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柴草垛出屯整治工作汇报
柴草垛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继4月13日全区安全工作会议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世光同志,于4月15日下午又组织区委办、宣传部、政法委、公安局、安监局、农业局等部门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如何消除村屯火灾安全隐患,特别是如果及时清理柴草垛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并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按照李世光书记的要求,由政法委牵头,立即成立了由区委办、宣传部、政法委、安监局、农业局等部门主管领导为组长的5个专项督导检查组,并连夜深入到各乡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柴草垛清理整治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督导检查组工作情况
1、督导组首先听取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关于柴草垛专项整治工作的汇报,召开了全体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会议,传达了区委关于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和柴草垛清理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督促各乡镇、村屯进一步落实了柴草清理和大风天气火灾预防工作责任,并深入村屯进行了实地踏查,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协调各乡镇进行了广泛宣传。各督导组都按照要求协调乡镇印制了宣传单,并跟随乡、村工作人员一同,深入到村屯农户家中,发放宣传单、张贴限期清理通知、刷写防火标语,面对面对广大村民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讲解典型案例,使广大 1 村民充分认识到了清理村屯内柴草垛的重要性。入户宣传率达到百分之百。
3、加强隐患排查力度。按照督导组的要求,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全体机关干部参与,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的形式,深入一线开展清理工作。同时,村屯都普遍成立了巡逻防控队伍,由村委会主任带领,全天侯在辖区内巡逻看护,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上报。
4、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没能及时清理柴草垛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农户,由属地派出所和村委会联合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时进行清理。对已下发整改通知书,但仍不能及时清运柴草垛的农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进行处罚,并强制清理。
经过两天的细致工作,截止17日夜间,全区农村共排查出屯内柴草垛18,024个,已清理7,778个,各乡镇正在进一步工作中。(详细见附表)
二、强化重点区域巡查
4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同志到我区视察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防范,按照李世光书记指示,抽调了安监局副局长李亚春、宣传部副部长孔皎石、政法委副书记张新波等为组长的3个督导组,对领导视察经过区域进行了地毯式巡查。同时,由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佟振宇同志和安监局局长乔玉良同志分别亲自带队,又成 2 立了两个重点区域巡查组,深入到重点区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有效地保障了领导视察的安全。经过缜密巡查,巡查组共发现并及时处理2处火点,制止4起放荒事件,并协调公安机关,对1名劝告无效的放荒人员给予了拘留10天处理。
下一步,各督导组将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按照区委要求和工作时限,保质保量的完成柴草垛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确保全区农村安全稳定。
第二篇:西屯学区工作汇报
西屯学区本期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西屯学区现有小学13所,其中完小3所,初小10所,48个教学班,1029名学生。幼儿园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4所,入院幼儿280名。教职工总数111人。
二、本期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探索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2﹒通过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会,德育工作研讨会,积极开展研讨和交流,达到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通过第四周的“强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职工座谈会,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德育目标及要求,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4﹒通过六月份的“师德建设月”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典型,激发教师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精神。
5﹒认真学习贯彻县局会议精神。开学初,学区集中利用两天时间,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县局“四个会议”精神,使县局“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教育宣传工作及学校重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深入人心,并组织教职工进行了讨论,使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如何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表明了态度,确定了奋斗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西屯学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西屯学区2012年教育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及《西屯学区“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各校,各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效果良好。
6﹒“双联”活动开展顺利
通过开展双联活动的宣传动员,使全体教职工踊跃参与,共帮 扶学困生105名,目前,多数帮扶对象取得了较大进步。
7﹒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了从小争做好公民的意识。
