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奇台中心校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修改)
老奇台中心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老奇台中心学校教师
徐平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校教育现状以及管理体制,实现教育公平。热切关注乡镇教育教学情况,乡镇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
二、学校基本情况
1、教学设施
老奇台镇中心学校位于镇政府东侧300米处,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典型的乡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校舍全部是三层楼房。一共十九个教学班。环境比起城市学校不差上下。教育教学的设施很齐全。实验室,图书室,劳技室,微机室,体育室,音乐室,还有最具有现代化的微格教室,室室不缺,基本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每个班都有班班通及笔记本电脑。教师人人有一部台式电脑,更加方便教师的教学。校园地面全部彩砖铺设完成,有凉亭、花池、树木葱郁,环境优美。院内、楼道各个通道都装有摄像头监控到位。院内还有停车场。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四层教师宿舍楼、橡胶体育场,2、校风、教风、学风 2.1校风
老奇台镇中心学校的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在这样的校风下,老奇台镇中心学校的师生做什么事都很勤奋,教师在教学和平时的工作中更是认真。在教学方面,教师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一心扑在教学上”。每个教师都在教学研究上和学生吃透知识上下功夫。学生的勤奋表现在都能按时到校,认真做好每一项作业,并且能够主动做一些课外练习,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教师在对待工作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求真务实。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和作风。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以诚心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业。走在学校里,处处都能感觉到文明行为。师生见面、师与师见面、生与生见面都能互相问好。就算有一张纸屑在地上,同学们也会主动拾起。2.2教风
学校的教风敬业创新、严谨精深。我校的教师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当接到学校交待的工作时,不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而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而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对待学生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像妈妈一样呵护他们,使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对待教学总是动脑筋,有创意,干实事,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出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严教是老奇台镇中心学校教师对教育的最基本态度。2.3学风
学校的学风是纯朴乐学、善思进取。
学生在学习上,都很勤奋,教师每次留的作业,他们都能认真完成。他们从不厌倦学习,无论多么复杂的习题,他们都能善于动脑努力解决。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爱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求知,整个学校呈现出“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除了学习之外,学生还能帮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学生、教师
我校现有教职员84人,女教师53人,男教师31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54人,未定级2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76人,占教师总数的90.4%,其他学历8人,占教师总数的9.6%;35岁以下45人,占教师总数的53.5%,35岁以上39人,占教师总数的4605%。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1993年评为市级文明学校。
现有12个小学教学班,中学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6人,班级最多学生数48人,最少28人;学生有回族、维吾尔族、汉族组成,学生来自本镇五个行政村及周边乡镇、县。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一)教师管理方面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1、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偏差,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具体的做法如下:
a.激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言。建言献策,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b.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把先进经验付诸实践的措施、方案。
c.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达到三个高度:一是唤起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感到欣慰和满足;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学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相互关系;三是通过人们亲自参与,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培养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这样,有利于对教师作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也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从而使教学水平日臻完善。
采用的方法有:
a.对新、老教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工作。b.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
c.组织教师听优质课、区域性研究课、改革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3、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清除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的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容忍和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作为一名校长,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及时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还要注意心理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使之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4、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需要,即事业的需要,希望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希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a.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办好食堂、为教师修建宿舍楼,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感觉。
b.活跃教师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使教师放松心情,避免教师过度疲劳。
c.在工作量化上,尽量兼顾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尽管说要给新教师压担子,但由于刚从学校出来,经验欠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精力不是很够,需要多休息。
d.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真正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市、区培训提高,激发成就动机。
e.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一般来说,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物质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因而学校管理者应尽量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让教师承担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潜力。学校领导要善于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商量,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氛围。并举办各种活动,沟通情感,为以后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二)教学管理方面
