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调查报告
前面山、张家湾、麸子洞、巫峡口村调查报告
——县政府办公室工作队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们县政府办公室“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5日到4月2日,对前面山、张家湾、麸子洞、巫峡口4个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4个村位于官渡口镇的西北方,东接东坡,北抵碾坪,西连沙坪,南临长江。辖有29个村民小组,1593户,4080人。海拔175至900米,大部分属低山,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一)村级组织建设健全。班子比较协调,村务公开,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党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二)基础仍然薄弱。从官渡口到张家湾主线是水泥路,支线是泥土机耕路,到组是未拓宽的泥土路,村民出行有些不便。
(三)发展仍然滞后。农产品适宜种植包谷、洋芋、红苕等;特产品适宜栽培柑橘、板栗、核桃等;畜禽产品主要是养猪养羊养鸡等。
(四)增收仍然困难。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主要靠喂猪出售。
(五)社会事务状况良好。4个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对村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有所进步,但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由于附近村小拆拼,4年级以上学生要到8公里之外的官渡口镇上学,较为不便。村民享受农医保和新农保,目前农医保参保率在97%以上,新农保正在进行中。
二、问题
(一)村组干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二)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 4个村地处官渡口西北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薄弱,村民谋生手段陈旧,目前村里带领村民致富办法不多,经济发展缓慢。
(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
(四)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张家湾2组向家成要求修通公路。前面山1组2组、麸子洞1组2组、巫峡口村、张家湾村的公路要求硬化。
2.危房。前面山10户危房,要求扶持;张家湾7组李志芳、刘旺典危房,要求扶持。
3.滑坡搬迁。麸子洞10组要求整体搬迁;张家湾2组
滑坡,要求搬迁。
4.安全饮水。前面山1、2、3组要求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巫峡口村2、3组要求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张家湾5、6、7、8组要求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5.医疗。麸子洞医疗室没有医生,要求就近看病。
6.教育。麸子洞:学校教学质量下滑,学生不愿就近上学。4个村均反映上学不便,增加了经济负担。
7.退耕还林。2组向家喜两亩地夹在别人退耕地中间,要求退耕;7组李茶芳4亩耕地要求退耕。
8.专业户。麸子洞9组李玉军要求申报养羊专业合作社项目,争取资金扶持。
9.优抚。麸子洞4组向仕清,1969年特种兵受伤,要求享受民政退伍优抚政策。
10.技术服务。张家湾8组向仕朗沼气池除垃圾,要求提供技术服务。
11.村委会建设。巫峡口村委会办公条件差,无法办公。
12.生活困难。
张家湾7组刘颖慧,3岁孙子在官渡口上幼儿园,年房租1000元,每学期学费1000元;儿子做手术花费6万多元,要求低保。张家湾8组宋文香双眼失明,低保已上报,至今没有到位。要求到位。张家湾7组刘颖慧,儿子做手术花费6万多元。要求低保。张家湾8组韦志远耕地4.1亩,退耕3.9亩,田不多了,无法生活。张家湾8组向仕英自己3级残疾,有证,要求低保。腰部钢板待取,缺钱,要求解决困
难。张家湾7组刘旺典,母亲李伦芝食道癌住院,医药费已达1万多元;小儿子刘小平川畸病,花去医药费4万多元;大儿子刘小银湖北民院读书学费都是借的;3间老瓦房已经腐朽不堪。张家湾3组王代忠,妻子眼疾,小孩官渡口上学。张家湾3组单大翠,57岁,三次开刀。张家湾3组卢先玲,46岁,癌症患者,两个小孩读书。
麸子洞7组李新春,2010年患乳腺癌花2万多元,老公向国学类风湿。麸子洞9组姜从贵,73岁,妻子谭联升脑肿瘤花5万元。麸子洞9组向厚芝,55岁,后夫董昌坤患精神病。麸子洞7组向国虎,71岁,妻子易前秀,67岁,老两口结核病。
巫峡口3组肖前翠,一人带3子女上学。巫峡口1组向国娥,两子上学。巫峡口2组王前龙,73岁,妻子多病,无生活来源。巫峡口2组向仕培,57岁,肺气肿,两子上学。巫峡口2组向仕雄,二等肢体残疾,老母失明。巫峡口4组向仕和,56岁,两女读书,房屋失修。
前面山6组9户32人艾滋病患者。5组单成高,手残疾。5组单成友,精神病患者。6组向贤前,生活困难。单化林,基础太差,生活困难。1组李世田,57岁,老两口生病。2组向贤秀,房屋失修,丈夫去世。
三、建议
(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 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4个村现状,一是要改善村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村里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村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氛围。四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适当增加使用非主职干部,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二)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村集体出一
