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农机字 - 日照市农机局
日农机字〔2017〕10号
关于印发《2017年日照市农机化技术
推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农机局(农业局、农发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省局重点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引导农民科学选择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与装备,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局研究制定了《2017年日照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日照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7年3月20日
— 1 — 2017 年日照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点
2017年日照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要求,坚持依法、科学、高效、绿色的推广理念,以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围绕《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省局重点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地域特点及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公益性推广队伍的主力军作用,以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关键环节重点突破、绿色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推动我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主要粮食作物全面全程机械化向高层次发展 2017年主要以引进推广高质、高效、精量耕种收机械化技术,推进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示范推广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带动全面全程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试验示范水稻机插秧(或旱直播)、田间管理等机械化技术。
(一)小麦。重点推广大型复式高效深松分层施肥宽幅精播、免耕播种、深耕宽幅精播、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烘干等机械化技术,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二)玉米。重点推广大型复式高效玉米深松分层施肥(缓控释肥)单粒精播技术;推广智能多旋翼无人机精准施药、秸秆粉碎效果好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示范推广玉米籽粒直— 2 —
收不落地烘干技术、玉米青贮收获及包膜等机械化技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广60cm等行距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快速发展。
(三)水稻。大力推广标准化育秧、乘坐式高效插秧、智能多旋翼无人机植保、联合收获、谷物干燥等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水稻旱直播机械化技术,推进水稻轻简栽培全程机械化发展。
(四)马铃薯。积极推广马铃薯耕整地复式作业、施肥播种喷药铺设微灌带覆膜等复式作业、机械杀秧、挖掘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二、拓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领域
以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主导,以大姜、大蒜、薯类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为辅助,拓展杂粮、蔬菜等领域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验证示范推广,带动其他各业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
(一)花生。在推进机械耕整地、播种、覆膜、灌溉、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推广多垄多行大型花生精准播种复式作业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示范推广多行高效机械挖掘与捡拾摘果分段收获机械,试验示范花生单粒精播、夏花生直播生产技术与机具,积极推进规范化、规模化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林果药茶。围绕苹果、桃、犁、葡萄等主要林果作物,推广机械深施肥、机械除草、对靶喷药高效植保、修剪、采摘等机械化技术。推广水果清洗分级、保鲜储运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围绕中药材生产,试验示范根茎类中药材挖掘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中药材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收后干燥、筛选包装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围绕茶叶生产,全面推广茶园耕整、植保、喷滴灌、中耕除草机械化技术,重点推广茶叶修剪和采摘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茶叶高效智能加工机械。
(三)畜牧水产养殖。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示范推广畜禽饲料加工、养殖饲喂、机械挤奶、粪便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先进的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水产养殖围绕内陆湖泊水库和低洼盐碱地养殖,推广机械增氧、智能投料等水产养殖机械,示范自动检测养鱼池水温、含氧量和鱼类活跃程度的检测设备,自动控制增氧及投料。积极探索畜牧水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路径。
(四)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温室小型耕作机械、电动卷帘机械、高效植保机械、二氧化碳施肥设备、补光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加温设备、新型保温覆盖材料等,示范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智能化自动控制设备。
(五)其他经济作物。大力推广葱姜蒜挖掘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大蒜、辣椒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大蒜播种、大葱移栽机械化技术。引进示范蔬菜育苗机械、移栽机— 4 —
械、蔬菜收获机械等。
三、力推绿色环保,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节水保墒。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增效为目的,重点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广深松镇压、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蓄水保水耕作机械化技术。
(二)高效施肥、植保。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为目的,继续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灌溉施肥、变量施肥、化肥深施、有机肥机械化撒施等先进技术与机具。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为目的,大力推广大型喷杆式喷雾机、多旋翼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
(三)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收集打捆、粉碎压块、颗粒成型、秸秆与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等机械化技术,促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效收储运及加工生产模式。
借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大幅提高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免耕精量复式播种等机械保有量,完善相关作业技术规范,提升作业质量,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
(四)残膜回收。针对残膜污染、地力下降,在花生等经济作物产区,积极引进示范残膜回收机械,示范应用可降解地膜,有效治理残膜污染。
四、推进机制创新,完善推广体系建设
(一)加强能力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夯实公益推广基础,强化以县级为重点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创新机制、优化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农机企业共建现代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新方式,探索技术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技术推广效能。
