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工实验报告一
《社会工作概论》实验报告一
分析案例“别再加压了,好吗”。
案例中所呈现的问题是:文中主人公姜峰面临工作单位和家庭双重压力,由心理压力发展到严重的焦虑症,诱发身体疾病,丧失了对工作和家庭生活的信心。导致案主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
第一、工作环境的变化。主人公工作岗位的变化使主人公面临的社会压力增加了。
第二、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外在环境变化的同时,家里不但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反而要求其为家庭作出更多的贡献,进一步增加了案主的生活压力。
第三、面对这两个方面的压力来,主人公调适能力低下,无法及时化解生活压力,反而忧心忡忡,从而演化成为严重的焦虑症,最后消极地逃避问题。
一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精神分析的基本前提就是潜意识的存在。他说:“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理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潜意识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其基本特征是非理性、非道德性、反社会性、无时间性和不可知性;而意识则是由潜意识过程衍生而来的,是心理的表层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稍纵即逝的心理现象;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还有一层前意识状态。
案例中主人公姜峰自从当上公司经理后,任务繁重,得了焦虑症,总担心企业会被自己搞垮,整天忧心忡忡的,一方面担心有一天100多号职工都来向自己张口要饭吃怎么办,另一方面担心没有他的全力协助孩子会考不上大学,他对未来完全失去了信心。很明显,潜意识的存在,导致姜峰精神的混乱,整天忧心忡忡。
二 运用人格理论分析案例
弗洛伊德用人格结构理论来代替了早年的意识分层说。他认为人格有三个主要系统所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互相制约。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是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人格部分,如:婴儿饥饿时就会哭泣;它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则是社会化了的我,对本我的破坏性冲动起制约作用,它根据道德原则行事。而自我则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调和内部生物本能与外部现实环境,满足需要;它根据现实原则行事,是理性的我。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是这三部分的平衡。本我太弱,会没有了生存愿望;超我太强大,也会出现精神疾病。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中,本能是最根本的推动因素,是个体释放心理能的生物力量。他认为本能主要是由自我保存的本能和性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发展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崇拜期、潜伏期、生殖期。在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作用,而且在阶段过渡的过程中人会产生焦虑,如果不能克服这些焦虑,则这些焦虑可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六岁之前已经大致发展完成,以后的发展主要是加强这些基本结构。因此,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于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中,案主姜峰,在本我获得满足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超我,但是自我没能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调和内部生物本能与外部现实环境,满足需要。由此看来,超我的实现,并非都意味着是好事,过分的超我就会使人产生精神疾病。姜峰即是过大的压力,导致精神的紊乱,以致不能理性的行事,在单位,他坐立不安地惦记着家里;在家里,他辗转反侧地想单位的事。他妻子呢,不但不替他着想,还常常奚落他。他终于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犯起来不是前心疼,就是后背酸,要不就是肝区压痛,甚至一连几天胃胀腹泻。医生下了一串打问号的诊断,说难以确诊。迫于无奈,姜峰只好双卸任了,把企业交还给上级,把独生子推给了老婆。
三
运用认知理论分析案例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在案例“别再加压了,好吗”中,案主姜峰显然是认知能力不够强,对于自己的升任,并不意味着将辅导儿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妻子,生活是两个人的事情,即便任务繁重,但是仍可以与妻子协调好,而不是直接推卸掉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需要的是父母双亲的庇护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所以说案主姜峰应该理性的认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不好导致精神的紊乱。
四
运用系统理论分析案例
系统理论是在社会学领域的功能主义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系统论的主要概念有:(1)系统,即一个由发挥着各种功能的、相互依赖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又可以分为:封闭系统,即不与外界发生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即与外界进行交换的系统。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要大于系统之间的交换。(2)输入,即能量被允许穿过边界进入系统内部。(3)生产能力,即能量在系统内部如何被使用。(4)输出,即能量穿过系统边界进入环境之中。(5)反馈,即系统对环境的输出会以信息或能量的形式反馈给系统。(6)熵,即系统使自身的能量保持下去的倾向。
系统论把人与其生活环境也看成是一个系统。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他所面对的工作对象也是处在某种生活环境,即:特定的系统之中,社会工作者要想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治疗就必须关注他所生活的系统环境。一般而言,下列三种系统对于个人来说是有益的:
(1)非正式的或者自然的系统,例如:家庭、朋友;(2)正式系统,例如:社区群体、贸易联合会;(3)社会系统,例如:医院、学校。
但是,行为有问题的人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系统,这是因为:第一、这些人的生活中可能不存在这些系统,例如:一个人可能没有什么亲戚朋友;第二、人们不了解或者不想使用这些系统,例如:一个受到父母虐待的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寻求帮助,或者害怕向警察救助;第三、这些系统可能会给这些人带来新的麻烦;第四、这些系统可能会与其他的系统相互冲突。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案主姜峰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好家庭与事业这两个系统,环境的因素导致问题产生了分歧。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需关注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因为个人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
