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共5篇)

时间:2019-05-13 18: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

第一篇: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

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

上官奔

渑池县畜牧局 河南渑池 472400 联系电话:*** 邮箱:1067846610@qq.com 每年的冬春季节母猪产仔高峰期,仔猪发生腹泻性疾病比较多见。据有关资料统计数字表明,有许多猪群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高达15%-20%左右,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其中哺乳仔猪至断奶前后发生腹泻而引起死亡的约占20%-25%。由此可见,腹泻性疾病对养猪业的持续发生危害很大,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

一、细菌性腹泻

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有红痢、黄痢、白痢,仔猪副伤寒、增生性肠炎、痢疾等。

(一)仔猪红痢

1.临床症状。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的仔猪,以1~3日龄多发,特别是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二、三胎次之,四胎母猪所产仔猪很少发生。仔猪发病时排出红色的稀便,有时为黑色或高粱米糠色。病变可见胃肠胀满,充血、出血。

2.预防和治疗。(1)母猪产前15天和30天各注1次红痢疫苗,5~10毫升,第二、三胎在产前15天注射1次即可。(2)治疗用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等。

(二)仔猪黄痢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的仔猪,以1~3日龄多发,特别是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发病时排出黄色稀薄如水的粪便,粪便中含有气泡和凝乳块,腥臭味。剖检可见胃肠胀满充气,小肠呈半透明状,里面充满黄色物质。

2.预防和治疗。(1)母猪在产前15~20及30~40天各注射1次四价基因工程疫苗,每次4~5毫升;母猪在产前进行彻底消毒;保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仔猪出生后3天注射0.5毫升的庆大霉素,7天、21天各注射1次,1毫升/次。或仔猪出生后的24小时注射1针普达康,体重1千克以下0.1毫升,1千克以上为0.2毫升,第5天再注射1次。(2)治疗时可注普达康、庆大霉素和硫酸阿托品,2次/天,连用2~3天;痢康,每千克体重2.5毫克,1次/天,连用2~3天(肌注);顽固性腹泻时,使用痢康+阿莫西林(混合注射)或痢康+新泻痢必克(分开注射)。

(三)仔猪白痢

1.临床症状及病变。仔猪的白痢多发生在出生后7~30天,以10~20天为高峰期,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20%~30%,仔猪发病时排出黄色、灰白色、白色稀薄如水的粪便,粪便呈腥臭味,碱性。剖检可见胃胀满,充气,表面呈树枝状,小肠呈半透明状,内含大量的食糜。

2.预防和治疗。预防同黄痢。治疗:(1)大蒜16克,锅底灰60克,将大蒜捣烂与锅底灰均匀,用水拌成糊状,每天灌服2次,每次3克,连用3天;(2)大蒜2~3瓣捣碎,乳酸菌素3~4片,碾细末,混合灌服,每天1~2次,连用3天;(3)紫皮大蒜5个,白酒500克,水250克,将大蒜捣成糊状和白酒、水混合,20日龄猪3~5毫升/次,每天1~2次,连服2~3天。

治疗黄白痢疾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口服补液盐,1000毫升水+20克葡萄糖+3.5克食盐+2.5克小苏打+1.5克氯化钾,保护率81%~100%(2)黄连素2次/天,2毫升/次,交巢穴注射;(3)硫酸阿托品5~10毫升/次,交巢穴注射;(4)蛋清霉素:选新鲜的鸡蛋,用消毒好的针头10~15毫升,加青霉素40国际单位或氯霉素2~4毫升,每次仔猪颈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射4~5毫升,1~2次可治愈。(5)用痢菌净配合阿托品注射液作交巢穴注射,痢菌净3毫克千克体重,硫酸阿托品0.1毫克千克体重注射,每天2次,3~5天可治愈。(6)1~15日龄的仔猪,每头每次蟾毒康(0.6~0.7毫升)+地米(0.5毫克)+维生素B1(0.6毫升)+氨苄西林钠(0.05克)混合1次肌注射,2次天,连用2天,日龄大的可适当加量。

