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时间:2019-05-15 11:5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一篇: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马克思唯物史观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2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 3.核心特质 实践

简答:1.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内涵 2.剩余价值规律以及资本周转 3.实践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前有何不同及其内涵 5.对于认识真理的辨证过程 哪些环节 认识问题

论述:1.核心概念总体思路马克思的辩证法 唯物史观 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三者间的关系 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理论的来源 实践的基础

名词解释 马克思唯物史观

1.生产力(P110):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 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生产关系(P11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经济关系。

3.经济基础(P1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P116):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实践(P58):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简答:对于名词解释当中相应概念的拓展 1.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内涵(p45-p55):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范畴包括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的否定。其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理论架构、体系、基本规律)(形而上学方法论、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规律本身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地分析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不矛盾地分析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辨证否定观的要求: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总观点 总特征

A)联系: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客观性 本身固有 不是主观臆想的 要求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

2、普遍性 1)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

2)任何事物都不懂能孤立存在 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 1)直接间接 2)内部外部 3)本质非本质 4)必然偶然

4、条件性 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人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3)改变和创造条件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B)发展:含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普遍性

2、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途径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量变和质变

量变 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变 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 相互依存 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形式上看 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内容上看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C)矛盾:

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 中心线索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

1、基本属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有条件的 相对的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无条件的绝对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辅相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4)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5)矛盾双方的搜证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像另一种过度的决定力量

2、普遍性&特殊性

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3、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时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事物的辨证发展 周期性

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规律系统(考试重点)、范畴系统(很重要但是不考)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规律系统:对立统⼀规律(可能论述 可能简答)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范畴系统:原因和解释 现象和本质 内容和形式 可能性和现实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由对立统⼀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规律是其实质和核⼼。

对立统⼀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这是因为:对立统⼀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此外,是否承认对立统⼀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立的实质。

对立统⼀规律又称⽭盾规律,⽭盾是辩证法的核⼼概念。⽭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及其关系。辩

证⽭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关系。(1)同⼀性与⽃争性(2)普遍性与特殊性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剩余价值规律及资本周转(p173p186):

剩余简直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他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它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的。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诸方面及其运动过程。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资本是在运动中升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的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的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关键因素:1.资本周转的时间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p63):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作用则恰恰相反。

4.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内涵较之前有何不同(p239p2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阐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势,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有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 有没有严密组织的领导 有没有进行实践的检验,与无产阶级联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屈于理论,并没有很好的变成现实。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能完善和发展。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1.理论基础不同

(1)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的理性原则。面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标榜的理性国家与理性社会的破产,空想社会主义从资产阶级启蒙学者那里接过了理性的原则,用它进一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乎理性与非正义;而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理性王国的合乎逻辑的实现,是用理性原则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果,是理性和正义的原则在资本主义那里破灭后的重建。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反对空想社会主义用理性的原则论证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建立,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依据于物质条件发展状态的自然历史过程。

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在于表面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和历史局限性以及被更高的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即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把工人阶级视为同情和救助的对象。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发现和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的剥削决定了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其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

3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方式

空想社会主义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认为天才人物的思想和愿望是重新塑造社会历史现实的决定因素。认为社会主义能够通过道德示范,通过建立社会小区域的典型试验,并通过向社会作道德呼吁来实现。(例如: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社会基本单位“法郎吉”的试验。)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的是政治的行动,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革命的行动,要运用物质的以至于暴力的手段;是群众的行动,要动员广大无产阶级共同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例如马克思则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法建立社会主义。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后在无产阶级政权的保护下建立社会主义。)

马克思思想中社会主义的特征

(1)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 ——公有制(2)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桎梏下解放出来的生产力不断加速发展、无限增长—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3)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计划经济(4)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没有市场、商品

(5)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先是按劳分配,后是按需分配(6)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国家消亡

(7)人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实现 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5.对于认识真理的辨证过程 哪些环节 认识问题(p67)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不但来源于实践,而且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1.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

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3.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飞跃构成的。a.从实践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b.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补充、升华、创新)c.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一步步深化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B.意义:a. 从理性认识到认识的过渡(第一次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告诉我们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去粗求精,这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b.从实践到认识(第二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还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完成对已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还需要有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也是更重要的能动飞跃。我们要意识到,不仅要注意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应保持美好的心境、坚定的信念等,来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c.从认识到实践,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以我们应深入人民群众。

如何追求真理 1)以实践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不断克服谬误 真理条件性 具体性 4)永无止境的探索(认识反复、无限、上升)

论述:对于核心概念主题思路的一个总体式的把握。

1.核心概念总体思路 马克思的辩证法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三者间的关系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范畴包括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的否定。其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唯物史观: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政治经济学批判:剩余资本周转

引起贫富差距 阶级斗争 经济危机 社会变革

唯物史观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唯物史观的实践指向和理论意蕴所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理论武器,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为基础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和运动变化。

唯物史观的确立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过程。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功利主义前提和法权观念,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揭露了功利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特征,形成了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运动出发考察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及其所有权的思路。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这种内在关联,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学理分析,即一种是按照唯物史观的形成逻辑探讨,另一种是按照政治经济学介入唯物史观的过程探索,再一种是按照问题意识进行诠释。

一、问题关联:政治经济学问题反思与唯物史观萌芽

政治经济学介入唯物史观萌芽阶段的形式尚不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是对政治经济学关涉问题的反思。

二、理论关联: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出场

政治经济学批判催生了唯物史观。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即从唯物史观的内涵上理解,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介入,唯物史观是不可能出场的。

三、实践关联:政治经济学原理阐释与唯物史观在场

所谓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实践关联,就是指马克思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去建构亦称为唯物史观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换言之,政治经济学已内化在唯物史观之中,唯物史观已蕴含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在场的本质表明,在唯物史观在场阶段,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本质上已经不是介入而是融入,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实践将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整合成为一个思想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唯物论和辩证法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而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简单相加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马克思沿着辩证法自身逻辑发展的轨迹,借助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来为其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系统批判改造寻求新唯物主义的基础。①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中,马克思创立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资本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解剖,具体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等一系列重要方法,从而对唯物辩证法做出重大丰富和发展的。

马克思能够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出自觉的辩证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马克思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的进程是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②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改造提供了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唯物辩证法:即辩证法;

辩证唯物观: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唯物历史观:包括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而辩证唯物观、唯物历史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理论的来源 实践的基础(p25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阐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势,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19 世纪先进文化为依托,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科学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C.傅立叶和英国的R.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来源: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唯心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历史上陷入唯心主义 仅关注客观 独立于人的存在

2、政治经济学: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的 劳动创造价值

3、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西门 傅里叶 欧文

组成部分:

1、细胞学说 联系

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物质运动客观性

3、生物进化论

实践基础:国际工人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的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二篇:适航名词解释 简答论述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适航名词解释 简答论述

1适航性:民用航空器在预定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条件下,能满足最低安全标准,并能顺利飞行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2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1定义: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2分类:初始适航管理;持续适航管理 3管理方法:以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等证件的管理为中心,通过颁发证件前的审查、鉴定,以及颁发证件后的监督管理等方式对适航性进行控制。4主要内容:立法、定标;颁发适航证件;监督检查。5特点:权威性和法规性、国际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动态发展性、独立性