(1)帮助人们使用和改善他们自身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学习与家人相处的技巧;
(2)在个人与资源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帮助一个残疾人进入社区生活中心,并且使他不至于因为自身的残疾而受到嘲笑或歧视;
(3)改进个人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例如:帮助一位因性别歧视而丧失工作机会的人获得合法权益;
(4)改进资源系统内部人们之间的互动,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工作单位内部同事之间;
(5)帮助发展和改进社会政策,例如:通过努力促使国家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问题进行立法;
(6)给予实际的帮助;
(7)作为社会控制的行动者。总之,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供给方式。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既是需求评估者,又是直接的服务提供者,更是服务的管理者与协调者。一般情况下,社工评估案主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及倡议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以此满足案主特定的复杂需求。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即社会工作管理的主要供给者。与其他形式的个案管理相区别的是,社会工作个案管理不仅呈现了案主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个案管理运行背景的社会系统的形态。
第二篇:社工实验报告二
《社会工作概论》实验报告二
分析案例“心病缘于缺乏父爱母爱”。
亚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已婚女性。
连她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是越来越不正常了。
亚静在前不久折腾调工作时,形成了一紧张就要大便的坏习惯,而且拉出大便不成形。于是从那时的每天早晨,亚静都要认真地观察大便,但一直也未恢复正常。这使她更着急、更紧张。她还总是因此而联想到,大便如此,是因为自己没好好吃饭。她越是这样想,就在吃饭时越紧张,以至自己产生不了一点食欲了。
此外,亚静还老怀疑自己身体里已经有了什么病,而且这种观念越来越强。整天到晚不是觉得胃不舒服,就是觉得心跳不对劲。亚静担心害怕的事情还有许多:她怕调到新单位后搞不好人际关系;她怕丈夫出差,自己就会没了主心骨;怕同桌的同事今天不来,自己单独应付不了工作;怕„„
缺乏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是铸造亚静日后不良性格的主导因素。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看,父爱和母爱对一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母爱是无条件的,她给予孩子无限的关心与温暖,她让子女获得人间的温情与安全感。缺乏母爱的孩子,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如孤独、冷漠、多疑、狭隘、抑郁等不良品性;而父爱是有条件的,他鼓励孩子上进,严格要求着孩子,并传授给孩子各种克服困难的方法,他要以孩子不断进步为自己施放的先决条件。缺乏父爱的孩子,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如脆弱、怯懦、任性、自私、缺乏耐性、容易消极悲观等。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拥有能够给予正常父爱或母爱的能力的。
亚静的心理问题恰恰说明了缺乏正常母爱和父爱而导致的不幸性格。母亲对她的压抑,对她造成的感情封闭,造成了她有忧有愁而不会向人倾诉,不会找人化解。她只会把一个个令自己忧愁的问题,在心里反复地想,并以自己消极性的思维 方式在不断地加以放大,变成了实际上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同样的,父亲的软弱及无能,以及他对女儿的毫不关心,使得女儿在其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起坚强的个性,也没有培养起战胜困难所需的智慧。由此造就出的人,由于他不能勇于解决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他就会特别怕什么问题降临在自己头上──正如亚静那样怕这怕那一样。
一运用认知理论分析案例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和语言等高级的内部心理过程。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案例中,亚静很明显对社会认知的理解不够深刻,父爱母爱的缺乏确实是会让人的心理和认知产生很大的阻碍,但是后天的理解和认知其实更为重要。“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所以说案主姜峰应该理性的认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不好导致精神的紊乱。
二运用“心理-社会派”分析案例
心理社会派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境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要认识人就要既认识他的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要认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社会一心理”模式是一种系统认识论,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与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这就是直接与间接服务。
心理社会派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工作者为案主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玛丽·芮奇蒙的《社会诊断》中已有“直接、间接治疗”,后来发展为诊断学派。20世纪50-60年代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影响发展出了心理动力个案工作。到20世纪70-80年代,对这个模式有很多批评,其中之一是关于长期工作但效果不彰的问题。实际上,“社会一心理”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方法,而不是系统治疗,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
案例中,亚静生活的社会环境,家里的影响因素较大,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境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所以,处在特殊的环境当中,我们面临的心理上的、社会上的压力就更大,即便这样,我们也要理性坦然的面对它,否则就会像案例中亚静那样,濒临崩溃的边缘。
