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

时间:2019-05-13 19: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

第一篇: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

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

如何编写小组成果报告一直是QC小组朋友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很多成果确实因为报告的编写水平不高而无法反映出其真实水平,未取得应有的成绩,这是十分可惜的。同时,QC小组的活动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活动课题和内容,其成果报告应有自己的特色与特点,不应该千篇一律。不应形成新的 “八股文”,下面与同志们共同探讨成果报告应如何写?

QC小组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课题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因此,要求成果报告的编写人要掌握:

(1)大量小组活动的基础材料;(2)编写成果报告的要求;

(3)编写成果报告的技巧。才能将本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经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成果报告。

下面根据QC小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参与QC小组活动,参与QC小组的评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编写成果报告的要求、内容、技巧及诊断的内容谈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

QC小组的成果是靠扎扎实实的活动干出来的,而不是靠“穿鞋戴帽”事后套出来的,更不是靠“秀才”编出来的。那么编写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字要精练。

(2)、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也就是说成果报告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出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成果报告要前后呼应,如选题理由中提到的理由应和下一步确定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对策、效果检查相对应;原因分析应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在编写成果报告的过程中对每一步骤要前后考虑,相互呼应。

(3)、能用图表、示意图等形象化方式表达的尽量使用图表,而不用文字叙述。

(4)、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和“穿鞋戴帽”。(5)、要根据课题内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整个成果要突出一条主线,即:找主要问题,找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实施对策,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小组活动,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特别要注意切忌过分夸张为突出本小纽的成绩而将整个部门、单位的工作全盘否定或全部揽在小组之上。特别要防止使用广告性语言。

(6)、科技名词和术语应采用通用的统一名词,避免使用俗名和地方性的名词,对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要进行必要的解释。

(7)、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出现在文字叙述中用中文名称,在图表或公式中用符号表示。

2、写作技巧

(1)、灵活运用四段八步,不要机械地平均安排。对PDCA循环的四段八步可根据课题有所取舍。

(2)、编写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选择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

(3)、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

(4)、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常用的开头有以下三种:

(1)、提问式。对小组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自我提问,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

(2)、提要式。对报告的重要内容和最精彩的部分,在小组概况部分作简单的提示,使别人对该成果有一整体的了解,引起想了解详细情况的兴趣。

(3)、中心问题式。在介绍课题理由时,着重介绍课题的难度,一下子将成果报告推向课题的中心,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

3、目前成果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目前全国电力系统的QC小组活动已开展的比较普通,但由于QC小组成员的流动性大,推进人员的变化大,因此对大多数QC小组成员来讲,还未掌握如何编写成果报告,所以还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

(1)、“新八股文”

一部分成果报告呆板地按PDCA循环的四段八步编写,整个成果不分轻重,中心问题不突出,内容枯燥无味,千篇一律,一个模式。(2)、文字多图表少

一些QC成果报告,写成了工作总结、科技总结,文字叙述长篇大论,毫无特色,既不像QC成果也不像科技成果。

(3)、中心问题不突出

有些小组拿来一些成果报告照猫画虎,写出的报告如同记了一本流水帐,中心问题不突出,就事论事没有吸引力,讲了半天不知解决的什么问题。(4)、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

由于小组未扎扎实实开展活动,或将科技成果按QC成果的格式“倒装”,因此,各部分内容前后不一致、不衔接,甚至前后矛盾,出现我们常说的“掉链子”。

(5)、缺乏用数据说话

一些成果报告,使用广告性语言,缺乏用数据说话。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有的虽然有一些数据,但无依据,使人难以信服。

(6)、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

二,准备工作

1、准备工作的必要性

编写成果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对课题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认真回顾和分析,不能仅仅靠成果报告的起草人,而应靠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集体总结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原始记录是成果报告的基础

QC小组完成一个课题,常常需要一年、几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要进行几个或十儿个小的PDCA循环,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原始记录,原始资料。编写成果报告要以这些原始记录、原始资料为基础。因此需要小组全体成员共同收集和整理,这些工作只靠执笔人是很难完成的。

一般来说,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小组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一类是小组成员调查收集、实施对策、效果检查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数据。小组活动过程中需要搜集和积累的原始记录主要有:

(1)、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如对所选课题理由的讨论、对问题的分析、实施的分工及完成情况的汇报等。

(2)、课题活动前对现状的调查资料。如质量、产量、消耗、成本、经济损失、用户意见、现场运行观测等方面的数据、调查记录。

(3)、活动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记录等。

(4)、对比资料,如课题主要目标(指标)和国内外同行业、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活动前后的对比资料等。

3、准备工作的内容(1)、确定成果报告的中心内容。本次课题活动中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本课题的最大特色(特点)是什么。(2)、确定成果报告的编写提纲。

(3)、全体参与分工负责。

三、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小组活动是按PCD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编写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循环过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小组概况

这部分是成果报告的开头,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小组概要情况及活动史,突出小组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小组成员通过参与活动,其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两个文明实现了双丰收。突出小组活动的连续性及本课题的难度和成果的先进性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产生了解成果全过程的欲望。

(1)、一般在小组概况中介绍以下内容:

①、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的简况。

②、小组概况:

——小组成立时间

——本课题活动时间、注册时间

——人员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

——小组类型

——注册编号

——组内分工

——本课题小组集体活动总时数

——出勤率

——历年课题完成情况,获奖情况。

③、发表对象的简介,专业简介及作用等。

(2)、叙述的方式

①、文字叙述。

②、表格式。

③、叙述表格式。

(3)、常见问题 ①、介绍过于冗长。

②、介绍内容不全。

③、介绍内容平平淡淡。

2、选题理由

这部分内容是成果报告开头的深入,是对所选课题详细理由的介绍。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本课题的中心及完成本课题的难度,说明完成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1)、应阐述的主要内容:

①、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②、市场管销、用户需要(下道工序)迫切解决的问题。

③、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不同的课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理由,所以不要求面面具到。

(2)、阐述的方法

①、步步深入,突出主要矛盾的写法。即从现状说起,介绍现状与用户需求、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方针目标要求的差距等。

例如:我人一两台200MW机组配备的全容量给水泵组是北京良乡水果厂生产的DG750-180型产品,自投产以来,单耗一直偏高,最高时达9.65千瓦时/吨汽油,影响了机组的发电经济性,据不完全统计,国产给水泵单耗高是一个普遍问题。

该给水泵组经常出现故障,94年1月到95年5月非计划停运36次,累积处理时间之230小时,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

为巩固我厂一流火电厂成果,降低给水泵组单耗,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保证机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选此课题进行攻关。

该选题理由写得比较简洁,短短200余字就突出了主要矛盾,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②、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③、防止条款的罗列。

例如:

1、根据工厂“提高产品质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巩固发展市场,增加经济效益”的方针目标。

