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

时间:2019-05-13 18: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

第一篇: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

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

自2009年3月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以下简称“大讨论”)以来,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查找梳理问题,积极探索破解之策,形成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基本思路框架和一批创新机制、加快突破的宝贵经验,开展矿政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标准全面清理与“立、改、废”,制订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初步方案,明确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保障条件,出台加强行业服务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启动全国地质找矿行动计划。这次“大讨论”是全系统、全行业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探索、工作大部署、发展大推动,必将对加快我国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为巩固和扩大“大讨论”成果,不断增强地质找矿工作的资源保障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探索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克服安于现状不想改革、畏首畏尾不敢改革、视野狭窄不会改革等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勇于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勇于突破既有工作和管理模式的禁锢,勇于克服自我封闭、自我循环、怨天尤人、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地质找矿工作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道路。对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地、各单位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找答案求共识,不断推进业务管理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要加强总结提炼规范,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成功实践的经验,及时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坚定“两个共识”,不断健全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

坚持以“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为新机制的核心,坚持以“泥河模式”、“嵩县模式”和新疆“358项目”、青藏专项等为新机制框架的具体体现。以这“两个共识”为基本思路框架,统筹谋划全国地质找矿工作,依托“地质矿产保障工程”、“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等中央财政重大地质专项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地质工作,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地质找矿新格局”的总体要求,部署实施全国统一的地质找矿行动,通过工作的总体安排明确各类工作分工和定位,通过工作总体部署和实施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为地质找矿工作营造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和企业矿产勘查市场主体的作用。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引领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跟进拓展,地勘专业技术优势与矿业企业资金管理优势互补,统筹部署、协调推进、集团施工、快速评价的工作思路,在重点成矿区带和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进整装勘查的实施。

部机关相关司局会同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全国统一的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对各项地质找矿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各地、各单位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有利于促进地质找矿突破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深化“三个探索”,加快实现找矿突破

进一步探索完善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要求,公益性地质调查主要定位于基础性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极少量对地质找矿有重大意义的地质矿产问题,可以做延伸攻关。在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降低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在实践中深入探索完善推动公益性地质工作方式的转变,使成果真正服务于全社会。

进一步探索完善地质勘查基金的定位与工作衔接。地质勘查基金必须充分发挥降低风险和政策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在公益性与商业性工作之间的衔接纽带作用,避免与社会资金争抢矿产勘查市场。同时,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和项目安排上的关系,发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心对地方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作用。要深入研究地质勘查基金对市场的调控方式,充分调动地勘单位积极性,保障矿产勘查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快地质找矿突破。

进一步探索完善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和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密切配合。深入分析地质找矿、矿业权管理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的要求,通过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设计,促进勘查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和勘查开发一体化,推动地勘单位向矿产勘查市场主体转变,形成生动、充满内在活力的地质找矿新局面。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增强矿产勘查开发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和优化矿业权一级市场管理,显现和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逐步建立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加强探矿权审批管理,强化勘查实施方案、勘查资质和资金能力审查,探索建立勘查合同管理制度和区块退出机制,防止圈而不探,打击以采代探。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业权核查与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夯实矿政管理基础,构建探、采、储、查统一监管平台和矿业权信息发布平台。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矿产资源督察员制度、储量动态监管、矿业权年度检查以及“以奖代补”等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与相互联动,多管齐下,提高矿产资源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矿产资源法》修改和地质矿产管理制度“立、改、废”,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

五、建立有效机制,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坚持推进重大地质问题攻关以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基础性地质科研立项中引入由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促进基础研究工作与地质找矿工作的紧密结合;做好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等基础学科的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体系;尽快建立研究机构、大学和有关企业共同组成的地质勘查技术研发战略联盟,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勘查技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地学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地质找矿服务的思路和措施,更好地利用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推进地质科技创新。

