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8: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

第一篇: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

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

[摘 要] 据2002年9月份调查,在怒江州普遍种植的玉米均在不同程度上感玉米“植株烫伤”病,致使玉米产量几乎绝收,已经严重制约着怒江州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杂交玉米推广种植难以达到区域性表现尤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着解决怒江州农民购买玉米杂交种存在着较多困难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优选的25个玉米品种进行筛选繁殖,以便提供农民在生产上所急需的玉米新品系,主要目的是让农民减少购买种子的负担。

[关键词] 相对具有性状稳定、成熟期一致、抗病、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等量式混合杂交 提纯保纯 轮回选择

试验观察分析鉴定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5-0148-02

课题来源

为解决怒江地区农民购买玉米杂交种较困难的实际,自2002年起,在泸水县段家寨大田坝村征集到在当地种植时限较早的中海拔玉米品种12个、低海拔玉米品种13个。产生课题的原因

据2002年9月份调查,在怒江州普遍种植的玉米均在不同程度上感玉米“植株烫伤”病,致使玉米产量几乎绝收,已经严重制约着怒江州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杂交玉米推广种植难以达到区域性表现尤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着解决怒江州农民购买玉米杂交种存在着较多困难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优选的25个玉米品种进行筛选繁殖,以便提供农民在生产上所急需的玉米新品系,主要目的是让农民减少购买种子的负担。玉米新品系“260”的筛选过程

2003年原始基础材料表现平均株高337.1cm,平均穗位高156.9cm,每亩单产337.1?K,在过去由于与其它玉米品种混合种植后,表现出植株生长高矮不一致,成熟期不一致,产量不稳定形成了种性混杂的情况,由于种植时间较长,它具有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较好的抗病性、品质优良的特点,在我州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我们通过了五年六代的等量式混合杂交,提纯保纯,轮回选择,试验观察分析鉴定,到2007年300个株系穗行中有两个株系表现较好,它们是“260”和“161”相对具有性状稳定、成熟期一致、抗病、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07年内,“260”表现为平均株高276.96cm,平均穗位高119.1cm,每亩单产401.4kg;“161”表现为平均株高237.5cm,平均穗位高110.9cm,每亩单产430.5kg,比原始材料增产19―28%。

2007年对“260”和“161”进行室内考种的结果是:表0

示范结果

2008年在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晒低示范结果是:260示范25亩获平均单产482 kg,161示范25亩获平均单产465 kg。由于群众对“161”不感兴趣,目前还在继续进行筛选阶段。

2009年对“260”示范推广田块进行六点田间取样调查结果是幼苗期叶色绿,整齐度中上,长势健壮。综合性状考察平均植株总数94.83,平均株高257.6cm,平均穗位高101.4cm,平均总穗数91.5cm,平均有效果穗0.96,植株整齐度中上,空杆率3.7%,倒伏率3.1%,倒折率0.98%,耐旱性强,耐肥能力强,抗病性强。

六点平均值为室内考察结果是:穗长19.3 cm,穗粗5.1cm,穗型柱型,穗?渡?白色,穗行数12.9,行粒数34.8,籽粒出产率85.32%,千粒重343.1kg,单穗重180.43g,单株生产力154.05g,秃顶度2.3cm,鲜重1.62kg,干穗重1.09kg,籽粒0.93kg,小区产量14.6kg,折合亩产436.39kg。

而对照种(常规品种烂地花):穗长19.1cm,穗粗4.9cm,穗型雏形,穗轴色白色,穗行数10.7,行粒数33.7,籽粒色泽黑白,粒型偏硬,籽粒出产率83.5kg,千籽重361.9kg,单穗重161.7kg,单株生产力135g,秃顶度2.2cm,鲜重1.44kg,干穗重0.97 kg,籽粒重0,81kg,小区产量9.45kg,折合亩产347.2kg。

在2009年里将群该种“260”安排在泸水县老窝镇,进行品种实验,其结果是,比对照种路单8号和罗单9号426.9kg减少23.4kg。(比兴单

12、怒试7号、红轴的产量还要高)种植海拔高度为1780m。

今年在泸水县上江镇、六库镇赖茂村、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晒低村知洛社、泸水县大兴地乡示范推广了群体改良新品系684亩。

在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晒低村知洛社种植的调查情况是:260调查点1、18.7m2,实收产量8.73kg,折合亩产355.45kg;调查点2、29.24m2实收产量14.7kg,折合亩产308.71kg。两点平均亩产332.08 kg,比对照(罗单3号)13.34?O实收产量11.62kg,折合亩产352.9kg。调查点1的产量高于对照2.55kg,调查点2的产量低于对照44.19kg,两点平均低于对照种罗单3号20.82kg。就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晒低村知洛社100亩示范区而言获得玉米总产33208kg,详见附表1、2.。

福贡县出现低产原因分析:①种植密度过稀;农户随意种植,不听技术人员的指导。②肥料使用不当。③天气过于干旱无雨时间过长。

在泸水县赖茅50亩示范区的情况是:调查点1、25.75m2,实收产量20.48kg,折合亩产499.62kg;调查点2、38.22m2,实收产量26.16kg折合亩产295.8kg;调查点3、46.5m2,实收产量28.79kg折合亩产量415.46kg。三点平均折合亩产403.63kg。而对照种是当地常年种植的烂地花玉米25.96m2,实收产量9.75kg,折合亩产287.5kg。调查点1的产量比对照种高出212.12kg,调查点2的产量比对照种高出8.3kg,调查点3的产量比对照种高出127.96kg,三个点的平均产量比对照种高出116.13kg。50亩示范区获得玉米总产20181.5kg详见附录3、4。

在上江镇、大兴地镇推广玉米新品系“260”面积为534亩,经调查平均玉米亩产是,上江镇436.45kg,大兴地镇465kg。大兴地镇推广了20亩,上江镇推广了514亩,两地共为泸水县获得玉米总产(465kg×20亩)+(436.45kg×514亩),总计为22442830kg的干玉米籽粒,为农民增收粮食80×864=69120kg玉米,为农户增加经济收入111456元。

