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十二五城乡建设实施规划
乡镇十二五城乡建设实施规划
乡镇十二五城乡建设实施规划
科学践行“双带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开放搞活,经营城镇”的理念,坚持以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改革为手段,用土地杠杆撬动社会化资金,走多元化投资推进城乡建设的路子,凸显驻地建设的龙头带动,完善我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乡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环境宜人的现代小城镇。
一、构建发展主框架,努力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
以“中心大街、府后街、府前路、府西路、府东路、鑫元路、宁曲路、万乡公路、黄吴路”为发展主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同时,搞
好整体和重要节点景观风貌设计,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
十二五前期,完善驻地周围的路网建设,完成驻地中心大街和府前路的改造工作,做好沿宁曲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工作,让驻地及周边每条路都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依据《乡总体规划》,消除驻地建设空白点,用发展使驻地框架逐渐血肉丰满起来。
加强教育、交通、卫生、体育、商贸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以驻地中心大街和府前路为轴线,规划建设几个居住小区,实施驻地旧村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驻地居住楼房化,让驻地所有的村民变成居民。
积极争取黄吴路改造及通往已规划社区的部分道路建设。
二、强化规范管理,切实改变城乡环境面貌
建立专业执法队伍,切实加强对城镇的管理,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
化、净化、有序化“六化”目标。
完善制度管理,加大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力度。那一世范文网
加强环境治理,以卫生整洁、文明、有序为核心,建立长效机制,抓好驻地管理,提高驻地整体管理水平。
加强建设管理,不断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严格建设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三、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全乡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作用,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提供蓝图。加强引导和指导,发挥新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的带动作用,五年内力争新型社区建设达成率为50%,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篇:市“十二五”农村乡镇客运站建设实施规划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作背景
农村客运是道路运输组织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乘车难成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客运线路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农民不仅要有车坐,而且还要坐得起车”的基本要求。
农
村客运线路开通了,但与之这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却相对滞后。通过前五年的努力,在我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和主要乡镇建设了12个(对)简易站和6个五级站,改造了一个三级站。
但是,“5.12”特大地震,使我市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道路、桥梁和新建成的农村客运站点损失相当严重。北京承担援建任务后,对我市的省道、县道、乡道重新进行了规划、修建。按照“路修到哪、客运车辆就开到哪,农村客运站点就建到哪”的整体思路,北京的援建,为我市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创造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第二节
规划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的工作目标
以市城区为中心、乡镇为结点,实现路通、车通、站场基础设施配套的安全、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对公路运输的需求,结合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做到农村公路和乡镇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将“路通”与“车通”有效地衔接起来,逐步形成设施配套、乘车便利、管理科学的农村客运网络。在5月前,我市已对辖区内的班车客运进行清理核对,全面改造为农村客运,我市的农村道路客运基本实现“路通车通”,实现“路修到哪里,客车开到哪里”的目标。到2015年,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5%。实现全市干支公路相通、客运站点配套、公交化运输方式基本覆盖,农民群众出行有车可乘的农村客运布局。在经营管理方面,农村客运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努力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必须实行统一招聘、培训、考试、统一工资发放、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统一调度的公司化管理。在服务方面,运输装备水平提高,适合农村路况和适应农民出行需求的车辆,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主办的思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运力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提高通达深度,促进农村客运向城乡一体化、运行公交化、经营公司化、线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运助农、促农、兴农。
三、规划的原则
1、坚持农村客运发展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机相结合。
2、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站的建设规划、客运线路规划、运力投放规划符合我市交通发展规划,将“路通”与“车通”有效地衔接起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农村客运发展。
四、规划的范围及期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我市省道、县道、乡道及人员相对集中的村道,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二章“十一五”末经济社会及客运站点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社会发展概况及公路发展状况
一、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位于省平原西北部,在东经103度30分至104度30分,北纬30度45分至31度30分之间。全市总面积963.77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山区、丘陵达499.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8%)平原364.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2%)。境域内跨度东西宽9.5至22公里,南北长69公里。北以九顶山主脉分水岭与阿坝茂县为界,东部以石亭江主流与绵竹分邻,东南同德阳市旌阳区隔江相望,南与广汉市接壤,西与彭州市毗连。
2、自然条件:地处盆地西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为夏雨冬阴,云雾多,日照平均,年温差不大的暖温环境。矿山资源丰富,主要有磷矿、铁矿、石棉矿、蛇纹矿、石灰矿、铝土矿、煤炭等。工业以卷烟为龙头,啤酒、磷化工、食品、建材、皮革、纺织等产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统计,市总人口数为43.03,其中:非农业人口9人,占总人口的20.92%;农业人口34.03万人,占总人口的79.08%。人均生产总值24935元。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市生产总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4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0.3%。工业总产值155.5亿元,市内的主要工业企业有卷烟厂、蓝剑啤酒厂等大中
第三篇:潍坊市“十二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潍坊市“十二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推进全市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制定了《潍坊市“十二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城乡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之一。全市建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大投入推进大建设、大整治、大改造,“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建设事业各项任务目标提前并超额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综合实力增强。五年来,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市、县、镇、村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41位。中心城市四区对接步伐加快,市属开发区空间拉大,峡山生态区组建运行,“五大板块”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大了2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0余万人,现代化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各县市城乡建设投入大、变化快、效果好,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地标和亮点项目,4个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新一轮镇乡区划调整顺利完成,现有64个镇,其中国家重点镇7个、省级中心镇24个。小城镇布局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了一批以工业、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44个,服务农村居民609万人。
