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始业教育之心理健康讲座
新生始业教育之心理健康讲座
2013年11月6日晚7点钟,建筑系进行了新生始业教育之心理健康讲座。以此次讲座让学生对心理有一些相关了解,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是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前提。
此次讲座由傅晓燕辅导员授课,授课对象为建筑系全体新生,主要讲解内容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在讲座开始前,傅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情绪我控制” 心理访谈的视频,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进入状态。在看完视频之后老师还让我们进行自我调整,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做好、调整呼吸、放松身体,然后去回想这一天发生的事。接下来又介绍了一些关于心理的知识和案例,之后老师让集体学生起立做了一个热身活动,让大家充分放松,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配合。活动结束之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情绪体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波动大易冲动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愤怒等)、合理的情绪理论(情绪ABC理论)、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积极情绪的自我培养五方面的知识。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从中学习到调控情绪的方式。讲座也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情绪左右着我们,时而焦虑不安,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怒气冲天,时而高兴万分„情绪对人的生活甚至生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对于任何人,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从而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
第二篇:2013新生始业教育演讲稿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能见到这么多张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不知道大家生活得怎么样。
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xxxxx,曾获xxxxxx。我也曾和大家一样,怀揣着无限的好奇与梦想,走进校园;穿上军训服,开始全新的旅程。在兴奋之余,我知道或许还有同学在高考得失问题上纠结、盘旋;或是对新的环境感到不适应。但是请你们看到,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海院为你们搭建的平台足以让你们展翅高飞!
入学已经一个星期了,很多新生都会遇到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后大家不禁会思考:大学4年的生活会怎样,4年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其实,这种疑惑、迷茫,这种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是每一名新生都将面对的问题。但是,请相信,它们必定会伴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将以怎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社会,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奋斗。四年的时间很长,只要你愿意,每一天的努力都会让你接近梦想。四年的时间很短,弹指即逝。
同学们,你们需要为自己努力拼搏的日子已经正式开始了。大家不要认为进了大学从此便高枕无忧,无需努力。其实大学只是赋予了我们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在此,我将以经历人的身份和你们分享我的大学生活,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些许帮助和启迪:
首先,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很多大一新生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在大学里,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学习成绩也是你以后参加工作的门卡。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再没有人监督和敦促,大部分时间靠自己的自觉和自律。在这里,我希望你们铭记一句话: “大学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惋惜的”。今天的懈怠与纵容,可能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很多学生入学后都抱怨,“大学完全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课业压力远胜于高中”,我相信,能这么抱怨的人,一定是对自己负责的人。上大学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为未来奠定基础的,任何辛苦付出必将成为一种投资,学习正是最有效的一种。
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学习的,并不仅仅是我们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从你们的老师学长身上学会他们接物待人的方法,学会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他们严谨认真的思维,学会他们不骄不躁的态度。
当然,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每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承担责任,承担着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责任。而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作出多大的贡献,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能力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很多的渠道来锻炼,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做学生干部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机会。不管是什么学生干部,只要有了职位,你就会多了除考虑自我因素之外的责任感,而这一点也恰恰是锻炼我们有没有意识去为他人、集体、社会承担责任的很好机会。
这里是一片凭鱼跃的阔海,这里是一片任鸟飞的高空,这里是我们将要见证我们成长的大学校园!父母的嘱咐还在耳边,四年大学生活已从老师、学长的第一声亲切问候关切眼神中开始。也许,这四年里会少了父母的亲情相伴、悉心照顾,但相信我们会收获更多的感人的师生情谊和同学友谊!
