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审计局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近年来,先后对34个单位、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深化的问题。下面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是事后离任审计的多,而届中审计的安排少。从我县情况看,绝大多数属于领导干部调离岗位或转任升任后的经济责任审计-,而领导干部任期届中审计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由于事后离任审计呈批量进行,人员多、时间集中,审计机关因力量不足,审计时不得不疲于应付,蜻蜓点水,避重就轻。对离任者任期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的查证,很难审深、求准,评价也就很难全面,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再者,因某些离任人任期时间较长,按规范要求审计时间范围仅局限于近两年,其审计结果很难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情况。
二是定性分析评价的多,而定量的少。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所不同的就是要分清和落实责任问题,尤其是被审计者应负什么责任,这样才能做到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但在实际上会经常遇到经济责任难以分清的情况,如党委决定,书记拍板、乡(镇)长执行,究竟怎么划分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个人责任与部门责任,书记责任与乡(镇)长责任,由于缺乏真实充分的量化经济评价指标及证据,较多使用定性分析,甚至有的评价在没有充分审计证据支撑下,出现充分肯定责任人的成绩,并把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和个人述职报告中的社会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可持续发展计划统统纳入审计评价之中,审计质量不高,加大了审计风险,很难做到全面客观。
三是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进行询证的多,而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审计的少。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对象比较特别。就拿我县来讲,不是党委书记就是某个局的局长或乡镇长,面临的对象无论级别上还是层次上都很高。若仅仅从乡镇或政府机关财务帐面上,通过向其下属单位发放调征函方式,某些问题是很难被发现的,如领导干部在下级单位违纪违规报销费用,下属单位虚报统计指标,专项资金化整为零等问题是很难查下 去的。因此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搞好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数量的下属单位延伸审计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通过延伸审计,才能将问题查深查透,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做到查深查透。
四是完成项目的数量多,而有效转化审计成果的少。近年来,审计机关接受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越来越多,从完成项目数量上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量占财务收支50%以上,数量居高不下。而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情况看,各个项目之间无论内容、格式等方面都大同小义,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数量很少,信息内在质量不高,对外公开披露的审计结果报告更是微乎其微。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成果利用不高或难以利用的原因很多,但与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有直接的关系。从一些项目完成情况看,一些审计项目审计结果报告反映重点不突出,问题是“鸡毛蒜皮”,内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以深化,长此下去,我想,经济责任审计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等方面,赋予了审计更加重大的职责。审计机关应如何进一步按照中央两办《暂行规定》要求,努力克服上述“四多四少”矛盾,积极有效地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每个审计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努力探索届中审计,把监督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实施及时有效地监督,光靠离任审计是不够的,只有把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届中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变被动就付为主动出击,将监督关口前移,由过去的“秋后算帐”变为任期全过程监督,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过去的静态监督变为动态监督,切实把审计监督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更加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加强防范,堵塞漏洞,警示教育干部,进而起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2、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好合力作用。经济责任审计不单纯是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还必须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才能有效地利用审计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有效办法,但还远远不够,组织人事部门还必须注意做好干部调整的计划工作,并将其及时通知审计机关。对于任期较长(如五年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经当地党政同意适时安排进行届中审计,化解因领导干部任期时间较长而无法对其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尴尬局面。
3、科学安排,强化延伸审计。延伸审计是探寻某一审计事项前因后果、以证实该项审计目标真实完整、合理合法性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经济领域里违纪违法行为的手段更为隐蔽,方法更加多样,如资金体外循环,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等等。只有通过延伸审计,才能将问题查深查透。
4、注重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水平。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来说,由于审计结果涉及对人的评价,因此审计质量显得更加重要。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利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保持职业应有的谨慎,保证审计质量,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5、实施内控制度审计,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内控制度具有长期性,全面性,稳定性,按照:“一审、二帮、三促”的要求,将内控制度评审作为维护经济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拓展审计的工作内容,揭示内控制度中发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内控制度的测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审计项目,要求参加审计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政策水平、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奋发向上,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审计队伍,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审计局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近年来,先后对34个单位、36名领导干部
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深化的问题。下面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是事后离任审计的多,而届中审计的安排少。从我县情况看,绝大多数属于领导干
