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高中化学式总结[模版]
中学化学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1.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点燃=2Hg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2H2+5O2=点燃=4CO2+2H2O(氧炔焰)
2.几个分解反应:
15.过氧化氢催化制氧气:2H2O2=(MnO2催化)=2H2O+O2 ↑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7.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8.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2KClO3=2KCl + 3O2 ↑
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21.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3.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3.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5.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9.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30.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1.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3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3.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4.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5.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6.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7.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8.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9.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盐 + 水
40.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4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3.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4.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盐 + 水
4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8.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9.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0.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盐 + 水
5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6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61.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4.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5.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7.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7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71.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7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两种新盐
7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4.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5.其它反应:
75.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6.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7.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8.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9.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80.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6.化学黄金三角:(可以互相转化)
1.碳三角:C CO CO2 方程式:C + O2 =点燃=CO2 ;2C + O2 =高温=2CO ;2CO + O2=点燃=2CO2
氧三角
3.钙三角:CaCO3,CaO,Ca(OH)2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1、非金属单质(F2,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点燃)
F2 +Xe(过量)===XeF2(室温、紫外线照射)
2F2(过量)+Xe===XeF4(400℃)
3F2+Xe=高压=XeF6
nF2 +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等体积)===2ClF
3F2(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点燃)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O2+2K=K2O2(燃烧)
S+H2===H2S(加热)
2S+C===CS2(加热)
S+Fe===FeS(加热)
S+2Cu===Cu2S(加热)
3S+2Al===Al2S3
S+Zn===ZnS(点燃)
N2+3H2===2NH3
N2+3Mg===Mg3N2(点燃)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点燃)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2、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8Al+3Fe3O4===4Al2O3+9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3、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FeS+2HCl↑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4、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
SiO2+CaCO3===CaSiO3+CO2 ↑
5、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6、含氧酸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
HClO3+HI===HIO3+HCl ↑
3HClO+HI===HIO3+3HCl ↑
HClO+H2SO3===H2SO4+HCl ↑
HClO+H2O2===HCl+H2O+O2 ↑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
3,酸性:
H2SO4(浓)+CaF2===CaSO4+2HF ↑
H2SO4(浓)+NaCl===NaHSO4+HCl ↑
H2SO4(浓)+2NaCl===Na2SO4+2HCl ↑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
H2CO3===H2O+CO2 ↑
H4SiO4===H2SiO3+H2O
7、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1,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8、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l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 +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 +NH4Cl
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FeCl3+3NH3.H2O===Fe(OH)3↓ +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
3Na2CO3+2AlCl3+3H2O===2Al(OH)3↓ +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 +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 +3CO2 ↑
3NaHCO3+FeCl3===Fe(OH)3↓ +3CO2 ↑
3Na2S+Al2(SO4)3+6H2O===2Al(OH)3↓ +3H2S ↑
3NaAlO2+AlCl3+6H2O===4Al(OH)3 ↓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HCO3===NH3+H2O+CO2 ↑
2KNO3===2KNO2+O2 ↑
2Cu(NO3)3===2CuO+4NO2+O2 ↑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
2NaHCO3===Na2CO3+H2O+CO2 ↑
Ca(HCO3)2===CaCO3+H2O+CO2 ↑
CaCO3===CaO+CO2 ↑
MgCO3===MgO+CO2↑
H2SO3===H2O+SO2↑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H2O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石英沙)(焦碳)(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第二篇:化学式写法总结
化学式写法总结
1.首先要会背各元素的化合价。
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通常氧是负二价。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价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金属为正非为负,莫忘单质价为零。
原子团(原子团是一个整体)
负一硝酸氢氧根NO3OH
负二硫酸碳酸根SO4CO3
负三记住磷酸根PO4-
正一价的是铵根!NH4
2.记住了化合价之后,根据中文写出元素符号,再用交叉法写化学式 如氧化铝
+3-2 +3--2-2-交叉O3
氢氧化钠
+1-1 交叉
NaOHNa OH(原子团只有一个时不需要
加括号)
硫酸铝
+3
AlSOAl 2(SO4)3(原子团不只一个时-2 交叉
要加括号)
第三篇:初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12课时)
一、正数和负数(1课时)
二、有理数(3课时)
1、有理数
2、数轴
3、相反数
4、绝对值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3课时)
1、有理数的加法
2、有理数的减法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3课时)
1、有理数的乘法
2、有理数的除法
五、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
1、乘方
2、科学记数法
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4课时)
一、整式(2课时)
二、整式的加减(2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7课时)
一、从算式到方程(2课时)
1、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性质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课时)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课时)
四、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5课时)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1.5课时)
1、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2.5课时)
1、角
2、角的比较和运算
3、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4课时)
一、相交线(1课时)
1、相交线
2、垂线
二、平行线(1课时)
1、平行线
2、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平行线的性质(1课时)
四、平移(1课时)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3课时)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5课时)
1、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5课时)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七章 三角形(3课时)
