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市人民政府
2011年贯彻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行署法制办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工作主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法治工作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将我市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已于2010年以市府办通(2010)132号文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于2011年4月20日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并按省政府关于 “9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法制机构编制不少于10人”的要求,积极争取,将政府法制办编制增加到了10名。与此同时,争取政府支持,解决了政府法制办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法律顾问等专项经费30万元;把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由此为政府法制及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
另外,我市有关重要会议将贯彻落实《纲要》工作列入重要日程,7月26日我市召开了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并就2011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2、统筹抓好依法行政的规划工作。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了《意见》和地区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毕市府发(2011)47号),对今后的依法行政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和具体的规划,能有效推动依法行政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我市将政府主要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强化各级依法行政意识,2011年已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办及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目标考核;并拟于下半年再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法制政府考核指标分为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法律事务工作等四个方面18项标准进行跟踪考核。
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1、健全决策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和责任追究,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2、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在制定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的基础上,我市于今年2月10日出台了市党办字(2011)22号《**市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7月
6日出台了市府通(2011)21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规定》,9月上旬出台了市党办字(2011)105号《**市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办法》,并于9月16日对拟提拔重用的36名人员进行了测试。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正在审定阶段。
3、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今年政府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均按要求报行署备案审查。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科学编制。同时,全面完成1979年以来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以毕市府告(2011)25号文件予以公告,决定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99件,已失效的10件,继续有效的51件。
4、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依法受理各类行政复议申请,按照重依据、重证据、重程序的原则,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受理各类行政复议申请13件,已审结13件。其中维持7件、撤回1件、经调解2件、不予受理3件。
5、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我市于2011年7月7日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环境建设年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方案等方案的通知》(市府办通„2011‟172号),全面启动了全市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参加梳理工作单位共38家。目前,大部分行政执法单位已经梳理各自执法依据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其他各单位正在不断梳理中。
根据工作安排,我市将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该项工作,并将梳理结果面向社会公示。,6、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发挥审计、监察的专门监督作用,切实保证执法活动的廉洁和公正。
三、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1、深入、严格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合法。2011年7月,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联合纪委监察局、实绩考核办、档案局、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市27个主要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此次评查,共17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案卷获得良好; 2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案卷评为合格。
2、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根据省政府法制办指导意见,我市对《**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进行补充完善。
四、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管理方式,根据地、市环境建设年活动有关文件精神,我市由政府法制办牵头、发改、监察、政务中心等部门配合,开展了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清理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了相关清理结果。通过本次清理工作,确定保留行政许可事项**项,精简率37%,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精简率71%,行政审批事项合计精简率49%。目前,正在启动全市行政审批职权流程的梳理和规范工作。
五、加强培训宣传,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
政能力
1、加强学习培训。始终把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开展《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纲要》、《决定》的学习培训,引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传统行政观念。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10余场次,近1100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近300人次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四月份在政协五楼,对全市镇乡办、市直部门主要领导进行《土地管理法》的培训;相继对税务、工商等执法单位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培训。
2、广泛宣传教育。为深入宣传贯彻国务院《纲要》,按照上级部署,我市启动了依法行政宣传工作。由法制办牵头,组织市政府19个重点执法部门通过制作依法行政宣传横幅、编排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在全市各乡镇办广泛开展《纲要》学习宣传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咨询180人次,积极营造了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近一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清楚认识到与《纲要》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宣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贯彻《纲要》的认识还不够;二是少数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够强;三是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差距;四是基层依法行政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
淡薄,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行政执法水平不高。这些问题我市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及时、逐步加以解决。
二○一一年十月 日
第二篇:市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科学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计划。为做好工作衔接,根据《XX省2013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制定了《XX市2013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并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相应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计划,并层层推进,狠抓落实,确保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
2.严格遵循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按照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重大决策事项都经过了政府常务会议或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例如:制定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地热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等重大决定策时严格遵循了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3.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落实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包括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环境影响、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决策事项,党政机关作出决策前都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4月份在制定XX市人民医院宜阳分院建设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时,就广泛征求了意见,按规定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全力实施阳光行政。除涉及国家机密外,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信息、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决策结果都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公开。以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政府网站的建设与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公开程度,使政务公开做到了主动、及时、准确。2013年上半年,全市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214条,其中市本级4759条,县(市区)级8455条。
二、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1.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规化、常态化,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增强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和能力。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采取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市政府领导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仔细聆听、摘录笔记,为全市领导干部学法做出了表率。
2.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比例,凡报考公安机关、政法干警和法检两院职位的考生必须参加公安基础知识、法律方面的专业考试。从县乡基层单位遴选公务员以及市直、县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将依法行政知识作为出题制卷的主要方向之一。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时,将依法行政知识和相关法律读本纳入培训内容,并在结业考试时列为必考范围。我市每年都要对公务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成绩列为考核评优要素。
3.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制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打造和谐平安宜春”法制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联合打造法制宣传教育六大平台:一是打造大型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一批法治主题公园、法治主题广场等大型普法教育平台。二是打造公交移动法治宣传平台,在公交车及出租车显示屏上滚动播出法制教育内容。三是打造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宣传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宣传平台的作用,适时加载法制宣传内容。四是打造青少年网吧学法平台,要求各营业性网吧通过设置开机画面、桌面屏保等传递法制内容。五是打造现代传媒学法平台,充分利用各地电视台、手机短信等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六是打造法治文化宣传平台,结合宜春各地文化特色,广泛开展法制文艺汇演、展演、巡演等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推进活动。为打造宣传教育平台,我市还联合XX市路通传媒有限公司在中心城区各社区、小区、庭院、广场设立200块法制宣传栏。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水平1.强化平台规范化建设。通过规范市、县两级服务中心和市直各监管大厅建设,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有效保障了全市行政服务行为规范。具体做法是:实行中心管委会和窗口代表共同管理大厅的民主化管理新举措;加强驻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将18个市直部门办事大厅纳入中心监管并全面推行中心运行模式;建立一整套招投标交易中心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市本级招投标活动的程序性、服务性监管;完善县市中心考核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县(市、区)中心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县(市、区)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2.高效推进并联审批。积极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并联审批服务,为重大项目审批提高办事效率。首先,以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为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并联审批服务,通过把涉及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初步设计审批和建设条件审批等行政服务事项设置成并联审批件,以便投资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事项的并联审批可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完成。其次,设立绿色通道受理专窗。“专窗”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专门负责进入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的认定、申报材料的统一受理分发以及审批意见的归集和统一告知,已基本实现“统一受理、项目代办、快速转办、并联审批、办结告知”的要求。
3.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为提升服务重大项目效能,根据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管理办法,要求各窗口全面推行“5+2”、“白+黑”、“晴+雨”等全天候服务模式,在工作日内能办结事项,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必须实行延时服务,加班加点直到办结为止;在非工作日项目单位需要办理相关行政服务事项的,实行预约服务。同时,完善了帮办、代办队伍,将所有窗口首席代表列为代办员,负责承办项目的全程代办、帮办和协办,单位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负责抓好本单位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的具体实施,确保为进入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的项目提供最优的代办、帮办服务。今年以来,已受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事项8起,全部提前办结。
4.加强交易活动监管。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新秩序,我市今年主要围绕狠抓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加强交易监管、增强服务意识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为政府增收节支、创优发展环境、加强源头治腐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各类交易306场,总交易金额32.16亿元,为政府共增收(节支)3.25亿元。
四、规范标准,全力推进行政调解工作