部调离岗位或转任升任后的经济责任审计-,而领导干部任期届中审计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由于事后离任审计呈批量进行,人员多、时间集中,审计机关因力量不足,审计时不得不疲于应付,蜻蜓点水,避重就轻。对离任者任期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的查证,很难审深、求准,评价也就很难全面,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再者,因某些离任人任期时间较长,按规范要求审计时间范围仅局限于近两年,其审计结果很难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情况。
二是定性分析评价的多,而定量的少。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所不同的就是要分清和落实责任问题,尤其是被审计者应负什么责任,这样才能做到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但在实际上会经常遇到经济责任难以分清的情况,如党委决定,书记拍板、乡(镇)长执行,究竟怎么划分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个人责任与部门责任,书记责任与乡(镇)长责任,由于缺乏真实充分的量化经济评价指标及证据,较多使用定性分析,甚至有的评价在没有充分审计证据支撑下,出现充分肯定责任人的成绩,并把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和个人述职报告中的社会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可持续发展计划统统纳入审计评价之中,审计质量不高,加大了审计风险,很难做到全面客观。
三是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进行询证的多,而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审计的少。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对象比较特别。就拿我县来讲,不是党委书记就是某个局的局长或乡镇长,面临的对象无论级别上还是层次上都很高。若仅仅从乡镇或政府机关财务帐面上,通过向其下属单位发放调征函方式,某些问题是很难被发现的,如领导干部在下级单位
违纪违规报销费用,下属单位虚报统计指标,专项资金化整为零等问题是很难查下 去的。因此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搞好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数量的下属单位延伸审计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通过延伸审计,才能将问题查深查透,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做到查深查透。
四是完成项目的数量多,而有效转化审计成果的少。近年来,审计机关接受委托的经
济责任审计任务越来越多,从完成项目数量上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量占财务收支50%以上,数量居高不下。而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情况看,各个项目之间无论内容、格式等方面都大同小义,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数量很少,信息内在质量不高,对外公开披露的审计结果报告更是微乎其微。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成果利用不高或难以利用的原因很多,但与审计项目质量不高有直接的关系。从一些项目完成情况看,一些审计项目审计结果报告反映重点不突出,问题是“鸡毛蒜皮”,内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以深化,长此下去,我想,经济责任审计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等方面,赋予了审计更加重大的职责。审计机关应如何进一步按照中央两办《暂行规定》要求,努力克服上述“四多四少”矛盾,积极有效地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每个审计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努力探索届中审计,把监督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实施及时有效地监督,光靠离任审计是不够的,只有把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届中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变被动就付为主动出击,将监督关口前移,由过去的“秋后算帐”变为任期全过程监督,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过去的静态监督变为动态监督,切实把审计监督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更加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加强防范,堵塞漏洞,警示教育干部,进而起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2、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好合力作用。经济责任审计不单纯是审计部门的重要工
作,还必须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才能有效地利用审计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是一个有效办法,但还远远不够,组织人事部门还必须注意做好干部调整的计划工作,并将其及时通知审计机关。对于任期较长(如五年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经当地党政同意适时安排进行届中审计,化解因领导干部任期时间较长而无法对其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尴尬局面。
3、科学安排,强化延伸审计。延伸审计是探寻某一审计事项前因后果、以证实该项
审计目标真实完整、合理合法性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经济领域里违纪违法行为的手段更为隐蔽,方法更加多样,如资金体外循环,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等等。只有通过延伸审计,才能将问题查深查透。
4、注重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水平。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
来说,由于审计结果涉及对人的评价,因此审计质量显得更加重要。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利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保持职业应有的谨慎,保证审计质量,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5、实施内控制度审计,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内控制度具有长期性,全面性,稳
定性,按照:“一审、二帮、三促”的要求,将内控制度评审作为维护经济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拓展审计的工作内容,揭示内控制度中发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内控制度的测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任期经济
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审计项目,要求参加审计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政策水平、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奋发向上,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审计队伍,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关于近三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关于近三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开展情况的汇报
凉州区审计局(2012年3月)
2009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拓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扎实稳步地推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度、力度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和深化。三年来,全区共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59项,审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189人,累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资金263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5842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受到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8人。为维护全区财经法纪和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2009年以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向会议作一汇报。