二、病毒性腹泻

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该病多发生于12月份到来年4月份,以10日龄的仔猪多发。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呈酸性,pH值小于7。剖检可见胃胀满,充血、出血,肠充盈,充血、出血,呈半透明状。

2.预防和治疗。(1)预防同轮状病毒;(2)排疫肽(每50千克体重1毫升)+白细胞干扰素(每40千克体重1毫升)+黄芪多糖(每1千克体重0.2毫升)。

三、寄生虫类的腹泻

1.发病的症状。该病主要由球虫、鞭形虫、线虫所引起,多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表现腹泻,排出恶臭的粪便,有的粪便中可检测出虫体。

2.预防的措施。(1)母猪在产前7~28天可驱虫,以净化体内寄生虫;(2)仔猪出生后4~5日龄口服球虫净等刺激性小的药物;(3)仔猪在哺乳期间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四、营养不良性腹泻

1.病因。该病主要是由于贫血所致。仔猪出生后体内只含有50毫克铁,而每天需要7毫克,母乳中只能提供1毫克,8天后机体内铁就被耗尽,10天后就会表现腹泻的症状。

2.症状。仔猪精神萎靡不振,生长缓慢,背毛粗乱无光,可视黏膜苍白,腹泻消瘦,有时会出现水肿,最后衰竭而死亡。

3.治疗措施。仔猪出生后1~3日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2毫升的牲血素或血来丰,7~10日龄再注射1次。

4.注意事项。(1)仔猪补铁时最好补铁硒制剂,否则机体在缺硒时,补铁立即死亡;(2)若补单一的铁制剂,可在补铁的同时补硒;(3)仔猪发生黄痢时禁止补铁,否则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发绀,最后致死;(4)补铁必须补2次,可终生防止仔猪贫血。

五、乳汁过浓性腹泻

1.病因。主要是由于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过高所致。仔猪的胃肠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常因消化不良而造成下痢。

2.防治措施。(1)防止母猪过肥,严格控制好妊娠母猪后期、哺乳期的饲喂量,防止蛋白质、脂肪偏高;(2)合理添加脂肪;(3)适量补充血粉、鱼粉;(4)及时调整日粮水平;(5)必要时早期断奶。

六、消化不良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补料过晚,使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不完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率低所致。

2.防治措施。(1)仔猪出生后5~7天开始补料,饲料应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好;(2)仔猪出生后3日龄饮用20℃左右的1%的乳酸水或0.8%的稀盐酸水,以促进消化器官分泌盐酸。

七、中毒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所补饲的饲料发霉变质所致。饲料一经发霉后,进入血液循环,就会致肝细胞变形、变性,淋巴细胞水肿、坏死,导致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免疫机能下降,从而使仔猪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防止饲料霉变,决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2)发生腹泻后立即饮0.2%的硫酸铜溶液或0.5%到1%碘化钾溶液,同时饲料中拌入100国际单位的制霉菌剂。

八、神经性腹泻

1.病因。仔猪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过低所致。温度过低时,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减弱,胃中所分泌的凝乳酶减少,致使乳汁中的蛋白质消化率降低,从而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母猪在寒冷的冬季产仔时,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中;(2)仔猪出生后1~3日龄温度为30~32℃,4~7日龄28~30℃,哺乳期为23~25℃,温度最高不超过34℃。

九、低血糖性腹泻

1.病因。主要是泌乳不足、患大肠杆菌病、胃肠吸收障碍时均可发生本病,吸乳不足,乳汁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小,分泌消化酶的能力降低,导致胃肠道吸收率下降而发生腹泻。

2.防治措施。(1)仔猪出生后体重低于0.9千克的,应口服10%~25%的葡萄糖10~20毫升;(2)防止母猪产仔后无乳或乳汁减少。

十、应激性腹泻

1.病因。仔猪发出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断奶应激(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它能使机体的抗体水平下降三分之二,能引起肠绒毛萎缩,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下降。

2.防治措施。(1)仔猪断奶后维持原圈1周;(2)仔猪断奶后2周以内应维持原来的饲料不变;(3)仔猪断奶后饲喂的原则是“少喂勤喂”;(4)仔猪断奶后应在饲料中合理的添加抗生素、消化酶、有机酸,以控制腹泻病的发生;(5)饮用电解多维水;(6)有效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使蛋白的水平为16%~18%,故应在饲料中加入0.1%~0.2%的赖氨酸。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技术