坚持依托大专项、大成果培养领军和骨干人才。立足长远,科学谋划,构建地质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重视中青年技术人员培养,使领军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大力促进用人单位与有关院校交流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地质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基础技能培养,建立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的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成果考核评估体系,鼓励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鼓励技术方法创新,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合作;进一步改善地质专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单位为基础,完善队伍结构,充实专业力量,加快建成一支高素质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具体需要,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公益性队伍建设方案,加强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建设和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要继续探索建立地方公益性队伍能力建设评估制度,密切项目联系,加强业务指导。

六、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

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延长工作链,增强服务功能。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地质调查研究。推进部省合作,共同开展全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重要地热田勘查评价和干热岩开发示范研究。结合国土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重要经济区、城市群、海岸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的综合地质调查,继续做好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工作,加强跟进服务。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的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探索建立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机制,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建设工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集中资金开展重大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建立完善以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为重点的地学资料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

七、强化服务管理,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强化地质勘查个人执业法律责任,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自律,保障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为建立风险勘查市场奠定基础。进一步探索行业服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推进地质勘查行业规范和标准的“立、改、废”。完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信息服务系统,为地勘单位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体系。

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坚定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地勘行业改革发展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推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对已有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形成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加强重大共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破解难题,为地勘行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和促进国有地勘单位以市场为取向健康发展。地勘单位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改革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

八、落实目标责任,推进“大讨论”走向深入

继续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地质工作改革方向和发展思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推进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结合部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部机关有关司局和事业单位要按照《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工作安排》(见附件)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按时完成本司局、本单位负责的相关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及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参照部机关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安排,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大讨论”成果的转化。

巩固和扩大“大讨论”成果是全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责任。各地、各单位要狠抓落实,积极推进,使“大讨论”成果转化成为制度和行动,不断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四川省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

四川省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推进地质工作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在全省地勘行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市(州)、县(市、区)政府及相关行业集中5个月(2009年4月-2009年8月)的时间,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央有关精神,以提高资源供给程度和保障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地质找矿能力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从省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完善创新机制,持续推进地质找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二、目标任务

(一)不断提高认识,开拓思路,统一思想。全面学习、准确领会中央领导指示、《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利用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及地勘经济、矿业权经济的新形势,尤其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查找不足,转变观念。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消除“安于现状、自我循环”等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超前谋划,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主动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二)尊重地质规律,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分析总结地质找矿工作的经验教训,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地质工作规律,打破局部利益格局。广泛发动地勘行业、国土资源系统,矿山企业将大讨论深入到地质找矿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全面查找影响和制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找矿自身改革发展的各种问题,全面分析,专题研讨,寻求解决措施和治本之策。

(三)突出找矿难点,完善机制,落实规划。紧紧围绕加快地质找矿突破,坚决落实四川省地质工作会议部署,着力解决体制不活、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地方政府部门和地勘单位相互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矿产勘查和省地勘基金使用有机衔接,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地勘队伍改革协调配合,促进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到位、工作加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实力壮大。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科学规划地质找矿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地勘经济和矿业权市场有序,创新能力提高,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四)落实管理制度,加强监管,规范运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转变工作方式,强化社会管理,改进行业管理,提高对实施地勘项目的监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根据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完善地质找矿工作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提升业务技术管理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勇于创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新的路子,促进观念和方式方法的大转变。

(二)突出重点。以学习带动大讨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提高认识,围绕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这个重点查问题,破解阻碍找矿突破的难题。

(三)理顺机制。认真查找落实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和地勘行业管理工作会议的差距,认真总结本单位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决定中存在的问题,澄清不适应地质工作形势发展的模糊认识,充分认识《决定》出台后四川省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和研究成果,注重实践经验的探索和总结,确保在解决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力求实效。此次大讨论要区分层次,全面发动地勘行业,动员国土资源系统,结合各自实际,各有侧重地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分门别类地研究解决问题。要立足于落实《规划》,围绕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确定的目标和范围,加大地勘基金、社会资本对预测成果的投入力度,将理论研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地勘投入发挥最大的成效。

四、参加范围

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市(州)、县(市、区)政府,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及有关直属单位,地勘部门和单位,省地质学会、矿业协会并联系有关企、事业单位,市州、县国土资源系统及有关科研院所。