认知疗法强调,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中心问题是某些歪曲的思维。认知治疗在于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从广义的角度看,认知疗法包括所有能改变错误认知的方法,如说明、教育、批评、促膝谈心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相应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术和程序。首先,施治者要向求治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是如何影响其心情及行为的。其次,帮助求治者去检讨他所持有的对已、对人以及对四周环境的看法,从中发觉跟患者主诉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看法”或“态度”,并协助患者去检讨这些看法或态度与一般现实的差距,指出其错误认知的非功能性与病态性。最后,督促患者去练习更换这些看法或态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以便借此新的看法或态度来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
我在这里剖析了亚静的一些人生经历及家庭背景,并不是想归罪谁或者谴责什么(亚静的父母很可能是他们上一辈不幸的家庭所铸造出来的)。我只是希望此文能使有亚静类似心理问题的人,找到一种分析自身问题原因的启示和参照方法;同时我也更希望现在正在做父母的,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让自己的子女得到足够的、健全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案主的生活环境、改变案主遇到的刺激,并采用一定的削弱机制矫正案主的问题行为,使其逐渐削弱不良行为,并习得正常行为,再进而强化这些正常行为。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第三篇: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交换机的配置
一、VLAN的配置
1.1实验目标
1.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理解虚拟LAN(VLAN)基本配置;
3.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法; 4.掌握Tag VLAN配置方法。
1.2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公司内财务部、销售部的PC通过2台交换机实现通信;要求财务部和销售部的PC可以互通,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互相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
1.3 技术原理
1.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4)端口模式
Switch> Switch#
Switch(config-if)# 3)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2.VLAN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做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它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AL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一种类型,主要用于是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的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使用配置了Tag VLAN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示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1.4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2.划分VLAN;
3.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 4.测试
图 1-1 VLAN拓扑图
1.5实验结果:
1.5.1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1.5.2配置交换机:
通过“show VLAN”命令,查看交换机VLAN的配置
1.5.3划分两个VLAN,VLAN10和VLAN20 配置交换机,在pc0上使用ping命令。当两台主机连接在同一个VLAN时,数据连通。
图1-2 两台计算机之间同一个vlan的网络连通测试
两台主机连接不同的vlan时,连接超时
二、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用两台交换机实现两台交换机VLAN之间的通信,与同一台交换机的不同之处是两台交换机之间设置Tag VLAN Trunk。这在实际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2.1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2.划分VLAN;
3.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 4.设置Tag VLAN Trunk属性; 5.测试
2.2实验结果说明:
2.2.1分别配置两台交换机,通过“show running”检查交换机配置: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interface FastEthernet0/1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interface FastEthernet0/1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switchport mode trunk 2.2.2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24串口为Tag VLAN Trunk。用“ping”命令检查同一个VLAN的连通性。
图 3-2 跨交换机vlan的两台计算机的网络连通
三、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3.1实验目标
1.理解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
2.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基本配置方法;
3.2实验原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 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在存在交换机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属性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的冗余备份链路从逻辑上断开,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版本:STP、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MSTP(多生成树协议)。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收敛时间长。从主要链路出现故障到切换至备份链路需要50秒时间。
快速生成树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分别作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现功能 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3.3 实验步骤
首先,将交换机划分为两个vlan,在一个vlan里加连一条链路形成环路。
图3-3 形成环路后的连通性测试结果
若要两台计算机可以通信,需要添加生成树命令,添加代码如下:
添加生成树指令后
