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在高处》的读书心得
《自由在高处》的读书心得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
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
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
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第二篇:《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1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心得体会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2 前段日子,在一位“阅历”非常丰富的同学口中,了解到了两个听说非常不错,非常出名的书,它们就是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和《自由在高处》,本来不太爱看书的我,只是随便听听。后来,看着舍友们每天晚上都有各色各样的活动,落下我孤零零的一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让我的脑海里闪过了这两本书的名字,最后,还是找到这位“阅历”丰富的同学,开始了漫长的对这两本书的啃食!两本书相比而言,内容都是围绕对社会的看法而展开的,里面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以及作者的一系列感想!个人觉得,《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因为《重新发现社会》实在是太经典了,而且,两书对比起来,我个人觉得《自由在高处》一书事例更加的令人清晰明白,里面反映的社会现象更能引起读者思想的碰撞,达到一个思想上的高度!所以,我决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自由在高处》一书的心得体会。
《自由在高处》写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表达的内容是,即使是战争都挡不住人们对生活本身的热爱,生活本身是有力量的,这是什么都不可抵挡的,而且,生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第二部分《自救与自由》想表达的是“不自由,仍可活”的观点,“自由”一词是熊培云先生在一书中提的最多的内容,也是他在这一书最想表达的思想,最想表达的精神境界,而这也整整是我们国民最需要调整过来的东西;第三部分《演讲与独白》是对“不自由,仍可活”的进一步阐述,而这也是熊培云目前为止的心灵成长史。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到“不自由,仍可活”这一老师所追从的精神的现实体会,让我们从理性实质的东西去了解,使文章变得更加的真实,充分!读完这本书后,我个人的一个最大的体会是,我们与熊培云老师的境界还有一定得现实距离,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1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心得体会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2 前段日子,在一位“阅历”非常丰富的同学口中,了解到了两个听说非常不错,非常出名的书,它们就是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和《自由在高处》,本来不太爱看书的我,只是随便听听。后来,看着舍友们每天晚上都有各色各样的活动,落下我孤零零的一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让我的脑海里闪过了这两本书的名字,最后,还是找到这位“阅历”丰富的同学,开始了漫长的对这两本书的啃食!两本书相比而言,内容都是围绕对社会的看法而展开的,里面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以及作者的一系列感想!个人觉得,《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因为《重新发现社会》实在是太经典了,而且,两书对比起来,我个人觉得《自由在高处》一书事例更加的令人清晰明白,里面反映的社会现象更能引起读者思想的碰撞,达到一个思想上的高度!所以,我决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自由在高处》一书的心得体会。
《自由在高处》写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表达的内容是,即使是战争都挡不住人们对生活本身的热爱,生活本身是有力量的,这是什么都不可抵挡的,而且,生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第二部分《自救与自由》想表达的是“不自由,仍可活”的观点,“自由”一词是熊培云先生在一书中提的最多的内容,也是他在这一书最想表达的思想,最想表达的精神境界,而这也整整是我们国民最需要调整过来的东西;第三部分《演讲与独白》是对“不自由,仍可活”的进一步阐述,而这也是熊培云目前为止的心灵成长史。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到“不自由,仍可活”这一老师所追从的精神的现实体会,让我们从理性实质的东西去了解,使文章变得更加的真实,充分!读完这本书后,我个人的一个最大的体会是,我们与熊培云老师的境界还有一定得现实距离,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 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我觉得这是非常符合我们人性的一个心理思想的,每个人都像老师说的那样的话,我觉得现在可能是社会的一个还不是十分完善的原因把,应该是还不能到达老师的这种境界的。但是,老师的这种对我们心理的剖析,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师想从一种思想上去引导我们,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以,读这本书,不应该从现实意义去考虑它,更应该从一种精神的理念去理解它!最后,无聊的我,也想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确实是对我们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自由在高处》读书心得体会样本3 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易卜生
我们有太多的自由,可以不去上课而不自知,可以不按时工作而不自责,行人的“中国式”过马路,可以在公共场所喷云吐雾,城市内各式违章建筑、“豆腐渣”工程也常见于报端,变通、“潜规则”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流行词汇。
同时,我们也在太多的不自由,学习的不自由,小学生放弃了快乐的童年,被一个个补习课外班压得呼吸不得,就业来自由,采访不自由,言论不自由,住房不自由,看病不自由,好象就是受了委屈也不自由,还要开胸验肺……
《自由在高处》从不同角度解雇分析了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怪象,最根本的价值观念与西文主流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活的价值及意义,国家与社会在存在,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集中营是用来做什么的,体制内的弱者面临的制度因素,“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卫兵不能进”体现着对个体主权的尊重和保护,二等于多少体现的观念改变,人是时间单位体现个人的创造价值,国界与自由全新意义等等。
