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援疆在人才方面做的工作
上海:
上海第六批援疆干部紧紧围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关于援疆工作的两个“千方百计”和上海援疆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着力探索“输血”援疆与“造血”援疆并举新思路,在促进阿克苏地区经贸合作、扶持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与时俱进,探索援疆新思路
2008 年 10 月,俞正声与第六批上海援疆干部座谈时说,援疆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千方百计牵线搭桥帮助当地发展企业,千方百计牵线搭桥促成有关人才到当地开展短期支援工作。第六批上海援疆联络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实俞正声要求的两个“百千万”工程。第一个“百千万”工程是:三年内力争牵线百家企业来阿克苏实地考察,力争牵线千名沪阿两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力争引进千万元以上的援助资金。第二个“百千万”工程是:三年内力争牵线百名专业技术人才至阿克苏开展短期指导,力争选派千名阿克苏各类人员到上海参加培训,力争培训当地万名各类人员。以此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援疆新途径,为上海援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探索了新思路。
截至去年底,上海援疆联络组已邀请 60 余家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家来阿克苏考察,1200余名沪阿两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争取到了 3000 余万元援助资金帮助阿克苏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组织 70 余名上海各类专业人才到阿克苏进行短期指导,组织阿克苏各级干部 1400人参加了上海市政府组织的 70 多个班次的培训任务,组织上海有关单位来阿克苏培训各类人员5200 余人。多措并举,加强经贸合作交流
结合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联络组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经贸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全力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通过亲情招商、假期招商等形式,着力为对口支援地区争取项目支持。
上海援疆干部、阿克苏市委副书记俞浩和阿克苏市招商局副局长徐帮林多次赴滨州、东台、苏州、深圳等地,积极主动与当地企业洽谈、对接项目,在加深沪阿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极大地拓宽了阿克苏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仅 2009 年,阿克苏市就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12.67亿元。
方动员和引导,上海商会组织上海企业利用乌洽会、喀交会及上海国际旅游节、农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参与沪阿经贸活动,先后有三菱电梯、台佳实业、新上联等 20 余家企业到阿克苏实地考察。他们协调城市超市、龙人石业、博阳实业、大江工业等数十家上海企业来阿克苏考察,达成各类合作意向 6 个,追加上海在阿企业投资 7000 余万元,尤其是 2009 年 10 月在上海举办的阿克苏地区经贸推介会上,邀请上海纺织控股集团、锦江集团、长江实业等 351 家大中型知名企业的 500 余位代表参会,签订各类合同意向金额达 61.58 亿元。
与此同时,联络组大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落实了上海对口支援的阿克苏“一市两县”县级以上医院及学校与上海对应医院及学校之间的结对共建,实现了教育、卫生系统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在政法、经贸、科技、教育、卫生、环保、旅游、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两地合作交流,有力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事业发展。有的放矢,扶持当地新兴产业
在阿瓦提、温宿县的上海援疆干部通过举办红枣、核桃、苹果等林果产品推介会,与 10 多家上海等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上海开办了展示店,向国内外客人推介阿克苏优势林果产品。联络组的同志们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关系,着力在上海拓展阿克苏农产品市场,每年都要在上海举办 2 至 3 次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他们在上海国际食品城开辟了阿克苏农产品展销一条街,建立了销售点,积极推介阿克苏特色农产品及旅游资源。2009 年 10 月 26 日至 30 日,联络组在上海淮海公园协调组织的阿克苏特色农副产品展销活动,5 天时间吸引上海及长三角群众近万人次参与,现场共销售各类果品 311 吨,销售金额达 437 万元,签订果品销售合同金额达 9220 万元。
阿克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天山大峡谷、戈壁红柳、沙漠胡杨等独特环境在国内外声名远播。在阿克苏地区旅游局工作的上海援疆干部赵先进,多方联络上海旅游规划专家来阿克苏帮助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品位,积极联系沪阿两地旅游企业合手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多方协调争取上海航空经停乌鲁木齐直航阿克苏,打造便捷旅游线路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拘一格,拓宽人才培训领域 为阿克苏培养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是增强当地“造血”功能的有力举措。联络组提出“两端培训、重点在当地,拓宽领域、核心在效果”的人才培养思路,大批量、大规模为当地培养人才。他们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发挥上海各方优势,着力为阿克苏培养各行各业急需人才。截至目前,共组织培训阿克苏各类人员 140 余个班次,近7000 人次,其中组织去上海培训 85 个班次,1700 余人次,邀请上海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在阿举办培训班 55 个,培训 5300 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地区人才培养压力。按照阿克苏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干部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联络组在兼顾通用类干部培训的同时,全方位拓宽培训面,大量开展技术型、应用型以及针对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培训,培训领域涵盖了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旅游管理、农业实用技术、文化产业、食品产业等方面,极大拓展了专业培训面,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一批实用人才。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上海援疆联络组不但拓宽了新时期援疆工作面,帮助当地有效实现了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援疆模式,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湖北:
(1)为奠定人才强州基础,加大人才“输血、造血”力度,新疆博 州结合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和发展需求,与对口支援的湖北省多次协商,专门出台专项规划,明确了 2011-2020 年干部人才引进和培训培养目标。
未来 10 年,博州既坚持“请进来”,加大干部人才“输血”力度,更坚持“走出去”,提高本地干部人才素质,增强“造血”功能。在援疆干部人才选派和博州本地干部人才培训培养方面,计划每批选派 100 名左右湖北援疆干部到博州工作,其中,党政干部 20 名左右,每批工作时间三年多,定期轮换;专业技术干部 80 名左右,包括教师、医生、工程技术类和农业技术类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教师)每批工作时间一年半,集体组织轮换;援疆教师工作时间为三年。
博州本地人才培训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 年为第一阶段,目标是到 2015 年,湖北省为博州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专业合理、门类齐全、结构科学的干部人才队伍,特别是在为博州培养一批急需的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上取得明显突破,初步缓解本地干部人才紧缺的状况。五年累计为博州培训培养干部人才 1 万人次左右,其中党政领导干部约占 25%,专业技术人才约占 65%,企业经营管理及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等其他人员占 10%。干部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工业经济和信息产业、城建规划、医疗卫生等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取得突破。2016-2020 年为第二阶段,注重实现干部人才培训培养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培训培养一批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推进重点领域、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机关与企业之间、党政领导干部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干部人才协调发展,实现人才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提供配套的干部人才支撑。
(2)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省共选派285名干部人才进疆服务,并坚持把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援疆工作的“总开关”、“总钥匙”,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好的高素质援疆干部人才队伍。