一、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课时)
1、三角形的边
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课时)
1、三角形的内角
2、三角形的外角
三、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课时)
1、多边形
2、多边形的内角和
四、镶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时)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消元
三、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5课时)
一、不等式(3课时)
1、不等式及其解集
2、不等式的性质
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课时)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课时)
四、利用不等式关系分析比赛(1课时)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课时)
一、全面调查举例(0.5课时)
二、抽样调查举例(0.5课时)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4课时)
一、全等三角形(1课时)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课时)
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课时)
第十二章 轴对称(5课时)
一、轴对称(1课时)
二、做轴对称图形(2课时)
1、做轴对称图形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三、等腰三角形(2课时)
1、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
第十三章 实数(5课时)
一、平方根(2.5课时)
二、立方根(1课时)
三、实数(1.5课时)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11课时)
一、变量与函数(3课时)
1、变量
2、函数
3、函数的图象 二、一次函数(3课时)
1、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
三、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课时)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四、选择方案(2课时)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0课时)
一、整式的乘法(4课时)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二、乘法公式(2课时)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三、整式的除法(2课时)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四、因式分解(2课时)
1、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分式(4课时)
一、分式(1课时)
1、从分数到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二、分式的运算(2课时)
1、分式的乘除
2、分式的加减
3、整数指数幂
三、分式方程(1课时)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3课时)
一、反比例函数(2课时)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时)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2课时)
一、勾股定理(1课时)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课时)
第十九章 四边形(7课时)
一、平行四边形(2课时)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课时)
1、矩形
2、菱形
3、正方形
三、梯形(1课时)
四、重心(1课时)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4课时)
一、数据的代表(2课时)
1、平均数
2、中位数和众数
二、数据的波动(2课时)
1、极差
2、方差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3课时)一、二次根式(1课时)二、二次根式的乘除(1课时)三、二次根式的加减(1课时)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6课时)一、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1、配方法
2、公式法
3、因式分解法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选学)
三、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第二十三章 旋转(2课时)
一、图形的旋转(0.5课时)
二、中心对称(1.5课时)
1、中心对称
2、中心对称图形
3、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
第二十四章 圆(9课时)
一、圆(4课时)
1、圆
2、垂直于弦的直径
3、弧、弦、圆心角
4、圆周角
二、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课时)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三、正多边形和圆(1课时)
四、弧长和扇形面积(1课时)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4课时)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2课时)
1、随机事件
2、概率
二、用列举法求概率(1课时)
三、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时)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4课时)一、二次函数(2课时)
二、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三、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课时)
第二十七章 相似(5课时)
一、图形的相似(1课时)
二、相似三角形(3课时)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三、位似(1课时)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4课时)
一、锐角三角形(2课时)
二、解直角三角形(2课时)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2课时)
一、投影(1课时)二、三视图(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4课时)
一、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2课时)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表示方法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2课时)
1、集合之间的关系
2、集合的运算
第二章 函数(12课时)
一、函数(4课时)
1、函数
2、函数的表示方法
3、函数的单调性
4、函数的奇偶性
5、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象(选学)二、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6课时)
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3、待定系数法
三、函数的应用(Ⅰ)(习题)
四、函数与方程(2课时)
1、函数的零点
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6课时)
一、指数与指数函数(2课时)
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2、指数函数
二、对数与对数函数(2课时)
1、对数及其运算
2、对数函数
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三、幂函数(2课时)
四、函数的应用(Ⅱ)(习题)
必修2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2课时)
一、空间几何体(8课时)
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4、投影与直观图
5、三视图
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7、柱、锥、台和球的体积
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4课时)
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
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2课时)
一、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课时)
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二、直线方程(4课时)
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
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
式、一般式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重合、垂直
4、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圆的标准方程(4课时)
1、圆的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种关系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五种关系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2课时)
1、空间直角坐标系
2、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6课时)
一、算法与程序框图(3课时)
1、算法的概念
2、程序与框图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
二、基本算法语句(3课时)
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2、条件语句
3、循环语句
三、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习题)
第二章 统计(8课时)
一、随机抽样(2课时)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数据的收集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4课时)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三、变量的相关性(2课时)
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第三章 概率(8课时)
一、事件与概率
1、随机现象
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3、频率与概率
4、频率的加法公式
二、古典概型(3课时)
1、古典概型
2、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选学)
三、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1课时)
1、几何概型
2、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四、概率的应用(习题)
必修四
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Ⅱ)(14课时)
一、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2课时)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6课时)
1、三角函数的定义
2、单位圆和三角函数线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诱导公式 三、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课时)
1、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课时)
2、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第二章平面向量(10课时)
一、向量的线性运算(3课时)
1、向量的概念
2、向量的加法
3、向量的减法
4、数乘向量
5、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
二、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3课时)
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3、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
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4课时)
1、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定义
2、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3、向量数量积得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
四、向量的应用(习题)
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6课时)
一、和角公式(2课时)