一、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一)建全领导机构、完善运行制度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特点,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一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入手,及时调整了凉州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组成成员,建立了由区委或区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由纪检监察、组织、审计、检察、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从完善制度入手,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凉州区领导干部离任前经济责任和公有财物交接制度(试行)》、《凉州区审计结论落实办法(试行)》、《凉州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凉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凉州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价及运用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出台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手段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审计部门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因此,我们从讲政治、服务大局的高度出发,与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由审计机关主动出击,大胆唱主角,敢于牵头、勇于碰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纪检、监察、组织、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多管齐下共同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在具体工作上做到互相推动和互相帮助,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区委、政府交办或组织部门委托,审计机关实施,纪委、监察部门监督,既分工又合作,达到工作互相推动。我局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移交司法或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纪检、监察部门核查有关线索需要审计部门协查的,我局及时予以帮助,结果交纪检、监察部门。在召开审计进点会和审计结果通报会时邀请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参加。正是由于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三)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时间跨度大,为提高审计效率,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一同步”: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其它专业审计相结合。一方面在安排审计工作计划时,充分考虑其他专业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衔接的问题,适当扩大审计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求审计人员在各项审计工作中,注意收集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审计资料,建立审计档案资料库,以减轻经济责任审计压力。二是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制定计划时,选择那些任职时间两年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任中审计,以便及时掌握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一方面对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成果进行抽查确认,加以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审计任务量较大时,抽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与局机关审计人员交叉组成审计小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四是尝试由单一的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同步”审计新模式,防止出现决策责任、执行责任不清的现象。
(四)严格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严格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两办规定精神,加强与组织部门的工作联系,严格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一是坚持委托与随机相结合。凡需要进行离任审计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或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或委托我局审计。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和群众举报反映,开展突击审计和随机审计。二是坚持合理调配审计力量。我局在接到通知或委托书后,根据审计对象,合理安排审计人员,确保专业胜任能力。三是坚持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搞好调查了解,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避免审计的盲目性。四是坚持开好“两个会议”。审计组进点时要召开审计进点会,要将审计的目的、内容、方法、重点等告知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和干部职工,争取配合支持,接受群众监督。审计结束后,要召开“审计情况通报会”,要将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广泛征求意见,提升审计工作透明度和影响力。五是坚持项目审理制度。审计结束后,审计业务股室要将审计项目的所有资料报法规(审理)股进行审理。审理人员从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审计记录是否表述清楚,定性是否准确,处理评价是否恰当,法规依据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严格审理把关,并提交审计业务会议最后审定,确保审计质量。六要坚持执行回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符合回避条件的审计人员要主动回避,不主动回避的要责令回避,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审计人员因循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视其情节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审计的严肃性。
(五)突出审计重点、严格审计执法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