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三)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逐步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调整思想,统筹全村,力争村里主动和上级支持有机结合,抓住机遇逐步加强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村道拓宽硬化的建设力度,村里要大力做通村民思想,协调解决好拓宽道路用地。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建议调整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农民建房,最好是解决中心村建设,这样既有利于统一规划,又有利于水、电、绿化设施配套解决,使村民早日进入小康居住环境。五是可否考虑麸子洞10组整体搬迁,张家湾2组部分农户搬迁,解除滑坡之忧。六是争取危房改造资金,扶持危房户新建家园。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增收优势。如何把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是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出粮食资源优势,大力扶植粮食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让群众在拉长产业链条中得到实惠。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就是要扶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板栗、桑蚕大发展。促进种植业发展,关键解决资金问题,从民间运作入手,政府支持、引导,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加强银农对接力
度,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大力整治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农业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五)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将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实施“低保阳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规范化运作。在坚持提标扩面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实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即公开农村低保政策、公开户主姓名、公开家庭成员人数及姓名、公开家庭年人均收入、公开拟定保障类别、公开补差金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不错保、不重保、不漏保,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公开透明的工作流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杜绝出现低保安排不公现象。
第二篇:“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调查报告
白果居委会“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白果乡白果社区工作队
根据恩施市委市政府和白果乡党委政府的安排,白果社区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由市卫生局、乡直单位抽调的干部和居委会领导班子组成,乡党委组织委员陈明玉任队长。从3月8日动员会开始到4月14日,三个工作小组对上街、中街、下街和北坡组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呈现
白果社区居委会地处恩施市白果乡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位于市郊19公里处,全社区设1个居民小组,划分为北坡、上街、中街、下街四个片区,所辖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集体耕地面积859.09亩,园地5亩,现有居民住户787户(其中农业户284户),常住人口2988人(农业人口925人),拥有劳力425人,外出务工298人,个体工商户200余家,乡直企事业单位23个。社区共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3个、党员中心户5个,有党员69人。本次走访250户,有34户全户外出。入户率达100%。
白果社区是典型的农村社区,农作物主要生产玉米、马铃薯、豆类、蔬菜等.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销售、生猪饲养销售和个体经商、外出务工收入。
(一)居级组织建设健全。班子比较协调,居务公开工作能够
正常开展,尽管社区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党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很好。
(二)基础仍然薄弱。从中街到邓家湾是泥土机耕路,影响着清洁家园工程的推进,尤其是北坡片(含八大股、董家屋场、七鸟坝、三台坪、大屋场等)更重要的是居民出行不便,也是这里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发展仍然滞后。农产品适宜种植包谷、洋芋、红苕等,但是在北坡片野猪横行,近几年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极大;特产品适宜栽培烟叶、药材和一些干鲜果等;畜禽产品主要是养猪养牛等。
(四)增收仍然困难。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一部分农户主要靠养猪出售和做廉价的零工赚钱等。
(五)社会事务状况良好。整个居委会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打架斗殴、偷盗等现象逐年减少,居民对社区的治安状况比较满意。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有所进步,在家育龄妇女积极配合 “三查”工作。但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主要是外出妇女联系不便,不利于准确掌握相关情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目前对寄宿生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一方面是群众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另一方面学校在评定时情况掌握不很准,即使在程序上经过了村居委会,往往走过场的多。居民享受新农保,但对相关政策了解不透彻,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5%以上。
(六)人畜饮水工程落实较好。集镇管网经改造后,水质不断优化,尤其是北坡片绝大部分农家都有蓄水池,告别了天旱到处找
水吃的历史。
(七)集镇管理规划不断规范。集镇亮化工程促进了文明程度,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升,乱搭滥建有所改观,违规占地基本杜绝。
二、问题归类
(一)居组干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二)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缺少骨干企业,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北坡片,从方家屋场到八大股3.5公里,从方家屋场到陈家1公里,从吊脚楼到董家屋场1.2公里,关系到12家不通公路;邓家湾800米公路没有硬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薄弱,居民谋生手段陈旧,目前社区带领居民致富办法不多,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在3600元左右徘徊。