3适航管理机构:1立法决策层-负责适航立法工作,并全面负责我国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环节的管理。目前我国适航管理立法决策层为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和飞行标准司;2执行层-执行层在适航司领导下负责相应地区的适航审定、适航监督等工作。目前我国适航管理执行层为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民航各省级航空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3基础层-适航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实施适航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委任代表”制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我国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①1995年10月30日由八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通过②是从事民航活动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①国务院1987年发布②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法规③概括了适航管理的基本要求,对航空器适航的宗旨、适用范围、性质、管理者、管理方法、权限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3《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①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发布②涉及范围:适航管理、人员执照、机场管理、航务管理、航空运输、航空保安、搜寻救援、事故调查等各方面4《适航管理程序AP》:是适航管理规章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程序5《资讯通告AC》: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或指导性文件6《适航管理文件AMD》:是各级适航部门就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工作,与运营人、航空产品设计、制造人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所用的形式7《适航指令CAD》:指当某些产品已经民航局审定,但后又发现有不安全情况,由民航局发出加以纠正的文件形式8《技术标准规定CTSO》:指民用航空器上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最低性能标准

5飞行品质:1定义:飞行品质指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实现预期的任务所必需的飞机飞行特性,包括操纵性、稳定性和配平。好的飞行品质使飞行员飞行时感到舒适、操作简便、能准确安全的完成任务。

2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组成:配平,稳定性和操纵性。3配平:①为了飞机保持在所要求的定常飞行姿态,对各操纵面配平片所进行的调整,目的是使经过配平的飞机驾驶力为零。②关键配平状态:起飞、进近、平飞;4稳定性:①飞机在定常飞行状态,如水平直线飞行时,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突风),使飞机偏离原运动状态。如扰动消失后,飞行员不需干预飞机,飞机能自动恢复到原先的飞行状态的能力。②按照运动性质可分为飞机纵向静稳定性、横航向静稳定性、纵向动稳定性、横航向动稳定性;5操纵性:①广义的讲是指飞机“听从”飞行员操纵杆、舵、油门、襟翼、减速板等而改变其飞行状态的特征。②主要涉及杆力、杆位置和跟随性;

7飞机防范能力:1结冰危害①影响飞行气动特性和飞行特性显著变化②升力减小、阻力上升,使失速提前,操纵性恶化、稳定性变差③引起喷气式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振动,损坏发动机甚至导致熄火2防冰①机翼前缘:影响升力系数、阻力系数②涡轮发动机进气口前缘内侧:使进气分布不均引起震动,冰层脱落进入,造成机械损伤③螺旋桨结冰:效率下降④活塞式发动机汽化器结冰: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⑤风挡:影响视界⑥天线:影响通讯⑦总静压口:影响高度表、空速表等3防火①要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手提式灭火瓶/固定式灭火系统②座舱、货舱、行李舱材料不易燃,能自灭③可燃液体防火④动力装置防火⑤氧气系统、电气设备等防火4防闪电雷击①要有防闪电装置②金属要搭接到机身上,有放电③非金属要分流④燃油要布置在闪电不易击中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地方

8发动机台架实验主要试验项目名称、要求、目的:1活塞式:①校核试验:确定功率特性②振动试验:输出轴的弯曲、震动特性曲线,不因疲劳而损坏③爆震试验:不允许出现爆震(独有)④持久试验:150小时试车,不同转速不同时间要求,交替组成⑤工作试验:起动、慢车、加速、超速、点火2涡轮发动机:①校核试验:确定功率特性②振动试验:确定可能受机械或空气动力导致激振的部件的振动特性③超温试验:最大转速5分钟,燃气温度超过最大限制值,不损伤发动机(独有)④持久试验:150小时试车⑤工作试验:起动、慢车、加速、超速、点火、螺旋桨功能

9飞机最低设备清单和飞机构型偏差单:1目的:①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飞机延误率和成本②也防止一些忽视安全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任意放行的做法③帮助运营和维修部门在各种非标准情况时开展运营④帮助在转场飞行时得到技术指导;2组成:最低设备清单(MMEL)、构型偏差单(CDL)、最低设备清单(MEL)、签派偏差指南(DDG);3MMEL:①按照CCAR-121授权进行②规定在一定飞行条件下,可以允许某一机型飞机带有不正常工作和不工作的仪表、设备可以飞行的具体项目以及受到的限制和飞行前应完成的一些工作内容③较简单,没有必须的准备和运行的具体程序,航空公司使用起来有一定困难;4CDL:①是FAA批准的飞机飞行手册(AFM)中必须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含的一个部分②规定在一定飞行条件下,某一机型可以飞行所允许缺少的零件及应付出的代价和限制;5MEL:①由于MMEL缺少具体使用程序,不便使用,为此,航空公司在MMEL基础上制定自己的MEL,加入自己的需要,如飞机的配置、公司航线具体操作程序和自己的维修实践②要求只能比MMEL更加严格,因为MMEL是基于最低安全标准制定的;6DDG:①由于MMEL、CDL应由营运人提交,作为航空公司营运人从技术上不可能完成,通常由飞机设计制造商代为编写②包括MMEL、MEL、CDL③经FAA批准后供营运人使用

10持续适航管理:1定义:民用航空器得到适航证并投入使用后,为保证其始终处于适航状态所实施的管理;2目的: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3意义:①保障飞行安全,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②有助于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有利于民航事业改革开放和发展③有利在民航领域增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④使使用和维护的机构和人员有法可依,并鼓励竞争与发展,有利于推进民航事业整体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4责任方:适航当局、设计制造部门、使用维护部门5主要工作内容:①对航空器的使用机构进行合格审定②对航空器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③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资格审定和监督管理④对航空器的维修机构进行合格审定⑤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资格审定和监督管理⑥对航空器适航性的监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1起飞航迹:从起飞静止点起,延伸到下列两点中的较高者:起飞过程中高于起飞表面1000英尺,或完成从起飞到航路爬升构型的转变并达到规定的速度、爬升梯度要求

12空中最小操纵速度:是在该速度时,一发突然停车,能用正常技巧及力对飞机进行操纵,保持航向及不大于5度坡度的最小速度

13动稳定性/对纵向动稳定性和横向动稳定性要求:1动稳定性:指处于平衡状态下的飞机受到扰动而偏离其原始状态时,在因此而产生的力和力矩作用下其后所发生的运动的性质2对纵向动稳定性要求:从VS-VMO出现的任何短周期震荡,在主操纵面处于松浮或固定状态,都受到重阻尼3对横航向动稳定性的要求:从VS-VMO出现的荷兰滚,在主操纵面处于松浮或固定状态,都受到正阻尼,用主操纵可控制,正常操纵技巧