一是在工作中,明确三类人员为重中之重:即拟提拔、调任的领导干部;党委、政府指名要求审计的领导干部;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多的领导干部。把全部政府性资金作为审计主要内容,重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监督权、财经法规执行权履行情况。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审计对象,从审计内容、审计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对乡镇街道等有财政、经济指标单位的领导干部,侧重审计财政、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资产的管理情况、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以财政收支审计为主,资产负债审计为辅;对纯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着重审计财政收支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和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对有下属单位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视管辖范围、权限和所承担的责任,统筹考虑,进行综合审计,必要时延伸审计其部分下属单位。三是在审计中严格审计执法,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坚持项目审计要“严”,查处问题要“严”,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敢于揭露和反映问题,敢于从严从重处罚,敢于移送有关机关追究党政纪责任。从审计实施入手,坚持取“铁证”,办“铁案”,绝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确保审计事项程序规范、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得当、手续合法。
(六)实事求是审计、客观公正评价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
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离任干部的“前途”,责任重大。为此我们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四项原则:第一,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凡超出审计范围的事项、审计过程未涉及的事项、证据不足及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评价。第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按事实的本来面目划分经济责任。第三,注重证据、依法认定的原则。以法规政策为准绳,严格按“数”说话、依“据”评价。第四,准确、全面、独立、谨慎的原则。注意分清直接与间接、集体与个人、故意与过失、前任与现任的责任界线,做到评价用语准确,措辞恰当,是非分明,责任明确,为组织人事部门提拔使用干部提供可靠资料。为了体现人格化和责任化的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细化不同类别、不同级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主要审计事项,使审计评价既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取得的相关业绩,又反映其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准确界定其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等界限。
(七)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范围广、层次高、力度大,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更高,业务要求更精,审计风险也更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创新方式方法,狠抓队伍学习、教育和培训,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离职培训系统学。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业务培训班。二是集中时间强化学。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雷打不动,进行强化学习。三是面向同行开门学。注重向同行学习,通过考察“取经”,拓宽审计视野。四是专题交流互动学。每周一上午由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轮流授课,就审计业务工作方面选准一至两个专题,结合实务操作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互动式交流辅导。五是邀请专家辅导学。邀请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点、难点,审计方式、方法进行集中授课和专题辅导。六是以老带新结队学。采取以老带新“一带一”的“结对学习”,给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搭建起良好的学习和工作平台,促进新同志的成长。七是创造条件自主学。积极筹措资金,购买业务书籍,配备笔记本电脑,创造了良好的自学条件。
(八)加强审计整改、督促领导干部守规尽责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审计整改,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维护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必要保证。我局不断采取措施,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联动监督,不断完善五个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审计整改落实率达90%以上。一是完善责任考核机制。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于2011年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了区直部门(单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目标责任书,增强了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督查机制。2011年初,我局就近几年审计整改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审计整改情况督查年”活动,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依法采取综合执行措施,促进了审计决定的执行和审计建议整改情况的落实,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审计权威。三是完善销号机制。建立审计整改落实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财政、督查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政务督查、惩戒处理和工作联动机制作用,确保审计整改落实不打折扣。四是完善督查回访机制。实行审计回访制度,由分管领导和项目主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整改。2011年10月,会同区纪委、区政府督查室对全区2009年以来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通过督查,落实整改违纪违规资金1.98亿元,进一步促进了审计查出问题和审计建议的整改落实,区政府办公室对整改不彻底的区林业局、四坝镇等单位进行了书面通报。五是完善制度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区上出台的《凉州区审计结论落实办法(试行)》,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对整改工作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部门和单位,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审计结论全面落实。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总结经济责任审计近三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执行的还不够;二是屡审屡犯情况依然存在;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不够,职能发挥的还不是很充分;四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五是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和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任务确定上还缺乏计划性;六是审计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近几年的经济责任审计,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离经济责任审计的高标准、高质量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全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思路要以任中审计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要在配合协调上有新突破,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追究力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围绕规范经济权利的监督制约,着力把握审计重点。紧紧结合我区实际,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重视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三种形式,把任中审计、任前审计作为离任审计的特殊形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改变目前离任审计的被动局面,重点抓好任中审计,逐步探索任前审计,形成以任中审计为主导,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离任审计,努力发挥好离任审计的鉴证功能、任中审计保护干部的功能和任前审计预防干部“带病上岗”的功能。