(三)离集镇较远的居民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还有极个别家庭连电视也没有)。另外,农村整酒风盛行,无事酒遍地开花,让居民深恶痛绝。
(四)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北坡片所有没通公路的农户要求修通公路。邓家湾的公路要求硬化,这些问题曾多次纳入规划都以种种原因夭折,主要是涉及占山、田的补偿以及人心不齐问题。经过这次走访、动员,绝大部分居民愿投工投劳,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投资表示无能为力。
2.危房。胡国铭、田明松、方家明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要求给予扶持修缮。
3.安全饮水。母狮沟童世梅等四户还未解决.5.医疗。有群众反映存在看病贵的问题,主要是小病大治,医生服务态度不够好,服务质量不高问题。
6.低保。八大股王国龙的母亲已有82岁、董家院子董玉亮一只眼瞎,妻患风湿病,要求享受低保政策。
7、关注“三多”阶层。白果居委会存在“三多”问题,一是“留守”老人多,二是光棍多,三是出走的妇女多。这又以北坡最为突出。如北坡80岁以上老人就有4名,少有子女在身边。全社区60岁以上有160多人,大多是“留守”老人,由此观之,建立基本服务养老体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全社区共有光棍19人,仅北坡就占了15人,最多的一家4人,有3个单身汉的有2家。主要原因是地理条件差,比较贫穷,其次是文化水平低,几乎是小学没有读毕业。光北坡结婚生子后出走的妇女就有5人。北坡人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8.生活困难。以张嗣尚、任元香等主要对象的几家存在生活困难等问题。如张嗣尚家女人弱智,本身家庭安排也不够合理外,即使享受了低保,但是生活质量还是比较低劣。
9.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经调查因两路建设征地,人平耕地只有0.3亩的有35户,132人.三、整改建议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居组干部和中心户干部综合素质。居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系
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现状,一是要改善居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社区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居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居民致富奔小康,坚持把骨干培养成干部,把干部培养成骨干。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居组干部的带头作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居民办实事的氛围。四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适当增加使用非主职干部,减轻社区干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二)强化对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全社区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居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居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居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居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居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居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居委会集体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居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居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三)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逐步完善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调整思想,统筹居委会,力争居委会主动和上级支持有机结合,抓住机遇逐步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邓家湾拓宽硬化的建设力度,新修北坡组级公路,开发八大股,居委会要大力做通居民思想,协调解决好拓宽道路和新修路用地。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组织农民换脑筋工程,使封闭的居民进一步开阔视野。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捕杀北坡片的野猪,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四是建议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农民建房,最好是解决中心点建设,这样既有利于统一规划,又有利于水、电、绿化设施配套解决,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统一管理,使居民早日进入小康居住环境。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增收优势。如何把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是当务之急。大力扶植粮食加工企业和茶业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让群众在拉长产业链条中得到实惠。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就是要扶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烟叶,修通公路,开发八大股,使种植业、养殖业有机融合,综合开发,全面增收。促进种植业发展,关键解决资金问题,可从民间运作入手,政府支持、引导,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加强银农对接力度,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大力整治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农业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增效奔小康目标。