8﹒以“每日晨会”“每周常规检查评比”为抓手,全面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大事着眼,小事着手,从做人与做事的高度,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抓紧、抓实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以改求新,提升教学水平。
1.深化备课改革,积极探索导学案的备写,倡导课前预习单、课堂导学单、课后达标单“三单”式备写。加强备课的指导和评价,开展集体备课12次,教学研讨4次,优质教案展评活动2次,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以“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我该怎么做”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3次。西屯中心小学利用两周时间,组织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科任老师进行了“**课应该怎样上?”专题研讨,形成了《**课堂教学方法集》《**课堂教学方法评价表》、,有效的提高了学科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新民小学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手段,促使教师了解时事、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提高电子备课水平,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化。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精细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
3.加强小课题研究。本期继续开展了《小学生智力开发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县、市评估验收,并在全学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4.持续实施“青蓝工程”,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师论坛、优质课评选、教学评赛、教学反思等活动,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以小村小学为中心的东辅导片,在本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三带”活动,针对学校实际,采取强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5.坚持开展“双学双推”活动,转变教学方式。一是本期组织全体教职工以三个教学片为单位进行了教学初赛。初赛结束后,学区对于决出的12名课堂教学水平高,基本功扎实的进行了复赛,最终决出2名同志参加县局组织的决赛。决赛中两名青年教师分别取得语文组第2名(马丽娟)和英语组第5名(柳丽霞)的好成绩。二是各校结合实际初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教育形式。西屯中心小学以参与式教学为蓝本,在中高年级探索实践了“三阶段六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骨干教师任职交流的机会,引进了平凉实验小学“目标引领,边学边教”的课改模式,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6.专题研讨。本期召开六年级科任教师座谈会,了解毕业班教学现状和问题,共同交流了今后抓差转优的措施和方法,学区也提出具体的要求,通过座谈和研讨,各位老师提高了质量意识、统一了思想、交流了方法,更新了理念,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7.学习培训。本期在县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宋三元、张继新、郭振国先后赴陇东学院培训,返校后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育教学过程精细化和教改工作的重要性。各校利用业务会议时间对教师进行了课村、教材和教法培训6次以上。
(三)细化常规管理,优化办学行为。
1.倡导精细化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一是严格按课标要求开齐上好各类课程。本期,学区把课程开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常规管理考核,各校能够严格按课标,开足开齐各门功课,学生每天1小时的课外活动得到了保证,实验教学能够按计划开展,学生的课外兴趣和特长也得到了培养。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从开 学初,学区就明确要求,学生的在校时间必须控制6小时之内,并统一印发了《西屯学区作息时间表》,所辖学校严格按要求执行。三是全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开学初的全学区教师会上,学区就严禁乱订教辅读物的行为,杜绝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四是严厉杜绝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本期学区内无一例打骂、体罚学生现象,群众反响良好。
2.进一步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学区在上期的基础上,多方征集意见,开会讨论,继续修订完善了《西屯学区教师工作失误处罚办法》、《西屯学区教学过程管理办法》、《西屯学区请销假管理办法》、《西屯学区常规工作基本要求》等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加强学区值周工作。为了让一周的工作有序开展,学区根据实际专门设立了值周日志和学区大事记,实行轮流值班制,详细记载本周人员的到岗和各天的具体工作,周日晚的班子会上由校长审批,从而做到整体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学区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性。在学区的带动下,西屯中心小学坚持班子会备案制度,有效的提高了会议质量,提升了工作效能。
4.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区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案的备写、课前准备、教具使用、教法指导、学法运用、课堂检测、知识的拓展与巩固、习题设计、教后反思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改正,要求每节课都成为优质课,每堂课都突出体现其实效性,促使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5.纠错整治:对学生在课堂作业、配套练习中做错的习题,学校倡导科任教师每期进行至少2次以上的集中纠错整治活动,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习题,提倡二次纠错甚至多次纠错,通过此项活动,不断地查缺补漏,巩固重难点知识,稳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6.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本期,学区将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去抓,在开学初校长会上,就安排各校制定本 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详细的习惯养成计划,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彻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说话、交流、沟通等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素质教育打好坚实基础。从学区的检查情况来看,决大部分学生能够说普通话、说文明话、坐姿端正、见人问好、性格开朗、着装整洁、纪律意识强、思想表现好,此项工作成效显著。