14规定一套法规文件原因/内容/作用:1原因:适航管理是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以保证飞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鉴定和监督,必需执行规定的适航标准和程序①对飞机、发动机、螺桨、材料、零部件的适航审定,需要相应的适航标准和管理规章、程序②对航空器运行的审定、监督需要③对有关机构人员的资格审定和监督需要2主要内容:①航空法②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③中国民用航空章程(CCAR)④适航管理程序(AP)⑤咨询通告(AC)⑥适航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理文件(AMD)⑦适航指令(CAD)⑧制定修订规章的征求意见通知3作用:见第4题

15机动载荷包线定义/限制/用途:1定义:又称飞行包线,是垂直作用于飞机纵轴的气动力分量与飞机重力之比,是运输类飞机设计强度、刚度的依据;2限制①空气动力限制:小速度范围内,主要受到失速升力系数限制②正过载系数限制:速度增大直到Vd为止,即对于民用运输机规定了其结构限制的最大机动能力范围③负过载系数限制:在襟翼收上为-1.0,放下为零,即不允许作负升力系数的机动飞行;3用途:飞机机动包线边界上和边界内的空速和载荷系数的任一组合,均需满足强度要求,飞行载荷因子限制反映了允许的飞机机动能力范围,在此范围内,不会造成机体结构损坏和不允许的变形,法向过载与飞机机动飞行时倾斜角关系式如下:n=1/cosΦ

16起飞着陆中,适航管理对哪些主要参数作规定1对于起飞①起飞速度:各种起飞速度定义及限制②起飞距离、起飞滑跑距离及加速停止距离③起飞飞行航迹的定义,总航迹与静航迹的梯度差,净航迹越障要求。起飞航迹定义、分段及梯度要求;2对于着陆①进场复飞爬升及着陆复飞爬升梯度要求②着陆数度及着陆距离

17FAR起飞距离:一发停车的继续起飞距离(实际起飞距离)和全发起飞距离(1.15倍实际起飞距离)中较大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8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宗旨和适用范围:1宗旨:保证民用航空安全,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民航事业发展2适用范围:①境内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的单位和个人②向中国出口民用航空器的单位和个人③境外维修我民用航空产品的单位和个人

19为保证最低安全水平,从飞机设计对性能有哪几方面要求:1速度限制:①低速限制:失速、失速定义状态、失速速度试飞及修正、失速特性、失速警告要求、最小地面操纵速度、最小空中操纵速度②高速限制:几种高速速度的定义和用途、对高速限制的要求、增速特性和速度恢复特性应考虑的四种情况及要求2对爬升梯度的要求:全发情况下对着陆爬升的梯度要求,一发停车情况下四种情况的梯度要求3对飘降的要求:总、净航迹梯度差,净航迹越障要求

20无意中增速的运行状态和应对:1四种情况:突风颠倾、偶然的操纵动作、重心移动、从爬升转入平飞而推力尚未改出2应对:以上各种情况,在发出警告后,给予反应时间(3秒)后,以正常操纵技巧应可恢复到Vmo/Mmo,且其间不超过Md/Mdf及各种结构限制,也不致因抖动影响到观察仪表和操纵

21简述飞行签派员需具备理论知识:1与航线运输驾驶员权利、限制和飞行运行相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中适用的规定2气象知识3气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和航行通告资料的收集、分析、分发和适用4气象图表、地图、预报、顺序报告、缩写和符号理解和使用5在相应的空域系统内运行时,有关的气象服务职能6风切变和下沉气流的认识、识别和避让7仪表气象条件下的空中导航8与航路运行、终端区和雷达环境下有关的运行以及与仪表进场和进近程序相关的空中交通程序和驾驶员的职责9航空器载重与平衡、航图、图表、表格、公式和计算的应用以及对航空器性能的影响10与正常和非正常飞行状态下的航空器飞行特性和性能有关的空气动力学11人为因素12决策和判断13机组资源管理,包括机组交流和协调

22纵向稳定性原理和基本要求:1原理:当飞机受到扰动迎角增大时,尾翼产生的升力增大,从而使机头下沉,迎角减小,恢复到原先的平衡状态,反之亦然;2基本要求①为获得并维持比规定配平速度低的速度,必须拉杆,反之推杆②在允许速度范围内的任何速度,缓慢松除操纵力,则飞机自动恢复到原配平速度的7.5%以内(爬升、进场、着陆),巡航在10%以内③杆力-速度曲线的平均斜率不得低于每6节1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

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95)

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

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

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

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1】国家单独出资设立国有独资企业【2】国家单独或与他人合股设立公司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p177)

12、国有企业,是指企业资本全部由国家投入,或国家投入的资本在所投资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或虽然不处于控股地位但能实际控制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依法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体。

13、宏观引导调控,是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计划、各项经济政策以及调节手段,引导、约束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实现国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4、计划:是指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分析,经过预测确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并以此制订未来的行动方案。(p235)

15、金融调控法:是指调整国家及其授权的金融机关以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对金融市场实施调节和控制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p310)

16、中央银行(p311):是指制定和执行一国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和监管,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特殊金融机关

17、产业政策法(p241),调整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针对性、阶段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立法特点(p27—p28)

【1】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2】立法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经济法立法总结改革经验,指导改革,为改革服务,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不断“立”、“改”“废”【3】立法反映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互结合的经济体制【4】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这一时期经济法的中心内容。

2、根据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分类(p42)按照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国家对市场的制约关系、国家投资经营关系和宏观引导调控关系。

国家对市场规制关系,是国家运用强制干预性调节的方式规制市场,反对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和其他不公平交易的行为所引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国家投资经营关系,是国家参与经济活动,直接投资经营国有企业或从事其他商业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宏观引导调控关系,是国家运用指导、鼓励和必要控制的经济调节方式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3、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p136)

(1)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经营者因违法行为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消费者请求赔偿,以及消费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国家机关与经营者的关系,主要是指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对经营者生产、销售、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给予制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3)国家机关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国家管理部门在为消费者提供指导、服务与保护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4、简述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方式(p145)

【1】与消费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节组织调节【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5、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产品的范围(p151—p152)(1)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产品仅仅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物品。

(2)不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有:【1】未经过加工、制作的农产品,如农林石油等,不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产品【2】自产自用的产品不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3】不动产、军工产品【4】建筑工程

6、简述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p158—p159)

【1】含义不同: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

【2】责任的类型不同: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经济法责任,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责任,具有私法责任的性质。

【3】归责的依据不同:产品质量责任归责的依据是产品质量法,是否承担质量责任,要看当事人是否违反了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而产品责任是以民事侵权法为依据,以产品存在缺陷并且造成他人损害为前提。

【4】责任的功能不同:产品质量责任具有积极预防功能,当然也不排斥事后补救功能,但是,产品责任只是一种侵权赔偿责任,是一种在缺陷产品给他人造成实际损害后的消极补救责任。

7、简述国有企业的性质(p203—p204)【1】国有企业兼具私法人和公法人的特性。【2】国有企业兼具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性质【3】国有企业兼具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的特性。

8、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途径(p219)

【1】企业扩建或者新增投资时,将多方投资的份额转换成股份,或者通过发行股份筹集资金,并将企业原有资产评估核股,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和要求改组。