我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1、我校抓住德育不放松,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班队组织,各项活动经常化(如:升旗、校会、班会),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总结,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用意志控制自身言行的能力。
2、我校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了校本及地方等特色课程。
3、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多年来,我校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纲,要求教师从备课入手,因村施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务管理上,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履行教学常规,学校定期(不定期)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抽查),结果进行公示。
5、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专人负责,表册全,数据准,手续齐全,杜绝学籍管理中的随意性。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严格控制留级现象。
6、重视活动课教学,注意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借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班班成立兴趣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脑、口、手并用,用灵巧的小手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坚持每年开一次运动会,举办一次书画展、一台文艺汇演,发展学生的特长。
7、做好安全工作不放松。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关系到老奇台中心校人民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安全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每学年中心学校与班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多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调查结果
(一)教学常规管理机械僵化的问题
过去我县出台的《教学工作常规》不少要求已相当陈旧,与当前课改的理念有很大差距;有些规定也比较机械,很难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常规管理的内容、要求必须进行及时改革。比如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没有错,但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等每节课都一项不缺,而且都要具体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每门课都要这样备,哪里还有时间上课、辅导学生?再比如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没有错,但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布置作业行不行?学生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批改?学生自己批改不是更能促进自主发展?教师批改作业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批改,挤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辅导学生行不行?备课就要写教案,写教案就要不厌其详;有作业就必须批改,而且批改愈全愈好、愈精细愈好,否则教师的工作态度就有问题——这是多年来形成的普遍认识。教师为此付出了那么多劳动,真的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方法比较僵化,多年来一成不变,检查的方式方法也过于机械,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形式主义的“应查”恶风。为了加强常规管理,学校要经常检查教师的教案、理论学习笔记,经常检查作业批改情况,要量化计分,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初衷是好的,但要求却越来越繁琐,检查方法也越来越机械:查教案数篇数、计页数、看书写认真程度,少一个教案扣多少分,少一个板书、少一篇教后记扣多少分,书写不认真扣多少分,搞得教师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忙不过来回家加班,没时间思考就闭着眼睛抄教参、抄优秀教师教案。教师个人必须有教学计划、教研计划。为了迎合上级检查的标准,学校、教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连夜加班突击“造假”。这样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仅没有实效,而且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风气,教师怨声载道却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情绪状态还怎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评价严重滞后的问题
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是以“打分划等”为主要目的的。教师评价学生是这样,领导评价教师、教育部门评价学校也是这样。评价的功能十分单一,内容很难全面,方式方法也比较机械。一个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终生发展的命运,也决定了教师的业绩考评总分,不仅影响评优选先、职称晋升,搞不好还会落聘。一个成绩排名、“末尾淘汰”,给予教师太大的压力。这样的“量化考评”披着公正科学合理的外衣,但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获得的结果往往是以偏概全、以假乱真,给教师带来“灾难”性的伤害。要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彻底端正教学评价的目的,转变评价的功能,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教学评价本身需要解决的难题非常多,再加上中考的压力,改革就更难了。然而评价是杠杆,是关键,评价不改一切都会受到局限,都会中途夭折,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主动越有利。怎么评价?我们将拭目以待。
还有学校究竟是教学为中心,还是安全为中心。平时大家都在吼: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但现实中,学校真的是以教学为中心吗?有一幅标语: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维稳及安全问题是校长头上的一座大山。因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为了安全,校长费尽了心思。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对学校来说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要的程度。我们学校每天都要安排教师进行门卫值班,并将安全教育材料整合成备课资料。基本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日日排查,月月总结上报,成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交通安全有国家立法,有专门的交警部门专管,但每天均有交通事故发生。更何况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能关不能锁,小学生自制能力又差,即使教师进行了教育,但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也难免发生意外事故;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学校教育抵消较大,容易与社会上不良少年勾结,离校出走或被人拐骗。还有在上放学路上出的安全事故,如下河塘洗澡溺水死亡,上放学途中被车撞等都说学校有教育责任。还有如食物中毒,流行疾病,体育运动摔伤,打架斗殴,癫痫、心机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发性伤亡,歹徒进校滋事行凶等等,叫人防不胜防。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开除。殊不知,安全防范设施是很重要的,比如校舍安全,楼道走廊行走安全就包含有设计、建设因素;学生食堂消毒预防设施都需要资金投入,而学校防疫费几乎无预算,而防疫部门每学期检查都提出一堆整改意见后给学校开张收费单,每期收费了事。现在的校长不能担教育专家,而要担安全防范专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细而又细,实施起来全员参与,但也难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没钱请不起门卫,就让教师值班,放学组织学生站队离校,路上还实行跟踪监督负责制。学校封闭管理,不准在校外上活动课,不准在公路上练跑步,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改成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校内就能完成。为了减轻学校的压力,校长让老师们尽量动员家长投入学生保险,但必须有一个前提是家长自愿,在我们这些乡村,要想全部动员入保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家长公然说:孩子交给你学校,出了问题就是你学校的责任。学校又不敢强制保险,一扣上乱收费的帽子,校长可永远不得翻身。现在的安全方面的法规,有关责任的划分也不明确,总能让家长或群众找到学校的相关责任。比如学生在下课期间打闹受伤,学校该承担什么责任,双方家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很难说得清楚。安全事故的出现是有一定比率的,别说是学生,成人没有意外伤亡的吗?一次意外事故让校长和教师负全部责任,这思想的压力能不大?校长和教师谁能保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一辈子不出现这种事呢?在这种压力下,学校管理还能正常开展吗?学生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还能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吗?