1.严格规范行政调解工作标准。为保障行政调解工作正常有效开展,3月20日,我市由市政府法制办与市综治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调解职能的工作部门和单位,必须按照“十个一”的规范标准,即建立行政调解员队伍、解决行政调解场所、安排工作经费、悬挂牌子、雕刻公章、制定制度、营造行政调解氛围、建立台帐、构建信息平台和配套工作设施等,夯实行政调解工作基础,并要求各单位上半年全部落实到位。2.大力开展行政调解培训。6月份,我市举办了2期行政调解业务培训班,按照“四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调解技巧)、“四会”(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标准,对市本级部门、XX区、XX县有关部门、单位行政调解工作人员约400余人进行了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行政调解工作人员对各类行政争议纠纷的化解能力、对重大行政争议纠纷的管控能力、对突发行政争议纠纷的应急能力,为推进全市行政调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认真办理行政调解案件。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在查清事实和厘清责任的基础上,对争议和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上半年,全市共调解各类行政争议1257件。
五、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工作。一是科学制定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增强了规范性文件的前瞻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了2013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二是认真审核把关。严格审核各类规范性文件,做到件件严格把关。2013年上半年,共审查文件34件,其中规范性文件19件,合同协议8件,房屋征收2件,工作方案3件,改制企业方案2件。三是强化备案督查。今年已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备案4件,收到报来备案文件4件,其中市本级报来备案2件、县市区2件。
2.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2012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组织召开全市监督检查活动通报视频会议,督促各地各部门整改。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制定了《宜春2013年规范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办文件形成下发到各地各部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XX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定》和《关于贯彻落实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定的通知》,指导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行政处罚。
3.严格证件管理工作。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从严设定执法职位资格条件,增加法律知识考试内容,确保录用人员具备良好素质。为市服务业办等市直部门换发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对市直部门报来的申领执法证件人员,做好了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人员及相关资料的统计、收集和资格审查。
六、着力调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国务院法制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大力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今年,我市在XX市开展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已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上半年,市县两级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6件,受理59件,办结52件,其中市本级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件,受理8件,办结6件。
2.加强信访处理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处理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强化指导带动,推进部门联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狠抓重点敏感期信访工作,推进领导接访下访,加大协调解决问题的力度等措施,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有序,圆满完成了全国、省、市三级“两会”信访工作任务,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稳定的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规模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3.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我市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由乡镇(街道)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社区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为主体构成的人民调解组织三级网络体系,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全面开展搭建了一个牢固的平台。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提高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今年1至5月份,共调解矛盾纠纷8887起,防止民转刑案件69起,防止群体性上访案件101起,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上半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全年工作任务完成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行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比如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基层法制机构还有待加强等,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下半年工作打算:
1.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规化、常态化。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和部门办公会议学法制度,举办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2.扎实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落实行政调解工作“十个一”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行政调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加大行政调解案件办理力度,并适时开展一次行政调解工作检查。3.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一步开展清项目、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工作,切实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现场办结率和即办件比例,完善各级平台“一站式”功能,抓好网上交易系统建设。
4.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检查活动,监督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5.推进矛盾化解有序化、有效化。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XX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试点的工作,推动和规范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复议活动。
6.完善依法行政绩效评估机制。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法行政指标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政法科的指导下,精心组织,认真贯彻和落实省、市关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任务,重点围绕“幸福家庭.健康发展”品牌内容,争创全国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省级依法行政示XX县工作。通过进一步落实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基层文明执法,有针对性的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执法不规范、甚至行政不作为等问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法制度更加完善
一是开展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三项清理”,完善和修订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严格按照《XX市基层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和完善10个镇政务服务大厅人口计生服务窗口,统一规格,标准一致,内容一致,规范126个村(居)服务窗口、服务室阵地,为全县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更加明确了征收主体、征收对象,统一征收标准,规范了征收程序,加大了执法力度,严格监督,检查逼硬奖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二、执法职责更加明确
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成立了人口和计生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牢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全面履行法定职责,无行政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将人口计生部门承担的法定职责分解到执法岗位,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内设机构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的权限、责任和行政规范,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并明确其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类和形式。
三、利益导向政策落实实现“零”误差
落实和完善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一是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严格按奖、特扶资格确认条件和全面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今年新增国奖1774人(含省转国583人)、省奖829人、特奖39人,对以前5286人进行了年审,该退出的必须退出,不符合条件的若不退出将追究相关人的责任。二是全县落实了0-18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奖励36800人,奖励金220.8万元。三是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建立(免费婚检)678对,子女孕育(住院分娩补助538人21.52万元,农村参合239人10.76万元,合计32.28万已全部兑现)。四是落实0-6周岁符合政策生育子女平安保险1046人,生殖健康(“三查”服务31100人次,节育手术保险351人,免费手术1021例,)。五是计生家庭致富(三结合)800户,己帮扶镇村组户帮扶上资金和物质折资金共计20.6万元。六是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扶助制度(全县2例)。七是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女性年满45-48周岁再生育关怀项目扶助对象的确认工作(全县15对26人)。八是认真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程(1-6月全县共检查501对)。通过认真落实现有的利益导向奖励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探索建立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人群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潜移默化改变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四、违法违纪人员处罚力度加大
一是对全县上半年违法生育人员应处理260例,已处理225例,完善了资料。二是开展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工作。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治理职责和任务。四是加大了依法行政培训和考核办度,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完善了行政执法程序,全县组织各镇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集中培训了2天,确定并推荐蟠龙镇为创全国依法行政示范镇,争创省级依法行政示XX县工作。
五、再生育审批工作更加规范
严格按《XX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加强对每例再生育对象的审核,全县1-6月共办理再生育审批立案167例,批准162例,严格把关,全县无一例错批现象发生。
六、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创新(另已报)
七、群众自治工作深入推进
结合全国人口计生群众自治村示范活动,扎实推进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尽管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于2005年已被省上验收为合格县,但我县坚持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了“包任务、包经费、与奖惩挂钩”的保障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基础建设,修订各镇、村群众自治章程,规范了议事、公示、承诺、评议等各种制度,补充签订了服务协议,对违约人员或单位给予适当处罚,使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和细化。积极协调落实村级工作人员的待遇,全县10个镇的村级计生专干待遇达到了村主要负责人的80%。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树立群众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八、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积极开展
一是成立了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二是落实了具体责任人、督促指导人、领导责任人到股室、站、到镇;三是局里统一制作了《局机关股室、站、镇计生办政风行风评议自查表》及《群众评议调查问卷》等,使这项工作扎实走好每个程序,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上半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做到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违法生育人员的处罚力度还有待加强,有些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办事效率还有待增强,还望市领导多给予指导,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一定加倍努力紧紧围绕“幸福家庭.健康发展”品牌内容和2013年市、县人口计生工作要点要求,创造条件搞好各项工作。
市气象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文件精神,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强投入促转型,重民生促和谐”发展大局和率先实现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目标,围绕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个工作中心,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依法管理全社会气象活动,认真部署、履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按照《2010年XX市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实施意见》和《XX市气象部门2010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精神,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充分认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提出了需求和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气象法规体系的气象执法体系,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规范决策程序,完善决策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年初确定了今年依法行政工作方案,明确了由一把手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度,从进一步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工作、严格执行资格培训和考试制度、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方面着手,将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抓紧、抓好。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抓好重点对象的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贯彻落实《XX市气象行政执法岗位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通过参加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学习会议和市政府法制机构培训等形式,加强学法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岗位和业务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行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执法骨干、审批中心工作人员重点进行了行政处罚、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气象执法文书档案有关知识培训,财务管理人员重点进行《会计法》的培训,逐步提高气象全行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严格依法办事,有效推进了气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二、坚持气象法制宣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首次对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在短时间内相继实施,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因此我们把气象法制宣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先后在市中心广场举办“3·23世界气象日”现场宣传活动,在洪泾里社区举办“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石梅广场举办“XX市第十八届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周”宣传活动,在绿源社区、琴湖小学举办“常熟第五届科学普及宣传周”宣传活动。通过气象知识展板、现代化装备展示、现场释疑、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和小学生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气象科普知识,引导其关注气候变化,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根据XX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XX省气象局和省农林厅《关于农村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的通知》要求,将农村气象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推进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在政府机关、学校、每个乡镇和水利站、林场和20个乡村安装了100多块气象预警预报显示屏,并组建了每个乡镇、村和社区300多人的信息员队伍,每天发布天气预报,同时当气象灾害发生时,增加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把准确及时的各种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通过这支队伍传送到千家万户及各个角落,真正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深化依法行政工作
