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科技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XX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依法公开政务内容,进一步规范科技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相关政策、政务信息。现就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XX区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维护、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无差错。
(一)先后设置“机构主要职能、领导班子及分工、内设机构及职能、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发展规划、计划总结、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政府信息网上申请、政务动态、公告公示信息”等多个栏目,使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更为全面,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2013年,为加强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及准确性,全局组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学习,明确要求各类公开信息须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统一报送,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信息公开及时、便捷。
为了更好地服务XX区科技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先导区”建设,4月份科技局邀请省火炬中心、市高新科技担保公司、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工作,5月份举办了科技活动周和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区”地震科普网上知识竞赛活动,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67条,刊发《西湖科技信息》5期,公开信息内容涵盖各级科技政策文件、科技法律法规文本、公告公示、人事信息等类别。
(二)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本年度无单位和个人向本局提交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三)全年未发生因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出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二、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思路及重点
(一)工作思路
围绕区委、区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继续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准确。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于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切实改进,为我局与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广泛、深入地沟通搭建更为宽广平台。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继续强化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群众为目的,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内,及时发布和更新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做好答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充分利用XX区政府门户网站、西湖科技信息网、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化,切实提高办事透明度,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适时梳理信息公开内容,修正、更新服务指南,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制度,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2、进一步丰富政务公开方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同时,努力做到公开方式的灵活多样。坚持规范、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加强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设网站、会议、图板等多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公开,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篇: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XX区科技局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科技工作目标,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拓展科技合作交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全区科技综合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科技、经济工作相互融合,为建设两富现代化田园新秀洲提供创新支撑。
一、优化科技环境,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一是科技政策不断健全。新修订了《XX市XX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XX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细则》,完善了《XX市XX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XX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意见》,同时《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区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评审办法》等政策文件也正在研究制定中。着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首次设立区级重点工业类项目,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扶持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财政激励政策,预计今年共下拨区级科技项目补助资金750万元,用于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二是做好三大科技考核。踏实做好科技工作,积极与上级考核部门沟通,及时汇报考核情况,同时,精心准备申报材料,顺利完成两年一次大考——即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考核,成功通过并被评为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联合区多个部门,牵头完成省市对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相关工作;稳步开展镇、街道、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增强主体科技服务意识和水平。三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以平安大走访活动和“百局千人万企”专题调研活动、“四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科技政策专题培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培训和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展览活动等,走访企业100多家,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科技问题。四是加大科技信息宣传。进一步改进科技信息工作考核要求及计分办法,完善信息工作考核机制。今年以来,上报信息中有14篇被市科技局录用,15篇被区委办、区政府办录用,编辑科技简报8期。通过积极宣传,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推动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参与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协助光伏高新园区申报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打造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目前浙江省首个农村集聚住宅小区的屋顶光伏太阳能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年底即可并网发电。二是提升企业研发平台。雅莹服装成功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生辉照明、国电通嘉兴分公司、嘉科电子等三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13年,7家企业成功认定为省企业研发中心,10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在农业科技领域,今年成功申报农业研发中心2家。秀洲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农业科技孵化中心的建设正全面推进,美之奥孵化大楼已破土动工。三是培育科技型企业。推荐嘉民塑胶等3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美盾防护、世源科技2家企业成功获得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美盾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浙江赛区三等奖,并获得参与全国总决赛资格),信元模具、福莱特玻璃2家企业成功通过本轮国家高企复审。新推荐申报的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也已审批通过。四是争取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组织企业成功申报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推荐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1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已立2项),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专项2项、省级重大专项10项。推荐申报省级新产品试制项目105项(已立项61项),市级项目105项(立项29项)。2013年,已争取市级以上项目资金支持4700多万元,其中省部级资金支持3900多万元。这些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争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三、强化专利管理,促进企业科研水平
