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困境儿童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全县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县妇联组织调研组,于7月1日至8冃15日,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24乡镇499个行政村开展困境儿童调研,现将排查摸底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困境儿童265人,其中留守儿童210人,单亲家庭儿童40人,孤残儿童15人。
二、困境儿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孤残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残疾儿童因本身残疾的原因,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因而影响学习。而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留守儿童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困境儿童生活质量不高。残疾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而留守儿童因父母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种,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但留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困境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孤残儿童80%以上,都存在自卑心理,而这些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父母关心的不够,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他们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困境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多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这些儿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困境儿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三、帮扶困境儿童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要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要尽快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有关扶贫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困境儿童扶贫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努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
2、要切实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摸底建档造册工作。要制定详细、有效地帮扶措施,必须开展调研。要针对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深入基层,对困境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对调查摸底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科学整理,对困境儿童的变动情况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分门类建立详细的困境儿童数据库,并通过微机录入,实现困境儿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3、要逐步建立健全困境儿童扶贫工作机制。农村困境儿童帮扶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快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困境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对农村困境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救助机制。三是建立农村困境儿童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第二篇:中小学困境儿童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全面了解射阳湖镇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宝应县射阳湖镇妇联通过开展抽样调查走访、一对一面谈等方式对全镇15名困境儿童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镇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有了初步了解。
一、基本情况
射阳湖镇位于宝应县偏北方位,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存在不少的困境儿童,初步统计数据为15名,全部为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数的百分之一。15名困境儿童中,13名来自施教区中的农村,还有2名来自集镇。
二、情况分析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发现困境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原因
1、无能为力,只管吃住。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过于溺爱。很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二)心理原因
这些困境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卑甚至敌对的不良情绪厌学,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
焦虑。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学生面对不同的外界因素,焦虑的程度有显著差异。
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长辈不好意思。
敌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原因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困境学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困境学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困境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三、教育策略
1、关注困境学生的内心世界。困境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无助。困境学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对抗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困境学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困境学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学生,争取和困境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困境学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困境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困境学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困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困境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困境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困境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困境学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第三篇:困境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此次调研主要以铜山办事处17名困境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各方面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意见。
一、基本情况
1.家庭人口状况。在被调查的困境儿童家庭中,单亲家庭4个,孤儿6个,家庭人口不全的情况占59%,超过八成的困境儿童靠隔代抚养,甚至有部分只能由同辈的兄妹抚养,缺乏父母照顾和亲情呵护。
2.家庭收入情况。困境儿童家庭大多贫困,主要是通过在家务农、饲养牲畜维持生计,部分家庭父母在外做散工,近六成家庭须申请办、村委等相关组织的救助,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3.在校学习情况。困境儿童中学龄前儿童有6个,正在上学的儿童有11个,最大的14岁,最小的2岁。由于大部分困境儿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没时间督促和辅导子女学习,对孩子的关爱不足,困境儿童平时在家里也要帮忙做家务或部分农活,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较少,表现为学习比较消极被动,学习成绩大多居于中下游。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