1,XX市气象部门在推进现代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专家论证、合法性评价和重大决策集体合议等制度,避免了在行政决策中擅权、专权和滥用权力。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大气电场仪等项目实施,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实施前,均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牵头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决策的实施进行正确的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并纠正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贯彻“谁决策、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积极落实《XX市气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实现了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的统一。
2,认真落实行政许可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明确二项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分别是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以及施放气球活动许可。在行政服务中心还受理媒体传播气象信息核准、气象灾害事故调查鉴定(理赔证明)、提供气象资料等服务项目。根据要求对所有进驻事项的提供材料进行简化,重新审定工作流程图,对提供气象资料服务、媒体传播气象信息核准等进行审批再提速。设立行政服务科,安排业务骨干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行政许可项目工作,确保我局“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调整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实行行政服务首席代表制,授权首席代表履行相关行政服务职权。开通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一次告知、从简从快、限时办结、重点服务、无缝对接”原则,提升行政服务效率的服务质量。建设工程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施放气球作业审批二项行政许可均按相应的工作流程顺得开展,未发生有效投诉,办结率均为100%。行政审批窗口人员认真负责,周到服务,得到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好评。按照市政府要求,构建了工业企业建设工程竣工进行联合验收机制,强化了防雷安全源头管理,落实了防雷重点单位责任制,推进了防雷安全常态管理。
3,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根据气象部门的工作实际,采取专兼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模式,通过法制培训、部门内专项讨论、单位之间经验交流,不断完善精炼执法程序,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与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法制部门保持紧密联系,需要时申请执法援助。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规定,不断完善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制、执法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4,有效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规范工作。以《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XX市气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为依托,坚持合法与合理、过罚相当、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原则,开展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梳理工作,完成常熟气象行政执法权力运行41项行政处罚项目和15项其它行政执法行为的备案工作,通过了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对政府投资、工业和服务业等项目审批情况及行政权力清理、规范性文件清理的检查,从源头上防止乱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保证了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了XX市气象局行政许可案卷评查。5,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了加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由局领导牵头认真学习《XX市气象局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对《XX市气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XX市气象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的细化和落实,强化执法责任,加强对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气象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发生。
四、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除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上级部门层级监督外,高度重视日常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工作,班子中还有一名成员具体承担苏州地区气象部门的行政复议工作。要求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法制办组织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工作,坚决纠正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的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开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接受咨询、法律、法规、办事程序、投诉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五、切实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根据《XX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制度》的规定,切实落实XX市气象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审查制度。由局领导亲自抓、办公室具体负责,集中力量对部门文件制定、合法性审查、备案以及公布等流程进行强化学习,明确对新近制发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及时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审查,保证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主要工作
本依法行政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距离依法行政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宣传气象法律法规的力度不够;执法力量匮乏,对一些违法行为(如施放气球活动不审批、施放气球活动现场无人看守、不进行防雷装置检测等)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违法难究现象。
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工作实际,下一我局依法行政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提高全局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对落实《纲要》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气象部门的公信力。建立健全配套工作制度、程序和机制,切实增强气象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2,根据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部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充分利用短信、宣传展板、宣传册、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向社会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营造气象依法行政良好氛围。
3,提高依法行政的效力,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强对气象社会活动的监管,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开展施放气球活动和防雷装置检测活动的检查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努力维护气象工作新秩序。
4、继续做好气象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裁量权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深化完善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加大人员和经费保障。(自评得分10分)我局自成立以后就组建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科长为成员的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2012年9月,因主要领导变更,我局及时调整了领导组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科,保证由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我局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落实。2013年5月,领导组结合全年工作安排,专题制定依法行政重点工作,细化了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实施并督促各科落实。领导组结合招投标工作实际,年初就做好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经费预算,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经费充足。做到机构合理、人员保证、经费充足。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自评得分15分)
我局虽然没有行政审批事项,但是属于政务服务部门,承担着全市招投标工作的审查、备案和监督工作。工作中,我局参照“两集中、三到位”要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优化办事流程,为来局办事人员做好服务。同时我局投入资金开发软件,实行招标文件在线编辑、在线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当天给予发布,对需要修改的实行网上在线修改,一改以往业主单位和代理机构到招管局审查后再回单位修改招标文件的模式,大大节约了制定招标文件的时间;实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报名,一改以往投企业现场报名模式,即节省了投标企业的时间又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效率。我局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决策前,公开全面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实行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最后在集体讨论和研究下才最终决策。今年,我局先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主单位、施工企业和代理机构等单位共五批、近百人参与讨论招标文件评标办法修改征求意见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体制改革,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决策更加科学,招投标市场更加开放,有利于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在市内外择优选择中标单位;促进市内企业转变思路,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规范的竞标途径,走强化自身之路,把企业做大做强,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今年共有15个项目向省申报“黄山杯”,其中十四个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自评得分12分)
今年,我局继续加强和改进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制定过程中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和异议审查制度。根据市政府《决定》精神,我局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设计监理服务类招标工作的通知》,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送请市政府法制部门把关,最后再上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后下发实施。同时,我局也积极配合市法制部门做好招投标市场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根据招投标清理工作的需要,今年对《XX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XX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实施细则》、《XX市国有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实施细则》、《XX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监督管理实施细则》、《XX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意见》、《XX市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机构备选库管理办法》、《XX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采购评标专家考核监督管理办法》、《XX市政府投资应急工程和限额以下投资项目工程发包与承包管理办法》、《XX市招标采购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办法》等10个规范性文件提出了修订草案,草案已拟请市政府研究批准。
四、规范行政行为,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运行(自评分17分)2013年,我局按照市政府《决定》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在招投标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深化招投标信息化建设,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做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努力推动招投标市场的规范运行。一是实行有效的招标公告发布方式,努力扩大招标项目的知晓面。今年以来,已发布公开招标公告近500个。每个项目的招标公告,均按照《决定》的要求,在中国工程招标网、XX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XX招标信息网、合肥招投标中心网、XX市招投标网等指定的媒体上同时发布,努力扩大知晓面。同时,我们继续运用信息直通车,向信息库的企业的法人和项目经理,发送招标公告已上网的提示信息,便于他们登录网站下载招标文件,了解招标内容,及时参与竞争,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坚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根据人员分工调整需要,继续完善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结合权力运行流程图,深化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部门职权、岗位职责、人员和责任通过公告栏、网站、桌牌想社会公布,方面群众办事和监督。同时推行查处公开,通过网站对XX省中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十家投标企业在XX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串通投标行为处理进行通报。三是围绕合同的规定,着力抓好标后监管。会同市监察局、住建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标后履约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认真履约,抓工期和进度的落实。发现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违反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情形,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进行了相应处罚并制发《标后履约督查通报》,抄送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市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企业及监理企业。四是加强开评标现场监督和投诉查处。在开评标现场监督和事后投诉查处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等规定以及我局制定的开评标和投诉查处相关制度等要求,强化开评标现场监督,加大投诉查处力度。今年共受理62件投诉,立案57起涉及50个项目。经过调查,撤诉12起,维持原中标结果的17起,有23个项目改变了中标结果,其中7个项目因项目经理及班子成员有在建工程被取消中标资格,有7个项目因为中标企业有不良行为记录被取消中标资格,有2个企业未按规定签订合同被取消中标资格,有1个企业因安全事故被取消中标资格,有1个项目属于“围标”被取消中标资格。
五、依法履行职责,强化行政监督(自评得分10分)
我局始终把行政监督贯穿工作之中,依法履行职责,全面接受相关部门及社会监督。一是主动接受审计、检察院等机关监督。在招标评标活动过程中由检察院派员全程参与,主动接受检察院同志监督;在召开“流标问题”分析座谈会、招标文件评标办法修改座谈会等主动邀请审计部门参加,主动接受审计监督。二是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责任落实。三是进一步完善投诉查处制度,依法规范投诉受理活动,做到“投诉必查、查必有果”。截至2013年11月底,共受理62件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的投诉案件,立案57起,改变评标结果9件,除此之外积极妥善处置两起因投诉导致的信访事件,投诉查处率达到100%。在投诉受理和查处工作中,坚持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不畏权力、不讲关系、坚持从维护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角度、从维护招投标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角度开展工作。
