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日志
我的扶贫日志
清晨,我来到临河村,走访贫困户郭高峰家,初冬的清晨,刮着阵阵冷风,路上的行人都紧紧地裹着防寒服,树上的枯叶摇来摇去,实在招架不住的便随风飘下来。
进户后,他殷勤地把我让到炕沿上坐下,我打量着房间,屋里简朴而整洁,炉面擦的乌黑发亮,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他忙着泡茶,还端来了黄亮黄亮的炕馍馍,他的热情让我有点不安,我喝着热茶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跟他弟在一个院子,由于资金问题,一直和他弟在一个院子,家里只摆了几件过时的家私,但搽的很亮。女儿在太枣小学上学,儿子在外打工,他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要不然我这么情况,真的就不知道怎么过了”,看着墙上的全家福,我就询问了家里的主要资金来源情况,他说“家里的资金来源就全靠他在外打散工”,他语气很平和,但也充满了无奈,像在诉说柴米油盐琐事,我听了心里一震,在农村,这其中有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辛酸、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
这回入户,使我真正理解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意义,在农村,有很多农户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而依然生活贫困,真的需要我们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干部提供了平台,架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让我们感受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
此时此刻,我真切体会到郭高峰了渴望致富的心情,我也能感受到她不甘向生活屈服的力量,我相信在致富前行的道路上,只需我们扶助一把,她会借力用力,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2017年12月4号
段旭旺
第二篇:扶贫日志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天气阴转雨
按照上级部署,根据学校要求,要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化,要求各位老师对所有建档立卡户进行家访。2017年11月12日清早,潞水中心小学所有老师在学校集合,自行分组、结队出发。我和陈社春校长一道去往首团和潞理两个村,共访问了5户贫困家庭。陈校长骑着摩托车载着我来到了最近的一位学生家里------潞理村段雨华家。
这是一个简装修的三层楼的房子,但这不是是段雨华家的,段雨华由他奶奶带着寄住在他叔叔家,不过令人开心的是他们分到了国家的安置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当时家里只有三口人:段雨华、段雨华奶奶、段雨华婶婶。从他奶奶口中得知,他父亲是残疾人,现在外打工,母亲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一年偶尔回来一两次看一看孩子,接着我们聊了聊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然后特别向他们介绍了国家的帮扶政策,拍了几张照片,赠送了一些小礼物。遗憾的是,学生的父母不在,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些情况。
接着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潞理村第二位学生家里------段喜斌家
弯弯曲曲的小路,骑着摩托车绕了十多分钟,幸好陈校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要不然还真会迷路。刚到家里,段喜斌奶奶就很热情的给我们端来了一杯热开水,当时还有段喜斌的姐姐在家。很欣慰段喜斌的姐姐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正在一中就读,姐姐给弟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全体都坐下之后,聊了聊他们家的基本情况。接着陈校长从袋子里拿出他精心准备的礼物——一盒颜料笔,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说:颜料笔是给你画画的,画出你心目当中美好的、向往世界;笔记本是给你记录、给你倾述的,希望你能保存好它,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你。翻开笔记本的第一页,写着“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的字样。这时我看着旁边的奶奶眼里都带着泪花。
当我们准备去往下一家的时候,这时天空已下起了大雨。我们没有带雨衣,段喜斌家也没有雨衣,我们便久留了一会儿,等雨小了之后再继续。
路上,为了防止再次被雨留住脚步,我们就向当地村名借了一件雨衣。
接下来访问的分别是刘甜甜、刘智鑫和刘永琳家。同样,我们记录了每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带去了我们的一点小心意,传达了政府的扶贫政策。
一路上我听谭校讲的最多的话就是“祸不单行”。每多访问一家,心理就会多一份沉重。希望他们在国家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摆脱现状,生活得越来越好。
雨越下越大,我们冒着大雨回来了。全身都湿漉漉的。刚进大门口,被一位老师叫住了,说“来来来,给你们拍个照,留个念,横批:风雨中的教育扶贫”。这个画面就这样一直保留在我手机里、脑海里。
第三篇: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篇1
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下村又再次去走访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户。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路上田地间一群群忙碌的群众,有的在地里拔花生、有的在割晚稻、有的田里放牛,有的在土里挖红薯.......秋天丰收的喜悦,笑脸写在每一个的脸上。
