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系统同步监督调查汇报
财政系统同步监督调查汇报
2012年以来,省贯彻财政“大监督”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建立财政同步监督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了财政监督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面系统总结开展同步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深化新形势下对财政监督规律的认识,更好地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财政同步监督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针对财政收支大幅增长使财政管理面临的风险日益突出,财政监督力量严重不足、监督与管理“两层皮”等问题,省财政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着力解决监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对财政监督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统筹规划,提出了同步监督理念,明确了同步监督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
(一)以理论研究为重要支撑,着力树立同步监督理念。省财政厅站在全局的角度,加强理论研究,基本形成了包括概念、理念、思路、格局、体系在内的一整套同步监督理论框架,对指导同步监督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同步监督,即以财政部门各业务机构和专职监督机构为主体,把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各个环节,对所有财政资金从预算编制、执行,到使用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全过程监督。可以将同步监督理念概括为“三同”,即监督与管理同步;监督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同步;监督与资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结果同步。同时,确立了“理顺监督主体、明确监督范围、改进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措施”的同步监督工作思路。在监督主体上,明确财政部门各业务机构与专职监督机构同为监督的主体,业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自觉发现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及时进行纠正;在监督范围上,将财政业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及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监督范围,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财政监督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在监督方式上,充分利用业务机构直接管理资金和专职监督机构参与预算编审及监督预算执行的便利条件,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及资金使用结果进行全过程监控,使财政监督真正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在监督措施上,既强调各业务机构要加强制度约束和对预算单位的日常监督,又强调专职监督机构对各业务机构资金分配管理的再监督。形成业务机构监督与专职监督机构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有效制衡。与此同时,加大了财政同步监督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积极引导财政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同步监督理念和实践上来,确保正确理解和高效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检查的业务水平。
(二)以制度设计为基本立足点,着力构建同步监督机制。在组织财政同步监督工作中,省财政厅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注重顶层设计、强调务实管用。2012年以来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构建财政同步监督格局的意见》、《财政同步监督工作规则(试行)》、《财政监督检查操作规程(试行)》、《财政同步监督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初步形成了以一个“决定”为统领、十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同步监督制度体系,涵盖了工作指导、职责分工、规范程序、考核问责等方方面面,为构建财政同步监督机制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各市县财政部门也都参照省财政厅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同步监督制度。
(三)以明确职责为主攻方向,着力落实同步监督责任。省财政厅立足于增强同步监督的整体效能,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等财政业务为主线,划分了各业务机构与专职监督机构的同步监督职责分工。各业务机构主要是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加强制度约束、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估;专职监督机构主要是负责财政同步监督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并开展专项检查、绩效评估和再监督。同时,还进一步细化了各业务机构的监督责任。有预算收支管理职责的业务处对分管预算单位或服务对象的财政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事前审核、适时监控、跟踪问效等日常监督;对财税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事项开展专项检查;对资金分配、使用所取得的效益开展绩效评估。预算、国库等预算综合管理业务处,通过预算编审、支出动态监控和专项检查方式,对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决算情况实施再监督。在此基础上,又具体明确了各处室内部各岗位同步监督职责,使财政监督落实到处室、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与此同时,还实行了同步监督“一把手”工程、同步监督工作问责制,并采取打分制对相关处室同步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四)以提高实效为根本目的,着力深化同步监督成果。四年来,省财政厅各业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组织收入、资金分配等财政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各自的监督优势,对涉及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重要问题,认真执行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整改纠正、自我规范管理、制度约束力等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还对分管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并针对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提出各类整改意见和建议800多条,修改完善179项资金管理办法,使日常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地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专职监督机构牵头组织业务机构人员开展对民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及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累计查出各种违法违规资金30多亿元,纠正违纪资金10多亿元,提出整改建议180余条,被批示采用70多条,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较好地发挥了财政专项检查监督作用。
经过四年来的强力推进,实行财政同步监督机制已取得积极成果,全省财政监督工作实现了由专职监督机构单独开展监督,向业务管理机构与专职监督机构共同履行监督职责转变;由单一的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由单纯查处问题,向规范财政管理转变,财政监督综合效能有了显著提升。
二、实行财政同步监督机制的启示与思考
