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西沙星专利小结
专利报告小结
项目名称:莫西沙星/氯化钠制剂
专利号: ZL00811427.7 专利权人:拜耳医药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剂型:注射液 授权公告日:2006.3.22 本发明涉及含有莫西沙星盐酸盐和氯化钠的水性组合物、作为药物的所述组合物制剂和所述组合物。此专利中保护的内容有:
1)0.04%-0.4%(w/v)(基于莫西沙星)莫西沙星盐酸盐和0.4%-0.9%(w/v)的氯化钠水制剂;
2)0.08%-0.32%(w/v)莫西沙星盐酸盐; 3)0.1%-0.2%(w/v)莫西沙星盐酸盐;
4)
1、2或3中含有0.5%-0.9%(w/v)的氯化钠水制剂; 5)
1、2或3中含有0.7%-0.9%(w/v)的氯化钠水制剂;
6)制备要求,首先制备莫西沙星盐酸盐的水溶液,然后把氯化钠加入其中溶解;7)制备权,1中莫西沙星盐酸盐水制剂制备的方法:从大于0.4%-2.4%(基于莫西沙星)莫西沙星盐酸盐与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相混合;
8)用于胃肠外给药的药物:从大于0.4%-2.4%(基于莫西沙星)莫西沙星盐酸盐,其中把所述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与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相混合,形成1中的组合物;
9)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的的水制剂的组合制剂,其包括相互独立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和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其中在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中,莫西沙星盐酸盐浓度,基于莫西沙星的量,为从大于0.4%-2.4%(w/v);
10)所述制剂在生产用于预防或治疗人或动物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此专利保护药物莫西沙星的剂型-注射液,莫西沙星盐酸盐(基于莫西沙星)水溶液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浓度范围,不仅保护该药物的组合制剂,而且包括独立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和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除此之外,还有该组合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该专利的水制剂中,莫西沙星盐酸盐(基于莫西沙星)的含量优选0.08%-0.32%(w/v)、更优选0.1%-0.2%(w/v),特别优选含有约0.16(w/v)莫西沙星的盐酸盐,相当于400mg/250mL的制剂。氯化钠水制剂含量0.4%-0.9%(w/v),优选0.5%-0.9%(w/v)氯化钠,特别优选0.5%-0.9%(w/v)氯化钠,非常特别优选的氯化钠含量约0.8%(w/v)。
常规的制备方法,是将莫西沙星盐酸盐加入并溶解于首先形成的氯化钠水溶液中,这种方法制备时间相当长,此专利是将莫西沙星盐酸盐先溶解于水中,然后把氯化钠加入并溶解其中,只需数分钟。
此专利中用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稀释含有浓度高于0.4%-2.4%(w/v)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将其稀释至发明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浓度。此专利发明提供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在生产胃肠外给药的药物中的应用,此发明还提供了一组组合制剂,该制剂含有:莫西沙星盐酸盐浓度高于0.4%-2.4%(w/v)的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和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这两种溶液相互独立地存在,有利于医师或护士用所附的含氯化钠水溶液与所述浓莫西沙星盐酸盐水溶液相混合。
此专利发明水制剂用于胃肠外给药药物,特别用作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胃肠外给药包括例如:静脉内、动脉内、皮下、肌肉内和腹膜内给药。
第二篇: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商品名:拜复乐® Avelox®
英文名: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Moxishaxing Luhuana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莫西沙星,化学名为:1-环丙基-7-{(S,S)-2,8-重氮-二环[4.3.0]壬-8-基}-6-氟-8-甲氧-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盐酸盐。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21H24FN3O4·HCl 分子量:437.9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澄明液体。【适应症】
成人(≥18岁)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规格】
250ml∶0.4g莫西沙星, 2.0g氯化钠。【用法用量】
给药方法:根据中国健康受试者心脏所能耐受的输液速率以及国内I、II、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推荐本品的输液时间应为90分钟。(国外推荐0.4g莫西沙星静脉给药的输液时间应大于60分钟。)剂量范围(成人):
推荐剂量为一次0.4g,一日一次(一次1瓶,一日一次)。疗程: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或临床反应决定疗程。治疗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通常可按照下列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天 社区获得性肺炎:序贯给药(静脉给药后继续口服用药)推荐的总疗程为7~14天。急性窦炎:7天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推荐疗程为7天。莫西沙星可以在开始治疗时静脉给药,之后再根据患者情况口服片剂给药。0.4g莫西沙星注射液在临床试验中最多用过14天。给药方法:
静脉给药0.4g的时间应为90分钟。
莫西沙星既可以单独给药也可以与一些相容的溶液一同滴注。
下列注射液与莫西沙星注射液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稳定24小时以上,因此被认为可以合并给药: 注射用水
0.9%氯化钠注射液 1摩尔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40%葡萄糖注射液 20%木糖醇注射液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Aminofusin10%(生产厂家: Pharmacia&Upjohn)Jonosteril D5(生产厂家: Fresenius Kabi)若莫西沙星注射液需与其它药物合用,每种药物需单独给药(见不相容性)。只有澄明的溶液才能使用。老年人
老年人不必调整用药剂量。儿童
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见特别提醒和注意事项)肝损害
轻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A,B)的患者不必调整莫西沙星的剂量。目前尚缺乏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C)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肾损害
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
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种族差异
对高加索人、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群进行了可能的种族间差别试验,未发现临床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差别。因此,不同种族间不必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
在莫西沙星的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约90%),由于不良反应导致停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病人为3.6%,序贯治疗(静脉给药后继续口服用药)为5.7%。
根据莫西沙星的临床试验总结出的常见不良反应(其相关程度分为很可能、可能和无法评估)列表如下:
发生率≥1%<10% 全身症状: 腹痛、头痛、注射部位反应(如水肿/过敏/炎症/疼痛)心血管系统: 合并低血钾症患者QT间期延长 消化系统: 恶心、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肝功能化验异常 特殊感官: 味觉倒错 神经系统: 眩晕
发生率≥0.1%<1% 全身症状: 乏力、念珠菌病、疼痛、不适、胸痛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高血压、心悸、QT间期延长、静脉炎(注射部位)消化系统: 口干、恶心和呕吐、腹胀、便秘、口腔念珠菌病、食欲下降、口腔炎、胃肠功能失调、舌炎、γGT(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血液和淋巴系统: 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减少/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嗜酸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症
代谢和营养: 淀粉酶增加
骨骼肌肉系统: 关节痛、肌肉痛
神经系统: 失眠、眩晕、神经质、嗜睡、焦虑、震颤、感觉异常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皮肤和附件: 皮疹、瘙痒、多汗
泌尿生殖系统: 阴道念珠菌病、阴道炎
发生率≥0.01%<0.1% 全身症状: 骨盆疼、面部浮肿、背疼、实验室检验异常、过敏反应、腿疼 心血管系统: 低血压、血管扩张、外周性水肿
消化系统: 胃炎、舌变色、吞咽困难、黄疸(主要为胆汁淤积性)、腹泻(难辨梭菌)血液和淋巴系统: 凝血活酶减少、凝血酶原增加/国际标准化比值降低、血小板减少、贫血
代谢和营养: 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LDH(乳酸脱氢酶)增高(与肝功能检查异常有关)骨骼肌肉: 关节炎、肌腱异常
神经系统: 幻觉、人格解体、紧张、动作失调、激动不安、健忘症、失语症、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语言障碍、思维异常、感觉减退、梦异常、惊厥、精神错乱、忧郁症 呼吸系统: 哮喘
皮肤和附件: 皮疹(斑丘疹、紫癜、脓泡)、荨麻疹