7.听评课活动开展经常。学区将听评课活动作为促教促学的一项基本制度,本期以来,学区班子成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经常深入教室,深入课堂,了解教情学情,指导教学,到目前为止学区班子成员人均听评课4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评课在15节以上,从上—听—评—改四个方面全面展开,深入实施,确保听评课不走过场。通过听评课活动,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8.细化常规检查。为了严实过程,本期来,学区工作人员入驻学校进行检查,采用学校个人自查、学区抽查、集中检查的方式,对所属13所学校,5所幼儿园组织进行了全面、细致、严格的常规检查,本期学区定期检查6次,每次均对学校的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学常规、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收费安全、学生巩固及行风建设,教师的教案备写、作业批阅、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检查后立即校进行反馈,反馈问题事实求是、一针见血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不定期检查随机进行,真正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四)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味。一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排练文艺节目。本期初,在学区的倡导下,三完小的每个班级积极进行文艺节目的排练,在六一前夕进行了演出。通过此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二是中心小学抽取中青年教师成立学区文艺队,确定四名老师 利用周一、周四下午指导排练文艺节目,并利用“五一”、“六一”节日,和学生同台演出,这既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同时为师生的沟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三是按照《灵台县艺术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学区学生合唱队,由有专业特长的老师负责,利用自习和晚饭时间组织排练舞蹈和合唱节目,经过我们的努力,在我县第一届校园之声学生合唱节上,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四是优化校园环境,彻底改变部分校环境不整洁,长期“脏、乱、差”现象,落实国旗下讲话制度,充分运用好现有资源,在教室、校园等处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让学生作品上墙,充分发挥了宣传窗、黑板报、阅览室、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作用,有效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西屯中心小学、小村小学在5月上旬开展了“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看校园文化,看师生活动,看孩子作业,相互了解,促进了家校沟通,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强化素质教育。一是各校根据校情实际,不失时机的利用“清明节”、“劳动节”等时间,开展了诗文朗诵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展览,读书成果汇报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注重实验教学,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实验课,形成实验报告单1100多份,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专项体育竞赛,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在今年全县体育运动会上,我校田径队、乒乓球队代表学区参赛,分别取得了田径第二名和女子乒乓球第三名的好成绩。
4.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序,训练经常。西屯中心小学成立了6个兴趣小组,安排具体时间、具体的负责人、具体活动地点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兴趣高涨,学习压力得到缓解,效果良好。学校文艺队、鼓号队在东风悦达起亚希望小学奠基仪式上表现优异。5月29日,新民小学组织了速算、阅读、写作、绘画、音乐、英语、体育 等兴趣小组学生特长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全校老师积极组织,学生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次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还为学生的个性特长搭建了平台,使孩子们的激情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小组活动的不仅丰富了新民小学的办学内涵,还提升了办学品味。小村小学开辟了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我爱泥塑》、高年级开设《学学剪窗花》校本课程。成立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音乐和体育成立了训练队,设立专职教师、开辟专门场所、建立专项制度,做到培养特色化,活动经常化,教育专业化,效果最大化。
5.节日庆祝活动如火如荼。为庆祝五一劳动节,三完小举办了红歌比赛和师生拔河比赛,丰富了师生课外生活。六一“红领巾心向党”联欢活动师生同台献艺,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6.综合实践活动进村入社,深入乡村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反对邪教宣传教育活动1次,使广大群众对拒绝邪教有了足够的认识。
7.配合“和谐之星”创建活动,开展了“星级教师”、“星级学生”评选活动。
8.努力搞好“六园”学校的创建工作。学区按照《灵台县“六园”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时部署安排,制定实施方案,以学校的现有资源,认真开展“六园”学校的创建工作。落实了中心小学“艺术校园”和小村小学“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小村小学重视对课外读物的推荐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让他们主动接受教育,一是学校建立了图书活动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校图书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二是每周向各班开放学校图书室。将学校图书室图书、报刊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借书制度、阅览制度,为学生读书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方 便各班学生阅读和管理;四是校坚持每个月一个主题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真正做到了“一人读书,大家受益”的目的;五是利用午休时间,每天坚持30分钟读书活动和读书方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浓郁的阅读氛围。结合“六园”式校园建设要求,本期学校喷绘版面26平方米、制作宣传标语牌等40多面,进一步浓化了校园文化宣传氛围。