一、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1.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全部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

2.妊娠母猪于分娩前14天,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公斤体重0.2-0.3毫克,驱虫一次。

3.分娩舍与保育舍进猪前10天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干燥后用1%菌毒敌或百毒杀(3升水中加1毫升药液)消毒2次,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3天后再进猪。

4.分娩舍与保育舍每周坚持用0.05%的过氧乙酸或0.5%的强力消毒灵等带猪消毒2次。5.临产母猪提前3天用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卫康消毒液喷雾猪体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

6.进入分娩舍的所有物品、用具、饲料及人员必须经消毒才能进入。

二、改善饲养管理

1.分娩舍保持温度18-20℃,培育箱的温度为: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

2.分娩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冬暖夏凉,无吸血昆虫及鼠类等。

3.母猪分娩完后,产床要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母猪的乳房及乳头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再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将全身擦洗干净,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

4.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

5.仔猪7日龄开始,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给其补料,以锻炼其肠胃的消化机能。尽可能在饲料中按0.2%添加唯生态C211(微生态制剂,大连三仪研发),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防止仔猪腹泻。

6.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部需要,使仔猪可获得充足而营养成分完全的乳汁。母猪的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后消化不良,可引起仔猪下痢。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引起白痢的发生。

7.让仔猪饮用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吃脏水和粪尿等,否则易引发下痢。

8.仔猪实行早期隔离断奶,28日龄断奶后,母猪离开分娩舍,仔猪在原产床上停留5天,然后全部转至离分娩舍100-200米以外的保育舍隔离饲养,并以原窝组群,以切断和控制传染源在种群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传染。

三、免疫预防

1.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每头猪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4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病毒性腹泻。

2.妊娠母猪于产前40天和15天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每次每头5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黄、白痢。

3.母猪分娩前6-7周,每头肌注CR型仔猪腹泻混合菌苗2毫升(1头份),首免后3-4周,每头再肌注2毫升(1头份),可预防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4.仔猪副伤寒活菌苗,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毫升,给断奶仔猪灌服,5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预防仔猪沙门氏菌病。

5.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二联活疫苗:母猪产前5周和1周各肌注1毫升,免疫期为4个月;仔猪断奶前7天,每头肌注2毫升,免疫期半年。

上述提供的各种疫苗,仅供防控疫病时参考使用。当前在养猪生产中预防仔猪腹泻使用细菌苗的不多,病毒性疫苗也要根据动物疫情和本猪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根本的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适当的使用疫苗接种,实行药物保健,就可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药物保健

1.母猪临产前3天,每头肌注长效土霉素2次,每2天注射1次,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或者每头肌注抗菌肽(抗菌活性肽,大连三仪研发),每6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可预防母猪产后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乳房炎、阴道炎及子宫内膜炎等),保证乳汁的质量,有利于防止仔猪发生各种腹泻。

2.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排疫肽(高免球蛋白)1次,每次每头0.25毫升;或者肌注倍康肽(猪白细胞介素-4),每次每头0.25毫升,可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同时于1、2、3日龄各口服畜禽生命宝(腊样芽孢杆菌活菌)1次,每次每头0.5毫升;或者与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用“止痢宝”(嗜酸乳杆菌口服液,大连三仪研发),每次每头喷嘴1毫升,第二天每头再喷嘴2毫升。可有效的防止仔猪红、黄、白痢的发生。

3.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于1、7、21日龄每头肌注速解灵(第三代头孢菌素)0.2、0.2、0.4毫升,也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

4.仔猪2日龄,用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可防止哺乳期间发生伪狂犬病。仔猪35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

5.仔猪3日龄,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及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毫升;或者肌注铁制剂1-2毫升,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缺硒及腹泻的发生。

6.仔猪7日龄补料开食,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金唯肽C211或益生肽C211(乳猪专用微生态制剂,三仪研发)500克,饲喂10天,可促进消化机能,调节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促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饲养生态环境,防止各种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7.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者倍健(免疫核糖核酸)0.25毫升,可有效的防止因断奶时可能发生的断奶应激、营养应激、饲料应激和环境应激等,避免由于应激而诱发保育仔猪发生多种疫病和腹泻

