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版面】PPT的“一个中心”原则
是什么?
总结锐普PPT多年制作经验,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观点:
——每张PPT只要一个中心点。
这里每张实际上指的是每个画面,即是说:同一时刻,只让一个点吸引所有观众的注意,其余的,都是点缀。
为什么?
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心不能二用!”。人在同一时刻最好只关注一个焦点,这样,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也便于进行深入交流。
许多人在做PPT的时候最困惑是“美”与“花”的区别,其实根本就在于是不是只有一个中心,中心多了,内容再精彩、颜色再协调、风格再接近,都会显得眼花缭乱。
先看看一些反面例子,分别看一眼下面的这些PPT画面,问问自己在各张图片都看到了什么?
例1:蓝色的背景挺抢眼,黄色的文字挺抢眼,下面的图案挺抢眼,左边的暖色调画面也很抢眼。但你却很难告诉我你记住了什么。因为,蓝色的背景隐约有些图案,却怎么也看不见;黄色的文字密密麻麻,看起来一团乱;三幅小图看似相同,却又像十二个小点;左边的花纹好似强调,却若隐若现。
例2:左面与右面的分量几乎平等。观众的将依次看到:一批服务器的图片,戴尔服务器的标识,戴尔的三类产品型号,一堆文字、一张小图。这张PPT的中心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例3:文字比较突出,但明显还有很大缺陷:主标题的倒影明显多余;副标题比主标题还突出;背景元素太多,甚至右上那个光圈有些莫名其妙;即使下面的那些图表很重要,也应该进行弱化处理。
例4: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幅非常清爽的画面。但还是有明显的缺陷:几个元素(logo、太阳、帆船、文字、图标)分别散布在四周,分散了观众的视线。而中心的标题却很淡很不显眼,往往是观众把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最后才找到标题。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删减
我知道你的整个画面内容很重要,但还是要忍痛割爱,因为观众的一次性关注能力实在有限。把你所有的内容提炼再提炼、缩减在缩减,相信保留的都是精华,其余的,用语言跟观众解释吧。观众记住关键词,也就记住了你的演示,也就记住了你。
例5:这是一张最简洁的PPT,所有的观众记住了这个‘1%’!观众初看肯定不得其解,好奇心必然趋势观众希望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那么,就看你的演说能力了。相信,5年后,观众都会说,那是他见过的最有意思的PPT。
二、颜色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都做成相似的颜色,包括色彩、明度、色调等,而需要突出的内容则拉大与前者之间的对比度。自然,观众会记住“另类”,与众不同的自然能得到额外关注。在深色画面上突出浅色或者在浅色画面上突出深色都能收到突出的效果。
例6:这是微软2007年科技会议的PPT,在深色的背景上的白色字体特别显眼,再加上彩色手指印迹,赋予了几分轻松和修饰,使字体不会过分刺眼。手指与字体带上较浅的倒影,给接近于黑色的下半部分背景加上了依稀生机。
例7:尽管背景有浓浓的深红色,但锐普PPT设计师以白、银、黄以及更加艳丽的色彩居于中间,彻底压住底色,仍然把中心高度凸显出来。
三、位置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左上角的画面往往最先看到;中间的画面往往冲击力最强。所以在锐普PPT以往的案例中,我们一般会把标题和LOGO放在上面,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中间。
例8:中国红色铺满屏幕,白色与黄色的文字图案居于正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观众自然把目光集中起来。
四、动画
有些人说了,我在一张PPT上要强调的内容太多了,而且地位都差不多,不能把别的都黯淡下去吧?更不能删掉吧?