1.生活贫困。我办困境儿童大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或孤儿,家中只有一方劳动力或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条件贫困,家庭经济主要靠在家务农、社会捐助和政府补贴。家庭贫困一定程度上给困境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而儿童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家庭贫困甚至影响到了困境儿童的身体健康。
2.学习消极。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成正比。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在家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忙于操持家务,都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需求、兴趣、交往、困惑等关注极少,不能及时、充分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导致了一些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跟不上。而困境儿童因家庭环境常分散学习精力,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3.亲情缺失。困境儿童的抚养监护大多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祖辈,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当代不合拍,极易与孩子形成心理隔阂,不利于彼此间的沟通;而在上代监护中,父母为改善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在经济收入与子女取舍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过问,使得困境儿童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建议和对策
1.助推社会支持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多部门衔接联动长效机制,加强对关爱困境儿童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意识。推动“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切实在物质、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给予困境儿童帮助。政府进一步完善救困帮扶政策,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扶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贫、病、孤、残留守儿童,依照法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正在上学的困境儿童实行助学资助。支持鼓励发展关爱困境儿童公益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延伸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的有效办法,为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帮扶体系。
2.构建心灵健康服务工程。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为每个困境儿童建档立案,关注困境儿童动态,采用短信、电话关心困境儿童,不定期走入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困境儿童的学习状态,知晓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及时给困境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建立“网络连心”服务站,利用语音、视频方式,让困境儿童与在外的亲人沟通,搭起倾听心里话的桥梁,通过温馨平等的对话交流满足困境儿童对亲情的心理需求,把亲情关怀服务工作常态化、系统化。
3.搭建学习生活引导桥梁。依托芍药花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教育、民政、学校、村委会等部门,联系高校大学生、邻里、“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人员,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从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帮扶,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情感上关爱”困境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为其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开展游戏、学习小组等轻松活动创造机会让困境儿童与普通儿童交流,确保所有困境儿童都能拥有一个平安、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第四篇:摸底调查报告
篇一:调研摸底报告 永定博爱九年制学校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通知》(彭委发〔2013〕3号)文件要求,我校在2013年12月3-5日、2014年4、5月,采取广泛与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座谈、交流的方式,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接受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对我校行政班子、行政个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专题调研,了解了我校行政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认识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师虽说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普遍认为,抓质量是硬任务,每时每刻都不能松动,而师德建设是软任务,是间歇性的工作,见效慢,致使师德建设工作不能深入开展,不能持之以恒。
2、缺乏典型性培养。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方面,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搞一两个活动、办几件事情就能奏效的。我校好的典型树立不够,消极的典型却影响了一大批,有点本末倒置。
3、工作作风方面,部分人业务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好,对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全面了解具体的校情、教情、学情,工作效率不高。
4、组织纪律方面,主要是部分人工作纪律松懈,对安排的工作大而化之,敷衍了事,消极对待。
二、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1、近几年来,我校借调、调出教师高达十多人,这些教师都是年青力壮、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家长喜爱,能独挡一面的骨干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借调变成了正调,大大助力长了调动的不正之风,使原本为解决教职工的困难调动变成了拉关系的社会学。那些没有关系,原本优秀又想调动的教师借此消极怠工,不思赶取,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2、补课成风,为利益不择手段。近几年来,上面年年喊打击补课,却越打越厉害,城关教师“养猪儿”成了公开的密秘,让农村教师看着眼红,想着心酸,勤恳一年,当不了人家一月。农村教师拼命想往城里调,调不走的就怠工,安排的工作没人做,行政工作陷入泥淖,非常被动。
3、学校制度执行不严,影响教师的上进心。学校部分教师不遵守学校纪律,早上十点过到校,午饭后离校,虽有考勤,但与绩效挂钩体现较少,因些助长了歪风邪气,让遵守纪律,踏实工作的教师心生怨气,影响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热点、难点问题
1、学生安全问题。每周虽有值周行政、值周教师安排,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理想。被安排的值周教师不到岗、不到位。中午学生打饭,没人维持秩序,餐厅也无人巡视,课间学生玩耍,也无人问津;楼梯的护导也形同虚设,学生在校内的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2、工作量分配失衡,教师工作量轻重不一。绩效工资实施后,许多教师不愿承担更多的工作,中层干部工作很艰难,也很辛苦。
三、教职的期盼、诉求
1、期盼在物价上涨迅猛之时,都羡慕其它郊县高昂的绩效工资,彭州何时能与人家持平?教师很清苦,单职工的家庭更清苦,只能说解决了温饱问题,如果涉汲子女入学,赡养父母,那更是贫苦农民的生活。上层不知下层苦,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除了工资还是工资,只以期盼涨工资。
