委员 会、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等13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成就厦门大学迁汀的8年中,积极抗日,努力办学,不仅有条不紊的发展,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学校自身来说,首先表现在增设学院和招生人数的增多上。在刚来到长汀的时候,学校只有3院8系,3院分别是文学院、商学院、理学院。当时的学生一共为284名,教师83名。到1940年,学校便发展为4学院13系,学生也发展到600余人。到1944年,全校发展为4学院15系,在校学生已有800余人。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校发展为4院15系,教授、副教授94 人,学生达到1044人。其次表现在教师所取得的成就上。当时的校长萨本栋便是一个榜样,他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曾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的《线路分析》上册,在厦大出版了《七 股算机设计》,其论文如《矩阵与张量》、《三相电路中的双相座标系》等也受到科技界的重视。萨校长还获得了美国荣誉褒奖和国民政府的三等景星勋章。除此之外,学校的许 多教师在学界也颇有成就,如当时的李培囿、阮康成、张文昌3人合译的《教学视导原则》一书获得教育部奖金,文学院的周辨明教授被教育部聘为方音注音符号修订委员会委员。第三,除教师的饱学钻研,学生也勤学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部于1940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厦门大学以最少经费取得最好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在第二届竞试中还蝉联第一。在1943年的本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辩论会和联合国论文竞赛中,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的厦大毕业生也卓有成就,如1939年在英国留学的 卢嘉锡和沈金在伦敦大学研究卤族原子放射性的研究和炼油问题研究上获得宣读论文之荣誉。1943年厦大生物学系毕业的曾呈奎在美研究琼胶藻类获重大成果,被当地政府及各界 人士所推崇。当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有15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大学校长6人,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数百人。〔6〕当时学校在长汀的各种活动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从教育方面来看,初来长汀时,长汀全县只有一所中学,小学也是极少数,大部分是私塾,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当时在厦大读书的无一人来自长汀。在厦大内迁以后,长汀教育出现蓬勃朝气的局面,1939年建立了长汀县立初级中学,由厦大毕业生潘懋鼎任校长,也增设了多座小学,接受 高等教育的人也逐年增多。另外,厦门大学的教育学系,商学系创办了夜校,学校又常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及抗日宣传的活动,让当地民众接触一些知识和接受教育,大大活跃了 当时的社会学习的氛围。其次,厦门大学迁到长汀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就全校师生的消费及学校的经费来说,每年就有二三十多万。在厦大的帮助下,县政府顺利地 开展了一些市政活动,如长汀改造马路,开辟公园等工程。其三,是对社会风气之改变上,长汀由于地理及经济原因,其民众思想也是很封建保守的,他们见不得学生奇装异服,跑跳踢打的,尤其看到女同学抛头露面,本地人更是觉得有伤风化,然而经过厦大师生共同的努力,在举行多次比赛之后,风气大为改变,看见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跑跑跳跳都不足 为怪了,并且还建立了长汀体育场,为民众强身健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厦大8年,在教育史上谱写了一段光辉的篇章。从内迁长汀办学众多的宝贵遗产中,其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使厦大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印度加尔各答以东最完 美的大学”。而校长与师生同甘苦共患难,从严治校,身体力行,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更是自强精神的表现。这种精神是厦大特有的精神财富,并一直勉励的全校师生不断追求 真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注释:
〔1〕许乔蓁、林鸿禧:《萨本栋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2〕〔3〕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142页。
〔4〕〔5〕〔6〕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7、88页。
(本文作者 杨宁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福建厦门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