图3-4添加生成树后的连通性测试
四、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4.1实验目标
1.理解端口聚合基本原理;
2.掌握一般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
4.2实验背景
端口聚合(又称为链路聚合),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端口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较大宽带的端口,可以实现负载分担,并提供冗余链路。
4.3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使用的是EtherChannel特性,在交换机到交换机之间提供冗余的高速的连接方式。将两个设备之间多条FastEthernet或GigabitEthernet物理链路捆在一起组成一条设备间逻辑链路,从而增强带宽,提供冗余。
两台交换机到计算机的速率都是100M,SW1和SW2之间虽有两条100M的物理通道相连,可由于生成树的原因,只有100M可用,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很容易形成瓶颈,使用端口聚合技术,把两个100M链路聚合成一个200M的逻辑链路,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另一条链路会继续工作。
一台S20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只能有1个汇聚组,1个汇聚组最多可以有4个端口。组内的端口号必须连续,但对起始端口无特殊要求。
在一个端口汇聚组中,端口号最小的作为主端口,其他的作为成员端口。同一个汇聚组中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与主端口的链路类型保持一致,即如果主端口为Trunk端口,则成员端口也为Trunk端口;如主端口的链路类型改为Access端口,则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也变为Access端口。
所有参加聚合的端口都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且工作速率相同才能进行聚合。并且聚合功能需要在链路两端同时配置方能生效。
端口聚合主要应用的场合:
a)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汇聚层交换机到核心层交换机或核心层交换机之间。
b)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交换机连接提供集中访问。
c)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采用端口聚合解决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瓶颈。
d)服务器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路由器连接提供集中访问
4.4实验步骤及结果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下,在vlan中再添加一条链路。
图3.8网络拓补结构图
然后,在交换机(S2328-1-3)添加代码:
S2328-1-3#config t S2328-1-3(config)#interface range f0/23-24 S2328-1-3(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2328-1-3(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2328-1-3(config-if-range)#exit S2328-1-3(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S2328-1-3(config)#exit S2328-1-3#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在另一台交换机添加如下代码:
S2328-1-2#config t S2328-1-2#interface range f0/23-24 S2328-1-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 S2328-1-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2328-1-2(config-if-range)#exit S2328-1-2(config)#port-channel load-balance dst-ip S2328-1-2(config)#exit S2328-1-2#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这样就完成了链路聚合。通过ping,可以得出两台计算机连通。连通性测试如图3.9所示:
五、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的划分、跨交换机实现vlan,利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在连接线的过程中,我也不是很会,还好有同组其他同学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让实验最终成功完成了。
这次实验让我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感谢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相互协作,让这次实验能成功。
第四篇:实验报告参考模版(一)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专 业 年 级13级会计
课 程 名 称英语读写
指 导 教 师
学 生 姓 名蒋艺成、姚永红、张宏伟、全昌槐、王和平、刘居文
学号20***6、实 验 日 期2014-4-14
实 验 地 点多媒体教室
实 验 成 绩
教务处制
2014年2 月 20日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页
第五篇:实验报告一
《外汇交易》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外汇银行报价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楼C347实验日期:2010年9月23日
一、实验目的(一)了解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构成(二)熟悉外汇交易的常见币种
(三)熟悉常见的汇率类型
(四)熟悉外汇银行常见的报价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一)利用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行情报价系统,了解外汇行情
(二)行情中心主要提供包括澳元、加元、瑞郎、英镑、日元、欧元等六种基本货币的行情
(三)汇率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四)外汇银行对外汇的标价方式主要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软件使用。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互联网,外汇模拟交易软件。
六、实验步骤
(一)进入外汇模拟交易系统,了解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构成(二)进入外汇模拟交易系统的行情报价系统,了解主要货币如澳元、加元、瑞郎、英镑、日元、欧
元等六种基本货币的行情
(三)在实时行情中任意选择三种货币组合,计算它们的交叉汇率。
(四)比较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的差别。
(五)任意选择一种货币和一段时间,假设你持有1000美元,保证金的比例是5%,根据历史数据,计算你的收益率。
七、实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