【2】在企业兼并中,被兼并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将资产作为股份入股到兼并企业,兼并企业也将其资产评估核股,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和要求,将兼并后的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3】在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核心企业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和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通过持股、控股,其他成员相互参股,使有关企业按照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4】完全靠贷款建设、负债率较高的企业,通过发行股份改变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并按照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5】将国有企业实有资产评估核股,并出卖一部分股份,按照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9、简述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p312)

【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政府的银行

10、简述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和原则(p321)

【1】目标:A促进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B保护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众对金融业的信心C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金融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 【2】原则:A依法监管原则B公开、公正原则C合理适度原则D效率原则E统一监管原则。

11、简述普通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内容(p178)

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代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监督、企业自主经营。

12、简述政府投资的范围(p195)

【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2】关系国家安全,不宜由私人投资的项目【3】公益性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4】具有经济调节性质的经营性投资

13、简述国家对国有企业投资三个方面的要求(p198)【1】宏观调控目标【2】核心竞争力目标【3】盈利目标

(注意如果选择题问你,这个国家对国有企业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宏观调控目标)

14、简述国有企业的概念和特征(p203—p204)概念:国有企业是指企业资本全部由国家投入,或国家投入的资本在所投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或虽不处于控股地位但能实际控制所投资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依法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体。特征:【1】国有企业的基本构成,全部或者主要来自国家投资【2】国有企业并不必然以盈利为目的【3】国有企业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都必须依法设立。但它们所依据和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4】国有企业凡具备法定条件,即取得法人资格。

15、简述从不同标准对计划的分类(p238)计划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计划的层级,可分为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2】按计划的期限,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计划【3】按计划的形式和效力,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4】按计划的调整范围,可分为综合性计划、行业计划和专项计划。

16、简述中小企业法的主要内容(p248—p249)(1)资金支持(2)创业扶持(3)技术创新(4)市场开拓(5)社会服务

17、简述我国价格法的作用(p335—p336)

【1】价格法规范了经营者的市场经营行为,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竞争环境【2】价格法明确规定了价格管理的范围、权限和程序,为政府调价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3】价格法稳定了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和措施,为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实施有效的价格调控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4】价格法规定了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价格监督检查的权限和违反价格法的法律责任,从而能够保证价格法的具体规定在实际运行中贯彻实行。

18、简述政府定价的范围和依据(p340—p342)

【1】范围:A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量的商品价格B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 C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D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E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2】依据:A社会平均成本呢B市场供求情况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D社会承受能力E实行合理差价

19、简述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经济措施和价格手段(p344—p345)【1】经济措施:(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3)投资政策(4)进出口政策【2】价格手段:(1)重要商品储备制度(2)价格调节基金制度(3)保护价政策(4)价格监测制度(5)价格干预措施制度和紧急措施

三、论述题

(一)试论经济法的“三三理论”

经济法的“三三理论”是指市场经济的三缺陷、国家调节经济的三种基本方式以及国家调节经济法律制度的三种结构。具体而言:

1、对于市场经济的三缺陷是指:一是市场障碍,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总会存在着一些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在有些经济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进入其中并施展作用;二是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因而它是一种非理性的调节,有些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不愿进入,市场机制也不能发挥调节作用。三是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它是一种事后调节,往往造成严重浪费和社会经济动荡衰退之后才缓慢恢复正常。

2、国家调节的三种基本方式:【1】市场规制,主要包括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反不正当竞争、规制其不公平交易等等。【2】国家投资经营,针对的是由于市场的唯利性,对有些民间投资不愿意进入的领域,通过国家投资经营的方法,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3】国家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作用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它不能预见和防止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运行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不能避免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和社会严重后果,因此,国家需要进行宏观调控,约束社会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活动。

3、经济法体系三构成:【1】为了规制和保障国家所采取的第一种调节方式,即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规制,国家需要制定市场规制法【2】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二种方式,即国家直接参与投资经营活动,国家需要制定国家投资经营法【3】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三种方式,即国家对经济的引导调控,国家需要制定经济引导调控法。

(二)谈谈你自己对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解(p50—p51)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是指经济生活中的公平,注重的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社会总体的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须公平,但不需要个体和团体之间都必须公平。为了总体的公平,允许某些个体和团体之间存在某种“不公平”。效率是指经济效率,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济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但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由个体和团体经济效率构成,为了总体效率,必须重视个体和团体效率。对于二者关系而言,我们认为,首先,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无效率的公平或者无公平的效率都是无意义的有害的。其次,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绝对排斥;特别是对于经济法的社会总体效率与社会(实质)公平而言尤其如此。因为既然是讲社会总体效率。而不是只强调个体和局部效率,这其中就包含了“社会公平”之义。此外,如果从“法尚公平”角度,则可以说公平更应为法的首要价值。这对经济法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处理两者关系要坚持公平和效率并重的原则,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法条分析

从简要分析,法律含义,立法目的和自己评价几个方面去写,以下的内容仅供参考

(一)《反垄断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这是关于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规定,立法说明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坚持的是效果原则,评价:这条规定适应了国际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日益普遍的现状,打击跨越国界的经济垄断行为,从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反垄断法》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这是关于我国反垄断法除外适用,即自然垄断的规定,其目的在加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的管制,维护消费者利益。评价:这是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的特性进行考虑的,这不仅是这些行业发展的前提,而且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是关于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规制经营者的行为,使得经营者不敢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实施欺诈行为,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该条规定在实践中有效的遏制住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有助于促进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以及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维护。附加重要的可能出客观题的点: 1、1865"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XXX的《自然法典>之中。p33 2 1891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p34

3 按照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国家对市场的规制关系,国家投资经营关系,宏观引导调控关系p42

4 经济法的三种最重要的价值:秩序,公平以及效率

5 垄断是指经济实力高度集中,是企业资本,生产经营规模市场占有份额的大规模化。

6、最早的反垄断法产生于美国——1890年的《谢尔曼法》,这也标志着现代经济法的诞生。美国的三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案》《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7、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不担任具体的反垄断执法。具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1、发改委负责处理价格有关的垄断协议

2、商务部:经营者集中

3、国家工商总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行政垄断。

8、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模式:【1】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合并立法——台湾、澳大利亚【2】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分别立法,日德【3】反垄断立法中主要规定反垄断,附带涉及不正当竞争,同时以其他法律控制反不正当竞争,美国。

9、第一部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1896年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10、国有资产的形成途径:国家依法或者依权力取得和认定的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国家投资经营形成的财产;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拨入经费形成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费收入和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国家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P174—p175)

11、按投资领域是否存在竞争以及竞争程度大小不同,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p206)

12、注意国有企业的治理制度:【1】非公司制国有企业经营者是厂长或者经理;公司制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是董事和经理。【2】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13、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p312)

14、特别注意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与产品质量纠纷解决方法的区别,关键性的区别在于解决消费者权益的争议的途径比产品质量纠纷解决方法多了一个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一、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

【1】与经营者协调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简述质量纠纷解决方法(《产品质量法》第47条)【1】协商【2】调解【3】仲裁机构仲裁【4】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篇:国际商务管理学原出题库名词解释简答_论述