省援疆前线指挥部探索建立了“三跟踪、两严、一教育”的干部人才管理模式,即:加强对干部人才的思想跟踪、作风跟踪、生活跟踪;对援疆干部人才工作上严标准,思想上严要求;积极开展援疆主题教育,加强对干部人才工作状况的分析和总结。此外,还加强对援疆干部人才的管理,强调了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十不准”工作纪律等基本要求。以对接工作名义回湖北的,每人每年只能一次,每次十天。
援疆干部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进疆一年来,共走访慰问86人次,结对帮扶困难户107户,共计捐款捐物价值达7.35万元,增进了与博州、农五师干部群众的友谊,密切了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3)9月2日,湖北省启动人才智力援疆模式:在今后10年内,每年将为农五师培养1000人次各类干部人才,全面提升农五师干部人才整体素质。
据了解,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湖北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与农五师共同制定《湖北省对口支援农五师干部人才培养专项规划》,通过引人才、送培训、建基地、立机制等形式,帮助农五师加快干部人才培养,丰富了援疆工作内涵。
今年年初,湖北省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到农五师相应管理岗位挂职;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到农五师及团场中学开展示范教学和培训服务;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生,到农五师及团场医院开展学科建设、带教指导和专题培训。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先后向农五师派出各类干部人才88名。援疆干部人才的到来,为农五师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促成了湖北省一批企业在农五师落户,促进了农五师能源、物流、制种、专用汽车等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五师先后派出200多名党政干部、教师、医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赴湖北省及结对市跟教跟学、培训锻炼。湖北省与农五师还创造性地建立了送学与远程教育新机制:湖北省工会组织讲师团,赴农五师培训各级工会干部400余人次;湖北省疾控中心开设了“网络课堂”,每周对农五师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山东:
(1)自 2008 年 7 月山东省第六批援疆干部到喀什开展援疆工作以来,他们求真务实,精诚团结,拼搏奉献,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为我区提供无偿援助项目资金 1.14 亿元,占山东省 13 年援疆无偿捐助资金总额的 1/3 以上;招商引资金额达 59.24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5.74亿元,占 13 年总额的 1/2 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填补当地技术空白 46 项,占 13 年总数的 1/5;培训当地各类人员 387 万人次,占 13 年总数的 1/2。
王华说:“山东第六批援疆工作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通过援疆工作真正让家乡人民放心,让新疆各级党组织和各族群众满意,是全体援疆干部心里记挂的事。为此,寻找援疆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切合点和落脚点,成为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喀什后的首要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抓住‘三重点一突出’、‘三个优势’、加大‘三个力度’,实现‘一、二、三、四、五’的援疆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
按照这个思路和目标,第六批援疆干部结合地区提出的“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发展战略,将援疆工作的重点放在抓发展的引擎、寻找工作的切合点、抓落脚点上。王华说:“发展的引擎就是加大工业园建没、筑巢引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努力使更多的企业落地受援县,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工作的切合点就是要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在疏勒县建设山东省商品展销暨物流中心,为山东商品开辟中亚南亚等广阔的周边国家市场打造平台,同时发挥山东省矿产勘探开采在人才、技术、先进设备上的优势和喀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最终是让援疆工作能落到实处;落脚点就是抓民生工程,让喀什地区各族群众得实惠。三年中,山东省援助的 19 个重点项目中,有 11 个涉及抗旱引水、抗震安居、村级卫生室、双语幼儿园、无电村(户)太阳能发电、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群众文化体育设施等民生工程。”
在实施扶贫式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以增强“造血”功能为重点,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才智力支持也是援疆工作的重点。王华说“: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喀什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既需要物资支持和资金等要素的投入,更需要思想观念的创新和充分发挥好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在喀什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努力把内地比较先进的思想观念、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风尚毫无保留地传播给当地同志,应用到喀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近三年中,山东科技部门与喀什签订科技合作项目 35 个,涉及农产品开发、加工等多方面,同时农林业援疆技术干部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当地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300 多期;援疆医生完成各类手术 5799 例,其中大型手术 831 例,先后开展学术交流 448 次,有 46 项技术填补我区空白;援疆教师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帮助学校高中阶段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使我区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通过援疆工作,全体援疆干部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总领队,王华深有感触:“在援疆工作的实践中,特别是经历与‘三股势力’的斗争中,全体援疆干部对党中央实施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开展对口支援新疆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央一系列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喀什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在同‘三股势力’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能力有了深刻感受,并从中受到了 教育,全体援疆干部的政治品质得到了锤炼,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党性觉悟得到了锻炼,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
王华说:“援疆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体现,做好援疆工作要有境界、有责任、有忠诚,要把援疆工作作为自己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建设边疆、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宝贵机会,把援疆工作作为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平台,要把援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完成,一心一意谋划援疆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援疆工作。”
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即将展开,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王华等第六批援疆干部深感责任倍增。王华说:“援疆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全体援疆干部都很珍惜这个机会,能成为一名援疆干部,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一生的光荣。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务实、自律、创新、奉献’的援疆精神,向喀什地区干部群众学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圆满完成第六批援疆任务。同时,我们坚信,有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援助,有喀什地区各级党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山东人民与喀什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有两地干部携手共进的良好基础,新一轮援疆工作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2)“新疆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联席会议日前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省教育厅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决定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跟进启动新一轮合作计划,继续推进新疆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培养任务项目、委派新疆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合作项目等。