在2009年里共为泸水县及福贡县生产出玉米22496219.5kg。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不仅积极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着,还在不同程度上为怒江的农业生产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结论

通过示范在生产上,玉米新品系“260”深受农户欢迎和喜爱。

第二篇: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8.29%,总产2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5.57%,平均单产573kg。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科)字(2009)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09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一)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4年综示区样板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亩以上。

(二)承担玉米新品种(技术)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下年示范。

(三)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四)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一)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工作完成。

1、综示区样板实施地点及面积

2014年1000亩综示区布局是:隆阳瓦窑镇老营村200亩、蒲缥镇王头寨村150亩、板桥镇沙坝村200亩、羊邑村350亩、西邑乡鲁图村150亩、乌马村50亩、辛街乡龙洞村100亩,合计1200亩。

2、综示区核心样板

在XX区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实施完成云南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150亩,产量指标750kg,品种“云瑞220”、“保玉13”、“周玉0913”、“云瑞505”。

3、新品种展示

体系展示品种共27个,分别是云瑞668、云瑞

11、云瑞10号、云瑞396、云瑞666、云瑞222、云瑞89、yr88、云瑞220、云瑞

518、云瑞407、保a1、a4、a7、a10、云瑞505、云瑞336、云瑞339、云瑞556、得单5号、得单3号、德玉15号、云瑞958、临玉8、9、10号、以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五谷1790”为对照。

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高海拔1871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

体系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13个,分别是彩甜糯、云甜2号、云甜3号、云甜9号、云甜10号、彩糯3号、彩糯6号、云糯4号、云糯5号、云糯6号、超甜复诊、中农甜

410、安迪

18、老品种。

4、万亩带动片

万亩带动区,西邑4000亩,蒲缥2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老营1000亩。(二)实施结果

1、测产结果

经过9月13日-10月14日组织区、乡(镇)科技人员及村组干部进行认真测产调查,综示区样板合计测产152块田,测产面积285亩,代表面积1200亩,其中百亩核心区150亩测产30块田,测产最高产量973kg/亩,最低产量521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4.4kg/亩,加上间套种40天豆,平均产量50kg/亩,单价6元/kg,产值300元,折合玉米100kg,亩产804.4kg/亩,亩产值2413.2元,千亩综示区1050亩,最低产量652kg/亩,最高产量980.5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3.5kg/亩。万亩带动区,蒲缥2000亩,老营1000亩,西邑4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测产结果加权平均产量648.85kg/亩,最高产量850kg/亩,最低产量553.2kg/亩。

根据测产结果综合分析,项目超指标完成任务,其中1200亩综示区总产85.95万kg,平均产量716.3kg/亩,万亩带动区总产648.85万kg,平均产量648.85kg/亩,合计11200亩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单产521kg/亩,亩增产135.1kg/亩,增25.93%,总产增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这一效果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及项目实施村、组干部、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样板成为各级品种技术的观摩现场。

2、专家验收结果

2014年9月28日,由XX市XX区农业局主持,邀请市、区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在汉庄、蒲缥等乡镇实施的“2014年玉米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带动区”项目进行复测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自测产量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项目区的玉米长势情况,选定了有代表性的三户农户(三个点)进行实产收获,并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经充分酝酿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1)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项目要求在XX区建设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辐射带动区,产量指标依次为750㎏、700㎏和600㎏/亩。通过实施,实际完成面积分别为150亩、1200亩和10000亩,理论测产依次为804.4㎏、703.5㎏和648.85㎏/亩。亩产超任务指标7.3%、0.5%和8.1%。面积和亩产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经专家组实收三个点,加权平均亩产745.6kg,比实施单位自测对应田块加权平均数720.5kg/亩高25.1kg。说明实施单位的测产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此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区11200亩平均产量为656.1kg/亩(复测实收产量和自测产量详见附表)。

(2)综合效益显著。该项目完成11200亩玉米示范区建设,加权平均亩产656.1kg,比XX区2014年预计玉米平均亩产521kg,亩增135.1kg,新增总产151.31万kg,按每kg2.8元计算,新增总值423.67万元。其中千亩片亩增产182.5kg,亩增产值511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促进了保玉13号、云瑞220、云瑞505等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辐射带动周边玉米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几个抗病丰产良种的推广,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减轻了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3)技术成熟、措施可行。项目组针对XX区实际情况,采用抗病高产良种、适时播种、规范栽培、科学使用控释肥、综合防治虫、草、鼠害等技物配套措施,增产效果明显。通过成立项目领导组织、技术组织、完善责任制、强化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实施到位,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园满完成。有关材料齐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3、品种展示试验结果

示范推广品种周玉0913、麒单8号、云瑞220、云瑞505、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经过大面积示范,鉴定出“云瑞505”可以在XX区海拔1750米以下玉米生产区大力推广应用,“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三个品种可以在XX区海拔2200米以下玉米中低产地块大力推广应用,“周玉0913”可以在XX区1800米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展示品种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一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一组,高海拔1870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27个组合,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556”、“云瑞11”、“保玉14号”等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

鲜食甜玉米鉴定结果产量、品质表现好的有云甜3号、云甜9号、云糯4号、云糯6号、彩糯6号五个品种,结合品种产量、抗性鉴定及品质鉴定“云甜玉9号”可以XX区保山坝海拔1650米以下地区进一步进行扩大示范种植鉴定。(四)项目效益简析

1、经济效益简析

项目合计完成面积11200亩,总产量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扣除投资体系建设15万元,基层推广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投资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66万元,区级样板投资2万元,国家玉米示XX县投资3万元,合计投资90万元,净效益为333.67万元,投资效益比为1:3.71元,按照项目区涉及1.5万人计算,人均增收222.45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简析