回顾现实与理想,我们想得太多,学得太少,做得太少,调研实践得太少。对比西方价值观念,总强调意识形态差异,而相互学习、借鉴比太少。现阶段,无论东西文化、南北差异,都是全球文明文化的组织部分,都应主动学习,相互交流。
追寻思想的自由。现阶段,由于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束缚和差异,总是自觉不自觉得学习到的理论、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存在种种现象相矛盾,也相交织,种种规则、潜规则胜行于道,打破了人们既有传统观念和价值,需要学习更多的经济学、社会学、西方经典理论学来审视中国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和修正个人的价值认同,正确辨别正负是非,放飞个人自由思想。更要大胆地说出你的不高兴。龙应台:“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不要以为你是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理社会。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人公仆立法委员会,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寻找选择的自由。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信中,多次提及选择的权利和智慧。正如李开复所说,“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不要一味地看到被选择,更应积极地面对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当前我们每个人都面临被选择,从小学升初中,到大学被录取及面临就业,也许直至工作后岗位的多次调整都看似被动的过程,反思之中,不选择也一种选择,被选择也是你生活学习训练的结果之一。1。01^365=37。87,0。99^365=0。03。两者起点是如此接进而结果差距是如此之大,这恰恰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就随之改变。做自己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创造一个激活自由的机制。目前中国从上至下都在开展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活动,目的是更好地弘张扬优良传统,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活动年年都在强调,隔几年都要搞运动,这也许是适应中国当今社会的实际。调整单位负责人,作风建设会随之改变,这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但要解决用调整负责人来改变作风,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及公平的、自由的环境,保障决策、执行、监督的顺畅运行。
第三篇: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选自《自由在高处》(有删减),作者熊培云,“云知道”(熊培云、许知远、梁文道)成员之一。
很高兴到央视来做这个讲座。一来因为我做过媒体工作,非常了解大家在这个时代遇到的困境;二来不论困境如何,总还是有很多人在积极地做事,保持着生命昂扬的本性和进取之心。而且从整体上来说,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抱着一种热切的态度,希望中国能朝着一个开放、宽阔的方向走。这是我们时代的默契。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自由在高处”,这个题目给人无限遐想。什么是“自由在高处”,最极端的理解恐怕就是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有网友看到预告,就说想自由在高处,你先得给我找个直升机。
今天,我到这里不为提供直升机,这不是我能解决的。我想谈的是对自由与时势的理解。我相信在大家都趴着的时候,你坚持站着,你就在高处了。
一、有关自由概念的理解
A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关于自由有很多说法。它究竟是好词,还是坏词,得视条件而定,在此不妨简单罗列一下:
有些自由是被歌颂的。自由女神不仅唯美,而且哺育现代文明;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这里自由也是好词。胡适在晚年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则将自由放到了次好的位置。
有些自由是被质疑甚至被诅咒的。自由有时候是个好词,有时候模棱两可,有时候则绝对是个坏词。正如:“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
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边上的纪念碑上的标语写着:“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一个人,他还可能既要求自由,又要求被奴役。站在皇帝面前,马丁·路德讲过这样一句名言——“这是我的立场,不能后退一步。因为我的良心唯独是上帝话语的囚徒。”在皇帝面前,路德是自由的;但在上帝面前,他又是不自由。他那么乐意,那么清醒,他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平常我们说自己是“良知的囚徒”,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愿奴役论”了。
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里自由指的是身心自由,是Freedom,它是好东西,但和现实往往会有冲突。而裴罗菲的蜜月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实际上包括了三种自由:生命、爱情以及后面特指的“政治自由”。有的人愿意为了政治自由而抛弃生命与爱情,有的人不愿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理解也不同。二十世纪中国的许多革命者,今天回过头来想当年如何出生入死,恐怕也有新的理解。
B两种自由:
最近一年来我对“国家”这个概念谈得比较多。凭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两个自由的概念,即上面已经涉及的Liberty和Freedom。
先说Liberty。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用的也是这个词。从词义上说,Liberty既指自由权,也有“冒昧,失礼;(对规章等的)违反行为;不客气”等含义,作为复数用时同时还包括“特许权;自治权,选举权,参政权,使用或留住权,活动范围,特许区域”等意思。而在哲学意义上,还有“意志自由”的意味。从这些意思中可以看到,Liberty主要协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当年严复翻译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时,直接把这本书译为《群己权界论》。严复是个很敏感的人,他意识到Freedom和Liberty不是相同的自由,所以将Freedom称为自由,而将Liberty译为“自繇”,以示区别。
另一个词是Freedom。在电影《勇敢的心》里,当手帕从天空徐徐落下的时候,华莱士当众喊的那个词就是“Freedom”。它倾向于指个体的自由。
