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窃取国有档案案例
窃取国有档案案例
公诉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兰成仕,男,42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因涉嫌窃取国有档案于 2001年 1月 22日被逮捕。
被告人:李兆斌,男,36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因涉嫌窃取国有档案于 2001年 1月 11日被取保候审。
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窃取国有档案一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人民检察院向哈密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巴里坤县法院)的 27册档案卷宗盗出后藏匿、丢弃。兰成仕、李兆斌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窃取国有档案罪,应依法惩处。
被告人兰成仕辩称:我没有参与起诉书指控的窃取国有档案行动,证人之间具有串通和栽赃陷害我的可能性,现有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起诉书的指控不真实、不客观。请法庭坚持孤证不能定案的原则,宣告我无罪。
被告人李兆斌辩称:我只是协助兰成仕隐藏而未非法占有国有档案,因此不构成窃取国有档案罪。在此案中,我只是从犯,且归案后认罪态度好,社会危害性较小,希望法庭对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哈密市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均是巴里坤县法院的干部,且对该院领导胡某某心存不满。
1999年 12月,巴里坤县法院为做好档案达标工作,重新装订已归档的案件卷宗。被聘用参加此项工作的王莉(系胡某某的亲戚)将准备重新装订的 27册卷宗(内有刑事案卷 25册、执行案卷 2册)放在该法院图书室内。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借机盗出这些卷宗,由兰成仕谎称“废纸”送往周秀萍家存放。事后,兰成仕、李兆斌草拟了一封信,让李兆斌的二叔李贵清帮忙在兰成仕的宿舍重新抄写后,复印数份发往有关部门,控告胡某某用人不当致使法院案卷丢失,胡某某还在事后包庇丢卷人王莉。2000年 12月,兰成仕、李兆斌得知公安机关已着手侦查县法院档案丢失一事,遂将藏匿在周家的案件卷宗取走,丢弃在巴里坤县法院门口的“极流”理发店屋顶上。2001年 1月 8日,经李兆斌指认,公安机关将丢弃的案卷追回。经巴里坤县保密局鉴定,被盗的 27册卷宗中,属绝密级的卷宗 2卷,秘密级的卷宗 4卷。
以上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
1、巴里坤县法院的报案材料、“更正说明”及证人王莉的证言,证明巴里坤县法院失窃案卷的时间、数量等情况;
2、证人周秀萍、孟庆峰的证言和被告人兰成仕 2001年 1月 9日的亲笔供述,证明 1999年底兰成仕曾将一塑料编织袋“东西”放在周秀
萍家,2000年 12月兰成仕、李兆斌共同到周秀萍家将“东西”拿走;
3、证人李贵清、王义花的证言,落款为 1999年 12月 26日、署名为李天山的匿名信一封,哈密地区公安局哈地公文检字(2001)第 06号笔迹鉴定书一份,证明匿名信确实为李兆斌和一个穿法院制服的人让李贵清帮忙抄写的;
4、辨认笔录两份,证明经证人李贵清辨认,让其抄写信件的男子是被辨认人员中的 4号(即兰成仕),而其抄信的地点是位于建行家属宿舍楼一楼的兰成仕宿舍;
5、辨认笔录两份,证明经证人周秀萍和被告人李兆斌分别辨认,被公安机关追回装有案卷的塑料编织袋,正是曾经存放在周秀萍家的塑料编织袋;
6、现场照片,证明巴里坤县法院门前的“极流”理发店屋顶上,有被丢弃的档案;
7、提取及返还物品清单,证明经李兆斌指认,在“极流”理发店屋顶上提取到丢弃的档案,该档案已经发还给失主巴里坤县法院;
8、巴里坤县档案局的说明和巴里坤县保密局的密级鉴定书,证明巴里坤县法院保管的所有档案属于国家档案,被盗的 27册卷宗中属绝密级的有 2卷、秘密级的有 4卷。以上证据经庭审质证、认证,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根据。
哈密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因对领导不满,为构陷他人而采取秘密手段窃取国有档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三款规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此条规定的窃取国有档案罪,是指采取秘密手段获取国家所有档案的行为。该罪主体可由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侵害的对象是国家所有的档案,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而窃取,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秘密窃取的行为。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由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每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所有的档案,是指由国家档案部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其他组织保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档案。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案卷对国家和社会均有保存价值,是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诉讼档案。
本案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都是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且均为人民法院的干部,不仅明知他们窃取的是等待重新装订的诉讼档案,而且明知这些档案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兰成仕、李兆斌实施窃取行为,并非想占有这些诉讼档案,只是以此来陷害本单位领导。刑法设定窃取国有档案罪,是要通过惩戒来禁止、杜绝窃取国有档案的行为,并非惩戒窃取行为造成的恶果。因此,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窃取国有档案的行为即构成本罪,不问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如何,也不问其窃取后如何处置国有档案。兰成仕、李兆斌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条规定的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 的行为。本案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窃取的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中,有绝密级卷宗 2卷,秘密级卷宗 4卷,一行为竞合了窃取国有档案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法定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第三款关于“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对兰成仕、李兆斌的行为,不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窃取国有档案是为了陷害本单位的领导,然而其陷害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不另定罪。