六、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积极做好行政调解工作(自评分14分)。目前我局尚不具有行政复议职能,但注重完善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实现招标文件网上询问、网上答疑,提高工作效率。截止目前我局共办结网上答疑347项、800余条,处理市政府百姓论坛反映事项4条、信访案件2次、纪委转交2次。对投诉事项和反映事项我局都认真办理,充分发挥作用,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全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自评分10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依法行政知识和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学习,建立和落实领导班子学法制度,不断加大依法行政培训力度。建立党组中心组学法、办公会前学法、集中学法等制度,确保“法律进机关”的经常性和长效性,全年共开展集中学法8次,中心组学法3次。紧抓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组织人员参加各种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树立依法行政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学习《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招投标监督管理水平,强化招投标管理业务建设。今年3月份、4月份,分别安排1名业务科工作人员到合肥参加省招投标协会举办的《电子招标投标法》和《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技术规范》培训班。7月份、8月份,再次分别安排1名业务科工作人员参加《中国招标》周刊社举办的“招标采购实务操作及法律风险防范与监督管理专题培训班”。10月份,安排督查科科长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依法行政培训。积极参与各种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做到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先后参加了宪法知识竞赛、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活动。购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书籍,要求局全体工作人员加强学习,进一步强化群众观意识,做到执法为民,转化法制宣传教育学习成果。加强督促干部在线学习,要求全体在线学习的党员干部认真完成在线学习课程,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八、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单位创建活动(自评分9分)。按照全市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的要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一是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列为全局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一名分管局长作为创建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牵头主抓创建工作,抽调人员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保障创建工作开展。二是经费上全力保障,把创建工作列入财政预算,给足经费保障创建工作运行。三是及时总结、交流。工作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对各科室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查找不足,及时改正。四是积极申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上台阶。根据《XX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关于开展创建依法行政示范、行政调解示范活动考评验收的通知》(六法组〔2013〕4号)文要求,积极“备战”创建验收工作,整理资料,查找问题,补差补缺,争取争创工作成效明显。
九、积极推进招投标管理工作创新,不断优化六安招投标市场环境(自评分5分)。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我局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机制,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在解决“围标”“串标”,控制“恶意低价中标”等方面效果显著,为优化六安招投标市场,实现政府投资节约,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奠定基础。今年1—11月份共完成建设工程开标监督项目341个,政府控制价63.18亿元,中标价54.23亿元,节约国有资金8.92亿元。施工一级总承包企业由过去的两家发展为现在的8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3家。创新做法是:一是全面落实潜在投标人信息保密措施。一方面对招投标程序进行改革,取消报名环节,实行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同步上网,由有意向的潜在投标人直接从网上下载,而无需向业主或招标代理机构购买纸质招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从而避免了因招标文件的购买以及因报名截止后相关各方掌握投标报名信息导致潜在投标人信息泄密问题的发生。现在,各个项目在开标半小时之前,无论是招标人(业主)、代理机构、招投标中心,还是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都无从知晓“谁投标”。另一方面,我们按照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要求,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发了投标保证金缴纳保密系统,该系统实行“三方控制”机制和虚拟子账户时间控制机制,在具体项目开标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银行都无从对该子账户查询。该系统从技术上为防止投标保证金泄密,解决“围标、串标”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在,围标、串标现象在六安基本上已销声匿迹。此举受到外省和我省兄弟省市借鉴和学习,近年来共有8个省、27个地级市、23个县(区)来我市借鉴我市的做法。二是改革和完善评标办法,落实评标约束机制。今年,我局继续运用房屋建筑综合评分法、市政道路综合评分法、装饰装修综合评分法、房屋建筑工程招标合理低价法、市政道路工程招标合理低价法、规划设计综合评分法、监理招标综合评分法等通用文本,恶意“量体裁衣”式招标得到有效减少。评标专家的抽取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语音通知,抽取名单采用密封打印,在开标时按程序开启和宣布,避免评委与投标企业串标。对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评标专家异地抽取,防止“人情”评标的发生。强化评标专家的管理,对评委的评标行为实行“一标一考核”,对其评标行为予以客观记录与考评。对不按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行为,坚决启动处理程序进行调查处理。对评标专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报省主管部门暂停其评标专家资格,增强评标专家的责任性。
在肯定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目前,我局尚无招投标综合执法资格,在招投标市场管理中还处于尴尬地位。2013年市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已向市政府行文上报要求授予在招投标活动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我局在加强招投标市场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对此,今后,我局将在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的坚强领导下,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招投标监管工作水平,为六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在XX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XX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用创新意识指导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管理方式向以人为本、便民高效、程序规范、公正透明转变,使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现将我市2013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基础建设,保障依法行政工作全面顺利开展
1、调整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人事、分工变化,市政府及时调整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位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政府法制办、司法局、监察局、财政局、人事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为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直各单位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明确了依法行政工作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依法行政工作格局。
2、清理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使依法行政的制度管理更科学。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对原有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进行了清理、完善,使我市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修订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XX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办法》,编制了《XX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流程图》、《规范性文件审查流程图》、《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外部流程图》、《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内部流程图》。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通知》、《XX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组织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对这些制度进行了集中学习,保证了这些制度能在全年依法行政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3、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市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的思想理念教育和学法用法的执法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全市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全年学习培训中,将依法行政与行政程序知识纳入市委党校和行政学校培训的必学内容。2013年,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依法行政知识5次,组织市政府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领导到市党校和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法律专题讲座8场次,参加听课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达1000余人次;邀请XX市政府法制办领导和专家对我市执法单位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1次;各执法单位累计举办法律知识集中培训20余期,受训人员达3000余人。通过集体学法、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形式,加强学法活动与实际工作的衔接,促使领导干部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要求,加强国家公务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摸清家底,规范自由裁量权。今年新出台了《关于开展行政权力清理暨规范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规范行政权力事项的清理。共清理出行政执法单位48个,持证执法人员1334名,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4586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262项。在清理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领域的自由裁量事项的监管。全市38个有行政审批项目的单位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16家执法单位承诺免收费6项,缩小收费范围7项,降低收费25项。
5、全面推开无纸化办公。一是完成了省政府政务内网应城终端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二是我市电子政务平台办公系统201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在我市范围内的通知上传下达、文件流转、请示报告全部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办公系统运转,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节约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推进法制宣传,全面营造依法行政阳光政务环境
1、加强法制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六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法律六进”、“以案说法大宣讲”活动,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企业、基层、群众。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组织并培训市直、乡镇60个单位参加“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的操作及使用。通过学习、考试引导广大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市法治化管理水平,在全市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宣传车巡回宣讲、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开办简报橱窗,以及利用市委党校网上学习“超市”、“应城法治在线”网络、“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宣传教育。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市组织全市34个执法单位在应城会堂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市政府市长和常务副市长亲临现场指导。各执法单位制作法制宣传栏,发放各类法制宣传资料,向群众广泛宣传了各领域的法律法规,为依法行政营造了良好氛围。
2、积极推进办事公开。把公开透明作为我市行政工作的基本制度,积极推进办事公开,拓宽办事公开领域。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行政许可办理事项均以制度公示和流程图形式向社会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将所有行政职权进行分层、分类、分解到每个执法机构,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将人员姓名、照片、职责与工作规程、办事指南一起,通过便民服务窗口、公示栏以及政务公开网站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为群众、企业、基层提供规范、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3、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满足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不断完善政府网站、政务公示栏、便民服务手册等多种政务公开载体,信息公开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对重大决策坚持做到事前在政府网站征求市民意见,决策后及时将决策结果向社会公示,确保决策的公开透明。
三、强化工作抓手,不断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实效
1、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重大事项的行政决策,市政府坚持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众反映举行听证。在决策草案出台后,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认真进行合法性审查和社会风险性评估,最后通过市长办公会和常委会决定后才能出台,确保每一项重大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坚持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今年共召开市长办公会讨论重大行政决策17次,形成会议纪要8期,每次市长办公会讨论重大行政决策都要求法制办和监察局主要负责人参加。
2、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工作。市政府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定权限和程序,不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事项,坚持用法律法规规范行政,不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尽量少出台管理类文件。今年,市政府起草和收到部门上报拟出台规范性文件21件,拟出台文件数与2012年相比减少12件。经审查,准予出台17件,不批准出台2件,建议以部门名义发文2件,在文件的审查中,坚持网上征求意见、专家组咨询论证、专业人员合法性审查把关等程序。对已出台文件坚持文件报备和后评估工作。今年市政府共向XX市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7件,收到部门报备文件3件。今年我市还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历年累计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76件,没有发现超时效和废止文件。
3、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为畅通复议申请渠道,我市在政府网站和市行政服务中心、接访中心都开设了行政复议申请窗口,并经常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等形式向社会宣传行政复议职能和受理途径。为了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技能,市政府从人员、办公设备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尽量倾斜。今年市政府将一名招硕引博的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行政复议工作岗位,并为行政复议工作部门调整出听证室一间。严禁办案人员办人情案,禁止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接受当事人吃请、收受贿赂或以办案名义收取费用;坚持与矛盾双方的保持联系沟通,尽量多听取当事人意见,绝不就案办案。今年市政府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8件,经审查,其中6件不符合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决定不予受理,1件因为管辖权移交XX市政府法制办,立办行政复议法案件1件,已经结案,作出维持决定。
4、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严把进口关。坚决杜绝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上岗执法;杜绝无正式编制的人员执法;对不适合在执法岗位的人员坚决调整出执法队伍。二是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鼓励部门派执法人员外出学习、上派锻炼,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学考试、教育培训,请专家为执法人员现场授课等,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我市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6月15日,我市请孝感法制办专家到应对284名拟调整到执法岗位的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讲课,同日对他们进行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考试考试。