一是统筹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根据《2013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认真分析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指标情况,结合各地专利申请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专利申请工作呈现良好态势。2013年,我区专利申请量累计1874件,其中发明专利254件,同比分别增长29.4%和55.8%;专利授权量累计1508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同比分别增长47.4%和8.9%。其中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三,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二。其他指标在全市排名同比去年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二是积极参与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区域知识产权创建与示范工作实施意见》,以及《XX区创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工作方案》,联合区财政局制定《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专利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的建设。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服务活动,召开专利质押需求座谈会,制定部署2013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全面开展XX区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201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培训活动,落实相关人员参加2013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安排专人参加专利执法行政上岗培训班培训,邀请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贯标工作专项培训,开展专利保险工作专项培训,召开2013年专利工作会议,组织企业安排专人参加涉外发明专利业务研讨会等活动,推进企业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四是营造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调研,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加大专利保险的宣传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发动企业积极开展专利保险工作。落实专利政策,做好2012年授权专利的资助申请受理工作。组织推荐3家企业申报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企业申报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并已获通过,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实验试点合格单位。
四、创新合作方式,提升科技产业化水平
一是创新合作形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以长三角纳米产业科技发展研究院的产学研用合作为契机,探索由产业公司、研究院、科研团队三方参与共建产业公司,推行“一项目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做到“责任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产、学、研结合更紧密,最终达到多方共赢。推进纳米技术与纺织产业对接,提升传统产业科技水平。二是落实网上技术市场相关工作,助推产权交易。截至目前,我区各类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网上技术市场信息汇总统计中名列前茅,其中技术难题上报数在全市排名列第2位,拟提供资金额列第2位,技术合同签约数列第1位,合同金额列第2位,上网企业数列第3位。三是深入开展科技对接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科研团队、技术专家的互动交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今年已开展专题对接40场,邀请400多名专家教授来访交流,其中有数十名院士来秀洲考察交流,组织1100多家次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对接,解决技术难题130多项,签约项目75项。四是全面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重点协助企业做好与大院名校科技合作、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服务等工作。五是做好科技奖励和科技中介培育工作。推荐新大陆机电等6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其中《高强度双向玻璃纤维引拔槽楔》获得三等奖;推荐生辉照明等15家企业申报市科技进步奖,其中4家单位获奖。新申报2家省级重点科技中介(其中1家申报成功)、3家市级重点科技中介(其中2家成功获得市级认定)。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省共建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并成功获批。六是培育各类科技人才。组织纳米研究院1名专家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项目,目前已入围次轮评审。同时组织该院3位博士申报2013年省“千人计划”项目,现正处评审阶段。成功申报2013年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做实科技特派员工作,2013年派遣入企科技特派员9人,其中1人为派驻行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合计15项。
五、加强民生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科技统计分析和绩效考评,推动科技进步。联合区统计局做好科技季报统计,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季报、年报统计。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完成2012年国家级科技项目执行情况统计、2012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科技企业孵化器情况统计、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情况、国家特色新能源基地季报、年报统计及“浙商回归”、“沪杭同城”相关数据的统计等工作。二是科技惠农,注重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深入推进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做好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合同书签订工作,落实2013年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13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7项,其中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均已立项;申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其中1项已立项;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及科技特派员项目26项,其中8项已立项,申报区级农业立项14项。三是依靠科技,防灾减灾。开展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成立XX区首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学校,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地震应急管理培训活动。根据省、市地震局《关于创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的通知》精神,创新开展我区防震减灾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六、坚持阳光科技,提升科技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认真组织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以及区纪委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全局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斗争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局《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定2013年《XX区科学技术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打造阳光科技,制定局《关于进一步深化“阳光科技”建设的实施方案》。采用公推直选的选举方式,顺利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规范经济决策机制,局重要事项都由班子成员集体讨论通过,并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14年,区科技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中共XX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开展“五个重点、五个提升”活动,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学谋划,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力争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拥有量达到2.9件/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亿以上,为科技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以制度完善和宣传为重点,提升创业创新环境
一是继续坚持制度创新。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在2013年实施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区级重点工业类项目申报和评审细则。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探索细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操作方案,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配套政策意见。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编制,提高科发资金预算水平和使用效率。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政策宣传,以“走村入企”、“百局千人万企”活动为载体,以规上企业为主攻对象,以专题培训为重要方式,广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加大创新投入。
二、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载体能级水平
一是提升科技大平台能级。围绕打造中国光伏科技城的目标以及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配合区光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整合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助推嘉兴光伏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进一步细化光伏园区科技目标,集中优势资源扶持园区光伏产业发展,协助园区引育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力争2014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二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国家级孵化器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进一步扩容,完善内部功能建设,提升科技孵化专业水平,积极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三是助推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亿元以上企业区级研发中心全覆盖工程,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指导已认定区级研发中心企业升格市级、省级研发中心,力争培育省级研发中心8家,市级研发中心10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辅导,争创省级企业研究院。联合区经商局等有关部门,加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指导。稳步开展科技企业专项培育工作,指导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力争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三、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一抓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大辅导力度,协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继续完善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机制,围绕高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做好规划布局,充分发挥财政直补、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二抓现代农业科技项目。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现代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集中进行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强化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培育农业研发中心为重要载体,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秀洲农业科技品牌,促进我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三抓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继续以实施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强化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争取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发明专利量达到220件,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区级专利示范企业10家,专利产业化项目突破3个。四抓民生科技项目。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和政策落实,拓展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科技工作。