四、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敷衍了事,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思路互相抄袭。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交流性。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②同级性。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
③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
由于集体备课采用先备再议、议后再备,最后形成正式教案,大家在正式教案上再添加自己的个性意见,解除了以前的繁杂而作用不大的机械程序,提高了教师们钻研教材教法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就改变了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的评价形式,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评价体系;建立联系本,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矫正性的信息反馈。“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正是强调了评价主体多元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评价。
(三)抓住教学评价关键环节,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常规管理改革从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改革入手,逐步向教师教学评价、学校教学评估渗透过渡,以评价改革为杠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教学评估方案。一是渗透过程评价理念。加大过程评价的力度。视导成绩只占全年评估成绩的50%,平时管理改革、教研成果、教育科研等情况得到充分体现,视导成绩中现场听课也只占40%,其余60%反映的也是平时管理改革、教研风气、教师研究探索、学生能力习惯形成等过程信息。这样做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评估信息的诊断、导向功能,注重评估后的双向交流研讨。评估的目的不能是为打分而打分,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关注评估获得的各种信息,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大家查阅评估资料,畅谈感受提出质疑,通过评估者、被评估者的双向交流帮助老师们分析优势、寻找差距、研究改进策略。这样的交流研讨有助于拉近评估双方的认识距离,也使评估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有效地发挥了评估的诊断、导向功能。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更应从提高农村校长素质开始。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教育问题,注重学校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为农村中小学的校长们减负。只有农村教育发展好了,中国大部分公民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中国也才能真正科学发展,社会也才能和谐进步。
2014年5月
第二篇:老奇台中心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2011.8.13
老奇台中心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凸现,教育将面临到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切的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时代要求、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学习现实和学习基础,考虑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在坚持统一的基础要求前提下,要明确各种教材的目的,做到教材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层次性的密切结合,要做到校本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校本教材。
我校有一批热衷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多项课题的研究更锻炼了科研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高层次地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研究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学校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品质。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学生做有智慧的实践者。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具体目标
1.校本开发目标
选择开发《礼仪教育》、《行为养成》、《交通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等 校本课程,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2.学生发展目标
德、心、智、体、美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高超的现代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的教师。4.学校发展目标
一切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将学校建成一流、先进、面向世界、颇具特色的现代化窗口学校。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研究性原则: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坚持动态和静态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要求突出个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前瞻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2.自愿性原则:尊重师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3.自主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多给师生想象、创造的空间。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使师生都得到发展。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宽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社会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 徐光
成 员: 赵林山 马成荣 李慧 2.课程开发指导机构
奇台县教育局
(二)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1.师资培训的方式与途径:
走出去(参加县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观摩);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老带新(通过师徒结对等名师带教形式,培养青年教师);自学(通过提供网络、书籍、资料、器材,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2.师资培训的内容:
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等。
(三)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参考有关资料,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通过学校组成的领导组审核,形成校本课程教材。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
