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量学小结
测量学实习小结
为期三天的测量学实习结束了,我们所有人黑了一圈,也瘦了一圈。这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独立完成的测量任务。没有老师指导了,也没有上下课的限制了,仅仅把仪器交给我们,接下来让我们自己在三天内完成全部测绘工作。然而,这种“放养式”的教学,残酷,但是效果显著。因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要我们自己来决定怎么完成。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
实习的第一天,拿过仪器后,我们却没有马上开始,而是一头乱麻,大眼望小眼,都不知道应该从哪开始,不止我们,所有组都差不多。直到最后拿到了测量学实习任务书后,我们才真正直到从哪下手。然而,我们第五组组长去参加运动会了,选控制点的事只能由我们几个去做。但是,像我们这种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控制点应该怎么选。仅仅九个点,我们都选了一上午。下午短暂休息后,两点半,顶着烈日,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测量。说实话,如果有谁问我这三天对什么映像最深,我一定会说是那几天的太阳...女生们都撑着伞,男生这边基本上都脱了一层皮...由于我们组进度较慢,第一天晚上测到了7点多,当时天完全黑了下来,为了节省明天重新架仪器的时间,我们摸黑测量,借着手机微弱的灯光,趴在地上找控制点。又把手机放在棱镜前,让全站仪找到位置。最后,当滴声过后,数据出来时,我知道,我们做到了,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知道在晚上测量有多么困难。
这次实习,我学到的不止这么多。还有团队间的合作。测量不是一个人的事,生活也是。如何与队友配合,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决策都是我们要学的东西.或许我们很多人以后不会从事这个行业,但是这次实习教会我们的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将让我们终生受益。
张学涛
2012/5/28
第二篇:土木测量学实习小结
实习小结
班级:10级土木1班 姓名:姚俊波 学号:1016100104 回顾这俩周的测量实习,真的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不仅时间紧,工作量也大。尤其是搬全站仪时,一台十几斤仪器要从宿舍搬到工程南楼。又要顶着大大的太阳,虽然很辛苦。但在本次实习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测量实习中实事求是的精神,要讲究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是锻炼个人小组的组织能力,相互之间协作的能力,我还是认真的完成相应的测量。
本次测量的对象是工程南楼及周边50m。并完成指定范围内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此次要测量的对象有:工程南楼,公路,路灯,草坪,消防栓。除此之外还要实习区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完成选点,测角,量边,导线计算和高程计算等工作。
在这次实习中,根据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我准备了我们组 的记录表格。在实习前期,我和欧勇标根据相邻控制点间应易于测边测角,且选点应便于安臵仪器和保存测量标志,且选点周围视野应开阔,各导线长影尽可能大致相等要求依次选了7个导线点。定完点后,作为组长,我就准备了导线,高程测量示意图,及相应记录表。并制定工作计划。星期二下午,我们正式开测。我们组先从平面控制网测量入手。我们用经纬仪测出水平角。用DJ6型经纬仪测量1测回,并根据对中误差应小于1mm,一测回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的偏离值不得超过1格,角度半测回互差应不大于40等要求校核数据。在此项工作中,我主要是负责立站标。当然,其他的工作,我也做过。像安臵仪器,记录数据。接着。负责水准测量的三人,也根据DS3型水准仪测量,并校核相关数据。晚上,为了避免混乱,我就马上进行了数据的整理。测量实习的第三天,我们用全站仪量了距离。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用钢尺测量时,要求每条边均应往返测量各1次,往返测互差应小于1/3000;用全站仪测量时,要求往测或返测2次,两次互差应小3mm。第四天。我和尹楚鸿画了地形图的草图,并且让其他人准备了相应记录表。第六天,我们开始测量特征点。在此次测量中,我是负责指挥大家,及记录数据。因为图是我画的,所以我自己整理数据。测完边长,角度后,我们就回来进行内业计算。计算过完全是依据角度(或方位角)闭合差限差:60差限差:1/2000,高差闭合差限差为1
2n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mm)为标准,进行计算----算出来的值很不错,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第七天,我根据成图要求【所有地物符号必须按图例要求绘制,所有地物符号、测点高程及文字注记的方向必须朝北,图外注记应完整】顺利画完图。总的来说,我每项工作都做过。我主要负责数据记录及整理,画图,安排每日工作进度,指挥大家。分配任务和每日测量的前期准备。
当然这次测量实习也非一帆风顺。也有出现问题。这里就罗列了几点:1队员之间的沟通不足,以至于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困难重重。,鉴于此,我们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下,确定传递信息的手势。以及跟大家说清楚我们要测得要素明确,原理。还有点的具体位臵跟大家说出来。2选点的位臵不好。一开始,我们没考虑清楚,以为分别站在我们点的位臵上,大家的都能看见自己就行了,没想到实地测得时候,有的点是看不到。对于此,我们就马上换了一个点。这给点是借用别人的点,不过为了防止出错,我们进行了马上修正,同时告知其他人,防止遗忘。3仪器操作不熟,在一个点讨论了半天,盘左盘右都搞错 以至于第一天,我们是最后一组走的,故此,我让大家回去熟悉仪器的操作,准备第二天的工作。4数据的处理。在这点上,我们组一向都很谨慎,但是第一天,就忘了核查数据,所以,我就让三个人共同处理数据。及时比较。5画图点过大,我就每画一个点,就销铅笔。
在此,也提出一些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供参考:1希望老师布臵任务后,可以检查一遍,不然有些点出错了,我们就在那边核查很久。2仪器最好用好一点的,有些仪器实在不行,还没用,就坏了,实在很影响测量。3测量时,要灵活,可以带上计算器,翻边工作。带上胶带,可以固定战标,就不用人去服了,4处理数据时,可以用一下电脑,用office办公软件,处理数据,又快又准。效率很高。5时间紧,课程又多。学校应该注意一下排课。6,测量时,希望老师多出现在现场,这样我们有问题就可以及时解决。
说实话,在这次测量中,虽然很辛苦,但我却学了不少东西,受益匪浅啊!
第三篇:测量学实习小结1