8.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于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大连三仪研发)500克,加黄芪多糖粉800克,溶菌酶(一种水解酶,大连三仪研发)200克,连续饲喂14天;或于1吨饲料中添加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干扰素与转移因子)400克,板兰根粉800克,抗菌肽200克,连续饲喂14天;可有效的预防断奶后发生各种应激诱发的多种病毒病与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保育仔猪健康生长。

9.如饲料中无法加药,可改为饮水加药,饮用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加黄芪多糖粉加溶菌酶或干扰肽,连续饮用12天,也可收到良好的防止疫病发生的效果。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之前,与每吨饲料中加2克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连续饲喂1周,间隔7天后再喂1周,驱虫1次。

仔猪的疫苗免疫,如猪瘟、口蹄疫、兰耳病、气喘病及链球菌病的疫苗接种,按免疫计划与程序进行,与防止仔猪腹泻是相互相成的。

五、仔猪腹泻性疫病的治疗

对仔猪的腹泻性疫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改善饲养管理,加强对环境的控制,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并结合对症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方案1:排疫肽(免疫球蛋白,可增强免疫力,中和各种毒素),每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干扰素(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溶菌酶,每日2次,每头每次2毫升,连服3天,并加服口服补盐液300-500毫升。

方案2:倍健(免疫核糖核酸,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感染),每15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与双黄连注射液(抗病毒,抗感染,增强免疫力),每公斤体重0.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抗菌肽,每日1次,连服3天,并口服电解多维加葡萄糖粉。

2.细菌性腹泻的治疗

方案1:排疫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加猪用转移因子(每40公斤体重1毫升)与穿心莲注射液(每头仔猪2-3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溶菌酶加电解质多维,或者口服杨树花(提取物)加电解质多维,每日2次,连用3天。

方案2:倍健加倍康肽与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口服抗菌肽加电解质多维或者口服杨树花(提取物)加口服补盐液,每日2次,连服3天。

仔猪红痢发病急、死亡快,可用排疫肽加转移因子或者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同时配合穿心莲注射液与10%氟苯尼考注射液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口服溶菌酶或抗菌肽加电解质多维,疗效尚佳。3.非病原性腹泻的治疗

非病原性引起的仔猪腹泻,重点是要减除或降低仔猪断奶时诱发的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心里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应激;给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空气流动、东暖夏凉、无污染的生活环境;严禁饲喂腐败变质、发霉的饲料,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实践证明,5周龄以上的仔猪,其日料中蛋白质含量从21.4%-22%降低到10%-16%,另外添加赖氨酸,并保证足量的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碘、钴与硒等,可使仔猪腹泻的发生率下降40%。当发生腹泻时,可参照上述治疗方案实施对症治疗。

第二篇: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控

仔猪病毒性腹泻病防控知识

去冬今春,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仔猪腹泻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情况,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严防我县仔猪腹泻疫情的暴发流行,保障我县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户注意防护。

一、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能是去冬今春仔猪腹泻疫情的主要病原,也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两种或三种病原混合感染致病可能。

二、流行病学与主要发病特征

冬春季是仔猪腹泻疫情的高发季节,我县主要集中在1-4月份,传播迅速、病程较短,哺乳和断奶仔猪易感。发病仔猪表现出呕吐、腹泻、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肛门松弛、持续排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稀便等症状,脱水消瘦迅速,体温可达39℃以上,于1周内衰竭、死亡,仔猪死亡率50%以上,哺乳仔猪可达100%,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总体较差。病死仔猪剖检肠壁变薄,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淋巴结肿胀,其他未发现特征性病变。母猪、种公猪和育肥猪腹泻多为一过性感染,症状较轻。

三、防控措施

1、强化疫苗免疫。可在母猪产前4周左右注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或三联疫苗。同时做好猪伪狂犬、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猪舍冬季保暖,合理饲养密度,合理搭配仔猪断奶前后饲料,防止仔猪发生消化不良或饲料霉变而引起腹泻。

