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重点
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论述重点
持续强化全员服务理念。必须把意识培养作为基础,牢固树立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管理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纳税服务作为核心业务之一,持之以恒抓紧抓细。要围绕打造服务品牌,与时俱进创新服务理念,尽快转化为全体干部纳税服务的自觉行动。要以理念指导工作,全面完善济南特色纳税服务体系,争取通过全省纳税服务体系观摩会,进一步提升税纳税服务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加快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要分步推行、加快推进,力争将各层级应承担的各项服务业务,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大力建设推广办税服务厅示范点,实现全市办税厅基础服务标准化。规范与纳税人直接接触的各类岗位的服务标准,尽快细化制定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涉税调查、综合税政、税务稽查等关键岗位的服务规范。逐步针对所有税收业务岗位和机关层面,健全纳税服务的职责标准和工作协调、绩效评价等体系。
在减负增效上要有新突破。一是建立办税流程分析监控机制。要以纳税人为导向,加强服务与管理的统筹协调,全面梳理分析和精简优化税收业务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和时限。要进一步提高前台受理、后台限时流转的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推广前台即时办理、不再后台周转的业务流程。重点要在法律框架下敢于突破传统约束,探索下放审批权限和前移审批事项;对不能下放和前移的,要合并业务流程中涉及的调查、检查事项,切实减轻一线管理和纳税人办税的负担。二是继续规范精简报表资料。除发票工本费外,纳税人办税所需的表证单书一律免费提供。应用“一体化平台”电子档案系统和CA认证,加快推行无纸化审批。三是强化效能监督。健全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建立纳税人诉求分析响应制度和征纳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窗口、热线、第三方调查等渠道,坚持开展纳税服务需求分析。规范投诉处理程序,把投诉举报作为分析需求、改进服务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减负增效,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持续降低投诉率。
提高服务资源整合利用水平。一是坚持优化完善“一体化平台”。加强业务功能需求与开发技术配套,强化运行维护,切实提高平台使用效果。针对税收业务岗位的一体化平台应用,整合统一各类流动性服务平台。二是规范统一涉税咨询服务。推行全国统一的12366热线系统,建立健全远程坐席;完善12366税收知识库,统一规范咨
询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分类咨询辅导管理办法,及时响应纳税人合理诉求,实现个性化税法宣传和专业化分类辅导。三是推进社会化纳税服务。依法规范支持注税行业发展,强化涉税中介维权护法作用。健全联席会议、联评信用等级、信息互换等社会化协作机制,推进外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构建信息化支撑的专业化管理论述重点
完善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健全专业化管理总体规划和具体标准。对照落实省局《税收征管体系实施意见》,研究编制系统税收征管三年规划,对全市征管改革进行通盘考虑和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好专业化管理的框架和步骤。推进专业化税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梳理、规范、细化各项管理职责和标准。二是强化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作机制。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重点针对监控、分析、调查、评估、检查五类岗位,在综合业务与各税种管理部门之间,切实理顺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完善业务统筹协作机制,依托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发挥整体合力,防止淡化责任、推诿扯皮、多头下户等问题。三是加强专业税务稽查和查管互动。进一步发挥以查促管和管查互动合力,加大重大案件查处和审理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保持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强化信息管税支撑作用。专业化管理必须以信息管税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数据分析对征管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为此要做好三点:解决垃圾数据、拓展第三方信息数据、深化数据处理分析应用。前两点是基础,应用是关键。今年,要针对完善一体化平台业务需求,从流程设计、数据采集利用等各方面,以平台为有力工具,切实增强信息管税功能。市、县两级都要整合数据分析职能和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建立跨职能、跨部门的税收分析项目管理团队,首先从体制上解决工作问题;其次要建立集中的数据仓库,开发数据分析应用工具,建立税收分析发布、反馈机制;再就是重点解决方法问题,构建分行业、分税种的数据分析等模型,建立完整的分析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增强征管能力,解决一方面大量数据浪费、另一方面征管质效上不去的问题。数据分析中心要发挥好三项职能:一是集中加工信息数据。汇总共享专业化管理模式中各个层面和环节分散的信息数据,后台集中加工、前台统一发布,用集中分析整
合各岗位分散分析,聚合增强数据应用对一线管理的指导督促功能。二是集中发起工作任务。对集中分析发现的疑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统筹发起税源监控、纳税评估、风险控制等各项任务,改变分头组织、效率和效果分散的工作模式。三是集中检测管理质量。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常态化跟踪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督导整改,充分提升征管效能。
积极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把风险管理贯穿到专业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健全税收风险应对机制,明确税收风险识别、评估、定级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应对不同等级风险的要求和方式方法。构建管理员以管事为主、管户为辅的征管模式,建立覆盖全市重点行业的税收管理指引和税源监控模板,推行行业(片区)事项管理、存续期巡查等制度。不断加强税源基础和分级分类管理,提高税源监控水平。
建立规范高效的征管流程体系。按照合法合规、务实简约、权责明晰的原则,以精简和理顺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为基础,进一步理顺征纳之间、一线人员与管理层之间的法律责任,既要大幅度提高专业化管理运行效率,更要减少不必要的责任负担和执法风险。对此,市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实行重点攻关,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征管科技、督察内审、信息中心及各业务部门,集中参与,统一推进,尽快建立优质高效的征管流程体系。
推进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论述重点
提高执行力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加强作风建设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而突破口就在于提高执行力。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那种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那种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那种畸轻畸重、忽视协调的做法,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当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行政执行力弱化问题,表现为:一是有令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比较极端的表现,一些地方置中央权威于不顾,导致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被“执行走样”,影响国家政令畅通。二是执行意识不强,知难而退。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不求突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困难面前畏首
