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点带面,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给师生带去福音
以点带面,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给师生带去福音
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中心小学校 凌受伟
2012年11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基本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
作为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受益学校,结合我校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从项目启动开始,学校经过多次的论证、商议,最终确定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即:不只是让这么优秀的教学资源只应用于一个教学点,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多种途径,让全镇的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这一优质资源。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认识到位,有效利用,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自项目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以邓武林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以陈世伟、刘忠友、韩明、陈凡、凌受伟、凌茂春、雷正鸣、谢泽民为成员的工作组,工作组提出要像抓“农远工程”工作一样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共同努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了我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强项目设备使用和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
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一再强调,该项目的实施,将给各教学点推送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要高度重视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有力推进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3年7月28日和8月28日,我校凌受伟、龙国安2名教师分别到成都参加了该项目省级骨干者培训;9月24日组织教学点5名教师参加该项目县级培训;11月25日组织教学点15人到中心校电脑室集中进行实践操作指导。
通过多次培训,取得了如下效果:
1、基本熟悉项目设备,掌握并能正常使用设备;
2、熟悉项目资源网站,熟悉学科网页框架、栏目;
3、熟悉掌握了操作步骤,利用学科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4、基本能进行资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能力;
三、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学校为了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探索教学点与中心校优质资源的共享方式、开展协同备课,切实提高各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项目教学点,我们要求老师要将各类优质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偏远的教学点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把教学点数学资源向全镇覆盖
此次的教学点数字资源虽与以前的远程教育使用同一套设备,但是资源已全部更新,更为完整,更具实用价值。为此学校经过多论证,同时邀请多位信息技术专家进行实地研究,提出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将此套设备作为一个点,让它通过网络、复制等多种方式,覆盖到全镇各学校,以此发挥资源和设备的最大效益。我们充分利用翠屏区教育城域网的网络资源,用接收到的教育资源建成全镇的资源服务器,再由各校点通过网络访问该教育资源。对于不能通过网络访问的个别校点,我们采用移动硬盘复制的方式来更新资源,每周一次,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个方式,将接收到的远程教育资源重新带回到该教学点,以此方式来弥补相互资源的缺点,这样就能够保证每个校区,每种方式得到的资源都是最全面,最有效的,同时也为老师的备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样一来,即提高了教师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又使学生也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好处,让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干涩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难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增强。
总之,在实践与摸索中,我深刻感觉到数字教育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学生掌握了许多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的能力,改变了古老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取得了惊人的成效。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教无定法。因此,我们要科学地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取舍整合,做到巧秒地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们的全能素质,真正体现了数字教育资源作用与价值。
第二篇: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__教学点师生的福音
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农村教学点师生的福音
彬县南玉子学区后洼教学点 梁满盈
关键词:教学点 数字教育资源 应用培训
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内,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6万多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基本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继2004年在西部地区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实施以来的又一项惠师惠生惠民的重要工程。这一项目的启动实施,将彻底改变全国六万多个教学点边远校信息闭塞,教学手段落后,国家规定课程开不齐,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短缺的局面,可大大的提高全民族受教育的水平,真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作为在农村中小学工作三十余年,在教学点也工作了近十三年的的我来说,这项工程的实施是我和我的二十四名一三年级小学生最大的福音。我是2004年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受益者,结合我近八年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优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经历,我认为要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落到实处,要做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设备安装调试和资源应用咨询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教学点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设备和技术问题,使每个教学点的设备都能正常使用,管理的老师也能够独立调试和维护设备。每个学区或乡镇至少选配一名专(兼)职的设备管理员或技术员,负责各个教学点专用设备的故障处理及应用培训,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要把培训工作做扎实,解决好不会用不愿用不敢用的问题,使教学点的全体老师都学会使用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目前各教学点的老字辈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培训,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配备的设备不了解不会用或怕用坏了不好交代,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更是习惯了粉笔黑板加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用培训要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做起,要针对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法,彻底解决用的问题。
三要合理调整教学点的师资结构。近年来新进的教师文凭普遍都很高,但却很少有人进入只有小学低年级的偏僻且环境差的教学点来工作,要让“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落到实处就必须改变教学点全是“老字辈”的青黄不接的现状。
四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各相关职能部门能齐心协力落实好这项利师利生利民的福音工程,教学点的全体老师都能全身心的参与到数字教育资源进课堂工作中来。在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上要适当向学生少的教学点倾斜,以维持设备运行的日常开支。
五要合理配备设备,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备的远教设备,根据工程的技术方案合理补充配发,以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造成不必要的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配备的设备要充分考虑教学点都较为偏僻校舍简陋安全环境差教室布局不合理的实际,多配发一些如小型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以方便教师灵活使用,同时也可消除安全隐患。
六要做好资源开发和整合工作,充分考虑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见识少的现状,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要保证播放的需要,清晰度要高一些,使学生能看的清楚明白一些,资源的内容要涵盖大部分版本的教材,传输时尽量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一次性将一个个文件传全,以减少接收时间并节约用电。