1.教师评价
(1)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每学年35节课。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4)领导组、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通过五看即: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方式)。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的评比条件;根据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可将其成果成绩优秀者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一)课时设置
每周固定课时,实践活动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安排。
(二)教学要求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上课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等。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教导处要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监控、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次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或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务主任→校本课程教师。2.运作流程
学校规划→前期动员→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3.措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及评价小组。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奇台县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2)制度保障: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3)经费保障: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场所等物质条件。
(4)建立激励措施:与教师的考核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奇台县老奇台镇中心学校
2011.8.13
第三篇:老奇台中心校附加工作量计算办法
老奇台中心校附加工作量计算办法 经校委会研究核定,对上课工作量不满教师安排其它工作,以平衡所有教师工作量。
附加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
1、值周一天(包括早自习、白天巡视、晚自习、周日下午
4点到校)中学部3节,小学部2节。
2、门卫值班一天(24小时):上班期间一天算1节,节假
日一天算4节。
3、档案:标准化、均衡化按B级指标算,“两基”按C级
指标算,党建部分、法制进学校、安全、卫生、精神文明、乡村少年宫按实际装档内容计算工作量。4、5、6、7、8、9、10、鼓队:只计算3-6月共计30节。号队:只计算3-6月共计30节。军乐队:一天一节。版画:一天0.5节。早操:一天0.2节。舞蹈队:一天0.8节。旗队:只计算3-6月共计5节。
说明:以上工作量按实际完成情况计入学期总工作量,未完成不计工作量。
老奇台中心校
2013年8月
第四篇:老奇台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总结
老奇台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深入宣传《人民调解法》,根据奇台县司法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镇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在年初对全镇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调整充实的基础上,2012年8月9日,我司法所组织镇辖4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人民调解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为使培训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司法所从2012年8月2日开始就积极协调镇政府、县司法局相关职能单位、部门和各村主要负责人,就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达成了一致。
一是为加强对这次培训工作的领导,研究成立了以镇主管领导为组长,司法局基层办主任、老奇台司法所所长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认真制订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对培训的内容、时间、人员组织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安排。三是精心编撰人民调解员培训资料,培训资料不仅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法规,还包括《信访条例》等一些人民调解工作有必要掌握的知识。四是精心选配讲授人员。这次培训,我们选配的讲授人员何根东同志办案多年,精通各项法律法规,他的讲解从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入手,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融理论知识于实践经验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是培训之前就尽早与镇主要负责人联系,做好培训场所落实和人员组织。六是培训经费保障充足。本次培训镇政府共投入上百元,县司法局印发《人民调解法》宣传单20册、司法所印发人民调解协议标准文书20份,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保证培训课时,严格培训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为达到通过《人民调解法》的培训,使全镇人民调解员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目的,在培训中,严格按照《培训方案》的规定,从参加人员、培训课时、内容、纪律上都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不搞以会代训。一是达到6课时,邀请镇分管领导参加,实行签到制度,考勤结果计入最终考评之中。二是授课人员注重把生硬的法律法规条款与农村典型的矛盾纠纷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从人民调解基本理论知识、调解方法、策略、技巧、信访接待和调解协议的起草、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等方面进行讲授,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听课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大家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信心,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三是在理论培训结束时,针对所学内容进行书面考试。通过考试,优秀率达96%,及格率达100%。
三、对这次培训的总体评价
本次培训工作现场参加培训的村级人民调解员14名,占全镇人民调解员的50%,参加培训的镇领导1人,县司法局1人,司法所2人,共计17人。
从各乡镇的培训到会情况看,榆树沟村、双大门村、牛王宫村等大多数村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村支书、主任能够亲自到场督促指导,落实人员人民调解员的参训率达到80%。但同时也要看到,二畦村对此次培训不够重视,对人民调解工作认识不到位,组织培训不得力,无人参加本次培训,致使参训率较低。
总体来看,本次培训领导重视、组织到位、讲授简明易懂、学习效果明显,切实起到了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奇台县司法局老奇台司法所2012年8月10日
第五篇:老奇台人民调解员培训讲义
老奇台镇人民调解员培训讲义
——何根东