大学四年做一个追逐着太阳奔跑的人吧,体力可以阻挡你,但智力与意志却从不能使你停歇。只有经历过大一的人才知道,大学第一年的蜕变是巨大的,从
埋头苦学,题海战术,家长包办到独立面对生活琐事,与人相处,寻找学习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发展特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转变,在急剧转变中,谁快谁就把握先机,独占鳌头。在忍与不忍中学会生活,在顺与不顺中把握命运。生命不能被保证,为何不在大学这个新起点,放手一搏呢?永不失败是不可能的,永不言败才是我们应有的气度。未来在你们脚下延伸,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一滴汗水必有一份回报。请告别昨天,它是一张底片,多少遗憾也都变成美丽;请把握今天,它是一个脚印,带你踏上寻梦的征程;请展望明天,它是一个梦想,总有一片天空属于自己!请你坚信: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你。而那时,曾支撑你努力的母校,也将为你而骄傲!
蔡元培先生曾经对学生有三大告诫: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希望你们在学校能努力学习充分把握学习时机,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树立远大的思想和奋斗目标,在这四年里为自己将来的人生之 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在你们的大学时光里,或许会有些许迷茫,但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经过知识的磨砺,你们将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更加自信。在未来的四年里,希望你们能揽万卷文集,汲百代精华,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在海院度过一段精彩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续写我们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策划书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心理调试
二、活动背景:二.活动背景
开学伊始校园一派新气象,大一的新同学们从高中步入的大学这个大家庭。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定向的专业课程,数目众多的组织社团,对于他们都是全新的,甚至是盲目的。而正是由于这些迷乱盲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理问题苗头的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心理讲座应运而生,它将会给新同学们打上一剂及时的必要的且有效的预防针。
三、主办单位:
中国共青团湖北大学物电学院团委
四、承办单位:
湖北大学物电学院学生会
五、活动时间:
2011年9月29日 晚7点到8点
六、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1,和11级各班负责人联系,宣传有关讲座的事宜。做好动员
工作。(总负责人:朱兰英 ***)
2,借好场地,安排座次表。负责人:胥雷(***)
(二)活动期间:1,安排11级各班负责人负责签到,负责人:代驰(***)2,维持会场的有序进行,主持工作,负责人赵丽娜
(***)
3,收集提问信息,负责人,秘书部
(三)活动后期:1,周五做一个关于听完讲座后的调查反馈信息。负责人:徐
晓梅(***)
2,做好活动总结,并交给秘书部。负责人朱兰英 138860078
4七、注意事项:注意会场保持一定的安静,八、可行性分析:
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学生会年月日
注:活动流程每项的细节要注明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第四篇:大学新生的始业教育
大学新生的始业教育,指高校为了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淮备性教育。也是教育的需要。新生始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对培养新生的环境适应能力,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使之尽早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也是整个大学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始业教育,可以了解和掌握新生的状况,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大学教育的整体规划。
一、现状:面对新环境,许多大学新生无法有效适应
从中学到大学,宛如进入一个新天地: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习惯了应试教育和长辈全方位照顾的大学新生,身处多年神往的大学,许多新生却不知如何去应对。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众多大学新生无法找到新的支撑点。在学习方式上,现阶段,普通高中仍然面临着升学考验,高中时代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牵着走“、“家长赶着走”,学生习惯于“境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是被动的“接收装置”。大学学习强调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时间相对少,学生自己安排自习、阅读、钻研学问的时间相对多,这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种转折,对于经受了十几年“境鸭式”教学方式的熏陶,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几乎定型了的大学新生来说,如猛然进入断乳期的婴儿,通常难以适应。从学习任务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既要学习专门知识,又要掌握专门技能。从学习目标看,高中生学习目标很明确,教师上课的针对性也极强。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中学不同,大学生主要靠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特别是教育部对各学科教学时数进行调整之后,上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一些大学生无法在学习上找到新的支撑点,不知道该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因此感到空虚无聊,少数学生在浑浑盔盔的心态中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众多大学新生无所适从。从生活方式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而大学生活主要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要靠自己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是严峻的挑战。从生活习惯看,不少大学生远离家乡,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饮食、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都可能造成其适应不良。从生活范围看,中学生生活领域较窄,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而进大学犹如从“小天地”来到“大世界”,生活领域大大拓宽。大学校园对新生来说几乎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给大学新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使相当多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面对新的人际关系,众多大学新生束手无策。从交往的方式与对象看,中学生个性单纯,较合群,人际之间利害冲突较少,即使发生了人际冲突也有家庭环境可以缓冲,到了大学,各地来的同学家昧乎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生活在同一个宿舍,脾气习惯各不相同,人际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加之师生关系不像中学密切,有时几天见不到老师,又远离父母难诉衷肠。从人际交往的要求看,中学生学习压力较重,又有亲情的缓冲,对友谊的渴望虽较强烈,但受一定遏制。进入大学,新的伙伴,新的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主动地与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急速提高,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对友谊的渴望强烈,但由于缺乏交往技巧等原因,常难以建立友好协调的关系,易发生人际冲突。一些新生对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显得束手无策。他们一方面没有从旧的人际关系中拔出来,另一方面又没能尽快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总觉得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封闭自己,逃避现实,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形成病态封闭的心理。