看着勤劳的人们,沿着弯曲的小路,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王恩娣家门口,走进他家第一眼就看见她老公罗林长和小孙子在摘花生,他看到我起身招呼我。我们拉了拉家常,问了问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告诉我老伴在帮别人割稻子,就自己和孙子孙女在家,现在生活都能吃饱穿暖,感谢党的好政策,干部们隔三差五的来关心我们老两口,真的很感谢。听到贫困户的心里话我心里很高兴,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贫困户没有把我忘记,还能喊出我的名字。最后我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有了他们的自身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幸福富裕的生活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篇2
10月25日上午8:10,我们人和卫生院精准扶贫医疗队5名队员在医院院内集合,带齐检查设备和常用药品,前往人和乡郭应村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家中开展健康义诊服务。
8:45,在当地乡村医生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因病致贫患者张新民的家中。仔细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后,医务人员开始为他听诊、测血压,讲解健康养生知识,提出合理的康复方案,并交代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应注意的事项。离开时,张新民握着我们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9:50,医疗队到达了因病返贫患者高庆华老人家中。高庆华老人正坐在屋檐下听收音机,见到了我们5人,老人颤巍巍的站起来。当知晓我们的来意后,高庆华老人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声说道:“还是党的政策好啊!”由于老人患脑血栓多年,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很费力,无法与外人正常交流,所以我们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等老人情绪恢复平静后,我们认真细致进行测血压、心电和B超等一系列检查,并向老人详细告知了平时经常服用的药物及注意事项。之后,我们不忍立刻离开,坐在旁边陪着高庆华老人闲话家常,并留下了手机号码,以便老人随时与我们联系。
13:20,我们匆匆吃完简单的午餐,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因病返贫患者宋爱清、韩发喜夫妇家中。宋爱清老人长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韩发喜老人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夫妇两人常年服药治疗,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认真询问了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我们分别为两位老人进行系统检查,依据检查结果,针对性讲解了平时应服用的药物和饮食、情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度运动等健康知识,引导建立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老人听后连连点头。
与宋爱清、韩发喜夫妇告别,我们5人满怀着踏实、欣慰和满足,踏上了回医院的路。回去后,要认真总结评估今天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健全完善下一步医疗救助计划和帮扶措施,争取为父老乡亲带来更多实惠,送去更多健康。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篇3
4月27日,阳光明媚,春山如笑。汉阴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康明带领县人社局第二批帮扶人员XXX人,再次来到了平梁镇酒店村。
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县人社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分为三批,先后到酒店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第一批帮扶人员已于4月21日先行深入酒店村各贫困户,了解了各户家庭状况、贫困原因,并与贫困户进行了脱贫帮扶讨论研究。
在农户张天军的家中,帮扶人员了解到张天军家中共三口人,父亲张世树,现年78岁,右手残疾。母亲唐家清,现年81岁,双眼失明。张天军,现年42岁,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得知了他们已经按政策规定领取了养老金,享受了农村低保、高龄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刘局长对张天军说,首先要改善你们的住房条件,老房子留着,庄稼继续种着,鸡和牛继续养着。今年的猪肉价格涨了,你们不要怕销不出去。你们喂的猪、鸡、牛卖了就能变成钱,有了钱就能改善你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怕娶不到媳妇。
在胡志远的家中,了解到该户仅有兄弟两人,哥哥胡远银,现年62岁;弟弟胡远志,现年58岁,去年在砍油菜时右手受伤,落下了残疾。刘局长说,你们的条件完全符合五保户,随着你们年龄越来越大,可以安排到敬老院去安度晚年,由政府来管你们的生老病死......按照安排,下一步,县人社局将要把扶贫对象按户建档立卡,一户一页,登记清楚每户的情况,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现状,分类施策,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集中力量给予扶持。
从每一户出来,刘局长都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和想法直接打我电话,相信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一起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把好日子过起来!”