(二)加强人才建设。通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持续发展。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班等,对基层推广技术人员开展农机化技术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推广骨干人员理论水平和推广服务能力;围绕农机化发展重点及科技项目实施,强化项目申报材料起草、实施与管理、技术试验验证、资金使用、验收材料编制等专项能力培训,提高项目执行能力;针对农合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开展技术应用、机具操作、维护保养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农民群众的技术应用和装备操作能力。
日照市农机局办公室
2017年3月20日印发
第二篇:农机局农机事业工作总结
农机局农机事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农机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十个倍加”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
(一)讲政治,坚定方向立场。局党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集体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自觉维护上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班子成员带头学习,认真准备讲好党课,查摆不严不实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提高了学习教育实效。
(二)讲大局,统筹谋划工作。在研究工作部署任务时,都将农机工作放到全市大局来思考,站在全市的高度研究农机工作。比如,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结合我市实际,不单纯考虑粮食生产,而且考虑到林果、花生和畜牧、水产等养殖机械的发展,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三)讲民主,团结合作共事。项目资金分配、干部调整、大项开支等“三重一大”事项,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谈心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营造了系统内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班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领导和决策水平
(一)深入基层调研,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班子成员每年都带队深入基层、农机合作社、农户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果业机械化生产状况、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农机产品质量调查等8项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局党组研究提出了我市农机化发展重点从粮食作物向苹果、葡萄等果业作物转移,兼顾花生联合收获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规划。针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各县市区下达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书》,逐项督导检查落实。一系列决策、措施的实施,加快了我市农机化的发展进程。
(二)依法依规行政,努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照法律法规、部门职责、权力清单,编制《责任清单》,并予以公示。加强直属单位的管理监督,制定了《管理办法》,印发了《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要求各直属单位研究“三重一大”事项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提前报告,局党组派人参加。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多次谈心交流和集体约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形势发展,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机无牌无证脱检、违法载人、非法改装、农机维修网点、合作社安全条件不达标四类重点问题隐患整治上来。组织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安全大检查、“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台账,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全力以赴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今年以来,全市查纠违法载人216起、非法改装拖拉机165台,检查维修网点、合作社443家,发现隐患212处,下达整改指令书153份,整改完成145处。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
(三)严格工作程序,按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严格执行方案预批、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程序,严格落实研究干部任免事项时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制度,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今年内,按规定程序办理领导干部的推荐、选聘工作,均没有接到信访问题。由于选人用人机制公开、公平、公正,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机关上下风正气顺,工作规范高效。
三、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农机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一)积极争取政策,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局党组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班子成员带队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农机化发展政策。2015年,全市共争取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10万元,带动农民投资2亿多元,补贴各类农机具3.1万台(套),受益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2.6万个。全年争取并落实各级农机创新示范项目9个,资金140万元;招远豪丰等3家合作社获得省级规模化推进项目以奖代补资金30万元;栖霞等3县市区获得基层推广体系建设项目60万元。
(二)开展创新示范,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2015年,我市以苹果、葡萄生产机械化为重点,兼顾花生联合收获等经济作物机械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力度,依托各级农机化创新示范项目,突出解决葡萄打药、剪枝、施肥等机械化作业难题,加快机械的研制、引进和示范、推广,带动农民购买使用新型机具,有效提高了我市果业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年内,全市用于苹果、葡萄等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项资金达600多万元,建设苹果、葡萄等果业示范区20个,组织开展农机具现场演示会12场(次),推广各类果业机械1万多台。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促进了苹果、葡萄、花生等一批新型机具的推广应用,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全市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今年8月中旬,全省林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与会领导给予高度评价。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8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8万台,联合收获机保有量9400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2%。
(三)狠抓工作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将指导、服务和扶持相结合,把培植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机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2015年以来,全市新发展农机合作社40家,总量达到400家,拥有各类机械9300余台(套),年服务面积307.6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1.59亿元。龙口庭之等4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蓬莱蔚阳等2家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03家合作社列入当地政府扶持目录,优先享受重点扶持。全市年作业服务面积超1万亩的农机合作社达100多家,土地规模经营超过1千亩的有15家。今年,全市小麦机收、玉米机播时间在10天内基本完成,比5年前缩短一半以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市粮食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增强责任意识,推进农机化产业发展保障有力