(五)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
将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实施“低保阳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规范化运作。在坚持提标扩面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严格做到公开、公平,即公开农村低保政策、公开户主姓名、公开家庭成员人数及姓名、公开家庭年人均收入、公开拟定保障类别、公开补差金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不错保、不重保、不漏保,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公开透明的工作流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杜绝出现低保安排不公现象。
(六)集中政策、精力解决各种突出和遗留矛盾。北坡林权问题虽经有关部门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居民口服心不服,仇视言论和行动存在,如向某,目中无人无法,对社会和乡村组织敌对情绪严重,社会影响较坏。乡政府应建立以工作组形式进村的长效机制,坚持脚踏实地的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杜绝形式主义,真正赢得居民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信赖和尊重。对失地农民现已调查核实,国家正准备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范畴.结束语:“三万”活动的深入开展是本调查报告的不竭之源,如果党委政府集民智民权为民利,逐步解决和完善人民群众所提出的共性问题,那么在“十二五”期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面貌一定会提升到更新档次,打造仙居恩施和魅力白果就会指日可待!我们的希望就在耕耘的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篇: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调研报告
陈场二小驻王桥村工作组
根据镇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组安排,陈场二小驻王桥负责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工作,在魏军校长带领下驻村组全体同志高度重视此次能直接与基层民众面对面交流学习打交道的机会,深入王桥村每一户村民家里,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听取意见。调研工作有序开展,取了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王桥村位于陈场镇西部,随岳公路旁,陈南大道面积25亩,租地面积150亩,安能面积310亩,农田面积565亩,辖4个村民小组,178户,总人口866人,其中党员20人,“两委”班子成员3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3864元。
二、工作过程
在镇委专题会议布置工作后,在魏军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三万”活动“三个全覆盖”的要求研究了工作方案。为方便工作,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采取集中力量,分工协作的方式,在进村宣传发动和入户调查走访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每人负责一片,一户不落,将党的惠农政策送上门,将每户民意填入民情调查表,并将所走访的民情民意归纳分类,实现了驻村全体干部走访民情民意全覆盖。在孤寡老人王斯平家中,当了解到王斯平老人孤单一个,至今没有上户口,住的老土房也早已是危房的实际情况后,对她宣传了国家的政策,和村干部沟通尽快解决户口问题,并送上500元表示关怀之心。这种方式深受农民好评,送去了党的政策,送去了信心,送却了温暖,广大农民畅所欲言,说出了心里话。
三、调研结果
在逐户走访和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党的惠农政策在下面基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政策,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分析归纳,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主要有:
1、群众需要发展种、养、加工等产业的小额贷款很难贷到。
2、特困户、低保户的确认,缺乏公开性,要求公开公平。
3、农田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淤塞严重,要求加强沟、渠、道等小农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方便。
4、种、养、加工等保险要继续执行,理赔要合理公平公正。
5、实行农村养老保险,60岁上以上的老人要享受老人保险。
6、特困户、困难户、低保户房屋改造要按政策落实补贴和贷款。
7、镇、村干部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少。
8、孤、寡、残、病等人要求照顾,解决困难。
针对民情民意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们驻村干工作组迅速与王桥村委会班子进行了沟通协调,要求尽快落实解决。
下一步工作安排是:
1、将收集的问题向村里、有关单位反映,争取圆满解决,让农民满意。
2、对特困户、困难户、伤残病人进行慰问,解决他们一些实际困难。
3、帮助该村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寻找发展村级经济的措施。
第四篇: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纪委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3月份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昨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正式启动这一活动作出全面部署。
李鸿忠说,干部到农村进村入户,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种好传统、好办法。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继承优良传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对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向建党90周年献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具体行动,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契机,作为知“三农”、懂“三农”、爱“三农”,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