畏尾,在挫折面前找借口,不敢啃“硬骨头”,不敢碰“钉子”,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执行效率不高,得过且过。有的干部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沓,不推不动,推一下动一下,工作主动性不高。导致群众办事“跑穿鞋底,磨破嘴皮”,结果马虎了事;四是执行办法不多,习惯于“老套路”解决问题。这属于胡总书记所说的“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形势不断变化,情况随时改变,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矛盾,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五是执行能力不强,有心无力。新形势新任务下,执行能力显然尤为重要,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凭“老经验”决策,凭“想当然”办事,执行起来自然力不从心,即便执行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不但阻碍了决策的贯彻落实,而且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助长了不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当前,提高执行力建设已迫在眉睫,加强作风建设要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效能政府。
具体措施就是强化干部考评问责管理。一是明确和强化责任主体。根据专业化机构和岗位设置,进一步划分明确各项业务对应的征纳双方责任。重点完善全系统各层级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全面推行岗位职责管理,固化工作责任,夯实执行力考评基础。二是改进对领导干部的考评。坚持“抓班子带中层、抓领导带队伍”,优化基层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评办法,制定中层干部综合考评实施办法,全面实施对市局机关和基层中层干部的综合考评。完善重点工作考评内容和标准,纳入一体化平台管理。三是完善公务员考核。严格落实《公务员考核规定》,优化完善工作流程,坚持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紧密结合,探索推行日常积分制管理。今年,重点对调查、评估、监控、服务、稽查等专业化岗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干部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四是狠抓问责管理。实行定期讲评制度,规范考评结果公布和奖惩应用,促进公开、公正、有效。改进干部行政告诫和问责办法,健全针对“不称职”干部的退出机制。重点强化敢于负责、敢抓善管意识,坚决治理纪律松弛、作风散漫、政令不畅、协作不力、工作质量差等问题。
第二篇:教学法重点论述
教学法重点论述题
第一章
1、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P18 ①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法希望彻底贯彻“心绪是”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②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
③注重研究学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以过去只研究教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
④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面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态度,注重激情引趣。为了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因素,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
⑤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教学中往往要求选用几种能互补的方法,并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理想境界。
2、结合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P4 ①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a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b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c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②教学盲人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a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b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c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③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a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b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c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三章
论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P82
1、由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竞争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人们在设计和创建教学模式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交能力。
2、由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
3、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教学模式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4、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50年代以后产生的教学模式大都属于演绎教学,即从一种思想或理论假设出发,设计一种教学模式,用实践检验证明其有效后,确立这一教学模式。
教学法重点论述题
第二章
1、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P38 ①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
全面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内容指向;主动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工具指向。
②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③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许多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成熟状态,客观上决定了许多是一个潜在的主体;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④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加工者和转换者,教师是一个自觉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为胜任教育者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教师又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者,这是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角色所赋予的最高要求。
⑤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在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知识应为学生思考、感情、行动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必须是许多积极主动参与,才能产生较大的效果。第四章
1、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P127 ①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
研究学习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它完全不受系统的、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知识和教材的局限,不以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
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是以“研究”或“探讨”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区别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的结论不是终极目的,而经历过程、丰富经验、争强体验本身就是目的。在过程中发展综合实践能力才是根本目的。因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教学法重点论述题
第五章