9.教育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西屯学区成立了专门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梦之源”文学社,编印了“梦之源”校刊,现已出刊二期,第三期正在统稿;组建了“梦之苑”校报编辑部,校报第二期已印发到班级,第三期统稿结束,正在排版,西屯学区有3名同志的稿件(报道)在灵台教育刊出,绝大多数老师和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作品,在学区校报、校刊登载。另外,西屯中心小学“新星”校刊、“七色光”校报目前也均已出版二期。
(五)靠实责任,构建平安校园。
1.高度重视,认识到位。以“严字当头,爱在心头,疏堵结合,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实行全方位无缝隙连带责任管理,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本期全学区未发生一例不安全事故。
2.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学区及各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本学年内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
3.坚持门卫值班制度。各校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出入人员登记,禁止闲杂人等入内,有效保障了教学秩序。
4.注重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三完小坚持了每期一次的法制报告会,各校先后邀请西屯乡派出所指导员于双科同志为师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增强了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5.加强安全工作的教育与宣传,教会了学生基本安全常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信访、校访、电话访、签订安全责任书、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家校联起手来,齐抓共管,有效落实了各项安全措施。
6.健全了安全台帐,坚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制度。各校就校 舍、水、电、煤气罐、职工灶卫生等坚持自查,及时排查,杜绝了一切不安全隐患。
7.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于5月12日在全学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应急演练活动。
8.加强了学生来校、放学时段的监控、护送等工作。学区学校全体人员出动,设臵警示带,确保学生安全。
9.大力抓好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0.本期三完小都设有职工灶,为进一步规范了学校职工灶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购物进行登记,确保食品来源有据可查。同时学校定期对灶务卫生进行抽查,保证了师生的饮食安全。
12.严格落实了《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且下发了《西屯学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确保了学生营养加餐工作顺利实施。截止日前,西屯学区供餐学生1024人。
(六)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
1.经过多方争取,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为我校捐赠图书1464册计2.7万元,教学楼启动款40万元,3月16日奠基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该工程于6月15日正式开工,目前,建筑面积为971.6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正在修建中。
2.中心幼儿园的新建工程也已立项复批,该工程预计耗资1000万元,目前,该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三、存在问题
1.教学质量发展不够平衡,虽然多数学科成绩较之前有了较大进步,但与上级要求仍有差距。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师生特长、学校特色有待进一步培植。
3.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校舍依然破旧,教学器材短缺,图书匮乏,达不到人均要求。4.音、体、美教师短缺,没有幼师专业教师,遇到活动,就要“赶着鸭子上鸡架”。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继续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并做好学校的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作。
(2)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路子,逐步解决提高学生素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矛盾。
总之,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做了很多工作,但肯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请检查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及时改正。
西屯学区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出镜记者柴静(小编推荐)
央视出镜记者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
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
《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
《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
《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
《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
《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
《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柴静:做新闻是我生存的方式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有着谈不上漂亮的外表,但却有着一种飘逸而明慧的气质。5月9日下午,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作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述了她做新闻记者的经历和感受“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第一次坐到演播室