5、加强行政执法检查。为强化政府执法部门的执法质量,市政府通过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重点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政府48个执法部门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情况予以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了全市目标考评体系。对市国税局、地税局、药监局、交通局、安监局、人社局、质监局等10余个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执法案件40余件。所查单位执法案卷内容完整、表述清晰、用语规范,执法准确,没有发现不文明执法或执法错误的情况。
6、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市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涉及我市社会经济生活重大事项,坚持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作为落实《监督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暂行规定》的精神,紧紧把握交办、承办、催办、答复、回访等环节,努力达到代表(委员)、承办单位“双满意”。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市政府一方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及群众代表,面对面地对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服务质量进行民主测评投票,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市政府对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得分依据之一。另一方面,积极健全公示举报制度。将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收费标准、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开,所有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亮证执法,做到了群众办事知道程序、交费知道标准、举报知道电话、维权知道途径,推进“阳光执法”。
四、突出执法重点,加强对民生领域中热点问题的执法检查
今年,市政府加大了对涉及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的行政执法力度,力求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执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1、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了整治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市容管理的样板街、示范路、精品区,创造一个更繁荣、更便利、更舒心、更休闲的生活、工作和经营环境,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为树立城管队伍在市民中的良好形象,市城管部门先后推出“首次违章不处罚”、“避免违章提前告知”等制度,对违章行为提前告知,对首次违章行为,违章当事人填写“不再违章保证书”后一律不予处罚,今年以来,免于处罚达400余人次。
2、进一步加强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规范管理。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报进行严格审核,定期通报负担卡、明白纸、惠农资金的发放情况。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涉农收费政策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坚决纠正随意调整收回农民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等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3、扎实开展价费专项检查。开展了对全市21家医疗机构收费情况的检查,并责成违规单位立即整改。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行为的市场价格监管,大力推行明码标价,倡导价格诚信经营。
4、认真开展粮油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在全市粮油收购市场开展监督检查36次,出动检查人员102人次,检查收购主体307家。认真开展成品粮油市场监督检查,共组织各部门检查人员120人(次)开展了6次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让中心城区居民吃上“放心粮油”。
5、组织开展重要节点期间食品安全大检查。开展了春、秋两季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监督检查集贸市场、超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300余次,排查风险隐患26个,下达整改意见书13份。组织开展了城区夜市烧烤、餐饮具消毒、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八项专项整治活动,检查餐饮单位421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05份,责令整改3家,提出警告5家。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农村餐饮服务市场整治,取缔无证经营户3家。扎实开展了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影响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2家,立案查处案件5起,结案5起,没收涉案产品29个品规。
2013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对依法行政的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把握依法行政的意义和内涵,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二是基层法制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制队伍力量薄弱、人少事多的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四是依法行政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监督机制的功能未完全发挥,一些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还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
2014年,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法制队伍素质。实行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施淘汰机制,对一些不具备基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不符合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以及严重违法违纪的人员,及时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
二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执法主体、执法职权、执法事项的清理,加强执法部门日常执法活动监管。继续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教育培训。加强对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执法监督检查。
三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将电子政务建设与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将各类政务信息、部门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等在网上公开。充分利用应城网和新闻媒体,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外,其他信息一律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努力打造“阳光”政府。法制办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XX市法制办着力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豫政〔2011〕62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依法用权、依法控权为中心,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强化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创新,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部署。年初,我市召开了全市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会议,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2013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对新一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机关部门普遍通过召开依法行政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或意见等形式,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二是以考核促工作。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考核工作,对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日常考核、目标任务考核、社会评议三位一体的方式,全面掌握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并根据考核情况一一反馈考核结果。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县区及部门进行整改。
三是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XX市政府领导班子组成以后,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建设为民、廉洁、干事政府的前提,从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入手,提出每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都要确定一项议题,利用30分钟集中学习法律法规。2013年以来,XX市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学法内容与全市中心工作相结合,政府常务会议相继学习了《行政强制法》、《预算法》、《城乡规划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服务型行政执法、非法集资案件处置等方面的规定。通过学法,使领导干部了解了法律规定,增强了依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市政府的带动下,各县区政府及市政府部门普遍建立了会前学法制度,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形成了浓厚的学法氛围。
四是加大法制信息宣传力度,全年组织采编各类法制信息383篇,向省政府法制办上报360篇,有力地宣传了我市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围绕中心,科学立法。紧紧围绕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资源保护、保障群众民生等重点工作,在充分收集整理各部门条件成熟、急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项目基础上,将急需要的项目遴选出来,起草并以市政府文件发布了《XX市2013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先后审查出台了《XX市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管理办法》、《XX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XX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办法》、《XX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一批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和重点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大力改进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方式。为增强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所有规范性文件在审核过程中都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还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如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问题。实施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既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也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措施。但实施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些群众因为种种因素,不愿搬迁,推进难度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先后组织居委会、搬迁群众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并组织建设、国土、规划、房管、财政、民政、人社等部门多次讨论,最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符合群众利益、操作性强的《XX市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办法》。在这一文件指导下,2013年XX市已经启动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项目16个,完成投资近133亿元,征收房屋面积28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248万平方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全年法制办共审查各类政府文件、会议纪要180多件,保证了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规范性备案和清理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要求,增强主动意识,落实责任人员,及时做好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报送备案工作,全年共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备案文件38件,且全部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下发了《XX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漯政办2013]132号)文件,召开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会议,对整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具体工作上,根据省政府的要求,一方面,将XX市自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文件报省政府法制办,以供清理审查;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XX市所属县区政府及市政府部门报送的49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审查清理,经逐件审查,拟废止、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215件,保留279件,修改4件。通过清理,维护了政令畅通。
(三)加强行政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组织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活动。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法制办开展服务型执法有关情况的汇报,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内容,法制办起草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XX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实施方案》,在构建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增强行政执法执行力、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法制办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批市直重点执法部门座谈会、特殊区域(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就如何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涉及的执法手段、执法人员风险、案件回访制度、执法程序和结果公开、罚没财物处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确定了重点突破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还采取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选取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林业园林等执法部门的主要执法人员近千人进行重点培训。根据省办统一要求,组织各县区和市直执法部门在6月15日集中开展服务型执法宣传活动,全市共集中宣传展出500余个展板,设立160个投诉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6万余份,展现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内容、行政执法的成果等。
二是组织开展规范处罚裁量权和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联合市纪委优化办,对市公安局、交通局、规划局、城建委、国土局、房管局、畜牧局、文化局、安监局等部门规范处罚裁量权和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XX县和XX县开展检查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察,督察现场通过抽检案卷、查看资料,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要求定期反馈整改意见,起到了较好的督导作用。
三是加强个案监督。针对媒体曝光的我市XX区运管所、市公路局超限站违规扣车、过磅收费等情况,法制办组织对XX区运管所、市公路局进行了监督,并责令市交通局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撤职、调离执法队伍等处理,同时对整个交通局系统的执法程序和文书进行了监督。
(四)强化复议工作,化解行政争议。
坚持畅通复议渠道,全年处理行政复议申请114件,受理70件,没有发生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的信访事项。同期,协调处理省政府受理的涉及我市的土地行政复议案件53件,将近10个批次,在全省地市中数量较多。由于我市协调工作到位,目前省政府已办结的49件案件中,除当事人撤回申请案件外,全部维持原征地批复或驳回当事人复议请求,没有一件撤销或确认违法。在省政府督查的4起案件中,积极协调、想法设法,努力化解了征收矛盾。同时,全年还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3件,维护了政府的合法权益。我办行政复议融入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的做法在年初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
(五)积极为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
法制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参与政府各项法律事务的处理,特别是参与重大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的解决,事前参谋提建议、事中谋划重处理、事后善后防风险,保证了各项事务的稳妥处理。主动为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协议合同签订等重大经济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20余次,审查了市政府与美国美联投资集团合作框架协议、老街综合体改造等各类合同20余份。先后参与了漯河医专科威特贷款、利思达商贸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二建公司退休职工上访、双龙纺织公司职工安置、医专新校区图书馆体育场工程遗留问题解决、双汇广场地下项目遗留问题处理等重大事件的处理,为有关问题的推进和解决起到了应有作用。