加强对具有资金审批权、分配权、使用权和经济执法处罚权单位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进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根据确立的2012年审计项目,提高审计质量,力争使审计结果满足组织部门干部管理的需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在审计理念、目标、重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积极推进我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围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着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还很不充分,审用结合的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尚未做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随着经济责任审计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责任追究、情况反馈等结果运用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促进审计结果有效运用。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管教育机制,加大对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把审计法及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列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尊重规律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坚持审用结合,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上的教育警示作用,在干部任用和评先上的鉴定评价作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震慑作用。
(三)围绕强化组织领导,着力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使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化、常态化,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搞好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审前共商、审中互动、审后运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作用。加强联席会议办公室机构建设,在区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快完成联席会议办公室与同级审计机关内设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合署办公等事宜。健全完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管理规范、运转有序、工作高效。
(四)围绕提升审计质量和工作水平,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一是优化结构。通过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擅于捕捉和研究问题、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适应新时期需要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培训。要围绕中央《审计规定》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丰富培训内容,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切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相关培训工作。三是改进作风。要以开展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审计机关为抓手,按照“实、高、新、严、细”的要求,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以对党和国家、对事业、对领导干部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经济责任审计职责。
四、几点建议
一是严肃领导干部离任前经济责任和公有财务交接纪律,严把离任“交接关”,明确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现前后任领导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对未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的领导干部,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处理。在交接中隐瞒事实不如实交接造成损失或有其他违纪行为的,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二是强力推进审计整改,严格问责机制,遏制屡审屡犯。三是科学拟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确保审计质量,防止发生因搞突击审计造成的“走过场”现象。
四是建议采取措施解决审计人员编制和职级待遇。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近年在参加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程度不深入、审计时效性不强、审计力量不足、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等。为此,笔者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突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是认定被审计对象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功过是非,往往涉及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执行政策法规以及绩效评估、单位现实状况把握等诸多方面,既有经济、社会、生态方面业绩评定,也有民主决策、人事管理等权力运用方面的监督规范,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多种能力,但目前就县级经济责任审计局来说,这种复合型人才还很缺乏,要做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全方位准确“画像”还很难。我县经济责任审计局尽管有X名全额事业编制人员,但现在全局使用的是“打通”用人模式,经济责任审计局的干部往往还承担有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没有将全部力量用于经济责任审计。
(二)审计内容的局限性与审计职责的全面性矛盾突出。经济责任审计既应包括领导决策、制度健全及运行、财政财务收支等情况的监督,还应注重促进效益性,这些都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然而我国自正式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至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经济监督功能,而忽视了全面评估绩效的功能。
(三)规范性文件的滞后和审计手段的有限增加了审计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支持力度还有些不足。继“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之后,会议费、差旅费甚至修理费都在相继“变脸”,如某县直单位虚列会议费支出套取现金,用于支付旅游费用。虽然明知道其中必然存在问题,但没有相关文件的直接支持,难以一步到位查处,只能通过相当困难的取证才能将取得成果。再就是审计职能和手段有限,对于一些大数额的招待费、差旅费和烟酒、副食的开支要进一步核实非常困难,有的则完全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配合程度,有些问题甚至是贪污腐败问题也难以查清、查实、查透,审计风险相当高。
(四)审计经费严重不足。尽管我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政府予以保证。但许多地方政府在经费预算安排上把审计机关视同一般行政机关,加上一些地方财力有限,审计机关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随县对经济责任审计局在编在岗人员的财政预算,每人每年就是一万元,而要发放人员全额工资和规定的补助,以及办公、培训、业务开展经费,每人每年缺口近X万元,仅经济责任审计局X人缺口就近XX万元。