2,为满足用户对XXX产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促进该产品的发展和出口,提高社会效益,3、XXX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偏低。该选题理由虽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也和课题名称“提高XXX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相一致,但是,一不具体,二无数据,三不严谨有力。

3、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原因分析的基础,是制订目标的依据。因此该部分是整个成果报告的关键,一般也是小组活动中工作量较大的部分。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主要问题。

①、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

②、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

(2)、如何写

①、步步逼近,逐步收网。

②、齐头并进。

(3)、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要时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

②、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

③、注意时间性。

④、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

⑤、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4、确定目标值

设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既反映了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又符合质量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可以使小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1)、主要内容

①、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

②、实现这一目标值的依据是什么,即:可行性分忻。

(2)、放在成果报告的什么位置。一般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对于指令性课题,目标值放在选题理由之后。一是对于自选课题,目标值放在现状调查之后。

(3)、设定方法

①、依据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来说明目标值实现的可行性。

②、依据本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目标值是可行的。

③、依据同行业厂家达到的水平,确立赶超目标,说明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

④、现状调查的结果。其目标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活动目标值=(现有水平十潜力)*排列图中所要解决问题占的频率。

⑤、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这是必须做到的。

(4)、应注意的问题

①、目标值应既有进取性又要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②、目标值要量化。

③、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④、目标、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免主题分散无针对性。

⑤、对目标值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关系。

(1)、主要内容

①、收集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②、将原因进行分类、归类、分析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2)、如何选用工具

因果图、树图,关联图常被QC小组用来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在选用这些工具时必须加以区分,以提高使用工具的有效性。

①、当影响问题的因素之间没有较密切的关联关系时,采用因果图和树图为好;当因素的展开层次比较多,则采用树图为宜。

②、当分析的问题影响因素之间有关联关系时,选用关联图为好。

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也存在着“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能否抓住这少数主要原因,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⑴、确认要因采用的方法 ①、排列图 ②、相关分析

③、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④、假设检验 ⑤、现场直接观测 ⑵、主要内容

①、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②、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

③、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⑶、表达方式 ①、文字叙述。②、表格

③、图表加说明 应注意的几点

①、确定要因不能只定性,应辅以定量的验证 ②、确定的要因一定是因果图(树图))分析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

③、要因确定的数量不可过多,一般不超过5个。

④、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7、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改善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主要内容

①、针对每个要因制订改善的目标值。

②、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工作现场、服务项目、标准等。

③、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怎麽干,措施表明干什麽,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2)、常用方法 ①、对策表 包括:序号、要因项目、对策、分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开始及完成时间。

②、树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即将对策表中的要因、对策、目标和措施、完成时间用目的手段型树图展开,对责任人用矩阵图表示。(3)、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

②、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

③、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

④、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⑤、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全员性。

8、实施

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①、有的成果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②、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③、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1)、主要内容

①、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

②、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2)、常用方法 ①、排列图 ②、柱状图

③、计量值的检查方法,如:波动图、控制图、直方图等。④、对比表。(3)、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②、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③、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送行计算。

10、巩固措施(1)、主要内容

①、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②、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①、巩固括施必须是本次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

③、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11、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第二篇: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课题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因此,要求成果报告的整理人要掌握:

1、大量QC小组活动的基础材料;

2、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

下面根据QC小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参与QC小组活动辅导,就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内容谈一些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一、基本要求

1、文字要精练。

2、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也就是说成果报告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出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3、能用图表、示意图等形象化方式表达的尽量使用图表,而不用文字叙述。

4、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和“穿鞋戴帽”。

5、要根据课题内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整个成果要突出一条主线,即:找主要问题,找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实施对策,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小组活动,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6、科技名词和术语应采用通用的统一名词,对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要进行必要的解释。

7、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8、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有你们小组自己的特色与特点。

例如:创新型课题你的创新点在哪;攻关型课题你攻的什么关。

二、整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灵活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创新型八步)。

2、整理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

2、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

3、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三、目前成果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1、机械地按程序编写,千篇一律,一个模式。

2、文字多图表少。

3、中心问题不突出。

4、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

5、缺乏用数据说话。

6、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

四、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小组活动是按PCD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整理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循环过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小组概况

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简况。1)内容:

(1)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工程)的简介。(2)小组概况 1小组名称; 2小组成立时间; 3课题名称; 4课题注册编号; 5小组活动起止时间;

6小组类型(攻关型、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 7人员结构及文化结构; 8组内活动分工;

9QC理论培训时间等。2)常见问题

(1)缺少注册号;(2)缺少课题类型;(3)缺少小组活动起止时间;(4)受QC教育应在48小时以上;(5)缺少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分工。

2、选题理由

1)应阐述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2)市场管销、用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注意:不同的课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理由,不要求面面俱到。2)阐述的方法

(1)突出主要矛盾的写法。(2)用数据说话。(3)防止条款的罗列。

(4)采用数理统计工具和图表、示意图表达。3)常用的选题工具:(1)矩阵图;(2)雷达图;(3)排列图;(4)简易图表(折线图、饼分图等)。3.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原因分析的基础,是制订目标的依据。因此该部分是整个成果报告的关键,一般也是小组活动中工作量较大的部分。1)主要内容 :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1-2个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比如: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等。2)应注意的问题:

(1)必要时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

(2)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3)注意时间性。

(4)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

(5)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3)现状调查常用工具:(1)调查表

(2)各种示意图及简易图表

(3)各种原始记录、运行记录等数据表格 4.确定目标及目标值 设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既反映了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又符合质量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可以使小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1)主要内容

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一是对于指令性课题,目标值放在选题理由之后。二是对于自选课题,目标值放在现状调查之后。2)设定方法

依据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依据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依据同行业达到的水平。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

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3)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值应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目标值要量化。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目标:非创新型课题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1个为好,创新型课程目标可超过2个。目标值的可行性分析要避免空话、套话。现场型可不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要客观、全面透彻。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关系。1)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2)从可以设想的所有角度收集可能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展示问题的全貌。(3)原因分析要彻底。

(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2)原因分析的工具:(1)因果图;(2)系统图;(3)关联图;(4)流程图; 亲和图一般不用于原因分析场合 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1)确认要因采用的方法(1)现场直接观测;(2)散布图法;(3)试验设计、方差分析;(4)假设检验。2)主要内容

(1)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2)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3)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3)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要因要有定量的验证,不能只是定性;

(2)确定的要因因果图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3)要因确定的数量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5个为佳;(4)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7.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解决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针对每个要因制订目标值;

(2)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服务项目、标准等;

(3)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么,措施表明怎么干,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1)常用方法(1)对策表

包括:序号、项目、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2)树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

对策表中的要因、对策、目标和措施、完成时间用目的手段型树图展开,对责任人用矩阵图表示。

2)应注意的问题

(1)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2)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

(3)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

(4)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5)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QC小组的全员。8.实施对策

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1)应注意的问题:

(1)有的成果报告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2)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3)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2)常用方法(1)PDPC法;(2)箭条图;(3)甘特图。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1)内容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2)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2)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2)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

(3)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10.巩固措施 1)主要内容

(1)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2)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2)应注意的问题(1)巩固括施必须是本次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3)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11.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第三篇:如何开展QC活动及编写QC成果报告

如何开展QC活动及编写QC成果报告

我国开展QC小组活动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项目部对此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QC小组成员的受培训程度不同,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推进人员多有变动,课题活动技术与现场实际管理结合的紧密性不够,对于QC活动的方法和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不明了,导致在QC活动及成果报告的编制中存在较多问题。本人现结合实际情况,参考网络资料向各位试叙如下。

一、QC活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课题名称不一目了然

部分小组为吸引眼球,故意采用一些拗口的、冷僻的课题名称,或课题名称绕来绕去,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课题活动内容。

2.课题现状掌握不清楚,不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症结

部分小组针对本课题目前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目前的合格率,没有相应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不了解需要解决问题的初步症结。

3.目标不明确,问题不突出,目标过多过滥

设定目标无量化数值,无数理依据,纯粹靠拍脑门得出;不能明确指出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且部分小组设定目标过多过滥(一般不超过2个),导致中心不突出或活动内容庞大,开展活动及报告编写时顾此失彼。

4.原因分析不透彻

不能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存在多处漏项,因果原因关系不明确清楚,存在生拉硬扯;另一方面分析不透彻,不能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即末端原因);最主要的是个别小组原因分析的工具使用错误。

5.要因确认不全面

第一是要因确认时未能将所有末端原因列出,不能仅凭好恶进行人为挑拣,也不得存在遗漏;二是要因确认时未能引用数据、客观事实进行证明,不能仅靠会议或者表决来确定哪些末端原因为主要因素。

6.对策与实施缺项

第一是对于确定的主要原因,没有逐条制定对策,第二是对策制定未能遵循“5W1H”,缺少对策 What、目标 Why、措施 How、负责人 Who、地点 Where、完成日期When等相关的要素;三是没有逐条针对实施后的情况进行交代。

7.取得效果叙述不完全

第一是未将对策实施后的效果与原状进行详细的对比,未能采用数据说话,个别小组甚至未能确认是否达到目标,无结论性意见;二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过于夸大;三对于取得的无形效果未能进行评价。

8.后续标准化不到位

改进后的效果不能维持、巩固,或后期的巩固资料也未能收集;未能纳入企业管理,形成有关标准,并得到执行。

二、QC成果报告存在的问题

1.文字多图表少

一些QC成果报告写成了工作总结,文字叙述过多,能用图表表达的也不用图表表达;还有的成果报告运用的工具不足“两图一表”,既不象质量管理论文,也不象QC成果报告。

2.问题不突出,过程纯如流水账

不能明确指出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整理出的报告就事论事,如同流水帐,导致中心问题不突出,无特色,无吸引力。

3.步骤不完整前后不协调

有些小组未按PDCA循环扎扎实实的活动,有的是对取得的科研成果按QC成果报告的格式“倒装”,使得成果报告体现不出PDCA循环的全过程。如有的成果报告选题理由和现状调查的内容不衔接,有的各步骤之间逻辑性差、内容前后不协调,有的有前“因”无“果”,还有的只有“果”无有“因”等。

4.内容空洞缺乏依据

有些成果报告选题理由,讲空道理;确定主要原因讲道理,不是以事实为依据;有的虽有依据,也是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缺乏信服力。

5.工具运用不熟练、缺陷多

相当一部分成果报告由于小组成员对所选用工具的适用的基本条件、用途、应用程序、用后信息的分析和利用等理解不深,对其内涵及原理不太清楚,致使运用工具选择不当,出现的缺陷较多。

三、编写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

1.课题名称是成果的窗口,应直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改进性的课题应采用褒义性的词语,创新型的课题应采用中性的词语。如“降低×××不合格率”、“提高×××的稳定性”、“×××(设备、设施)的研制”,课题名称要简单、明了、针对性强。语言要精练,切忌错别字,以防误解。

2.报告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既要体现PDCA的活动过程,又要符合课题得以解决的前后逻辑关系。

3.多用图表,少用文字,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不要用文字叙述。4.成果报告的内容要真实,切忌夸大其词。

5.抓住要点,详略得当,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活动的主要过程,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特别要防止使用一些广告性的语言。

6.名词、术语使用要规范 :

1)应使用通用的名词,避免用俗名、地方性或专业性强的名词术语,必须使用时应加以说明;

2)数目字的使用要规范。

四、整理成果报告的方法步骤

根据一些小组整理成果报告的经验和作法,一般需要做以下工作。1.制定活动总结的工作计划。整理成果报告应把需要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安排好,经全组成员讨论通过后分工执行。包括回顾总结、编写(修改)成果报告、上报成果报告、发表预演、修改等。要把这些工作分配落实到具体成员来负责,明确其完成时间。

2.全体成员认真回顾、总结、分析活动的全过程

小组全体成员应认真回顾总结分析本次活动全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巩固措施的可操作性、巩固期效果的稳定性、今后活动需加以改进的项目内容,同时还需要确定下一个活动课题的选择等。

3.拟订、讨论成果报告的编写内容提纲 确定了成果报告的中心内容以后,需要由成果报告的编写执笔人拟定报告的内容提纲,大家讨论补充后予以确定。

4.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小组长应根据大家讨论通过的编写提纲需要的资料,确定应收集整理的原始记录及责任人、截止时间,以便为成果报告的编写执笔人提供资料。

5.起草成果报告初稿

由成果报告执笔人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起草成果报告初稿。

6.集体讨论与补充

将成果报告初稿提交小组集体会议,由大家讨论、补充,由执笔人修改后,再次讨论补充,多次循环,以便使报告更加完善。

五、改进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所谓改进型成果,是指传统的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的成果,它们都是对现有问题的改进。这类成果在PDCA活动程序的内容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按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应真实地体现PDCA循环的全过程。

一)小组概况

这部分是成果报告的开头,通过介绍,一方面使局外人了解小组活动史,另一方面通过简单介绍本课题的主要活动内容及取得的效果,以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力。

1.应介绍的内容

1)发表课题有关的企业及产品(服务)的简况。2)小组概况:

①小组成立时间、人员岗位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小组类型等; ②历年主要课题完成情况及获奖等级、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小组成员通过开展活动素质的提高情况(如评为先进、提升职务的人次)(该内容可根据小组活动的实际情况选用);

③本次所发表课题的简况,如本次活动围绕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达到的效果。

2.表达的方式

各小组可根据本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1)文字叙述式。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小组的概况。2)表格式。采用表格的形式将小组活动的概况表达出来。

3)表格加文字叙述式。即采用以上两种形式,用文字叙述表达介绍小组历史活动情况,用表格介绍小组现有成员及本课题活动情况(一般采用)。

二)选题理由

对选择课题理由的介绍,目的是突出课题的中心内容及解决的难度,说明选择本课题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位臵。