这样深入的走访,与农户亲密的接触,是县人社局精准扶贫进村入户工作的一个缩影。县人社局联酒店村共XXX户贫困户,结对子、认亲戚,都是这样开展的。
走访活动过程中,深入到每一贫困户家中进行察看,真实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耕地数量,子女就学和就业,家庭经济来源、收入等情况,对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仔细做好记录,为后续开展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批帮扶人员兵分三路,从早上十点出发,到下午三点回到酒店村村部。为了不给村上增加负担,伙食问题自给自足,菜是大家买的,肉是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包括油都是干部从自己家里带来的。
这次走访只是初步的对扶贫户进行调查了解,贫困百姓强烈的致富愿望和恶劣的生活条件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心。大家都纷纷表示:走访回来之后各自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详细有效的帮扶计划,争取让帮扶对象尽早脱贫致富,走上幸福之路。
>>>下一页更多“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日志”
第四篇:健康三院行.扶贫日志
健康三院行.扶贫日志
日期: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多云
扶贫成员:卫计委副主任王红艳、卫计委体改处处长丁力、卫计委科教处处长蒋群喜;西安市第三医院院长田晔、副院长王克平、扶贫专干武箭、医务科张达、眼科张鹏、王健洲、丁小燕、骨科吕昌伟、放射科高燕军、总务科吴涛以及其他医护人员。
当庄王村的清晨在一片满地麦穗的金黄中延伸铺展,几只鸟儿不停地跳入其中,忙碌啄食的时候,卫计委体改处丁力处长和西安市第三医院的扶贫专干武箭已经站在定点帮扶的贫困户王悦华和他姐姐家的门前,搀扶着将王悦华、王福来和杨志发三位老人一一迎上了前往西安市第三医院的专车。
今天,是扶贫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到西安市第三医院为五保户王悦华和他的姐姐、姐夫进行针对性的疾病诊治。
三位老人坐在车里,一路的期待,一路的忐忑。专车经过村头小路、山间盘路、乡间集市和繁华的西安市区,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过后,三位老人和王福来的儿媳妇终于站在了西安市第三医院崭新的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前。
早在门诊大厅守候多时的卫计委副主任王红艳、科教处处长蒋群喜、西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王克平和医务科科长张达立刻热情地走上前来,握手迎接。
看到三位老人由于对眼前的环境过于陌生,对三院高大的建筑和明亮的灯光过于震撼而畏缩紧张,王红艳副主任立刻柔声安慰着他们,蒋群喜处长和王克平副院长也不断通过亲切的交谈来舒缓他们的不安。由于医院太大,需要行走一段路程,王副院长还贴心地找一张轮椅,将患有腿关节病变的杨志发扶坐在上面。
大家首先带领三位老人来到眼科诊室,分别请眼科的王健洲主任医师、张鹏副主任医师和丁小燕主治医师等医务人员重点对王悦华的眼疾进行了眼部B超、验光等系统检查。
王红艳副主任和王克平副院长随后向眼科医生详细询问了整个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
眼科医生表示,王悦华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和重度近视,虽然可以通过佩戴眼睛改善视力,但度数高达2400度。这种度数的眼镜,一半眼镜店根本没有,医院可以通过订做的方式配好眼镜,赠送给王悦华本人。王红艳副主任听了非常高兴,一再叮嘱三院眼科医生要做好相关工作,早日让王悦华带上合适的眼镜,使他能够看报纸,看电视,提高生活质量。
检查持续到中午,正值午餐时间,卫计委体改处处长丁力、西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王克平带了三位老人和他们的随行家属来到三院职工食堂,一起愉快用餐。
期间,刚刚完成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工作的西安市第三医院院长田晔也闻讯来到食堂,详细了解了三位老人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疾病,做出了全力配合扶贫小组,完成健康扶贫的重要指示。
饭后,大家又前往放射科,分别为77岁的杨志发和68岁的王福来做了各自不同病变部位的X光检查,通过骨科吕昌伟副主任医师和放射科高燕军副主任医师的详细阅片、讨论,这两位老人的病情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诊断。
随后,扶贫小组的成员们与贫困户一家坐到会诊中心,请骨科医生和眼科医生一一解析三位老人的病情。
最后得出结论如下。
1.王悦华的视力障碍主要是重度白内障和重度近视所致。医院首先考虑为他配镜,赠送一副价值800多元的近视镜以改善视力,其次,在合适的时间邀请部分眼科专家进行认真会诊,综合考虑王悦华的眼部实际条件,全面评估,讨论是否可以实施白内障手术?术后情况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有无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必须专题研究。
2.王福来的主要诊断是腰椎退行性脊柱病、颈椎病;杨志发的主要诊断是双踝、双膝、双髋多发性骨性关节炎、大骨节病晚期。由于年事已高,手术风险较大,建议保守治疗。医院已为二人赠送价值400多元口服药物,并为他们详细标注了服用方法。
3.医院的医生还将经常上门,实施院外随访,观察诊治效果。
三位老人经过一天的检查,已经跟扶贫组的成员们热络起来,笑眯眯的皱纹绽放在脸上,早已没有了初来乍到时的紧张。丁力处长、田晔院长、王克平副院长、扶贫专干武箭和医务科科长张达将贫困户一家送上医院门口的专车,同时也将大家的祝福与善意一起送上。
扶贫专干武箭将他们送回山村的家里,又再次叮嘱了药物的服用方法。在夜幕即将降临,炊烟再次飘渺的村头,三位老人挥手的送别和满脸的感激,是对卫计委扎扎实实的扶贫工作给予的最大肯定。
第五篇:【工作日志]】学习网络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推荐]
[工作日志] 学习网络|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湘西古丈)
4月27日,边城爱心志愿者骨干团队11名成员来古丈城乡社区互助中心交流,古丈县民政局慈善办负责人和广场社区主任应邀参加。
如何合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这是一次县政府民政局官员、县城社区主任、村委书记、志愿团队骨干、合作社总干事、乡村社区工作者、农村社会工作者(排名不分先后)共同参与的交流互动。理清关系,探讨具体问题,尤其是如何合作互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彼此,都是第一次。
上午,大家先是在古丈城乡社区互助中心相互分享观点,包括社会工作是什么?为何要设立古丈城乡社区互助中心,社会工作在古丈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是什么关系?政府部门、社工机构、志愿协会之间可以怎样合作?需要理清怎样的关系,解决哪些问题?