1、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P186 ①体现意图,有目的性。板书设计要加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喝随意性。板书设计应符合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②书写规范,有示范性。板书要工整,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准确、清楚、美观大方,不潦草难辨,影响学生的学习。字的大小要适中,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宜。③语言准确,有科学性。板书用词要准确、恰当,能正确反映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意图。图标规范,线条整齐。表达的知识要正确、再现的信息要准确。反映的资料要无误、揭示的内容要客观。④层次分明,有条理性。各学科的知识内容都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板书也要层次分明、条例去年高出、枝蔓有序、繁简适中、逻辑性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头脑清晰,掌握系统连贯的知识。⑤重点突出,有鲜明性。教师的板书必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学生通过板书就能纵观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⑥合理布局,有计划性。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设计,确定好板书的呢偶然,规划好板书的格式,预订好板书的位置,使教学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⑦形式多样,有趣味性。教师板书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波动他们的心弦,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2、结合实际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注重发展自己的理答技巧。P179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①恰当理答的前提。
a理答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倾听有助于提升提问效果,有利于学生产生高质量的回答,有助于教师发现、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突出相应的补救办法,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切记心不在焉或者忙于其它事情。b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应马上评论或判断,而是应该停顿片刻,略作思考,然后再由教师或其他学生对刚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判断。②理答的几种形式。
a提示。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出部分答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旧知识;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从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方法进行提示。
b探究。探究是指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回答正确,但他们提供的答案往往不够深入、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清楚,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提供补充信息,使自己的回答更深入、更清楚、更规范的一种理答方式。探究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c转引。转引是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比如,当一个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请其他同学回答。
d回问。回问是指当某个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先把问题转引给其他学生,等其他学生正确回答后再将原来问题提问给那位不会的学生。
e延伸。延伸是指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回答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振奋却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使其更具概括性、代表性、普遍性的一种理答方式。它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法重点论述题
第六章
1、结合实际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P195 ①以质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
质性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以评价,如采用学习日记、行为记录等评价方法加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②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适应课程目标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不再是为了选拔与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再是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而是面向学生的全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
③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
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改变划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积极的、个性化反应。发展性学生评价突出地强调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④当学生评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时候,这样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解决真是生活中的问题的各种能力的生成,因此,学生的评价必须基于问题的情境性。⑤强调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要求教师、家长、社区相关人员都要走到评价活动中来。⑥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客观要求。要一改“应试教育”单一的纸笔测试的呆板的评价方式的局限。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与手段等。
2、结合实际分析合作评价的操作策略。P213 ①教师要做好合作评价的组织者。
教师要向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说明合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向各评价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为家长和社区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②合理控制评价主体的参与范围。
要分清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③淡化等级和分数。
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评价享受到成功的的娱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④信息应以描述性的为主。
等级和量化评价不利于说明问题,描述性的信息更能说明学生发展的状况。⑤不便在高利害评价中使用。
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及时反馈。属于形成性评价;由于他们缺少评价方面的专业训练,提供的信息不便用于高利害评价。⑥及时沟通反馈调整。
评价者,如家长、学生、社区等。不仅仅是帮助教师收集信息,他们也有权利对学生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
第三篇:中国法制史期末重点及论述
第一章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1、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
法的起源就是从自发的个别性调整到规范性社会调整的过程。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原始习惯有了阶级色彩。此后国家机关根据阶级统治的需要,赋予某些符合统治者利益的习惯以国家意志使之成为习惯法。夏朝法律来源于原有的行为规范如礼、战争军令、苗族习惯法。
2、奴隶制五刑 墨、劓、剕、宫、大辟
3、中国奴隶制法律制度在形成中出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阶级社会的统治工具,是在政权中占统治地位的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
二、最高统治者的命令代表着整个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三、阶级社会法律的权威建立在残酷的刑罚上
四、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五、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用暴力手段强迫人们必须遵守。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1、西周法律思想中礼与刑的关系?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密切,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奴隶制法制的完整体系.“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地、积极地规范人们,要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二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缺”, “出礼入于刑”。对于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明出礼入刑是不平等的。
2、什么是“五听”?