四、以科技合作为重点,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
一是继续探索产学研用的合作新模式。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联合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加快建设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协助纳米研究院与嘉兴本地企业开展“一项目一企业”的科技合作,形成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二是加深与科技中介的合作,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积极吸引先进科技中介机构到秀洲建立分支机构和分中心,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成果转化、技术评估、产品检测和知识产权代理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围绕我区重点发展产业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以网上技术市场为重要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快产业合作步伐。争取2014年新增上网注册企业80家,新增技术需求80项,拟提供资金3000万元,新增技术合同20项,合同技术转让金额6000万元。三是引导企业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开展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对接活动,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到秀洲进行投资,引导企业以技术(知识)产权为质押进行贷款融资,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四是优化人才合作模式,强化创新团队培育。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工作联系,就人才资源的配置、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合作,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用才机制。继续推进入企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入企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拓展人才合作交流领域;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鼓励高层次人才通过项目地实施带动产业发展。五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科技接轨上海。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接轨沪杭合作各项工作,加强与上海的科技合作交流和科技资源共享。
五、以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一是深化党风廉政工作。按照区纪委的总体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各项工作。组织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做好各项学习内容的落实。严格把控局管理经费列支,使局三公经费经得起晒、经得起查,全力打造高效廉洁的科技管理服务团队。二是继续开展“阳光科技”。在科技项目立项、验收等环节公开操作,严格按照科发资金管理办法,做到重大科技项目统一上会,由区科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集体商议决策,并邀请纪委、审计和人大等部门参与监督。三是推进“学习型部门”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全局范围的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提升全员的业务能力,为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对各镇、街道及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科技分管领导和科技助理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的科技发展事业。
第三篇:科技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做好创业孵化,努力营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今年,开发区科创园成功获批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XX区成功获批“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局被市科技局推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区创建书面材料已上报省科技厅。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2012科技工作总结(一)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培育企业申报市级科技型企业,努力储备高新技术苗子企业,2012年全区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20家。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1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努力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XX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北仑智能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二)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全区共有121家企业享受了2011“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44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税4.16亿元。二是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2012年上半年全区r&d经费投入7.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7%;1-8月份全区r&d经费投入11.12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5%。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12家、区级44家。全区共获批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7项,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并获得国拨经费920万元;获得市级科技项目101项,获得市拨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市重大(重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立项13项;获得2011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3项、市级4项。三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大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在宁波各县市区中首批设立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点。全区共有5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零突破,36家企业被列为专利申请大户,比去年翻一番。1-11月份实现专利授权量2578件,其中发明专利189件,分别增长44.7%和24.3%;8家企业通过省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一;8家企业通过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二。认真做好中国发明奖推荐工作、XX市发明创新大赛和宁波专利活动周等各项组织工作,获XX市第八届发明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我区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已落户春晓滨海新城,目前已进入工程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阶段,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已陆续到位,相关科研活动陆续展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的联系与合作。新引进哈工大北仑伺服电机技术转移中心。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深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通过组织企业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北京科博会、宁波—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等,搭建企业与专家联姻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举办了2012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北仑分论坛——XX市汽车零部件材料产业对接会。举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对接会。促成雪龙公司与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领衔的的创新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区已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5家。另外,充分发挥各街道乡镇科协,区级学会、协会和社区科普分会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坝头社区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单位,指导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等3个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
四、拓展科创园发展空间