特殊感官: 耳鸣、视觉异常、味觉丧失、嗅觉倒错(包括嗅觉倒错、嗅觉减低及嗅觉丧失)、弱视
泌尿生殖系统: 肾功能异常(肌酐或尿素升高)
上市后报道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0.01%<0.1% 心血管系统: 晕厥 发生率<0.01% 过敏性: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头水肿;潜在生命危险)消化系统: 伪膜性结肠炎(在极少数病例伴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肝炎(主要为胆汁淤积性)肌肉骨胳系统: 肌腱断裂
皮肤和附件: 斯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神经系统: 精神病反应
心血管系统: 报道在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在有严重的潜在性致心律失常条件的病人出现,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
未在上述不良反应中列出的认为与药物无关的最常见的实验室参数异常为:
血细胞压积增加或减少、白细胞增加、红细胞增加或减少、血糖下降、血红蛋白减少、碱性磷酸酶升高、SGOT/AST(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SGPT/ALT(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尿素升高、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上述异常是否由该药或治疗时患者状况导致尚属未知。【禁忌】
已知对该注射液的任何成分或其他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
该注射液禁用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和孕妇。喹诺酮类已知能大量分布到乳汁中。临床前实验证实小量的莫西沙星可以分布到人类的乳汁中,尚缺乏哺乳期妇女的数据。因此,莫西沙星禁用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注意事项】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诱发癫痫发作,对于已知或怀疑患有可导致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应慎用莫西沙星。
由于缺乏肝功能严重损伤(Child-Pugh C)病人使用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数据,故不推荐该药用于这类病人。
莫西沙星和其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样,有些患者使用后可出现QT间期延长。因为缺乏相关的临床资料,该药应避免用于QT间期延长的病人、患有低钾血症病人及接受I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病人。
莫西沙星与下列药合用不排除有延长QT间期的效应:西沙必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所以,莫西沙星与这些药物合用应慎重。莫西沙星在致心律失常的条件(如:严重的心动过缓或急性心肌缺血)存在时应慎用。
QT间期延长的数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不应超过在90分钟内滴注400mg的推荐剂量和输注速度。QT间期延长可导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危险。在莫西沙星治疗的超过8000名患者(包括口服和胃肠道外给药)中,无心血管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归因于QT间期延长,但某些潜在条件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在使用包括莫西沙星的喹诺酮类治疗中有可能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特别是在老年病人和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中。一旦出现肌腱疼痛或炎症,患者需要停止服药并休息患肢。
有报导在使用包括莫西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后出现伪膜性结肠炎,因此,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在使用莫西沙星治疗中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时,应考虑这个诊断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需立即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光敏感性:其他喹诺酮类有导致光毒性的报导。但是,在一项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试验未发现莫西沙星有光过敏情况的出现。尽管如此,仍应建议病人避免在紫外线及日光下过度暴露。
在有些病例,在首次服用后发生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应该立即告知医生。过敏性反应在极少的病例能够在首次服药后导致休克,可能危及生命。在这些病例应立即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治疗(如针对休克的治疗)。不相容性
下列注射液与莫西沙星注射液合并用药具有不相容性: 10%氯化钠注射液 20%氯化钠注射液 4.2%碳酸氢钠注射液 8.4%碳酸氢钠注射液
对驾驶和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
在临床试验中,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病人在驾驶和操作机器前应谨慎观察对药物的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人类在怀孕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尚未被证实,儿童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可逆性关节损伤,但是,这种作用在妊娠用药者的胎儿中尚未见报道。动物研究显示莫西沙星有生殖毒性,但对人的潜在危险性尚不明确。因此,妊娠期间不宜使用莫西沙星。
哺乳期妇女: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相同,莫西沙星可造成未成年实验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损伤。临床前研究证实小量的莫西沙星可以分布到人类的乳汁中,尚缺乏应用于哺乳期妇女的数据。因此,莫西沙星禁用于哺乳期的妇女。【儿童用药】
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用药】
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
华法林:据观察,莫西沙星与华法林同时用药未发现对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的其他参数有影响。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改变:曾有报道患者同时服用抗凝剂和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抗生素抗凝活性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及其炎症过程),年龄和患者的一般情况。尽管莫西沙星和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未经证实,但应监测INR,如有必要应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地高辛:莫西沙星对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反之亦然。
茶碱:人体外研究数据显示莫西沙星对稳态时茶碱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提示莫西沙星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1A2亚型无影响。丙磺舒:在一项观察丙磺舒对肾脏排泄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丙磺舒对莫西沙星的全身清除和肾脏清除有明显影响。因此,当这两种药同时使用时不必调整剂量。
抗糖尿病药:未见格列苯脲和莫西沙星间有临床相关的相互作用。口服避孕药:莫西沙星与口服避孕药同时服用未发生相互作用。
吗啡:胃肠道外给予的吗啡与莫西沙星同时使用,并不减少口服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
伊曲康唑:与莫西沙星同时使用,伊曲康唑的药物暴露(AUC)仅少量改变。伊曲康唑对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影响。伊曲康唑与莫西沙星同时使用时,不必调整伊曲康唑给药剂量,反之亦然。【药物过量】
关于过量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单次最大剂量1.2g和每日0.6g连续10天多次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中未发现有任何显著的不良反应。一旦服用过量莫西沙星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采取适当支持治疗。
在莫西沙星吸收阶段的早期,口服活性炭后可有效防止莫西沙星系统暴露的过量增加。静脉给予活性炭后只能轻微减少莫西沙星的系统暴露(约20%),且对静脉给药过量的作用有限。【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1)作用机制
莫西沙星是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杀菌作用机制为干扰拓扑异构酶Ⅱ和Ⅳ。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在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关键的酶。
莫西沙星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的杀菌活性。最低杀菌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基本一致。
莫西沙星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细菌亦有效。通过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证实,莫西沙星体内活性高。
(2)耐药
导致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耐药的耐药机制不影响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莫西沙星和这些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至今未发现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出现。
莫西沙星的8-甲氧基部分与8-氢部分相比具有对革兰阳性菌高活性和耐药突变的低选择性。庞大的7位二氮杂环取代基能阻止主动外排,该主动外排为氟喹诺酮耐药机制。