2、期望领导关心教职工。个别教师有困难,得不到及时关心和帮助,造成领导与教职工的隔阂。在公路上,有事情找交警,有大街上,有事情找警察,在学校,教师有困难,当然找领导了,如果教师的困难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必然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成为工作推进的阻力。
四、对领导班子的建议
1、低资态,高效益,良好的工作态度。
2、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文社交。
3、多听民声,了解拆求,真正了解基层。
4、能以多种形式来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
5、多开展有益身心的各种健康活动。
五、针对问题提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道德的特殊性: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师德建设要抓好,首先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让领导小组切实负起全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督促责任。另外各年级组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2、培养树立身边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的典型千千万万,但对教师影响最大、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们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要培养、树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来我校教育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交流他们的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通过我校“青蓝工程”活动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以活动为载体,满足教师的需求
一是校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全员参与,使广大教师在参与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教育。二是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开放我校教职工活动室,组织教师进行有益性、友谊性、团结性比赛活动,如篮球比赛、登山比赛、教师集体生日庆贺等。三是加强对教育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四是为教师更多空间,采用请来,走出去,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行鼓励、奖励政策
大力表彰师德模范教师,树立和弘扬师德正气。对我校涌现出来的各类模范、各种竞赛的优秀获得者学校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人人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
永定博爱九年制学校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014年4月30日篇二: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分析报告1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2-09-12 10:28 浏览次数: 1031 次 编辑:csk 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分析报告
按照学校党委和机关党委部署要求,为认真落实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基建处党支部及
时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传达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是否合理等六个
方面内容,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等形式,认真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
经过认真汇总和梳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现将我支部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建处党支部基本情况
基建处党支部隶属于机关党委,现有党员14名,占全处职工人数(18人)的78%,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
力、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先进集体。支部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制度
完善,执行有力。支部以开展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以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做好全员
思想政治工作为落脚点,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狠抓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创先争优长
效机制建设,紧紧围绕全力打好二期建设攻坚战的中心任务,积极为基建工作保驾护航。
二、调查摸底情况
1、调查摸底内容: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是否合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否健全、党员队伍素质是否提高、基层党组织制度是否完善、基层党组织经费场所保障条件是否落实到位、基层党组织作用是否充分发挥。
2、调查摸底形式及结果:共召开3次座谈会、14名党员、4名群众全部参加,党员群众参与率均100%,发放调查问卷18份,案例剖析1次。
3、分类定级情况:按照《西南石油大学教职工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要求,自我评价综合评判分
数为98.84分,机关党委对我支部的分类定级为先进。
4、大讨论情况:根据学校党委提出的大讨论内容,我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专门进行了大讨论,并从以党建
促基建等14个方面编制了《西南石油大学基建处党支部现状大调查大讨论意见表》,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深
入讨论,并形成了书面汇总材料,详见附件:《西南石油大学基建处党支部现状大调查大讨论情况汇总表》。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员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组织生活应进一步多样化。
四、整改落实建议措施
升级目标:再次获得优秀党支部
支部联系人:赵书立下一阶段,我支部将根据《中共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的实施意见》和《机关党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对照
分类定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支部情况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升级
措施,争取在年内完成,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巩固推进:
1、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党员发展工作
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发展党员,重视对业务骨干和年轻同志的培养,重视思想教育,重视支部建设和党员党
性和先锋意识教育,让培养对象切身感到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质量、不强求。
2、加强个别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引导,加大年轻人培养力度
从提高党员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先锋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入手,找准存在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和错
位等问题,重在思想教育,加强基本素质和责任心的教育,培养及强化锻炼,以魂强体、以德润人、以神 聚力。
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在加强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每个党员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养和熟练的业务素
质,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2)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树立党员形
象为重点,在难事、急事等关键时刻更要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让群众时刻体
会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在身边,确实感受到每位党员都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3)通过抓重点,树典范,以点带面,以先进促落后,不断扩大先进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4、以党建促基建