办法还是有的。PPT动画,能够把本来在一页显示的内容多画面显示,类似Flash的表现效果,给观众和演讲者带来的感官享受只有一个字——“爽”,这已经被锐普PPT众多的客户所认同。
例9:原图画面是一串连续动画效果,先是饼图带着三个小球旋转出现,稍作定格后缩小退到角落,分别由各个小球放光做解释。一般观众根本看不出是多幅画面组合成的,往往会误认为同一张PPT或者在flash里实现的效果。这么多内容如果不通过动画全部堆砌在一张PPT里,效果简直难以想像。
(文章/锐普PPT 编辑/阿呆)
第二篇:PPT的一个中心原则
是什么?
总结锐普PPT多年制作经验,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观点: 每张PPT只要一个中心点。
这里每张实际上指的是每个画面,即是说:同一时刻,只让一个点吸引所有观众的注意,其余的,都是点缀。
为什么?
“一心不能二用!”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人在同一时刻最好只关注一个焦点,这样,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也便于进行深入交流。许多人在做PPT的时候最困惑是“美”与“花”的区别,其实根本就在于是不是只有一个中心,中心多了,内容再精彩、颜色再协调、风格再接近,都会显得眼花缭乱。
先看看一些反面例子。
分别看一眼下面的这些PPT画面,问问自己在各张图片都看到了什么?
例1:蓝色的背景挺抢眼,黄色的文字挺抢眼,下面的图案挺抢眼,左边的暖色调画面也很抢眼。但你却很难告诉我你记住了什么。
因为,蓝色的背景隐约有些图案,却怎么也看不见;黄色的文字密密麻麻,看起来一团乱;三幅小图看似相同,却又像十二个小点;左边的花纹好似强调,却若隐若现。
例2:左面与右面的分量几乎平等。观众的将依次看到:一批服务器的图片,戴尔服务器的标识,戴尔的三类产品型号,一堆文字、一张小图。这张PPT的中心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例3:文字比较突出,但明显还有很大缺陷:主标题的倒影明显多余;副标题比主标题还突出;背景元素太多,甚至右上那个光圈有些莫名其妙;即使下面的那些图表很重要,也应该进行弱化处理。
例4: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幅非常清爽的画面。但还是有明显的缺陷:几个元素(logo、太阳、帆船、文字、图标)分别散布在四周,分散了观众的视线。而中心的标题却很淡很不显眼,往往是观众把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最后才找到标题。
怎么做?
1、删减
我知道你的整个画面内容很重要,但还是要忍痛割爱,因为观众的一次性关注能力实在有限。把你所有的内容提炼再提炼、缩减在缩减,相信保留的都是精华,其余的,用语言跟观众解释吧。观众记住关键词,也就记住了你的演示,也就记住了你。
例5:这是一张最简洁的PPT,当时锐普PPT费了好大劲才说服客户这样制作。但后来客户告诉我,“太绝了,所有的观众记住了这个‘1%’!”是呀,观众初看肯定不得其解,好奇心必然趋势观众希望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那么,就看你的演说能力了。相信,5年后,观众都会说,那是他见过的最有意思的PPT。
2、颜色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都做成相似的颜色,包括色彩、明度、色调等,而需要突出的内容则拉大与前者之间的对比度。自然,观众会记住“另类”,与众不同的自然能得到额外关注。在深色画面上突出浅色或者在浅色画面上突出深色都能收到突出的效果。
例6:这是微软2007年科技会议的PPT,在深色的背景上的白色字体特别显眼,再加上彩色手指印迹,赋予了几分轻松和修饰,使字体不会过分刺眼。手指与字体带上较浅的倒影,给接近于黑色的下半部分背景加上了依稀生机。
例7:尽管背景有浓浓的深红色,但锐普PPT设计师以白、银、黄以及更加艳丽的色彩居于中间,彻底压住底色,仍然把中心高度凸显出来。
3、位置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左上角的画面往往最先看到;中间的画面往往冲击力最强。所以在锐普PPT以往的案例中,我们一般会把标题和logo放在上面,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中间。
例8:中国红色铺满屏幕,白色与黄色的文字图案居于正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观众自然把目光集中起来。
4、动画
有些人说了,我在一张PPT上要强调的内容太多了,而且地位都差不多,不能把别的都黯淡下去吧?更不能删掉吧?