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实现亩增产100kg以上目标,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人均年占有400kg粮食标准计算,可解决0.38万人一年的吃粮问题使1463人脱贫(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人年),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XX区玉米生产良种及集成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带动全区39.58万亩玉米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

项目区综示区核心样板蒲缥镇大新寨150亩核心示范样板及新品种展示,成为XX市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XX区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观摩的重点现场之一,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XX市玉米育种研究室XX区区域推广站玉米新品种、技术观摩观摩现场之一。综示区样板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户来年玉米品种栽培技术的选用示范观摩现场。

通过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专用控释bb肥的示范,为下年该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XX区玉米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示范推广的“保玉13号”、“麒单8号”、“中玉335”、“周玉0913”、“云瑞505”、“尚玉3899”、“丁单1号”、“尚单2012”经过市区乡镇品种观摩鉴定列为今后XX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筛选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11”、“云瑞556”、“罗单299”、“保玉14号”、“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等新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为XX区今后玉米生产发展,品种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3、生态效益

项目区推广新品种,由于品种抗病减少防病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玉米专用控释bb肥,减少资源消耗,直接或节约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玉米的增产,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秸秆间接还田、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缓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了水土环境,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五)提高了科技人员能力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训村组干部、农户12场次,培训人员2500多人次,其中召开观摩会三场次,参会人员289人次,指导农户1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多分。(六)核心团队建设

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依托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安排,继续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副所长陆顺生任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宋云、曾林、单艳、刘艳5名成员为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专职技术人员,在项目涉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配合下,执行完成玉米区域推广站试验示范推广任务。配合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科技人员杨国田、杨兆才及8个乡镇18名科技人员组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25名技术指导员团队,由区域推广站站长、副所长陆顺生任玉米产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完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七)加快科技信息及成果传播及体系建立以来获奖情况

2014年团队人员及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在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云南农业信息网、保山农业信息网、隆阳农业信息网上报刊登玉米信息57条,超额完成20条任务;发表论文7篇,《灰色关联度分析在XX市XX区玉米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耕作与栽培2014年26期刊登,《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10123页刊登,《纤维亚麻品种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4281页刊登,《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分析》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1期11148页刊登,《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在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2期11页刊登,《XX区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成果分析》在科学种养2014年03期227页刊登,《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在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3期刊登。(八)交流检查指导

省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专家肖植文教授、省农业职业学院综合试验站专家赵燕、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临沧综合试验站李学智研究员、产业体系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高级农艺师邵思全等、市区农业局主管粮作的领导、股室、站所领导多次到体系建设综示区检查指导工作,为任务完成提供领导技术支持。体系科技人员深入样板实地、农户家中进行多次指导,确保项目任务超额完成。(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按照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依托体系建设,依托单位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财务,设立专账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即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由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负责,有利于项目任务指标完成。

四、工作措施(一)行政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玉米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是集良种、良法和投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食作物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乡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XX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农科站和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科站,主要负责整体工作的实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各涉及村相应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成立技术指导组

按照玉米体系、高产创建要体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为科学确定统一产量目标和产量增幅指标,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模式,在XX区玉米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技术人员陆顺生、宋云飞、刘艳、单艳、曾林,XX区蒲缥、瓦窑、西邑、汉庄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杨志明、王兴亮、张祖梅、杨再生、杨祖美、袁如东、胡正奇、吴正印、杨玉光、杨静共计1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在省、区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项目技术方案;并按此方案,组织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培训到户到人,指导到田。

3、整合项目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间套种、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技术措施

1、主推品种

百亩核心区选用“云瑞220号”、“周玉0913”、“保玉13”;千亩展示区选用“周玉0913”、“尚玉3899”、“麒单8号”、“中玉335”、“丁单1号”;万亩示范区选用“北玉20号”、“五谷1790”、“辽单527”、“保玉9号”、“雅玉889”等。

2、整地规格及播种密度

深耕晒垡,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松,耕作表面要有一层细土覆盖。百亩核心区采取等行距条播,100厘米开沟,单行双株种植,穴距30厘米,亩密度4444株。千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3.3厘米,亩密度4000株,万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5厘米,亩株数3800株。

3、播种技术

今年由于干旱的影响,6月12日才进入雨季,播期推至6月13日至6月18日,一次播种全苗,每塘播3粒种子,出苗后、间苗留双株。

4、施肥技术

(1)百亩核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2)千亩展示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其中,沙坝村200亩、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5kg尿素,穗肥亩深施25kg尿素+5kg硫酸钾。(3)万亩示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条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0kg尿素,穗肥亩深施30kg尿素。

5、田间管理

6月13日-6月18日播种后及时用豆花玉玉米除草剂除草,亩用量200ml对水30kg喷雾封闭除草,玉米3-4叶期及时间苗定株。拔节期(7-8叶)进行中耕除草;并在植株缺锌(zn)田块应及时补施锌肥,即每亩100克硫酸锌对水60kg喷雾。初现天花时,亩用2支(60ml)玉米健壮素对水60kg喷雾,或在6-13叶期用矮丰每亩1.5支兑水60kg喷雾。开花或灌浆期对部分落黄脱肥的地块,追施3-5kg尿素。

6、病虫害防治技术(1)病害防治

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水60kg,每7-10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对水60kg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2)虫害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每亩用1-2kg拌5倍细砂土,放入喇叭口内,或用2.5%杀螟灵1号颗粒剂250克拌细砂3-4kg,每株1克撒入心叶,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药液灌心。蚜虫的防治,玉米进入拨节期后蚜虫危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倍液,75%吡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喷雾。视虫情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用5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3kg拌细土25kg毒土塘施或毒饵诱杀,采用麦麸10-15kg,加入90%敌百虫100-200克拌成毒饵,出苗前撒于行间,出苗后施在幼苗根部周围。