七要把教学点老师的应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究竟有什么,怎样用,用了有什么效果,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去用。兴趣是无穷的动力,要把工程实施好就要使使用者有兴趣,有了兴趣广大教师才会主动努力做好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数字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效、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可见,数字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恰当地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一张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和教鞭”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促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八要做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过程的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点项目落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和质量,使设备和资源在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有效使用。
九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奖促用,提高教师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也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好处,让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干涩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难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第三篇: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德庆县九市镇中心小学陆灶婵
“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索然无味的,缺乏活动的。然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启动的确给我们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股新的冲击力,它促使师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那么如何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开课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数字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开课前5分钟,我把“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美丽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见,数字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二、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文本精彩纷呈,但有难有易。我们可以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弥补不足,成为突破教学难点“尖刀”,增强教学效益。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教学难点是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 1
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在解决这两个难点时,我充分合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首先播放小蝌蚪生长顺序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文本中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小蝌蚪有什么特点,然后按小蝌蚪的生长顺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进行分角色演读各个时期的小蝌蚪,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读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读出小蝌蚪的快活、乐观,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遇到鲤鱼和遇到乌龟”的两个部分,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是需要讲礼貌,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多动脑,善于观察„„
三、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精当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必需明确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重在以教材为引子,启迪教师开放教学空间,拓展探究领域,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寻求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探究和思维历练构置直观鲜明、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实践的舞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语文课堂,定是一个兴趣盎然、学玩结合、轻松活泼的课堂。它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XX学校关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全覆盖”项目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各级关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的要求,2013年12月中旬各教学点所有设备的配送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配套资源光盘配送到位,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也已基本完成。上学期末已有部分教学点教师开始通过网络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本学期开学后,该项目将全面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现将该项目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教学点基本情况
XX学校现有教学点8个(其中XX教学点无学生)。
二、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2013年8月28日,我校1名教师到福州参加该项目省级骨干者培训;12月1日组织教学点25名教师参加该项目县级培训;12月25日组织教学点15人到中心校电脑室集中进行实践操作指导。
通过多次培训,取得了如下效果:
(一)、基本熟悉项目设备,掌握并能正常使用设备;
(二)、熟悉项目资源网站,熟悉学科网页框架、栏目;
(三)、熟悉掌握了操作步骤,利用学科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四)、基本能进行资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组织应用情况
根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和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各教学点都能做到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XX学校的教学点主要是由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组成(其中山桥教学点是1—4年级),所以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一至三年级(或四年级)的课程。每个教学点都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了国家规定的课程。
一年级开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体育六门课程。
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体育六门课程。
三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十门课程。
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数有7个。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意识,健全保障机制。学校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由教学点教师、学校技术人员、参培人员等组成项目组,负责此项目的管理、安全、使用工作。
2、安装“四防”设施,确保设备安全。各教学点安装防盗门窗、柜,添置防火、防潮、防尘设施,规范安装供电线路。同时,要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做到室内干净整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各种线路规范、整齐,确保项目设备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2、建立设备档案,加强设备管理。学校对每样设备都登记造册,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校与教学点每学期核对设备数量、型号,检查设备性能,加强设备管理,确保项目设备不被损坏、丢失、挪用、偷盗、侵占。
3、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要求各教学点负责人认真填写记载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规定。
4、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项目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项目技术人员培养制度,保证项目设备有人管理、维护。
5、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使教师熟练掌握数字资源的应用技术,有效运用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学科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6、在项目设备投入使用后,各教学点及时做好项目使用情况登记,有问题及时反馈到中心校。
第五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员职责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管理人员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执行学校教学资源工作计划,负责学校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
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掌握设备的有关原理和操作技能,熟悉各种设备的用途、性能、使用和保养维护方法,能够排除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积极协助学校校长制定教学资源工作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四、认真负责填写“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所有档案资料,做好记录工作。
五、根据教学资源计划,按时准备好所需设备,仪器和资料,准时协助教师上课的操作流程。
六、做好“三防”工作(防火、防盗、防尘)。
七、经常保持设备保管室设施设备的清洁卫生。
八、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