五、实施步骤

从4月1日至8月31日,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详见附件

2、附件3):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0日)。主要任务是拟订工作方案,编印学习材料,进行部署动员,做到“目标明确、及时部署”。

1.制定工作方案。省厅制定大讨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安排。

2.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四川省地质找矿突破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组建工作机构。

3.编印学习材料。编印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和领导的重要讲话及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有关参考材料。

4.动员部署。省厅以座谈讨论、调研等形式,组织动员部署大讨论工作。

5.及时启动。省国土资源厅、地勘部门、地质学会矿业协会、市州国土资源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制定工作方案,报省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并分别按照相关方案进行工作部署。

预期成果:

1.印发四川省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2.编印学习材料。3.汇总各单位工作方案。

(二)学习讨论阶段(4月20日一6月15日)。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学习,统一认识,开拓思路,广泛讨论,聚焦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1.扎实深入学习。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可采取集中学习、自学或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系统学习和理解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央政策对地勘单位和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2.明确主题。在分析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系统梳理,明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讨论主题。

3.广泛讨论。要围绕如何建立找矿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矿业权人的投资利益;尊重地学规律,落实好《规划》,以促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和找大矿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为地勘单位、探矿权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地勘投资环境,鼓励投资者从事风险找矿,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建实建强公益性地勘队伍,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基础作用,为国土资源规划、交通、水利、旅游等行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发挥地勘基金作用,降低商业性找矿风险,完善地质找矿运行机制,促进地质找矿取得更大的成果;地勘单位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改革,利用中央和省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力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立足自身做大作强,提高参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方面问题,深入展开讨论。广泛征集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相关文章。

4.透析问题。结合实际,着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聚焦问题,剖析原因,研究提出解决的初步思路。

预期成果: 1.明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讨论主题。

2.系统梳理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3.地勘部门、各市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关学会协会及地勘单位写出分析调研报告。

4.形成全省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解决问题阶段(6月16日一7月31日)。主要任务是针对重大问题,深入讨论研究,分层次、分领域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

1.专题研讨。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省国土资源厅和各地勘部门等,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讨论。

2.深化专题研究。在已有专题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深化地质工作布局研究,着重在统筹地质工作部署,充分运用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已取得的成果上着力,探讨运用省地勘基金引导地质找矿突破,开拓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题研究,着力理顺省厅、公益性地勘单位、属地化地勘单位、具有地勘资质的其他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所的关系;深化矿政管理研究,进一步落实四川省已出台的各项规范、制度,规范市场行为;深化地质找矿技术体系研究,完善新形势下的地质勘查标准和规范的意见;深化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3.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通过讨论、专题调研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省厅、地勘单位主管局能够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整改落实措施;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积极沟通推进;需要报请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决定的事项,提出相关建议。

预期成果:

1.形成加强四川省地质找矿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建议。2.形成加快推进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3.提出完善矿政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及做好地质资料服务的意见建议。

4.提出四川省地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意见建议。

(四)总结完善阶段(8月1日一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对讨论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报告。

1.制定解决方案。针对突出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阶段逐步推进,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并明确工作部署。

2.全面总结。汇总成果,起草总结报告。预期成果:

1.形成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意见。2.各单位总结报告和全省大讨论总结报告。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省大讨论的统一领导,省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厅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厅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组成成员名单见附件1)。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单位大讨论活动第一责任人。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相关单位、各地区要把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计划,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协调推进。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领导,重大问题及时研究。省大讨论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大讨论办公室,负责研究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地勘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学习讨论工作;各市州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本地区的讨论工作;地勘部门、各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学会协会及地勘单位的工作方案,报大讨论办公室备案。

(三)强化宣传引导。省厅办公室牵头,厅宣传中心、信息中心配合该项活动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和信息简报,形成多层面、多形式、立体化宣传格局,正确引导,广泛宣传。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大讨论中产生的新思路、新举措。

各单位、各地区要把大讨论活动与推进全年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按照省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使这次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地政府特别是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省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定,深刻领会全省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其讨论成果通过市(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时上报省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篇: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简报第1期.doc 概要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