综上所述,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的行为已构成窃取国有档案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起诉书的指控定性准确。在本案中,兰成仕既积极预谋策划,又主动实施了窃取档案、拟写匿名信及转移赃物等一系列行为,归案后在证据面前仍不认罪,其无罪辩解不予采纳。李兆斌积极配合兰成仕实施犯罪行为,故其关于自己是从犯的辩解不能成立。李兆斌归案后能如实坦白自己的罪行,并能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追回国有档案,确有悔罪表现,故其要求从轻处罚的意见可以采纳。据此,哈密市人民法院于 2001年 9月 17日判决:
一、被告人兰成仕犯窃取国有档案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二、被告人李兆斌犯窃取国有档案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五年。
被告人兰成仕、李兆斌不服一审判决,向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兰成仕的上诉理由是:我没有与李兆斌预谋窃取案卷,也未实施窃取国有档案的行为,巴里坤县法院丢失案卷与我无关。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巴里坤县保密局无权对巴里坤县法院的卷宗作出保密级别的鉴定。原判认定兰成仕与李兆斌在本案中的作用相当,但对兰成仕却判处明显比李兆斌重的刑罚,是量刑不当。请求二审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判决。
李兆斌的上诉理由是:我是本案从犯,且认罪态度好,应当从轻处罚。一审不认定我为从犯,量刑过重,请求改判。
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兰成仕在本案中积极策划、主动实施窃取国有档案、拟写匿名信及转移赃物等行为,均有相应的证据证实,其提出的上诉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信。兰成仕归案后拒不认罪,毫无悔改之意,一审从重处罚是适当的,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上诉人李兆斌在作案时的作用与兰成仕相当,但归案后认罪态度好,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追回被窃取的案卷材料,有悔改表现,原判在量刑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些情节,故对李兆斌判处了较轻的刑罚。李兆斌要求认定从犯、请求从轻处罚的上诉意见,不予采纳。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于 2001年 11月 20日裁定: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二篇:国有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国有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三峡分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其更好地为公司在建工程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所称档案指我公司成立以来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设备仪器、物资采购、人事工资、财务审计、培训教育及工会、党政团工作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底图、图表、文字材料、图片、声像资料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各单位各部门配备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明确岗位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 公司档案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原则。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
2、统筹规划并负责公司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3、负责对各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档案室及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及公司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3、指导本单位各部门文件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4、负责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七条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及项目部根据管理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将需归档文件交档案统一立卷归档,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自行留存。
第八条投资项目及承建施工项目的竣工资料管理工作,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负总责,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移交工作;
第九条 各职能部门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移交工作。
第三章文件材料的形成及归档
第十条归档的文件材料来源
1、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
2、外来的(包括上级、下级和同级)对本单位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
3、以公司资质中标项目的竣工资料;
4、派出(包括境外)机关应交的文件材料;
5、参与投资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应向本单位交的文件材料;
6、参与的合作项目中合作单位应提供的文件材料。
第十一条档案归集范围及责任部门:
1、党群工作:主要指党务、组织、宣传、纪检、工会、人武、共青团及相关学会、协会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总经理办公室)
2、行政管理:主要指行政事务、安全保卫、法律监察、审计工作、人事管理、教育工作、医疗卫生、后勤福利等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总经理办公室、社区管理部、人力资源部)
3、经营管理:主要指企业改革、经营决策、计划与统计工作、投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房地产清查、境外项目管理、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及招投标项目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生产经营部、机电管理部、财务部、国际工程部、市场开发部)
4、生产技术管理:主要指质量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环境保护、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金结机电技术、科技项目研究及工程技术攻关、防汛检测、质量管理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生产经营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机电物资部、总经理办公室)
5、设备仪器:主要指设备仪器的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造和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机电物资部)
6、会计工作:主要指会计凭证、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它会计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财务部)
7、职工档案管理:主要指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死亡职工)的履历、鉴定、考核、职称与职务评聘、奖励与处分、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文件材料。(人力资源部)
8、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指科研项目的调研立项、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推广应用、科技引进及测量、检测、试验技术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科技管理部)
9、企业荣誉及形象宣传档案:包括工程创优,科研成果评比奖及各种涉及公司对外宣传的影像宣传资料。(总经理办公室)
10、其他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十二条 应归档文件材料的介质形式
1、文件、图纸;
2、存储电子文件的光盘、磁盘;
3、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底片;
4、实物(奖牌、奖杯、证书等)。
第十三条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完整、准确、系统。文件材料整理符合现行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及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按要求填写归档时间、保管期限、页数及分类号等相关内容。文件书写和载体材料应能耐久保存。归档的电子文件,应有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保存。
第十四条归档的时间
1、文件材料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的第二年上半年归档;
2、外购设备仪器或引进项目的文件材料在开箱验收或接收后即时登记,安装调试后归档;
3、企业职工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
4、在建工程档案在项目完工后一年内归档,工程图纸、工程标书等项目文件材料应在项目工程交付使用后及时归档,周期长的可分阶段、单项归档;以公司或子、分公司资质中标以及有公司或子、分公司参与的联营体中标,对外承接的建筑施工项目竣工资料,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一个月内,向相应层级的档案管理机构移交项目竣工资料。
5、会计文件材料在会计终了后由会计部门整理归档,统一集中管理。
6、电子文件逻辑归档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与纸质文件归档时间一致;
7、磁带、照片及底片、电子相册实物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应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档。第十五条本单位主办项目,应保存一套完整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协办项目,在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之外,应将副本或复制件送交主办单位保存。编制交接表,当一项资料由经办人交档案专管员归档时,应登记并双方签名。
第十六条凡单位或项目部撤销或终止的,档案处置工作应当由被撤销和终止的单位负责向接管其职能的单位移交;单位合并,档案处置工作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单位分立,档案处置工作由分立后的单位协商办理。
第十七条档案室应根据需要编制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和底图目录,以提高检索效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在充分利用公司档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网上检索。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库房应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并有防盗、防火、防光、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安全措施。
第十九条凡是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须填写移交清册一式二份,随归档的文件材料向档案部门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二十条档案室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必须遵守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保密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建立完善的查借阅制度,防止档案材料的丢失和泄密。确因工作需要复印、翻印档案内容的,必须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借阅期限不得超过15天,到期归还;如需再借,应办理续借手续。档案专管员和公司工作人员均应遵守保密制度,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调阅者不得发生涂改、勾画、裁剪、抽取、拆散、调换等损坏档案行为。第二十二条外单位借阅档案,应持有单位介绍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经总公司主管领导或总经理、党委书记批准。