办法还是有的。PPT动画,能够把本来在一页显示的内容多画面显示,类似flash的表现效果,给观众和演讲者带来的感官享受只有一个字——“爽”,这已经被锐普PPT众多的客户所认同。
例9:原图画面是一串连续动画效果,先是饼图带着三个小球旋转出现,稍作定格后缩小退到角落,分别由各个小球放光做解释。一般观众根本看不出是多幅画面组合成的,往往会误认为同一张PPT或者在flash里实现的效果。这么多内容如果不通过动画全部堆砌在一张PPT里,效果简直难以想像。
(锐普PPT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马原答案PPT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现象
(一)外生冲击过强:猛放与急收交替进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经济波动,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松紧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比较剧烈,是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过猛,所产生的外部冲击过强不无关系的。可以说,在投资政策与货币政策上的猛放与急收是导致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根源。这主要体现在:(1)投资率的剧烈波动促成了经济的飓热与骤冷,其结果是,经济周期表现为短促的扩张期与慢长的衰退期相搭配的不良组合。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的投资率不仅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印度等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见图二)。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大大高于美国的波动幅度,并明显高于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剧烈变动引发了通货膨胀率的剧烈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非常剧烈的(见图三),这种变动决定了这段时期我国的物价波动也是较为剧烈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增长率变动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一般而言,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或是一两年之后,通货膨胀率必然会上涨。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的异常变动是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8年与1994年出现的两次物价异常上涨是与1987~1988年以及1992~1993年货币的超量投放直接相关的。
(二)政策本身对经济的稳定效果较差:熨平及减振效果不佳。
首先,产业政策的偏差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不力,经济结构层次低,不合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根源在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和重置,因此,周期性波动一般以物质生产部门为主。第三产业由于本身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小,期投入产出中的物质因素比重小,受经济波动的冲击较小。而且,第三产业由于其容纳的劳动力数目较多,在经济衰退期可以吸纳物质生产部门失业的劳动力,从而成为稳定经济的一股内在力量。比如:美国在1948~1949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138亿美元(以1982年美元计),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120亿美元;在1973~1975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500亿美元,而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677亿美元;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在战后的所有危机期间平均增长了2.1%,这些都是与物质产品部门恰恰相反的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重物质而轻劳务的思想,使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低。到1997年,我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口的26.4%。相比之下,美国早在1984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70.5%;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较低,因此第三产业对经济衰退的缓冲效果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其次,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也使得我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效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出口的不断上涨,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上升。到199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40%,对外开放度已经达到25.3%,与同是人口资源大国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外向度都是最高的。由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外向度的不断高,我国对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从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传导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国内需求及外贸出口的深刻影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三)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差:缺乏预调节,不能有效缓冲周期的惯性。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一种经济变化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干预,这种惯性运动要到形成这种惯性运动的推力完全消失时,才能停止。因此,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必须注意经济运行的这种惯性特征,必须注意在这种惯性发展之前,通过外力使其消失。这就要求经济调控政策必须具有一种前瞻性、预见性,必须在惯性的消极作用产生之前对其予以控制,否则,可能因政策操作迟钝而导致不良后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非良性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功能差相关的。比如: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走出低谷后开始不断上升,1991年为2.9%,1992年为5.4%,1993年猛升为13%,此时政府应当意识到经济扩张及通货膨胀的惯性,不应继续执行“大起”的策略,而应当适当控制投资的增长率。但实际上,1993年投资的增长率却猛升至61.8%,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21.8%的通货膨胀率。再比如:从1996年年中开始,通货膨胀率已经被控制在经济增长率以下(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9.7%,而通货膨胀率为6%)。此时,高层决策者应该意识到物价变动的惯性力量,应当及时调整紧缩政策。然而,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进行猛烈的紧缩政策。1997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下降到8.8%的水平,比1993年的61.8%的增长率下降了53个百分点,同时货币供应量也继续下降。这些政策加剧了物价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1997年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分别继续走低,分别为8.8%和0.8%。此时,经济收缩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零售物价上涨率从1997年10月开始已经持续低于零值以下。而可惜的是,高层决策者仍然没有认识到这种惯性的存在,政策操作方向不是抑制这种惯性,而是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1998年上半年的货币供应量M1从绝对量上看,竟然比年初下降了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上所未曾出现过的;与1997年同期相比,M1也仅仅增长了8.7%,是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⑦。其结果,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到目前为止,物价已经连续下跌了20个月之久。