一、解决民间纠纷的方式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矛盾纠纷,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宗族之间、单位之间、个人之间都不可避免,有矛盾纠纷就要解决,不能和平解决就可能诉诸武力,而以武力解决往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这就产生了调解。美国就经常充当世界警察为其它国家调解纠纷,叫做调停或斡旋,也从中捞取一些好处。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个人解决纠纷方式则常常是复仇,那是非法的,也会把自己搭进去,不值得。
在我国现阶段,民间纠纷的一般解决方式有诉讼、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人民调解。诉讼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官司,它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有时效限制,后面会讲。司法调解是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组织的,分庭前调解和庭后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再由法院依法判决。法院调解结案有利于执行,有些法院还规定调解结案率不得低于80%等等。行政调解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就其所管理领域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比如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进行调解,国土部门对土地纠纷进行调解,公安机关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人身伤害纠纷组织的调解等等。仲裁是指当事人事先约定如果发生争议,则将争议提交某某仲裁机构仲裁,一旦约定,仲裁机构就有对该纠纷有最终裁决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约定,单方申请仲裁是不会受理的。这种方式一般是解决商事纠纷、合同纠纷的。我国还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凡是因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如涉及劳动合同、工资福利、休假、工伤等等方面的争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要向劳动部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起诉。关于人民调解我们下面再讨论。
二、人民调解的历史渊源和法律依据
人民调解是我国特有的制度,设立依据是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根据《人民调解法》第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
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其实在我国民间调解自古就有,就是我们俗称的说闲事,只不过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没有制度化。古代从事调解的一般有族长、亲戚朋友和邻居等,其中族长最有权威,说一不二,说是调解实际上是裁决,那就不像我们有些司法所长,有时嘴皮子磨破了,双方还无动于衷。
三、人民调解的组织机构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3至9人组成,设主任1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除了我们在座的村干部外,还可以吸收一些德高望重、热心调解事务的人参加。其实有不少老党员老村干部很有经验,他们也乐意参与调解。上次每个村报了几个调解员的名单,如果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那我们就轻松一些,同时也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乡镇也设调解委员会,成员就是政府领导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大家可能还存在两个误解:一是认为司法所是专门的调解机构,不管纠纷大小都让找司法所。其实司法所的职责是指导和协助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要是离开了在座的各位,那我们这干人马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在你们的地盘上发生的纠纷还请各位当仁不让,先行调解。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欢迎打我电话,我会尽力予以解答。二是认为只有我们主持签订的调解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调解协议书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一旦双方签字生效就具有法律效力,你们村里主持调解的也是一样,再加上调解人、参加人的签字,就是一份完整的协议书。
四、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应当遵循的工作原则
(一)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政策进行调解,也可以在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遵循社会公德或者参考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企业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和社会善良习俗进行调解;
(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一)偏袒一方当事人的;(二)侮辱当事人的;(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下面讲一下《人民调解法》有关司法确认的程序——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调解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罪与非罪的问题
我们要调处的是民事纠纷,刑事犯罪案件、治安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处理,不在我们的调处之列,那我们就要掌握好罪与非罪的界限。比如杀人、纵火、投毒、强奸、盗窃、诈骗、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等都属于犯罪,应及时报案,不能越俎代庖,以调解的方式解决。但是有些纠纷与犯罪又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尤其是故意伤害案,有的当事人或者出于担心,或者出于其它目的,往往喜欢夸大事实,动不动就报派出所,动不动就打110。曾所长就经常向我抱怨,他们处理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事纠纷。在这里我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是不是这种情况,2006年,杨梅村有名的张祖佑与李国栋发生矛盾,在扭打过程中张祖佑的母亲上前去帮忙,被李国栋推倒在地,摔断了手,鉴定为轻伤。这就是民事纠纷,我们要及时调处。记得那次是刘主席、我和谭部长三个人去的,要李出600元医药费,他同意了,但是他老婆不同意。后根据我们的建议,张祖佑的母亲向
法院起诉并胜诉了,李国栋家赔了大概1100元。
(二)起诉的时效问题
一般诉讼时效是两年,就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如果不起诉就丧失了胜诉权,当然这中间又有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情况。
如果民事纠纷调处不成,要及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要错过诉讼时效。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从侵权之日或损害发生之日起算,四类案件适用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它们是: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六、常见纠纷的调解
一般农村纠纷划分为:
(一)婚姻家庭纠纷;
(二)相邻(邻里)关系纠纷;
(三)房屋宅基地纠纷;
(四)生产经营性纠纷;
(五)债务纠纷;
(六)损害(伤害)赔偿纠纷;
(七)遗产继承纠纷;
(八)经济合同纠纷等。
(一)如何化解婚姻纠纷?