第二十三条公司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是:凡是反映本公司主要职能活动的,对本公司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为永久保存;凡是反映本公司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期内对本公司工作查考有利用价值的各种资料,为长期保存;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公司有查考利用价值的资料,为短期保存。
第二十四条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送鉴定小组审定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进行销毁。
第二十五条档案销毁的具体工作由总经理办公室承办。销毁档案时,要有两人鉴销;销毁完毕后,鉴销人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销毁清册永久保存。
第二十六条凡单位撤销或终止的,档案处置工作应当由被撤销和终止的单位负责向接管其职能的单位移交;单位合并,档案处置工作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单位分立,档案处置工作由分立后的单位协商办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由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承包施工项目的竣工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纳入对项目部的经营责任制考核;项目部违反本办法规定,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完整地移交项目竣工资料档案的,不予进行责任制考核兑现;发生竣工资料档案损坏或遗失,给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追
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对不归档、涂改、抽换、丢失、损坏、伪造、盗窃、隐匿和擅自销毁而造成档案丢失或损坏的直接责任人,由责任者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责令其给予经济赔偿。触犯国家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类档案管理有专门规定和要求的,从其规定。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制订的档案管理规定、办法,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三十一条
-2-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开始施行,具体实施细则由总经办负责解释。
第三篇:档案保密案例
档案安全案例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包括档案馆库安全、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三个方面。
一、档案馆库安全
这是保证档案实体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档案库房建设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达到防光、防火、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八防标准。国家档案局与建设部共同颁布有档案馆建筑规范。
防火。这是档案馆的首要任务。档案库房内绝对禁止吸烟。不过,但有时候可能只是不经意间的疏忽,都会酿成大祸。我们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在办公桌上放了一个鱼缸,结果夏季的某天,她正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就闻到明显的烟味,四处察看,发现墙边的一把布艺椅子出现了一个烧过的洞,而且正冒烟。原来就是球形的鱼缸产生的透镜作用,将灸烈的阳光折射到椅背上,引起包装布的燃烧。幸好当时她在室内,及时发现,如果时间长了,可能会引发火灾。所以档案库房中严禁摆放与档案保管无关的杂物,而且应当采取防爆灯、烟感报警等措施来杜绝发生火灾的隐患。
防水及防潮。防水主要是防止采暖管及供水管的爆裂。这方面也有惨痛的教训。某公司下属某二级分厂准备庆祝建厂**周年,特地从档案室中调出当年建厂时一些文件原件、领导批示和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放在陈列室中布展。结果当晚暖气爆裂,将展品淹没大半。很多珍贵的档案原件被毁,无可补救。
还有一些档案是放在形成部门保管不善,受潮霉变,移交归档时已经形成“档案砖”,如当年的调转介绍信,很多卷已经粘连在一起,根本没法逐张揭开。结果在**年开始的人事档案检查工作中,很多查找当年调入调出依据的利用者都失望而回。所以,档案库房要禁止设置水龙头,防潮防霉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档案实体安全。也称档案载体安全。
是指档案案卷,包括电子档案的光盘等磁性载体的安全。字迹的褐色、纸张的老化、反复利用的磨损、还有丢失、被盗等事故,都会危害档案的实体安全。
在档案界有个全国学习的模范――刘义权,他在整理或者看档案时,是从来不在桌上放水杯的,防止一时不慎,碰倒水杯,损坏档案。所以,现在档案界都在提倡数字化,不只是网络利用方便一个目的,同时也有减少档案磨损,有效保护档案实体安全的更深层原因。
说到档案实体安全,就不得不提档案史上最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了。1921年前后,北洋政府财政艰窘,政府各部门自筹款维持。已有几年支不出薪水的教育部就把所存的清代大内档案作为废纸,以银洋4000元拍卖给了西单同懋增纸店,用这些钱来维持教育部运营。这些档案重约15万斤,装满八千麻袋。纸店搜拣了一部分档案出售,大部分渍水后用芦席捆扎,准备运到唐山、定兴去作“还魂纸”――即再生纸。清朝遗老罗振玉得知这一消息,以12000大洋购回这些档案,并对其中部分档案进行整理,但已损失两万斤约数十万件。1924年,因财力不支,罗氏将档案以16000大洋转卖给前清驻日公使李盛铎,1929年李盛铎又将这部分档案以18000大洋转卖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始得归公。几经周折,剩下的大约5万斤,约1700麻袋,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财产。1958年3月12日,国家档案局开始清理这批档案。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如明崇祯年间的科抄、行稿,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的修改稿残档。1958年9月25日,国家档案局给国务院写了清查报告。至此,这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终于完结了。这批整理成卷的档案,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