马克思资本积累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②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规模是由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决定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反之相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积累;商品价值的降低,还可以使同量的可变资本推动更多的劳动力,同量的不变资本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
③所使用的资本与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价值。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使用的年限和数量的多少。劳动资料质量越好,使用年限越长,数量越多,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的价值虽然是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但它的使用价值仍作为一个整体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因而它就像空气和自然力一样,为资本家提供无偿服务。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服务就越多,资本积累也就越多。
④预付资本的增加。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以及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预付的资本越多,剥削的工人越多,从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也会增加。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个别资本是通过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这些形式增大的,从而使社会财富有利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使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越来越小。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要求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从而更加剧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可见,资本积累过程从资产阶级方面来说,就是资本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集中的过程,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工人阶级方面来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他们沦为失业者和陷于贫困的过程。因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下降。而且,当有些部门或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迅速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绝对减少。同时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大批妇女儿童走进工厂,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及一部分中小资本家也加入了雇佣劳动者的行列,使得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增长。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必然出现相对过剩人口,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使无产阶级陷于贫困。可见,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条件。所以,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产业后备军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无产阶级的贫困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概括地说,第一,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第二,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第三,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把这三点合并成一句话就是: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发展。“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非被人们所歪曲的“所谓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即说,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这意味着它代表的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权力或者说社会关系,与具体财富(使用价值)无关。商品(货币)拜物教之谜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说成是物质的属性或者物质属性的转化率。并且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多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正如阳光、空气有用,但阳光、空气不包含任何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即不包括金钱关系,不包含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诚然,在这里价值的定义与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中,价值的俗约定义——“有用性”相冲突。但劳动价值论是冲着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去的,因为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就是金钱,劳动价值论正是揭示这种金钱游戏的。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自然就成为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无论生产力如何变化,同一劳动相同时间内所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自然推出,价值的增值,实际上代表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生产,即现在所谓的GDP增长。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生产只要不能继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得瘫痪。
剩余价值非具体的剩余财富,只不过是交换中,剩余劳动时间支配的权力,利润是它转化形式。如:如以前需要5年劳动时间交换的住房,现在需要10年或者20年,就是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工作时间)去交换,自然,价值量就得到增长,所谓的GDP增加,GDP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一个钱的数字。现代拜物教经济学确把它说成是总生产涵数,代表具体的财富,可异质属性的物加总在一起能表述什么?总生产涵数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它实际代表的是总劳动时间支配之和。(当然交换体系内,钱的数值越高,代表能以这种比例支配越多的劳动力,自然,力量就越强大,但交换体系以外,就是另外的一回事。)同样,教育、医疗市场化也是把公众的资源私有化,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工作时间去交换
在马克思看来,利润显然是一种社会关系,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问题,这一点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观点没有什么不同。即明析的私有产权会阻进更多的利润。
由于企业追求的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而是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因此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造就了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很显然价值(交换价值)就如同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一定距离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样,消耗越高罪过越大,资本因吞噬劳动,把其奴役成价值,因此资本有罪。
马克思认为终结这种人压榨人的方式,在于根除追求利润的极恶制度,让人们个人按需分配自身的劳动时间,个人按需分配劳动时间成为社会生产有计划有比例发展的依据,时间从而得到最大化的节约,从而使个人赢得自由。自身劳动(行为)的个人所有权是悠关每个人的自由,没有自身劳动的个人所有权就没有个人自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对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权的第一个否定。