1.发挥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古丈城乡社区互助中心由长沙仁与公益组织发展与研究中心运营,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工作团队负责执行。从2002年起,工作团队成员来到湘西古丈的几个村寨,开始了长达14年社会服务的认知和实践。不断反省,砥砺前行。项目负责人贺晓淳说到,中心作为服务型平台,2016年,在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将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本土公益慈善组织的优势互补,助力古丈县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
2.志愿服务参与精准识别
古丈县分管公益慈善的黄邵武主任结合具体事例提到,志愿者可以参与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中,这样获取的信息可能更公正和客观,也能助力基层干部在人员和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获得群众的信任。
3.志愿服务参与精准帮扶
黄主任和广场社区主任还提到,民政和社区居委会会为一些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开展物资救助,在操作过程中,救助名单会进行社会公示,即时监督和审核,以保障有限的资源更公平有效地帮扶到特困人群。政府对大病救助支持有限,志愿者可以为一些大病致贫的家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合法募集捐款,给家庭康复服务和心理关怀等。
启发:政府的人员和精力是有限的,社会力量的参与能为政府减轻负担。在精准帮扶这块,志愿者需加强心理关怀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社会政策和法规的熟悉,以更好地帮助受助人群。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团队乐意连接专业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和搭建学习的平台。
4.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边城爱心志愿者团队提到,协会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以助学为主,捐赠的资金或者物资会直接送到受助者手中,而其中志愿者的交通、食宿等花费都是自费,提到某次需要志愿者队进行近1个月的调研也需要自费,志愿者时间和财力上难以承担,而目前政府是不支持志愿者服务中交通等方面的报销。
启发:可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府可出台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和制度,将部分职能委托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例如在精准扶贫中,包括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对公信力强、运作规范和财务管理健全的志愿者组织,政府可通过立项,招标等程序,资金支持,包括为志愿者报销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交通费等。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团队也可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设计购买服务程序。
下午,大家来到古丈县翁草社工站,村委会书记和翁草合作社总干事参与交流。坚持“志愿服务”和“爱心助人”的理念,对城乡社区的组织能力建设和群众广泛参与都是非常核心的精神动力!合作社总干事和村委书记为大家做分享后,到访团队也就乡村社区的综合发展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充分运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媒介,可以充分运用将村里的农产品和特色文化推介出去,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自然教育等。
2.搭建社会学习网络
善于向不同组织和个人学习,积极了解各种惠农政策,在加强合作社能力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组织村民参与,集思广益。
一天的交流时间很短暂,边城志愿者骨干团队走之前,特别强调这次来古丈的交流互动是志愿者AA制自费,他们说不希望志愿者所到之处在当地吃吃喝喝,给政府和老百姓带来麻烦。这样的志愿团队令人感动,民政局慈善办和社区的干部也很热心的陪伴了大半天!“爱心助人,公义务实”,大家都是同一个社会目标,希望帮扶更多有需要的人过上好的生活。希望今后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古丈城乡社区互助中心以县域服务为目标,创新县域社会治理模式,完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搭建公益平台,充分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多元互补,在2016年主要针对贫困人群开展相关服务,并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注重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助力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