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二、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课时)
1、倍角公式
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三、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1课时)必修五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2课时)
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2课时)
1、正弦定理
2、余弦定理
二、应用举例(习题)
第二章 数列(6课时)
一、数列(2课时)
1、数列
2、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
二、等差数列(2课时)
1、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三、等比数列(2课时)
1、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 不等式(8课时)
一、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课时)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二、均值不等式(2课时)三、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课时)
四、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习题)五、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2课时)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2、简单线性规划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6课时)
一、命题与量词(2课时)
1、命题
2、量词
二、基本逻辑联结词(2课时)
1、“且”与“或”
2、“非”(否定)
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2课时)
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9课时)
一、椭圆(3课时)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二、双曲线(3课时)
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三、抛物线(3课时)
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10课时)
一、导数(3课时)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2、瞬时速度与导数
3、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导数的运算(3课时)
1、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
2、导数公式表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导数的应用(4课时)
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3、导数的实际应用
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4课时)
一、独立性检验(2课时)
二、回归分析(2课时)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5课时)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3课时)
1、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课时)
1、综合法和分析法
2、反证法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及复数的引入(4课时)
一、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2课时)
1、实数系
2、复数的引入
二、复数的运算(2课时)
1、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2、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章 框图(2课时)
一、流程图(1课时)
二、结构图(1课时)
选修2-1 第一章 逻辑用语(4课时)
一、命题与量词(1.5课时)
1、命题
2、量词
二、基本逻辑联接词(1.5课时)
1、“且”与“或
2、“非”(否定)
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2课时)
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13课时)
一、曲线与方程(2课时)
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二、椭圆(3课时)
1、椭圆的标准方程
2、椭圆的几何性质
三、双曲线(3课时)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四、抛物线(3课时)
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五、直线与圆锥曲线(2课时)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0课时)
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4课时)
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6课时)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
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
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4、二面角及其度量
5、距离(选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2课时)
一、导数(3课时)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2、瞬时速度与导数
3、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导数的运算(3课时)
1、常数导数与幂函数的导数
2、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导数的应用(4课时)
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3、导数的实际应用
四、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2课时)
1、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
2、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4课时)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课时)
1、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课时)
1、综合法与分析法
2、反证法
三、数学归纳法(1课时)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4课时)
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2课时)
1、实数系
2、复数的概念
3、复数的几何意义
二、复数的运算(2课时)
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2、复数的乘法
3、复数的除法
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6课时)
一、基本计数原理(1课时)
二、排列和组合(3课时)
1、排列
2、组合 三、二项式定理(2课时)
1、二项式定理
2、杨辉三角
第二章 概率(7课时)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课时)
1、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超几何分布
二、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课时)
1、条件概率
2、事件的独立性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三、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课时)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四、正态分布(1课时)
第三章 统计案例(4课时)
一、独立性检验(2课时)
二、回归分析(2课时)
选修4-4
第一章 坐标系(18课时)
一、直角坐标系(1课时)
1、直角坐标系
2、平面上的伸缩变换
二、极坐标系(2课时)
1、平面上点的极坐标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三、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课时)
四、圆的极坐标方程(2课时)
1、圆心在极坐标上且过极点的圆
2、圆心在点(a,2)处且过极点的圆
五、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2课时)
1、柱坐标系
2、球坐标系
第二章 参数方程(9课时)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2课时)
1、抛射体的运动
2、曲线的参数方程
二、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2课时)
1、直线的参数方程
2、圆的参数方程
三、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3课时)
1、椭圆的参数方程
2、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3、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四、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2课时)
1、摆线的参数方程
2、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
选修4-5
第一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8
课时)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时)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基本不等式(1课时)
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课时)
1、axbc,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
2、xaxbc,x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
四、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课时)
五、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2课时)
1、比较法
2、综合法和分析法
3、反证法和放缩法
第二章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7课时)
一、柯西不等式(2课时)
1、屏幕上的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和向量形式
2、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配方法的证明
二、排序不等式(1.5课时)
三、平均值不等式(2课时)(选学)
四、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2.5课时)
第三章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4课时)
一、数学归纳法原理(2课时)
1、数学归纳法原理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力不等式(2课时)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力不等式
第四篇:初高中历史衔接总结
初高中历史衔接阶段性总结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本身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一家之言,望共同探讨。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的“模块-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轻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
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较大欠缺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熟悉,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又相对集中,而且还是选修课,所以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咄咄逼人。