张佛泉(1907—1994)是胡适自由主义群体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他曾经在《自由与人权》一书中区别过这两个词:Liberty多指政治方面的保障,可以开列一张明晰的权利清单;而Freedom含义比较模糊,多指人的意志自主性,并无公认的标准。以赛亚·伯林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一说。所谓消极自由,说到底就是免于做什么事情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可以做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不说”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说不”的自由。考虑到Liberty时政治上的保障,是一种底线自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Liberty理解为一种消极自由;而Freedom作为一种进取的自由,可被视为一种积极自由。
C政治底线与思想自由
海涅曾经提醒法国人,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养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不过海涅的提醒,伯林并不完全赞同。理由是,如果这些教授能够产生致命的力量,那么化解这种危机的力量,不也来自其他思想家或者教授么?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并不害怕某种极端的理论,而是害怕没有与之抗衡的理论。当观点使世界倾斜,平衡世界的仍是观点,而不是消灭观点。
在伯林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为自由预留一个底线,即个人自由应该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侵犯的最小范围,如果这些范围被逾越,人就会彻底失去自我与自由。
今日中国,生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数自由主义者也相信消极自由优先于积极自由。一个社会,如果人们能享受消极自由,便已经是一个大进步。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慢慢获得开放、进步与宽容,是和大家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理解分不开的。
二、你即你选择
卢梭有关“自由与枷锁”的言论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平添惆怅。不过,即使是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是有希望的。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人可以自主地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的。
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密尔所说,人区别动物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是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基础上成为自己。伯林也说过,没有哪个社会实际上压制其成员的所有自由;一个被别人剥夺了全部选择自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道德主体,甚至不能从法律或道德上称之为人。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揭示的,即使是集中营,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游乐场,哪怕它转瞬即逝。此所谓,你可以摧毁我自由的创造,却不能摧毁我对自由的向往。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你仍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赦免你自己,选择不对自己的生命行刑,让自己有机会从头再来。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今天的大学生忙着国考,忙着一毕业就工作,而且最好一步到位,不挪窝才好。可是梭罗不这么想。一百年前,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带着一把斧子,梭罗去瓦尔登湖畔盖了个木屋,他想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正是在那里,梭罗完成了《瓦尔登湖》的写作,并且借着“公民不服从”的精神影响了托尔斯泰和甘地。这样自主生活的人在今天的中国并不少见,既有从德国来的卢安克,也有许多本土的义工。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必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的。
三、不自由,仍可活
A、不自由,毋宁死? 一句“不自由,毋宁死”,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与独立而战。但是,没有人相信帕特里克是为了让大家去做人体炸弹送死。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有尊严。
所谓新思想,都是旧主张。古往今来,人类的思想总有相通之处。就是这个“不自由,毋宁死”,我也在《吕氏春秋》找到了相应的论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这里的全生、亏生和迫生,可以说是关于自由的三种状态。一是完全自由、二是部分自由、三是完全不自由。转型期国家正好处于亏生的状态。“亏生”的程度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不尊重程度。“亏生”的状态越严重,就反映对生命价值的越不尊重;“迫生”,是指人类生命个体各个官能需求都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而得到的又刚好是这些器官所不需要的、甚至是排斥的,也就是所谓不得自由、遭受耻辱地活着。你想看《南方周末》,他逼你看《环球时报》;你想看林青霞,他非逼你看红太狼„„也就是说,如果我得到的,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不如死掉算了。全生是100分、亏生是50分,死掉是零,而迫生则是一个负数。我们这个社会,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
但如果真的是因为“不自由”,就要“毋宁死”,我也是不能赞成的。其一,“迫生不若死”,逻辑上有问题。一方面,如果你的生命处于“迫生”的状态,那么首先应该消灭的应该是“迫”,而不是“生”;另一方面,不能因为生命中有一部分不自由,而宁愿牺牲掉其他的自由。
其二,相较于“不自由,毋宁死”,我更相信“不自由,仍可活”;相信不鼓励个人牺牲,大家都来担起责任、积极行事的世界会更好。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当你对罪恶视而不见,罪恶施加于人心上的恐怖的魔法也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的中国已经有很多自由,并且值得大家守卫与继续拓展。所以我愿意重复我时常说的两句话,“你多一分悲观,环境就多一分悲观”,“你默许自己一分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
其三,不自由,仍可以创造。
我常听到人们抱怨体制有问题。这一点谁都不会否定。否则,我们目前这个时期就不叫转型期了。问题在于,作家、导演和学者们的无所作为,是否完全因为体制?体制问题是否已经成为许多无所事事的人心安理得的挡箭牌?