简 报

第1期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地质找矿改革

发展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30日 围绕全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为创新铀矿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建言献策

4月28日,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在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华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沈绍梅在4月中旬参加2009年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和2009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期间,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李德连共同发起的。座谈会的主题是:面向未来,增进团结,共商发展。主要任务是:以全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总结梳理属地化以来全国铀矿地质找矿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绩,探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铀矿地质工作的措施。会议由沈绍梅主持。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李德连,东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胡忠义,西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苟润祥,西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金有忠,中南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陈书山,华东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戴民主参加会议。

李德连在会上作了主旨讲话。李德连指出,这次会议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大背景下召开,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李德连通报了近期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的重点工作和部署,并对加强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办公室建设和铀矿地质工作提出了希望。李德连强调,铀矿地质工作必须充分利用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这个平台,创新铀矿地质工作机制。作为铀矿地质勘查专业队伍,必须强化“主力军”意识,加强各省区之间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合作,在服务于国防和核电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重点就如何落实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核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科工改字〔1999〕225号)的精神,针对当前铀矿找矿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创新铀矿地质工作体制机制,进行坦诚的交流和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就携手合作争取国家加大铀矿地质勘查投入、落实国办发〔1999〕37号、科工改字〔1999〕225号和国发〔2006〕4号等文件精神、创新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工作机制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抄送: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大讨论办公室,本局大讨论领导小

组、局属各地勘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存。

第四篇: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在区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督导组的领导、指导下,我局于6月中旬制定了《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开展。工作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层次的效果。为总结这两个多月时间的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我局认真开展了“回头看”,深入自查,发现并整改问题、总结经验,努力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现将有关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切实解决了突出问题,整改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认真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二次的机关干部理论学习,以“注重学习,提高水平;注重实干,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团结,提高战斗力”为切入点,使全体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得到了提高巩固,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得到了提高巩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上得到了提高巩固,在勤政廉政、当好人民公仆的问题上得到了提高巩固。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奉献意识,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使党员党性得到锻炼,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2、完善了机关党支部班子队伍,加强对工、青、妇的领导

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关党支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机构合并后的情况,通过民主程序进行了机关党支部支委的改选,按工作职能,对党小组进行了重新分组,确定了党小组长,落实了责任,配齐配强了力量。近阶段5名同志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机关党支部党员数达43名,加强了组织力量。加强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开展了局工会换届选举,产生了由5名同志组成的新一届工会工作领导班子;组织开展了妇女健康知识讲座和妇女体育比赛活动。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创办了局简报和网站

加强发展和改革局对外宣传力度,创办《鄞州发展改革简报》。已明确了在8月底前进行创刊,并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简报将以双月刊形式发布,结合局工作职能和特点,以“替百姓谋划、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理念,设立决策参谋、政策宣传、调查研究、经济动态、工作进度、畅所欲言等栏目,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局对外影响力和对群众服务能力。

建立互联网平台和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已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计划在9月份完成整个网站的主页和各分页设置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新主页的设计,增添了改革的栏目,并收集了局15个科室部门的约11MB的信息资料。通过网站设置,将为广大企业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使群众充分了解发展和改革局的工作职能,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局知名度。

4、完善党委班子民主集中决策体制,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局党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开展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了班子间的沟通和理解,使局党委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加强和巩固。完善党委民主决策体制,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规范了局财务审批制度,党政正职不再执行日常财务审批工作,日常财务审批由政工副职进行,其中超过3000元的由党政正职与政工副职联签,重大开支由党政班子会议决定;并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好局中层干部竞聘工作,通过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五位机关干部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各科室的负责人,人员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坚持不懈地推进了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题,继续开展了“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紧紧抓住学习贯彻《宁波市鄞州区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契机,强化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机关干部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树立勤政为民思想,关心群众疾苦,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认真开展“千名机关党员服务社区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达到100余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助残、扶贫、帮教、护绿、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深入实施了“三联”活动,把五乡镇真正作为局党员干部的学习基地、教育基地和工作调研基地,近阶段开展了2次帮困结对走访活动。