上大学时就每天抱着收音机听电台的节目,从那时候起,柴静就对电台那端的主持人怀着好奇与渴望。第一次坐到话筒前,是在上大学时,她自己借用学校的播音室录了一盘带子,当时把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学、青春、梦想都录了下来,并且步行两个多小时送到电台希望能得到电台的认可。没想到当时主持人就决定让她把这盘带子做一期节目播放出来。“我第一次坐到真正的演播室,就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个地方,没有恐惧和紧张。”
19岁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的柴静学的是财会专业,当时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但她毅然辞掉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带着户口和工作关系到湖南那家电台做节目。“当时争取到做电台主持人其实并不容易,在长沙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听不懂方言,晚上刮大风,我就听新加坡电台林伟的《点一盏心灯》,他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灯火‟,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就决定做电台午夜节目。”当时电台从10:30到12:00放花鼓戏,柴静就和电台的领导申请做这一档节目,甚至可以不要工资,而且可以把放花鼓戏的人员工资省下来。她创建了名为《夜色温柔》的晚间节目,一做就是三年,那时只想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梦想,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她。她忍受着没有亲人和朋友身在异乡的孤独,柴静说那个时候也是她和自己的工作热恋的时候。“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是多么幸福。”柴静说那个时候她主要是接听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什么都谈。其实那个时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毕竟她只有19岁,但是想用声音激发一个有想像力的世界,她只需要说“我在,我听到了,我懂”这样的字眼。“作为一个传媒人,应该珍惜陌生人给予自己的信任,当时感到很幸福。”
第一次做社会新闻
五月的长沙正是茉莉花开的时候,凌晨两三点男人们成箱成箱地喝着啤酒,女人们吃着东西。柴静经常能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种莫名的恐惧让她感到害怕。当时她已小有名气,22岁,她放弃了现有的一切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她的学生生活,学的是电视编辑。“那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睡在蓝白相间的格子床单上,简单而有激情。”面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上百名大学生,柴静如行云流水般的演讲语言一下子就增强了学生们的亲近感。在北广学习不到半年,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她打电话过去时对方说已经招聘完了。“你们不是想要优秀的记者吗?这还有期限吗?”她的一句话,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对方让她第二天去试试。第二天她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人看看她说“你长得挺漂亮的,不愁没出路,回去吧”。就这样,她被打发回来。没过多久,《三联生活周刊》给她打电话他们要做一个封面周刊,问她做不做,柴静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下来。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准备回家时编辑打电话说让她把两万字改成两千字,她用了两个小时把稿子改完,跑到车站时离开车还有五分钟。
一次,她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杂志,一幅巨照吸引了她。那是一个妓女和她男朋友的照片,是关于海南庙街风尘女阿V的,那是著名的摄影师赵铁林用八年的时间写了8万字来反映妓女生活的。看完后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当时就写了一篇叫《生命本身并无羞耻》寄到了杂志社。没想到杂志社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希望她能去他那里工作,并让她和赵铁林去做患孤独症儿童的新闻报道,这是柴静第一次做社会新闻。当时这些孩子的母亲们并不配合采访,戒备心很强。“采访弱者就要让他们同情你。”拍完照片的老赵扔给她这句话就走了。柴静跟着一个母亲领着孩子回到家,这位母亲根本不搭理她。她就跟着,一直到六七点钟,这位母亲开始吃饭,她只好到门外等着,透过门帘的缝隙柴静可以看到那位母亲一直看着她。后来孩子出来了,大概五六岁,在门口的台阶上她搀了一下孩子,跟孩子在院子里玩儿。母亲还是不理她,后来她牵着一条大狗出去了,走时跟她说了一句:“你明天来吧。”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第一次做电视主持人
就在柴静做文字记者热火朝天的时候,湖南卫视邀请她做谈话节目《新青年》的主持人。“也许年轻,当时特别有勇气,从来没做过电视节目。大概是六年前,为了证明我们是文化先锋,做了一期关于上世纪70年代新锐诗歌的话题。请来号称用上半身写作的女诗人和用下半身写作的男诗人作嘉宾,当时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话筒,现在我妈还记得我当时的样子。”在湖南卫视做了一年多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后,柴静便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第一次找到自我刚去央视时,有同事说她不适合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有两个特点:包打听,爱传播,从柴静文静柔弱的外表根本看不出作为新闻记者的特征。在央视的第一年,柴静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做主持人,柴静说那一年是她最焦虑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一直找不到感觉。
在《新闻调查》中柴静找到了自我,她去《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做的节目就是关于“非典”的报道。对这场前线经历,柴静说现在想起来还触目惊心。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揭示出事实的真相。当时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晶感染了SARS,她的丈夫把她发过来的短信拿给柴静看,“春天花开了,我就回来了。”这是王晶被感染后发给丈夫的第一条短信。当王晶因感染SARS去世后,她的儿子大宝还不知道,在家里为妈妈叠了好多幸福星装在一个绿色的罐子里。那一刻,柴静说她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她有责任记录下这一切,让全国人民记住这场灾难,记住为这场灾难所付出的代价。“„非典‟让我知道什么是真相,获得最接近事实的东西就是让新闻当事人开口说话。”