国际商务管理学

名词解释

1、国际商务管理: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国际商务: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3、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通而持续的上涨的现象。

4、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实行外汇管制的原因是该国外汇短缺。

5、进口配额制: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6、项目评估:指在有限的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的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的过程。

7、联合体投标: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一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的行为。

8、国际商务项目谈判: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在某一经济事务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而相互接触、协商的行为和过程。

10、倾销:指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商业行为。

11、限制性条款:指合同中签订的有关限制性贸易做法的条款。

12、对外直接投资(选择题)

13、对外经营活动:指国际商务活动中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为投资对象的活动。

14、独占许可协议:指在制定地区内,受许可人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间内对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软件)享有使用,制造或销售的独占权。

15、海运提单:指承运人或其他代理人在收到其承运的货物时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

16、寄售:指出口商委托国外代销商向用户进行现货买卖的一种交易方式。

17、许可证贸易:指许可贸易,是交易双发以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贸易。

19、直接补偿:指受证方直接用引进设备和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区偿付出证方的技术和设备费用。

20、交钥匙合同:指一揽子合同,即承包商对工程方案选择建筑施工设备供应与安装,人员培训直到试生产承担全部责任的合同。

21、直接出口:指企业自己再国外市场直接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以便向当地市场销售商品。

22、许可经营:指被许可方使用企业的生产工艺,商标,专利,贸易秘密及其他有价值的权

利,支付费用或专利权使用费。

23、产品差异化:指企业生产出本行业中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产品,形成独家经营的市场。

24、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

25、战略联盟:指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

26、精益生产:指柔性制造,指以比较低的成本制造多种品种的小批量产品的制造技术。

27、离岸货币:指存放于货币发行国之外的货币,因这种业务最初出现于欧洲而被称为欧洲货币。

28、股利返回:指子公司通过向股东发放股利的形式的母公司转移资金。

29、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30、交易风险:指在交易的成交期和结算期之间由于汇率变化造成的损益。

31、产品适应:指这种策略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特点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以全部或部分解决原有产品不适应国外顾客需求的缺陷。

32、弗罗廷贷款:指国际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通过一家国际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进行的贷款。

33、间接出口:指企业通过处于本国或他国的代理商或经销商向国外销售商品。

34、合作研究:指双方或多方企业共同开发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

35、商业发票:指出口商开立的发货价目清单,是装运货物的总说明。

36、国际商务合同:指不同国家的经济组织,个人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

37、要约:指发盘或发价,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38、汇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是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9、信用证:指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简答题

一、WTO的具体目标

1、简历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质,以巩固原来的关贸总协定为贸易自由化所做的努力和乌拉圭多变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2、为实现这些目标,各成员应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

3、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组织处于平等地位,具有法人地位。

二、国际商务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

2、明确管理程序

3、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3.1项目内部管理3.2项目外部管理

3.3第三方管理

4、实施严格的专项管理制度

4.1业务进度管理 4.2财务管理

4.3适应性管理

三、战略适应必须达到的要求

:

1、企业竞争战略必须与企业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

2、企业竞争战略必须与行业环境相一致

3、企业竞争战略必须与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相适应

4、企业竞争战略必须与企业组织和制度相适应

5、企业竞争战略内部的适应性

四、国际商务经济环境调研的内容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水平

3、市场规

4、经济特征

五、选择国际广告媒介应考虑的因素

1、媒介的国际性

2、媒介的可获得性

3、媒介的覆盖范围

4、媒介的费用

5、媒介的质量

六、(一)外部采购的优势和劣势优势:

1、战略上的灵活性

2、成本优势

3、有利于绕开贸易壁垒

劣势:

1、很难获得专门的产品供应

2、面临汇率和其他条件变化的风险

3、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巨大

(二)外部采购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1、成本优势

2、独特的产品

3、保护技术秘密

4、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协调

5、有利于保持稳定的产品质量

劣势:

1、对企业资源的要求较高

2、内部生产的灵活性比较差

七、进入国际市场策略的要素

1、目标产品市场的选择

2、目标市场的对象和任务

3、目标市场的打入模式的选择

4、目标市场的市场营销计划

5、国际营销的控制系统

八、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内容

1、关税

2、农产品补贴

3、服务贸易

4、知识产权

5、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问题

6、纺织品贸易

7、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九、世界银行实施援助计划的主要方式

1、投资贷款

2、技术援助贷款

3、赠款

十、关税减让的基本原则

1、在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关税减让

2、非歧视性的征收关税

3、直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

十一、许可证协议的类型独占许可协议 2 排他许可协议

3普通许可协议

4可转让许可协议 5 交叉许可协议

十二、国际技术转让动机

1缺乏利用技术的能力

2挖掘其他市场的潜力补偿 4适应特定的市场环境

5有利于产业技术标准化

十三、国际招标业务与特殊性

1、差异性大

2、业务复杂

3、风险性强

4、投标门槛高和障碍比较多

十四、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形式

1、加工装配贸易

2、对销贸易

3、包销

4、代理

5、寄销

十五、国际商务宏观环境调研内容

1、国际贸易制度

2、经济环境

3、政治法律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

十六、集权型组织模式的优势

1、集权模式有利于国际企业全球业务的协调

2、集权型组织能够保证公司各项决策与公司的总体目标

3、集权型组织有利于组织变革和调整

4、集权型组织有利于减少重复工作。

十七、国际技术贸易的主导形成

1、单纯引进技术

2、引进技术与进口设备相结合

3、引进技术与引进外资相结合

十八、国际商务组织建立步骤

1、组织结构设计

2、岗位设计

3、指定人员配置计划

4、在公司范围内选派人员

5、在当地市场招聘人员

十九、企业获取中间商合作的力量

1、强制力量

3获得充分的

2、奖赏力量

3、合法力量

4、专家力量

5、声望力量

二十、其他主要目标国际标准组织

1、国际电工委员会

2、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3、国际电信联盟

4、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5、美国标准学会

6、德国标准化学会

7、法国标准化协会

二十一、项目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公正性原则

4、面向需求的原则

二十二、基根(keegan)的五种国际营销战略

1、产品扩展——促销扩展

2、产品扩展——促销适应

3、产品适应——促销扩展

4、产品适应——促销适应

5、产品创新

二十三、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1、关税

2、补贴

3、进口配额制和自愿出口限制

4、进口许可证制

5、外汇管制

6、本地成分要求

7、行政管理措施 二

十四、欧盟的共同政策

1、共同农业政策

2、共同渔业政策

3、共同地区政策

4、共同社会政策

5、共同外交和完全政策

6、消费者保护政策

7、共同贸易政策 二

十五、商业计划书的内容

1、项目概念的简要介绍

2、项目发起人,股东方,管理和技术支持

3、市场和销售安排

4、技术可行性,人员,原材料供应和环境

5、投资预算,融资计划和效益分析

6、政府支持,管理和审批 二

十六、国际商务政治环境的内容

1、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

2、行政体制

3、政治稳定性

4、政治干预程度

5、东道国的国际关系 二

十七、商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1、工作态度

2、激励动机

3、时间观念

4、同僚文化

5、空间文化

6、着装文化

二十八、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内容

1、业务进度管理

2、财务管理

3、适应性管理

4、风险管理

5、人员管理

二十九、国际经济联盟组织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表现

1、创造了新的营销机会

2、增强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3、增强了市场的复杂性

4、改变了市场壁垒的结构 I论述

1、调研代理公司具有当地市场的专门知识和资源

2、由市场调研代理公司从事调研工作不存在语言障碍和沟通障碍,能够获得更为真实,准确的资料

3、由市场调研代理公司从事调研工作通常要比本国派出一个完整的调研小组在成本上具有更大优势,不仅可以免去大量的差旅费,而且可以避免由于不熟悉情况走弯路所导致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