围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财政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在实行同步监督机制的同时,省财政厅也从各个方面对影响和制约财政监督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思考,并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实行财政同步监督的实践彰显了财政监督的独特优势,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成为现实。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省基本建立了一个能够把同步监督理念和机制融入业务管理,由财政业务机构人员从组织收入和研究资金分配开始就注重和加强制度约束,自觉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制度规定及不利于发展的问题,并继续沿着财政资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同步监督,做到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同时,专职监督机构发挥其专职监督职能,主动前移监督关口,参与预算编审,借助“金财工程”数据接口及时监控预算执行。集中力量进行事中、事后重点专项检查,并与业务机构加强沟通协调,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监督融入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业务机构和专职监督机构人员有机配合开展同步监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监督,才能做到对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这是财政监督的独特优势。
(二)实行财政同步监督的实践彰显了省市县财政监督力量的整合作用,使对财政资金的全覆盖监督得以落实。针对财政监督工作存在专职监督机构“孤军作战”,缺乏内部监督力量的整合、缺少上下联动的问题,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全覆盖”监督要求,在同步监督机制建设过程中,着力构建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的“三横一纵”监督网络系统模式。从横向上,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各自负责对本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及资金使用结果的监督,确保横向到边;从纵向上,建立完善上下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对财政重点资金和监管项目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形成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之间上下互动、协调配合、紧密衔接的立体监管体系,确保纵向到底。可以说,实行同步监督机制的过程,就是整合全省财政监督力量、践行对财政资金“全覆盖”监督的过程,就是弥补监督缺位、扩大监督效果、提升监督质量的过程。实践充分证明,“三横一纵”监督模式是使“全覆盖”监督落到实处,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整体效能的有效保障。
(三)实行财政同步监督的实践彰显了财政监督的规范作用,使规范财政管理更加及时有效。省财政厅一方面要求业务机构人员,在财政业务工作中注重加强制度约束,自觉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同时又要求业务机构人员通过开展日常监督,对预算单位人员、收入、支出、资产、经费以及专项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经常性审核,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收付、资产变动实时分析监控,提升了财政管理绩效。与此同时,我们组织各业务机构与专职监督机构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主动督促和帮助被检查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开展同步监督,促进规范管理的效应得到进一步显现。在今后实行同步监督的长期工作中,只有更加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趋势,及时揭示和反映被检查单位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剖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才能从完善制度、促进改革、强化管理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督检查意见和建议,着力提升财政监督质量和层次。
(四)实行财政同步监督的实践彰显了财政专职监督机构的检查作用,使对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督更有力度。专职监督机构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力量,在财政同步监督中,既要注重发挥业务机构的监督作用,更要注重发挥专职监督机构的作用。如2012年,省财政厅组织开展民生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资金检查,全省财政专职监督机构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共检查扩大内需项目1500余个,发现有问题资金11亿多元;检查重点建设项目220余个,发现有问题资金7.1亿元。实践充分证明,财政专职监督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突击队”,是提升和扩大财政监督力度的“主力军”。在今后深化同步监督工作中,只有始终坚持发挥专职监督机构的检查作用,才能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特别是民生等重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
(五)实行财政同步监督的实践彰显了财政监督的反腐作用,使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有了进一步保证。财政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省财政厅把实行同步监督与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丰富有效的同步监督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财政干部普遍认识到开展同步监督,既有利于财政资金安全,更有利于保护财政干部自身安全。各业务机构干部把同步监督落实到财政管理具体环节中,自我监督能力明显增强。专职监督机构结合检查考核同步监督工作,一并检查各业务机构干部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使财政干部不廉洁等违法违纪问题明显减少。实践充分证明,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只有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同步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对财政干部分配管理资金情况的监督检查,才能从制度上制约和监督财政权力运行,保证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第二篇:2011年财政同步监督工作总结
2011年财政同步监督工作总结
2011年我所在县局的领导下,在相关股、室的指导下,本着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按照财政同步监督工作方案的布署,精心安排。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工作分解、责任到人。通过加强业务管理,严把监督关,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理、有效利用。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抓好财政法规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违纪处分条例》等财政法规的及《县财政同步监督工作方案》。通过学习,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权、责,有效发挥了财政监督在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为当地领导提供参考建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认真抓好财政日常监督工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严格执行财政相关法规。特别是在票据核销上,严格按照我县“两个办法”的规定执行,缺少一项不予核销。对于大额资金和工程专项一律实行转帐支付。同时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单位用临时性资金,一周内必须报账核销。严把资金使用关。促进财政水平进一步
提高。