(一)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了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严格按照各级对补贴政策的有关要求,突出补贴重点,规范操作程序,抓好“购机者身份、人机合影、发票、机具资料”四落实,会同财政部门分组实地督导检查,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全程参与,加强警示教育,时刻绷紧廉洁勤政这根“弦”,确保惠农政策落实不走样。邀请市农商银行业务人员对农机补贴业务骨干进行专题培训,使补贴资金结算少走弯路,加快了资金结算进度。11月底,农机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购机户。同时,根据我市农民需求和种植特点,将植保无人飞机、pc阳光板和保温被等纳入市级资金补贴范围,丰富了补贴内容,满足了群众需求,增加了农民收益。
(二)加强关键农时季节农机作业指导服务。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按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机具检修和零配件供应,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开展巡回服务,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培训,积极推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制定《2015年深松补贴实施方案》,莱州、莱阳、牟平三市区完成16万亩土地深松整地补贴试点任务。通过“农机通”服务平台和手机短信等向机手发布作业进度、作业价格、天气变化等信息,引导作业机械有序流动。配合中石化分公司,启动农机优惠加油卡行动,开辟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发放农机跨区免费通行证1千个,15个跨区作业服务队被评为“明星跨区作业队”。三夏期间,邀请农业、统计专家在全市10余个示范点进行保护性耕作测产对比,亩可实现增收节支150元以上。
(三)搞好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举办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邀请青岛农大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教授和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团长董佑福研究员专题辅导。围绕粮食烘干技术、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植保机械及农机操作维修保养等内容,组织开展全市农机化教学观摩竞赛活动,招远选手王鹏代表市在全省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市局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实施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莱州、招远、莱阳农机化学校共获得项目资金18万元,培训农机手600人次。充分利用农机化学校、推广机构、经销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等资源,开展农机作业能手培训行动,对农机手进行实用技术、操作技能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类人员3万人次。
五、落实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强化理论武装。把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周五集体学习日制度,集中传达上级党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局党组成员每年讲授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课,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廉洁勤政具体要求。结合省内外发生的农机购置补贴违法违纪案例,多次进行警示教育,使每位同志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珍惜政治生命。
(二)完善制度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部署,扎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年初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部署任务,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先后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办法》,明确了领导班子、班子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成员的责任,完善了工作措施,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与各县市区农机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廉政责任书》,并将农机购置补贴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农机化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机关、各单位结合各岗位特点,梳理、分析、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班子成员严格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的管理,给身边人常敲警钟,传达正面和反面案例,尽到了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
(三)主动接受监督。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和重要活动,均提前以《重要会议(活动)报告单》形式向市委派驻纪检组报告,邀请纪检组领导与会指导,需酝酿、沟通的重要事项,提前交换意见。今年以来,我局共邀请派驻纪检组参加会议、重要活动18次,报送相关文件材料26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直属单位管理监督不严。对直属单位工作指导不全面,业务工作指导多,监督管理抓得少,有时存在不想管、不愿管的思想,把不出事作为工作的底线,重面子、重感情,不愿批评、不愿较真。二是抓落实缺乏一抓到底的勇气。把发文、开会当作抓落实的现象时有发生,靠打电话、要材料、查报表了解工作进展,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求存在差距。三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从目标定位看,满足于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没有站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找位置、定坐标,而是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发展比过去快、比其它地方强,对自己的问题看不见、对别人的成绩看不上。工作上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当前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形势、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
2016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各项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团结带领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农机化转型升级,推动全市农机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2004年11月1日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将发展农机信息网络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使发展农机信息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2006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央本级投资部分)》进行了批复,再次确立了农业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可以说,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着一场信息化的变革,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农机信息化的发展。