测量学实习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我们交通工程专业学习了测量学课程,并于2010年8月30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测量学实习。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测量学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实习第一天由方绪华老师实习前的指导工作。方老师教导我们要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还给大家分析了教学区内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且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课后,方老师带领我们领取了仪器,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脚垫,米尺,画板,画架,比例尺,圆规。
现在,为期两周的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由于是在夏季,又加上这些天刚好赶上高温天气,烈日当头,但在实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协作精神。不畏酷暑,甚至废寝忘食。白天测数据,晚上加紧描点等。密切合作,互相互学。很认真地进行了测绘工作,并较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测量实习,也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习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交通工程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为了尽快尽质的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这样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在仪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回转等方法消除误差。(2)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校正数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对中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且做到的东西,但在实习过程中,我做到了,虽说并不完美,在曲折失败中还是取得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以及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
两周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有遇到了很多问题,疑难以及困难。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们的认真地对待还是很好的克服了。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我从中受益颇多。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实习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经济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观念、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我们的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仰,确立经济发展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才有希望。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实习,在磨砺自己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我深切意识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只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会,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学校学会更多得书面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接触、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检验自我。
第四篇:测量学小结要点
测量学小结要点
第二章 1、水准面,水准面的特性。2、大地水准面,及其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3、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4、地球参考椭球,总地球椭球。5、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及其定义。6、测量工作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异同,绘图说明。7、7、1949年以后,我国采用的三种大地坐标系。8、高斯投影,为何要分带,如何分带。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建立。10、距离改化,方向改化。
11、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12、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x=3102467.28m,y=20792538.69m。问:
(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2)P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3)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13、绝对高程、相对高程。
14、水准面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差的影响。15、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16、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习题:
1、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A点高程63.464米,B点高程44.529米。若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A、B点高程分别为多少?
2、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1°35′,子午线收敛角为-7°25′,A点至B点的坐标方位角为269°00′,求A点至B点的磁方位角。
第三章
1.误差产生的原因。
2.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3.偶然误差的特性。
4.证明一,证明二,证明三(白塞尔公式)。
5.标准差,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各适用于何场合。
习题:1、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用相对误差?什么情况下用绝对误差?
2、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这些观测值的精度是否相同?