三、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充公发挥监督职能。今年,我所重点对各类惠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加大了监督力度。一是五月份我所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各村的粮食补贴发放的公示情况以及土地流动转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二是五月下旬对本乡各职能站办开展了“小金库”清理检查工作。三是2010年10月份对2009村级“一事一议”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然后召开了全乡村级支书、会计会议,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问题进行了纠正,不足的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四、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是财政监督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原因是财政所工作职能所限,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工作情况。例如“一事一议”资金,要求各村每年上报项目后,在开工时要向财政所汇报,以便于财政所及时检查了解真实情况。但各村很少与财政所沟通。
二是部分领导财经法律意识不强,给财政日常监督带来了不少工作麻烦,如果理顺不好,极易产生误解,造成矛盾。
三是村级干部队伍素质不强,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造成一些专项资金在使用上和业务处理上产生了不规范,影响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五、建议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多举办几次有乡镇领导、村级干部参加的培训班,提高相关政策知识,了解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财经法规办事。
六、今后的工作
2012年我所将进一步深入总结2011年工作经验,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克服不利因素,努力开展好财政同步监督工作。
玉河财政所
2011年10月20日
第三篇: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调查及同步监督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调查及同步监督探究
作者:汪书林 方坤 刘为东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期
【摘要】由于法律关于刑法变更执行监督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侧重时候监督而忽略的事前监督。本文通过某县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同步监督
2013年5月,根据监所部门工作要求,舒城县人民检察院监所科干警重点对全县2011年以来现行被假释43名、保外就医6名监外执行罪犯进行一次专项检察(以下简称“两种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个人信息档案登记。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及时梳理出目前辖区内的现有两种人的人数,对这些人员的分布进行初步的梳理,制定走访方案(计划);积极与县司法局联系,在县司法局执法大队的配合下,制定了日程安排,将所有两种人的乡镇纳入其中,做到不遗漏一人、不放过一处。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掌握到2011年以来县域内假释人员43人、保外就医人员6人,这些人员分布在县内的十八个乡镇,最远乡镇距离县城80余公里,其中有四个乡镇只有一名此种被监管人员。
二、现状分析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目前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乡镇司法所)监管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乡镇司法所人员少、工作集中在为当地政府机关服务,精力难以完全放在社区矫正上。在走访的十八个乡镇中,有十余个司法所均为一人所,出现了有将无兵的情况;十八个乡镇司法所长均被要求服从镇中心工作安排,十五个司法所的所长是乡镇的包村干部,调解群众纠纷也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而作为其主要工作的社区矫正,只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其中。
二是被监管人员档案建立齐备,思想汇报、电话汇报记录均进入档案材料,做到有据可查。在走访的十八个乡镇中,所有的司法所均对辖区内的两种人建立了专门的档案,所有的汇报材料均能查询到,电话记录也在其中。但脱管、漏管现象存在严重。
三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在外务工人员(非户籍所在地务工)占的比例较大。在走访的四十余人中,在外务工人员达十六人,这些人员均有完善的请假记录、电话汇报记录,处在监管之中。但长期请假现象突出,增加了被监管人员的成本,而且易发脱管现象。
四是个别监狱在决定对犯罪人员假释、保外就医的过程中,没有征求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没有进行评估,甚至出现了两种人拿着法院的裁定直接到司法所报道的情况。因为没有对两种人进行评估,是潜在的再次犯罪的隐患。
五是个别年纪大的被监管人员劳动能力欠缺、生活困难。虽然经过司法所、政府的努力,但是不是长久之计。由于整体的经济环境影响,这些人员暂时还没纳入到低保等民生工程的范围之内。
三、走访中了解到的问题
一是在司法行政机关在执行电子化办公之后人员普遍缺乏。按照目前的操作模式,纸质化办公与电子化办公需同时进行,这就意味着在目前基层司法所人员普遍年龄较大的情况下,电脑操作是一个大的难题。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即将开展的针对司法行政机关的公益性岗位将很好的解决人员缺乏问题,对两种人的监管将更加的规范化。
二是请销假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的被监管人员不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务工,均在县城或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按照现今的法律规定,每月需当面汇报一次,这就意味着这些人员每月均需请假一到两天,长者可能请假四五天,这不仅仅耽误了他们的正常工作,也加大了他们经济开支,让他们原本就不多的经济收入更是捉襟见肘。每月汇报对于监管而言确实有利,时刻敲响被监管人员的思想警钟,避免再次犯罪的可能,但是从实践来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加剧了这些人员的经济负担,又让他们不能安心的从事目前的岗位,对于他们安心工作非常的不利。从实际出发,可以考虑加大电话、网络视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使用力度,采用节日汇报与平时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节日必须回,平时偶尔回)。对于那些在务工地有固定住处或者家庭成员均在一起的人员可以考虑异地托管,这样既避免了监管不到位,又能利用当地的优质资源为被监管人员服务。
三是个别法院、监狱工作人员对于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执行不够,将社区矫正做为甩包袱、做人情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将其纳入到综合监管的序列之中,因而在实践中会出现法院直接将裁定书寄至被监管人员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而不是先期征询当地司法所的建议,这对后期的监管将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四是目前的社会保障力量不足,对于生活困难的被监管人员不能给予很好的生活补助。在走访中了解到有极个别的人员因为假释后年龄较大、无其他家庭成员等情况,导致其获取生活来源的能力降低,虽然司法行政机关及当地政府竭尽所能的为其生活提供方便,如为其重建住房提供补助、帮助其申请低保,但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这种帮助的总量较少,并不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五是社会公益劳动安排不多。因相当一部分人为了生活在外地务工、乡镇缺乏公益劳动的地点(有安排公益劳动的乡镇安排的活动多为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清洁马路),导致公益劳动这一身体上的改造活动缺乏。
四、对策
一是监管模式的多样化。目前的监管多以当面汇报、书面材料、电话联系方式来进行,没有充分利用到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方式。如果利用到视频联系,这样即便是身处异地,也可以通过实时画面的方式监控到对方的身体以及心理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被监管人员来回奔波所造成的时间以及经济损失。对于那些已在异地有固定居住地的人员,则可以考虑由固定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直接监管。
