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肖家镇教育管理中心2016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根据市县文件指示精神,我镇中小学校在2016年9月26日至30日开展了以“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现将我镇本次法治宣传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为加强领导,各中小学校成立了法治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各校校长任组长,主管政工的副校长或政工领导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任组员。
二、认真开展,丰富法治宣传教育
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各中小学校紧紧围绕“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宣传法制知识 重点宣传了如下法律法规:
(1)禁毒方面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禁毒方针政策和《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禁毒的重大意义和吸毒、贩毒的危害性,镇中学于9月28日在校团委李书记的带领下,由25人 组成的学生代表参观了县禁毒教育基地。提高了学生的禁毒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禁毒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抗毒品免疫力。肖家完小通过电子屏宣传禁毒的重大意义和吸毒、贩毒的危害性。中心小学、汪家完小、大江完小等学校通过张贴标语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
(2)交通安全方面法律法规。肖家完小、中心小学通过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联合白水交警支队、天佑校车公司于9月28日开展了“知安全风险,会紧急避险”安全主题教育,让学生学到了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自护能力,提高了师生交通文明素质。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各校高年级以班会活动、低年级则以观看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了学生法律意识。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有:镇中学、中心小学、汪家完小、肖家联校、汪家联校。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举行了一次启动仪式。各中小学按照市县里模式举行了启动仪式,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镇中学、九牛坝联校、汪家联校启动仪式质量高,效果好。
(2)举办了简短法治知识讲座。通过法治知识讲座,让学生学到了不少法制知识,活动中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拒绝校园暴力” 倡议书。镇中学、肖家完小、和平小学9月26日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3)出了一期法制宣传专栏。通过法制知识宣传专栏,在校园显眼地方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让学生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镇中学、肖家完小利用电子屏进行宣传;汪家联校制作《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大型喷绘广告向师生宣传法治知识;其他各校都通过悬挂“拒绝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守法学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横幅进行相关宣传。
(4)各校响应教管中心倡议,召开一次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及下发倡议书。各校班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通过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得到一次切身的法制教育。镇中学、中心小学于9月29日向全校每一位学生发出《拒绝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守法学生》倡议书。
(5)积极与交警支队、校车公司联系,相互配合整治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将在10月底与交警大队开展“小交警,小手拉大手”培训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法制知识的兴趣。
(6)各校开展回头自查工作。10月8日各中小学校结合宣传教育周活动,对前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第一阶段的专题教育、规章制度完善、加强预防工作、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等情况开展回头看,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圆满完成并取得了实效。
(7)各校扎实开展了一次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我镇各 中小校通过协调组织综治办、镇派出所、白水交警支队、消防、城管、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行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的经营秩序、交通秩序、治安秩序,集中排查校园及周边的各种安全隐患,检查落实校园安防及反恐防暴措施,严厉打击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肖家镇教育管理中心
2016.10.16 4
第二篇:学校 “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周”的活动总结
学校
“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周”的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新学年良好教育教学秩序起好步、开好头。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要求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利用开校初的有利时机,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认真组织开展了“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全校学生的爱国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推进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这次活动开展情况总如下:
一、活动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能力,认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禁毒、反邪教、食品卫生、道路交通、消防、防震减灾、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家校联系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校园内外关注、参与、支持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二、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为此专门召开办公会议,研讨活动方案,把思想统一到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的高度上来,把法律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同时,成立了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三、利用多种活动载体,开展丰富教育活动
(一)作好法治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总动员,加强普法守法观。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对全校学生作了宣传周活动开展的总动员。我校法治教育工作开展顺利,一直坚持法治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使法治教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二)认真开展普法宣传、禁毒、反邪教宣传教育。在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过程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教育法律法规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学习法律知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教育、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大力开展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鼓励师生积极举报扰乱教育教学秩序、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涉黑涉恶线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影响,不参加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不看有淫秽、恐怖等不健康内容的书刊、录像;不进营业性歌舞厅等学生不宜的娱乐场所;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杜绝各种不良嗜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讲公德、守秩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文明的使者。主动邀请公、检、法、司部门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安全讲座,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安全防范教育等,让学生全面掌握法律法规和科学、规范、实效、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
(三)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在本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过程中,我校广大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利用校园多种形式,紧紧围绕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校园这个主题做法治教育宣传,营造普法氛围,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意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确保法治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取得成效
(一)在法治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过程中,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围绕“一条主线”,做到“两个结合”。“一条主线”就是围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这条主线。“两个结合”就是把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高中生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诚信道德意识;把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着重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
(二)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加强高中学生的法治教育,着力培育法治精神。在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中,高中学生是宣传教育的重点。法律素养是高中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按照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了高中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结合县教育局编印的《中小学安全知识教育读本》,立足本校及周边涉生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开展伤害事故防范和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校园日常生活与各学科教学安全、课间活动、体育活动、道路交通、防溺水、防火灾及食品卫生、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网络诈骗、校园贷等安全教育,普及学生欺凌防范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同时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结合我校建筑布局、住校生与走读生特点、学生人数、楼道走廊疏散能力等情况,制定了演练方案,明确应对火灾、地震、拥挤踩踏及其他突发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应急队伍及有效措施,确保每位师生熟悉演练程序和疏散路线,不断提升师生应急反应能力。