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初中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副课,在某些初级中学里,一周,乃至分单双周才会上一节历史课,而且也可能没有很正规的历史老师授课,而是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其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那么几段教材内容,就算完事。种种原因,使得“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的话,那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同行不想看到的,那么,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让学生熟悉到: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聪明在他们今后的成材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历史教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必须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是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1、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2、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
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
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王美玲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构架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3.都铎王朝的统治4.斯图亚特专制王朝的统治.(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2.苏格兰人民起义和革命的开始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我们将教材所述背景的四个方面加工整理为;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之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紧张;(2)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企图使议会通过征税法案。
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概括为5个要点:(l)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2)美国内战;(3)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又从原因的分析和过程的介绍中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在人民支持下,同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2)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负担就减轻了。再如,在讲“戊戌变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为什么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怎样侵略中国?(2)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怎样?(3)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形势,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4)康有为等知识分子怎样进行维新变法活动?学生看书后,一一回答了这4个思考题,也就知道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在中国兴起。这样,将教材内容线索(问题)
化,线索(问题)要点化,要点又做到条理、全面化,将书由“厚”变“薄”了。同时,依据这些要点,学生抓住了教材的“主心骨”,也就能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驾驭教材,再将教材由“薄”变“厚”,这样,学生就能从记忆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的拓宽和思维能力的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第五篇:初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大家总结过初高中生物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欢迎学习!
初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5)有遗传和变异;(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
三、生物学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
四、光学显微镜
Ⅰ 生物和细胞
1、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2)显微镜下呈现的像为倒像,所以像在视野的哪一方,要将像移到中央,玻片就继续往哪一方移。
(3)当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从低倍镜转向高倍镜,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5)当镜头有污点时,使用擦镜纸擦镜头。
(6)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对光完后,视野是雪白色的。
(7)粗准焦螺旋还可以调节镜筒的高度。在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③取口腔细胞④将口腔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
(9)制作洋葱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中央③取洋葱表皮细胞④将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生理盐水的作用:①保持细胞正常形态;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2、区别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学会绘图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同拥有三个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注意: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但是上图中没有画线粒体。(3)细胞结构的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呈现方形)细胞膜: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物质交换)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遗传物质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能进行能量转换 液泡:含有细胞液,各种色素,糖分等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叶绿素,使叶子呈绿色。
(3)绘图注意事项:①图的大小适当,位置一般稍偏左上方;②一般使用3H或2H 的铅笔③图由点线组成,较暗的地方用细点表示,不能涂;④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⑤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的名称。
二、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①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②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2)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只含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而线粒体则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把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3)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遗传的主要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为二→细胞膜向四周凹陷→细胞质分裂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
(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为二→两个新核之间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核最先分裂;植物和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膜分裂不同。
(4)细胞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平均分配,保证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也就是原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经过分裂形成的2个新细胞也有23对染色体)
三、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经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相同的细胞群就形成了组织。
(2)人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或动物体
(3)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八大系统:消化、呼吸、运动、神经、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系统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等
(3)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这三者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三者是生殖器官)
3、细胞的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细胞在功能、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概述植物有哪些类群,并能区分这些类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30多万种,它们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前面三种属于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而种子植物可以)
植物:葱、蒜、竹子、水稻、小麦等)双子叶:两片子叶、直根系、网状叶脉。(代表植物:白菜、桃树、花生、大豆等)。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说明绿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①植物生活需要水:a水是生物体重要组成原料;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水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d水能保持植物挺立的状态;e水能调节植物体温度。②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氮、磷、钾
氮:使植物枝叶繁茂;磷: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前成熟;钾:使茎杆健壮抗倒伏,促进淀粉形成。
(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①定义: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汽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②场所:叶片的气孔 ③蒸腾作用的意义:a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b它可以降低叶面的温度,防止叶片被阳光灼伤;
c
它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促进根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e蒸腾作用使得水能从根向上流向茎,相当于一个拉力。④农业上的应用: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菜苗和花草移栽后遮阳:剪去一部分枝叶等。
3、被子植物的一生
(1)描述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条件、过程 ①种子的结构:
子叶(2片,储存提供营养)
大豆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双子叶)胚种皮和果皮(保护作用)胚乳(储存提供营养)
1片)胚芽 胚胚轴
胚根
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如果往纵切的玉米上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②种子萌发的条件:A自身条件:a、发育成熟;b、结构完整;c、具有生活力;d、有充分营养;e、不出于休眠状态。B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③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吸水→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轴、胚芽→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形成根和茎的连接部位→形成茎和叶→胚乳和子叶萎缩(2)描述根尖的生长过程和根尖的结构