作为重要的对口援疆省市,山东省从2000年开始,选派中小学教师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疆七地州支教,并承担实施“山东援疆教师培训工程”。按照新一轮的合作计划,2012至2015年,山东理工大学继续负责每年招收培养125名数学、英语专业专科层次免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暂列4年。
(3)齐鲁网2011年5月30日讯 经济发展,人才为本。在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中,山东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推动受援地发展的关键,通过大规模干部群众培训,为受援地打造坚实的智力支撑。
虽然万寿菊还在育苗,但是新疆岳普湖县岳普湖乡4村的村支部书记阿吾提·沙吾提表示,对于今年的收益,他信心十足。
据阿吾提介绍,好收益还得归功于山东之行。去年8月,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他和乡里、县里的干部们一起,第一次走出新疆,到万里之遥的山东进行考察培训。尽管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山东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和标准化的设施大棚让他耳目一新,回来第一件事,他就对自家大棚进行了全新的改造。
将以前木头结构的大棚改成钢结构,装上了卷帘机,管理起来更加方便。今年,阿吾提准备将村里的大棚由原来的15个发展到50个,带领大伙共同致富。
在援疆工作中,山东将人才支撑作为突破口,从去年8月开始,组织受援地区2000多名干部分十批远赴山东,进企业、下农村、看城建、走社区,互动交流,共谋发展。这次大规模干部培训,直接覆盖到县、乡、村三级,在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中尚属唯一,也开创了受援地区基层干部教育模式的先河。
相比于干部培训,更大规模的群众培训也已在当地全面展开。在山东援建的疏勒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1。6万平方米的车间里,设置了服装设计、电器修理、美容美发等十个专业,可以为各做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疏勒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校长吾拉木江·吾吉介绍,一年期间培训1万人,全部学生90%以上推荐就业,都是在南疆齐鲁工业园,培训人员学费、学杂费、住宿费、吃饭、教材费都是免费。
今年起,山东将再投入1。8亿元,为每个受授县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彻底改变当地的劳动力结构。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李汝明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始终把推动受援地发展的关键放在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上,把造血功能的关键放在培养人才上,通过干部群众培训,为受援地打造坚实的人才支撑。
广东:
(1)据副省长雷于蓝介绍,10 年来,我省先后选派四批共 149 名援疆干部到哈密地区任职,其中第一批 18 人,第二批 37 人,第三批 43 人(含 2 名中期轮换的技术干部),第四批 51 人(含 5 名中期轮换的技术干部)。投入援疆资金 4.83 亿元,援建项目 240 多个,为哈密培训干部人才 1.3 万人。援建希望学校 41 所,直接扶助 1700 多名各族贫困学生。
(2)疏附县是广州市对口支援地。一大早,朱小丹一行来到疏附县,察看了广东商品城、广州工业城园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双语教育学区、吾库萨克乡富民安居援建工程和广州新城。在疏附县行政中心,听说这里注重使用当地人才,70 多名员工中 80%来自当地,朱小丹非常赞赏。他叮嘱援疆干部,援建项目建设和运营,要尽量招用当地工人和人才,要想方设法为当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做好智力援疆工作。
广州新城是广东省在疏附县打造的一个连通中国与中亚南亚的商贸物流平台。朱小丹要求,广州新城在建设过程中要着力谋划和建好对外贸易配套服务体系,把广州新城打造成不落幕的“喀洽会”。中午稍事休息后,朱小丹又来到佛山市对口援建的伽师县,察看了江巴孜乡 9 村富民安居项目、今日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园区、伽师工业园区、伽师广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嘉纳仕摩托车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建设,一栋栋富民安居房已在江巴孜乡 9 村建了起来。朱小丹走进一户安居别墅,维族主人克依木·比拉力热情地将省长迎进门,主动带省长楼上楼下地参观自己刚住上半年不到的新房子。朱小丹向克依木详细了解了安居房建设、补助、分配情况和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收入情况。听说去年援建的 7000 户安居房因为当地群众热情高涨又追加援建了 2000 户,他非常高兴。临别前,他拜托克依木转达对乡亲们的问候,“广东一定努力把援疆工作做好,让大家尽快增加收入,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美好”。
朱小丹一行接着赶赴农三师 41 团,察看了 41 团安居工程东江花苑小区,看望了搬进安居房的兵团“老军垦”,参加了中广核 100 兆瓦太阳能利用项目签约仪式,检查了民汉学校援建进度,并在民汉学校教学楼前载下一棵塔松。考察团一行离开 41 团部时已经接近当晚 9 时。每到一个考察点,朱小丹都向建设者们送去省委、省政府的亲切问候,并勉励援疆干部再接再厉,造福新疆人民,为广东争光。“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大家的回答斩钉截铁。
吉林:
2010年6月11日至15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常务副厅长刘学本、副厅长兼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延峰率领省人社厅对口援疆工作调研组一行7人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吉林省援疆燕麦项目进行调研。白城市农科院院长、燕麦专家任长忠也一起参加了调研,并现场进行燕麦种植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援疆燕麦是吉林省与加拿大专家共同研究培育出来的高新品种。今年,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等7个乡的100多亩试验示范田里新播种的燕麦长势良好,显示出了燕麦种植技术在新疆地区的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现已有白燕2号和白燕7号两个燕麦新品种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将在当地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相互促进、特色产品加工生产、农牧民增收增效、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出独特作用。
全国畜牧总站举办“援疆培训周”活动
2009年11 月 9~13 日,全国畜牧总站在新疆举办“援疆培训周”活动,专门对自治区的地州市及县级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场的畜牧系统领导干部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来自 15 个地州市、88个县、13 个师、70多个团场共计350余人参加了3 个培训班的学习。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厅长胡拜都 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赵福义莅临现场指导。
11月9~11日,第5期全国奶牛标准化规范养殖师资培训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班。列入《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4 个奶牛养殖大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 个师的畜牧局局长、畜牧工作站负责奶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部分地州市畜牧局局长、畜牧工作站和家畜改良工作站负责奶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邓荣臻、国家“十五”、“十一五”奶业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组长张沅教授等专家为培训班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何新天同志说,开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按照《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快推动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培训,使基层畜牧系统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了解国家有关奶业发展和乳品质量监管的法规政策,提高对生鲜乳卫生质量安全的认识,熟悉《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等技术规范,熟悉奶牛规范化饲养技术要领,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再去培训指导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奶农。要结合新疆奶业的具体情况组织培训,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使广大奶牛养殖户乐于参加培训。在培训活动中,要采取喜闻乐见、扎实有效的形式,结合本区域奶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特点和薄弱环节,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1月10~12日、11月11~13日,第9期和第10期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暨畜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培训班,分别在乌鲁木齐市哈密酒店和石河子市兵团干部培训学院开班。来自15 个地州市、88 个县、13 个师、70 多个团场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何新天同志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部加快了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步伐,出台了有关文件。