3、完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要加强种猪引进和仔猪调运的监督管理,提倡自繁自养,确需引种的要保证仔猪来源健康,严格隔离、淘汰和有效处理发病仔猪。要严格落实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措施,做好场内人员净化工作,严禁场外人员进入猪舍,加强对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进出口等关键地点管理。加强车辆进出管理,杜绝传染源,减少传播途径。

4、加强防疫巡查。一旦发现仔猪腹泻流行,要及时和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联系,积极配合做好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样送检。

第三篇: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摘 要:该文分析了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注意改善日粮品质,加强饲养管理,制订科学免疫程序等。

关键词:仔猪;腹泻;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23-02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性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疾病性因素,而更多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交叉感染。仔猪腹泻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一旦发病将直接影响到断奶仔猪的增重和成活率,进而影响整个饲养周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l],已成为影响和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

1.1 生理性因素

1.1.1 消化道发育不健全 初生仔猪消化道处于发育阶段,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低,胃肠道短且容积小,分泌胃酸及消化酶的能力较差,消化吸收机能还不健全,容易造成腹泻。

1.1.2 免疫机能不健全 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除从初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外,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因应激和免疫能力低容易导致腹泻[2]。

1.1.3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在较低的环境下,不易维持正常体温,极易引起其消化系统紊乱而引起腹泻。

1.2 饲养管理因素

1.2.1 营养性因素 当日粮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皂角苷、棉酚、单宁、非淀粉多糖等,容易引起腹泻。另外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的缺乏或比例不平衡,会导致仔猪胃肠粘膜的结构受损,肠道菌群平衡失调,消化功能下降,引发腹泻。

1.2.2 应激性因素 主要有断奶应激和饲养环境应激。断奶应激主要是母仔分离的心理应激,从母乳转向饲料的营养应激和从分娩舍到保育舍的环境应激,仔猪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容易造成腹泻。饲养环境差,圈舍湿度大、温度低且突变、卫生条件差、空气质量差等容易使仔猪受到刺激,也会引起腹泻。

1.2.3 饲养方式因素 如母猪妊娠期不限饲、突然变换饲料等会影响乳汁质量的稳定,仔猪吮吸而引起腹泻。仔猪教槽时间及方式不正确、转群、分栏、断乳等因素的作用,仔猪也极易出现腹泻。

1.3 疾病性因素

1.3.1 细菌性腹泻(1)大肠杆菌性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痢、白痢。多发生在3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约为50%,死亡率20%左右[3]。发病猪以排乳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为特征,有特殊腥臭味,发病仔猪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而死。(2)沙门氏菌性腹泻。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主要是仔猪副伤寒病,1~4月龄仔猪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多因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潮湿等及营养障碍而发生,粪便呈黄色水样,恶臭,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1]。(3)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仔猪排红色稀粪,解剖发现小肠后段有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感染后同窝仔猪发病100%,死亡率20%~70%。自然界中该菌分布广泛,部分母猪肠道中有该菌,并可排除,但猪场污染后,很难根除。

1.3.2 病毒性腹泻(1)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肠道疾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5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2)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在猪群中呈流行性传播,一但发病波及全群。发病仔猪粪便水样,小肠充满大量黄色液体并膨胀,肠绒毛变短。(3)轮状病毒。发病仔猪常呕吐、腹泻,脱水严重,粪便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2~5周龄仔猪多发,发病率50%~80%,死亡率7%~20%,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综合防治措施

2.1 注意改善日粮品质 日粮中添加酸制剂和酶制剂,以补足仔猪胃酸的不足和消化酶种类、数量的不足。添加益生素,能维持仔猪肠道正常菌群,促进有益菌生长。另外注意加强冬季保温。

2.2 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保证猪日粮中各种营养素比例的平衡,尽量选用知名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仔猪投喂量要循序渐进,饲养密度适中,早期教槽,逐步断奶,逐步换料,母子逐渐隔离,尽量减少转群、分栏等环境应激,另外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加强对已发病猪的营养护理工作,及时补盐、补水,控制采食量,药物治疗和肠道护理同时进行[4]。