李鸿忠指出,开展这次活动重在“全覆盖”和“增感情”,落脚点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覆盖”就是这次活动要覆盖所有行政村、所有农户,让干部的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把党的阳光、政府的关怀送到每家每户。“增感情”就是这次干部进村入户,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而是重在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不是单纯的财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干部作风问题、是对农民的感情问题。要饱含深情地开展这次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民办事,切实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李鸿忠要求,干部下基层要明确工作任务,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组、社情民意的调查组、为民办事的突击组。要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认真了解党的惠农政策到村入户情况,发现违反政策的要督促整改,发现违纪违法的要督促有关部门处理。要把政策宣传与农民培训结合起来,促进党的政策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要深入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要围绕促发展,帮助制定完善发展规划,营造环境,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李鸿忠强调,这次“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规模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省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市、县、乡三级都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做好工作部署,配强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检查督办、分类指导,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要亲自到驻点村调研和指导工作。各级工作组都要在县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安排干部配合工作。省直工作组要派到偏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最需要帮扶的村去开展工作。要严守工作纪律,注意工作方法,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要体察民情,珍惜民力,轻车简从,切实做到“六不准”,即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监督干部作风、监督工作效果,最后请群众批评打分,把整个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加强宣传,搞好考评,活动结束后,省里要对各级各部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
王国生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抓好这项工作。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突出“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所有行政村,工作队员覆盖全省每个农户;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突出“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为民新风进农家,使党员干部下基层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队,通过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体察民生、凝聚民智,把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把农民群众的要求作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群众工作的风向标。从群众的期盼中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的创造中寻找对策、总结经验。通过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丰富我们的思路,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各级、各部门要抓紧行动,专题研究部署,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整个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展开。
今年,由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三万”(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受到了上级和群众高度评价和赞扬,公司“三万”活动工作组也因成绩突出,被湖北省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组”。上半年,“三万”活动中,水利基础薄弱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于12月5日开展“新三万”(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为期3个月。
第五篇: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二十六期
省环保厅驻利川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组2011年5月19日
牢记职责使命 扎根山区无悔
----记省环保厅“三万”队员 李飞
他,再三请战要求加入“三万”工作组;他,恪尽职守带病坚守在“三万”一线;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让人感到可亲可敬。近日,在利川市召开的全市“三万活动”推进大会上,省、州、市驻利川的256个工作组的1000多名“三万”干部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李飞。