B霍金和鲍比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到两个人,他们都在用生命践行我所说的“不自由,仍可活”。
一个是广为人知的霍金。2006年霍金访问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又是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霍金表达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电脑语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3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出声音。通常造一个句子要五六分钟,为完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他要准备约十天。
“我尽量地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不去想我的病况或者为这种病阻碍我实现的事情懊丧,这样的事情不怎么多。”此时,我们更能体会到他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同样要调整的心态,像在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
另一个人是法国《ELLE》杂志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他也是影片《潜水钟与蝴蝶》里原著作者和主人公。如果你觉得人生漫长,无所作为,就看看他是如何写完一本书的。
1995年12月8日,由于突发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鲍比的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破坏,医学上称这种病症为闭锁综合征。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在他几乎完全丧失运动机能的躯体上,只有一只眼睛可以活动,这只眼睛是他清醒的意识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工具。眨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只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单词、句子,直至一整页的文字。他只负责活着,不去想“活着还是死去”这个无聊的问题。他必须不知疲倦地在“YES or NO”之间做选择,为了写一本见证他生命的书。
对于鲍比来说,他的身体像潜水钟一般沉重,心绪却如蝴蝶一般自由。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时代太过沉重,太多困厄,时常让你艰难行事,你也可以将这个时代比作潜水钟,而你的自由精神同样如蝴蝶飞舞。
四、自由在高处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题,解释为什么“自由在高处”,以及为什么你站起来了你就在高处,你就有了神性。站起来,你就超越了空间看见了时间。
题目是: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且不是数字对调。
几年间,我问过男男女女很多朋友,尤其是思想界与媒体界的一些朋友。偶尔也有想出答案来的,但的确花去了他们很多时间。当然我也没少拿这道题折磨西方人。都说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比东方人强,至少在这道题上,我认为是不见得的。
我无法拿这道题测验古人,但以我的观察,我知道今人,无论国界,无论东方与西方,时常会困于某种思维陷阱。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想到了答案。在公布答案之前,我还想谈一部电影。相信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我刚念完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勇敢的心》,但自从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后,我更愿意将后者视为我一生的教材。这部片子影响了很多人,里面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了。主人公安迪本是一位银行家,因为被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牢狱里度过余生。然而,他并没有绝望,他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后来,如其所愿,这位银行家成功越狱。这是一部关于个体自救、关于希望的影片。现在我们一起回顾片子里的三个经典镜头。
其一:安迪和狱友一起修葺监狱的屋顶,并且与狱警达成交易,获得在屋顶上喝啤酒的权利。在影片的画外音中,安迪的好友瑞德这样叙述:“1949年春天的某天早晨十点钟,我们这帮被判有罪的人,在监狱的屋顶上坐成一排,喝着冰镇的啤酒,享受着肖申克国家监狱狱警们全副武装的保护。我们就这样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沐浴着温暖的春光,就像是一个自由人,正在修理自家的屋顶。我们晒太阳,喝着啤酒,觉得自己就是个自由人。我们是万物之主。”
其二:安迪坐在办公室里,反锁着房门,将监狱广播的音量调到最大,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此时,镜头拉升,所有囚徒抬头仰望天空,恍惚之间,这座曾经消失了音乐的肖申克监狱像是洗礼人心的教堂。
其三:安迪从下水道逃出,站在泥塘里,在电光雨水之下,张开双臂,体味久违的、失而复得的自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的三个镜头都与高处有关。无论是在屋顶上喝啤酒,仰听自由的乐声,还是张开双臂欢呼自由,自由都在高处。而我所出的这道题,也是答案在高处了。
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便大功告成,接下来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等式:“101—10²=1”。
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终于放弃,想来还是因为思维定势吧。一说到“挪动”,他们首先与最后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如果你能够总揽全局,不受制于这种约束,让这里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
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能适用于我们的社会和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于社会而言,你会发现,许多人在国家没有向上筑就底线的情况下,大谈左右之争,其实中国当下最本质的交锋是国家与社会的上下之争;于个人而言,有些人困于单位文化,人为物役,直至彻底被体制化。他们很少跳出单位思考人生,为谋求理想选择出走。所谓成功,也不过是落得个左右逢源,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却遭流放。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回到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