2.3 疾病性腹泻防治

2.3.1 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模式 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控制猪场的引种。抓好母猪产前产后护理工作,注意猪舍消毒和产后母猪乳头消毒;抓好新生仔猪防寒保暖、及时喂初乳,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3.2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认真做好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免疫工作。并且加强免疫效果的跟踪检测,长期污染的猪场可考虑制备毒素抗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做好药敏试验,预防多重耐药菌。

2.3.3 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的独特作用。自2006年始欧盟立法禁止使用抗生素后,微生态制剂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趋势更加明显。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剂可以帮助幼畜禽尽早建立健全肠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从而减少消化道疾病,并促进生长[5]。微生态制剂用于仔猪腹泻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结语

仔猪腹泻病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腹泻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发病后,要先分析确定引起腹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症下药。还要考虑相关的致病因素,力求从源头上控制病因,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几率,从而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魏良思,王寿禹,凌静.仔猪腹泻的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J].猪业科学,2014(1):92-93.[2]韦建强,赵跃平,莫俊成,等.仔猪腹泻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05,21(9):689-692.[3]周永江,贾北宁.浅谈仔猪腹泻病的类型及防控措施[J].畜禽业,2014(1):52.[4]王蓓蓓,周义奎.仔猪腹泻病的病因与控制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4):110-112.[5]张青.几种微生态制剂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3):7-8.(责编:徐焕斗)

第四篇: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要点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控

断奶仔猪的腹泻一般发生在断奶后的3-10天,第七天达到高潮,一般形成粥样或水样腹泻,内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1)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造成抵抗力下降。(2)仔猪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不适应植物蛋白高的饲料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加之胃肠道pH偏高,消化酶活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诱发腹泻。(3)断奶应激,尤其是环境应激,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度时,腹泻率就会升高25-30%,湿度高的环境也会使腹泻数明显增加。(4)不适当的饲喂方式:过度限饲及过度饲喂,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5)免疫反应,尤其是在喂玉米-豆粕型日粮时,且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时的生豆饼生豆粕时,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水泻。(6)胃肠道菌群失调。为此,为了减少本病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育肥舍全部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

妊娠母猪于分娩前14天,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2-0.3mg,驱虫一次。

分娩舍与保育舍进猪前10天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干燥后用1%菌毒敌或百毒杀(3L水中加1mL药液)消毒2次,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6天后再进猪。

分娩舍与保育舍每周坚持用0.05%的过氧乙酸或0.5%的强力消毒灵等带猪消毒2次。

临产母猪提前3天用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卫康消毒液喷雾猪体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

进入分娩舍的所有物品、用具、饲料及人员必须经消毒才能进入。2 改善饲养管理

分娩舍保持温度18-20℃,培育箱的温度为: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

分娩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冬暖夏凉,无吸血昆虫及鼠类等。母猪分娩完后,产床要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母猪的乳房及乳头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再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将全身擦洗干净,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

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配消毒,防止感染。

仔猪7日龄开始,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给其补料,以锻炼其肠胃的消化机能。尽可能在饲料中按0.2%添加唯生态C211(微生态制剂,大连三仪公司研发),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防止仔猪腹泻。

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部需要,使仔猪可获得充足而营养成分完全的乳汁。母猪的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后消化不良,可引起仔猪下痢。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引起白痢的发生。

让仔猪饮用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吃脏水和粪尿等,否则易引发下痢。仔猪实行早期隔离断奶,28日龄断奶后,母猪离开分娩舍,仔猪在原产床上停留3天,然后全部转至离分娩舍100-200m以外的保育舍隔离饲养,并以原窝组群,以切断和控制传染源在种群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传染。3 免疫预防

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每头猪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4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病毒性腹泻。

妊娠母猪于产前40天和15天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每次每头5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黄、白痢。