打破传统的科创园有形范围,积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多点多园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将园区场地租金从原来的10、9、8元每平方每月统一提高到15、14、13元。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及管理有关规定,通过上门走访和鼓励引导,努力动员毕业企业搬迁。目前已完成企业搬迁12家,腾空厂房近7000平方米。联系区内大港公司、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织企业实地考察霞浦国际物流园区、春晓、大碶和大港工业城等,积极收集附近出租出售厂房资源,为毕业企业及部分新进企业寻求发展空间。9月3日,我们以下属科创园发展公司出面,竞买了大港工业城原赛爵服饰的厂房,占地面积32.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计划将该厂房作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业孵化器,取名“智能装备研发园”,集中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驱动系统、智能检测等智能装备产业。另外,科创园三期大楼建设也进入项目前期阶段。
五、大力引进培育创业项目
重新梳理招商方向、重点和具体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多渠道高质量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其他好项目。今年已经完成注册的科技创业项目32个(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4个)。新引进2个市“3315计划”团队,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名,企业研究院1个。已获批省“千人计划”2人,市“3315计划”8人(团队1人)。在抓好引进的同时,全面加强各类服务,制定园区企业考核制度,深度掌握企业发展状态。推动对企业的分类服务和管理,对考核优秀的给予重点帮扶,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逐步淘汰。开展了创业项目与银行、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的对接会,开展了创业咖啡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创业企业的辅导、培训和交流。全面启动园区改造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景观改造、园区绿化及企业围墙形象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档次和规模。
二、明年科技工作思路
回顾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全区各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为我区加快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纵观XX区情,我区科技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相对偏低。XX区科技综合实力与标杆县(市)区XX区、XX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临港大工业对创新综合实力的指数贡献较弱;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落后于省内先进地区;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除海天塑机、吉润汽车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如电力、能源、化工、造纸、钢铁等临港大工业企业大都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偏短或中断,产业集聚度不高,不利于企业创新链的延伸;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性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外资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受集团总部控制,导致相关企业主要以科技成果的应用为主,对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三、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弱。我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在近些年有所发展,但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整体布局上有待完善,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区在新能源、海洋高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项目相对较少。四是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区域内创新资源相对匮乏,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不足。展望2013年,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已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下一步,我局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依托北仑现有产业基础,牢固树立“企业为基、创新为源、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科技创业创新大环境三个重要环节,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具体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科技孵化器功能为抓手,帮扶科技型企业创业成长。按照“高端人才、产业规模、园区规格”五年倍增计划和跻身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强化科创园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着力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园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生活智能机器人及传统工业的自动化改造,致力成为北仑“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发展的动力引擎。二是进一步拓展科创园外部发展空间,做好园区企业的孵化服务,大力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引智质量。三是按照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建设、发展前景等指标,筛选出一批优秀创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各类人才在园区创业,尽快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努力将科创园和研发园打造成为北仑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乐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地。
(二)以强化高新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立足我区产业优势,加快临港大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挖掘和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梯队。成立智能装备技术联盟,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管理,健全企业科技负责人联系网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
(三)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吸引集聚创新要素。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加快升级,积极开展国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区集聚高层次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的人才高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三是依托北仑现有智能装备产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制造基地;依托北仑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引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和培育,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转型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四)以强化科技项目攻关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情况的摸底调研,围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技术,充实完善企业动态科技项目库,努力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定期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开发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以明年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验收为契机,将专利工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北仑知识产权协会。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专利创新源头,鼓励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做好XX市发明创新大赛、XX市专利活动周等活动的组织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在全区形成企业主导科技创新、项目助推科技进步的创新格局。
第四篇:县科技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一、县科技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概述
XX县科技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XX县科技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乐任
组长,局办公室主任邵满良任副组长,信息员由杜选锋、杨素丽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我局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目标分解到科室,责任到人,为政务公开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认真落实XX县政务公开的的具体要求
及时部署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收集了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陕西省、西安市、XX县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安排有关科室人员参加市政府举办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
建立信息公开管理制度。根据市政府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我局及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对信息公开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监督和考评等事项进行了规范。
编制信息公开目录。局办公室牵头,各处室积极配合,及时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编制过程中,将涉及到群众切实利益的和群众特别关心的内容加以重点落实,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并对相关责任部门和公开时限做了具体规定。
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我局把日常工作管理融入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发布政务动态,及时反馈咨询信息,促进与服务对象的紧密联系。
(三)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功能
扩大了服务类信息的提供和查询,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根据阶段工作重点,设置相应专题集中发布信息。
(四)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报送,落实信息公开跟踪检查管理工作
指定专人负责本局政务信息及时填到成都政务公开系统上,对公开的政务信息落实跟踪检查管理,确保发布的信息无误。