体外试验显示经过多步变异才能缓慢地出现对莫西沙星的耐药性。总之其耐药率很低(10-7~10-10)。序列地将细菌暴露在低于莫西沙星MIC浓度时只能使MIC值有少量的增加。
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但是,一些对其它喹诺酮类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对莫西沙星敏感。
(3)对人类肠道菌群的作用
在两项志愿者口服莫西沙星的研究中观察到下列变化: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属,普通拟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属和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真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等的减少,这些变化在两周内可以恢复正常,未发现艰难梭菌毒素。
(4)体外试验敏感数据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莫西沙星仅对由MecA基因介导的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体外MIC值在其敏感范围内。因此,如果发现这类菌株不推荐使用莫西沙星。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对于某些细菌的获得性耐药率可能随地理和时间而改变,但目前尚未观察到莫西沙星有此类情况发生。局部耐药是可能出现的,特别是治疗严重感染时。上述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可用来指导判断微生物是否对莫西沙星敏感。单剂量静脉和口服给予0.4g莫西沙星的PK/PD比较。
需住院病人的AUC/MIC90值大于125且Cmax/MIC90为8~10为临床治愈的期望值。门诊病人的参数值通常较低,AUC/MIC90大于30~40。
下表为单剂量静脉和口服给予0.4g莫西沙星的PK/PD的计算值比较:
a)1h 输液 2.毒理研究
莫西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一样,毒性靶器官均为血液系统(狗及猴的骨髓细胞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猴的惊厥)和肝脏(大鼠、狗及猴的肝酶升高、单细胞坏死),这些变化均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莫西沙星后出现。在狗体内进行的局部耐受性研究中,静脉注射莫西沙星后未出现局部不耐受的征象。经动脉内注射用药后,动脉周围软组织可见炎性变化,提示应避免经动脉内注射使用莫西沙星。致癌性、致突变性
虽然有关莫西沙星致癌作用的常规长期研究尚未进行,但该药进行了基因毒性体外和体内实验。此外,对大鼠进行了对于人类的致癌作用加速实验(诱癌/促癌试验)。Ames实验中4株为阴性,中国仓鼠卵巢HPRT的突变实验和大鼠原发肝细胞的UDS实验也均为阴性。与其他喹诺酮类一样TA102的Ames实验为阳性,体外实验显示大剂量莫西沙星(300ug/ml)可导致中国仓鼠的V79细胞出现染色体异常。然而,小鼠体内微核实验为阴性结果。此外,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小鼠的显性致死实验为阴性。总之,体内实验的结果充分反应了其体内的基因毒性。在大鼠的诱癌/促癌试验中未发现其有致癌的证据。光毒性
莫西沙星对光很稳定且潜在光毒性很低。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均显示莫西沙星的光毒性较其他喹诺酮小。给小鼠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并同时照射紫外线,这些喹诺酮类药物可增加紫外线的光致癌作用。尚未进行莫西沙星的光致癌作用研究,在志愿者的I期研究中证实莫西沙星无潜在的光毒性。心电图
高浓度的莫西沙星对心脏延迟整流钾电流有抑制作用,因此导致QT间期延长。给狗口服大于90mg/kg莫西沙星进行毒理研究,导致血药浓度大于16mg/l,引起QT间期延长,但未出现心律失常。仅当累积静脉给药高于50倍人用剂量(>0.3g/kg)后,可导致血药浓度≥0.2g/l(高于静脉给药治疗浓度的30倍),可见可逆的非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眼毒性
大鼠和猴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6个月)显示无眼毒性。在狗实验中,给予高剂量(≥60mg/kg)时血浆浓度≥20mg/l,可引起视网膜电流图的变化,个别动物出现视网膜萎缩。关节毒性
众所周知,喹诺酮类可以造成未成年实验动物的承重关节软骨的病变。可造成幼年狗的关节毒性的最小口服莫西沙星是推荐最大治疗剂量(0.4g/50kg人体重)的4倍,其血药浓度为推荐治疗剂量时血药浓度高2~3倍。生殖毒性
以大鼠、兔和猴进行的生殖研究表明,莫西沙星可以通过胎盘。对大鼠(口服和静脉注射)和猴(口服)的研究表明,给予莫西沙星后未显示致畸作用和对生殖力的损害。兔静脉给药20mg/kg可观察到骨骼畸形。该研究结果与已知的喹诺酮类药物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一致。在人治疗浓度,猴和兔的流产发生率增多。在大鼠,当口服剂量为按mg/kg体重计算使血药浓度在人治疗剂量范围内所推荐的最大药物剂量的63倍时,会出现胎鼠体重减少、流产增多、轻度延长孕期和一些雌性和雄性幼鼠自发活动增加等现象。【药代动力学】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莫西沙星口服后迅速、几乎完全被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总计约91%。在50~1200mg单次剂量和每日0.6g连服10天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3天内达稳态。口服0.4g后0.5~4小时达到峰值3.1mg/l。每日一次0.4g口服后达到稳态时其峰浓度和谷浓度分别为3.2mg/l和0.6mg/l。
莫西沙星与食物同服能稍延长达峰时间约2小时并降低峰浓度约16%。吸收程度保持不变。由于AUC/MIC最能预测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该影响与临床无关。因此,莫西沙星给药不受进食影响。
单剂量0.4g静脉滴注1小时后,在滴注结束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为4.1mg/l,与口服相比平均约增加26%。反映药物暴露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39mg*h/l,与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1%的口服给药暴露(35mg*h/l)相比略高。
多剂量静脉给药(滴注1小时),每日0.4g给药稳态峰、谷浓度分别为4.1至5.9及0.43至0.84mg/l。在给药间隔内稳态药物暴露比首剂约高30%。输液1小时后观测到病人稳态浓度为4.4mg/l。分布
莫西沙星可以很快分布到血管外间隙。该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norm)高(6kg*h/l),稳态时表观分布容积Vss约为2l/kg。唾液中药物峰浓度比血药峰浓度高。在0.02~2mg/l范围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表明,无论药物浓度如何,蛋白结合率约为45%。莫西沙星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由于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峰浓度>10倍MIC。
莫西沙星在下列组织中达到高浓度:如肺(上皮液,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组织),窦(筛窦,上颌窦,鼻息肉)和炎症损伤(斑蝥疱疹液),其总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组织间液有很高的游离药物浓度(唾液、肌肉内、皮下)。口服及静脉单次剂量给药0.4g后人体组织中的药物平均峰浓度如下:
不同靶组织中的峰浓度及血浆比率表明两种单剂量0.4g的给药方法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代谢
莫西沙星经过第二阶段的生物转化后经过肾脏和胆汁/粪便以原形和硫化物(M1)和葡萄糖醛酸甙(M2)的形式排出。M1和M2只是在人体内的相关代谢产物,均无微生物学活性。在体外试验及I期临床研究中,均未发现莫西沙星与其它有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的进行一相生物转化的药物有相互作用。代谢产物M1和M2的血药浓度比母药低,并与给药途径无关。对代谢物进行了充分的临床前研究,表明代谢物是安全、可耐受的。排泄
莫西沙星从血浆中被排出的平均半衰期约为12小时。口服0.4g药物后的平均总体表观清除率为179~246ml/min。肾清除率为24~53ml/min,提示肾脏通过肾小管能部分重吸收该药。同时服用雷尼替丁和丙磺舒不改变药物通过肾脏的排泄。(见下表)莫西沙星的原形和第二阶段的代谢产物在达到平衡后几乎能完全回收,回收率为96~98%,且与给药途径无关,无氧化代谢的迹象。下表按照排泄途径(肾与非肾,代谢与非代谢)和给药方式对这一平衡给予了详细说明。
0.4g单剂量给药回收率(算数平均数±标准差(SD))
老年
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的影响。性别
男性和女性受试者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相差33%。该AUC及Cmax的差别可归因于体重不同而不是性别。因此药物吸收不受性别影响,该差别无临床意义。种族差异
对高加索人种、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进行了可能存在的种族差异试验。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无临床相关的种族差异。儿童
未对儿童患者进行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肾损害
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病人的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肝损害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 Pugh A,B)与健康志愿者血浆药物浓度在临床上无明显差别。尚无应用于严重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 Pugh C)的经验。中国人PK研究
单剂量给药:10名健康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3人,第二组3人,第三组4人),分别交叉给药0.2g、0.3g、0.4g本品,输液时间均为90min,每次试验间隔为7天。(注:国外推荐0.4g莫西沙星静脉给药的输液时间应大于60分钟。根据中国健康受试者心脏所能耐受的输液速率计算出本品在试验中的输液时间为90min。)所得药时曲线均较好地符合二房室模型。具体参数如下:
多剂量给药:10名健康受试者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本品0.4g,连续输注10天。
血药浓度约在第4天达稳态。达稳态后的平均峰浓度为5.351±0.533mg/L,平均谷浓度为1.084±0.177mg/L,经计算后波动系数为1.39。稳态后AUCss0~24与第一次服药后的AUC0~∞无显著性差异。半衰期约为14h,表明连续给药10天后药物在体内无蓄积。