1.应阐述的内容

1)是否是企业实现方针目标或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项目、难点。即本课题是否是为满足企业(或项目、班组)管理者的需要而选择的,如是,则应介绍该课题对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的影响、领导的指令情况等。

2)是否是社会要求、用户需求(包括下道工序)所迫切解决的问题。即该课题不解决,将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信誉、失去市场带来影响。

3)是否是生产、服务或工作现场的关键或薄弱环节。即该课题不解决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服务或某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如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成本上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

课题不同,可能涉及的理由有以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内容,对现场型的自选课题只需1-2个理由即可。

2.表达形式

1)文字叙述式。文字叙述式可采用步步深入、突出主要矛盾的叙述方法。如有的成果报告先介绍课题的现状,然后介绍与用户、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社会要求的差距,再介绍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后果这样一个层次叙述,就突出了课题解决的重要性。也有的成果报告先介绍上级的要求,再介绍课题的现状,突出现状与要求的差距及课题解决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层次。

2)图表展示式

用图表的方式显示选题理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课题解决的重要性。3.注意事项

1)应直接说出选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如有的成果报告,为了强调所选课题的重要性,从国际发展趋势讲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从计划经济讲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全厂的要求讲到课题的现状,发表用了三、四分钟还没讲完,此为大忌。

2)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介绍选题理由不要讲空道理,而应以现状调查中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说出上级要求是什么、问题的症结如何,才有说服力。

3)防止条款的罗列。选题理由的介绍不应是条款的罗列,而应将理由中的数据和事实用生动、简洁有力的语言有机的组合起来,以起到逻辑推理严谨、理由充分、引人入胜的作用。

三)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

该部分内容第一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分析原因的基础和解决主要问题的着眼点;第二是寻找现状与用户需要、竞争对手、上级要求差距的依据;第三是确定目标、采取对策后检查效果的依据。因此该部分内容是成果报告中心内容突出与否的始点和关键内容,一般也是小组工作量较大的活动。

1.应介绍的内容

该部分应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那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确定了存在什么主要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开展调查活动的内容。根据课题所涉及的过程或领域,查阅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包括企业内外部)或进行了那些与课题有关的调查活动(包括企业内外部),这些活动采取了何种调查方法,其调查的逻辑顺序是如何进行的。

2)进行的分析活动。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了何种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又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分析确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若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进行的较多,应分别叙述调查活动及分析结果,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总的调查结论,即调查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2.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用框图简介活动对象的过程或工艺流程,并注明课题活动的位臵。尤其是在组织外交流成果时,由于隔行如隔山,为使别人理解课题的来龙去脉,应首先使用过程流程图,简介课题所涉及的过程范围、活动过程(工艺流程或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2)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由于抽样的臵信度与抽样的样本容量和代表性有直接关系,因此收集的数据不但要有足够的样本量而且要具有客观性,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或是从收集的数据中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略其它数据。在整理成果报告时需说明调查依据的来源、抽取样本的范围、样本的代表性,以说明用样本推断总体的正确性。

3)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调查的数据应是近期的(一年内),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现状。因为情况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间相隔长的数据就不能反映现状,就可能将今后的活动引入歧途。如需要以往的数据,应说明现在和以前影响所要解决问题的因素未发生较大变化,以表示用以往数据推断现在总体的正确性。

4)调查分析的结论要明确。分步调查及总的调查分析的结论要明确,尤其是应将调查分析最后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明确。

5)杜绝“三无”(无调查方法、无调查数据、无调查分析)及与成果无关的内容。

6)确定的主要问题不要过多。一般确定的主要问题1-2个为宜,最多不超过3个,以防课题太大,针对性不强。

四)确定目标值

QC小组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小集体活动,设定目标值既反映了QC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又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设定目标值可使小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增强活动的信心,为解决下一个目标打下基础;同时设定目标值又为小组实施对策后检查比较效果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1、本部分应介绍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

1)针对确定的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将主要问题改善到所需程度的目标; 2)实现目标的依据,即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方法将在下面介绍)3)显示目标值与现状的变化情况,通常用柱状图、折线图等简易图表表达设定的目标值和现状的变化情况。

2、设定目标值应注意的事项

1)设定的目标项目应和所要解决的课题相一致。设定的目标项目应和课题名称、课题所确定的主要问题相一致。如有的课题名称是“提高××(产品)的优级品率”,但现状调查确定的主要问题是优级品率低、确定的目标项目却是将“产品的纯度提高到××%”,而没有提高优级品率的目标项目,使二者失去了一致性。

2)目标值应定量。在确定目标值时应使目标定量化,以便使课题活动在检查效果及评价成果时易于衡量。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目标值是预计的,设定时目标值不要过于精确,如有的成果设定的目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就完全没有必要。

3)目标值应有进取性,即要合情合理、又要能实现。目标值设定得是否合理,会影响小组成员活动的成效和积极性。目标值定得过高,小组长期活动也难以实现,就会挫伤小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而定得过低,小组不费什么劲就达到了,会使小组成员感到组织这种活动没有这个必要。

4)目标项目不宜定的过多。一般课题的目标项目设定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便使目标有针对性。

5)目标值要进行综合性可行性分析。对设定的目标值要从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和经济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实现的可行性。

五)分析原因

主要问题确定并设定目标值后,应针对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因此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基础。但对指令性课题,由于是先设定目标,对存在的问题还不清楚,则需在分析原因之前先把现状与目标要求的差距调查分析清楚。

1.应表达的内容

1)收集主要问题产生原因。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调查表法等。2)将原因进行归类、分层、分析所采用的方法。2.分析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确定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必须针对确定的主要问题按照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有的小组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本来确定的主要问题是“服务质量差”,然而却针对“顾客不满意”来分析,这样就犯了逻辑性错误;还有的成果报告,分析的问题是现状调查中所没有调查的问题。

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从各种角度把有影响的原因找出来,尽量避免遗漏。3)分析原因要彻底。即分析原因应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如有的小组在分析“人”影响产生问题的原因时,往往分析到“责任心差”就不分析了,而造成“责任心差”的原因可能和“奖惩制度不明确”、“未巡徊检查”、“培训教育少”、“未达到上岗要求”等有关。针对“责任心差”是无法采取措施的。一般分析原因应展开到第三层。

4)对分析出的末端原因要分析有无小组不可控原因,对不可控原因应删除。5)要选用正确、恰当的情理性工具。六)确定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原因,找出的原因可能有好多条,其中有的确实是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的则不是。确定主要原因就是对诸多的原因进行鉴别,将对问题影响不大的原因排除掉,把确实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1.确定主要原因的步骤和方法

1)对利用因果图、树图、关联图找出的末端原因进行分析,看看是否有不可控制的因素。所谓不可控制的因素,是指小组乃至企业都无法采取对策加以解决的因素。如外供电“拉闸停电”就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应该将其剔除。