面对新的管理环境,众多大学新生不知所措。在教学管理方面,中学实行学年制教学管理,必须修满三学年才能毕业,而大学大多实行学分制,学习不受学年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表面上这是比较宽松的管理环境,但实际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学习压力更大。在管理方法方面,由于有高考升学压力,中学对学生各方面管理都很严格,学生的言行有教师管教;而大学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尽管有辅导员斑主任,但是他们与同学见面少,师生关系较松散,其职责主要是把握大方向,通过指导、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自主、自立、自理能力。许多大学新生只认识到这种形式上的由紧到松的变化,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加强自我的管理能力,一遇到因难和挫折,就难以自拔,影响学业和成才。
二、分析:新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的原因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要求大学生做出必要的心理调整,可以说,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是其角色行为和身心状态带有质变性质的特殊社会化过程,许多大学新生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导致大学新生不能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学校角度分析,一是中学管理与高校管理缺乏连续性。中学管理与高校管理各自形成独立的封闭体系,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缺乏必要的连续性。中学习惯于对学生实行严格学习生活管理,而高校倾向实行宽松式学习生活管理,教师较少过问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大学新生必须进行自我学习生活管理。适应了中学管理的大学新生受习惯性心理定势影响,不会因为他们从中学生一跃成为大学生而自然而然地完成对高校管理的适应,部分大学新生因此产生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等心理困扰。二是中学教学与高等教学脱节。中学教学与高等教学在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别,而目前高校恰恰忽视了对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现象具有普通性。大学新生学习内容方法指导处于真空状态,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缓慢摸索,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完成由被动学习习惯到主动学习模式的转变,这种自我摸索不仅费时,而且未必成功。正因如此,许多大学新生有较长的学习适应磨合期,部分学生合适应不良。三是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蓬勃兴起,我国正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软,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团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原有的教学观念和专业设置已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部分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沉重,虽然一些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学观念和调整了专业设置,但仍面临不少因难和问题,这种现状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大学新生的适应。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的客观因素还包括中学生择业指导缺乏,高校忽视大学新生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以及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新缓授等。
从学生方面分析,一是大学新生心理行为系统尚不完备。大学新生行为和心理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系统尚不完备,他们往往缺乏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客观认识,常表现出自评过高或过低等极端的自我效能感倾向。二是社会阅历和知识经验有限。大学新生受原有社会阅历和知识经验的局限,认识过程和情感特征系统带有明显的幼稚性、片面性、刻扳性特点,这位他们常不能系统全面地认知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间的辩证关系,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失落感和冲突。三是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新生大都是中学里的佼佼者,长期受家长和老师的过分保护,心理上存在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一部分学生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而在大学里总会有部分学生沦为后进生或表现乎乎的普通学生,从而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
三、对策:开展始业教育,实现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综上分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因此要求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重视始业教育工作,及时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实现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为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我们的实践与探索,当前,对新生始业教育重点要从以下环节着手。
开展校史校风校纪教育,帮助新生尽快进入角色。通过校史教育,让新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前景,用已取得的优势、成绩和荣誉,唤起新生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即“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骄傲”。校史教育要系统规范,使学生了解到比较全面的校情、学校概况、教学科研力量、学校培养人才目标及学校历史和前景,并突出学校的发展态势。通过校纪校规教育,使大学新生认识到大学生应承担和履行的道德与法律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强化大学新生的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开展教学管理制度教育,使学生一人校就了解大学和中学教学管理上的差异。开展学生管理制度教育,尤其是遵规守纪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纪律的种类,清楚违纪的严重后果等内容,并把本校学生违纪被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详尽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规章制度的印象,树立纪律观念。dCAr通过军事训练,使大学新生进一步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环境作好准备。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新生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个体人生幸福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能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一些大学新生招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奋斗目标,随着大学考上,这一目标的实现,又陷入目标失落的境地。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大学新生,大学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而并非登上了学业的顶峰,大学仅是进入社会的阶梯。大学生必须根据高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重新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奋斗目标。同时,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新生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增强新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的课程性质和知识结构,本专业就业前景,自己以后可以胜任的工作领域及单位;请学生所学专业有造诣的学者作报告,介绍本专业在国家发展、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奋斗目标,本专业的知名学者和杰出入物;也可以请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思想形成过程,以及学习专业的体会。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组织专业思想讨论,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决心为自己选择的专业奋斗,树立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激发新生学习的内动力。