母猪分娩前6-7周,每头肌注CR型仔猪腹泻混合菌苗2毫升(1头份),首免后3-4周,每头再肌注2mL(1头份),可预防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仔猪副伤寒活菌苗,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mL,给断奶仔猪灌服,5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预防仔猪沙门氏菌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二联活疫苗:母猪产前5周和1周各肌注1毫升,免疫期为4个月。仔猪断奶前7天,每头肌注2mL,免疫期半年。上述提供的各种疫苗,仅供防控疫病时参考使用。当前在养猪生产中预防仔猪腹泻使用细菌苗的不多,病毒性疫苗也要根据动物疫情和本猪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根本的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适当的使用疫苗接种,实行药物保健,就可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第五篇: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一、各环节主要防控措施

(一)行政部门

组织领导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向政府汇报疫情和工作情况,加强与综治办、教育、宣传、街道、社区等沟通,实行联防联控,打击无证幼儿园,强化露天厕所、粪便和污水等生石灰消毒措施的落实。

(二)疾控机构

1.制定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开展检查指导,业务培训和社会整体宣传,提出学校和托幼机构停班、停课建议。完成实验室月监测任务。

2.提出防控意见和建议。实行疫情日报告和周分析,密切衔接防控链条的各个环节,要通过对各个环节掌握的情况,通过督导检查发现的情况,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分析疫情和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站在全局角度,全面地向行政部门提出疫情防控的意见和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对聚集性、重症、死亡病例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臵,对所有病例全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医院、托幼机构、学校及患者家庭开展技术指导。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增加督导频次,严防发

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卫生监督机构

1.对辖区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开展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2.负责学校、托幼机构采取关停和解除措施,要履行工作手续。

(四)定点医院

1.首诊负责,就地治疗。基层医院发现的病例要直接转运到当地定点医院治疗,除重症病例外各地不得向市级定点医院转诊。

2.疫情报告。当天确诊的病例当天进行网络直报,晚间确诊的病例次日上午报告,为及时流调争取时间,缩短患者暴露过程。

3.病原学监测。对所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采样送检。对托幼机构及学校符合聚集性发病的病例均应采样送检。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采集5份病例便样送检。4.协助开展流调。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调,落实疾控中心流调过程中提出的防控措施。

5.通报出院信息。在患者出院当天及时将患者出院及相关信息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再分解给基层医院开展随访管理。

6.明确诊断。对所有病例全部实行院内专家会诊,每个

确诊病例要有会诊记录,确诊病例必须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有关要求,既不漏诊,也要避免“过度”诊断。

7.实验室检测。定点医院要开展EV71型和Cox A16型血清学检测,用于辅助诊断,并早期发现可能引起重症病例的病毒类型。

8.管理传染病源。确诊病例要动员住院治疗,医院按照肠道传染病治疗原则进行管理。尽量避免门诊治疗,门诊治疗要实行专室管理。门诊和住院治疗患者,要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类型分室收治,严防交叉感染。

9.严防院内感染。门诊及病房严格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医院感染科人员要深入相关科室对医护人员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逐一查找并解决院感问题。

10.规范诊疗记录。门诊日志内容及项目填写齐全,出入院登记有详细家庭地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便于追踪患者。

11.开展健康教育。悬挂宣传板,发放宣传单。

(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管理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

(1)负责对居家治疗患儿开展随访,掌握患儿病情进展,发现异常立即送定点医院就诊,严防出现重症病例,严防与其他儿童接触。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

后1周。

(2)负责辖区出院患儿居家隔离的管理。管理时限为出院次日起1周。

2.开展健康教育。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单位发放宣传单,留有发放记录,在乡镇、社区、村屯悬挂宣传标语,通过广播等开展宣传。

3.落实专车运送患儿到定点医院诊治。对运送车辆彻底消毒。

4.指导患家对厕所、粪便等进行消毒、掩埋处理。

(六)工作衔接流程

1.住院患者的管理。患者住院期间由医院负责看管,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2.出院患者的管理。定点医院在患儿出院当天尽快将患儿出院信息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及时将患者信息分派到患者所在基层医院。

基层医务人员当天与患儿监护人取得联系,督促监护人落实疾控中心在对患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发放给监护人“隔离告知书”中提出的要求,每天到患者家中随访,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每次随访后填写“手足口病病例居家医学观察记录表”,随访时限为患儿出院次日起连续1周。隔离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解除后由基层医院随访医生给予开据“解除隔离证明”,学校或托幼机构凭此证明方可同意患者