中国人PK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相比,其峰浓度有差异,原因主要是静脉输液速率不同所致,而药物的分布及消除过程基本一致。【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在原包装中贮存。不要冷藏或冷冻。冷藏可发生沉淀,室温下可再溶解。因此建议不要将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贮藏在冰箱中。
将药品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包装】
无色玻璃瓶包装。每瓶250毫升,每盒1瓶。【有效期】
三年
【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30339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H20090690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090132 【生产企业】
拜耳先灵医药保健股份公司 德国 Bayer Schering Pharma AG 【进口分装企业】
企业名称: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中国 北京 生产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7号 邮政编码:100176 电话号码:010 59218282 传真号码:010 59218181 【药物安全咨询电话】 800-810-1828
第三篇: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拜复乐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Moxishaxing Lühuana Zhusheye 商品名:拜复乐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莫西沙星。
化学名称:1-环丙基-7-{(S,S)-2,8-重氮–二环[4.3.0]壬-8-基}-6-氟-8-甲氧-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1H24FN3O4·HCL 分子量:437.9 Cas No: 151096-09-2 辅料: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澄明液体。【适应症】
成人(≥18岁)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复杂腹腔感染包括混合细菌感染,如脓肿。【用法用量】
给药方法:根据中国健康受试者心脏所能耐受的输液速率以及国内I、II、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推荐本品的输液时间为90分钟。(国外推荐400mg莫西沙星静脉给药的输液时间应大于60分钟。)剂量范围(成人):
推荐剂量为一次400mg,一日一次(一次1瓶,一日一次)。疗程: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或临床反应决定疗程。治疗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通常可按照下列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天
社区获得性肺炎:序贯给药(静脉给药后继续口服用药)推荐的总疗程为7-14天。急性窦炎:7天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推荐疗程为7天。
莫西沙星可以在开始治疗时静脉给药,之后再根据患者情况口服片剂给药。400mg莫西沙星注射液在临床试验中最多用过14天。给药方法:
静脉给药400mg的时间应为90分钟。
莫西沙星既可以单独给药也可以与一些相容的溶液一同滴注。
下列注射液与莫西沙星注射液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稳定24小时以上,因此被认为可以合并给药: 注射用水
0.9%氯化钠注射液 1摩尔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40%葡萄糖注射液 20%木糖醇注射液 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
Aminofusin10%(生产厂家:Pharmacia&Upjohn)Jonosteril D5(生产厂家: Fresenius Kabi)若莫西沙星注射液需与其它药物合用,每种药物需单独给药(见不相容性)。只有澄明的溶液才能使用。老年人
老年人不必调整用药剂量。儿童
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肝损害
轻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A,B)的患者不必调整莫西沙星的剂量。目前尚缺乏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C)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肾损害
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种族差异
对高加索人、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群进行了可能的种族间差别试验,未发现临床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差别。因此,不同种族间不必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ADRs)以0.4 g莫西沙星(口服和序贯疗法)的全部临床研究为基础,按照CIOMSIII频率分类,(共计n=12984,包括序贯疗法n=2535,时间 :2005年12月)整理如下 : “常见”项下所列不良反应(ADRs)除恶心和腹泻外发生率在3%以下。
源自上市后报告(时间 :2008年6月)的不良反应(ADRs)为斜体印刷。常见 :发生率>1%且<10% ; 少见 :发生率>0.1%且<1% ; 罕见 :发生率>0.01%且<0.1% ; 非常罕见 :发生率<0.01%。感染和侵染
抗生素诱导二重感染少见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
凝血指标变化少见变态反应、瘙痒、皮疹、荨麻疹、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加 ;罕见过敏/类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性水肿/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头水肿,可能危及生命);非常罕见过敏性/类过敏性休克(可能危及生命)。代谢和营养
实验室检查参数变化少见焦虑反应、精神运动机能亢进/激动 ;罕见情绪不稳定、抑郁(极少数病例可能最终致自我伤害行为)、幻觉 ;非常罕见人格解体、精神病反应(可能最终致自我伤害行为)。
神经系统症状
非特异性外周知觉改变少见味觉错乱(包括非常罕见的味觉丧失);罕见嗅觉异常(包括嗅觉丧失)。神经活动增多少见瞌睡 ;罕见注意力异常、言语障碍、健忘症。眼科症状 :少见视觉障碍(尤其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中)。耳和迷路症状 :罕见耳鸣。心血管系统症状
复极化症状少见心悸、心动过速 ;非常罕见非特异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少见血管扩张 ;罕见晕厥、高血压、低血压。
呼吸系统、胸部和纵隔症状 :非特异性呼吸症状常见腹泻 ;罕见抗生素相关结肠炎(罕见病例伴有危及生命并发症)。肝胆症状
轻度至中度肝脏反应罕见黄疸肝炎(多为胆汁淤积性);非常罕见暴发型肝炎可能导致致命肝脏衰竭(包括致死病例)。
皮肤和皮下组织症状 :非常罕见大疱皮肤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可能致命)。
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和骨症状
肌腱少见关节痛、肌肉痛 ;罕见渐进性肌肉紧张和痉挛 ;非常罕见关节炎、步态异常(由肌肉、肌腱症状引起)、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肾脏和泌尿系统症状
肾脏损伤少见感觉不适、非特异性疼痛、多汗 ;罕见水肿。
输液部位反应-常见注射和输液部位反应 ;少见输液部位(血栓性)静脉炎。在接受口服或静注贯序治疗亚组患者中,下述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 : 常见 :γ谷氨酰氨转肽酶增高 ;
少见 :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水肿,抗生素所致结肠炎(极少病例伴有致命并发症),各种临床表现的癫痫发作(包括癫痫大发作),幻觉,肾脏损伤和肾衰(脱水所致,尤其已患肾病老年患者)。
【禁忌症】
已知对莫西沙星的任何成份,或其他喹诺酮类,或任何辅料过敏者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8岁以下患者禁用。
由于缺乏患有肝功能严重损伤(Child Pugh C级)的患者和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临床数据,该药在这类患者中禁止使用。【注意事项】
莫西沙星能够延长一些患者心电图的QT间期。该药应避免用于QT间期延长的患者、患有无法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及接受Ia类(如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III类(如: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莫西沙星和可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西沙比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联合用药时可能存在累加效应。所以,应慎重与这些药物合用。
莫西沙星在致心律失常的条件存在时应慎用,如:严重的心动过缓或急性心肌缺血。
和男性相比,由于女性患者往往拥有更长的QTc间期,她们对引发QTc间期延长的药物可能更敏感。老年患者也更容易遭受药物引发的QT间期延长的影响。
QT间期延长的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不应超过推荐剂量。但是,在肺炎患者中没有观察到莫西沙星血药浓度和QT间期延长相关。QT间期延长可以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生危险增高。在莫西沙星治疗的超过9000名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没有因QT间期延长导致的心血管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但某些潜在条件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对引发QTc间期延长的药物更加敏感。
曾经报告莫西沙星可引起爆发性肝炎,并可能因此而导致肝衰竭(包括死亡病例)。如果发生了肝衰竭相关症状,应建议患者在继续治疗前立即联系医生。
曾经报告莫西沙星引起的大疱性皮肤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如果发生了皮肤和/或粘膜反应,应建议患者在继续治疗前立即联系医生。使用喹诺酮类可诱发癫痫的发作,对于已知或怀疑有能导致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中要注意。