为了加强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能力建设,提高体系现代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提高畜牧系统人员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认识,全国畜牧总站已经举办了8期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暨畜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培训班。此次是专门为新疆而办。他指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科技兴牧的主导力量,承担着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使命。它与畜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共兴共荣。当前,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构建新型的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新疆地处我 国西部,畜牧业是重要产业,农牧民非常需要技术指导和服务。因此,建设好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要着眼于现代畜牧业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队伍。
12月1~3日,全国畜牧总站还在新疆举办了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班,培训奶牛场技术人员。
江苏省:
(1)霍城县是援疆工作试点县,江阴市坚持把干部人才培养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江阴市对口支援霍城县干部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行动纲要》。《纲要》规定,依托江阴市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资源优势,用5年时间,为霍城县培养500名党政干部、村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20000余名高素质劳动者;引进100名硕士、1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00名专业技术人员,力争2015年霍城干部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万人。2011年4月15日,“百千万”工程在江阴市正式启动后,先后4批共492名各行业优秀干部人才赴江阴培训。
霍城县清水镇干部祁勋从江阴市学习回来后受到启发,江阴市农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保障、以宅基地置换住房、以农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的“土地三置换”令他眼前一亮。清水开发区(镇)85%的土地都属于清水镇,他提出利用开发区优势,盘活闲置土地,扩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祁勋的想法征得霍城县委、县政府同意后,立即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得到一致赞同,目前该项工作加紧推进。
短短一年多时间,霍城县芦草沟镇“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格局已显雏形;三道河乡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尝试体制创新;清水开发区(镇)相应成立招商一局和招商二局,招商引资呈现竞争态势。这一切,正是学习借鉴江阴市的先进经验后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霍城县不仅完成了与江阴市82个机关单位、乡镇的“1015”友好结对帮扶签约活动,还把江阴相关82个单位部门全部纳入到干部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形成大面积、多角度、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到目前,该县邀请各类专家48人次,开展培训57场次,培训3900人次;以“沉下去”的方式整合霍城干部开展培训84场次,受训7500人次。
(2)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动以来,江苏省结合新疆实际,树立“着眼长远、注重‘造血’”新理念,通过强化干部人才援疆,为新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帮助受援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一年来,这一援疆新模式已为新疆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干部人才工作5年投入4.59亿元实现一个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去年9月以来,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前方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先后4次赴新疆调研受援地干部人才状况和需求。针对受援地区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我省制定了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克州、兵团农四师、农七师干部人才发展10年规划,力争到2015年,受援地区干部人才发展在新疆处于领先位置;到2020年,受援地区成为新疆地区优秀人才流动的重要选择地。
围绕目标,我省《规划》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工程”等10项干部人才重点工程,同时制定了引导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柔性引才政策、人才奖励政策、建立“人才特区”等10项重要举措。此外,还率先提出干部人才工作资金不低于援疆总资金的5%。预计2011至2015年,用于干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资金将达4.59亿元。
“送出来”培养锻炼,“走进去”传帮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要之举是用好当地干部人才,提升本地干部人才素质。
据统计,今年以来,受援地共有1152名干部人才赴江苏培训,其中80%以上为当地急需的新型工业化、高效农业、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人才;共有224名新疆干部人才来苏挂职锻炼,参与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
我省还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组织江苏优秀干部人才“走进去”传帮带,放大培训效果。
今年3月和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孙跃民教授和胸外科张石江教授等7名专家远赴伊犁州友谊医院,为医务人员现场手术示范。
针对科技人才缺乏问题,我省组织水利、农林、建设等科技人才,到新疆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帮助受援地解决实际难题。
截至今年7月,伊犁州、克州指挥部会同后方有关单位,共组织61批次148名江苏优秀人才赴新疆交流指导,12682名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在本地参加了培训。
搭建平台,以产业、项目集聚人才
按照新一轮援疆结对关系,我省17个市、县共选派383名干部人才到新疆工作。其中党政干部、医疗卫生、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管理人才224名,占援疆干部人才总数58%,他们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既熟悉经济工作,又善于做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增强了受援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
在结对关系的基础上,我省鼓励和支持江苏企业家到新疆,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开展“百企千亿”产业援疆。目前,已组织100家企业、200多名企业家到新疆投资,签约111个项目,投资总额1260亿元。投入一批资金、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已经形成。
河北省: 2011年10月11日上午,新疆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中道杆村村民克然木·买买提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登陆由河北省援建巴州的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收听收看自己喜欢的餐饮烹调课程。
克然木·买买提高兴地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培训平台,不仅能在家里学自己喜欢的餐饮烹调、花卉园艺等课程,而且通过培训考试就可以拿到职业培训资格证书。
当日,河北省援建巴州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正式开通,这也是全疆首个农民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全州各族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在全疆率先实现“足不出户学技能”。该平台可覆盖全州各县市所属85个乡镇、408个行政村,培训课程包括目前急需的维修电工、焊工、中式烹调师、花卉园艺工、蔬菜工、美容、美发师等七个职业工种。
平台利用巴州州委组织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和州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开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炜说,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开通,寄托着河北省对巴州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谊,对于加大巴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受援方,我们将充分发挥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作用,高质量、高效率组织实施好援建项目,切实把它建成惠及民众、保障民生的民心工程、亮点工程。