农机信息化在农机管理、科研开发、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近年来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农机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信息化工作,日照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机化网络信息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宣传工作的意见等,制定了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将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和目标量化考核体系,加强了农机化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定期对信息宣传情况进行汇总和调度,并对重点季节、重点事项的宣传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保证了农机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农机信息化体系日益完善。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初步形成了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系统内媒体三个层次的农机化新闻宣传体系。一是农机化信息网络初步形成。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农机部门相继增加了投入,添置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采访机等信息化宣传工作必要的设备,为农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市级农机化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完成了市农机局局域网建设,实现了局内部计算机的联网共享和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并与各区县农机部门、各媒体通过电子邮件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日照市农机化信息网》,为广大农机手、农机基层管理组织、农机行业从业人员、农机管理部门等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农机化信息网可以方便的将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出去。二是农机化信息宣传渠道进一步优化。市农机部门加强同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记者更多地了解农机,认识农机,熟悉农机,形成了日照电视台《今日乡村》栏目组、日照日报社、《新农村周刊》、《中国农机化导报》等一些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为信息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机部门内部实行了信息员制度,进一步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三是农村网络基础不断改善。随着我国“金农”工程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农村对信息网络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这其中,部分农机手和农机大户由于资金较为充足且接受外界信息能力和需求较强,纷纷添置了微机并接入了互联网。他们通过这种新的方式学习农机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寻找致富门路的积极性很高,这为在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的广泛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农机信息化服务逐步展开。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采取传统信息传播与现代电子网络信息传播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广泛开展农机信息化服务。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机化传统信息媒体的作用,在报刊、电视等公众宣传媒体上开辟专刊、专栏,向全社会提供农机化信息。并通过《农机化情况》在内部各级、各有关部门传递农机工作情况,注重多个层面的宣传。如在《日照日报》上开辟专版,学习贯彻《农机化促进法》、《省农机管理条例》、《省农机化促进条例》等;在《日照日报》、市电视台发布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公布跨区作业服务电话等。另一方面,积极应用现代电子网络信息手段开展信息服务。以市农机化信息网为主要平台,发布农机动态信息、推广农机先进技术、宣传本地农机化情况,初步建立起了农机化政策法规数据库,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和设备,专职负责“日照市农机化信息网”的管理工作。互联网的宣传方式满足了大信息量和交互性的要求。如:三夏、三秋生产期间每天在网络上公布各区县播种面积、联合收割机需求状况、跨区收获价格等信息,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民、机手及时掌握机收动态,促进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提高跨区收获社会、经济效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公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名录,发布相关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为广大机手提供机具养护知识、新机具新技术知识、农机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等。同时,农机化信息网络的建立还为本地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企业展示平台,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我市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先进地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区县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工作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投入不足,特别是区县农机信息化建设缓慢;三是信息网络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四是信息服务水平较低,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发布、传输方式有待改进和加强。
三、加快我市农机信息化发展建言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农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机化信息工作的认识,把农机化信息工作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同农机化重点工作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信息工作全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流程的整合与优化重组,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农机化信息工作。通过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推进农机化信息工作。当前,要重点加强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将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以信息宣传促进重点工作开展。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力量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组织协调到位的五到位。
(二)加强基础建设,为农机信息化快速发展夯实基础。一是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不足的现状,要采取引进与培训并举的方式加强农机化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信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要组织一次全市农机化信息工作培训班,重点针对当前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实际,加强农机化信息采集、编撰、传递、发布等方面的学习,推动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上水平。二是要加强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机信息网络体系。针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发掘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潜在的市场价值,吸引投资,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硬件建设。农机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而农机又是个弱质性行业,因此,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形成政府“搭台”,多方 “唱戏”的格局,以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农机化信息网建设。继续将农机化信息网发展成为集提供农机信息发布、电子公文传输、农机公用数据查询的综合性系统。