在使用包括莫西沙星的喹诺酮类治疗中有可能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一旦出现疼痛或炎症,患者需要停止服药并休息患肢。有报导在使用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广谱抗生素时出现伪膜性肠炎,因此,在使用莫西沙星治疗中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时,需要考虑这个诊断,这一点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需立即采取足够的治疗措施,在发生了严重腹泻的患者中,禁忌使用可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莫西沙星,因为可加重症状。已经证实,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导致患者光敏反应。但是,在特别设计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莫西沙星的光敏反应。另外,上市以来没有临床证据证明莫西沙星引起光敏反应。尽管如此,仍应建议患者避免在紫外线及日光下过度暴露。
在有些病例,如果在首次服用后已经发生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应该立即告知医生。在首次服用后极少的病例能够发生由过敏性反应导致威胁生命的休克。在这些病例莫西沙星应停用并给予治疗(如针对休克的治疗)。
针对复杂盆腔感染患者(如伴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脓肿)治疗时,需考虑经静脉给药进行治疗,而不推荐口服400 mg莫西沙星片进行治疗。
因中枢神经系统(CNS)反应,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损害患者的驾驶或操作机械的能力。
请将输液器针头垂直扎入橡胶塞内环中心,勿用力过大以避免胶塞受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人类在怀孕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尚未被证实,儿童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可逆性关节损伤,但是,这种作用在妊娠用药者的胎儿中尚未见报道。动物研究显示莫西沙星有生殖毒性,但对人的潜在危险性尚不明确。因此,妊娠期间不宜使用莫西沙星。哺乳期妇女: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相同,莫西沙星可造成未成年实验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损伤。临床前研究证实小量的莫西沙星可以分布到人类的乳汁中,尚缺乏应用于哺乳期妇女的数据。因此,莫西沙星禁用于哺乳期的妇女。【儿童用药】
莫西沙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患者用药】
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上未证实莫西沙星与下述药物相互作用 :阿替洛尔、雷尼替丁、钙补充剂、茶碱、口服避孕药、格列本脲、伊曲康唑、地高辛、吗啡、丙磺舒。对这些药物不需要调整剂量。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莫西沙星与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服用会因为与这些物质中的多价阳离子形成多价螯合物而减少药物的吸收。这将导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预期值低,因此,抗酸药、抗逆转录病毒药(如去羟肌苷)、其他含镁或铝的制剂、硫糖铝、以及含铁或锌的矿物质,至少需要在口服莫西沙星4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
雷尼替丁 :与雷尼替丁合并用药并不改变莫西沙星的吸收参数。吸收参数(Cmax,Tmax,AUC)的比较,表明胃pH值对莫西沙星从胃肠道的吸收没有影响。
钙补充剂 :服用大剂量钙补充剂时,仅轻微减少吸收速率而对吸收程度没有影响。可以认为,大剂量钙补充剂对莫西沙星的影响不具有临床相关意义。
茶碱 :与人体外研究数据一致,莫西沙星对稳态时的茶碱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提示莫西沙星对P450酶的1A2亚型无影响。
华法令 :据观察,莫西沙星与华法令同时服用未发现对药代动力学,凝血酶原时间和其他凝血参数有影响。
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改变(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曾有报道患者同时服用抗凝剂和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抗生素,抗凝活性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感染(及其炎症过程),年龄,和一般状况。尽管莫西沙星和华法令的相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未经证实,但应监测INR,如有必要相应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口服避孕药 :莫西沙星与口服避孕药同时服用未发现相互作用。
抗糖尿病药 :格列本脲和莫西沙星同时服用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伊曲康唑 :莫西沙星与伊曲康唑同时服用时伊曲康唑的暴露(AUC)仅少量改变。伊曲康唑对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影响。当服用伊曲康唑时同时给予莫西沙星不需要调整剂量,反之亦然。
吗啡 :肠外给予吗啡同时服用莫西沙星,并不减少口服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且Cmax(17%)仅稍有下降。
阿替洛尔 :莫西沙星对阿替洛尔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性影响。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边缘增加(约4%),峰值浓度减少10%。
丙磺舒 :在一项观察丙磺舒对肾脏排泄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丙磺舒对莫西沙星的全身清除率和肾脏清除率有明显影响。
地高辛 :莫西沙星对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严重影响,反之亦然。在健康受试者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莫西沙星将地高辛稳态Cmax提高约30%,而没有影响AUC和波谷水平。炭 :同时口服炭及0.4 g莫西沙星在体内能阻止80%药物吸收,从而减少药物的全身利用。药物过量时,在吸收早期应用活性炭能阻止药物的进一步全身暴露。静脉给药后,活性炭只能轻度减少药物的全身暴露(约20%)。
食物和乳制品 :食物(包括乳制品)的摄入不影响莫西沙星的吸收。因此,莫西沙星的服用时间不受进食的影响。【药物过量】
关于过量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单次最大剂量1200mg和每日600mg连续10天多次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中未发现有任何显著的不良反应。一旦服用过量莫西沙星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状况采取适当支持治疗。
在莫西沙星吸收阶段的早期,口服活性炭后可有效防止莫西沙星系统暴露的过量增加。静脉给予活性炭后只能轻微减少莫西沙星的系统暴露(约20%),且对静脉给药过量的作用有限。【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1).作用机制
莫西沙星是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杀菌作用机制为干扰拓扑异构酶Ⅱ和Ⅳ。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在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关键的酶。
莫西沙星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的杀菌活性。最低杀菌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基本一致。
莫西沙星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细菌亦有效。通过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证实,莫西沙星体内活性高。(2).耐药
导致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耐药的耐药机制不影响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莫西沙星和这些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至今未发现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出现。
莫西沙星的8-甲氧基部分与8-氢部分相比具有对革兰阳性菌高活性和耐药突变的低选择性。庞大的7位二氮杂环取代基能阻止主动外排,该主动外排为氟喹诺酮耐药机制。
-体外试验显示经过多步变异才能缓慢地出现对莫西沙星的耐药性。总之其耐药率很低(10-7~1010)。序列地将细菌暴露在低于莫西沙星MIC浓度时只能使MIC值有少量的增加。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但是,一些对其它喹诺酮类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对莫西沙星敏感。
(3).对人类肠道菌群的作用
在两项志愿者口服莫西沙星的研究中观察到下列变化: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属,普通拟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氏菌属和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真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等的减少,这些变化在两周内可以恢复正常,未发现艰难梭菌毒素。(4).体外试验敏感数据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莫西沙星仅对由MecA基因介导的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体外MIC值在其敏感范围内。因此,如果发现这类菌株不推荐使用莫西沙星。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已经证实能对敏感菌导致的已批准的临床适应症有效 对于某些细菌的获得性耐药率可能随地理和时间而改变,但目前尚未观察到莫西沙星有此类情况发生。局部耐药是可能出现的,特别是治疗严重感染时。上述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可用来指导判断微生物是否对莫西沙星敏感。