自然力作为转化物质的使用价值的要素,并不是因为拥有权,自然规律才改变,但无疑私有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会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去交换,根本不涉及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增加,只涉及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的增加,即金钱游戏的增值。因此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其实质就是按要素支配人的劳动力,正是资本主义所有权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暴力形式确定下来的社会关系。只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个人才能按需分配劳动时间,在社会交换的关系当中,反映为不再为利润而生产,时间的节约成为最高的规律。
另外,价值与价格是不同的,并不仅仅表现为价值是价格在统计上的平均。实际上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商品渡让的过程中只要不吞噬劳务(劳动与可变资本相交换),本身是不会增值的,如艺术品卖家把出土文物渡让给,艺术品买家,如没有出现资本吞噬劳动的新增过程,系统整体的价值量是不会增值的。出土文物本身不属有价值,只有可能有高价格,消耗在其中的劳动是历史上的死劳动,不是与现在的社会发生社会关系的劳动。当艺术品行业,利润率较高,就会在大量的资本拥入此行业,这样就会改变劳务与资本交换的比例,资本就会吞噬劳动使系统整体、社会整体的价值量增值,相反如何利润率下降,或者亏损的人较多,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此行业,同样劳务也会减少。因此价值应该看成某种量所计量的原子,这种原子即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
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白马非马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既有矛盾的特殊性也有马的共性(普遍性),这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非马论者割裂了两者的统一
第四篇:马原ppt总结
总结
本次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国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通过主讲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应该对近代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主要分建国前期,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二十一世纪这五个时期对中国绘画的时代背景,绘画特点等方面给同学们做了讲解,并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些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建国前期体现的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昂;建国初期体现对新中国的期望、讴歌;文革时期受极端狂热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国画艺术遭到极大的破坏,这一时期的画作也特别强调艺术政治化;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外文化融会接触渐多,国画也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全盘西化倾向;经过不断探索,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与整个社会一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显示出强大的时代性。
通过中国绘画的发展道路,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美术现代化只有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无限的生命力。只有体现民族精神﹑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民族特色,中华文化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文化交融增多,中国国画也不能一成不变,孤芳自赏,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成就国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顺
应时代的潮流。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从美术史来看,是时代性始终贯穿于绘画语言生成的自觉过程,绘画语言的演变则以体现时代性、反映时代审美和精神为基调,也就是说,绘画语言的生成是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契合的。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文人在闲暇时的消遣,而是应肩负起一种使命,应该有一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感。
我们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许多不足,值得修正的地方,但是希望通过这次契机,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有关我们的国粹——国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更多的关注国画文化,体会国画中展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让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国画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环境下继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周璇1010800217王鹏程1010800207
这节课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播放过,这次终于在网上看完了!老师通过桃花源为引子,引经据典的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概括的描述了这节课的内容。另外,与同学的互动,让大家觉得很亲切,很不容易,有些老师只是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课,而不与同学们互动,便不能引起共
鸣。夏老师说过,对古典园林,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前大多是看“热闹”了,听了这节课,也能对身边的建筑什么的看看“门道”了。
第五篇: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既包括经济改革也包括政治改革,对外开放,既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地创办经济特区?
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创办特区,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独特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因素等。首先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年设立经济特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靠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挥对外窗口这一职能。二是广东、福建两省均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广东、福建这两省办特区,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三是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迟或早都要回归祖国。加强与他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关系上的紧密性,并通过这种关系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可为日后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衔接提供必要的基础。四是这些地区濒海,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可以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最后,从特区的试验性质以及当时全国的思想状况来看,刚开始也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先行先试。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页)因此处于沿海边陲的四个特区一旦有什么闪失,也会由于它们独处一隅而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倘若一举成功,则会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