(三)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信息采发质量。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才能让农机户和生产经营者得以运用,进而从中得到实惠。加强信息采集工作不仅要提高信息质量,还要在信息的实效性、有效性上力求有所突破。信息的采集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进一步落实农机信息宣传员制度和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同时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大户、农机经营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信息反馈。同时,要与外地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
第四篇:日照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调查报告
日照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调查报告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所成长起来的集体和个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工作的新兴农机服务体系。其主要服务项目有农田作业、农田基本建设、农机运输、农产品加工、农机维修、农机供应、农机具生产。根据省农机办《关于做好全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鲁农机管字[2008]8号)精神,为了摸清我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现状,提升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管理、服务水平,更加合理地配置农机资源,推进全市农机化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现状。
一、全市各类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及现状
通过调查,全市共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483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全市集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有21个,占总数的14%,其中协会3个、合作社9个,村集体作业队9个;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18个,主要是农机大户,占总数的41.7%。从农机原值分,在10-50万元的521个,5 0万元以上的121个。从农机收入上分,年纯收入5-10万元的101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8个。
从发展情况看,目前全市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发展起来的。一是乡镇、村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乡镇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基本由原来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改制而成,如东港区涛雒镇农机服务站,莒县招贤镇农机作业服务中心。这部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数量已经很小,仅占全市总数的0.7%。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由村集体出资为主建成的,主要为本村服务。如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农机合作服务队。二是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他们多数是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培训的老驾驶员,通过原始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五莲许孟镇东玉皇庙村的李玉芹。少数是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后,原来是农机内行,把农机当产业创收,借助国家富民政策发展起来的。如,莒县招贤镇小罗庄村的管仁旗,东港区秦楼办事处董家滩村的赵元刚。三是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到工商注册的5个。
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一)为当地农民较大规模的农田作业奠定了基础,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如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农机合作服务队,有三台大型拖拉机,六台小型拖拉机,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两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两台免耕播种机和其他配套机具。全村2200亩土地统一实行集体耕、种、收。每一季只需4-5天,减轻了本村农民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剩余时间农民安心搞第三产业创收。
(二)农机作业成为农机户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如,五莲许孟镇东玉皇庙村的李玉芹拥有二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四台大型拖拉机,其中一台链轨,配套农具有旋耕机一台,七铧犁一台,双铧犁一台,农机固定资产60多万元。平常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年纯收入6万多元;东港区秦楼办事处董家滩村的赵元刚,家住沿海旅游村,基本没有耕种地,先后购买联合收割机一台,农用车一辆,大型拖拉机一台,配套农具三部,年纯收入3万多元。
(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首先,在农业生产中,一些简单的农田作业项目,拥有小型农业机械的农机户就能完成,而一些先进的、高效率的、科技含量高的作业就离不开乡镇、村和个体农机作业组织,他们拥有大型机械和熟练的农机使用技术。其次,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推动我市农机化进程中,对加快农机化发展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过程中起着带头、示范、宣传等重大作用。第三,在农机跨区作业和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业大型农业机械,要提高效益就必须增加作业量,增加作业量的有效途径就是跨区作业,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中,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既是具体的实践者,又是推动者。
三、存在问题
1、集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不快,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不平衡。全市乡镇、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仅有12个,部分区县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数量极少,不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要求。
2、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化作业的观念滞后。多数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突出,全面综合发展的意识不强,因此造成机具配套单一,作业量小,造成农机动力资源浪费。据对4户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年作业量的调查,4户农机作业组织共有大型农业机械20台,年作业量6100亩,平均每台机械年作业量只有305亩。还有一些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买大型拖拉机后只搞运输,基本不参加农田作业,对农业生产贡献不大。
3、组织化程度不高,在组织形式上,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都实行分散作业,实行合作作业的极少,都没有实行工商注册,多数还没有固定的作业场所,机械存放不集中,作业完成后,一般都放在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寄存在异处。在作业模式上,无组织,无秩序状态比较普遍。