五、经验体会

影响玉米总产和单产提高的原因是缺少优质、抗病、耐旱、高配合力的新种质品种,加之育种中抗逆性改良和品质改良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导致目前高寒山区主推杂交良种缺乏。特别是海拔1900米以上地区玉米种植水平难以提高。近几年只重视中低海拔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忽视了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广大农户反应中低海拔品种多,有“雅玉系列”、“三北系列”、“农大系列”、“海禾系列”很好选择。而适应高海拔种植的品种少,很难选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一批适应高海拔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系列,提供农户选择推广种植。

在XX区的高中低海拔玉米样板区组织玉米专用型控释bb肥示范6000亩,其中各级各类样板示范2400亩,示范结果所在地的农户和广大干部反应都好,测产结果表现比常规施肥约有增产;该产品由云南省昆明威鑫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产品特点是具有测土配方、缺什么补什么,持续供养、一次施肥,整季无忧;控释技术,前期不浪费,后期不脱肥;控释、配方、全营养;保护耕地、水源、土壤不盐碱化、水体不富营养化。该肥料作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能大幅度提高养分利用率,保证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化肥养分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着的农户都说明年就用这种肥料。该产品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六、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XX区的玉米生产是在山区半山区,加之种植品种多,给全面技术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耕地基础设施薄弱,由于XX区玉米生产主要是在坡地、平缓的旱地种植,水浇地基本上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玉米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三是发展不平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全区玉米生产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四是适应于高海拔种植的品种缺乏,直接影响全区玉米生产发展。五是部分玉米种植农户不稳定,素质难以提高。现在农村在家种田的多数是文化水平较差的半劳动力老人和妇女,强劳动力均在外打工,而且还不稳定,几次参加培训的对象都不同,素质难以提高。

七、意见建议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种植向大户发展,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稳定玉米种植队伍、提高素质。二是,加大标准化农田建设,实现路渠高效配套,利于机械化发展,降低成本。三是,各级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稳定良种引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加大良种和种粮综合补贴,提高效益,稳住粮食生产,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严格考核与评价,但未必一定要实行末位淘汰,这不利于整个体系的稳定发展。对考核较差的可进行批评教育、核减经费、取消评优等措施,对完成好的可增加经费、评优等。五是,对于考核合格以上的综合试验站、区域推广站,建议农业厅反馈当地政府并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篇:试验示范测产总结报告

试验示范测产总结报告

今年,在镇农业中心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所种植的16亩地玉米,通过运用科学选籽、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喜获丰收,亩产达1379斤。试验示范效果明显。下面就我种植的“先正达408”、“郝育515”、“绥滨2”这三个玉米品种各个生育期我所观察到的情况,和采用的种植技术报告如下。

5月1日灭茬、起垄,16亩地施用底肥700斤(复合肥400斤、二胺200斤、钾肥100斤)。5月6日一天三个品种播种完毕。三个品种相比较“先正达408”出苗最早5月24日,“绥滨2” 25日“郝育515”26日。“先正达408”苗深绿色,“郝育515”、“绥滨2”苗淡绿色。苗期“郝育515”、“绥滨2”幼苗比“先正达408”健壮而且长势快。今春大部分玉米品种都出现了严重的分蘖,但是这三个品种几乎没有。大喇叭期追肥之前,施用叶面肥、硫酸二氢钾、十亩地一斤尿素水喷洒。16亩地共追施900斤尿素。但追肥后的干旱对肥料的吸收影响很大。抽丝期“先正达408”长势好于郝育515”、“绥滨2”而且持绿性强杆粗杆壮,抗旱能力极强。“先正达408”比郝育515”、“绥滨2”提前三天于9月24日成熟。“先正达408”穗长27厘米、穗粗4.1厘米无秃尖百粒重62克,郝育515” 穗长25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3.2厘米百粒重58克。“绥滨2” 穗长20厘米、穗粗4.3厘米秃尖长2.1厘米百粒重60克。

就“先正达408”、“郝育515”、“绥滨2”这三个玉米品种而言,“先正达408”整体表现比较突出,耐旱抗病性强。而且产量较高。通过一年的田间试验对于大田种植来说,根据积温合理选用良种、科学施肥、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是关键

龙江镇龙东村:邹文明 2010年10月19日

第四篇: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预备试验总结报告

2017内蒙古自治区

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第一年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试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评价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参试品种

本参加自治区超早熟组玉米第一年区域试验的品种共12个,对照为九玉201。参试品种见表1(详见试验方案)。

表1

2017年自治区超早熟组玉米第一年区域试验参试品种

序号 2 3 4 5 6 7 品种名称 九玉201 洲玉95 法尔利0106 金穗66 中龙玉698 隆平716 华瑞801

序号 8 9 10 11 12 13

品种名称 南北40 内单102 利禾711 罕玉33 兴丰11号 九圣禾130 试验设计及要求 3.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间比法,不设重复,每隔8~10个品种设对照。各试点品种排列顺序要具有随机性。地长不够安排8~10个品种时,可适当减少品种间隔数。靠边小区必须安排对照。小区面积20m2,必须种植为5行区。

3.2田间管理要求

3.2.1选地要求

在土壤质地、气候、地形、肥力、茬口等方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致性。避免人为影响和鼠、牲畜危害。

3.2.2播期及播种方式

试验播种期、播种方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由各参试单位自定;种植密度统一为5000株/亩,行距根据当地生产习惯确定,株距按种植密度和行距计算确定,但必须等株距种植,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保证每穴在3粒以上,要采取地下害虫防治措施,但不能采取包衣方法;每小区行间或地头,可多播种一些剩余的本小区种子,以备移栽使用。

3.2.3试验管理

试验田水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田间管理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重点是必须达到全苗,若小区苗数未达到全苗的95%,须及时在3叶前座水移栽补齐。若小区株数仍未达到要求,要及时通告主持人。