(1)坚持“以党建促基建”工作中心、“抓质量、强管理、讲廉洁”工作原则、“保质量、抓工期、控成本”工作 目标、“以贡献求待遇、以服务求理解、以作为求支持,努力将二期工程建成功德碑,绝不能建成耻辱碑”
工作理念、坚持两种精神、注意克服三种不良倾向、努力处理好五个关系、严格执行六项制度。
(2)加强思想教育,让大家牢记支部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的政治责任作用;党建工作的首位意识和职责 意识;
(3)重视支部建设,在党员群众中进一步强调支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基建工作的平台作用、心
灵沟通交流的平台作用和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作用,为基建工作保驾护航;
(4)支部协助处领导班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处领导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
5、创建学习型党支部
(1)加强学习意识,树立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抓队伍建设,坚持学习练兵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树立学习标兵,发挥整体优势,从看学习
理念的先进性、看学习主体的自觉性、看学习内容的科学性、看学习方法的创新性、看学习目的的实践性、看学习机制的长效性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自学是基础、讨论
是平台、学风是关键、制度是保证。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6、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组织生活途径(1)坚持“例会式”教育。坚持间周一次的集中交流式例会教育组织生活会制度;(2)紧扣时代主题,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优势,选择正面优秀新闻和文章学习与研讨,教育和引领
职工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信谣,不传谣,客观、理信、公正的看待改革和前进路上的情况和问题。
(2)开展“课题式”教育。围绕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和呼声较高的问题,研讨调研,制订解决措施,确保每年
实实在在解决一批反映突出、影响较大的难点重点问题;
(3)组织“参观式”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观摩参观活动,促使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推行“共享式”教育。利用观看专题片和红色电影等形式,请大家畅所欲言,谈感想,谈思路,从而使
大家相互启迪心智思维,共享观后心得体会;
(5)实施“宣讲式”教育。通过选取业务骨干担任讲师、开展菜单式题目选学,以科室为单位,坚持专题学习活动。
7、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工作(1)积极开展联建联谊活动,通过互访、互学、互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思想“大融合”;(2)联建联帮活动,在党员与群众、职工与职工之间,开展联帮活动。
附件:西南石油大学基建处党支部现状大调查大讨论情况汇总表
基建处党支部 二
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附件
西南石油大学基建处党支部现状大调查大讨论情况汇总表 篇三:关于镇企业调查摸底的情况汇报 关于*镇企业调查摸底的情况汇报
四月十五日,镇政府组织了镇有关部门,由镇领导带队,对仙阳镇的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走进企业及时了解仙阳镇企业的生产情况、劳动力就业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发现我镇今年兴办了很多企业,这些新办企业促进了镇的经济发展,也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同时也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不少问题。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 今年我镇兴办了许多竹木加工厂,这些加工厂多数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处于无照经营状况,属违法经营。一旦取缔会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2. 这些竹木加工企业未办理营业执照,就不可能经过有关部门的前置审批,多数企业没有设置消防灭火器,没有设置消防水池,厂房车间存在电线乱拉现象,存在许多安全隐患。3. 这些企业没有到当地劳动部门登记备案,企业的用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欠薪情况,容易引起劳资纠纷,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4. 镇政府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引响镇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而且造成镇财政税收的流失。
综述以上存在的问题,多数企业未办理营业执照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未能取得林业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造成部份前置审批未能通过。我所建议镇政府可以对这些企业进行统一管理,与林业主管部门协调,由镇政府成立一个竹木总公司,将这些未能办理林业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做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促进我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年*月*日
第五篇:射阳湖镇中小学困境儿童调查报告
射阳湖镇中小学困境儿童调查报告,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全面了解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宝应县射阳湖镇妇联通过开展抽样调查走访、一对一面谈等方式对全镇15名困境儿童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镇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有了初步了解。
一、实际情况分析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发现困境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原因
1、无能为力,只管吃住。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过于溺爱。很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二)心理原因
这些困境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卑甚至敌对的不良情绪厌学,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
焦虑。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学生面对不同的外界因素,焦虑的程度有显著差异。
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长辈不好意思。
敌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原因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困境学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困境学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困境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二、教育策略
1、关注困境学生的内心世界。困境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无助。困境学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对抗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困境学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困境学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学生,争取和困境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困境学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困境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困境学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困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困境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困境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困境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困境学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