二是法院、监狱、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合作、增强监督。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社区矫正法,但根据现行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未进行事先评估的人员司法行政机关不予进行接受,检察机关在发现此种情况之后应立即与当地的法院、监狱联系,了解情况,并同步反馈至当地的检察机关,对可能存在的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
三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建议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联合法院、检察院的力量,在当地的招商引资或者知名企业中按照被监管人员的个人特长予以安排就业,最大限度的避免居住地址的变动给监管带来的不便。
第四篇: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大会汇报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县财政局反腐倡廉工作落实情况和2012工作设想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予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反腐倡廉工作简要回顾,县财政局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市、县反腐败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深
化各项财政改革为重点,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贯彻落实责任制的自觉性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按照领导、责任、考核、追究、制度、奖惩六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考核办法。形成局长负总责,纪检书记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每个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都赋有抓好和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量化要求。同时确定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结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体系。将属于财政部门负责的专项检查、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加强内部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逐一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股室、责任人以及工作时限,实行定期汇报和通报工作情况。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十项制度”和财政干部十个不准,全系统财政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二)夯实教育防范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坚持廉政教育与各项主题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三新”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处理责任和权力、权力与利益、权力与亲情的关系。以财政“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考核验收评比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系统财政干部参加财政“五五”普法验收考试,加大对财政干部的考试考核力度,引导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同时,注重加大对重大节日前、股所长任职前的针对性教育,杜绝了不正之风。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除大力弘扬、学习财政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外,还多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廉洁理财观念,做到警钟长鸣。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增强廉政文化感染力。依靠我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多次组织干部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坚持开展“廉政温馨提醒卡”活动,时刻提醒财政干部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权利和义务、关怀与期待,自觉规范和约束行为。同时,不定期召开财政干部家属“助廉会”,营造健康廉洁的家庭氛围,加强了八小时以外的监督。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源头治腐工作。
年初,我们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各股室、局属各单位。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并与各股、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设立廉政举报箱,局纪委坚持每季度一次廉政谈话制度和年终股所长述廉制度,促使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经常化。在加强内部监督方面:一是实行廉政档案制度。我们对全系统每个干部职工建立了廉政档案,如实记录廉政表现,增强了自我监督力度。二是实行财税所长离任财务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三是在各股、所大力推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开展行风测评活动。每季度向社会各界发放一定数量的测评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同时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明查暗访活动。通过实施全方位监督、制约和检查,促进了源头治腐工作。在外部监督方面:我们建立健全了一套严密的外部监督网络,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0名行风监督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县纪检委、监察局、反贪局、纠风办等有关单位派员参加,在通报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推动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我们从抓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四个关键环节入手,严格基础管理,全力构建财政运行新机制。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分配不公的现象,增强了预算执行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思路,今年选定28个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印发了《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动态监控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同时,严格账户管理,把住“支出关”。规定纳入部门预算和财政集中核算的单位,在银行只能开设一个基本支出户,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有效地遏制了自收自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问题。三是大力推进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规模、范围逐步扩大,制度不断完善,操作程序日益完善。政府采购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全县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32次,采购金额2694.9万元,节约资金278.5万元,节约率达10.6%。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继续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办法,各项惠农补贴兑付率达到100%,实现了