3.2.4收获与考种

收获前必须把所有田间调查项目调查完毕。每小区收获中间3行,并去除每行两端各

一株,调查相应的空秆数、双穗数;测定全部收获穗的穗鲜重、穗数、粒鲜重及水份等。

各试点在每小区边行选取大小均匀的样本穗10穗,进行穗部性状考种。装入纱袋,写好标签,带回风干。小区内缺株≥10%时,小区报废。

考种时,先称样本穗干重,核定穗数;测定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及穗型、轴色、粒型、粒色等;果穗脱粒,测定样本粒干重、水份、百粒重。必须逐小区测定子粒水份。试验执行情况

本试验设5个试验点,均按照试验方案认真执行。各试点均设在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有灌溉条件的试验地中,4月底~5月中播种,9月底~10月中收获。个别试点因春季低温、土壤湿度大,播种延后。试验执行情况见表2。气候情况

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甘河):今年降雨集中,7月份降雨12天,降雨量85.5毫升,7月29日-8月15日降雨12天,降雨量115.8毫升,持续降雨造成日照时数减少,积温降低,作物生育期延长,玉米授粉不良,产量降低。

内蒙古海拉尔农牧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汇流):1.苗期霜冻:2017年5月下旬降霜冻时,正值玉米出苗期,玉米叶片因低温冷冻变黄,苗期生长缓慢;2.自5月份以来,牙克石地区降雨较少,累计降雨量为203毫米,较常年少110毫米,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内蒙古海州种业(克旗):

1、7月中下旬两次高温,每次持续5天,即(35-38℃)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

2、8月30日早霜植株顶部2-3层叶片被霜化给后期成熟造成影响,后熟期延迟。

内蒙古坤元太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旗):前期严重干旱,影响出苗。8月11日下午大雨加冰雹,叶片受损。8月29日初霜,叶片不同程度受冻,9月28日霜冻,全部冻死。

鄂伦春自治旗瑞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瑞杨):2017年5月上旬—6月中旬,温度偏低,土壤墒情好,田间综合长势良好,苗齐,苗壮,6月中旬至8月下旬雨水比较勤,作物生长条件十分好使得长势过高。8月29日晚间我地区下一场霜冻,由于低温,霜冻灾等自然因素,使参试品种熟期提前或延长。

表2 试验执行情况表

承试单位 负责人 参试品种数 前茬作物 土质 小区行数 小区行长(m)行距(cm)株距(cm)实际小区面积(m2)实际密度(株/亩)汇地方式 播种方法 播种期(月-日)定苗期(月-日)收获期(月-日)灌水次数 基肥种类 基肥用量(kg/亩)种肥种类 种肥量(kg/亩)追肥次数 追肥种类 追肥量(kg/亩)

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海拉尔农牧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内蒙古海州种业

宋兵 12 大豆 壤土 5 6.2 65.0 20.5 20.2 5003 未 直播 5/5 6/11 10/18 0、、、、、、复合肥、、、25、、、0 尿素、、、10、、、辛忠民 12 玉米 壤土 5 6.2 65.0 20 20.2 5128 未 直播 5/13 7/2 10/7 1、、、、、、复合肥、、、40、、、0、、、、、、褚峰 12 玉米 壤土 5 8.0 50.0 26.6 20.0 5013 春汇 直播 5/13 6/12 9/28 4、、、、、、复合肥、、、35、、、尿素、、、25、、、内蒙古坤元太和农鄂伦春自治旗瑞杨业科技有限公司 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李研 12 玉米 壤土 5 8.0 50.0 27 20.0 4939 未 直播 5/23 6/15 10/15 10 无、、、、、、复合肥、、、80、、、尿素、、、30、、、王继明 12 玉米 壤土 5 6.2 65.0 20 20.2 5128 未 直播 5/11 6/11 10/18 0 复合肥、、、37.5、、、、、、、、、1 尿素、、、10、、、6 试验结果与分析

3个试点未正常成熟的品种有中龙玉698、内单102、利禾711;2个试点未正常成熟的品种有金穗66、九圣禾130,上述5个参试品种不进行汇总。

6.1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品种间、试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3 方差分析表

变异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品种 319551.5 12 26629.3 2.617022 试点 502948.5 4 125737.1 12.35695 误差 488420.1 48 10175.42

总计 1310920 64

F0.05 0.009064 5.51E-07 F 0.01 1.960121 2.565241

6.2 稳定性分析

品种稳定性是指一个品种能调节其遗传型或表现型的状态以适应变动的环境,使其产量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里采用“适应性参数法”进行分析,适应性参数ai=si/ŝ,ŝ为平均标准差。|ai-1|≤0.1时,品种稳定性好,能自身调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既能有效地利用有利环境,在不利环境中也不至于大幅度减产;|ai-1|>0.1时包括两种情况,ai过小,品种对环境反应迟钝,环境好坏对其影响不大;ai过大,品种环境反应敏感,在不良环境下会造成大幅度减产。本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分析详见表。

表4

产量稳定性分析表

序号 品种 名称 亩产量(Kg)

变异系数C.V

适应性参数

ai

|ai-1|

对环境反应 2 3 4 5 6 7 8 九玉201 洲玉95 法尔利0106 隆平716 华瑞801 南北40 罕玉33 兴丰11号 549.7 627.9 627.9 596.9 610.7 594.6 591.9 640.2

10.8833 13.6629 15.4176 12.3679 13.9927 13.7112 12.3222 22.1187

0.5024 0.6864 0.8130 0.6200 0.6873 0.6848 0.5856 1.0917 0.4976 0.3136 0.1870 0.3800 0.3127 0.3152 0.4144 0.0917 较迟钝 较迟钝 较迟钝 较迟钝 较迟钝 较迟钝 较迟钝 稳定性好

6.3生育期

对照九玉201平均生育期117.6天;参试品种平均生育期114.0~121.5天。

6.4 产量水平

对照九玉201平均亩产549.7kg,参试品种平均亩产549.7~640.2kg。

6.5综合抗性

大多数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抗性较好,对丝黑穗、茎腐等主要病虫害达抗(R)、高抗(HR)水平。各点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0.8%,茎腐病株率0.1%,平均倒伏率0.0%、倒折率为0.0~1.9%。品种评述