(三)立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去年以来,省内外各类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此,我校深刻汲取省内外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教训,按照“全履盖、零容忍”的总体要求,重点对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实验室、食品卫生、交通及接送学生车辆、“三防”建设、寄宿生管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周边环境等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做到不留空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班主任管理,对学生实行无缝隙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评估的长效机制,集聚教育正能量,传递职业好声音,积极宣传敬业乐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通过这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教育教师认真学法、守法,为学生作出表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专业法律法规及与教师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使教师依法执教,以德育人。
总之,法治安全教育始终是我校紧抓不懈的一项工作,通过本次法治教育形成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了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朝着“依法治校”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三篇:小学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用法律之手呵护祖国幼苗——XX小学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总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但是青少年因为身心尚处在成长阶段,无论是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还是自我保护的能力都不够成熟。因此,也是法律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为了呵护祖国的幼苗,XX小学一直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作为常态工作。开学至今,XX小学开展了“用法律之手呵护祖国幼苗”的主题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治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明了“身教胜于言传”的内涵。要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法治观念,要知法、守法、严于律己,而教师法治观念加强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导向。为此,我们以学校校长室为核心组织,成立了学校法治教育领导小组,由杨眉任组长亲自抓,政教处具体抓,教导处具体落实,各年级组、各班具体实施,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教师较深刻地掌握了与学生相关的、或者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法治教育,更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这样提高了教师对学校法治教育的认识,促使教师产生进行法治教育为已任的共鸣,进而更有效地搞好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治宣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鉴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强,在不同环境中可形成不同的行为品质。我校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力争让学生在健康、洁净的环境和“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美化校园环境,保持校园洁净;在学校教学楼布置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在各办公室、班级悬挂各种规范守则等,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通过班会、晨会向学生进行“增强法律意识、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和各项活动,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提高了对外来文化,各种犯罪违纪诱因的免疫力。
三、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师生法治观念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的法治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品德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渗透。
1.加强警民共建活动。我们聘请了学校法治副校长及法治辅导员来校作预防违法犯罪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等,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
2.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由校长室和教导处组织对各位班主任进行了依法从教、依法办校的再加强教育,帮助每位班主任提升法律意识,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3.国旗下讲话及晨会教育。我校充分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及每天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主要包括学习《国旗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等。
4.办好法治教育主题黑板报和手抄小报。学校充分发挥宣传窗口的作用,要求每班出一期“增强法律意识、争做文明学生”法治教育黑板报,各班自办法治手抄报,教导处进行检查评比。
5.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还开辟了法治之窗栏,定期宣传法治知识,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活动。
6.上好法治教育主题班队活动课。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法治教育,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身边事,进行正反两面的评析、引导,使学生辨是非、明事理,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班会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随着蚌埠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推进,XX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的足够重视。未来,XX小学还会一如既往地将法治工作开展下去,用法律之手呵护祖国的幼苗。
第四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永春八中交通安全教育周活动总结
生命弥足珍贵,安全提供保障。安全维系着社会的稳定,牵动着家庭的幸
福,关系着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永教保【2011】54号文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关注校车、关爱学生”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学习交通知识、规范交通行为、遵守交通规则的热潮,让学生真正学会安全自卫,警钟长鸣。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积极行动
开学初,我校即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周”主题活动,分管领导阐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号召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自觉了解交通安全常识,自觉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为社会做出表率。
二、开展特色活动,让交通安全深入人心
在县交警大队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受教育。
1、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团委会利用广播和黑板报大力进行宣传。
2、在校园内举办了“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交通安全知识图片展,各班级轮流观看。通过各种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恶果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3、班级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各班利用信息技术课在网络教室观看了“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影视文件。各班召开了“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的在马路上行走、过马路,如何识别交通信号灯等。针对我校学生上学路程比较远的特点,各班主任重点强调了学生放学上学不能乘坐三轮车、超载车和其他非法客运车等。
4、家校共管,共同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在活动周期间,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尤其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下发了《给学生和家长交通安全教育公开信》,要求家长同学校一起,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5、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学校要求值班行政和值班教师在上学和放学期间维护学生出校秩序,护送学生出校门。加强学生节假日期间外出注意遵守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做到平安出行。
6、各班利用学校统一提供的“安全教育教案”,给学生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交通安全为幸福生活提供保障,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自觉学习交通法规,规范交通行为,遵守交通规则。
永春八中
2012年1月4日
第五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5篇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一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的职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头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决定的。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必须把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具有现实紧迫性。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不高。有的把法治建设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搞形式主义、口号化,就是没有抓在手上;有的存在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认为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是约束别人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说明,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实践迈入更高阶段。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全新的,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与成熟,以科学的权力义务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逐步发展,全面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的成功经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一)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
有法可依不仅要求立各种各样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仅会给坏人提供为非作歹的机会,还会使好人无从依法行事。(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