2)对保留的末端原因逐条进行确认,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所谓确认就是找到影响问题的证据,这些证据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数据表明该因素对问题有重要影响,就“承认”它是主要原因;如数据表明该因素对问题无重要影响,就“否认”它是主要原因,并予以排除。对个别因素,一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尚不能充分判定时,就要再调查、再确认,直到掌握了充分的数据为止。严禁主观臆断或会议确定主要原因。

3)确定主要原因常用的方法。①现场试验验证。

现场验证就是到现场通过试验取得数据来证明其是否是主要原因。②现场查、分析。

对于“人”方面的因素,往往不能用试验、测试或测量的方法来取得数据,则可用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观查、分析取得数据来验证。

2.表达采用的方式

1)文字叙述式。即用文字和图表叙述验证的方案、过程及结论。此方式适用于要因验证需用示意图、大量试验数据说明的因素。

2)表格式。即用表格的方式列出验证因素的名称、验证的方法、得出的数据及结果、对该因素验证的结论。此方式适用于验证用少量说明的因素。

3)图表加说明式。对需要验证的因素中有以上两种情况时,可分别采用文字叙述和表格的方式(一般采用)。

3.应注意的问题

1)确认要因不宜采取讨论研究的方式。确认要因时小组成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去观察、试验、测试(测量)、调查,取得数据后根据其对所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来确定其是否是为主要原因; 2)确认要因要以事实为依据。确认每一条末端原因是否是主要原因,不应以说明其存在的危害程度的道理、解决的难易程度或进一步的原因分析等方式论述末端原因是否是主要原因。

3)不要节外生枝。即被确认的因素一定是因果分析中的末端原因,而不应是“中间因素”或非因果分析中的因素。

4)原因验证要全面。不要只验证认为是要因的末端原因,而不验证其它的末端原因。

5)确定的要因应有标记。确定的要因应在相应的原因分析图中做出标记。七)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确定后应分别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对策最常用的方法是对策表。

1.对策表的内容

1)要因:经验证确认的主要原因; 2)对策:解决要因的对策方向; 3)目标:对策方案达到的结果;

4)对策方案的实施措施、实施人、地点及完成时间; 2.制定对策方案常用的方法 1)对策表法(一般常用)。2)系统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

3.应注意的问题,必须满足“5W1H”原则:

1)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认的要因; 2)“对策”应体现消除要因的总对策方案; 3)“目标”要反映消除要因的奋斗方向和能定量检查对策的效果; 4)“措施”项目应有可操作性,体现对策方案的措施步骤; 5)措施的负责人要体现全员性。八)实施对策

将对策中的每一项措施付诸实施是QC小组完成课题的主要活动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时,应及时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如果确实无法克服,可以修订对策计划,再按新对策实施。

每条对策实施完毕,要再次收集数据,与对策表中的预定目标和对策项目比较以检查对策是否已彻底实施并达到了要求。因此,本部分在整理成果报告时,应表达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有:

1.按对策计划中的要因项目,逐项介绍实施的主要活动、实施后的效果及与预定对策目标比较的结果。

2.介绍实施的主要活动时,应重点介绍实施中的难点并兼顾一般。所谓“难点”即对策计划中难度、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如工艺参数的优选试验、价值工程的应用、分析用控制图向管理用控制图的转换、网络图的优化等等,及实施过程中对策的修订项目。

3.在组织外部发表时,对涉及技术机密的内容应注意保密,不得泄露以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整理成果报告时应多用图表,少用文字叙述,防止长篇大论的文字介绍。九)效果检查

对策表中所有对策全部实施完成,所有要因都得到解决并得到改进后,就要按新的要求进行试生产(工作),并从新生产(工作)的结果中收据数据,以用其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1.效果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的变化情况。即将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现状的数据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课题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设定的目标值是否达到。

2)检查对比对策措施中要因的变化情况。即将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中的目标进行比较,检查要因是否得到解决,设定的分目标值是否达到。

3)经检查实施效果,若达到了小组制定的目标则转入下一个步骤,若未达到预定的目标,说明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需分析原因是主要原因未完全找到还是对策制定得不妥,才使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如果是后者应在“实施对策”内容中介绍。

4)其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的检查。2.效果检查采用的方法

1)用排列图检查分析主要问题的变化情况。检查的程序应和现状调查的步骤基本一致。

2)用柱状图、质量特征值、水平对比表等表示效果变化的幅度。3)以经济效益表示小组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能体现小组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更好地鼓舞士气,增加自豪感,调动小组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计算经济效益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大。对十二个月内只应用几个月的情况,应按实际采用时间计算。

3.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效果要程序清楚、重点突出;

2)说明效果要以实施后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3)经济效益的计算要有计算依据; 4)经济效果要有权威部门的证明。十)巩固措施 取得效果后,就要把效果维持下去,因此需要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实措施纳入有关的规范、程序中将措施标准化,以保证这些措施成为日常管理的内容,防止问题的再发生,不使取得的成果得而复失,是制定巩固措施的主要目的。

1.应介绍的内容

1)逐条把对策表中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了何文件,其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要介绍为使这些文件得到贯彻执行而进行的其他相关活动,如新文件的培训、现场确认是否按新文件执行、新文件是否进行了修改等等; 3)课题在巩固期内效果得到维持的有关数据。巩固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说明在实际运行中效果是稳定的就可以了。巩固期内的效果可用柱状图、波动图表示。

2.应注意的问题

1)巩固措施的来源要有依据,应是对策表中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措施标准化文件的编号、名称要明确具体。

3)巩固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如有的成果报告的巩固措施为“狠抓职工的技术培训”就无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因此也难以实施。如改为“每月末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进行1小时的技术培训或技术练兵”就既能实施也可检查。

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

课题完成后小组成员应认真总结本课题活动全过程的经验教训并确定下一步的打算。本部分内容是成果的结尾,应起到明确整个成果的主旨、加强印象、增加信服力和令人回味的作用。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成果报告不注意该部分内容的描述和效果的发挥,因此往往是草草收兵。

1.应表述的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活动,除了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那些相关问题,还需要再抓住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检查出在活动程序、方法运用、用数据说话等方面哪些是成功的,还有哪些方面不足,需要改进。

3)认真总结本课题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所谓无形成果即:小组成员“四个意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QC小组活动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的增强等。这些效果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却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4)表明本小组继续开展活动的决心,以体现活动的连续性。2.应注意的问题

1)简明扼要,突出“总结”及“打算”。由于该部分涉及内容较多,又是成果的结尾,因此在表达上既要清楚,又要简明扼要。

2)若有遗留问题应是效果检查中上升为主要矛盾的问题或是该课题未彻底解决仍为主要项目的问题,若不准备将其转入下一课题应说明理由。

3)若选新课题时,应简要说明选其的理由。对于一次性的课题活动可只表明今后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的决心。