是西周的审判方法:“以五声听狱讼”,即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通过观察以探究当事人心理活动来进行审判的方法。包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原则:(1一妻一夫多妾(2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同姓不婚
程序:六礼婚姻解除:七出(针对女方)离婚的限制:三不去(针对男方)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1、春秋时期主要立法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法经》李悝 意义:(1促进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2打破旧的“礼仪”传统(3剥夺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4中国古代法学兴起
2、简述法经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主要内容:正律—关于盗贼杂法—六禁、逾制具法—加减刑罚
特征:(1以镇压盗贼为首要任务(2反对奴隶主贵族固有的等级特权(3全面维护君主专制(4 贯彻法家重刑主义原则(5体例上诸法合体具法列后
意义: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封建法典,确立了封建刑律的根本任务,确立了封建法典的编纂体例,是我国封建法典之源,开创了我国法制史新纪元。
4、试述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商鞅两次变法改革:第一次重点打击奴隶主贵族政治势力,第二次是废除奴隶制土地法改革。法律方面主要有(1改法为律(2明法重刑(3发展农业生产(4废除世袭特权
影响:使得秦国更强大、推动了封建法治发展、促成了国家统一。
5、试述春秋儒法之争及其对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意义。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儒法两家。儒家代表保守的旧贵族势力,主张“礼治”,是为“复古”;法家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力倡“法治”,是为“变法”。春秋战国之际,双方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法家要变法,就必须抨击保守的礼治思潮;儒家要复古,就要进行积极的反击,批驳法治主张,这样的论争称为礼法之争。
意义:
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1、简述秦法制的总体特点和历史教训。
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
秦国笃信法家、力行法家的严法之治,最终因急政暴虐,导致速亡。
2、简述秦朝的主要刑事立法。
秦律:定罪量刑的内容如责任年龄、有无犯罪意识、区分故意过失、数罪并罚、共犯加重、自首减刑、诬告反坐 刑罚:(1、死刑(2、肉刑(3、作刑(徒刑)(城旦与城旦舂;鬼薪与白粲;隶臣和隶妾;司寇与舂司寇)(4、笞刑(5、迁刑(5、赀刑和赎刑 罪名:(1、危害国家政权罪(2、侵犯人身罪(贼杀伤罪)(3、侵犯财产罪(盗窃罪)(4、职务犯罪(5、逃避赋税罪(逋事或乏徭罪)
第五章:汉朝的法律制度
1、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一妻一夫多妾、夫尊妻卑、七出三不去、不孝为大、同居共财、严禁内乱、嫡长子继承制
2、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及影响。
过程:确立德主刑辅法律思想、严格维护封建纲常关系、规定儒家化的刑罚原则和司法制度 影响:上继周秦下启唐明,确立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风貌。
3、汉文景帝刑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文帝废除肉刑,景帝改革笞刑。
意义:正式废除了肉刑,中国古代形制由野蛮步入较为文明阶段,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基础,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
2、简述汉朝的主要立法。
汉律六十篇,九章律是国家基本大法。
3、简述汉朝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4、试比较汉朝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和唐朝的“同居相为隐原则”的区别。
相同点:(1)两者的目的都是以法律的力量将儒家的宗法伦理道德观念灌输于全社会,使之成为每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通过维护传统家族秩序,进而巩固国家的统治:
(2)限制适用范围大致一致,汉代对于“谋反”、“谋大逆”者不得适用相隐原则,唐代则规定犯谋反、谋大逆、谋叛者不得适用“同居相隐原则”。
不同点:(1)适用范围不同:汉代的相隐原则仅适用于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之间,而唐代的相隐原则不仅含超过三代的直系血亲,甚至是旁系血亲也适用,还包括“同居者”即在一定居住范围内的人,尽管不是血亲,也适用相隐原则,即唐代扩大了相隐的范围。
(2)处罚不同:在汉代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时,对于卑者隐尊者的不予处罚,对于尊者隐卑者,除死刑外也不处罚,唐代的“同居相隐”原则对于尊卑之间的互隐则无具体的处罚规定。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的重要的刑法原则,罪名的变化,司法机关的变化。重要原则: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 罪名变化:重罪十条 司法机关: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为后世沿用,内朝尚书势力不断增强。设登闻鼓直诉制度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1律的发展与法典结构的变化(2令的发展与变化:律令分立,律为固定规范(主要是刑事法律),令为暂时制度,主要规定国家制度,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处刑(3.以格代科,东魏以格代科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1、门阀世族特权的法律化(“八议”、“官当”特权制度,等级占田制与租调制,九品中正制,婚姻家庭制度)
(2、法律儒家化的体现(“准五服以制罪”与留养制度;北齐重罪十条,改革刑罚制度)
(3、促进经济发展(有关借贷、买卖等法律关系的立法增多
3、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兴起与发展。
专门的律学在汉代产生,本是经学的分支。三国两晋时期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法律注释之学。晋代是律学鼎盛时期。律学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试论述“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
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服制愈近,关系愈亲,以尊犯卑者,处刑愈轻,相反,处刑愈重。服制愈远,血缘关系愈疏远,以尊犯卑,处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晋律》中第一次将五服制罪即“服制”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从此确立了后世的法定亲属等级制度。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1、简述隋朝的主要立法。
(一)《开皇律》(承前启后)体例:篇章及条文简明扼要
刑罚:刑罚宽简(封建制五刑体系)罪名:十恶
贵族特权:八议、官当、例减
(二)《大业律》
2、简述封建制五刑的发展过程。
汉代文景两帝废除肉刑,改革笞刑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北魏律又首创“徒刑”这一刑罚并规定了5等流型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到了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此封建制五刑一直为后世所沿用,一直到清末变法是才被改变,减轻了刑罚的残酷性,为社会保留了必要的劳动力。
3、简述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4、唐律的主要篇目及其历史地位。
永徽律疏(唐律疏议)篇目12个:名例律(主要内容:
(一)五刑
(二)十恶
(三)一系列维护封建贵族官僚特权的规定:1.八议2.请3.减4.赎5.当
(四)主要的刑法使用原则)、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历史地位: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和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产生极大影响。
5、唐律的总体特征。
(一)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二)科条简要,刑罚适中
(三)礼法合一,一准乎礼
(四)首创疏议,立法技术空前完善
第八章宋朝、元朝的法律制度
1、理学与宋朝法律思想的变化
理学:是宋代形成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说,萌发于唐代中后期的韩愈、李翱,中经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等最后由朱熹集其大成。理学集儒、道、佛的理论为一身,发展出不同于三家的理论。理学的最高范畴是“理”,认为“理”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万物的起源。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就是封建政治制度和与其相适应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使社会的思想文化高度集中,在客观上使思想文化失去了多样性,为加强封建皇权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将儒家为主的封建正统思想哲学化、系统化。
宋代立法思想的三个阶段(主要是以皇帝为主的官方立法思想)1.北宋初至仁宗末年,强化中央集权,注重刑事和行政立法 2.神宗熙丰变法以后到北宋末年,以法律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3.北宋南渡至宋亡,理学与永嘉学派,均为我所用
2、宋朝的法律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法律形式的变化(1、《宋刑统》第一部刊印的法典(2、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内容变化:(1形事政策:维护地主对佃农的特权、限制适用请减当赎、增加附加刑,减少死刑适用,肆行恩宥。(2、罪名(重惩贪官、盗贼重法)(3、刑罚的变化:主刑刑法趋向弱化,但附加刑(配役)、替代刑(折杖法)的适用却逐渐重于主刑。宋代的刑罚是一个向两级化发展的过程,轻者愈轻,重者愈重。
3、宋朝的民事法律制度(土地制度和契约制度)。(1)所有权制度:动产、不动产★(典权)(2)契约制度:债的发生、★三种买卖契约;租赁;借贷(3)禁榷律法:盐、茶、酒专卖。
第九章明朝的法律制度
1、明朝的主要立法 大明律
2、明朝刑事法律制度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变化:轻其轻者重其重者。
特点:重典治吏(严惩结党,严惩贪官污吏)、刑罚严酷、增设法外酷刑、大兴文字狱