4、由市场调研代理公司从事调研工作拥有更大的客观性。

一、举例说明利用国际商务项目调研代理的优势

(利用东道国的调研公司从事调研活动具有很多优势)

二、论述WTO的具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WTO的具体目标

1、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巩固原来的关贸总协定为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努力和乌拉圭多边谈判的所有成果

2、为实现这些目标,各成员应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关贸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

3、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永久性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处于

平等地位,具有法人地位

WTO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是总协定最为重要的原则,是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体现出来的,2、减让与与关税保护原则

3、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4、透明度原则

5、公平贸易原则

6、磋商调节原则

7、允许实施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

8、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三、论述科技发展对商务活动的影响

1、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的商务活动,科学技术既为商务活动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又为商务活动提供了物质手段

2、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商务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科技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3、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可以造就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市场,同时又使一些旧的行业与市场走向衰落,例如电视业冲击电影业。

四、论述国际商务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1、国际商务项目的业主方通常对项目的进度和流程订有严格的程序

2、国际商务项目的管理通常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

3、国际商务项目通常采取项目分包模式

4、国际商务项目的管理环境比较复杂

5、国际商务项目管理的风险性比较大,管理要求高

6、国际商务项目管理对国际商务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五、论述国际纠纷的类型

1、国际贸易纠纷

2、国际投资纠纷

3、国际运输纠纷

4、国际工程承包纠纷

5、国际劳务纠纷

6、国际技术转让纠纷

7、国际融资贷款纠纷

8、国际税收纠纷

9、国际保险纠纷

10、国际仓储保管纠纷

11、国际知识产权纠纷

六、结合实际谈谈国际经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表现

1、间接出口——买方主动提供出口订单,可能也包括主动提供许可证协议

2、直接出口——企业自己再国外市场建立直接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向当地市场销售商品

3、国际化经营——在国外进行投资,建立生产设施

4、全面的跨国经营——公司根据地区或产品情况组成一个全球性组织取代阶段3的国际部 案例题1.2003年间我国甲公司与的乙公司签订一笔2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乙公司要求以

D/P为付款方式,在货物装船起运后,乙公司又要求国内出口商将提单上的托运人和收货人均说明为乙公司,并将海运提单副本寄给乙公司,货到目的港后乙公司便以暂时货款不够等原因不付款赎单,并要求出口商将付款方式改为D/A,允许他先提取货物,否则就拒收货物。问题:甲公司是否存在风险? 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是,D/P见票即付

D/A记名提单 分析:乙公司要求托运人和收货人均说明为自己,这就使得提单只能由乙公司提货,不能用背书的方式转让给第三方,不能流通,该批货物即使有别的要也提不了货,而把托运人写成乙公司,则连要求 公司把货物退运给甲公司都不可能了。该外商非常精通国际贸易中的现金和习惯做法,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利用甲公司对海运提单及付款方式不甚了解的弱点,引诱甲公司进入其预先编织的圈套

2.北京汽车厂建于1965年是中国统一生产轻 越野车的工厂需要引进新产品,修造

已经过时了,此时美国汽车公司也希望开拓中国市场,经过4年的磋商,签署了合资协议,建立了一个期限为20年的中美双方合资企业,中方占69%,美方占31%协议规定,美国汽车公司提入800万美元现金,价值800万美元引进特许权使用技术,新的汽车品牌生产切割机 1.国际技术贸易的主导形式?P377 2.国际技术贸易转让的国际立法?P389 3.美国汽车公司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动因?P392 4.各国政府对技术转让采取的政策措施?P395 一.1.单纯引进技术 2.引进技术与进口设备相结合 3.引进技术与引进外资相结合 二.有关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

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国际公约

三.1.缺乏利用技术的能力2.挖掘其他市场的能力 3.获得充分补偿 4.适应特定的市场环境

5.有利于进行技术标准化 四.1.保护2.管制3.引导和鼓励

3.万利达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该公司产品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仅向美国市场出口的移动DVD就达20万台,于是万利达专门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目前万利达品牌在美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平板电视、移动DVD还有DVD等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的欢迎,今年万利达还派专门人员进驻美国,成立专门售后服务机构,万利达还聘请美国消费者体验万利达的零距离服务,万利达产品以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连锁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也建立了合作关系。

1.一个公司打入国际市场的的主要模式有?2.万利达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是? 3.制造业企业国际经营要经过那些阶段?一.1.出口打入2.合同打入3.投资打入 二.三.1.间接出口2.直接出口3.国际化经营4.全面的跨国经营

4.格兰仕公司2000年9月宣布将20亿元进入空调业将在国庆节前后批量投放市场,在争取时间内,空调产品成为第二个主导产品,同时还决策要进入冰箱业,格兰仕

但产品过于单一,很难有再大的发展空调产品

长期,需求量不断加大,全球气候变暖,欧洲也开始大量使用空调,只能依靠进口,拓展欧洲市场的潜力很大。

1.格兰仕公司的决策存在哪些风险?格兰仕公司进入空调业是选择了何种战略?P423格兰仕公司国际市场的战略是?P427格兰仕公司制定的国际市场战略的着眼点是?P426 二.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战略

三.1.国际战略2.多国战略3.全球战略4.跨国战略四.1.区位优势2.规模经济3.学习经4.政

策适应5.市场适应。

6.荣事达对美泰克的跨国联姻失败而告终,荣事达与美泰克合资合作后,使他们成为业界知名品牌,好景不长,这种靠品牌拉动产品销售,实际并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有人形容荣事达与美泰克婚姻是“没有灵魂的婚姻”后来美泰克

说明一个美国家电产业在中国的失败,美国家电企业进入中国比较晚,不像日本和韩国企业以自己品牌进入市场,这是美国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1.一个公司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2.案例中美泰克进入中国的模式?

3.国际市场产品开发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 4.案例中美泰克在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5.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那些优势/ 一.1.出口打入模式2.合同打入模式3.投资打入模式

二.合资经营三.1.产品延伸2.产品适应3.产品创新4.国际产品四.没有自己的品牌五.外部优势

7.韩国

1.国际商务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2.根据案例你认为韩国企业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案例你认为韩国企业采用是何种组织形式?

4.集权制组织形式的确点有那些?