复托或复学。基层医院随访结束当天要将“手足口病病例居家医学观察记录表”报疾控中心审核、备案。

3.居家治疗患者的管理。基层医院接到信息后,管理上与出院患者的管理方法相同。随访时限为患者症状消失后1周。

4.随访效果评价。疾控中心对基层医院的随访效果实施监督检查,5.关停学校和托幼机构。符合关停班或关停园及学校要求时,疾控、监督双方派人同步到达关停学校或托幼机构执行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所定期对关停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关停期满后,被关停单位要向市卫生监督所提交“小学、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复课申请”,同时递交“隔离告知书送达记录表”和“随访记录表”,经审核后,卫生监督所通知疾控中心同步到达关停单位,现场检查合议合格后,卫生监督所出据相关证明后方可复课。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要将关停园或关停班的指导意见和执法文书报卫生局,再通报教育局。

6.密切接触者的随访。学校或托幼机构对市疾控中心通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遇有不适症状,立即督促和指引患者家长到定点医院就诊。随访效果由疾控中心实施监督检查。

二、共性防控措施

一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防控措施要进一步细化,专业机构要上下沟通,各地在总体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再具体安排,各个环节要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人,措施明确后关键在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这三个疫情防控关键点,托幼机构易感人群密集,医疗机构交叉感染风险高,农村地区卫生环境差。

二要加强培训,提高能力。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要强化内部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疫情处臵和卫生监督质量,疾控中心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医疗单位和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培训,医疗单位要在此基础上对本单位开展二步培训,要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侧重培训内容,对托幼机构侧重培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各级医疗机构要对《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全员培训。

所有培训都要突出抓好培训质量,被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一个也不能少,确保培训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培训单位要针对性地制作培训考卷,培训后要进行考试,要让接受培训所有人员一一过关。

三要实行定点收治,严防交叉感染。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转送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诊断。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巡诊,用专车将发现的患者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对不典型患儿,要收入留观隔离病房,一旦病情变化较快或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转诊,没有车辆的单位转运工作由属地行政部门协调解决。除定点医院外,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单位不得收治。

各级医疗单位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有关要求,重点加强急诊留观室、输液室、手足口病病区和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患儿及家属的卫生意识,医护人员要告知陪护人员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接诊医生要规范接诊行为,要一患一洗手,工作服和口罩要认真消毒或销毁,严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四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疾控机构牵头开展社会宣传,定点医院、学校、托幼机构负责本单位,基层医院家庭宣传。

五要强化督导检查,严肃追究责任。要成立联合督导组,持续、巡回开展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追踪整改落实。要强化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属地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对发现的问题督导组要及时向督导单位领导反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手足口病疫情扩散的要依据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追究责任。

六要及时调度情况,切实解决问题。建议各地实行周调度会议制度,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定点医院、被督导单位等参加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会议频次,扩大参会单位,邀请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会议通报督导检查情况,听取落实情况,制定有关对策,研究解决办法。

下载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及防控技术(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育仔猪疾病防控体会

    保育仔猪疾病防控体会 发布时间:2009-03-23 作者:lybadm 信息来源:中国养猪第一网 点击率:149次 白世萍,刘德旺 问病哪得多如许,体弱菌杂多应激。釜底抽薪是良方,营养环境和管理......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蔓延,保护我园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随后,立即行动,展......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最终5篇)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一) 各托幼机构和小学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点,要建立晨检制度,在晨检中如发现有发热或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可疑患儿......

    手足口病防控技术要点(定稿)

    手足口病防控技术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常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7岁以下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

    传染病防控措施

    传染病防控措施 莱西市日庄镇院里小学 2013.9 院里小学传染病防控措施 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定相......

    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措施为了响应实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司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根据董事长的......

    廉能防控措施

    高排初中 廉能风险防控预警工作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廉政风险防控预警工作,有效遏制易诱发腐败风险,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廉政风险点及涉及单位 (一)学校收费 1、巧立名目乱......

    钢筋防控措施

    关于现场钢筋直螺纹试验不合格整改措施近期项目部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试验不合格的情况。事后项目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查看了作业现场,并于2013年9月25日星期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