江西省:
江西省援助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卫生人才培养欢迎会在我院举行,省卫生厅副巡事员方晓,科教处处长李志刚,院领导陈明人、刘中勇以及各省直对口接待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医院党委书记刘中勇代表接待单位进行了发言,并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发展情况。
据了解,我省将分3期为新疆阿克陶县培养3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干部,我院负责培训5名。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援疆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将积极落实党的援疆政策,从工作上、生活中关心来院学习的5名新疆同志,安排好他们的学习考察工作,协助他们顺利完成此次来赣培训任务。
黑龙江省:
省委组织部在省委党校启动了我省第一期对口援疆、援藏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新疆班2011年9月4日开班,9月20日结束,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41名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该班学习。西藏班9月14日开班,9月30日结束,日喀则地区18个县市及所属乡镇44名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该班学习。这两期培训班学制均为16天,其中在省委党校授课一周,另外8天安排到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绥芬河、鸡西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
为对口援疆、援藏地区领导干部举办培训班,是省委组织部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新一轮全面援疆、援藏工作要求,立足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开展智力援疆、智力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委组织部已与新疆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和农十师,西藏日喀则地委组织部达成了连续三年、每年为其培训一期领导干部的培训合作计划。希望借助干部培训这个平台,向对口援疆、援藏地区干部全方位展现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促进援助地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河南省:
从200年9月13日开始,来自新疆哈密地区的100名学员将入驻郑州市的三所职业学院,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技能培训。
据了解,河南对口援助哈密地区技能培训项目是全面提升哈密地区劳动者整体素质,着力解决哈密地区经济发展人才瓶颈问题的具体行动。哈密地区行署相关负责人蒲永卫介绍,河南省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不仅把经济援助作为工作重点,还注重增强哈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强调“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将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援助项目。按照对口援疆5年规划,河南省人社厅将负责为哈密地区培养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1300人,2011年计划培训100人,此后每年培训300人。
第二篇:援疆工作
援疆工作总结
援疆干部
从河南到哈密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转眼就三年了,援哈以来,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确定的援疆工作目标,按照组织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始终牢记使命、积极融入、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河南人”到“哈密人”的转变,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援疆工作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保证。从踏上哈密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始终牢记使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家乡父老的重托,要为哈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环境的进一步了解,我更被这里人民的质朴、干部的勤奋、发展的热度所感染,更加认识到中央作出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决策之英明。作为援疆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把中央和各级党委做出的有关援疆的决策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三年来,我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决策部署及新疆的历史文化,并认真加以领会,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
二、立足本职勤奋敬业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哈密地区各级领导和组织非常重视援疆工作,对援疆干部和人才非常关心,给大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按照组织的有关要求,需要接受派出单位和援助地区双重管理,工作任务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援助单位分管的业务工作,二是援疆前方指挥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三年来,我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在煤炭局领导班子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两方面的工作都得以圆满完成,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煤管局领导班子的分工,我主要分管业务科的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
1、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煤炭局到各煤矿企业,都相应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每年初与各煤矿企业签订了当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职责范围内煤矿进行多轮次不间断的安全检查。三年来,组织对哈密煤矿进行了50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其中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打非专项检查各7次,检查隐患447条,下达现场处理决定书26份,隐患整改率达98%以上,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2、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制定了《哈密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组织煤矿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督促煤矿认真落实培训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按时、足额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监督煤矿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落实,杜绝编造安全培训记录、档案的行为。三年来,分别对煤矿安全员、放炮员、掘进司机、瓦检员、绞车司机等15个特殊工种进行了集中培训,共计297人,组织全员培训共计500人。为推动全市各煤矿矿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正确履行矿长安全生产职责,按照自治区和地区煤管局关于“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要求,我认真配合地区煤管局在哈密市开展“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组织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矿长开展“谈心对话”活动,组织观看百人煤矿事故和四川省桃子沟煤矿事故警示教育片,进一步解读宣传国办发99号和新政办法143号文件精神,听取煤矿企业对安全监管方面以及对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进一步强化煤炭市场管理,促进煤炭经营市场健康发展。开展了煤炭经营市场专项整顿,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煤炭经营秩序。监督煤矿制定计划,完成了市域内煤炭企业的资格证年检、换证延续工作。
三、主动融入、加强团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加强民族团结尤为重要,这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工作伊始,我就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主动和单位同事,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和同事积极交流沟通,工作中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生活中尊重他们的习俗。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增进了互相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建立了“同志加朋友”式的关系,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为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四、群众认可、务求实效是衡量工作的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觉、自重,不向援助单位和服务对象提出任何不合理要求,做到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脚,管住自己的手。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没有违法乱纪行为。援疆工作做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能否得到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在工作中,我在发挥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每项工作措施的出台都注意结合哈密当地和单位的实际,并主动征求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充分酝酿,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然后再组织实施。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和支持,也使各项工作措施更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以上是我援疆以来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坚决完成好援疆任务。