——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功能日益完善。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272亿元,新改扩建主次干道1200余公里、2200万平方米,紧密型城市圈实现了半小时快速通达。城市绿量连年大幅递增,新增园林绿地8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89%。城市亮化率先采用LED光源照明,建成了一批夜景特色街和特色景观区。“三河”治理、火车站改造、人民公园、风筝广场等工程成为新的亮点,规划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金融中心、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康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项目。中心城市79个旧居住区和223条背街小巷三年改造计划全面启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投资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保障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我市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小城镇建设跨越发展,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自2008年起全面启动了小城镇建设提升工作。根据“三个三”的标准要求,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小城镇经济实力、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重点镇培育试点,确定了寿光羊口、诸城昌城、安丘景芝为首批试点镇,推动优先发展。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道路硬化率达到98%;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绿化覆盖率达到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新建农村住房21万户,改造危房3.84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坚持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建立起了以廉租住房制度为主、以货币补贴为主要方式的住房保障机制。全市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354户、951万元,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228户、1327万元。认真贯彻中央“一扩三保”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补助6860万元,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4.7万平方米。加强困难企业集资建房规范管理,开工9.9万平方米、1176套,竣工970套、8.2万平方米。
——住宅与房地产业大力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兴建节能省地型住宅,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品质 大幅提升,住宅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1925亿元,商品房竣工3680万平方米,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616%、610%、215%。全市商品住宅竣工30万套、建筑面积2840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建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率达到5%,太阳能与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推广率达到3%。
——工程建设日益规范,建筑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围绕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建筑市场体系,深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581亿元、利税113亿元,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179%、201%和248%;完成装饰装修总产值239.3亿元,实现利税33.8亿元;完成建筑施工面积1949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90万平方米。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全市竣工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无质量通病率达到90%以上,先后创出“国优”工程3个,“鲁班奖”工程1项,国家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个,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1个,“泰山杯”奖工程42项,国家级QC成果17个,创出“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5项,装饰装修“泰山杯”奖15项。劳保金收缴拨付管理不断完善,五年来,共拨付补贴施工企业5.6亿元,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无缝隙。对外建筑业务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对外开发产值166亿元。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筑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拆迁管理和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农民工工资防拖欠机制进一步完善。圆满完成援川任务,为北川灾后重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积极进展,科技成果应用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20亿块标砖,实现了“禁实”目标,共建成节能建筑196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施工阶段执行率分别达到100%、98%。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50万平方米。累计实现节能82万吨标煤,节地2万亩,利废1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0万吨、二 氧化硫2万吨。先后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CL结构体系等新技术、新产品15项,建筑科技应用贡献率明显增强。
二、“十二五”建设事业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市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市建设事业加快发展,面临着有利的发展环境。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人民群众高度期盼、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我市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唯一试点城市,在体制改革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通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机制保障。三是我市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明显,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三区叠加”,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新机遇,为我市加速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支撑动力,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城乡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我市城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逐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小城镇—中心社区梯次布局、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城乡建设工程量大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建设改造和维修维护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保障性住房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靠现有筹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需要。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要求高与建设科技含量低的矛盾。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迫切要求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建设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行业大多为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不高、人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是制约建设领域转方式、调结构的突出问题。三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与加强市场调控的矛盾。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地方财政 收入的重要来源,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科学引导合理消费,真正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又要加强市场调控,有效抑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防范房价过快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四是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矛盾。市、县、镇、村四级统筹发展不够,存在着重城市轻村镇发展的现象。小城镇处于自发推进或有限发展状态,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镇区管理滞后,风格特色不鲜明,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全面融入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村镇建设和建筑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中心社区科学布局、协调发展,把潍坊建设成为和谐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和现代化城市,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指导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