“新闻记者不仅是我的一个职业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人说柴静提着高跟鞋追着那个孩子是作秀,柴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双城的创伤》是对一个叫双城镇的孩子自杀事件的调查(这个细节发生在柴静去寻找这一自杀事件的另外一个当事孩子,他先关上门,然后又迅速地跑上家旁边的陡峭高台,这时候,柴静拎起裤角,脱下高跟鞋,艰难地也跟着爬了上去,最终跟这个孩子说上话)。“其实我只是想用尽所有电视手段来穷尽对事实的调查,可大家认为是作秀”。柴静把做新闻当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也当成了一种责任,用手中的权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和扶持的人。(记者 史文丽/内蒙古晨报)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2003年3月新疆喀什地震,当时还在《时空连线》做评论主持的柴静,第一次作为记者来到新闻现场。就是这第一次,让柴静确认了自己的“要什么,怎样要”——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新闻。新闻,不是我往常坐在演播室里转述的数据或判断。在这里,它像水一样,劈头盖脸的,无所不在。我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和嘴巴里,都是新闻。不必小心翼翼地考虑怎么措辞——你问的就是未知,问的是你的欲望,就是新闻。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
公正意味着形式上的均衡,也意味着耐心。“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他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比如《事故的背后》,先期调查已证明了药厂的污染,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足够了,而没有必要怒火中烧地质问,„你骗人!你明明闻到了还说闻不到!‟”
真实的是庄严的。“在卢浮宫,在凡高的《麦田》前面,我坐了半个小时。爱凡高,爱他的真实——真实的,可能笨重,可能残酷;但是是庄严的伟大的,自有它的温柔。”
这个“真”,对柴静,在艺术人生里是“美”,是宽解;在工作里,又常常是“善”,是“不辜负”。《迟来的审判》里,一个负责调查强奸案的刑警,为了劝说试图自杀的被害人,信誓旦旦,千辛万苦地,追讨凶犯追还公正;但当嫌疑犯还是因为“有关系”逃脱了,被害人还是自杀了,“他哭了,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无法实现诺言,不想再做警察了……”但,恰是这个,一个小小的努力但感到无力的人,让总是“抱着怀疑和否定开始寻找”的记者柴静,感到尊严感到善的存在,“给人肯定和安慰。”
真实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戏剧性,“每访问完一个人,都会把这个人的经历在心里过一遍,真的是„没有比新闻更好的戏剧了‟”;还在于“创造”,“你采访谁,不采访谁,你问什么,不问什么,一个片子出来,是有观察者痕迹的——不单单是一个提问的工具,那里面,是有„我‟的。”(南方人物周刊)
第四篇:东屯渡街道科普工作汇报材料
东屯渡街道科普工作情况介绍
我街科普工作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深化社区科技、科普的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维护社会的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近几年来,我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把推动科普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组织体系、科普队伍、基础条件、长效机制等建设。
1、领导重视。街道工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街道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和相关部门参加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听取科普工作汇报,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街道科普活动中心的建设,得到街道工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年初,我街道的科普活动中心,征得市科协和区科协领导的同意,以资源共享的形式,按照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要求,建在我街道德政园社区,在接近迎检冲刺阶段,应区创建办的要求,要在街道办公楼内建一个高标准的科普活动中心。在听取了分管领导的汇报后,街道工委书记马上表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在现有办公条件下,腾出8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在极短的时间内,建起了我市一流的街道科普活动中心。
2、加大投入、保障有力。科普工作必须有充分的公共财政作保障,我街道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做到了优先安排。一是科普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重大活动街道主要领导不但亲自参加,在经费上有专项列支。二是落实配套投入。根据区科协在科普设施建设制定的分级投入、合理配套的制度,我们鼓励街道经济科技办、各社区积极申报科普计划项目,配套投入都在一倍以上,如芙蓉社区科普浮雕一条街,区科协的立项资金是10万元,街道配套投入达14万元,超出规定的配套比例。对承办区级以上重大科普活动,也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再就是争取市科协对我街道科普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芙蓉社区的科普浮雕墙、扬帆社区的运动科普街,市科协分别给予8万元和5万元的经费资助。
二、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为科普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1、建了一批室外科普设施,让群众感受科普的氛围,在不经意间受到科普的熏陶。近年,我街道在市科协、区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打造精品科普阵地,夯实科普基础条件。06年以来,参照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的创建标准,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加速科普硬件设施的建设。先后高标准建设了德政园社区的十二生肖人文景观、芙蓉社区的科普浮
雕墙,扬帆社区的运动科普街,建立了均衡覆盖全街的科普阵地。十二生肖的艺术石雕的建设,展现动物的可爱形态,弘扬中华文明博大精神内涵,在欣赏的同时通过雕塑的红外线声控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旋律,感受到科技的魅力,陶冶情操。芙蓉社区的科普浮雕墙的建成,把我国古代发明创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居民的面前,扬帆社区的运动科普街的建成,把运动与健康的理念根植于群众的生活中,让群众喜闻乐见。
2、建立健全街道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绿色网吧、电教中心等设施,拓宽居民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08年,我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突出重点,加大对街道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绿色网吧、电教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先后建起了我市一流的街道科普活动中心和功能完备的社区科普活动室。其中的街道科普活动中心在去年的文明城市迎检工作中,受到好评。活动中心经常组织居民开展科普讲座,每月定期聘请专业教授或专业技能人才在科普学校上课;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和绿色网吧每周定时对外开放,并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并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值班。