也许有人会问:“三万”活动到底要做哪些事?干部下乡又得到什么锻炼?群众对干部的印象怎样?正好,省环保厅驻利川工作组队员李飞同志真切鲜活的事例郑重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三封请战书
“‘三万’活动很光荣,光荣在于责任重;‘三万’活动很光荣,光荣在于能吃苦。今天3月20日,我终于实现了下基层到农村的愿望,已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刚任工作队员,李飞就把这样的“战斗”目标写进了日记里。
2月下旬,正当省环保厅筹备“三万”活动之初,李飞主动请战,第一个向组织上递交申请书,要求加入工作组派驻农村。但是,由于考虑他的工作岗位相对重要的原因,单位选派了另一位年轻同志。然而,李飞并未放弃,再次向组织上呈交决心书,最终,被厅党组批准,增补为工作组队员派驻利川。
到农村后,李飞与工作组队员们一道,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不懈努力,日夜奋战在“三万”一线,带着省委、省政府对“三农”的深切关怀,带着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使命,带着厅党组的信任和重托,带着“环保人”的优良作风,深入荆楚大地、武陵山区、土家苗寨,入驻利川市汪营、毛坝、都亭3个乡镇的白泥塘、夹壁、新河、农科、龙潭5个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脚印“印”到1619户农家的堂屋。
“毛主席说过,房子应经常打扫,不打扫会积满灰尘;脸是应经常洗,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平时我深入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太少了,犹如洗洗手、洗洗面;而这次到农村开展‘三万’有长达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将使自己得到全面的洗礼。有幸成为‘三万’队员,我倍感荣耀,我将珍惜在村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把这次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工作的经历,视作一生难得的受教育、受锻炼的重大机遇,不断总结工作,以利再战,提高修养,精益求精!”4月6日,李飞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期盼着在为利川农村服务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希望在落后地区的工作中,体会中国的国情和湖北农村的环保工作,这将为我今后的事业夯实基础,并磨炼我的意志。”
次日一大早,他就将连夜撰写的《申请继续驻农村工作的决心书》交给工作组组长李建,内容是向组织上请求在“三万”活动结束后继续留在利川参加省环保厅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这已经是他写的第三封“请战书”。
三双破鞋子
大山阻隔,挡不住干部心系“三农”的坚实步伐;山路漫漫,印下了他们情系乡亲的深深脚印„„在夹壁、新河、农科等村,放眼望去,全是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乱石的渠滩、崎岖的山路。很难想象干部们是如何整天来回上下地访民情、同劳动。
“都是爬!”工作组组长李建有些豪迈地说:“由于山路陡峭,鞋底磨得厉害,鞋子都断底和裂边了,这三双破鞋都是李飞同志到农村来工作锻炼的见证。”
5月19日,省“三万”恩施片区督导组来到利川检查工作,在省环保厅工作组租住的农屋内,这三双破鞋给检查组领导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多月的60多个日日夜夜,李飞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连续奋战、不畏艰险。他去茶杯换水壶,去西装换便装,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身入心入、入乡随俗,彻底转变工作角色,受到基层干部农民的普遍欢迎。
他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循名责实,严谨自律,自我加压地遵循“5+2”(5个工作日加上2个双休日不间断工作)、“白加黑”(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汇总民情和编辑工作简报)、“晴加雨”(不论晴天还是雨天,绝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工作准则来约束和要求自己,用智慧和爱的力量,诠释着一名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品貌。
在白泥塘村,3月22日的一场雨雪,让本来就坑洼不平的7组道路变成更加难行,李飞在进村入户途中见此情形,立即带领村干部一道搬来石块填平部分路面。当天,他的鞋袜全部湿透了。
在夹壁村6组的山坡农田里,65岁的村民黄生觉、向月红夫妇正在趁着春耕时节整田垄、盖地膜、栽幼苗。李飞路过此地,立即放下水壶、脱下夹衣、拿起铁锹、大干农活。几个小时下来,一垄地种满了幼苗,虽然闻到身上有阵阵汗馊味,但是他的内心可是“甜的”。通过劳动,他既学到了栽种幼苗的技术要领,更感悟到劳动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
在夹壁、新河、农科等村,为了到一家偏远农户家中走访,李飞经常要走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山路。在途中,每当看到农民春耕忙种,李飞都会停下来,与农民一同干农活。
4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回暖,梨花竞相开放。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龙潭村,李飞每天都来和梨农们一道为梨花授粉。他和农民们边劳动边说笑,有时还抱怨起村子里的鸡毛蒜皮,东家长、西家短地相互之间聊起了家常,不亦乐乎地倾诉各自心中的想法与意见„„
为了消除过桥隐患,让农科村的村民们走在唐崖河观音岩石板桥上时不再提心吊胆;为了兴建便民桥,让新河村十里河石门溪附近的村民能够不再涉水过河;为了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夹壁村农民喝上放心水并保障春耕备耕灌溉;为了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和改变脏乱差现状,协助环保专家编制《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为了解决偏远山村孩子上学远和上学难,兴建龙潭、夹壁、白泥塘组级道路建设„„在这一件一件的“办实事”项目中,李飞饱含深情、扑下身子、提振精神、脚印农户。他身入心入,印在农家的足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
是花,就应具有花的芳香;是草,就应具有草的气息;是“三万”干部,就应具有干部循名责实,身入心入,奋勇争先,不辱使命的作风和品格。两月多来,李飞服务农需、无怨无悔。
4月10日夜,李飞在日记中写道:“咋暖还寒的季节和阴湿的空气,让我的膝盖又在隐隐作痛,难道这是得了关节炎吗?外面还在下雨,我仍旧在屋内用脸盆来小解。山区的冷真是太刺骨了,对于习惯了都市舒适的环境,半夜被冻醒的滋味和醒来后无边的黑暗,让我对自然不得不产生敬畏。”