4、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缺乏组织、协调、指导、调控手段。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1、加强对现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引导。针对全市现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建章立制,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有序、自主作业、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产权关系清晰、运行机制合理、独立财务核算、作业服务合法、工商注册的农机服务实体。组织模式上,应由分散到相对集中,再到集中,并以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将农机户组织起来,形成既松散又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大力培育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强对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引导他们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拉长农机服务链,增加收入,示范带领其他农机户的快速发展;引导农机户、农机专业户采取向农机大户入股的方式,实现民间的合作与协作,培植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作业方式上,注重发挥农机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作业量,增加农机作业效益,积极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合同制,实现农机服务组织产业化作业。
3、引导农机维修、供应、生产等农机专业户,通过服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现有农机资源,优化农机结构配置,建立更多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4、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机社会化组织体系。加强农机协会建设,确保每个区(县)近二年内都建立农机协会,在每个乡镇建立分会或工作站,将集体和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维修厂点、供应点、农机生产厂家发展为会员单位或会员,架起农机管理部门与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桥梁。通过建设农机协会、逐步在全市建立起一个以农机协会为桥梁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管理水平,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二)建议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力度培植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加快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步伐。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的重点。各级政府及农机管理部门,要把培育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应把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视为农机化事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站要经常关心和关注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工作上去了,当地农机化工作也就就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应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倾斜。各级政府及农机部门在制定政策、投入资金和技术服务上要注重培育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使之发展壮大。在农机购
置补贴资金、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科技入户、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都要对参加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农民优先考虑、重点倾斜。要发挥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技术过硬,机械设备多,科技意识强的优势,搞好农机化的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典型经验,解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利用有关法律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第五篇: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局办公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上半年组织开展的农机生产、经营、维修企业调查摸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等工作调查研究,并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深入到莒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在进行全市农机化及农机工业发展情况调研的同时,既掌握了解全面工作情况,也针对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维修企业以及县、乡(镇)农机管理机构进行调查走访,详细记录大量的基层基本情况,发现了许多存在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各级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提炼精髓,现将调研具体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1、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是落实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维修、更换、退货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维修行业准入制度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可以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机三包服务维修质量、提高农机维修技术水平、杜绝和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零配件的流通,规范农机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经过调查摸底了解情况来看,全市各区县共有从事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投诉专兼职管理人员6人,农机经营、维修企业(网点)总计546家,其中农机销售企业50家,农机维修(网点)企业496家,办理维修技术合格证并上传至全国农机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经营、维修(网点)企业202家。
2、农机职业技能资格是农机维修行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条件,凡是从事农机制造工业三包服务、经营、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条件,才能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和维修服务,确保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全市近年来共考核鉴定农机职业技能资格人才4277人,其中2011年1至8月份考核鉴定1056人,所办理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农机修理工、电焊工、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车工、钳工、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员、农业机械操作工、农机轮胎修理工等十几个工种资格,目前正在开发的还有农机合作社经理人、农机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等项工种。
3、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是以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为根本,全面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的主要职能职责。我市自成立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以来,各级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人员,积极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及时受理投诉,按时调解处理,共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100多起,调查调解处理96起,移交法院和仲裁机构4起,为农民和机手挽回损失80多万元,极大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与本市已纳入管理,计划申
请产品推广鉴定、申报进入国家、省级购置补贴目录的生产企业联系沟通,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技术条件、不断研发农机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整理完善技术资料,协调联络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产品推广鉴定,协助配合鉴定专家组进行试验鉴定,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级购置补贴目录,全面支持农机工业的壮大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纳入农机部门管理的农机生产企业18家,其中所生产农机产品已通过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省级补贴目录的有8家,进入国家、省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共6大类59项,这8家生产企业三包维修服务组织健全,产品质量性能比较稳定,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地区。