5、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局各方面工作任务

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全局上下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和计划报告中的各项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全区经济社会仍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局作为综合经济部门在参谋、建议和综合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计划、规划、改革、物价、统计等职能,特别是对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快速推进新城区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1、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党基层组织、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整改成果

我局已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重新修订编印了《发展和改革局政务公开手册》和《办事指南》,形成了用机制用人、以制度促事的局面,提高了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水平。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工作制度汇编(初稿),共有37项规章制度,如党委议事规则、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心组学习意见等,下个月将定稿公布,将真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中对机关党员学习培训、激励表彰、考核评价制度和党支部工作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进行了重点建立健全,形成了常抓不懈的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2、贯彻实施局“凝聚力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切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经局党委研究,出台了《局党委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意见》鄞发改党[2005]240号文件。我局进行了工作创新,要求以党小组为单位建立党员与非党群众的结对联系制度,引导非党对象积极向组织靠拢;并建立了机关党支部学习制度,实行“三统一”,即统一点名签到、统一学习内容、统一规定时间,明确机关党员每人每年平均学习参会率不低于90%,不足的必须会后补课。我局“凝聚力工程”建设立足于解决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视不够、监督不力、组织制度落实不全、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了解关心人”、“教育提高人”、“监督激励人”和“服务奉献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共制定了分级谈心谈话、党员与非党群众结对联系、“三必访”等14项工作制度。同时加强了领导,落实了责任,要求全体党员提高认识、积极参与,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切实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有力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新业绩

在巩固提高整改成果的工作中,我局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发挥科室各自职能,争先创优、干一流工作,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了新的提高。

1、当好了参谋,科学统筹促发展。建立健全了调研课题机制,以制编“十一五”规划为契机,重点研究培育方向、培育政策、培育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管理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认真做好了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工作。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扶持政策、考核办法。紧紧抓住我区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提高了服务业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切实解决了新鄞州工程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加强综合协调,做好了下情上达,确保了新鄞州工程顺利推进。理清思路,加强调查研究,做好了区委、区政府的参谋,明确了新鄞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强化了综合协调的力度。

4、加强了项目的预审、审批工作,规范投资管理。近期抓紧完成了第一批、第二批违法用地的补办工作。同时通过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基本建设项目办事流程,把我局牵头的“联合踏勘”延伸到了“联合验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采取“分类管理、部门会审、专家把关、中介审核”的方式,严格控制了财政性投资项目的投资概算审核。抓好了前期工作,充分利用重点工程用地指标方面的政策倾斜,在争取资源方面获得了主动。

5、增强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加快了体制改革的进度。做好了对拟上市企业的服务工作,巩固了区拟上市企业董事会秘书联席会议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了9月份香港洽谈会的准备工作,努力促使拟上市企业海外上市、融资。促进了拟上市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国家证券市场的政策法规,交流了外地及本地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好的做法,探讨研究了拟上市企业如何规范资产重组、股权设置等重大问题,帮助了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建立了文体市场运作新机制,逐步实现了由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6、健全了基层统计网络,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积极协调解决了镇(乡)统计站职能和人员编制,努力改变了传统统计资料上报方式,建立了统计数据直报系统,减轻了基层的统计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及时上报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对各部门的服务质量。

7、切实落实了价格调控措施,规范了价格行为,提高了价格行政执法水平。通过严格执行“两条控制线”措施,实现了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目标;深化价格改革,切实规范了涉及人民群众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加强了对粮食、农资、能源、原材料等重要商品价格的价格监测分析;充分发挥了价格预警应急机制功能,积极应对市场的突发性事件;大力宣传了价格收费政策,增强透明度;加大了价格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各类价格违法案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对照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要求,我局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主要有:一是这次“回头看”检查中亦发现了一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平时不注重学习,不重视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缺乏系统科学的把握,对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缺乏应有的敏锐性,因而工作中常处于盲目、被动和落后状态;二是由于体制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或多或少还存在“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与干得一般一个样”的问题。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局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立足本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

2005年8月23日

第五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整装勘查是指在具有一定工作程度、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和企业各类勘查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勘查工作。整装勘查是快速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组织方式,对于创新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整装勘查工作