十二)成果报告发布

1.发表人要仪表端正、着装恰当,对发布成果要熟知在心。

2.发表时要热情洋溢、态度诚恳、口齿清楚、生动形象,对成果的内容要分清主次,语气要分出轻重缓急,要将成果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

2013年7月11日

第四篇:企业QC小组成果报告写作方法

企业QC小组成果报告写作方法

当前,各企业为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及打造高绩效团队,实现战略到基层、管理到班组,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把QC小组活动当作大任务来抓,如何编写小组成果报告成为QC小组朋友们共同关心的话题。QC小组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课题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要求成果报告的编写人要掌握大量小组活动的基础材料,深刻理解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具备一定的成果报告编写技巧,才能将本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经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写出较高水平的成果报告。下面就成果报告的写作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编写基本要求

文字要精练,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尽量使用图表,数据和示意图。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要根据课题抓住重点,突出一条主线。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术语要解释。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二、掌握基本写作技巧

要灵活运用四段八步,不要机械地平均安排。对PDCA循环的四段八步可根据课题有所取舍。编写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选择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三、切忌不要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新八股文”;

2、文字多、图表少;

3、中心问题不突出;

4、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

5、缺乏数据;

6、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

四、编写准备工作及必要性

编写成果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对课题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认真回顾和分析,不能仅仅靠成果报告的起草人,而应靠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集体总结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准备工作的内容

1、确定成果报告的中心内容。本次课题活动中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本课题的最大特色(特点)是什么?

2、确定成果报告的编写提纲。

3、全体参与分工负责。

六、收集整理原始记录的内容

1、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

2、课题活动前对现状的调查资料。如质量、产量、消耗、成本、经济损失、用户意见、现场运行观测等方面的数据、调查记录。

3、活动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记录等。

4、对比资料。如课题主要目标(指标)和国内外同行业、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以及活动前后的对比资料等。

七、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小组活动是按PCD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编写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循环过程。

1、小组概况

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的简况。小组概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小组成立时间、本课题活动时间、注册时间、注册编号。

(2)人员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组内分工。(3)本课题类型。

(4)本课题小组集体活动总时数、出勤率。(5)历年课题完成情况,获奖情况。(6)发表对象的简介,专业简介及作用等。

2、选题理由

(1)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2)市场营销、用户需要(下道工序)迫切解决的问题。(3)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3、现状调查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主要问题。

(1)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

(2)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

(3)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

②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③注意时间性。

④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⑤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4、确定目标值

(1)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

(2)实现这一目标值的依据是什么,即:可行性分忻。(3)目标值的设定方法: ①依据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来说明目标值实现的可行性。

②依据本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目标值是可行的。

③依据同行业厂家达到的水平,确立赶超目标,说明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

④现状调查的结果。其目标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活动目标值=(现有水平十潜力)*排列图中所要解决问题占的频率。

⑤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这是必须做到的。

(4)设定目标值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目标值应既有进取性又要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②目标值要量化。③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④目标和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免主题分散无针对性。

⑤对目标值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关系。主要内容:

(1)收集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所采用的方式方法。(2)将原因进行分类、归类、分析所采用的方式方法。(3)如何选用工具。因果图、树图,关联图常被QC小组用来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在选用这些工具时必须加以区分,以提高使用工具的有效性。

①当影响问题的因素之间没有较密切的关联关系时,采用因果图和树图为好;当因素的展开层次比较多,则采用树图为宜。

②当分析的问题影响因素之间有关联关系时,选用关联图为好。

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也存在着“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能否抓住这少数主要原因,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

(1)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2)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

(3)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4)确定要因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确定要因不能只定性,应辅以定量的验证。

②确定的要因一定是因果图(树图)分析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③要因确定的数量不可过多,一般不超过5个。④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7、制定对策

针对确定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改善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针对每个要因制订改善的目标值。

(2)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工作现场、服务项目、标准等。

(3)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么,措施表明怎么干,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

(4)制定对策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

②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

③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

④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⑤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全员性。

8、实施

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有的成果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

(2)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3)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

(2)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3)效果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

②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

③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应按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送行计算。

10、巩固措施

(1)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2)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

(3)应把那些经过实施验证,确实有效的措施纳入规程、标准、或管理制度中去。

(4)制定巩固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①巩固措施必须是本课题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②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

③、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11、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第五篇:如何开展QC活动及编写QC成果报告(简化版)

一、QC活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如何开展QC活动及编写QC成果报告

1.课题名称不一目了然

课题名称必须一目了然地反映课题活动内容。

2.课题现状掌握不清楚,不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症结

不知道目前的合格率,没有相应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不了解需要解决问题的初步症结。

3.目标不明确,问题不突出,目标过多过滥

设定目标无量化数值,无数理依据,纯粹靠拍脑门得出;不能明确指出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且部分小组设定目标过多过滥(一般不超过2个),导致中心不突出或活动内容庞大,开展活动及报告编写时顾此失彼。

4.原因分析不透彻

不能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存在多处漏项,因果关系不明确,存在生拉硬扯;另一方面分析不透彻,不能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即末端原因);最主要的是个别小组原因分析的工具使用错误。

5.要因确认不全面

第一是要因确认时未能将所有末端原因列出,不能仅凭好恶进行人为挑拣,也不得存在遗漏;二是要因确认时未能引用数据、客观事实进行证明,不能仅靠会议或者表决来确定哪些末端原因为主要因素。

6.对策与实施缺项

第一是对于确定的主要原因,没有逐条制定对策,第二是对策制定未能遵循“5W1H”,缺少对策 What、目标 Why、措施 How、负责人 Who、地点 Where、完成日期When等相关的要素;三是没有逐条针对实施后的情况进行交代。

7.取得效果叙述不完全

第一是未将对策实施后的效果与原状进行详细的对比,未能采用数据说话,个别小组甚至未能确认是否达到目标,无结论性意见;二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过于夸大;三对于取得的无形效果未能进行评价。

8.后续标准化不到位 改进后的效果不能维持、巩固,或后期的巩固资料也未能收集;未能纳入企业管理,形成有关标准,并得到执行。

二、QC成果报告存在的问题

1.文字多图表少

一些QC成果报告写成了工作总结,文字叙述过多,不用图表表达,像质量论文多过像QC成果。

2.问题不突出,过程纯如流水账

不能明确指出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整理出的报告就事论事,如同流水帐,导致中心问题不突出,无特色,无吸引力。

3.步骤不完整前后不协调

有些小组未按PDCA循环扎扎实实的活动,有的是对取得的科研成果按QC成果报告的格式“倒装”,使得成果报告体现不出PDCA循环的全过程。选题理由和现状调查的内容不衔接,内容前后不协调,有的有前“因”无“果”,还有的只有“果”无有“因”等。

4.内容空洞缺乏依据

有些成果报告选题理由,讲空道理;确定主要原因讲道理,不是以事实为依据;有的虽有依据,也是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缺乏信服力。