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结构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根能不断地长长是由分生区和伸长区作用 的结果。
(3)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果的结构
① 花托(保护作用)花的 花萼(由萼片组成)柱头
雌蕊花柱
子房(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花药(含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花丝
花蕊是一朵花的最重要的结构。含有雌蕊才能结果,因为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雌花和两性花才能结果。
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两个过程。
A花药里散发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叫做传粉。
B花粉落在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到达胚珠 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叫做受精作用。(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叫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
果实和种 子的形成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发育成子房
子房壁果皮发育成果实
篇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后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四.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4)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二. 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的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 器官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如: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结构图(4)草履虫的应激性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菜豆: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根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篇三:初中生物总复习——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最细)
最 牛 英 文 学 校 O(∩_∩)O~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总分: 姓名: 初中生物总复习——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班级:
日期: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点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这称为抽样调查。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0. 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即肥料)是(无机盐)。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3.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即放生)。
14.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 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1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
1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等昆虫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骆驼尿液少,体温升到46°C时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5.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叫做(生 物富集)。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一个是生产者植物,越往终端走能量越来越少,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也就是说第一个植物能量最多,有毒物质最少,最后一个动物得到的能量最少,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26.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8.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29.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小,显微镜下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30.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这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3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放、盖、染。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通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2.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或黑藻叶片细胞临装片:
1、用刀片将洗净的黄瓜表皮刮掉,洗净刀片后,再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或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细嫩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34.观察动物细胞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不同之处:(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 的盐水)(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5、水和糖都是细胞中的重要物质。细胞中还有其他物质一类:(分子比较小,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不能燃烧的(无机物);另一类分子比较大(含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能够燃烧的有机物)。
36、细胞膜作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内部环境)。
37.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动力车间——线粒体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为细胞提供动力。
38、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它的载体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9、DNA分子很长,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功能的DNA的片段。
40、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是(一定的)。人有(23对)染色体,有的人细胞中多一条患上(遗传病)。
41、生物体的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分裂:(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42、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43、人体和动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
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4、(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皮肤)是器官。如: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结缔、神经)组织。胃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上皮、神经、结缔)组织。
45、人体及动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无系统这个层次)
46、植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贯穿于根茎叶中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茎尖和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叶肉、果肉属于(营养组织),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47、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其中草履虫结构、功能示意图见书70页。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4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49.病毒对人类既有(害处也有益处)。
50.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没有根茎叶),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1.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无根)。(没有输导组织,长得矮小)。如葫芦藓、地钱等。(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2.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长得高大。如(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现在烧的煤)也是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埋藏在地层中形成的。
53.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54.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55.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必需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56.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8.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59.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肥料指的就是无机盐)
60.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61.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6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方式是特有的双受精)
63.受精完成后,其余部分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玉米、向日葵种子空瘪常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产。
64.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即使是晒干的种子,里面仍然含有(少量的水)。
65、根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66、取一段带叶的茎剪断,将顶端一段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横切、纵切,红色部分就是(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木质部运输途径——(导管)。韧皮部里的(筛管)是有机物从叶运输到其他器官的通道,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能使木本植物加粗。
67、水分从气孔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白天张开,夜晚闭合。经过的气孔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和氧气。
68、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