回顾2013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全市法制机构建设仍然不平衡,少数部门法制机构人员不到位;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力度尚须进一步健全和加强;政府法制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力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2014年工作设想
2014年,我们将在省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机制,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推进力度。加强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部署安排,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整、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组织开展全市依法行政专项考评,并挖掘工作亮点。
二是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工作。注重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前瞻性,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加强改善和保障民生、资源和环境保护、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对清理后保留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整理编辑,供群众查阅。
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国务院和省政府行政审批清理结果的承接工作,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督查落实。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重点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通报。继续强化对处罚裁量权和服务型执法的监督落实;督促指导XX县做好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准备申报工作,力争申报成功。
五是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积极研讨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等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紧紧围绕行政复议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房屋征收、征地拆迁等领域的办案规律。针对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方面诉争较多的情况,起草相关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应诉代理工作。
六是深化法制服务。继续发挥法制机构的参谋和顾问作用,为政府及其部门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保障政府依法决策。市政府法制办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坚持率先的基本目标,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制定《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确立率先建设法治政府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去年8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XX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要求到2012年底,力争三分之一的市(县)、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4年底,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XX市、XX区等市(县)、区及时出台了《法治政府建设规划》,明确了率先建设法治政府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出台《法治政府考核评价办法》,推进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2011年8月,市政府下发了《XX市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评价主体、对象、原则、内容、程序和结果应用。为力求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和便于操作,分别制定了《市(县)、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市政府工作部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将法治政府建设区分为8项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和100项三级指标,对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进行了细化,为实施量化考评提供了依据。江阴、宜兴、锡山、滨湖等市(县)、区政府及时对依法行政考评标准进行了修订,并组织实施了考评,明确将法治政府建设的考核评价纳入本级政府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纳入政府和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结果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挂钩,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展开。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2011年,市政府和各市(县)区政府坚持政府常务会议法律学习制度,XX区、XX区编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月刊,组织对政府任命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XX市坚持政府机关人员每月一法学习制度,不断增强政府组成人员和政府公务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XX区、XX市制定《重大决策后评估办法》和人大代表列席政府重要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XX市出台《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办法》,确立了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化解行政决策风险。大力宣扬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2011年重点推广了XX市政府构造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XX市政府全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XX区政府推进安置房登记办证工作,切实保障征地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市公安局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公安执法质量;无锡工商局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管理等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用典型引导探索创新,用典型引领工作推进。
二、坚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加强经济调节,促进经济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各级政府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各项经济调控政策,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办法,通过行政收费减免、专项扶持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生产、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市环保局建立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制,建立绿色供货绿色贸易体制,全市参保企业620家,缴纳保费1294.5万元,责任险6.94亿元,1016家排污单位参加排污权有偿使用,征收有偿使用费5120万元。实施排污权交易项目347个,交易金额5714万元,累计达1.08亿元,为全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贡献。加强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民生。2011年,市政府完善物价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建立了一批蔬菜平价商店和直销区,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区的平价直销网络,建立平价商品日报监测制度,加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猪肉、禽蛋、蔬菜等价格的跟踪监测,发布各类价格数据16余万条。加大对民众关注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收费行为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市区318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零差率管理,及时调整了4596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降幅达15%。加强社会管理,创建和谐社区。2011年,市政府进一步完善社区扁平化管理,以整合为突破口,以服务为落脚点,全面推进平台、人员、信息等多因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了“进一家门、办百样事”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协税护税、计划生育、老龄残联、民政事务、城管物业、劳动保障、法律咨询和家电维修、清洗保洁、家政服务等20个大类1000多项服务,使社区成为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载体、解决民忧的平台、联系民众的纽带。在2011年9月中央和省14家媒体进行的“无锡社区采风行”和10月举行的“社区扁平化管理专家论证会”上,“无锡样本”得到广泛宣传和充分肯定。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市政府开通了12345公共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人工接听,相关部门建立112个二级平台,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结、过错问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答复”以及“首接负责制”的原则,认真处理市民的每一个来电、每一件诉求。市民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网络、传真、短信等多种接入方式,提出公共政策和信息咨询、建议批评、投诉举报、非报警紧急求助等,对政府重大决策、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实施监督。自去年7月1日开通以来,热线服务17.8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3.8%。市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扩大了即办件的范围,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2011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共计办理行政服务事项22万件,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8%。XX区的“政务服务直通车”与市政府“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全面对接、同步运行,实现了各环节事项一网办理,在2011年12月国家电子政务理事会主办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与精品栏目管理经验交流大会上被评为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类精品栏目。
三、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2011年,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7件,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7件,制定出台政府文件31件。在立法内容上,着力构建无锡特色的制度规范。围绕打造滨水花园城市,构建以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将《城乡供水管理条例》、《蓝藻打捞与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列入立法调研项目,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蠡湖景区条例》,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围绕构建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的城乡管理制度体系,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城乡规划条例》、《土地登记条例》,市政府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围绕构建以促进民生改善为重点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重新制定出台了《蔬菜基地条例》、《消防条例》,并对物业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等项目进行立法调研,市政府制定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着力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围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人
第三篇:市外办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外办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立法或制度建设情况
(一)立法工作情况。
我办工作主要职能是执行党和国家外交及港澳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大多数涉及党和国家总体外交、国家港澳工作等政治任务。外交大权在中央,地方外事授权有限。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深府〔2013〕42号)要求,我办2013年没有立法计划。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今年我办也没有需要制定涉及重大民生事项的规范性文件工作安排,亦没有起草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的任务。因此今年在制定法规草案、规章草案、涉及重大民生事项规范性文件等方面,无需安排专家咨询论证、征求部门意见、公开听证和提请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事项。
(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修订情况。
1.制定发布《XX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语标识管理办法》。去年,我办承担《XX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语标识管理办法》的调研起草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8月提交市法制办进行审核通过,并经市政府批准同意正式颁布实施。9月13日通过政府公报发布了《XX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深府外〔2013〕248号)(政府公报2013年第35期,总第851期)。9月26日我办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开始实施的该办法进行了宣传推介,政府在线和本办门户网站已全文发布。
2.制定发布《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行政服务提供办法》。今年3月,按照市法制办《关于梳理行政服务事项、拟定行政服务提供办法并及时公布的通知》(深法制函〔2013〕197号)要求,我办组织起草了《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行政服务提供办法》(深府外〔2013〕162号),6月5日按照要求在我办门户网站公布,并致函市法制办《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提请备案行政服务事项目录和行政服务提供办法函》(深外函〔2013〕75号)。
3.修订已有的规范性文件。
今年4月,我办组织各业务部门对2012年发布的10项非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和修改,以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4月26日《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公室关于报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提请审查保留的行政审批事事实施办法的函》(深外函〔2013〕65号)报市法制办,申请法制部门对修订后的1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办法进行审查。6月3日《市法制关于对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实施办法(送审稿)的审查意见》(深法制函〔2013〕493号)同意我办修订意见,并要求我办于10个工作日在“政府在线”和本办门户网站发布此规范性文件。6月19日政府公报对我办1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发布(政府公报2013年第23期,总第839期),政府在线和本办门户网站已全文发布。
(三)清理规范性文件。
根据市法制办《关于报送评估梳理工作成果中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工作情况的通知》(深法制函〔2013〕722号文)要求,我办对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再次进行了清理,按时完成清理工作后,向市法制办报送了清理结果《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报送评估梳理工作成果中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工作情况的函》(深外函〔2013〕110号)。
(四)建设法治政府,通过机制体制提升行政效能。
1.靠制度落实因公出国(境)管理服务工作。为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中办发〔2013〕16号文等中央文件精神,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办采取多项措施构建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一是通过梳理、优化日常审批管理工作流程和服务措施。制定了《XX市加强因公出国审批管理实施细则》、《因公出国成效评估工作制度》两项制度,将审批管理工作方法和各项措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进一步提高审批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力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市外办因公出国赴港澳审批办证改进服务措施》,通过简化报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扩大邮政报件服务、加强企业调研、积极推广apec商旅卡、搭建qq群交流平台等途径,努力提升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的质量。
2.靠长效机制服务企业走出国门。为帮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办帮助企业建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企业自行管理制度》,让制度规范、管理严格的企业实现自行管理。一是总结试点比亚迪等12家自行保管企业的经验,逐步完善企业自行管理apec商务旅行卡管理办法;二是继续试点一批制度比较规范、管理到位的企业,扎实推进apec商务旅行卡自行管理工作,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三是根据外交部相关规定,国有企业不宜apec商务旅行卡自行保管制度,由我办负责保管;四是对已建立规范的apec商务旅行卡保管制度和持有数量较多的企业,将分期分批推行自行保管工作;五是我办将不定期抽查apec商务旅行卡自行管理企业。