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激发新生学习兴趣。对每个学生来说,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为其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提供了机遇,为大学生将来创业打下了基础。开展大学新生始业教育,要指导学生制订和完善大学学习与发展目标规划。帮助做好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每一阶段的自我设计,把直接的短期学习目的和间接的远期学习目的相结合,把每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与自己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使学习生活有目的性。指导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大学学习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要帮助新生克服依赖性,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可以请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如如何听课、作笔记、自学等,可以请专家介绍如何查阅、选择、运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要鼓励新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与同学交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从多个渠道、多种方位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指导新生与人相处,提高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进大学新生身心健康,使之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是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方面。要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他们能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要教育大学新生加强个性品德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用真情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同时,要指导大学新生掌握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使大学新生能有效地交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引导新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对校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面对校园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一时还难以选择和接受。可以向新生介绍校园课余文化活动,使新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他们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针对大学新生中由于对大学环境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现象,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做好他们的调试工作。可以开设有关的选修课或者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的专题讲座,帮助大学新生学会自我调整。设立心理辅导(咨询)中心,让心理辅导人员对新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压力。建立新生个人心理档案,掌握心理健康现状,发现问题,做好新生过渡期的引导工作。加强“适应性”训练,塑造健康人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新生的心理素质。对极少数大学新生中出现的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情况,除及时组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外,还要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学校、家长、专业机构三方面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健康发展。
大学生始业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指高校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它告诉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是最深刻的。作为入学后的“第一课”,它在培养新生环境适应能力,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使之尽早掌握大学的主动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学生个体适应性发展的需要
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学新生会出现一些生活上,学习上不适应的现象。比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适应;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方式;人际交往不适应,心理调适能力差等。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大学期间充分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成为大学生始业教育首要考虑的问题。
1.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让教育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力,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与充足的准备,从而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更好更快的成长。对大学新生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是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始业教育对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传统大学生始业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大学生始业教育仅仅局限于一些形式。入学教育时间短,缺乏计划性,大多学校的入学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集中而短暂。基本上是利用军训期间的空余时间突击进行随机性较大;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教育内容局限在校规校纪的学习、专业介绍、院系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上而对新生即将面对的思想、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却涉及不多,教育形式单调,缺乏多样性。在形式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模式。教育方式单向,缺乏互动性,教育组织单干,缺乏统一性,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统一领导,多方协调,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成效。基于以上传统始业教育弊端的考虑,把大学生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完成。把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即把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理论来学习,加大学习的实效性。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指导理念
要实现始业教育的课程化,把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课程来探讨,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的概念。古德拉从课程层次上来定义分为五种:理想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不同的课程层次需要不同的课程理念指导,始业教育课程化的过程中包含自由教育、个性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的理念。