单剂量静脉和口服给予400mg莫西沙星的PK/PD比较。
需住院病人的AUC/MIC90值大于125且Cmax/MIC90为8~10为临床治愈的期望值。门诊病人的参数值通常较低,AUC/MIC90大于30-40。
下表为单剂量静脉和口服给予400mg莫西沙星的PK/PD的计算值比较:
2.毒理研究
莫西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一样,毒性靶器官均为血液系统(狗及猴的骨髓细胞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猴的惊厥)和肝脏(大鼠、狗及猴的肝酶升高、单细胞坏死),这些变化均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莫西沙星后出现。在狗体内进行的局部耐受性研究中,静脉注射莫西沙星后未出现局部不耐受的征象。经动脉内注射用药后,动脉周围软组织可见炎性变化,提示应避免经动脉内注射使用莫西沙星。致癌性、致突变性
虽然有关莫西沙星致癌作用的常规长期研究尚未进行,但该药进行了基因毒性体外和体内实验。此外,对大鼠进行了对于人类的致癌作用加速实验(诱癌/促癌试验)。Ames实验中4株为阴性,中国仓鼠卵巢HPRT的突变实验和大鼠原发肝细胞的UDS实验也均为阴性。与其他喹诺酮类一样TA102的Ames实验为阳性,体外实验显示大剂量莫西沙星(300μg/ml)可导致中国仓鼠的V79细胞出现染色体异常。然而,小鼠体内微核实验为阴性结果。此外,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小鼠的显性致死实验为阴性。总之,体内实验的结果充分反应了其体内的基因毒性。在大鼠的诱癌/促癌试验中未发现其有致癌的证据。光毒性
莫西沙星对光很稳定且潜在光毒性很低。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均显示莫西沙星的光毒性较其他喹诺酮小。给小鼠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并同时照射紫外线,这些喹诺酮类药物可增加紫外线的光致癌作用。尚未进行莫西沙星的光致癌作用研究,在志愿者的I期研究中证实莫西沙星无潜在的光毒性。心电图
高浓度的莫西沙星对心脏延迟整流钾电流有抑制作用,因此导致QT间期延长。给狗口服大于90mg/kg莫西沙星进行毒理研究,导致血药浓度大于16mg/l,引起QT间期延长,但未出现心律失常。仅当累积静脉给药高于50倍人用剂量(>300mg/kg)后,可导致血药浓度≥200mg/l(高于静脉给药治疗浓度的30倍),可见可逆的非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眼毒性
大鼠和猴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6个月)显示无眼毒性。在狗实验中,给予高剂量(≥60mg/kg)时血浆浓度≥20mg/l,可引起视网膜电流图的变化,个别动物出现视网膜萎缩。关节毒性 众所周知,喹诺酮类可以造成未成年实验动物的承重关节软骨的病变。可造成幼年狗的关节毒性的最小口服莫西沙星是推荐最大治疗剂量(400mg/50kg人体重)的4倍,其血药浓度为推荐治疗剂量时血药浓度高2-3倍。生殖毒性
以大鼠、兔和猴进行的生殖研究表明,莫西沙星可以通过胎盘。对大鼠(口服和静脉注射)和猴(口服)的研究表明,给予莫西沙星后未显示致畸作用和对生殖力的损害。兔静脉给药20mg/kg可观察到骨骼畸形。该研究结果与已知的喹诺酮类药物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一致。在人治疗浓度,猴和兔的流产发生率增多。在大鼠,当口服剂量为按mg/kg体重计算使血药浓度在人治疗剂量范围内所推荐的最大药物剂量的63倍时,会出现胎鼠体重减少、流产增多、轻度延长孕期和一些雌性和雄性幼鼠自发活动增加等现象。【药代动力学】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莫西沙星口服后迅速、几乎完全被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总计约91%。
在50~1200mg单次剂量和每日600mg连服10天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3天内达稳态。口服400mg后0.5~4小时达到峰值3.1mg/l。每日一次400mg口服后达到稳态时其峰浓度和谷浓度分别为3.2mg/l和0.6mg/l。
莫西沙星与食物同服能稍延长达峰时间约2小时并降低峰浓度约16%。吸收程度保持不变。由于AUC/MIC最能预测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该影响与临床无关。因此,莫西沙星给药不受进食影响。
单剂量400mg静脉滴注1小时后,在滴注结束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为4.1mg/l,与口服相比平均约增加26%。反映药物暴露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39mg*h/l,与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1%的口服给药暴露(35mg*h/l)相比略高。
多剂量静脉给药(滴注1小时),每日400mg给药稳态峰、谷浓度分别为4.1至5.9及0.43至0.84mg/l。在给药间隔内稳态药物暴露比首剂约高30%。输液1小时后观测到病人稳态浓度为4.4mg/l。分布
莫西沙星可以很快分布到血管外间隙。该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norm)高(6kg*h/l),稳态时表观分布容积Vss约为2l/kg。唾液中药物峰浓度比血药浓度高。在0.02-2mg/l范围的体外和体内试验表明,无论药物浓度如何,蛋白结合率约为45%。莫西沙星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由于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峰浓度>10倍MIC。
莫西沙星在下列组织中达到高浓度:如肺(上皮液,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组织),窦(筛窦,上颌窦,鼻息肉)和炎症损伤(斑蝥疱疹液),其总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组织间液有很高的游离药物浓度(唾液、肌肉内、皮下)。
不同靶组织中的峰浓度及血浆比率表明两种单剂量400mg的给药方法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代谢
莫西沙星经过第二阶段的生物转化后经过肾脏和胆汁/粪便以原形和硫化物(M1)和葡萄糖醛酸苷(M2)的形式排出。M1和M2只是在人体内的相关代谢产物,均无微生物学活性。在体外试验及I期临床研究中,均未发现莫西沙星与其它有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的进行一相生物转化的药物有相互作用。代谢产物M1和M2的血药浓度比母药低,并与给药途径无关。对代谢物进行了充分的临床前研究,表明代谢物是安全、可耐受的。排泄
莫西沙星从血浆中被排出的平均半衰期约为12小时。口服400mg药物后的平均总体表观清除率为179~246ml/min。肾清除率为24~53ml/min,提示肾脏通过肾小管能部分重吸收该药。同时服用雷尼替丁和丙磺舒不改变药物通过肾脏的排泄。(见下表)
莫西沙星的原形和第二阶段的代谢产物在达到平衡后几乎能完全回收,回收率为96-98%,且与给药途径无关,无氧化代谢的迹象。下表按照排泄途径(肾与非肾,代谢与非代谢)和给药方式对这一平衡给予了详细说明。
老年
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的影响。性别
男性和女性受试者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相差33%。该AUC及Cmax的差别可归因于体重不同而不是性别。因此药物吸收不受性别影响,该差别无临床意义。种族差异
对高加索人种、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进行了可能存在的种族差异试验。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无临床相关的种族差异。儿童
未对儿童患者进行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肾损害
肾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病人的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肝损害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 Pugh A,B)与健康志愿者血浆药物浓度在临床上无明显差别。尚无应用于严重肝功能受损的病人(Child Pugh C)的经验。中国人PK研究
单剂量给药:10名健康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3人,第二组3人,第三组4人),分别交叉给药200mg、300mg、400mg本品,输液时间均为90min,每次试验间隔为7天。(注:国外本品的输液时间为30-60min不等。根据中国健康受试者心脏所能耐受的输液速率计算出本品在试验中的输液时间为90min。)所得药时曲线均较好地符合二房室模型。具体参数如下:
多剂量给药:10名健康受试者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本品400mg,连续输注10天。血药浓度约在第4天达稳态。达稳态后的平均峰浓度为5.351±0.533mg/L,平均谷浓度为1.084±0.177mg/L,经计算后波动系数为1.39.稳态后AUCss0-24与第一次服药后的AUC0-∝无显著性差异。半衰期约为14h,表明连续给药10天后药物在体内无蓄积。
中国人PK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相比,其峰浓度有差异,原因主要是静脉输液速率不同所致,而药物的分布及消除过程基本一致。【贮藏】
遮光,密闭,在15℃以上保存。在原包装中贮存。不要冷藏或冷冻。冷藏可发生沉淀,室温下可再溶解。因此建议不要将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贮藏在冰箱中。将药品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包装】
无色玻璃瓶包装。每瓶250毫升,每盒1瓶。【有效期】
36个月
第四篇:专利撰写知识小结
专利撰写小结
一:专利的分类
在申请专利和撰写专利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专利分为哪几类,根据网上资料可知在中国专利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二:专利撰写
1、专利申请文件介绍
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权利要求书,也包括其他附件。因而在撰写专利时,都应包括上面的内容。
首先,请求书是申请人向专利局表示请求授予专利权愿望的一个文件,有启动专利申请和审批程序。
其次,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做为一项技术文件像全社会充分公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使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从而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权利要求书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表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申请时提交的权利要求书反映了申请人当时对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请求书、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是每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必须提交的文件,而其它附件并不是每件发明必须具备的。