零上访目标。五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深入开展了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检查。严格票据管理,建立了“验证购票,定量控制,交旧换新的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乱收费现象。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推行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启动了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五)加大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大力开展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和检查活动。按照省市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对21个涉农部门和15个乡镇49个项目的涉农资金进行清理和专项检查,涉及资金总量达40623万元,通过认真检查,对4个涉农部门滞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1202万元,专门召开协调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彻底纠正了存在的问题,有效贯彻落实了强农惠农政策。二是组织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要求,本着“以查促管”的原则,加大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资金、支农惠农、民生资金使用情况全程监督检查,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继续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今年对我县72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小金库”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处“小金库”3个,撤销账户3个,收缴违纪资金2.54万元。四是强化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工作。由局分管领导带队,抽调会计所、收费所相关人员组成非税收入专项检查组,对全县非税收入项目逐项清理、逐票稽核、逐帐核查,收缴财政专户资金55.8万元。
二、设想和打算
1.抓主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做好责任分工,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夯实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把反腐倡廉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二是做好责任考核。要采取形之有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各股所牵抓和承办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三是做好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出现的问题一查到底,确保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到位。
2.抓基础,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三是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四是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吸取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腐化堕落的惨痛教训,以案明纪。
3.抓根本,积极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宣传教育机制,督促党员干部养成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习惯。二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执行工作机制。坚持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集体研究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三要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廉政承诺制度,任职廉政考试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4.抓关键,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纳入工作安排和考核管理,真正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结合,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围绕收入监督、支出监督、内部监督、会计监督四条主线扎实开展工作。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继续完善县乡财政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办法,明确监管范围、量化监管任务、细化监管重点和关键环节、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拓展财政监督范围,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把财政监督寓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的全过程。重点做好对税费征管、重点支出、专项支出和民生工程等各项财政资金的及时跟进、全程参与、跟踪督察、项目稽查,开展绩效考评。继续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建筑领域专项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5.抓中心,搞好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在全系统积极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做好权力梳理、职能定位、规范流程三个阶段工作,营造财政权力规范运行环境,保证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安全。
6.抓形象,提高财政干部服务意识。以开展“三为”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和引导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坚定信念,改进作风,强化素质,提高能力,着力加强学习型、清廉型和服务型财政机关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在加快富民强县目标中的作用,为促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财政系统放管服亮点汇报
财政系统放管服亮点汇报
省财政厅认真贯彻省委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工作要求,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以开展“X、X”主题教育聚共识添动力,强化财政职能作用发挥,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忧,推动“三服务”走深落实做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能。
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上“谋新招”,全力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实施。针对企业发债难的问题,出台促进企业融资财政激励办法;针对公款存放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权重偏低的问题,完善国库现金存放指标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资信不足的问题,制定担保风险补偿办法,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出实招”,狠抓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坚决落实中央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制定“X版”减税降费方案,我省成为全国减税力度最大、政策发布最早的省份。在此基础上,经省政府批准,今年又出台三项减负新政:按x%的幅度顶格减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停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鼓励免收履约保证金。
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亮硬招”,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全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整合设立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园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政府采购功能,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落实首台套产品和“X制造精品”政府首购制度,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