3、明朝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及其体现。
即用重典猛法来治国。体现:严密法网与法外用刑、重典治吏、重典治民
4、明朝“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刑法原则。
即与唐律比较,在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在盗贼及有关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
5、明朝的法律的总体特征。
重典治国、明刑弼教,礼法并用、法贵简当、刑罚严酷
第十章:清朝的法律制度及清末变法修律 鸦片战争前清代的主要立法成就
1、鸦片战争前清代法律的总体特征
以严刑峻法推行政治思想高压政策、维护良贱等级制度和满族人犯罪享有特权、重惩危害皇权的犯罪、遏制商品经济发展、严酷的法外刑
2、清末变法修律的背景、内容、实质与影响
背景:迫于列强压力改良法制、修订法律,从而使传统中华法系走向解体。内容:清末修律的主要内容
(1、《大清现行刑律》(2、《大清新刑律》(3、《大清民律草案》(4、商事立法(5、诉讼立法
实质:清末修律是清代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影响: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后世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试述清朝的会审制度。
三法司会审:由御史、大理寺官员、刑部官员共同审理,审判后送皇帝裁决。
2、简析清末资政院的性质。是中央咨询性机构,资政院尚且不是正式的议院,是为上下议院奠定基础,实质上是清政府专制统治的御用机构。
3、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建立及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影响。
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重要标志,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第四篇: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
20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什么?简述现代教育观的变革趋势。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技术现代化
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夲国学制的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于小雪教育相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说: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方面说: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简述课程实施的条件
1、课程计划要合理、和谐、明确、简约、可操作
2、教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接受、并形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3、学校有力组织、系统保障、形成相应的心理与物理环境
4、争取校外的一切力量的支持。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教师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双变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思想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简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规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防止遗忘的方法-(如何根据记忆的特点,简述复习的策略)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
方法的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快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发包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实践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言语表达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智力)
1、注重早期教育开发
2、转变教师的教学法法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个体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理的目标、掌控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利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指的是让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生化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体效能感原则
如何实现为迁移而教?(促进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学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长造型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地自我调控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知识网络。新手性教师的成长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复教学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
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新课改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
简述: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合作。
新课改倡导的方式:
1、自主学习,2、探究学习、3、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改倡导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上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积极向上的动力简答:如何培养学生
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
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
不同的锻炼指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
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
接影响识记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感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
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整洁;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生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
行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玩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是良好的观察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
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生的个别
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
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活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
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
观的效果?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
各种直观的法师42、运用知识的组织原则,实出直观
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加直观过程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综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应用于实
践中
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地兴趣,因此,小学教学课堂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所以,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的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性趣,但他们往往骄傲,因此、教师要另外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与帮助和
指导。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
育
2、积极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论述: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如何激发学
生的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
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他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心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由个
体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人设定的,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教能感,在个体
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4、归因训练。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
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那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