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要求:(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核心,能否做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能否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要求执政党不去随意干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更不能代替国家政权包办一切,而是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严肃认真的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执法守法,保证其充分,正确,合理地行使职权。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加强对法律和法学知识的学习,努力增强法治意识,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代表国家制定,执行和实施法律的专门机关和人员。它们严格依法办事,是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又为人民群众树立守法的榜样。
(3)广大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广大社会成员不但要自觉以法律为行动指南,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坏法律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威严。这是依法治国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
执法必严一是讲执法要严肃,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忠实于法律的精神严肃认真地,一丝不苟地执行法律。二是讲执法要严格,即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四)违法必究,就是要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违法不究,不但会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和救济,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不到恢复,而且还会损害法律的威严,使法律失。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作为基层司法人员,我们要切实做到从自身做起,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三
法律就是秩序,没有了法律,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如同垃圾一样肮脏。《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法律赐予我们的武器,用来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个武器来保护我们,给我们带来的将是严肃的惩罚!
据报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当涂县城几十家居民及企业单位被盗,每起盗窃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发现场几乎不留痕迹,搞得当地人心惶惶。办案人员奔波数月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竟是14个8至13岁的小女孩。其中的“大姐大”13岁,组织“团伙”入室盗窃,是其“心血来潮”的招数。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个暑假,她一人就获取赃款近万元,还制定了开学后每周末偷一次的计划。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偷盗来的金银首饰等赃物竟坦然“笑纳”,不加追问。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责怪孩子,却没有想过自己所犯下的一点点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还有的竟是对孩子所给的赃物不加追问,就坦然“笑纳”。促使孩子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我们小学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识,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识也就有可能不会犯罪,可就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弥天大罪。就如同给自己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一笔污黑的颜色。
法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只是违反一下学校纪律而已,没问题的,以后我就不违法了。”请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现在一次小小的放松就很有可能驻成一次大错。我们作为学生,总是要离开校园,来到这个社会打拼。才真正的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就要从小培养我们的法律知识,预防犯罪。
总而言之,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利。不能让别人来代替自己。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四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建设是提升区域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经路径,是制度创新的样本,标志着区域文明程度、综合实力的高度,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引导区域社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和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要搞好法治建设,实现理想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法治建设需要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而公民的法律素质则是其不可或缺的主体基础。这个基础性条件越充分,公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就越容易实现;公民主体性实现得越充分,依法治国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就越能够得到体现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个区域,要实实在在地推进法治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就应当高度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只有公民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理解立法的本意就是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能有效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才能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保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才能充分调动参与法治化进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决定着法治建设的方向,影响着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要加强地方法治建设,关键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就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培训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学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
三、强化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司法是保证权利得以合法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实现、维护和争取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只有保证司法公正,严格依法办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有保证司法公正,公民才会相信法律是限制、约束权力,保护权利和自由的,才会将纠纷诉诸法律,法治建设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推进法治建设,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全面履行司法职能,严格遵循法律。
四、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
(1)必须严守理想信念阵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建党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2)必须严管党员干部队伍。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干部是党的执政力量,党员干部决定党的生命力和党的事业成败。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严格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要选好用好执政骨干队伍。它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员干部勤于学勉于思,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用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警示自己,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3)必须严抓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为民服务的实效来检验活动的成果。(4)必须严格党内法规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根本。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解决制度虚设和执行不到位问题,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5)必须严惩各类腐败分子。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严是爱,松是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现在,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在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干部不思进取、庸庸碌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为群众所不满。这其中,主要是干部自身的原因,但与组织上疏于教育管理不无关系。对干部管得严一点,是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之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贵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贵在求真务实,贵在坚持不懈。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法治建设必将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
想要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在实际生活中抓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对于行为习惯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第二,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第三,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个人小节的不文明是一种耻辱。个人,无论在国门内外都是国家重要的形象窗口。国人理当从此时此刻开始多一点自律,多一点礼让,多一点知识,多一点理想,共同塑造优雅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成为和谐大气的中国形象的坚固基石。
团队精神是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目前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都存在一意孤行,缺乏团队精神的现象,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平常教育中缺乏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再次,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青少年教育中适当让之树立争第一的意识,使每个青少年用教高标准但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在争第一中,要用正当的手段,要有正确的心态,各种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相信未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团队精神的时代,因此,我们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