三、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寓科普教育于活动之中。
1、积极主动组织每年的科技周和科普日的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参与、承办省、市、区在我街举办的大型科普活动,力求形式内容有新意、有特色。2006年5月,我街道承办了“讲科学生活,建和谐社区” 主题为的2006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启动式暨科教进社区活动。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邹志强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省科协副主席杨薇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谷收致词。省市区领导、专家教授和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的活动。开幕式简捷热烈,科普与创新气息浓厚,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活动获得圆满成功。2006年以来,我我街道共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各类活动8次,其中承办区级以上大型活动4次。以特色保证了科普活动的吸引力。
2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开展科普活动。在开展科普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通过整合部门资源,结合计生、卫生、文化等部门实际,把科普工作纳入部门工作,促进了科普工作向其他部门工作的渗透和融合。如与计生部门联合聘请专家教授开展“防盲进街道,关注眼保健”和“阳光三月、健康生活”等大型的科普生活知识宣传活动;与综治城管部门、武警支队联合在荷花园社区开展了“人民防空知识进社区、入楼栋”和大型的“防震知识讲座”;在街道及社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屯渡街道办事处
2008年2月18日
第五篇:公款出国境整治方案
鄂托克旗国土资源局厉行节约和制止
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8]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以下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专项治理工作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局领导、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制止领导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检督察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领导和协调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2)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我局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是:(1)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对专项工作进行联系协调;(2)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3)起草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文件、材料;(4)根据领导小组的部署,对专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检查督导;(5)收集、综合专项工作信息,并向上级报告。
二、专项治理工作具体安排
根据旗委统一安排,专项治理工作从7月下旬至次年6月底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
1、根据我局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方法、步骤。
2、组织局党组及全局党员干部学习上级文件,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
第二阶段:进行出国(境)情况进行自查(10月至12月)。
按照上级要求,对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工作情况进行自查,重点检查任务批件执行情况(出访国家、天数)、境外执行纪律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任务报批程序是否规范以及是否有以公务为名行公款出国(境)旅游之实现象。在自查基础上要认真总结疏理,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并研究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对专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根据市专项治理工作的安排,对我局开展制止出国(境)专项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第四阶段:建立健全出国(境)管理制度
按照上级关于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对现行因公出国(境)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疏理评估,并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规定。
第五阶段:对专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对我局出国(境)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狠抓各项管理机制和制度的落实,切实从源头上防治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并将总结情况上报
三、专项治理工作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充分认清因公出国(境)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严重危害和影响,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政策和外事管理规定,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把贯彻落实“两办规定”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把手”工程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要把公款出国(境)情况纳入党组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认真自查自纠,建立健全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带头学习和严格遵守因公出国(境)的各项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出国(境)审核、审批和专项治理工作,确保专项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