2、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本文将着重介绍、研究和总结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撰写。而在这两种专利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1.1)权利要求书简介
权利要求书有权利要求组成,一份权利要求书至少有一项权利要求。权利要求用技术特征的总和来、表示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定发明和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1)权利要求类型
产品权利要求:国际上称作物的权利要求,给予保护的客体不仅包括常规概念下的产品,也包括物质、材料、物品、机器、合金、组合物、化合物等等。
方法权利要求:国际上又称作活动的权利要求,给予保护的是有时间要素的活动,可以是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信方法、处理方法、安装方法及将产品用于特殊用途的方法。2)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是指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在一件专利申请的所有权利要求中,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宽。
从属权利要求是指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包含了另一项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且对该另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限定。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书撰写要求 1)实质性要求
权利要求书要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的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以说明书为依据,是指每项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清楚简明的表述是指类型清楚,文字含义清楚以及权利要求整体也应当简明。2)形式要求
权利要求书除了需要满足上述实质性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包括用语、公式、符号、附图等等的书写要求。(1.3)独立权利要求撰写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格式 通常采用两段式格式,但是也有不适于采用两段式写法的情况,这种情况包括开拓性发明、用途发明或化学物质发明;方法改进发明;产品改进发明等。同时也有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3)独立权利要求的实质性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当清楚、正确的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表达其要求保护的范围;独立权利要求反映出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使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一件申请中,多项并列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属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满足单一性要求。
(1.4)从属权利要求撰写要求 1)从属权利要求撰写格式
按照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从属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应当写明所引用的权利要求编号及其主题名称。限定部分进阶在改引用句之后,通常以“其特征是------”开始。
2)从属权利要求的实质性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应当清楚、正确的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从属权利要求的类型和主题名称应与其应用的权利要求的类型和主题名称相一致;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对其引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做进一步限定。3)从属权利要求的形式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不能应用在其后面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的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面的权利要求;有几项从属权利要求时,其引用有先后顺序;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基础。(2.1)说明书的简介
专利申请文件中的说明书用来详细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主要起着向社会公众公开发明和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作用。并且中国专利法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局说明公开的内容将会影响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2.2)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说明书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并按照下述顺序撰写: 1)名称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应当清楚、简明,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的居中位置。2)技术领域
这一部分应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所属技术领域,是指其所属领域或者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既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属或者应用的广义或上位技术领域,也不是其相邻技术领域,更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3)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除开拓性发明或实用新型外,这一部分至少要引证一篇本申请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必要时在引用几篇较接近的或相关的对比文件,它们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这一部分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5)附图说明 说明书有附图的,说明书文字部分应在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集中对说明书中的各幅图作简略说明。
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应当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附图的图名、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附图不止一幅时,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顺序作出说明,且每幅附图应当单编一个图号。
6)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或者实用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是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充分公开、理解和再现发明或实用新型以及支持和理解权利要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7)说明书附图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图形补充说明文字部分的描述,帮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直观、形象的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
8)说明书摘要
摘要是与专利有关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情报,用于概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并且应满足下述要求:说明书摘要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公开内容的摘要;说明书中有附图的,应当指定并提供一幅最能说明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点的附图作为摘要附图;摘要应当简单扼要,全文不超过300字,摘要不分段;摘要中不得出现商业性宣传用语;摘要文字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加括号,且摘要文字部分出现的附图标记应当在摘要附图中加以标记。
3、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前的工作
申请人或专利代理人在撰写发明或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前,应当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实质内容并弄清其主要构思
1.1)判断改申请是否属于中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2)由发明实质内容确定其属于方法发明还是产品发明,或者以哪一种为主;
1.3)弄清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哪些技术特征是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关键
1.4)初步判断一件申请案中的几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