一.1.文化培训2.语言培训3.生活培训

四.1.过度的集权会导致公司最高管理层不堪负重,最终导致决策失误和延迟

2.分权型组织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分权型组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4.分权型组织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5.分权型组织有利于加强组织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五篇:旅游地理学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旅游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旅游者行为: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需要,在旅游动机的驱使下,购买旅游产品外出旅游的行为。

2、旅游决策: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和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最终将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4、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资源特色、价值及开发潜力和条件的评判和鉴定,以确认旅游地资源的品味、级别及科学价值、旅游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核心-边缘理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中心与外围两个空间子系统所组成,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核心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能产生和引发众多创新,而它周围的地域则组成了边缘地区,边缘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地区,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地区。)

6、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以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地、动态地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的多媒体信息系统。

7、一般体验性评价:根据旅游者的亲身体验,采用民意测验的方式,如问卷或统计旅游资源在常见媒体的出现频率等方式来确定某区域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8、旅游景观尺度:旅游景观区域的空间范围,景观单元的识别程度,成景作用发展过程的时间域及旅游景观的层次性。

9、旅游地意象:是个体或群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印象及产生的意义。

10、旅游景观健康:在人类的积极干预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至于导致被开发利用的旅游景观在维持其自身稳定结构与正常功能时发生紊乱;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旅游景观的演变与发展不会影响或损害到邻近旅游景观及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有序、健康及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旅游行为产生的过程?

①旅游需求 ②旅游动机 ③旅游决策 ④旅游空间行为 等多个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2、休闲、旅游及游憩之间的关系?

游憩:闲暇时间内,在距离日常居住地较近距离的空间内进行的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为目的的户外休闲活动。

旅游:离开熟悉的环境(居住地和工作地)而进行的活动,活动的最终目的可以是益智,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愉悦身心。可以认为旅游是游憩的一种方式,旅游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

而“休闲”与“游憩”在基本内涵相似,两者有时很难区分。而游憩活动更倾向于户外的活动,更着重于放松心情的功能。

对三者进行辨析:①在空间上,游憩不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主要在户外距离居所一定距离的场所开展;而休闲则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可同时在室内和户外开展;旅游是指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可以认为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②在时间上,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休闲;游憩更多的是指不过夜(即不超过 24 小时)的娱乐活动;而旅游多是指人们在目的地过夜的休闲行为。③在目的上,游憩、旅游、休闲活动都是以获得愉悦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

3、旅游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部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所致,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区。旅游文化的实质正是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在自然地理环境上的所遗留的印记,这个印记很显然亦会受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最终形成风格各异的旅游文化区。

当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地理环境本身的环境容量又启示我们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树立好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免人为因素对环境干预过度,从而给当地文化带来灾难,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地域旅游文化的形成因素虽然离不开自然环境这个基本前提,但不仅仅是限于地理环境要素,实际情形是异常复杂的。

4、名山类或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特点:①为遍在性旅游资源 ②共性、个性皆强 ③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 影响因素:旅游地的级别、功能、可达性。

特点:①属于非遍在性资源 ②分布相对较集中 ③共性大而独特性小 ④重游率不高 影响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可进入性。

5、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①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状况 ②旅游供求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 ③旅游供求市场的人文地缘关系 ④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发水平⑤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

6、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体系?

(1)基本容量:a旅游感知容量 b旅游资源容量 c旅游生态容量 d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e旅游社会容量

(2)非基本容量:a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b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c旅游时空容量

7、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程序?

方法:①文献资料法 ②野外调查法 ③现代科技分析法 ④询问调查法

程序:①准备阶段 ②野外调查阶段:普查、重点考察、专业性调查 ③室内整理阶段

8、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异同点?

共同点:核心是旅游吸引力。

不同点:概念定义的侧重点不同。旅游资源是从资源学中引申出来的概念,主要强调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可能性和价值,即其开发利用后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而旅游景观是从景观学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更注重其作为景观系统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旅游景观系统,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旅游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另外,由于旅游景观是从景观科学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注重对景观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通过时空格局的动态变化增加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增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9、乡村休闲旅游类型、模式?

类型:①乡村田园景观 ②乡村聚落景观 ③乡村建筑景观 ④乡村民俗景观

模式:①农业观光休闲模式 ②自驾车休闲旅游模式 ③民俗风情体验休闲模式

10、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旅游人群分布?

城市休闲旅游空间:①城市绿地 ②城市广场 ③城市游憩商业区 ④滨水地带

城市休闲旅游人群分布:①居民休闲活动空间分布 ②旅游者游览空间分布

11、景观结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组成要素:基质、斑块、廊道及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12、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举例?

新建: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点,建立新旅游景区、景点或主题公园,建设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利用:清华、北大等高校校园;通用汽车等大型工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考察旅游新热点。修复或重建:三峡风景区将蓄水后被淹没的一些旅游景点采取异地搬迁重建的方式来开发。

改造: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已有资源进行全部或局部的改造,成为吸引物。提高:利用原有的资源与基础,开发新的旅游活动项目,提高其整体质量和吸引力,达到加强特色,提高效益的目的。

13、书中10个旅游区概述?

①文明渊源——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林海雪原——东北风景名胜旅游区

③山水园林——江南旅游区

④钟灵神秀——长江上中游旅游区

⑤塞外风光——蒙宁草原旅游区

⑥丝绸之路——甘新旅游区

14、旅游地意象要素及其功能?

要素:①路径 ②边界 ③区域 ④节点 ⑤标志物 功能:具有组织城市旅游意象空间的功能。

三、论述题

1、根据

旅游空间知识评析我国主要三个边境休闲旅游?

(1)黑龙江与俄罗斯

地处中俄边境地区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旅游合作方面有着地缘、资源和市场三大优势。其休闲旅游资源大体上分为季节疗养、渔猎采集、冬季旅游、康复疗养和观光五大类。黑龙江目前推出的边缘休闲旅游项目有异国文化游、修学游、健身游、探险游和寒温带农业观光游等。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各大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沿边口岸为通道的边境旅游发展格局。全省相继有18个旅游口岸开通了27条边境旅游线路,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俄边境旅游网络,成为国内备受瞩目的对俄边境旅游的热点省份。

黑龙江与俄罗斯有鲜明的自然经济文化差异,双方互补性强,两地游客的形象感知差异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自然环境上,黑龙江作为军事边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而保留了原始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此外,黑龙江还是世界开展冰雪旅游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还有独特的火山地貌和良好的冷泉、温泉疗养条件。在民俗文化上,界江两岸,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建筑等都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化的体验也是旅游者关注的对象。两国边疆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黑龙江畔,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民族风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具有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的潜力巨大。

(2)辽宁、吉林与朝鲜半岛

辽宁省与朝鲜有着210km的陆界,并通过鸭绿江大桥将两个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域相连的边缘休闲旅游空间。辽宁省的1/3为山地丘陵地带,山岳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满汉民俗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吉林省的图们市与朝鲜咸境北道稳城郡隔江相望,这里的休闲旅游资源以朝鲜族民俗文化、建筑和特色食品为主,目前吉林到朝鲜的旅游线路有图们—朝鲜罗津、图们—朝鲜清津—七宝山、图们—朝鲜稳城,以及2008年开通的图们—朝鲜南阳步行游,为中朝重要的特色旅游线。