奖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与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促进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也很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负面结果。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运用表扬,运用反馈时,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
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论述题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正确处理此关系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4.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捉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
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Ps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概念不同,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2)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促进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3.贯彻此规律时,须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脱离知识进行思品教育,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或忽视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
学习策略训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育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物质基础,生理前提,可能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二:环境(制约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是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盒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在最适宜的时间进行最佳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于生理机能之间,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果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1.“传播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文化的传递着);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者,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有哪些?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才;
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展;
造性思维策略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缺点:
维可以参考以下具体措施: 1.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上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思维相结合1.教学目标明确;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2.教学内容准确;
4、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3.教学结构合理; 生的创造力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建设集体? 1.确定便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有哪些?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的。同事,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学生也做出相应的努力,学生应做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最后,还应从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具体如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教师专业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3.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表现在: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包括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包括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3、教师还要树产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我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第五篇: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简答及论述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五、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 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
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
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
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
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
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十、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十一、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十二、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答:(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十五、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科学概念的涵义? 答:毛主席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
第一,毛主席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毛主席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三,毛主席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六、简要说明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毛主席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主席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3)毛主席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十七、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答:毛主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这时中国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了。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舞台,随后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毛主席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就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指导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获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几次失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十八、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两步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毛主席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在这二者的关系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 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十九、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二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第五,共产党正确领导。
二十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答: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二十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 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二十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答:(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二十四、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第三,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第四,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伟大目标。
二十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第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是列入专政对象;第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第三,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