3、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能否认为误差绝对值小的观测值的精度,较误差绝对值大的观测值的精度要高? 4、某三角网共有30个三角形,测算得各角度闭合差:+0.5;-0.6;-0.8;-1.0;+1.4;+l.7;-1.8;+2.1;+2.5;-2.7;-2.8;+3.2;+3.6;-4.0;-4.2;-4.8;+5.3;+5.9;+6.1 ;+6.8;+7.5;-7.9;+8.5;-9.1;-9.8;+11.3;+12.9;-15.6;+18.8;-21.0,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5、用检定过的钢尺多次丈量长度为29.9940m的标淮距离(此值可作为真值),得结果为:29.990,29.995,29.991,29.998,29.996,29.994,29.993,29.995,29.999,29.991,(单位:m)试求一次丈量的中误差。
6、已知X=L1+L2,Y=(L1+L2)/2,Z=X²Y。L1、L2中误差为m,求X、Y、Z的中误差。
7、圆半径R=50.03m,中误差mR=±2.7mm。求圆周长的中误差。
8、观测某三角形α、β两个内角,测角中误差均为±20″,计算第三个内角γ的中误差。
9、量得某矩形建筑场地,长度a=80.240m±0.008m,宽度b=40.080m±0.004m,求面积及其中误差。
10、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Sl=120.63m±0.061m,S2=114.49m±0.073m,求S3=Sl+S2,S4=Sl-S2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
11、用直尺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取A、B两点间长度6次:57.8mm、57.4mm、57.6mm、57.5mm、57.4mm、57.7mm。求:(1)AB长度的算术平均值。(2)一次量取值的中误差。
(3)AB长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4)相应于AB线段的地面长及其中误差。
12、今欲量测一线段AB的长,要求量测9次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9≤±0.1mm。问一次量测的中误差m应小于多少毫米?
13、对某段距离进行了六次同精度丈量,其结果为:133.643m、133.640m、133.648m、133.652m、133.644m、133.655m,试求:(1)该段距离的最或然值。(2)观测值的中误差。
(3)该距离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第四章
1.水准测量原理 2.视准轴 3.水准管轴 4.视距丝 5.视差
6.水准仪的使用
习题:
1、试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原理。
2、将水准仪置于D、N两点之间,在D点尺上的读数d=1585mm,在N点尺上的读数n=0465mm,试求高差hDN,并说明d、n两值哪一个为后视读数。
3、有AB两点,当高差hAB为负时,A、B两点哪点高?高差hAB为正时是哪点高?
4、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什么?尺垫有何作用?在哪些点上需要放置尺垫?哪些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为什么?
5、水准仪是如何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上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有何作用?其水准轴各在什么位置?
7、何谓水准器的分划值?水准器分划值与水准器灵敏度有何关系?
8、8试述三、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有哪些限差规定? 9、9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0、何谓水准仪的i角?用公式并绘图说明i角对读数和高差的影响。11、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后视与前视距离大致相等?
12、交叉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可否用前后视距离相等的方法消除,为什么?水准测量作业时,若仪器旋转轴能严格竖直,观测高差中是否存在交叉误差的影响,为什么? 13、三、四等水准测量中,为何要规定用“后、前、前、后”操作次序? 14、施测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时,为何要规定用偶数个测站? 15、水准路线往返观测有何好处?能消除或减弱何误差影响? 计算题:
已知水准仪i角值-6″,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还是向下倾斜?