第三篇:援疆
援疆——无悔的生命历程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诉说着在新疆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心情未免激动无比。我谨代表武汉援博的19位同志向在座的全体同志(队员)表示真心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援疆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7月5日随阮力艰主任一行前往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出发前,省、市计生委的领导对我们(新一轮)第一批计生援疆人员,既有衷心的嘱托,也有殷切的希望:你们是代表湖北十万计生队伍,也代表六千万湖北人民去推动民族团结、友爱、发展的重任。4个月来,我们牢记领导的教诲,从实际出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援疆工作期间的工作。
一、满怀真情——我是湖北援疆干部。
博尔塔拉,在蒙古语中是“青色的草原”的意思,不仅让我想起一首描写塞外风光的一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着这份好奇,我来博州第一件事就买了《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我的温泉河》、《两极灵壤—博尔塔拉》等书籍,尽快了解博州的基本情况和风俗习俗,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特别了解了建设兵团在新疆的扎根建设与守卫国防的功勋,使我由衷地产生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刚到博州,这里的空气干燥、紫外线强、水质很硬,时差和武汉错两个小时,晚上10点,太阳还高挂在天空,早上5点,天已经大亮,加上对家人的思念,还真让我适应了一段时间,不过通过自我调理,援博工作队的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
我的援博时间只有4个月,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援疆任务。以什么身份和 姿态出现在新的单位和同事面前,我认真地深思。最后我在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尽快从纯医生的角色转变为技术服务指导和培训的角色上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新的岗位。
二、民生优先——关怀做到农牧民心坎上。
耳畔常常想起武汉市计生委刘庆香主任对我的谈话她说:你不仅代表的是自己,而是组织上对你有能力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的信任。
到了博州后积极参与指导站的工作。指导站承担着一个牧场2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服务、药具发放、宣传教育工作。在8月2日-9月17日是指导站下基层“三查”的时间,我主动要求到汉族人口集中的乡镇、社区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和讲课。并深入到维族聚集的青乡体验生活,调查了解维族妇女的生活状况、生育观念及生殖道健康状况。由于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对生殖健康状况缺乏了解。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务更需细致和耐心。记得有一位25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右腿残疾肌肉因此而萎缩,我说话她听不懂。检查完后我顺手扶她下床及踏板,她没有对我说声谢谢,但她对我真诚的微笑让我至今难忘,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三、团结合作——工作中我愿做发展的基石。
博乐市是博州行政经济中心,总人口近30万人。博乐市计划生育指导站与博乐市妇幼保健站、博乐市维吾尔族医院在同一栋楼办公。由于业务范围窄,接诊病种单调,业务科室分散,合理布局、设备规范摆放很难达到标准化建站要求。指导站承担着全市育龄妇女及流动人口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具的免费发放、管理宣传教育及“三查”等工作。全站正式职工19人,实际在岗12人。其余7人因病休等原因不在岗。员工中汉族6人,其余均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族、信仰、习惯的多元也增加了单位的管理难度。上岗后,我积极和指导站黄站长沟通,在管理方式、业务拓展、业务规范等方面达成共识,我愿意成为推动指导站业务工作的“催化剂”,成为站长业务管理上的“参谋长”,业务技术工作的“左右手”。同时深入到职工中了解指导站目前 的工作范围及工作流程,为积极参与服务做好准备。按国家优质服务站的技术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诊疗科室、手术室、操作诊疗间等进行合理布局。
并将闲臵的阴道镜用于常规检查和宫颈的检查,使相关设备功能最大化。建议整合并利用医疗资源,建立了检验绿色通道,与州妇幼所及具有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开展生化和病理检查项目。开展宫颈TCT检查,就已经筛查出一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已在医院完成手术病理切片最后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减少了家庭负担。示范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 20余例,并指导完成近十例计划生育手术及处理意见。如:有位患者因为宫颈条件和子宫位臵的原因,在上次的上环过程中因为无法进入宫腔而失败,这次患者再次来到指导站要求上环,多名医生试探后依然进不去宫腔,叫我试试,我重新了解确定子宫位臵,大胆而细心的尝试终于将宫颈口扩开,放臵成功。
通过认真仔细地开展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许多重大的事项,领导都请我做参谋,我把我们武汉怎么做的,博乐的现状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都和盘托出,供领导做最科学最深入的参考。在州、市服务站合并的初步方案来了后,领导、同事都找我分析方案,我认真地把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就把自己当成指导站的职工的身份好好琢磨。最后在职工大会上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
四、无私帮扶——温暖写在心灵深处。
4个月来,我下乡、下社区开展生殖健康和更年期讲座3次,受到计生专干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走进学校为高中、初中、小学6年级的学生们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8次,博州电视台多次在新闻频道播报。我从没有为中学生讲过课。我以一个老师、一个儿子的母亲、医务工作者、朋友四重身份与她们交流,很多孩子加我QQ好友,和我说说心里话。最难忘的是在博乐五小的活动,是我青春期教育进校园的最后一次讲课。有经验后和学生互动更自如,课件不断完善,学校校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课后,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课堂上部分学生发了宣传书的,她们都围过来要我要签名,没书的孩子找老师 要书,好多都被老师劝着失望的离开了教室,让我很过意不去。有个坐第一排的小女孩加我好友,还花10元钱为我点了一首歌,让我觉得孩子们真的可爱。备课、找资料做课件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已经获得了幸福的回报。18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讲课,听课人员近4000余人,这是我援博的一大收获。
五、满怀期愿——金秋时节我们一起收获。
虽然援疆时间很短,但是我开始突破了以一个内地女医务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工作和援疆的意义。援疆是政治任务,大关系到国家边疆稳定、长治久安的大计,每一项工作都得站到政治大局的高度带对待,因而,使命感非常重。这个工作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我们个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发挥作用也要有合适的氛围和土壤,不仅需要派出单位领导同事的理解支持帮助,还需要受援单位的支持帮助,因而需营造造良好的氛围,也需要我们自己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在远离亲人朋友的陌生环境里,天气、时差、民族、饮食习惯、陌生的工作岗位等等,都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及时调理自己的角色和情绪,要不然会很难适应。
当地计生委和指导站对我工作上的大胆使用,生活上的关心周到,为我的工作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援博武汉工作组在管理上也是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博州、市领导及工作组的慰问、关心,让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荣耀。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此次援疆是不虚此行并满载而归,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工作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而没有终点,我将调整心态,完成新工作和使命!