(五)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考核
我局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纳入局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对各部门信息公开任务的完成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每季度进行公示和考核。在加强内部监督考核的同时,我局还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听取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内容
1、概况信息。如《XX县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能》、《下设各科室》、《主要领导简介》等。
2、法规公文类文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文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
成立政府信息公开机构1个,落实人员4人。
(二)经费情况
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5万元,其中设施设备3万元,资料印刷1万元,业务培训1万元。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在问题
1、全局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主要是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操作能力较差,以后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政府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2、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许多群众还不知道可以通过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以后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支持和监督。
下一步工作
按照省、市、县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制度落实,深化信息公开内容。按照《条例》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制度,并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科技政策解读的信息服务,完善重要事项网上征求意见的工作,不断丰富信息公开内容。认真做好调研和分析,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府信息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在不违反保密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群众需要,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第五篇:市科技局工作总结与来年工作思路
市科技局工作总结与来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总结
xx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科技局围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要求,坚持创新强市工作导向,以超常规力度推进“科技争投”,部署开展“一转六大”创新行动,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高标准完成,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成功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力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x项,其中,甬企牵头完成x项,首获国际科技合作奖、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和中国专利外观设计金奖。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预计提高到x.x%;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xx.x%;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x.x万件和x.x万件,同比增长xx.x%和xx.x%,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x.x万件;完成技术交易额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一)聚焦“两迈进、八倍增”,开展“科技争投”攻坚行动
一是高起点确立科技发展目标。制定推进“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对标先进、拉高标杆,提出“两迈进、八倍增”赶超目标,力争到xxxx年,率先迈进引领型国家创新城市行列,区域创新能力迈进全国第一方阵,R&D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x大创新指标实现“三年倍增”。
二是健全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市县联动、专班运作机制,形成每一项行动任务都有领导负责、有专班成员攻关、有联络员沟通。统筹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等资金,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力度,财政科技支出增长xx.x%。
三是定期开展督查与监测评价。建立项目任务落实机制,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月度工作计划,以项目管理方式形成对各项行动的监测评价。建立科技指标动态监测机制,每季度以展板形式对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对外公开,营造“科技争投、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二)聚焦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布局实施科创平台支撑工程
一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所。相继引进北航x创新研究院、x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支持国科大x材料工程学院、浙大x“五位一体”校区和x大学“双一流”建设,x万里学院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
二是统筹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智能装备等领域,启动建设市级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xx家,其中省级创建x家、培育x家。
三是推进高新园区创新发展。支持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成为全国首批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和首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开发区。x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四是大力引育创新型人才团队。新引进顶尖人才xx名,其中,引进全职国内外院士x名,“甬籍院士”全职回归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杰青x人、“国万”x人、“省万”xx人,累计分别达x人、xx人和xx人,新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x个、累计xx个。
(三)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实施科技研发引领工程
一是实质性实施“科技创新xxxx”重大专项。面向全国发布第一批x个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吸引集聚xxx个高端创新团队,其中市外单位xx多家,已立项支持xxx个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大市场运作机制,新建专业技术市场x家,累计培育专家型技术经纪人xxx人,xx项科技成果竞拍成交xxxx万元,平均溢价率达xx.x%。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群芯微电子芯片研发生产、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等高技术项目xx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超高纯溅射靶材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研制出首条国产化xxx千伏深海脐带缆、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整车平台等“卡脖子”技术和产品。
三是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新建省级以上农业创新载体xx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xx家,新增国家认定农业新品种xx个。深入推行“百团千名”科技特派员制度,首次以专题形式编入x党史,x家单位、x名个人获全省通报表扬。
(四)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新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xxxx家、高新技术苗子企业xxxx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x家。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xxx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xx家、省级企业研究院xx家。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减免企业上所得税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二是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推进国际技术对接、产业联合研发,全职引进乌克兰等国家外籍院士x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xx家,其中国家级x家、省级x家。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达成沪甬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拓展了与x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深入开展重大科技活动。举办第三届中国(x)创新挑战赛,全国率先征集行业和区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悬赏和研发众包。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各x项,推荐参赛获奖率达xx.x%,居全国第二。
(五)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双创平台。出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全链条孵化政策,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专业化众创空间,发放科技创新券突破xxxx万元、累计x.xx亿元,新增市级众创空间xx家、科技企业孵化器x家,累计分别达xx家、xx家,创建首批省级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各x家。慈溪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高新区、x大学成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二是推动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引进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子基金和百亿规模国投(x)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成立x银行科技支行,累计拥有科技银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达x家。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备案天使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xxx余个,可投资本达xxx亿元,累计投资初创企业xxx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xx.x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xx.x倍。搭建“银行+科技”信贷服务模式,科技信贷风险池规模达xxxx万元,新增专利质押融资额近x亿元。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开展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组合和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培育,完成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导向目录x个,中国(x)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x家、优势企业xx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成立涉外知识产权联盟,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部门机构改革,优化完善创新驱动管理职能。推进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服务事项集成化管理和网上办理。