(一)整装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整装勘查区应具有一定的地质工作基础和发现大型规模矿床的资源潜力,矿产勘查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具备以社会投资为主开展大规模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条件。社会投资不明确、难以进入的,一般不列为整装勘查区。

整装勘查区的主攻矿种以国家紧缺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为主,整装勘查区内要大幅度增加勘查资金投入,加快勘查进程,3年内发现和评价至少1处大型规模矿产地,5年内形成至少1处可供开发的大型矿产地,为建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奠定基础。

各省(区、市)要重视整装勘查工作,把具备条件的勘查区纳入整装勘查区,并积极推进其他成矿有利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前期勘查工作,为开展整装勘查提供更多备选工作区。

(二)充分发挥各方作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发挥地质找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组织开展整装勘查区的初选、申报和实施工作。整装勘查区初选前,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投资积极参与;对于拟设的整装勘查区,应组织相关企业、矿业权人、地质勘查单位和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和新设矿业权的初步方案,协调落实勘查工作部署、社会资金投入和外部环境保障。

二、统筹部署整装勘查工作

(三)科学设置整装勘查区。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新设整装勘查区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以下简称“部矿产勘查办公室”)要履行“组织协调、评估考核、督促检查”的职能,牵头组织整装勘查区论证工作,并将论证结果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告新设整装勘查区名称及范围。整装勘查区的范围和面积可根据区内勘查工作进展进行动态调整,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复后向社会公告。

(四)精心编制整装勘查实施方案。经批准设立的整装勘查区,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含勘查工作部署及矿业权设置方案),并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审查和批复,作为整装勘查组织实施的重要依据。编制整装勘查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以及其他已有地质矿产信息等资料,做好勘查工作部署与矿业权设置的衔接(编制提纲见附件)。

(五)统筹勘查工作部署与矿业权设置。勘查工作部署要统筹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等出资开展的各类工作,突出重点,加强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组织相关企业、矿业权人、地质勘查单位和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资金投入和工作进度。

矿业权设置方案应密切结合勘查工作部署,以主攻矿种为主并兼顾重要的共伴生矿产,合理设置矿业权,明确矿业权投放计划和出让方式,并根据工作进展适时调整或修编。对布局不合理的已设矿业权,要提出整合或调整方案。非主攻矿种的拟设矿业权,原则上不得影响主攻矿种的整装勘查。

(六)落实工作安排。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和勘查进展情况,提出整装勘查区工作安排建议。其中,涉及国家财政资金安排的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与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对接,部矿产勘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

整装勘查区内探矿权人要根据整装勘查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调整完善相关探矿权区块的勘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探矿权区块的总体工作进度、工作安排、主要实物工作量和勘查资金投入,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经批准后的探矿权勘查实施方案作为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整装勘查的监督与评估

(七)加强整装勘查的监督检查和进展跟踪。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分区分片技术把关,跟踪整装勘查工作进展,对整装勘查区内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整装勘查区内的探矿权人负责编写勘查进展半年报和年报,上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综合后,报送部矿产勘查办公室。有重大发现和成果的,以专报形式及时上报。

(八)建立动态评估与退出机制。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每年年底组织对本地区整装勘查工作进展进行自评,重点对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企业投资到位情况、财政资金落实情况、矿业权设置方案实施情况、重要找矿进展和成果、找矿潜力等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部矿产勘查办公室。部矿产勘查办公室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相关单位进行评估,向全国通报评估结果,并督促重大问题的限期整改。对主要因工作推进不力而导致勘查进展不好的,要向省级人民政府通报情况并商请省级人民政府加强督导。对经勘查证实找矿潜力不大或因工作推进不力导致预期目标难以实现的,不再列为整装勘查区并予以公告,不再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整装勘查区相关政策。

四、完善整装勘查区矿业权管理

(九)提供矿业权审批便捷服务。整装勘查实施方案中的矿业权设置方案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复后,授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部批准的探矿权投放计划,审批部审批权限内的探矿权项目(煤、钨、锑、稀土等国家调控矿种及放射性矿产除外)。