按我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我们在调处婚姻纠纷中所应首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适用这些原则,要注意各项原则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只强调某一原则而忽略了另一原则;还要注意各项原则的相互配合,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相配使用,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
2、如何化解干涉婚姻纠纷?①依干涉婚姻纠纷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办法处理的原则。一般来看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较轻微的干涉婚姻自由行为;第二种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第三种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害人死亡的行为;第四种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并非法对害人实行拘禁的行为。后三种属于犯罪行为,应报告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只有第一种行为可以通过调解的办法化解。②维护婚姻自由的原则。③告诉才处理的原则,但为防止纠纷激化,人民调解组织要掌握时机,主动及时地做好疏导工作。
3、如何化解恋爱纠纷?首先要摸清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有针对性地调解疏导,总的要求既要着眼于思想上教育,又要体谅和帮助他们解决恋爱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遵从“友好分手”原则。对恋爱纠纷中形成的财产纠纷,属于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一般应退还另一方;属一方向另一方赠与的,给予适当返还,实际支出,经过协商合理分割。
4、如何化解婚姻纠纷?①法律不禁止当事
人订立婚约原则;②婚约订立自愿原则;③婚约解除自愿原则;④赠与财物处理灵活原则。
5、如何化解事实婚姻纠纷?①在1986年3月15日以前没配偶的男女,未经民政部门办结婚手续而生活在一起的,现在应补办;②在1986年3月15日—1994年2月1日间,没有配偶的男女可认定为事实婚姻。③1994年2月1日后为非法同居,不按婚姻关系处理处理,而应根据纠纷争执内容,有什么纠纷,处理什么纠纷。
6、离婚纠纷、子女扶养问题、赡养问题,一般都是到法院解决的比较多,我们就不再共同探讨。
(二)如何化解邻里纠纷?
邻里纠纷一般由生活琐事引起、因子女引起、因迷信行为引起,要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①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②公平合理,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③团结互助,互谅互证的原则。本着互谅互让原则,哪怕一方当事人自愿放弃权利的,只要不违法就应当允许。
(三)如何化解房屋宅基地纠纷?
房屋宅基地纠纷是农村民间纠纷中表现比较激烈的一种。因关系到长远利益,纠纷一旦发生,当事人往往寸土必争,互不相让,极易引起互相斗殴,甚至激化为刑事案件。化解这类纠纷难度大,一般应与国土部门配合,共同做好疏导,妥善解决纠纷。化解由于宅基地四至不清的建房纠纷,一般的方法是要首先告诉建房当事人立即停建,直到查明情况,纠纷得到解决。之后应查清宅基地是否已经经过重新规划。如果已经重新规划,则要以新规划的宅基地四至界线为准;如果未经规划,又无法查明原宅基地四至界线,则参照长期以来各自使用的情况,本着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建房一方并未侵犯另一方当事人宅基地使用权,则应说服另一方当事人停止干涉,支持建房一方当事人进行建房。如建房一方确属多占宅基,并侵犯了他人或集体的合法权益,则应说服建房一方当事人退出多占的土地。
(四)如何化解遗产继承纠纷?
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是公民死亡遗留下来的财产。如果该公民的财产在他生产就处理了,或赠与、或出卖了,那就不能算他的遗产;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非法取得的财产,如抢劫、偷盗、贪污获得的财物,不是合法财产,应予追索。被继承人死亡后,单位给予他的未成
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无生活来源的配偶的生活抚恤金、补助费,不属于死者遗产,其他家庭成员无权继承。首先坚持男女平等原则:①在同一继承顺序中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②男女双方互有继承权。夫妻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一半分归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③维护寡妇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法律允许寡妇带产再嫁。其次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再次是要遵循养老扶幼,团结互助的原则(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的老年人在分配遗产时,一般应得到较多的份额)。配偶之间互有继承权。那种和平被继承人非法同居而没有正式确定正式夫妻关系的人,和被继承人只有婚约而未登记结婚的人,与被继承人生前解除婚姻关系的人,无继承权。但对领取了结婚证尚未同居,一方死亡的,其配偶应有继承权。
除此之外,还有生产经营性纠纷、债务纠纷、损害(伤害)赔偿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细说。
法律知识的积累,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而调解技巧的掌握要循序渐进。今天,我们仅仅是相互交流一下,关键还是靠在座的各位村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学习、勤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