第四篇:援疆工作心得
援疆工作心得六篇
【篇一】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站在新时代的历时起点上,做好援疆工作这个国家战略,是实现“两个百年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考卷”。
解好社会稳定这道“政治题”。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对口援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一切援疆工作要始终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促进新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改善,宗教和睦和顺,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夯实祖国统一稳定的根基。
解好经济增长这道“发展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疆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内地省市,但新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口援疆要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授人予鱼”与“授人予渔”相结合,既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又要在引进企业和发展本地产业上出谋划策,不断增强新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新疆的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按上“发动机”,让援疆“效益”持续释放。
解好共同富裕这道“民生题”。“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援疆工作的好坏,要由人民来评定,要用人民的满意度、人民脸上的笑容作为标准来持续推进援疆工作。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给民之所需,聚焦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就医就学就业,真正扑下身子,广大援疆干部用过硬的作风去啃援疆工作中的“硬骨头”,用过硬的本领去攻克援疆工作中的“硬堡垒”,用汗水和泪水换取人民群众的笑脸,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促进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从而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援疆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初心和忠诚展示出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新时代援疆干部人才的新风貌,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篇二】
“胡杨的意志是坚强的,胡杨的品格是高尚的,胡杨的生命是绚烂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这就是胡杨精神。”正如《西望胡杨》所写,一代又一代的援疆干部扎根边疆,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将“援疆精神”扎根在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土壤中;生长在“忠诚、干净、担当”的援疆干部人才心田里;花开在新疆各族百姓心中;结果在新疆稳定健康发展的伟业里……
以坚定的信仰“扎根边疆”。虽然疏远了家乡的米香,西北浓郁的馍香成了熟悉的味道。他们是一群“新疆人中的内地人,内地人中的新疆人”,这些人物各有其异,但却凝聚成共同的崇高的精神形象,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以国家大业为重,以能为民族融合发展作贡献为荣的大义和大爱,将“家”搬到西部,将根扎在边疆。从繁华之都来到边疆大漠,对每一批援疆干部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奉献的激情,这种激情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是对父辈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以顽强的意志“固守一方”。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对新疆来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是艰巨的,因为受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影响,新疆发展面临许多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令我们感动的是,各援疆省市迎难而上,不断加大新疆工作的支持力度,紧密结合受援地实际,精准发力激活受援地脱贫“造血”功能,不断为新疆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援疆干部勇挑重任,他们秉承着援疆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新疆的情怀,对新疆各族群众的热爱,全身心投入到新疆各项事业的建设当中去。
以奉献的精神“倾囊相助”。一枝一叶总关情。新一轮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疆各族群众从一项项亲身感受的援疆工作,一个个可触可感的援疆工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真实地享受到援疆项目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这些巨大成就背后,凝聚着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的无私奉献。他们把援疆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因地制宜、创新性地推进,把支援省市的优势资源引入受援地区,在各自的岗位上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他们带着任务来,也带着感情来,极大地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的交往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团结融合。
鱼知水恩,幸福之源。对口援疆是造福新疆2500万各族群众的伟大事业,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更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化作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巨大动力,在对口援疆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
【篇三】
大漠中,有一群人叫援疆人,为了祖国的号召,义不容辞背上行囊来到边疆,满怀豪情写忠诚。援疆的生活,更多的是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孤寂,但为了出发时的那份誓言,他们无怨无悔、苦亦欢颜,用自己的智慧真情建设第二故乡。
“离家万里今赴疆,莫问得失慨而慷。
不忘初心践使命,直把他乡作故乡”。
这是每个援疆干部入疆时的铿锵誓言。自古忠孝两难全,带着援疆的豪情和对家人的愧疚,援疆干部就这样奔赴使命而来了。援疆地区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技术指导和专业水平和前沿阵地,不断从优选拔,在各自的专业技术领域都是佼佼者,鼓励他们在当地,担负起智力援疆的神圣使命,他们选择了出发,选择了在新疆这片更加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荣光。
对于援疆干部来说,援疆的选择,不只是使命,更是责任。不只是付出,更有收获。援疆生活,终将会成为每个人心中的里程碑永远铭刻在记忆里。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援疆干部们在祖国边疆,除了搞好经济建设,每个人都还和当地的一户百姓结对认了亲戚,他们和亲戚同吃同住拉家常,把民情困难记心上。
近年来,大批援疆干部进疆,大批新疆干部到内地培训,这种良性循环大大改善了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新疆基层干部的素质,为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篇四】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形势下,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下一步对口援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省市将对口援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对口援疆工作是国家战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口援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谱写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新篇章。
对口援疆是造福新疆各族群众的伟大事业,是助推兵团深化改革、向南发展的重要助力,兵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抓好落实。只有充分认识领会对口援疆工作的重大意义,才能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治疆方略和援疆工作决策部署上来;才能迅速将会议精神转变为实际行动、具体举措,不断增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毫不懈怠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奋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不断推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口援疆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省市讲政治顾大局的全力推动,得益于广大援疆干部人才的倾情相助和无私奉献,得益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是经得起考验和值得信赖的。
【篇五】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形势下,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下一步对口援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对新疆工作、对新疆各族人民始终充满关怀厚爱,提出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谋划和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动出台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天山南北发生历史性变化,新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疆展现在世界面前。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省市将对口援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对口援疆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省市讲政治顾大局的全力推动,得益于广大援疆干部人才的倾情相助和无私奉献,得益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是经得起考验和值得信赖的。如今,一座座援疆资金建设的现代化学校、医院、工厂拔地而起,一批批凝聚着全国人民关爱的民生工程、民族团结工程竣工投用……新疆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对口援疆带来的实惠。党中央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新疆各族人民感恩在心,永远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口援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谱写新时代对口援疆新篇章。
【篇六】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瓜果飘香,牛羊壮…昔日荒滩变良田…”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会夸自己的家乡好,我也不例外。若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他:“美丽的新疆,就是我的家!”