(五)审计意见和决定下达难、执行难、处罚难。一是因为审计经费缺口主要与审计罚没收入款多少挂钩。罚款多经费相应充足,反之则不足,这就必然造成一些地方审计机关重处理、处罚,而对重大问题不能审深审透。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抓住几个问题能达到罚款的目的就足够了,对问题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损害了审计权威,增加了审计风险,使审计意见和决定难以下达,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效力不能充分发挥。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成果的利用存在“两张皮”现象。干部调动晋升调整,都是人事变动在先,经济责任审计在后,很少是先审后离,或者是在调动前短期内要求开展经责审计,往往需要加班加点,取得的审计效果也较差,造成审计成果未得到有效利用,对领导干部管理使用实际上没有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三是处理处罚阻力大。审计实施后,按照《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作出的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处理处罚建议,往往继任领导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前任领导的审计,不愿接受对单位的处理处罚,整改意见也很难落实。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发展,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信任审计,越来越重视审计,审计报告和专报越来越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监督管理经济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资料。领导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经责审计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就会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各级审计机关首先应当从自身出发,以有为谋有位,以实际作用证明经济责任审计成效,才能在人员和经费上得到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其次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经常性听取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情况汇报,争取领导对审计的重视,从高位
第五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发〔1999〕2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县级审计机关应按照审计署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方针,围绕:营造审计环境、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干部素质、提高审计质量为切入点五个方面工作中心、求真务实地工作,扎实、认真推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环境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人格化的审计工作,涉及到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层次高、敏感性强、磨擦力大,工作难度和阻力不但来自领导干部本人,有时甚至发生在高层领导内部,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审计机关和领导班子要形成了统一认识--要以宣传铺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任期审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开展。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机遇广泛宣传开展任期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审计事项,争取各界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注意把握好两个环节。
1、抓住各种机会多请示,勤汇报,争取领导有效支持,增强审计后盾。首先,印发《两办暂行规定》小册子,直接呈送五套班了,供领导参阅,并向领导具体解释重要条款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对任期审计的理性认识。二是定期汇报和信息反馈。利用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任期经济审计情况等综合性材料,定期向领导反馈汇报任期审计开展情况,使五套班子了解和掌握审计动态。三是采取见缝插针,迂回战术向领导汇报宣传。我们利用领导交办事项审计情况反馈或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情况汇报等机会,见缝插针汇报任期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或遇到困难,以引起领导重视。如2001年对残联理事会董事长任期审计中,一个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不显眼的单位,内部管理混乱,父子兼任同一单位财务工作,涉嫌贪污公款的案例“借题发挥”作宣讲,增强领导对任网期审计的感性认识,引起高度重视支持,促使有关部门提前介入、联合办案,迅速打开了审计局面。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为任期审计健康发展铺奠路基,提供了坚强审计后盾。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一是借助舆论与媒介作用,通过《霞浦报》分期全文刊登《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开,向社会广泛宣传。二是以县委办名义转发霞浦县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五家关于做好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审计通知,下发到全县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企业单位,使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与要求。三是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审计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利用召开领导干部审计进点述职报告会机会,向审计对象及班子成员,财务等机关人员,专题宣讲开展任期责任审计的目的意义,任期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联系与区别、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要求、法律责任等,进一步加深被审单位对有关任期审计工作了解,提高了认识,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我局的大力宣传下,我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得到广大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具有政策性、要求高、任务集中、时间紧、任期跨度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等特点,针对审计资源相对不足难以应对的矛盾,要采取二结合一统一措施,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种审计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事项,为领导决策服务。
1、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时间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持。一是建立科局级领导干部审计台帐。按照财政预算级次进行分类,将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情况相关信息、审计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档案,做到应审单位、对象情况明,已实施审计情况及存在问题情况清晰,为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打下基础,从而减少查阅资料时间。二是利用计算机当秘书,审计组审计工作底稿直接一次输入计算机存入档案,多次利用,直接生成审计报告,达到审计资料美观整洁,减少人工操作书写耗时劳作,节省无效劳动,提高单位时间利用率,进而增大了审计组审计空间。
2、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缓解任期审计工作量,进而保证适时完成任务。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三至五年,长的达十几年。为了缓解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矛盾,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