整装勘查区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公告后,在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批期间,对于大规模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在保证勘查开发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允许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新设的主攻矿种探矿权。

(十)优化主攻矿种矿业权配置。整装勘查区内现有主攻矿种矿业权的周边空白区,按照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新设探矿权,经专家论证符合整装勘查要求的,允许配置给具备整装勘查能力的毗邻矿业权人。其它拟新设探矿权,主要采用招标等竞争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

招标出让矿业权,应遵循“三优先”原则,即投入大、勇于进行深部钻探验证的优先;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和社会资本联合成立企业,实行资本和找矿技术相结合的优先;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联合成立企业,实行探采一体化的优先。为调动参与整装勘查的勘查单位和矿业企业的找矿积极性,对在整装勘查区内探明大型规模以上主攻矿种矿产地并已转入开发的矿业权人,综合考虑其技术能力、勘查力量和投资能力,可为其配置高风险勘查空白区的探矿权。

(十一)积极推进矿业权整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协调联动平台,鼓励和支持有实力、负责任的企业作为整合主体,推进布局不合理的已设矿业权的整合。整合主体应积极主动协调其他矿业权人,采用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等经济手段整合其他矿业权。

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的,现有探矿权人应按照“统一工作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工作进度、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成果验收”的“五统一”原则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确保勘查资金投入规模和工作进度。

积极参加整装勘查但面临资金困难的探矿权人,可采用与其他社会资金合资合作或申请地质勘查基金支持等方式进行合作勘查;对不按整装勘查方案和“五统一”要求推进整装勘查并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探矿权,参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进行整合。

(十二)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探矿权人享有依法处置勘查成果的权利,包括优先申请采矿权、依法转让矿业权等。整装勘查实施过程中,发现矿产地且符合相关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要求的,可分区段申请采矿权,但矿业权人必须承诺其余部分仍然按照整装勘查的要求继续开展勘查。

五、加大对整装勘查的支持力度

(十三)加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支持。中央、地方财政应切实加强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和科研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优先保证在整装勘查区的部署安排,加快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在整装勘查区开展工作、符合条件的勘查单位可优先承担相关项目。充分发挥地质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加强基础地质、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方法和资源评价等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应用,破解找矿难题,促进找矿突破。对于按期保质完成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任务并取得重大找矿发现的勘查单位,可在项目工作区范围内以申请在先方式登记一定数量的探矿权。

(十四)加大地质勘查基金支持。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要协调联动,切实发挥分担勘查风险作用,重点支持整装勘查区内有找矿潜力、且社会资金不愿独立承担风险的勘查项目。要按照“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的原则,除特定矿种和地区外,凡是可以由企业投资且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矿产勘查项目,优先由企业投资。对于重点项目,两级地质勘查基金可以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协调资金投向,合力推进整装勘查工作。

(十五)加强技术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要加强与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全面构建任务到区、责任到人的技术指导体系,负责组织开展专家研讨、技术培训和现场交流等活动,协助解决勘查技术难题。

(十六)全面提供地质资料服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服务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5〕号)的要求,安排专门和必要经费,将本行政区内各整装勘查区的重要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分别集成为资料包,向社会公布资料目录和获取方式,并向区内矿业权人和有关单位提供资料包服务。

六、加强整装勘查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组建技术支撑机构,具体组织开展整装勘查区的进展跟踪、统计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集中连片整体引入大企业等开展整装勘查的,由国土资源部、省级人民政府和引入的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服务和监管。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建相应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负责本地区整装勘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整装勘查区要设立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整装勘查区内主要投资企业和勘查单位共同参加的整装勘查区管理办公室,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整装勘查区内勘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项目实施。

(十八)改善外部工作环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与当地人民政府建立外部环境保障机制,优先保证整装勘查区内矿业用地需求,共同协调矿业权人、勘查单位、社区等各方关系和收益分配,营造良好外部工作环境。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以往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下载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word格式文档
下载005国土资源部关于巩固和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的通知2010-58号 04.2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