(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法治政府建设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运行长效机制,这就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不断细化和修订原有制度,我办对已完成《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规章制度汇编》(共涉及法制工作、组织人事培训、文秘机要、计划财务、行政后勤、电子政务及信息管理、应急值守及保卫等七大类的36个规章制度)和《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流程汇编》(涉及国际交流、出入境管理、涉外管理、港澳事务、文秘机要管理、行政事务等六大类的53个工作流程)编印的工作基础上,各部门也相应建立健全了部门工作规范,完善了内部责任和权力运行机制。今年我办全办新增和修订了《市外办外网内容保障工作方案》、《市外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市外办对外联络方式责任分工管理规定》、《市外办应急值班电话管理规定》、《市外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市外办贯彻落实XX市2013年党政信息工作实施方案》、《市外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修订版)》、《市外办2013年法治政府建设(含普法教育)考评工作实施方案》、《市外办2013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市外办2013年信息安全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六)按照全市部署,实施我办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方案。
根据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2013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法治办〔2013〕50号)要求,我办制定了《市外办2013法治政府建设(含普法教育)考评工作实施方案》,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全办各处(部),秘书处负责督查各部门落实情况,按照责任分工情况,每季度对各处(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内部绩效考评管理。
(七)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市外办政务公开工作按照《XX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舆论监督、促进市民参与、监督政府工作等要求,从加强领导、规范程序、丰富载体、完善制度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1.加强领导。我办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由办领导亲自担任,并下设办公室,成员为各处室负责人,负责政务公开的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
2.规范程序。一是根据《XX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我办的新闻发布工作,提高了政府透明度。二是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报送机制,各处室均设有信息员负责日常的信息公开工作,设有专门的处室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管理和协调。三是组织全体人员,特别是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的制作、任务和办事流程。
3.丰富载体。一是优化网站栏目设置,提高为民服务的便捷性。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信息,推进门户网站、深圳政府在线、公务员之窗等载体信息的同步更新。二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新闻发布会、专访等多渠道多方式,不断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范围,加强对我市外事港澳工作的新闻宣传。三是在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市外办窗口设立政府信息公告栏,提供各类有关我办业务的办事指南,方便前来办事的企业与市民了解我办业务情况。
4.完善制度。及时制定和完善《XX市外办信息公开指南》、《XX市外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规范性文件。
5.加强信息报送。根据市委办《XX市2012年党政信息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办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XX市2012年党政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分解我办今年向市委报送信息的任务至各个部门,并按月收集、统计、通报我办各部门上报市委《信息快报》及被采纳情况。今年我办报送的多篇信息得到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也充分发挥了我办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参谋助手的职能。
6.主动公开“三公”经费情况。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部署,第一时间公布了我办的“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
7.快速处理在线咨询投诉和依申请公开事项。对网站咨询投诉和依申请公开事项指定专人负责,对提交的申请第一时间转交业务处室办理,并全程跟踪、督办直至回复申请人办结。
(八)完善全市大外事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
1.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市外办通过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统筹全市外事工作、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推动了外事港澳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的创新。2013年进一步健全国际化城市建设推进机制,积极构建国际友城网络,建立“XX市海外领事保护案(事)件处理机制”,同时,力促各区成立区级外事(港澳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辖区内外事港澳工作的统筹协调。
2.积极推动区级外办建设。2011年,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在各区两办(新区综合办)加挂“区外事(港澳)办公室”牌子。今年在我办的推动下,各区纷纷设立外事(港澳)办,区委常委、两办主任(新区综合办主任)担任区外事(港澳)办主任,并明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结束了深圳经济特区30多年来没有区级外事(港澳)办的历史。1月17日,我办成功组织召开了市区两级外办主任座谈会。会议总结2012年的工作,互通信息,研究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外办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动全市外事港澳工作。
3.构建市区两级工作网络。今年我办先后走访了各区和100余家市直部门、中直驻深单位、市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促请各单位明确分管外事工作的领导、责任部门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以10个区的外办为主,90余家市直和驻深单位、市属企业参加的市区两级外事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谋划构建包括国际友城网络、企业“走出去”网络、侨界网络、使领馆网络、国际化城市建设专家网络、国际形象推广网络、市民讲外语工作和人才网络、“大外事”工作网络在内的对外交流合作网络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我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为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打稳体制基础。
4.加强与区级外办沟通联络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市外办(港澳办)对各级外事港澳工作的统筹协调、归口管理和政策指导,完善“大外事”工作格局,提高市区两级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制定了《加强市外办与区级外办沟通联络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管理机制。负责对区级外事港澳工作的归口管理和政策指导,与各区(新区)外办沟通联络的日常工作;二是建立联络机制。负责落实经市外办主任办公会审议各业务处室向各区(新区)外办交办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我办将最新政策和工作动向,传达给各区(新区)外办,做好政策指导和信息共享服务,定期安排到基层区级外办了解外事港澳工作具体情况;四是建立培训交流机制。市外办每年不少于2人次组织各区(新区)外办选派干部到市外办定岗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组织各区(新区)外办到上级外事港澳管理部门培训学习;每半年组织一次各区(新区)外办横向交流座谈会。
二、科学民主决策情况
(一)未出现考评指标框架描述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于外事和港澳事务业务涉及国家外交、安全等内容,工作性质特殊、内容敏感,工作内容不直接面对社会公众,服务对象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的外事和人事部门,业务偏重于执行国家政策和方针,多依据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或省外办的内部涉密或敏感文件,外交大权在中央,地方外事授权有限。因此本,我办没有制定考评指标框架中所述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没有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布的重大行政决策,没有组织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没有重大行政决策草案需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没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重大行政决策。
(二)考评指标框架描述的重大行政决策之外的其他部门行政决策公布情况。我办坚持发扬民主,吸纳专业人士及利益相关人士的意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科学行政决策机制,重大决策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或者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参与的,通过政府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和公告栏等其他方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予以公开,通过举办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为我办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今年,我办没有此类行政决策需要对外征求意见。
(三)考评指标框架描述的重大行政决策之外的其他部门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情况。我办一直以来,严格执行《市外办党组重大问题议事规范》和《市外办行政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范》这两个法定行政决策制度,每一项决策都经过充分调研、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逐项表决、做出决策、形成纪要等程序,保证了重大事项决策的规范化。
三、机构职责法定化和规范化情况
(一)内设机构、下属单位设立情况。我办对内设机构、下属单位的设立、撤销或者调整,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向市编办申请和报备,没有私自违规操作设立、撤销或者调整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情况。
(二)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情况。市外办主要职能是执行党和国家外交及港澳方针政策,工作内容涉及党和国家总体外交、国家港澳工作等政治任务,职能由市委市政府划定,我办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部门,没有与其他部门之间职责划分明显交叉、冲突、缺位发生职责争议的情况,也无需要提交市政府解决的此类事项。
(三)行政执法职权核准情况。我办没有行政执法权,不存在此类问题。
(四)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他对外行政管理事项对外公布情况。如前所述,我办所有对外的1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1项行政服务事项均已按照市法制办要求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并在政府在线和门户网站进行了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和检验,今年我们又对10项非行政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我办在行政审批方面逐步迈向法制化。
第四篇: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和完善决策过程的监督措施,保证决策民主、合法。先后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监督管理制度,局党组以身作则,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经合法性审查并严格实行事前听证、专家论证、公开公示、责任追究的决策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力求决策不失误、用人不错误、机遇不耽误。在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局党组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加快和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效。
二是完善应急机制。认真落实省局和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部门应急预案,突出节日打假应急反应、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技术性、可行性,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形成了比较完整、可靠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法律手段、技术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备案制度》,明确制修订权限、程序以及时效要求,按照立项、调研、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的程序和以“规”字文件发布的规定制订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市法制办《关于建立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备案管理机制的意见》,对规范性文件、执法主体、执法案件、案件复议、法律事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定期报告和备案,杜绝了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以及其它增加公民、法人和组织义务的情况发生;按照监察、法制部门的要求,全面清理了行政权力、执法机构和执法依据、自由裁量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上报了清理结果,进一步界定了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职权明确到具体岗位并通过市局网站向社会公布;今年制修订了《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办法》、《XX市质量技术监督现场执法检查案源登记备案制度》、《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制度》等执法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把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权限和要求全面纳入了法制轨道;认真贯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纪要》,加强与工商、消防、农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联查联办;及时将办结案件录入“两法衔接”系统,对案件涉案货值、违法情节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16起案件,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杜绝了以罚代刑、以收代刑现象发生;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辟“双打”案件、行政复议和听证专栏,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推行“价值工作法”和检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工作模式,把同一单元的业务“打包”,由优化办组织相关机构集中办理,严格实行综合执法,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兑现“六个一”承诺,从源头上消除了多头执法、重复收费等扰民现象的发生。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办公室职能,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工作目标考核措施,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把是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与行风评议、工作绩效结合起来,把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联系起来,将绩效考核与个人待遇挂钩,全面落实依法实施处理处罚、依法处理违纪违法的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考核和资格审查,把法律知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审查结果运用到执法资格持有、个人评先晋级上来,强化了考核的导向作用。今年通过考核、年审清理、收缴并上报省局注销了8人执法证,促进了行为规范,收到了多年以来执法人员无违纪、案件无诉讼、复议无撤销的良好效果。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法制监督,根据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法制机构在充分履行执法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大对部门内部涉法事务、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和把关力度,今年先后对电梯管理办法、地标管理办法和优化经济环境意见等文件实施了合法性审查。组织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案卷自查和送审工作。在执法权力、执法机构和人员、自由裁量权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基础上,全面明晰和界定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续聘12名依法行政监督员,完善门户网站上“双打”案件、听证、复议等政务公开措施,协调督促行风热线听众的产品质量投诉问题处理。严格执行“两法衔接”规定,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坚持和完善“行风跟踪监督卡”制度,及时纠正行为失范,全年全市系统发出“行风监督卡”5816张,满意率达到98.5%。坚持案件回访制度,自觉接受相对人监督,全年全市系统回访案件343件,回访率42%;落实层级监督,扎实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6月份完成了全市系统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提出整改意见70余条,抽查案卷52宗并通报了评查情况。下半年按照省局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系统20**年7月至20**年6月的结案案卷自查活动,全面清理了规定期间的案卷,完成了案卷抽查送审工作,提高了案卷质量、规范了案卷管理。及时组织听证,依法运用听证结果,尽量满足相对人的合法诉求,今年以来共受理并及时组织听证案件8起。认真组织行政复议并督促执法机构严格执行复议决定,今年以来共移送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复议案件14件,向省局提交复议答辩书3份,保持了复议无撤销的记录。严格按照市检察院关于“两法衔接”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设施,适时录入和更新“两法衔接”数据库,保持“两法衔接”系统正常运转,受到市检察院的肯定并在“两法衔接”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四、落实依法行政要求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加强行为规范统一起来,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的规范性要求。