以下按增产幅度和生育期对品种进行简要描述。

7.1洲玉95:平均生育期120.5天,比临近对照晚2.9天。4点平均亩产为627.9kg(蓝旗点

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临近对照增产17.7%,4点皆增,收获水份29.5%。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0.0%。7.2 法尔利0106:平均生育期117.6天,与临近对照生育期相同。5点平均亩产为627.9kg,比临近对照增产17.0%,5点4增1减,收获水份25.0%。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8%,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0.0%。

7.3 兴丰11号:平均生育期119.8天,比临近对照晚2.2天。4点平均亩产为640.2kg(蓝旗点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临近对照增产16.0%,4点皆增,收获水份27.9%。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1.5%。7.4华瑞801:平均生育期118.8天,比临近对照晚1.2天。4点平均亩产为610.7kg(蓝旗点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临近对照增产14.4%,4点3增1减,收获水份25.4%。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4%,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0.0%。7.5隆平716:平均生育期119.2天,比临近对照晚1.6天。5点平均亩产为596.9kg,比临近对照增产11.2%,5点4增1减,收获水份25.4%。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3%,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1.2%。

7.6 南北40:平均生育期120.2天,比临近对照晚2.7天。5点平均亩产为594.6kg,比临近对照增产9.4%,5点4增1减,收获水份25.9%。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0.3%。

7.7 罕玉33:平均生育期113.5天,比临近对照晚1.5天。4点平均亩产为591.9kg(蓝旗点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临近对照增产7.2%,4点3增1减,收获水份27.2%。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3%,倒伏率0.0%,倒折率0.0%。

7.8 九玉201:平均生育期117.6天。5点平均亩产为549.7kg,收获水份24.6%。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6%,茎腐病株率0.1%,倒伏率0.0%,倒折率0.6%。5

表5

2017年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第一年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表

编码 生育期(天)比临近CK(±)天 亩产(kg)

比临近CK(±℅)

增脱粒位

产水分次

点(%)

丝黑穗株率(%)

茎腐株率(%)

大斑(级)

穗腐(级)

玉米螟(级)

倒伏率(%)

倒折率(%)

收获期倒伏倒折和(%)

≥7级其他病虫害

空秆率(%)

双穗率(%)

破损率(%)

出籽率(%)

轴色

红 红 红 红 白 白 白 红 九玉201 117.6 洲玉95 120.5 法尔利0106 117.6 隆平716 119.2 华瑞801 118.8 南北40 120.2 罕玉33 121.5 兴丰11号 119.8 0.0 2.9 0.0 1.6 1.2 2.7 3.9 2.2 549.7 627.9 627.9 596.9 610.7 594.6 591.9 640.2 0.0 17.7 17.0 11.2 14.4 9.4 7.2 16.0 13 1 2 9 5 11 12 4

24.6 4 29.5 4 25.0 4 25.4 3 26.8 4 25.9 3 27.2 4 27.9 0.6 0.0 0.8 0.3 0.4 0.0 0.0 0.0 0.1 1~3 0.1 1~3 0.1 1~3 0.1 1~3 0.1 1~3 0.1 1~3 0.1 1~3 0.1 1~3 1 1 1 1 1 1 1 1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6 0.0 0.0 1.2 0.0 0.3 0.9 1.5 10.3 2.5 1.6 18.7 2.1 15.8 17.3 18.3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4.0 0.6 1.4 0.5 1.2 0.7 0.0 0.6 8.4 1.4 2.2 7.1 1.7 0.2 0.0 1.1 1.5 2.0 1.6 1.4 2.1 2.1 1.5 2.5 74.4 74.8 81.0 78.7 75.3 75.9 75.6 76.8

第五篇: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预备试验总结报告

2017内蒙古自治区

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生产试验总结报告 试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评价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参试品种

本参加自治区超早熟组玉米生试的品种共5个,对照为九玉201。

表1

2017年自治区极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参试品种

序号 1 2 3 4 5 6

品种名称 九玉201 XC15-7 XF15-7 登科19 福玉26 真金220 3 试验设计及要求 3.1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150m2,不设重复,种植行数不少于12行,小区长宽比要<5:1。在田间排列时,靠边不得安排对照。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不少于4行,必须种植玉米。田间设观察大步道1.5~2.0m,区排间的间隔在0.5 m左右,不得在小区两头设大步道。承试单位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实施,不得随意增减品种。

3.2田间管理要求

3.2.1选地要求

在土壤质地、气候、地形、肥力、茬口等方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致性。避免人为影响和鼠、牲畜危害。

3.2.2播期及播种方式

试验播种期、播种方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由各参试单位自定;种植密度统一为5000株/亩,行距根据当地生产习惯确定,株距按种植密度和行距计算确定,但必须等株距种植,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保证每穴在3粒以上,要采取地下害虫防治措施,但不能采取包衣方法;每小区行间或地头,可多播种一些剩余的本小区种子,以备移栽使用。

3.2.3试验管理

试验田水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田间管理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重点是必须达到全苗,若小区苗数未达到全苗的95%,须及时在3叶前座水移栽补齐。若小区株数仍未达到要求,要及时通告主持人。

3.2.4收获与考种

收获前必须把所有田间调查项目调查完毕。试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重点对一些组别和试点的生产试验进行联合测产,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各试验点不得擅自收获。测产过程中,承试点必须积极配合,组织好所需测产人力和设备。

联合测产:联合测产前,各试点在每小区边行选取大小均匀的样本穗10穗,进行穗部性状考种;主持单位要先收获完进行品质分析的套袋穗;各试点要提前割除测产小区的边行、地头株,并移出试验区