近年来,我真切地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一批批惠民生、强基础、促就业的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的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我要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对新疆工作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人民深切关怀,援疆省市不遗余力,援疆干部更是带着真心真情,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铭记于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新疆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将自己人生中弥足珍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新疆各族人民,新疆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对新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新疆各族人民给予了深切关怀,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情嘱托:“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近日,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对做好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更加彰显出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也更增强了我们新疆各族干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援疆援梦援民心。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崭新面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发布了2019年“最美支边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来自辽宁的援疆干部李世英当之无愧进入候选,连续6次的申请援疆延期,上大学的儿子生病了需要回家休养,同事们也劝李世英回去看看,却比不上李世英的“狠心”拒绝:“乙二醇项目都火烧眉毛了,哪有时间回家?”而这也只是近来援疆干部的一点点缩影,从祖国内地各省市来到西域边陲,有成千上万名援疆干部铭记着总书记的嘱托,跨越千山万水,不仅带着资金、技术、设备,更带着真心、真情来到天山南北,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各尽所能,倾力奉献,为新疆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数据显示,仅2017年以来,各援疆省市就安排援疆资金23.4亿元,实施干部人才项目2300多个,培训新疆各类干部人才84.7万余人次,同时每年柔性引进1万余名各类人才进疆服务,让边疆人民时刻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
鱼知水恩铭于心。“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三年的时间,援疆干部舍弃的是亲情、友情的眷恋,舍弃的是繁华、熟悉的城市,舍弃的是关心父母、关爱家人的责任。我们要感谢用生命履行援疆使命的新疆于田县天津援疆干部席世明。连夜从苏州赶来为凯丽开展手术的沈振亚。以大爱无私托起民丰发展的周正星。无怨无悔选择援疆的“姐妹花”李彤、张鸿雁。“我愿做一滴有生命的水珠”的背景援疆教师王秋珍。把青春献给大漠小城的丁建新、孙彤彤。心系民族兄弟的福建援疆干部黄琦锋。······大漠如诗、昆仑如画、白云作歌,首仗硝烟犹在,前方旌旗已扬,援疆之路任重道远,脱贫攻坚还在继续。新疆各族人民将永远珍惜对口援疆的丰硕成果,永远感恩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带着这份感恩之情化作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紧紧地贴在一起、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援疆兄弟姐妹同胞紧紧地连在一起,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援疆工作解说词
牢记使命 务实进取
---十堰2011年援疆工作解说词
2011年6月-8月,十堰援疆工作队一行十人分两批进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6团开展援疆工作。他们怀着满热血和希望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
文教援助出奇效
在86团广电站,十堰援疆工作队队员,十堰广电网络工程师张文贤忙碌无比,他集网络、有线电视、计算机硬件、电信光缆信息技术于一身,经常下连队,加班加点到深夜,已紧急出外施工抢险排障30余次,护秋工作开展以来,他和机关的干部下连队,住帐篷,整日24小时坚守护棉守岗第一线,辛苦与孤独自不用说。积极参与援疆项目的推进工作,效果良好,目前,援疆的设备已基本到位。
教育援疆是人才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5位教师带着湖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崇高高的使命来到86团一中和二中,迅速了解情况,准确定位,积极投入工作。李胜东副校长来自十堰市五堰小学,作为援疆工作队长,一方面抓整个队伍的协调管理工作,还在86团一中主导启动了‚以生为本,推行‘三有’课堂‛课题研究,亲自主讲公开课3节,开办
校刊,加紧理念的渗透与培训,正在以教研课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引来师生好评。
李秀奎副校长来自十堰明星乡镇郧县柳陂中学,他将郧县柳陂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和养成教育经验引入到该校,他推行的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农五师学校后勤工作现场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周力来自十堰市人民小学,援疆在86团二中,她将先进扎实灵活的语文教学方法应用于语文课堂,用爱浇灌了祖国美丽的花朵。同时,周力老师任86团二中的办公室主任,积极引入了湖北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理念,效果初现。
曾芹老师来自十堰市第十六中学,任86团二中教研室副主任,她将生本教育引入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灵动,学生喜欢上了她的课堂;
海晨老师来自十堰市实验中学,带两个班的语文课,任86团一中教研室副主任,他将十堰市实验中学的学案教学法和质量建设应用到班级教学之中,积极倡导‚将思想带进课堂‛;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011年9月以来,学校几名教师先后三次参与学校的捐款活动,为生病学生捐款两次,为学生宿舍配衣柜捐款一次,表达了援疆教师的涓涓爱心,受到了86团学校师生的赞许。2011年10月底,我们所有的老师和网络工程师带领学生,下到棉田,亲自采棉,一个星期的集体劳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见证了学生的不怕吃苦的品质,体会到拾花工的辛劳,更增加我们对兵团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敬意。
2011年11月23日-11月29日,我们积极策划和参与了86团十堰援疆工作队‚走基层‛服务周活动,医疗、教育、心理咨询、银行信贷等领域的小分队,以自己热情的态度、精湛的技艺,为连队的乡亲在身体健康、子女的家庭教育、心理调适与家庭关系资源整合、信用理财等方面作了竭诚的服务,发放资料与图书2000余份,为1000余人提供了医疗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深化了十堰援疆工作的使命感,树立了十堰援疆工作队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