一是管理方式“标准化”。在全省率先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方式,将先进管理理念导入日常依法行政工作之中,确定“创新务实、公正高效、四化建设、提升质量、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质量方针,制定和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将质监工作视为“产品”,将上、下级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看作“顾客”,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做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闭环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工作流程“格式化”。推广质监综合监管平台应用,升级市局门户网站,完善基础业务数据库,一网打尽管理、执法和检验信息,依法固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通过管理、执法和检验行为的实施,适时刷新监管系统中有关企业、产品和食品、特种设备的分布、类别、数量和管理进程等原始信息,适时掌握监管单元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依法实施监管措施,基本实现监管“动态化”、进程“格式化”。
三是执法行为“程序化”。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和案件审理规定》和《湖北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指导规则和指导标准》,全方位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和实体要求,落实案件三级审理和查、审、决分离规定;将行政许可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法规规定和市政府要求,实行流程再造,突出便民特色;推广应用行政执法管理系统,依法固定管理、执法和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具体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管体系及其功能,办案质量明显提高,上半年抽查52份案卷,合格率达到95%,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四是市区职能“一体化”。严格实行综合执法体制,归口稽查机构统一行使行政执法和处罚权;在市直部门中率先整合市、区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合并和理顺市、区质监部门职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区行政执法、检测检验“一体化”,比市政府提出市、区行政工作“一体化”要求提前了整整四年,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来已久的黄州城区市、区两级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老大难”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扰民扰企现象发生。
总之,今年以来,我局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和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加快推进黄冈质监的依法行政进程。
第五篇: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发改委继续认真开展创建“法治XX合格市”活动,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核,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不断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2008年发改委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继续推进“法治XX合格市”创建活动
我们在积极参与“法治XX合格市”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有序计划,在系统认真开展创建活动。
1、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
为深入推进这项创建活动,我们专门成立了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委机关中层业务骨干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今年,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人员进一步作了调整,加强了对我委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在贯彻落实《XX市发改委关于积极参加“法治XX合格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2008年XX市发改委法治工作要点》,明确本发改委系统法治工作具体思路。
2、认真做好部门法治建设工作台帐。
台帐是反应创建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检查创建工作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认真做好了发改委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台帐。在去年完成了法治建设工作台帐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XX市行政执法部门法治建设考核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委实际工作,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学法守法”、“专项整改”和“组织保障”五大类别,我们细化分类、深化内容,逐一对照各项考评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台帐的收集积累,确保台帐资料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创新运作模式,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确定外经局、建设局等8家单位为试点单位,于5月底全部完成“两集中、三到位”工作,推动行政效率再次提升,其他单位也正在按要求进行部署;二是拓展网上审批。在去年网上审批办件量达到25%的基础上,加大环保、城管、民政等窗口的网上审批力度,增加网上审批办件量,网上审批率达28%。三是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梳理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开展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梳理工作,我们对涉及32个行政管理部门的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逐一排查,认真核对,经部门主要领导确认后上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初步汇总统计,全市32个行政管理部门共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85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8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200项,管理与服务事项5项;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有261项,其中各部门与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办理的事项有171项。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网络互联互通,拓展了网上监察系统的功能,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三、完善政务公开
深入贯彻执行《关于在全市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意见》,编制了发改委行政职权目录,并制作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去年完成的发改委行政执法责任制手册确定的内容为基础,把发改委行政职权分成处罚强制类、许可审批类、行政确认类、征收给付类、其他权力类等,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各项职权的行使依据、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处罚依据和标准、承办部门或人员等予以细化明确。按照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依法制定了覆盖发改委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业务流程图。在制定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中,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我们按照法定的程序制作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我们依照实际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办理时限、职责要求、相对人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并在XX市政务公开网正式予以公示。
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
1、营造法治建设宣传氛围。为深化法治昆山建设,加大“法治XX合格市”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提升我委广大干部职工对创建活动的参与度和知晓度,努力营造法治建设浓郁氛围,我们在委机关设置“争创法治XX合格市”宣传标语,同时,在下属单位设置了法治宣传横幅。
2、开展干部职工学法活动。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除完成网上学习以及菜单式学习外,委领导干部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例会,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二是组织专题讲座学习。在委系统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证券法》等专题学习。发改委领导班子、机关全体成员、委系统各单位负责人均参加了讲座,培训效果良好。三是行政执法专题学习。5月底,发改委系统举办行政执法专题学习。本次学习主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证据规则》)的内容,围绕行政执法中证据的采集以及行政诉讼中对证据的采信问题,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执法过程中进行合法、有效的证据收集。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发改委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意识以及行政执法证据意识,对进一步提高发改委依法行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天然气执法宣传。今年六月份,是我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利通天燃气公司以此为契机,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围绕“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开展加强安全使用天然气、创建“平安小区”活动。进社区设咨询服务台、宣传栏,向市民宣传用气安全知识和燃气事故案例,在小区的每栋楼梯口张贴天然气安全使用标志,并入户进行安全检查。6月份,市安监局牵头组织市公安局(消防、交警)、总工会、交通局(海事处)、建设局(燃气办)、质监局、供电局等单位进开发区中华园小区市民广场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天然气公司积极组织参加活动。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加强对工业用户厂区燃气设施的安全检查力度。
另外,通过对一些居民用户入户安检,发现用户违章更改户内燃气管道和设备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施工人员缺乏燃气常识,不具备施工资质,造成管道漏气,留下安全隐患。公司今后将继续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和应急抢险演练,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深入企业和居民家里,排查安全隐患,以确保全市居民安全使用天然气。
二是积极开展加油站、点安全检查。年初我委和市安监局、质监局、交通局、气象局、消防大队对水上加油点进行了安全检查。目前我市具有成品油经营证书的加油点24家,通过摸排走访检查到的加油点为15家,其中正常营业的加油点为11家。正常经营的加油站中存在着消防设施老化过期、环保意识差等问题,同时还发现两家加油点违规加汽油,在场的执法机构立即查收了危险品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春节前夕,我市对城区部分加油站进行督查,要求做好节假日的安全防范和节日期间成品油的正常供应。年初,我委和安监局会、消防大队、当地安监部门对我市加油站进行了安全检查。主要针对各加油站的安全间距、消防设施、工作台帐、应急预案、员工培训等进行了检查,并要求加油站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消防间距不够,消防设施过期、不足,设施与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不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安监局和消防大队已经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三是认真做好推广散装水泥与组织散装水泥宣传行政执法活动。我委散装水泥办公室在正仪阳澄湖立交桥两面做了“珍惜森林资源,拥有美好环境,请您使用散装水泥”的大型公益广告,开展了“干混砂浆是提高工程质量,实现施工现代化的需要”及“喷薄欲出的事业—干混砂浆”公益广告及推散活动。协助XX市万安水泥厂做好干混砂浆市场调研工作,为我市干混砂浆市场做好政策导向工作。组织开展了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并印发散装水泥宣传手册。组织相关人员在乡镇及农村建设场地悬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散装、节约资源、造福子孙”等标语,将发展散装水泥,推广干混砂浆能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减少施工粉尘排放的科学观大力宣传。通过今年的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加大了我市推广散装水泥的力度。
五、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为了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确保委发文件中没有与有关法规相抵触的现象,没有乱设处罚、增设许可、擅自收费、变相摊派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严格按照昆政发2004]47号《XX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将发改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依法报送市法制办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另外,按照市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要求,涉及发改委所需清理的规范性文件共14个,经过清理、核实,我们提出了9个规范性文件保留,5个规范性文件废止的处理意见。
2、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等程序,严禁违规审批项目。针对核准权限的划分、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操作规程的细化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截至10月底,由我委扎口共批准各类投资项目856个,总投资约570亿元。
按照国税发111号、省国税局175号等文件的基础上,会同国税和外经系统部门多次商讨办事细则,并为方便企业办理退税业务,在XX市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窗口,受理相关业务。截至10月底,我们共受理确认书申报350份,其中318个项目获批,获得采购固产设备额度总计91.8亿元,受理单独清单办理185份,受理确认书及清单变更30份。
3、大力整治成品油市场经济秩序。今年年初,我市工商局、公安局、安监局根据举报,对成品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非法经营、短斤缺两等问题进行了查处,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目前为止全市已取得成品油经营证书的加油站共计70座,正常营业的加油站65座,全年销售汽油13.15万吨、同比增长18.7%,销售柴油12.05万吨、同比增长5.2%。现有成品油批发企业5家,其中社会批发企业4家,批发汽油6.45万吨、同比增长17.1%,柴油10.20万吨、同比下降11.2%。
4、加强我市成品油市场秩序和加强废旧金属管理。全年完成了全市66家加油站、5家批发企业、24家加油点的成品油年检工作。上报10多家加油站的变更申请,完成了3家新建加油站的验收工作,上报补办了1家加油站的经营证书。协调我市夏收夏种的用油紧缺问题。每月上报苏州我市批发企业成品油销售情况。同时严格控制废旧金属经营的审批和发证。
5、抓好地方电网、电力设施保护等电力行政管理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委认真执行国家电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成立专门机构“XX市电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原则和工作程序,以建设和谐电力为目标,以创建“平安电力”为契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综合治理,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研究解决电力保护重大问题;二是按照苏经贸电力2006]688号文件要求,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区规划,施工许可建立会审流程和制度;三是按照省和XX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三电”专项整治,有效保护我市电力设施;四是督促供电企业落实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制,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供资金保障,要求供电企业设立电力设施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抛竿、放风筝等影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6、依法兴散、依法治散,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与XX市各水泥生产企业签订了《散装水泥生产奖罚考核协议》,将散装水泥供应量和散装率分解落实;并且每二个月开一次水泥厂长例会,了解生产情况与需求,交流发散工作,同时对水泥制品企业经常进行检查督查,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受到各水泥企业的好评。下一步,散装水泥执法小组人员、散水联络员共同取证调查,对XX市城乡地区分片进行执法检查,认真做好‘XX市散装水泥工地检查登记报表’以及复查工作,对违反“XX省政府158号令”、2004年3月29日“五部两局5号管理办法”规定,不使用或不完全使用散装水泥的建设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下达散水《违章(检查整改)通知书》,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对严重违反“158号令、五部两局管理办法”造成严重影响后果的,将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其进行电视曝光及经济等多项处罚,来进一步巩固原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