——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走制度创新的路子;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速度,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的路子;
——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走文化兴市的路子。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人口18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达到45万人,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中心社区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城镇体系。
1、城市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新改扩建主次干道200公里、600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1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38.9%和17.5平方米。城区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82%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垃圾无害化粗利率达到100%。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二期工程、鲁台经贸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等功能性建筑。完成旧居住区、背街小巷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年均增加值增长15%以上,商品房竣工4180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宅37万套、建筑面积3580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建设商品住宅13.8万套、1326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住宅性能认定率达到20%,新建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率达到45%,太阳能与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推广率达到65%。
3、村镇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85%建制镇达到省级中心镇标准,小城镇驻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镇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人均硬化道路面积2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每年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以上。小城镇规模实力不断提升,财政总收入过亿元的小城镇达到50个以上。全市85%以上的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小学教育、基本医疗、就业服务、养老托幼、证照办理、计生服务、司法援助、社会救助、文化健 身、日用品及农资供应“十进社区”的目标。
4、建筑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130亿元、利税210亿元、对外开发产值31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争创“鲁班奖”和国优工程2个,“泰山杯”工程40个,“鸢都杯”工程60个。培养100名优秀企业家,200名技师,2.5万名中高级技术工人,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100%,技术工人持证率达到95%。
5、建筑科技节能。加大重点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建设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0%。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100%,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至2015年,累计节能220万吨标煤、节地3万亩,利废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至2015年,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和集中供热公共建筑全部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地热能在集中供热范围以外城区推广应用率达到40%以上。
四、“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根据市域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功能特点和城镇化发展规律,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分割体制,积极实施“1860600”战略。“1”就是加快市级中心城市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8”就是加快八个县级城市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中心;“60”就是综合考虑现有乡镇经济区域状况,规划建设六十个重点镇;“600”就是通过合村并点,重点规划建设六百个中心社区。加快城乡规划修编,尽快形成体系完整、路径科学、脉络清晰的城乡规划体系。市县两级要着眼于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和品位,修订完善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市域、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修订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深化城镇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要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资源一体化配置、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原则,注重从整体上谋划城镇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完善产业、主体功能区和各项专项规划,并使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三是坚持超前谋划的理念,高起点、前瞻性地编制各类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着力拓展市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南部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东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鲁东物流区、中部中心商务区的“五大板块”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全部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范围、滨海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机遇。当前,中心城市要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引领,继续抓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张扬城市品牌形象的同时,把北部沿海开发作为支撑新的增量投入和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空间,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开发,尽快突破,以此实现我市从老城区建设的“三河”时代向新城建设和沿海开发的滨海时代跨越,努力把潍坊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沿海城市。
(三)加快县级城市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优化发展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功能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塑造特色。具备条件的县市要加快向中等城市的方向和目标迈进,高密、诸城要自觉接纳青岛经济的辐射;临朐要主动融入鲁南经济带。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办法,合理配置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县城管理水平。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大企业重组和中小企业的专精优发展,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区位和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加快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县域服务业,把功能性服务业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星级酒店和教育、商贸、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设施建设,集聚优质发展资源,打造一批辐射周边甚至更大范围的服务业品牌。