二、来年工作思路
xxxx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抓住用好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要求,着眼于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和发挥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作用,具体围绕“xxxx”基本思路,启动实施“五大创新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xxxx”具体是:“x”即紧扣“两迈进、八倍增”这一总目标,全力以赴推进“科技争投”;“x”即坚持“一区一廊”两个主战略,就是高标准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方位启动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x”即聚焦三个重点,就是打造高端平台、集聚高端要素、培育高端成果;“x”即突出四个抓手,就是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抓落实。“五大创新行动”即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重大科技攻关行动、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科技开放合作行动和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xxxx年主要目标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x.x%,力争x.x%;实现技术交易额xxx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xxxx亿元,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xxxx家。
(一)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增强创新平台承载力
一是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创新平台布局,研究制定x市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案。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全面启动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整合x大学、中科院x材料所、兵科院x分院及行业龙头企业等创新资源,布局建设海洋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甬江实验室,支持建设科学仪器、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公共科研基础设施,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在石墨烯、未来汽车、绿色石化等领域建设创新中心,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二是加快推进大院大所落地。推动x理工大学x研究院、x交通大学x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建设落地,加快引进一流大院名校研发创新资源。鼓励高校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教融合,支持x大学向研究型、“双一流”大学发展,推动x大学x“五位一体”校区、国科大x材料工程学院、中科院x材料所x湾研究院建设,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按照“一区一特、一个产业至少一个服务综合体”的原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与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化众创空间等互联互通“三位一体”、功能层次明晰的x特色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打造省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xx家以上。
(二)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行动,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统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加快实施“科技创新xxxx”重大专项,借力全国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加快研制xxx个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产品,支撑“小巨人”、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聚焦健康医疗、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x-x家,开展疾病防控、污染防治等研究。
二是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化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立足现有产业需求和战略性产业培育重点,开展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梳理,对接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推动应用自主创新产品,编制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支持开展工程化试验。围绕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争取国家“蓝色粮仓”重点专项,推广应用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三是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高新化。促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加快培育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谋划布局人工智能、超级材料、海洋工程、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主动对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布局,研究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支撑“xxx”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三)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推进规模以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规”,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新增创新型初创企业xxxx家、高新技术企业xxx家。
二是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无研发机构、无发明专利”“三清零”行动,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建强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强已建企业研发载体的管理。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推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支出增长xx%。
(四)实施科技开放合作行动,增强创新资源凝聚力
一是加强沪甬科技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长三角跨区域合作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与x等“科技飞地”合作试点,推进在甬高校院所、甬企与x等共同承担国家和省市级重大科研任务。加强科技资源互通共享,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科技大市场运行机制,积极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机制。
二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深化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科技合作关系,加强企业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创新孵化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载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引进转化国外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推进芬兰等海外孵化器建设,加快海外高端项目、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落地。
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育。围绕全市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与布局,引进国字号创新平台、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知名科学家等顶尖人才,力争新增顶尖人才(项目)x个。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xxxx”系列人才计划,引进或自主培育一批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
四是加大国际引智力度。积极拓宽市场化引才渠道,加强引才引智网络体系建设。指导和支持聚才引智平台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中芬全面合作平台建设,举办中国(x)欧洲数字创新合作大会。完善“海外工程师”年薪资助政策,大力引进“高精尖缺”海外工程师。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适度扩大许可办理“零跑次”适用范围。
(五)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增强“双创”生态吸引力
一是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建设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链条增值的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培育市级星创天地x家以上。
二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天使投资发展,创新天使基金投资方式,支持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与符合条件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共同设立子基金。建立健全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快发展科技信贷、科技保险。
三是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扩大创新主体权利,推动落实科技成果所有权、“科技三评”等改革,探索开展经费支出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倡导科学家精神,建立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信息系统,营造“崇尚创新、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