自主测产:去掉两侧边行和每行两端各一株后,调查相应的空秆数、双穗数;测定全部收获穗的穗鲜重、穗数、籽粒鲜重及水份等,各试点在每小区边行选取大小均匀的样本穗10穗,进行穗部性状考种;装入纱袋,写好标签,带回风干;小区内缺株≥10%时,小区报废。

考种时,先称样本穗干重,核定穗数;取10个具有品种代表性的样本穗,测定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及穗型、轴色、粒型、粒色等;全部样本穗脱粒,测定样本粒干重、水份、百粒重。必须逐品种测定子粒水份。试验执行情况

本试验设5个试验点,均按照试验方案认真执行。各试点均设在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有灌溉条件的试验地中,4月底~5月中播种,10月中旬收获。个别试点因春季低温、土壤湿度大,播种延后。试验执行情况见表2。气候情况

内蒙古海拉尔农牧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汇流):1.苗期霜冻:2017年5月下旬降霜冻时,正值玉米出苗期,玉米叶片因低温冷冻变黄,苗期生长缓慢;2.自5月份以来,牙克石地区降雨较少,累计降雨量为203毫米,较常年少110毫米,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甘河):今年降雨集中,7月份降雨12天,降雨量85.5毫升,7月29日-8月15日降雨12天,降雨量115.8毫升,持续降雨造成日照时数减少,积温降低,作物生育期延长,玉米授粉不良,产量降低。

内蒙古海州种业(克旗):

1、7月中下旬两次高温,每次持续5天,即(35-38℃)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

2、8月30日早霜植株顶部2-3层叶片被霜化给后期成熟造成影响,后熟期延迟。

鄂伦春自治旗瑞杨种业责任有限公司(瑞杨):5月中旬-6月下旬我地区降水偏少,温度偏低,土壤墒情较好,苗齐、苗壮,8月份降水比较频繁,试验品种的长非常好,8月29日我地区下了场霜冻,由于前期干旱低温和后期的霜冻使得参试品种的熟期提前或推后。

内蒙古坤元太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旗):前期干旱。8月11日下午大雨加冰雹,叶片受损。8月29日初霜,叶片不同程度受冻。9月28日霜冻,全部冻死。

表2 试验执行情况表

承试单位 负责人

参试品种数 前茬作物 土质

小区行数 小区行长(m)行距(cm)株距(cm)

实际小区面积(m2)实际密度(株/亩)汇地方式 播种方法

播种期(月-日)定苗期(月-日)收获期(月-日)灌水次数 基肥种类

基肥用量(kg/亩)种肥种类 种肥量(kg/亩)追肥次数 追肥种类 追肥量(kg/亩)

内蒙古海拉尔农牧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辛中民 6 小麦 壤土 15 15.5 65.0 20 151.1 5128 未 直播 5/13 7/3 10/7 1、、、、、、复合肥、、、40、、、0、、、、、、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宋兵 6 大豆 粘土 12 19.3 65.0 20.5 150.5 5003 未 直播 5/5 6/11 10/18 0、、、、、、复合肥、、、25、、、0

尿素、、、10、、、内蒙古海州种业 褚峰 6 玉米 壤土 15 20.0 50.0 26.6 150.0 5013 春汇 直播 5/11 6/11 10/16 4、、、、、、复合肥、、、35、、、尿素、、、25、、、内蒙古坤元太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李研 6 玉米 壤土 12 0.0 50.0 27 0.0 4939 未 直播 5/22 6/15 10/14 10 无、、、、、、复合肥、、、80、、、尿素、、、30、、、鄂伦春自治旗瑞杨种业责任有限公司

王继明 6 大豆 壤土 12 20.0 65.0 20 156.0 5128 未 直播 5/11 6/11 10/15 0

复合肥、、、35、、、、、、、、、1

尿素、、、10、、、3 6 试验结果 6.1生育期

生育期与对照相比较,对照九玉201平均生育期118.8天;参试品种生育期118.4~121.3天。

6.2产量水平

对照九玉201平均亩产554.3kg,参试品种产量560.5~616.9 kg。

6.3综合抗性

大多数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抗性较好,对丝黑穗、黑粉、茎腐等主要病虫害达抗(R)、高抗(HR)水平。各点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0.3﹪,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平均倒折率为0.2~0.9%、收获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5.0~6.2%。品种评述

以下按增产幅度和生育期对品种进行简要描述。

7.1 福玉26:平均生育期119.2天,较对照九玉201晚0.4天。5点皆增,5点平均亩产为616.9kg,比对照增产11.3%。收获水份25.6%,比对照高2.8%。平均株高246.0cm,穗位高81.0cm平均穗长19.5cm,穗粗4.7cm,秃尖0.7cm,穗行数14.9,行粒数38.2,百粒重27.6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2%,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9%。

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11.8%S),中抗茎腐病(20.5%MR),中抗玉米螟(5.0MR)

7.2 XC15-7:平均生育期121.0天,较对照九玉201晚2.2天,4点皆增,4点平均亩产为628.2kg(蓝旗点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对照增产13.3%。收获水份27.6%,比对照高4.8%。平均株高265.0㎝,穗位高94.4cm,平均穗长17.4cm,穗粗4.6cm,秃尖0.5cm,穗行数16.7,行粒数35.0,百粒重28.6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3%,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8%。

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感丝黑穗病(38.9%S),抗茎腐病(7.7%R),抗玉米螟(2.3R)

7.3 登科19:平均生育期118.4天,较对照九玉201早0.4天。5点皆增,5点平均亩产为597.5kg,比对照增产7.8%。收获水份24.1%,比对照高1.3%。平均株高247.8 cm,穗位高87.2cm,平均穗长18.0cm,穗粗4.7cm,秃尖0.5cm,穗行数14.3,行粒数36.1,百粒重28.9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4%。

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25.9%S),中抗茎腐病(14.3%MR),中抗玉米螟(5.3MR)