(四)重点突破小城镇。以城市化的理念和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升。以产业发展为重心,按照小城镇建设提升“三个三”的标准要求,重点在城镇面貌改观、服务功能完善、镇域经济发展、品质内涵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小城镇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一镇一业或几镇一业的路子。提升完善工业、生态农业、服务业“三大园区”,坚持生态环保,防止“两高一资”项目和淘汰落后产能向小城镇转移。加强道路、LED照明、供水、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体、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承载力。以国家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重点流域建制镇为重点,与驻地企业相结合,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创新小城镇管理机制,不断推广城管、环卫、绿化“三托管”,推行城乡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村居覆盖率达到70%以上。抓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镇级市培育试点。继续深化强镇扩权改革,赋予镇级市相匹配的审批、发展和管理权限,尽快实现城镇向城市转型。经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镇级小城市,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示范和带动。
(五)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实施城中(边)村、小城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整体改造,并逐步向一般村、边远村拓展,同步配套完善道路、供水、供电、LED照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卫生、社区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实施“迁村并点”,建设集中居住区,形成大社区、大组团。每个县市区(开发区)每年至少开工建设3-5个2000户以上的农村大社区,每个小城镇至少要实施2-3个整村迁建改造项目。2012年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设农村住房21万户、改造危房4.96万户的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抓住国家政策性支持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做到改造一片成型一片,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先期启动潍城区月河路等三个棚户区改造,在保护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解决好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经济适用住房制 度,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前期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末,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七)大力发展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快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从土地、资金、政策各方面大力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节会和房展会、交易会推介潍坊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市场,吸引外商来潍投资开发和置业,提升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囤地不建、捂盘待涨”行为。全面实行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和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实行商品房预售和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全力提升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品质和竞争力。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大力兴建规模大、水平高、环境美、配套全的住宅小区。抓好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带动全市住宅科技含量和功能质量的提升,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打造潍坊房地产品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优化房地产企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意识,打造潍坊房地产名牌企业。
(八)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突破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局限,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矿山等专业工程拓展,尽快形成覆盖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的大建筑业格局;纵向拉长产业链,向房地产、新型建材、服务业、制造业延伸,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台扶持本地劳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劳务企业,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支持企业进入高技术含量的施工领域,提升高端建筑市场专业施工能力。大力培植行业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本和专业协作为纽带,推进企业规模膨胀与联合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企业品牌,在特级企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拓展外埠市场。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将扩大外出施工作为做大做强潍坊建筑业的重点来抓,不断增加我市建筑企业在市外的市场份额。鼓励大企业带头走出去,发挥 对外拓展市场的骨干和龙头作用,冲击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坚持质量兴业。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改革政府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加强工程监理,完善企业工程质量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鼓励企业多创精品优质工程。
(九)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抓好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推行供热计量、按用热量收费制度。抓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每年递增12%,“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节能改造任务。抓好新建建筑节能。新建工程都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和集中供热公共建筑,强制安装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城镇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学校,推广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采暖制冷。鼓励建设绿色住宅,打造低碳社区。抓好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以实现“一县一场”为目标,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要抓好墙材革新和建筑节材。加快建制镇规划区禁用实心粘土砖步伐,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广各类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利用的建材,重点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的利废型新型墙材,促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全部应用新型墙材。抓好建筑废品回收利用,大力支持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加工广场砖、步道砖、路沿石。抓好城镇绿色照明。城镇道路、广场、绿地和大型公共建筑照明,要全面推广LED照明产品、太阳能路灯和节能自控技术。
(十)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城市管理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物业进社区”,强化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责,提倡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到2011年建立业主委员会的社区要达到50%以上,到2015年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业主委员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镇旧住宅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彻底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
五、“十二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大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依靠科技、依靠人才,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制定鼓励建设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营造促进建设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治污和工程质量安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和产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集约利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等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引导和组织绿色建筑、数字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重点技术优化集成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迅速复制和推广的建设科技成果,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四大领域引进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以涉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为重点,积极培养项目管理、建筑商务、投资经纪等高级复合型人才。抓好建设系统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好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一线人员技能培训。