辽宁与韩国、朝鲜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点:

A、经济互补

区际内各国经济方面强烈的互补性是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基本因素。辽宁与朝鲜半岛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互补关系,而且相互之间的需求都很强,这方面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都突出。中国、韩国、朝鲜三国各自⑦奇境幻域——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区 ⑧侨乡海韵——华南热带现代海滨风貌旅游区 ⑨雪域高原——青藏高原旅游区 ⑩海岛风光——港澳台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和各自需求的不同,激起了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的强烈愿望。

B、地缘相邻

地理位置相邻,可进入性强是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辽宁与朝鲜半岛整个区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位置,是联结亚洲内陆与太平洋及亚欧大陆的桥梁。

C、文化相近

相近的文化背景成为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纽带。以华夏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明和汉文化圈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文化氛围在这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D、旅游资源互补

辽宁与朝鲜半岛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山岳风光较多,且观赏价值较高,山岳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许多旅游名山。另外,辽宁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情,满汉民俗文化体现得十分深刻。朝鲜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目前,朝鲜旅游基本以生态旅游为主。同时,朝鲜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民俗淳朴,开展了文化古迹游。另外,朝鲜国家历史进程曲折复杂,政治制度较为特殊,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往。

韩国风景优美且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可为旅游者提供相当多的观光场所。韩剧盛行,韩流掀起,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具有现代城市风貌的韩国首都首尔、韩国气息浓郁的民俗村和风景秀丽的韩国山水风光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广西、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

广西边境地区背靠西南腹地,面向东南亚旅游热点地区,是中越边贸旅游的主要集散地和我国与东南亚等地的重要通道。区域内特色性旅游资源丰富,两国边缘休闲旅游十分发达,休闲旅游已成为中越边境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km。边境地区都开发了不同程度的休闲旅游,并以娱乐、观光休闲、商务旅游等为主。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目前,多以中国公民出境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单向旅游为特色。西南地区的边缘休闲旅游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A、边关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

广西和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这块红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最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B、特殊的地缘和人缘优势

广西、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由

于历史原因,他们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境内外称谓也不尽相同,但同源同祖,语言相通,地域相连,习俗相近,亲如手足。

C、边境旅游和边境商贸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边境旅游是在边境地区边民互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境贸易越活跃,边境旅游就越红火;边境旅游越活跃,边境贸易也越发达。目前,广西、云南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已构成多元化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出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劳务输出与边境旅游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2、根据旅游系统内部结构和不同阶段发展特征,可把旅游分为三个类型,请分别说明类型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开发重点范围(凝聚、放射、扩散三个类型)?

凝聚:形成过程:旅游活动首先在一些先天资源优势突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零散景点产生,通过几个代表性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单一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为旅游活动提供全部服务。在这少数几个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特点:①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范围狭小,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与区外联系松散 ②节点数目有限,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较低 ③旅游路径系统较为薄弱,旅游流的流向呈单向性 ④客源地市场缺乏稳固性,仅具有近域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

开发重点:以国内旅游为重心,重点开发一两个旅游节点,进一步增强核的极化作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使其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放射:形成过程:随着少数几个节点的开发和建设,区域内旅游资源潜力被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规模随之扩大,通道系统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取代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成为制约发展的主导因素。地方政府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的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周边地区旅游流的扩散作用也开始显现,依托几个旅游城市,形成几个具有特色的次级旅游区。

特点:①区域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路径通达度也有较大提升,旅游流呈现双向性,旅游系统开始发育 ②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线路时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和选择余地 ③节点的综合吸引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客源地市场,对外来因素影响的敏感度降低,具有全国吸引向性的旅游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④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出以旅游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为轴线的互动体系

开发重点:重点发展国际旅游的战略,通过国际旅游地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市场。次一级旅游地的选择,既要紧邻一级旅游区,又要突出特色,与一级旅游区形成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扩展:形成过程:随着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的成长,旅游节点越来越多,不同性质的旅游区开始出现。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充分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网络体系。在此影响下,区域进一步向外扩展,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收入为主导的成熟产业链。各级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次级旅游地依托旅游通道与上一级中心地建立联系,形成更广阔的区域吸引范围。

特点:①使各级旅游中心地对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 ②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

开发重点:发展重点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开发和创新新的旅游产品,扩大市场范围,促进旅游系统整体发展。

3、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A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A旅游活动对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 ①旅游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①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②旅游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③旅游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④旅游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B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

①提高绿化比例、美化自然环境

②促进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③有利于提高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

④保护更多的旅游资源 ②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 ③对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 B旅游活动对人文环境的正面影响 ①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 ②促进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③增进民族认同感 ④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对现今有何启示?

自然因素(地貌、气候、自然地理位置)

人文因素(人口迁移、行政区划、社会、经济、文化、教育)

启示:我们在区域旅游开发,特别是区域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当

地传统文化风俗,实现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正和谐。同时对一地的旅游开发在文化上要作一个定位,做到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 整体风貌,打好文化这张牌。而另一方面,旅游管理者也要认真地去关注和了解其客源群体,努力兼顾他们在文化上的不同,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感受等因素,从而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企业作为具体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更需要在地域文化上多下功夫。在利用好资源的同时,更需要在开发地域文化特色上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地域上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特色。

四、材料题

1、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2、旅游文化景观的内容、及文化旅游地开发?

内容:①自然景观 ②聚落景观 ③宗教景观 ④种族与人口 ⑤农业与工业景观 ⑥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景观

开发思路:①文化理念定位要准,要有特色 ②用思维来策划旅游 ③借文化方法来开发旅游 ④用文化手段提升旅游形象 ⑤以文化因子促进旅游持续发展 ⑥以文化带动旅游

五、计算题

1、旅游(资源)容量

C=T/T0*A/A02、计算旅游区日旅游环境容量

①面积法:C=D*C0

②卡口法:C=B*Q

③线路法:完全游道的日容量 C=A*D/B不完全游道的日容量 C=(A/(B+B*E/F))*D

下载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学温权马原重点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司法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法则区别说:法则区别说是意大利著名注释法学家巴托鲁斯(1314―1357)创立的。他把法律分为人法和物法,他认为人法具有域外效力,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不论他位于国内或国外,本国法对......

    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散文分析 杨朔,擅于以饱满的热情抒写新时代,以真挚的感情,来赞扬普通劳动者。以《雪浪花》为例,赏析杨朔作品特点:1.杨朔擅于于平凡事物中捕捉诗意,通过巧妙的联想,发掘其深刻的思......

    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

    20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是什么?简述现代教育观的变革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技术现代化 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

    公共关系写作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论述

    公关关系学:是借助客体力量促进主体事业成功的科学,或是调动客体积极因素为主体服务的科学 公关写作:是社会组织借助公关意识,以文字的形式处理同公众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组......

    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精选五篇)

    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效率原则:指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 1、综合调查:综合调查指的是新闻研究或受众研究机构对某一地区的受众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情况或对某一媒体的受众接受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象征主义: 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 1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2 同一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