5.工具运用不熟练、缺陷多

三、编写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

1.课题名称是成果的窗口,应直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改进性的课题应采用褒义性的词语,创新型的课题应采用中性的词语。如“降低×××不合格率”、“提高×××的稳定性”、“×××(设备、设施)的研制”,课题名称要简单、明了、针对性强。语言要精练,切忌错别字,以防误解。

2.报告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既要体现PDCA的活动过程,又要符合课题得以解决的前后逻辑关系。

3.多用图表,少用文字,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不要用文字叙述。4.成果报告的内容要真实,切忌夸大其词。

5.抓住要点,详略得当,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活动的主要过程,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特别要防止使用一些广告性的语言。

6.名词、术语使用要规范 : 1)应使用通用的名词,避免用俗名、地方性或专业性强的名词术语,必须使用时应加以说明;

2)数目字的使用要规范。

四、改进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所谓改进型成果,是指传统的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的成果,它们都是对现有问题的改进。这类成果在PDCA活动程序的内容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按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应真实地体现PDCA循环的全过程。

一)概况

1.应介绍的内容

1)发表课题有关的企业及产品(服务)的简况。2)小组概况:

①小组成立时间、人员岗位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小组类型等;

②历年主要课题完成情况及获奖等级、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 ③本次所发表课题的简况,如本次活动围绕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达到的效果。

2.表达的方式

各小组可根据本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1)文字叙述式。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小组的概况。2)表格式。采用表格的形式将小组活动的概况表达出来。

3)表格加文字叙述式。即采用以上两种形式,用文字叙述表达介绍小组历史活动情况,用表格介绍小组现有成员及本课题活动情况(一般采用)。

二)选题理由

对选择课题理由的介绍,目的是突出课题的中心内容及解决的难度,说明选择本课题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位臵。

1.应阐述的内容

1)是否是企业实现方针目标或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项目、难点。如是,应介绍该课题对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的影响、领导的指令情况等。2)是否是社会要求、用户需求(包括下道工序)所迫切解决的问题。即该课题不解决,将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信誉、失去市场带来影响。

3)是否是生产、服务或工作现场的关键或薄弱环节。即该课题不解决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服务或某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如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成本上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

课题不同,可能涉及的理由有以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内容,对现场型的自选课题只需1-2个理由即可。

2.表达形式

1)文字叙述式。文字叙述式可采用步步深入、突出主要矛盾的叙述方法。如有的成果报告先介绍课题的现状,然后介绍与用户、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社会要求的差距,再介绍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后果这样一个层次叙述,就突出了课题解决的重要性。也有的成果报告先介绍上级的要求,再介绍课题的现状,突出现状与要求的差距及课题解决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层次。

2)图表展示式

用图表的方式显示选题理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课题解决的重要性。

3.注意事项

1)应直接说出选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如有的成果报告,为了强调所选课题的重要性,从国际发展趋势讲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从计划经济讲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全厂的要求讲到课题的现状,发表用了三、四分钟还没讲完,此为大忌。

2)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介绍选题理由不要讲空道理,而应以现状调查中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说出上级要求是什么、问题的症结如何,才有说服力。

3)防止条款的罗列。选题理由的介绍不应是条款的罗列,而应将理由中的数据和事实用生动、简洁有力的语言有机的组合起来,以起到逻辑推理严谨、理由充分、引人入胜的作用。

三)工作计划,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2-4次,出勤率不少于80%。四)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

该部分内容第一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分析原因的基础和解决主要问题的着眼点;第二是寻找现状与用户需要、竞争对手、上级要求差距的依据;第三是确定目标、采取对策后检查效果的依据。因此该部分内容是成果报告中心内容突出与否的始点和关键内容,一般也是小组工作量较大的活动。

1.应介绍的内容

该部分应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那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确定了存在什么主要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2.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用框图简介活动对象的过程或工艺流程,并注明课题活动的位臵。尤其是在组织外交流成果时,由于隔行如隔山,为使别人理解课题的来龙去脉,应首先使用过程流程图,简介课题所涉及的过程范围、活动过程(工艺流程或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2)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或是从收集的数据中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略其它数据。在整理成果报告时需说明调查依据的来源、抽取样本的范围、样本的代表性,以说明用样本推断总体的正确性。

3)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调查的数据应是近期的(一年内),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现状。因为情况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间相隔长的数据就不能反映现状,就可能将今后的活动引入歧途。

4)调查分析的结论要明确。尤其是应将调查分析最后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明确。

5)杜绝“三无”(无调查方法、无调查数据、无调查分析)及与成果无关的内容。

6)确定的主要问题不要过多。一般确定的主要问题1-2个为宜,最多不超过3个,以防课题太大,针对性不强。

四)确定目标值

设定目标值既反映了QC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又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同时设定目标值又为小组实施对策后检查比较效果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1、本部分应介绍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

1)针对确定的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改善目标; 2)实现目标的依据,即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方法将在下面介绍)

3)显示目标值与现状的变化情况,通常用柱状图、折线图等简易图表表达设定的目标值和现状的变化情况。

2、设定目标值应注意的事项 1)设定的目标项目应和所要解决的课题相一致。设定的目标项目应和课题名称、课题所确定的主要问题相一致,防止二者失去一致性。

2)目标值应定量。在确定目标值时应使目标定量化,以便使课题活动在检查效果及评价成果时易于衡量。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目标值是预计的,设定时目标值不要过于精确,如有的成果设定的目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就完全没有必要。

3)目标值应有进取性,即要合情合理、又要能实现。

4)目标项目不宜定的过多。一般课题的目标项目设定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便使目标有针对性。

5)目标值要进行综合性可行性分析。对设定的目标值要从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和经济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实现的可行性。

五)分析原因

针对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因此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基础。

1.应表达的内容

1)收集主要问题产生原因。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调查表法等。

2)将原因进行归类、分层、分析所采用的方法。2.分析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原因必须针对确定的主要问题按照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有的小组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本来确定的主要问题是“服务质量差”,然而却针对“顾客不满意”来分析,这样就犯了逻辑性错误;还有的成果报告,分析的问题是现状调查中所没有调查的问题。

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从各种角度把有影响的原因找出来,尽量避免遗漏。

3)分析原因要彻底。即分析原因应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如有的小组在分析“人”影响产生问题的原因时,往往分析到“责任心差”就不分析了,而造成“责任心差”的原因可能和“奖惩制度不明确”、“未巡徊检查”、“培训教育少”、“未达到上岗要求”等有关。针对“责任心差”是无法采取措施的。一般分析原因应展开到第三层。

4)对分析出的末端原因要分析有无小组不可控原因,对不可控原因应删除。

六)确定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原因,找出的原因可能有好多条,其中有的确实是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的则不是。确定主要原因就是对诸多的原因进行鉴别,将对问题影响不大的原因排除掉,把确实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1.确定主要原因的步骤和方法