(二)深化城乡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指导调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方针,按照城镇资源资本化、融资运作公司化、城乡建设市场化的思路,建立完善城乡投融资体制。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建立城市资产和资源的注入机制、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收储经营的联动机制、重点工程指挥部协调与法人实体相结合的项目实施机制、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清偿保障机制,切实提高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水平。提高城乡建设市场开放度,不断推出重大招商项目,采取BOT、TOT等多种模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经营及特定片区综合开发。加强建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在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引进国内外科技和资本。
(三)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加强建设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信访积案排查,实行领导包案和跟踪问效制度,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拖欠预防和处置机制,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体系,把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纳入日常监管。继续规范城镇国 有土地房屋征收,加强拆迁管理,高度重视并妥善灵活调解处置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矛盾,维护好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好法规制定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好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工程建设领域综合执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工作,对群众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的复议申请和投诉事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维护建设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五)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推进反腐倡廉机制和制度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与专项治理。以“执政为民、科学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行业作风建设。以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建设系统文化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推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之中,提升建设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11年乡镇基础教育实施规划
2011年乡镇基础教育实施规划
2011年乡镇基础教育实施规划
基础教育现有初中3所,小学6所,完小8个,教学点13个,幼儿园19家;中小学生14600余人,各校面小生多,难以发展。为了解决目前这种困境,满足教育对广大群众子女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实行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经基础教育党总支和教管组研究,特制定2011年教育工作规划。
一、继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尤其是村级小学
有50个行政村,辖区范围辐射广,完小、教学点多。为了合理配置、融合资源,2011年暑期力争将8所完小合并为5所,13个教学并校为8个。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1、3月中旬召开全镇初中考动员大会暨2010年教学质量结账会,对上年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小结,制定2011年教学质量奖惩评估目标。2、6月份配合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考工作,月底组织全镇小升初摸底统考和基础年级期末考试。3、7-8月份落实初中毕业生升学工作及小学六年级升初中的招生工作。
三、改善学校硬件建设,落实校安工程
1、年初落实芦陵中学向东征地合同,力争在暑期把运动场建设到位。
2、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争在暑期之前,在开发区完成一所高标准化小学动工仪式。
3、确保3-4月份芦陵中学、镇初级中学租转房动工,10月份镇初级中学集资房竣工。
四、搞好教师队伍干部管理,落实
校、组编制配备
1、年初落实教管组编制配备工作及核定各校副校级干部编制工作。2、3月份组织专班对各中小学副校级干部进行考核,并对全镇进行考评工作情况通报。那一世范文网
3、继续就“私招住宿生,私下补课,变相体罚学生及向学生家长索取财物”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有损教育形象的不良现象进行整治。
五、狠抓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
落实每期学初一次,期末一次对全镇各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安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镇通报,并限期整改。
六、做好重病号、退休教师干部的慰问工作及民师的安稳工作,确保稳定 1、2月份进行退休教师、干部的慰问工作,确保将礼品、慰问金送到每一个退休同志的手中。2、10月份召开退休老干代表及部分退休教师茶话会,让他们老有所乐以及为教育献计献策。3、12月份从工会经费中拿一点经费对各校重病号进行上门看望慰问。
4、继续做好民师的养老保险煞尾及稳定工作,力争无上访对象。
第五篇: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7
(三)面临形势..................................................................8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0
(三)规划指标................................................................11
三、主要任务...................................................................12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13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14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16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17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18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19
四、保障措施...................................................................20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20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21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22
II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 1 —
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
— 2 —
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
— 3 —
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 4 —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
— 5 —
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 6 —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7 —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 8 —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
— 9 —
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
—10
—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 —
—
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12
—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
—13
—
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14
—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
—15
—
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
—16
—
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
—17
—
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
—18
—
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
—19
—
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
—20
— 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
—21
—
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
—22
—
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相关人员对国际减灾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支持中外学术研讨,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通过试点建设,加强对国际防灾减灾先进经验技术的利用和再创新。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