第四篇: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书评
作者简介:
《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
内容简介: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创造,积极生活。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自由在高处》的方向与重点。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精彩导读:
转眼之间,离开巴黎已经几年。我时常怀念自己在那里求学、采访与简单生活的日子。我从不讳言,虽然孤身一人,但我在巴黎度过了一生中迄今最难忘、最美好与最纯洁的时光。而我所学到的,与其说是在巴黎大学的课堂,不如说是在巴黎这座城市。我写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也多是因巴黎有感而发,这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乡愁。因了这种乡愁,归国后虽然终日忙碌,但有机会我总还是想着在巴黎转转,哪怕只为匆匆几天的停留,为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为心灵做个深呼吸。
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若非如此,任何以民族标榜的文化都将行之不远。事实上,即使是咖啡文化,也是东西交融、不断拓展的产物。一方面,咖啡并非西方土生土长,十八世纪以前,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供应地。另一方面,咖啡文化在欧洲的形成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1652年,亚美尼亚人帕卡〃罗西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后,火爆的生意很快引起当地酒馆老板的强烈抗议。不久,这个外乡人被赶走。就在伦敦的咖啡馆遍地开花时,一些知名的学者与评论家加入到反对派的阵营,指责咖啡馆消磨了人们的斗志。
第五篇: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飞到天上去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爱自由,爱生活,有一种鸟是关不住,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这句话是编辑对《自由在高处》的推荐语,也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构建了社会,社会囚禁了我们。这种囚禁带来的伤害不会使人损失一分一毫的钱财,但却损害了我们与生俱来最宝贵的财富,思想。
大时代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它甚至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心态。当今新闻媒体我们所接触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最符合国情的。这种国情不是严肃的、值得深思的,而是一种俨然如同笑料一般的热门。
国情,或者应该说浮夸作势的热门潮流左右了我们的思想与心态,即使身处自然,即使坐拥财富权势,人却依然活在枷锁之中。
思想的枷锁是无形的。
“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临时性强奸’、‘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
这是作者在本书一开头的自序中提到的一段话。
每天打开一些不那么严肃的新闻网站,甚至某些常用的浏览器,自动自发都有一些类似的“热点”、“时事”跳出来,而这些新闻的标题无不能产生一些另类的“眼前一亮”的效果。
这些标题确实博人眼球,尽管点开来的内容或许与标题毫无关系,但仍然能够让人一次一次的上当。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最好的新闻一定是最接近关注老百姓本身的,我相信这句话,我想在杭州看“阿六头说新闻”的人一定比看“环球军事”的人多。而现在的新闻或许也不需要贴近老百姓生活了,只要起一个夸张恶俗的标题就足够了。
这些不火吗?不,这些内容非常火爆,每一条消息下面都堆满了各种各样起哄的评论,似乎是为了响应这种低俗的新闻内容,评论里也充满了低劣甚至说得上是下流的话。
然而我想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所赠予我们的,一种别样的礼物。
作者熊培云一直主张自由、宽容、温暖,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开阔的社会,在这个宏大的时代数据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一句不知在何处看到的话,尽管我能想起来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对所有站在更高处看这个世界的人最好的评价。
“人对做自己终将会消失,只有对他人和国家做的才能永恒。”
人一旦具有了思想,那么就没有停下来斗争的时刻,这种斗争是与别人的,也是与自己的。因此尽管我写的是《自由在高处》的读后感,我本该赞美一切,但我却不想过分推崇作者所有的话。
我想或许我们每天所接触的很多内容都是糟糕的,甚至是虚假的、片面的,也因这些造就了我们心态中一些不好的东西,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自由?
言论上的,思想上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有点差强人意。
因此我也要感谢我能够生在这个能够说出一部分自己的话的世界,所幸它还没有霸道到不允许提出异议。
自由在高处是因为心在高处,站在一个更高的、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或许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然而我想,难道更高处就没有屏障了吗?
作者说,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如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应该做些什么。
这种“作为”不是惊天动地的,因为古往今来能够惊天动地的人也只有寥寥,然而当这种博大的心怀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便甘愿投身到巨大的洪流中去,成为无数默默无闻的开创者的一部分。
自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思想上的自由永远不会被禁锢,即使身受无数酷刑。人可以委曲求全,却绝不会因为委曲求全而失去向往自由的心。
把心放在开阔的地方,那么伸手便可摘下星辰。
整装与生俱来的翅膀,飞到更高更远的天上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