(2)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相关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和调研
2.1)为本申请确定一个合适的保护范围
2.2)进一步判断合案申请的几项发明或实用新型现对于检索到的现有技术是否任符合单一性规定
2.3)初步判断可否将一些技术要点作为技术秘密保留起来
第五篇:专利撰写小结
专利撰写小结
一、专利的分类
在申请专利和撰写专利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专利分为哪几类,根据网上资料可知中国专列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列和发明专利。
二、专利撰写
1、专利申请文件介绍
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权利要求书,也包括其他附件。因而在撰写专利时,都应包括上面的内容。
首先,请求书时申请人向专利局表示请求授予专利权愿望的一个文件,有启动专利申请和审批程序。
其次,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做为一项技术文件像全社会充分公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使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从而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权利要求书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表达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申请时提交的权利要求书反映了申请人当时对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请求书,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主要作用是每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必须提交的文件,而其它附件并不是每件发明必须具备的。
2、专利申请文件撰写(1,1)权利要求书简介
权利要求书由权利要求组成,一份权利要求书至少有一项权利要求。权利要求用技术特征的总和来表示发明或只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定发明和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1)权利要求类型
产品权利要求:国际上称作物的权利要求,给予保护的客体不仅包括常规概念下的产品,可以是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信方法、处理方法、安装方法及将产品用于特殊用途的方法。
2)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要求权利要求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是指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在一件专利申请的所有权利要求中,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宽。
从属权利要求是指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包含了另一项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且对该另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限定。从属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书撰写要求 1)实质性要求
权利要求书要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单的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以说明书为依据,是指每项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清楚简明的表述是指类型清楚,文字含义清楚以及权利要求整体也应当简明。2)形式要求
权利要求书除了需要满足上述实质性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包括用于、公式、符号、附图等等的书写要求。
(1,3)独立权利要求撰写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格式
通常采用两段式格式,但是也有不适于采用两段式写法的情况,这种情况包括开拓性发明、用途发明或化学物质发明;方法改进发明;产品改进发明等。同时也有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2)独立权利要求的实质性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当清楚、正确的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表达其要求保护的范围;独立权利要求反映出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使其具有新颖新和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一件申请中,多项并列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属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满足单一性要求。(1,4)从属权利要求撰写要求 1)从属权利要求撰写格式
按照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从属权利要求应当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应当写明所引用的权利要求编号机器主题名称。限定部分进阶在改引用句之后,通常是以“其特征是——”开始。2)从属权利要求撰写格式
从属权利要求应当清楚、正确的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从属权利要求的类型和主题名称应与其引用权利要求的报欧胡范围做进一步限定。3)从属权利要求的形式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不能应用在其后面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的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面的权利要求;有几项从属要求时,其引用有先后顺序;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要求的引用基础。
(2,1)说明书的简介
专利申请文件中的说明书用来详细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主要起着向社会公众公开发明和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作用。并且中国专利法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局说明公开的内容将会影响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半壶范围。
(2,2)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说明书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并按照下述顺序撰写:
1)名称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应当清楚、简明,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的剧中位置。2)技术领域
这一部分应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所述技术领域,是指其所述领域或者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既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属或者应用的广义或上位技术领域,也不是其相邻技术领域,更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3)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除开拓性发明或只用新型外,这一部分至少要引证一篇本申请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必要时在引用几篇较接近的或相关的对比文件,他们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这一部分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5)附图说明
说明书是有附图的,说明书文字部分应在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集中对说明书中的各幅图作简略说明。
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应当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附图的图名、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附图不止一幅时,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顺序作出说明,且每幅附图应当单编一个图号。6)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或者实用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是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充分公开、理解和再现发明或实用新型以及支持和理解所有的附图按顺序作出说明,且每幅图应当单编一个图号。7)说明书附图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图形补充说明文字部分的描述,帮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直观、形象的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8)说明书摘要
摘要是与专利有关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情报,用于概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并且应满足下述要求:说明书照耀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公开内容的摘要;说明书中有附图的,应当制定并提供一幅最能说明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点的附图作为摘要附图;摘要应当简单扼要,全文不超过300字,摘要不分段;摘要中不得出现商业性宣传用语;摘要文字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加括号,且摘要文字部分出现的附图标记应当在摘要附图中加以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