在夹壁村“办实事”项目现场,他两次不慎下山摔倒,腿部受了伤,鞋子和裤子都摔破了,但工作组配给他的一部专业照相机却被他紧紧保护得完好无损;他感冒发高烧的一周时间里一直强忍着疼痛,坚持编辑简报和整理民情调研报告;他几次牙痛发作,都只到附近的小诊所简单处理一下后又火速赶回村里工作;他的妻子和儿子非常盼望着他“五一”期间能够回一次武汉的家与家人团聚,但他却毅然坚守在“三万”一线,绝不离开农村半步;为不辜负省厅领导重托和期望,他放弃了任何休息的时间,日以继夜地超负荷工作;他多次向工作组组长请求,表示“保证随时前往最艰苦的地方,保证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保证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省环保厅争光,为省委、省政府争光”的坚强决心。
4月20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来了整整一个月,从省会大都市到山区小乡村,从机关单位到基层农村,我慢慢领悟,这不仅是简单的变换空间,更重要的是转换心态,转换角色。从环境上看,农村比城市是苦些。这里距离武汉的家远了,离父母妻儿远了;这里茅草屋代替了高楼,羊肠土路代替了平坦大道,灶台炉火代替了空调暖气;这里甚至井水代替了自来水,煤油灯代替了电灯„„然而,我的心更明、眼更亮了;印在农家的足迹更多了更密了;干农活、讲农话、交农友、知农事、排农忧的本领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离‘三农’问题的政策路线和改革方向更近了,我仍要不懈努力,再接再厉,在服务农村实践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三农”在心中
两月多来,李飞敢于冲锋、善于作战、夜以继日、勇挑重担。他积极出谋划策,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除了和工作队员一样肩负“民情普查员”职责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工作之外,他还身兼司机、文书、编辑、记者、通讯员、勤务员、联络员、打字员、信息报送员、资料收集员、档案管理员等数职于一身。他不仅协助工作组组长筹划安排“三万”具体步骤和内容,还健全完善活动方案及工作制度;不仅召开乡镇大会和村民大会推动基层开展“三万”活动,还帮助
村级班子查找和剖析问题并提出班子建设的具体办法;不仅撰写民情日记和调研报告,还起草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不仅梳理和归纳驻点村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还策划和推进省环保厅“我为春耕办实事”具体项目;不仅设计制作和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还策划文艺演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仅访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更关注“办实事”项目工程质量,确保管长远„„
为了完成好“两个全覆盖”,李飞掌握“七个一”工作法则:每进一家农户,召开一个家庭式座谈,宣传一次强农惠农政策,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记录一份民情笔记,策划一件办实事内容,请农户签上一个名字表示对走访是否满意或认可。与此同时,他还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民情民意: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在邻里围坐的时候、在田间地头、在大妈大婶河边洗衣洗菜的时候、在农民兄弟扛着锄头回家路上,他都随时随地与乡亲们攀谈,倾听大家的喜怒哀乐。
为了不给农民添负担,李飞每天自带行李、费用,在农户家食宿,每天都按规定支付生活费。
为督促和落实办实事项目早日建成,李飞还与利川市财政局、乡(镇)、村保持沟通联络和现场督办,协调各项事宜。目前,省环保厅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开工,55万元的项目资金也已下拨到位。
为全力营造“三万”活动氛围,李飞十分注重宣传的影响力。多年从事中国环境报记者的经历也使他开展宣传工作得心应手。活动中,他除了印制发放《致乡亲的一封信》和强农政策宣传单等资料外,还加强新闻报道,做到报纸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截止目前,他已编辑“三万”工作简报25期,在中国环境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台、环保部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省政府网、荆楚网、省环保厅网、湖北新闻网、恩施新闻网、利川新闻网等多家媒体上刊发省环保厅“三万”新闻150多篇。同时,他还协助省厅网站开辟“三万”专栏,汇集“三万”动态和新闻报道,宣传驻点村推进“三万”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
李飞还结合自身业务工作,给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向5个驻点村发放了“两清两减”系列挂图、《新农村环保读本》、《农村环保宣传手册》、《随手可做的100件环保小事》等,组织当地环保部门启动“农村环保明白人”培养工程。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提高产品竞争力;帮助农民掌握化肥和农药施用减量化;宣传环保政策,鼓励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推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
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在向基层干部学习中,在乡村沃野的磨炼中,李飞经受着一次次的感动,从而愈加真切地感受着农村的真实和农民的可敬,更加坚定了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的信心和决心!
5月6日,李飞代表省环保厅“三万”工作组,作为唯一省级代表,在利川市“三万”活动推进大会上作出典型经验发言,其工作成效和经验方法令全体与会代表深受感动和启发。会上,市委书记谭志平高度赞赏了省环保厅的工作成效和队员李飞同志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例,要求全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都要深入学习和认真借鉴。
当天,李飞在大会典型发言结束时,向省、州、市的256个工作组的1000多名“三万”干部发出了强烈的号召。他说:“‘三万’活动很重要,山笑水笑人欢笑;‘三万’活动意义明,千秋万代大事情;‘三万’活动大动脉,绿色繁荣发展快。我们干部一定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厚的群众感情,投入到‘三万’活动中去,团结、依靠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实施‘三州战略’和建设‘仙居恩施’,打造‘武陵山区中心城市’,推进利川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