已知某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其i角值为+40″。将仪器置于A点测定m、n两点间的高差,A点至两点的距离分别为SmA=100m,SAn=80m。问:i角对高差hmn的影响为多少毫米?(算至0.1mm) 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置于AB之中点,得A点尺上读数a=1.246m,B点尺上读数b=0.782m;将仪器移至AB延长线上的C点,BC长为10m,得A点尺上读数a'=2.654m,B点尺上读数b'=2.278m。试求:(1)该水准仪的i角值。(算至0.1″)(2)水准仪在C点时,A点尺上的正确读数。(算至毫米)
某水准仪符合水准器水准管分划值为40″。若气泡影象不符合的差距为0.6mm,问:这将对相距100m水准尺上的读数带来多大的影响?(算至0.1mm)
经检定,某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为10°,圆水准器分划值为8′。测量相距120m的AB两点间的高差,若安置仪器时,气泡偏离中心1mm,问:由于交叉误差的影响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是多少
水准尺倾斜对水准尺读数有何影响?设水准尺竖立不直而对读数产生的影响不得超过0.5mm,问读数为lm,2m,3m时,水准尺倾斜的最大角度各为多少?(算至1.0′) 设一测站前、后视水准尺均未竖直,倾斜角均为3°。已知前视读数为1174mm,后视读数为2364mm,问因水准尺未竖直而对所测高差有多大影响?(算至0.1mm) 设施测一条水准路线时水准尺未能竖直,其倾斜角的平均值为2°。已知测得该水准路线的高差为14m,试求在该高差中因水淮尺未竖直所产生的影响。(算至0.1mm) 若规定水准仪的i角应校正至20″以下,问:这对前、后视距差为20m的一个测站,在所测得的高差中有多大的影响?
今用水准仪对相距75m的A、B两点,用两次仪器高的方法测得两次高差,即h1AB=a1-b1,h2AB=a2-b2。若欲使此两个高差之差不得超过±3.0mm,试求每个高差的中误差和各次读数(即a1、b1、a2、b2的值)的中误差。第五章
1、水平角,绘图说明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的原理。
2、竖直角,为什么测竖直角时可只瞄准一个目标?
3、经纬仪测角时,若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点,其水平度盘读数是否相同?若经纬仪架设高度不同,照准同一目标点,则该点的竖直角是否相同?
4、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观测时如何消除视差?
5、安置经纬仪时,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若用光学对中器应如何进行?
6、角度测量为何要正、倒镜观测?
7、简述测回法的观测步骤,及其各项限差要求。
8、何谓竖盘指标差?如何计算和检验竖盘指标差?
9、会计算表5-2,表5-5。
10、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有哪些?
11、试述钢尺尺长方程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12、绘图说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何谓直觇?何谓反觇?
13、普通视距测量计算公式中两个cosα的作用。
14、今用同一钢尺丈量两段距离。一段距离的往测值为126.78m,返测值为126.68m。另一段距离的往测值为357.23m,返测值为357.38m。试问这两段距离的测量精度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哪段距离的精度高? 第七章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2.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3.何谓控制点、控制网、控制测量? 4.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5.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6.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7.何谓坐标正、反算?试写出计算公式。导线布设形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8.何谓三联脚架法?它有何优点?其外业工作应如何进行?
9.经纬仪闭合导线近似平差过程,并指出附合导线近似平差过程的不同之处。10.何谓交会定点?
11.常用的交会定点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测边交会)12.余切公式推导过程。13.危险圆。
第五篇:测量学
《测量学》读书笔记
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安全工程101班
学号:20104670144姓名:许松林
前言: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空间位置的一门科学,其任务包括测绘和测设两个方面,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既是深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又具有自身的理论和方法。测量学课程,不仅可以在学习测绘知识的基础上,丰富我们对测绘学科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因此,测量学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又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动手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测量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的教材主要介绍了普通测量学和部分工程测量学的内容。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们学生应系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平面位置与高程测量的初步原理与基本方法,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着重掌握经纬仪、水准仪及测距仪等主要测绘仪器的操作方法,对于我们建筑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竣工测量,初步了解与测量方面相关的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为测量学及后续各专业课程打下专业技术基础。
正文: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而我们所学的课本是属于普通测量学,也是测量学里面最基础的知识。
我们学习理论课是在教室内上的,有大部分是有关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首先,从第一章开始,老师着重给我们介绍了测量学的简介,测量坐标系与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测量工作的概述。确定点的球面位置的坐标系主要与有地理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地理坐标系有分为为天文地理坐标系和大地地理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是高斯平面坐标系,这里特别要注意投影带号的计算:统一6°带投影中已知地面任一点的经度L,要计算该点所在投影带号N的公式为N=Int((L+3)/6+0.5);统一3°带投影中的公式为n=Int(L/3+0.5)。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测量的内容是水平的测量,距离的测量,高程的测量。
第二章主要讲的是水准测量和水准仪的使用。首先讲了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出两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接着,讲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我们实验中使用的为DS3级微倾水准仪,结构组成为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其中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和精平与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