二、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1、农机维修经营企业、维修(网点)企业管理方面,一是缺乏同工商、质监等相关执法部门配合,行政管理职能弱化;执行力度不大,二是是小型、个体户等经营、维修网点服从管理的理念淡薄,监管难度增大;三是维修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无专项经费支持,设备设施陈旧,交通工具缺乏,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且大多数都是兼职,造成监管手段与措施不强,难以实现有效的正常管理,从而不能全面细致的掌握基层经营、维修(网点)企业准确数据,规范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2、农机行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开发)组织宣传发动力度不足,机手和从业人员主动申请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较少,主动报名参加培训鉴定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受周边地区影响或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被动申请报名的,而且技能鉴定工种过于集中,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工种考核鉴定仍是空白,与先进省市、地市差距较大;鉴定考核程序和档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3、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无机构编制及专职人员,缺乏受理投诉、调查调解处理所必需的车辆、摄录取证设备、微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设施投入资金来源,日常业务处理经费紧张,设施设备硬件的不足,既达不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日常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等工作的需要,大多数业务只能靠电话联系沟通处理,既不方便现场调查取证也不符合办案程序,农机打假护农等专项治理行动基本处于应付,流于形式状态,并且兼职管理人员素质不一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主动能力差,等靠应付心理严重,这些现象及原因的存在,直接导致各项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业务全面展开受到限制。
4、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发展不平衡。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较少,大多数都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且小作坊之间无序竞争较为激烈,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农机产品
大都是“三无”产品,一般以来料加工制作、贴牌制作、套用进入补贴目录企业品牌型号来实现产值效益,这些无序竞争力量的存在,给较有规模的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造成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农机部门扶持较有规模农机企业,规范行业标准,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淘汰小作坊,净化农机生产加工市场。
5、农机工业、销售企业、维修(网店)企业缺乏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大力扶持,并且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其资金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先进适用设备投入、人才引进培训、流动资金等方面,以前一小部分靠从银行贷款,其余不足部分依靠职工筹借、社会融资机构借贷、其他渠道筹措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一方面牵扯精力较大,另一方面利息支出也相应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存在一定风险,对企业壮大发展、专业化发展、集团化发展影响较大,成为提高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建设现代农机流通体系的瓶颈。
三、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发展计划和建议措施
1、完善健全农机维修管理、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体系。各级政府应将农机维修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投诉管理等职能,纳入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体系独立编制范围,配备相对应的办公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及专业人才,并将日常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业务的全面开展,同时明确农机、工商、质监等部门职能职责,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组织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净化规范农机生产加工、经营、维修市场,对较有规模、信誉较好、维修服务较高的农机工业、经营、维修企业,给予税收、资金、金融服务支持,帮助更新添置设备设施,并鼓励开展网络化、连锁经营,从而提高经营、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2、全方位的引导、支持、扶持农机经销企业发展。应该对推广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农机产品的农机经销企业在税收、资金、融资政策、奖励扶持政策方面给与扶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及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对于建立补贴产品展销厅、形象店、三包服务站及为推广政府补贴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农机流通经销企业,给与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壮大发展。
3、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帮助农机工业壮大发展。各级政府、发改、科技、财政、商务、银行等部门应给予农机工业帮助支持,帮助解决企业急需低息或无息扶持资金,有效缓解研发投入、设备投入和流动资金方面压力,帮助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引进高级人才,切实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改进操控性能,重点支持高、精、尖农机产品研发、制造,助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壮大。
4、严格农机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促进农机从业人员基础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各级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加大组织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将从事农机工业、经销、维修、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农机操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覆盖式培训、鉴定,稳步提高农机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机各业全面可持续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逐步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多工种开展培训鉴定,农机管理部门内部各科室、站、所应相互配合,共同组织开展培训及鉴定业务,促进农机生产、加工、经销、维修、作业、租赁市场稳定有序的快速发展。同时财政部门应给予安排相应的培训资金补助。
5、严格加强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定期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跟踪调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逐步完善基层农机质量监督网络,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专用设备和车辆,加大对私自改装农业机械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建立健全农机报废更新制度,规范和整顿农机市场,全面细致的开展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