3.1 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又译“博雅教育”、“文雅教育”,是西方国家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含义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中最早提出。自由教育主要指文艺复兴以前,特别是自由教育思想,即认为“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为享用德行善美的自由、闲暇生活,进行理智活动、观察和沉思作准备,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自由教育旨在通过性格的培养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理性和健康的情感,开发主体自我实现的潜在可能。而从中学迈入大学的新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需要指点和引导,需要在新生始业教育中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因此,在实施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过程中,自由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3.2 个性化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施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在始业教育过程中贯穿个性化教育理念非常重要。课程是历程性的,表明课程之外并没有特定的客观性目标。历程中建构的课程知识应是丰富多彩的。在历程中也有一定的目标,但目标只是过程的一种引导,它是非固定性的,而是唤起性的,它仅提供学生所面临的情境,为过程本身提出原则,以引导课程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过程中目标是暂时的,变化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经验交流、内容传达中随时变化和修正,这种目标注重的只是过程本身,并不把过程看作是达成外在目的的工具。基于课程的性质,把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也是提高始业教育实施有效性的关键。
3.3 主体性道德教育
进入大学首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也是德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实施道德教育最关键的应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运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理应贯穿这个理念。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在追求学生个体自由上表现为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要求在始业教育课程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是:大学怎样才能进一步根据学生培养要求和意愿,使之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能符合道德行为规范;课程在制定中如何避免思想灌输和道德相对主义。有学者认为劳动对于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这里指一种体验,因而在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中应包括主体性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生活的点滴着手,学生公寓文明建设,围绕如何从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从卫生要求使大学生了解小事不小的重要性,从守时熄灯让大学生明白公德制约的互利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
3.4 回归生活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人,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所以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教育学面对的不是抽象的生活世界而是一个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现代性为特征、以原子主义为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具体的生活世界。”教育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有助于教育联系实际,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教育一旦脱离学生生活,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体验不到快乐与乐趣。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斯·范梅南 在其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一书中写道:“教育学要求我们对生活体验保持一种现象学的敏感性。教育学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解释能力,以及对生活世界的现象作出解释性理解,其最终目的是理解与孩子共处情境之中的教育意义。”教育面向生活世界,其目的是学校要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内容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始业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合理的学习动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成为始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让学生理性的认识自己专业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更全面的有关学校的,有关学生自身的知识。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要。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之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之体会
我校领导出于对学生们的身体、身心的关心,特聘请我校张XX老师为我学院学生代表作了《心理沙龙》的讲座。张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典型的案例,向我们娓娓道来……听后,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有关于心理健康讲座我听得不是太多,也没有太深入地研究。只知道,它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必须要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天,听了张桂薇老师的讲座,其大量的信息和深刻的内涵分析,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改善不良人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惑,保持健康心理,乐观宽容,笑对人生。同时,要善于对各学科教材资源的挖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着其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小学教师是奠定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虽然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但是我们可以改善自身。比如,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可以注重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尽情地舒展身心;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张老师的讲座如微风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田,让身心都获得极大的愉悦,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正如张老师说的:在茫茫人海之中,相逢相识相知,能成为师生,也是一种缘分。所以师生间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刺痛;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憎恨;多一些交流,少一些猜疑。
今后,要把这种感受融入到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持健康心理,与人为善,乐观宽容,笑对人生。
大学生心理辅导心得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
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这几天的培训过程中,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学校里里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进入学校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克服自卑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每个人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正确走好感情之路,学习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
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另外,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适当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二)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
(二)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