7.4真金220:平均生育期120.6天,较对照九玉201晚1.8天。5点3增2减,5点平均亩产为603.0kg,比对照增产8.8%。收获水份26.6%,比对照高3.8%。平均株高264.9 cm,穗位高97.4cm,平均穗长18.3cm,穗粗4.7cm,秃尖1.1cm,穗行数15.4,行粒数34.1,百粒重29.2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2%,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2%。

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高抗丝黑穗病(0%HR),中抗茎腐病(29.0%MR),中抗玉米螟(5.1MR)

7.5 XF15-7:平均生育期121.3天,较对照九玉201晚2.5天。4点2增2减,4点平均亩产为576.2kg(蓝旗点未成熟产量未汇总),比对照增产4.0%。收获水份30.2%,比对照高7.4%。平均株高276.8 cm,穗位高91.4cm,平均穗长18.2cm,穗粗4.6cm,秃尖0.7cm,穗行数13.6,行粒数34.6,百粒重29.5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0%,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2%。

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丝黑穗病(5.6%MR),中抗茎腐病(16.7%MR),中抗玉米螟(4.2MR)

7.6 九玉201:平均生育期118.8天,5点平均亩产为554.3g,收获水份22.8%。平均株高230.0 cm,穗位高77.2cm,平均穗长16.2cm,穗粗4.7cm,秃尖0.5cm,穗行数15.6,行粒数32.8,百粒重27.2g。田间表现大斑1~3级,平均丝黑穗病株率0.2%,茎腐病株率0.0%,成熟期倒伏率0.0%,成熟期倒折率0.3%。5

表3

2017年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表

品种名称

九玉201 XC15-7 XF15-7 登科19 福玉26 真金220 生育期(天)比CK(±天)比CK

亩产

增产

(kg)

(%)

位次

增点

收获水份

比CK均水(±)

丝黑穗茎腐大斑病病(%)病(%)(级)

≥7级

玉米成熟期倒成熟期倒收获期倒

其它病

螟(级)伏率(%)折率(%)伏率(%)

虫害

118.8 554.3 121.0 2.2 628.2 121.3 2.5 576.2 118.4-0.4 597.5 119.2 0.4 616.9 120.6 1.8 603.0 0.0 13.3 4.0 7.8 11.3 8.8 6 1 5 4 2 3 4 2 5 5 3 22.8 27.6 30.2 24.1 25.6 26.6 4.8 7.4 1.3 2.8 3.8 0.2 0.3 0.0 0.0 0.2 0.2 0.0 0.0 0.0 0.0 0.0 0.0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0.0 0.0 0.0 0.0 0.0 0.0 0.3 0.8 0.2 0.4 0.9 0.2 5.0 5.5 6.2 5.2 5.2 5.5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表4

2017年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表

品种名称 九玉201 XC15-7 XF15-7 登科19 福玉26 真金220 整齐度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株型 半紧凑 半紧凑 半紧凑 半紧凑 紧凑 紧凑

株高(cm)230.0 265.0 276.8 247.8 246.0 264.8

穗位(cm)77.2 94.4 91.4 87.2 81.0 97.4

穗长(cm)16.2 17.4 18.2 18.0 19.5 18.3

穗粗秃尖(cm)(cm)4.7 4.6 4.6 4.7 4.7 4.7

0.5 0.5 0.7 0.5 0.7 1.1

穗行数 15.6 16.7 13.6 14.3 14.9 15.4

行粒数 32.8 35.0 34.6 36.1 38.2 34.1

单穗粒重(g)284.9 278.1 293.8 310.6 323.5 302.0

百粒重(g)27.2 28.6 29.5 28.9 27.6 29.2

出籽率(%)82.4 80.7 82.1 83.1 78.6 78.1

空秆率(%)0.74 1.19 0.73 0.82 1.23 1.58

双穗率(%)1.31 0.83 0.52 0.59 0.44 1.50

破损率(%)0.40 1.18 1.41 0.73 0.72 1.50

收获倒伏倒折和(%)

轴色 红 红 红 红 红 白

5.0 5.5 6.2 5.2 5.2 5.5

表5

2017年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主要特征特性表

品种名称

九玉201 XC15-7 XF15-7 登科19 福玉26 真金220 苗期 花期 乳熟期 考种 整齐度

鞘色 叶色 颖色 一级分支 花药色 花丝色 茎色 茎粗 穗柄长度 叶片数 穗型 轴色 粒型 粒色 株高 穗位 吐丝期 丝色 轴色

浅紫 浅紫 浅紫 浅紫 浅紫 浅紫 绿 绿 绿 绿 绿 绿 绿紫 绿 绿 绿 绿 绿

3/6 12/20 8/14 13-19 4/8 3/7

浅紫 浅绿 浅绿 黄 黄 紫

粉 粉 浅绿 黄 粉 紫红

绿 绿 绿 绿 绿 绿

1.8 1.7 2.0 1.7 2.2 2.0

11.0 8.3 12.3 7.3 9.7 8.3

16.0 18.0 17.0 20.0 17.0 19.0

锥 锥 锥 锥 锥 锥

红 红 红 红 红 白

马齿 硬 硬 半马 硬 硬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较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下载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玉米新品系“260”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总结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验示范促推广,旱作农业创辉煌

    试验示范促推广,旱作农业创辉煌 ——榆中县创新推广旱作新技术纪实 牛建彪 一、榆中县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介于东经103°49′15″~104°34′20″......

    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政支......

    对甘州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的思考

    对甘州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的思考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全区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86.34万亩。玉米制种面积50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5%以上,......

    龙眼主要害虫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龙眼主要害虫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虫害防控岗位宁德综合试验站 2015年,本岗位与宁德综合试验站合作,开展龙眼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试验果场......

    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工作总结报告(含五篇)

    第六部分烟草施肥技术 2002年“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工作总结报告 刘卫群 “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项目开展3年来,按照项目的总体方案,从四个方面:(1)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普查......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濉溪县农林委: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501万元,多年来公司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