1)对利用因果图、树图、关联图找出的末端原因进行分析,看看是否有不可控制的因素。所谓不可控制的因素,是指小组乃至企业都无法采取对策加以解决的因素。如外供电“拉闸停电”就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应该将其剔除。

2)对保留的末端原因逐条进行确认,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3)确定主要原因常用的方法。①现场试验验证。

现场验证就是到现场通过试验取得数据来证明其是否是主要原因。

②现场调查、分析。

对于“人”方面的因素,往往不能用试验、测试或测量的方法来取得数据,则可用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观查、分析取得数据来验证。

2.表达采用的方式 1)文字叙述式。2)表格式。

3)图表加说明式。分别采用文字叙述和表格的方式(一般采用)。3.应注意的问题

1)确认要因不宜采取讨论研究的方式。确认要因时小组成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去观察、试验、测试(测量)、调查,取得数据后,用数据说话。数据表明该因素对问题有重要影响,就“承认”它是主要原因;如数据表明该因素对问题无重要影响,就“否认”它是主要原因,并予以排除。严禁主观臆断或会议确定主要原因。

2)确认要因要以事实为依据。确认每一条末端原因是否是主要原因,不应以说明其存在的危害程度的道理、解决的难易程度或进一步的原因分析等方式论述末端原因是否是主要原因。3)不要节外生枝。即被确认的因素一定是因果分析中的末端原因,而不应是“中间因素”或非因果分析中的因素。

4)原因验证要全面。不要只验证认为是要因的末端原因,而不验证其它的末端原因。

5)确定的要因应有标记。确定的要因应在相应的原因分析图中做出标记。

七)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确定后应分别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对策最常用的方法是对策表。

1.对策表的内容

1)要因:经验证确认的主要原因; 2)对策:解决要因的对策方向; 3)目标:对策方案达到的结果;

4)对策方案的实施措施、实施人、地点及完成时间; 2.制定对策方案常用的方法 1)对策表法(一般常用)。2)系统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

3.应注意的问题,必须满足“5W1H”原则:对策 What、目标 Why、措施 How、负责人 Who、地点 Where、完成日期When。

1)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认的要因; 2)“对策”应体现消除要因的总对策方案; 3)“目标”要反映消除要因的奋斗方向和能定量检查对策的效果; 4)“措施”项目应有可操作性,体现对策方案的措施步骤; 5)措施的负责人要体现全员性。八)实施对策

将对策中的每一项措施付诸实施是QC小组完成课题的主要活动内容。

每条对策实施完毕,要再次收集数据,与对策表中的预定目标和对策项目比较以检查对策是否已彻底实施并达到了要求。

注意事项:

1.按对策计划中的要因项目,逐项介绍实施的主要活动、实施后的效果及与预定对策目标比较的结果。

2.介绍实施的主要活动时,应重点介绍实施中的难点并兼顾一般。3.整理成果报告时应多用图表,少用文字叙述,防止长篇大论的文字介绍。

九)效果检查

按新的要求进行试生产,并从新生产的结果中收据数据,以用其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1.效果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的变化情况。将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现状的数据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课题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设定的目标值是否达到。

2)检查对比对策措施中要因的变化情况。将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中的目标进行比较,检查要因是否得到解决。

3)经检查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应在“实施对策”内容中介绍。

2.效果检查采用的方法

1)用排列图检查分析主要问题的变化情况。检查的程序应和现状调查的步骤基本一致。

2)用柱状图、质量特征值、水平对比表等表示效果变化的幅度。3)以经济效益表示小组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计算经济效益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大,应按实际采用时间计算。

3.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效果要程序清楚、重点突出;

2)说明效果要以实施后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3)经济效益的计算要有计算依据; 4)经济效果要有权威部门的证明。十)巩固措施

取得效果后,要把效果维持下去,因此需要将措施纳入有关的规范、程序中标准化,以保证这些措施成为日常管理的内容。

1.应介绍的内容

1)逐条把对策表中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了何文件,其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要介绍为使这些文件得到贯彻执行而进行的其他相关活动; 3)课题在巩固期内效果得到维持的有关数据。可用柱状图、波动图表示。2.应注意的问题

1)巩固措施的来源要有依据,应是对策表中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巩固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如有的成果报告的巩固措施为“狠抓职工的技术培训”就无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因此也难以实施。如改为“每月末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进行1小时的技术培训或技术练兵”就既能实施也可检查。

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

课题完成后小组成员应认真总结本课题活动全过程的经验教训并确定下一步的打算。

1.应表述的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活动,除了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那些相关问题,还需要再抓住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检查出在活动程序、方法运用、用数据说话等方面哪些是成功的,还有哪些方面不足,需要改进。

3)认真总结本课题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即:小组成员“四个意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QC小组活动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的增强等。

4)表明本小组继续开展活动的决心,以体现活动的连续性。2.应注意的问题

1)简明扼要,突出“总结”及“打算”。在表达上既要清楚,又要简明扼要。

2)若选新课题时,应简要说明选其的理由。对于一次性的课题活动可只表明今后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的决心。

十二)成果报告发布

1.发表人要仪表端正、着装恰当,对发布成果要熟知在心。2.发表时要热情洋溢、态度诚恳、口齿清楚、生动形象,对成果的内容要分清主次,语气要分出轻重缓急,要将成果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

2015年11月21日

下载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qc成果报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QC成果报告 QC成果报告 课题名称: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 小组名称:中铁十一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三项目分部QC小组 关键词:课......

    QC成果报告格式

    qc小组成果报告格式一、封面格式课题名称:(方正大宋标简体二号)小组名称(方正仿宋简体,小三号 ) 发 表 人(方正仿宋简体,小三号 ) 单位名称(全称、方正仿宋简体,小三号 ) 年 月 日 (方正......

    石油工业2012年优秀QC小组成果

    油质协字〔2012〕9号 关于表彰2012年度石油工业 QC小组活动成果奖和荣誉奖的决定 各企业工作站、直属单位会员: 在过去一年里,石油工业QC小组活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目标,......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的编写方法[推荐]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的编写方法 1、编制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 ---文字精练,字迹清晰。 ---整个过程符合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要逻辑性强,前后呼应。 ---能用图表,不用文字。......

    QC小组

    1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广泛深入地开展QC小组的活动,使QC小组活动规范化、程序化,保证QC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公......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QC小组活动取得了成果,无论是“有形成果”还是“无形成果”,都应认真总结,整理出成果报告。这既有利于成果的交流和评选,更有利于小组成员通过总结活动......

    QC成果报道

    QC成果报道 2011年产品服务部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制定的各项生产指标。于此同时,在生技部组长张有学的带领下,和生技部成员的积极参与下,产品服务部QC小组所做的Q......

    QC小组演讲稿

    QC小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仇雯,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成果,。 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敲开本次QC活动的大门,让我们沿着PDCA循环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