三、档案信息安全
目前,这是档案安全的重中之重。不只是要杜绝失密泄密事故,同时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有个现实的例子:追缴一吨半涉密地图
2002年9 月1 日(星期天),东北N 市的古玩市场很热闹。N 市保密局的邢军对古玩市场很感兴趣,经常来这里转转。
邢军一边走一边欣赏。当走到一个卖旧书的地摊前,无意中发现几叠地图,与旧书刊放在一起显得特别打眼。邢军蹲下身去细看,这一看着实让他心中一惊:这是一批涉密的地图。图的右上角边缘处“机密”二字赫然在他眼前,再仔细看,图的四月几乎都有标注与说明,出版时间都是六七十年代,右下角处清清楚楚地印着保密说明:“本图为国家机密资料,使用单位应按保密规定编号登记、严密保管、控制使用、妥善运转。不得复制,不得遗失。如发生失密泄密事故,应即查明责任,严肃处理。使用完毕后,视情况分别归档保存,监督销毁,妥善保管或退回发图单位。”当时邢军未带执法证,就问了问情况,买了几张地图走了。月2 日一上班,邢军将所买标有“机密”、“秘密”字样的地图拿给局里同志看,并讲述了买图的经过。如果此机密级、秘密级地图没有解密,就可认定是一重大泄密事件。
根据买图时所了解的情况,保密局决定请市安全局协助调查。
月7 日(星期六),保密与安全联合调查组开始追踪图纸来源。
据商贩交待说,地图是从废金属购销站买来的。
在购销站,其法人代表陈某找出了购销经营中的账目记录。陈某回忆说,地图是2002年1 月11日由某造纸厂送来的。
根据造纸厂主管业务的厂长韩某回忆,这一吨半地图是2001年底,由4 个人用卡车送来销毁的。韩某虽记得一些细节,可就是没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经调查组分析认定,这些地图肯定是某上级测绘部门发给所管辖单位的,况且每张图的背面都有统一的一组号码,上级主管部门不可能没有记载。所以,应到印发地图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鉴定。同时,鉴定这些图是否还在保密期限内。于是,保密局局长带人持图去A 市的测绘主管部门进行鉴定,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很快就得出结论:此图是发给驻N 市某中直测绘单位的,且未解密。
泄密事件至此已经很清楚了。早在2001年11月4 日,驻N 市某测绘单位气象室图库搞维修,负责人陈某未经请示、登记、审批,擅自带领手下3 人将2 吨多的涉密地图运到N 市某造纸广销毁。由于地图材质特殊,打成纸浆有困难,所以造纸厂将其卖给了某废金属购销站。2002年3月至8 月间,购销站先后多次将涉密地图以每市斤1 元的价格分别卖给田某等3 名以卖旧书为业的商贩200 多公斤。
这起泄密事件查清后,驻N 市某测绘单位党委对此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和有关人员做出了严肃处理。给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图库负责人陈某行政撤销职务处分;给负有领导责任的、图库负责全面工作的副主任王某行政严重警告处分;给图库工作人员刘某行政严重警告处分;对图库以安全保密为专题,进行一次集中整顿;单位领导在本单位党委会议上做出深刻检查。
根据有关法规,有关部门做出处理决定:对N 市某造纸厂进行通报批评,给予主管业务厂长韩某撤销厂长职务、调离岗位的处分,给予该厂法人代表鞠某行政警告处分;对某废金属购销站通报批评,给予购销站法人代表陈某以警告处分:对上述相关单位;人员在营销涉密地图过程中的非法所得予以没收。
值得深思
当看到涉密地图以吨为单位堆在眼前时,带给人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当其堂而皇之地游走于众人之中时,竟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它们是不该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倒卖涉密地图的购销站和摊贩固然有错,但这种错误怎及得上某测绘单位对涉密资料的不负责任来的大而可怕呢?
这起泄密事件的主要责任则在驻N 市某测绘单位。一是当事人缺乏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只图省事方便,不认真执行测绘监销的保密规定,从而造成了秘密地图大量流向社会。二是内部管理疏漏,销毁涉密地图不履行请示、登记、审批手续,擅自做主,为一些贪图小利的人转买转卖创造了条件。试想,如果该单位把好最后销毁这一关,还会发生泄密事件吗?
档案销毁是有严格程序的。首先,这个档案要超过了保管期限,而且失去了利用价值,然后要有档案人员与专业人员共同进行鉴定、有主管领导的审批签字,然后由执行人与监销人共同现场监督档案的销毁,销毁清册要归档永久保存。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销毁程序。上面涉密地图的例子就是个非常严重的失密事故。所以,事实上,档案的鉴定和销毁目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责任太大了。
第四篇:档案利用案例
档案利用案例
2016年8月,xx林场职工区某因个人档案中没有其当年下乡当知青的材料,其下乡期间的工龄便得不到认可。为此,他多处查寻,均未找到。后来,他来到我档案室咨询。根据其提供年份资料,为其找到相应的知青下乡名册,为其办理手续提供了依据。该群众表示感激。
2016年10月,后勤管理处对xx办公室进行电力改造,档案管理人员经查找相关资料,及时提供平面图、电气图纸资料,确保了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篇:档案鉴定 案例
档案鉴定 案例
档案鉴定理论:
档案鉴定就是对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挑选出有价值的档案交档案机构保存,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档案鉴定 案例。它直接决定着档案的存毁,是档案管理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
(1)历史发展:
A.20世纪初的“年龄鉴定论”,是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于1901年提出的,这一理论体系由六条一般原则和七条具体标准组成,其鉴定标准可概括为档案内容和档案来源两方面。其档案鉴定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他第次提出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的著名论断并设定了具体的禁毁年限;他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鉴定原则与标准;他第一次提出了档案来源是最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
B.20世纪20年代的“行政官员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核心观点就是档案人员不宜参与文件的鉴定和销毁,鉴定应由行政官员自行决定,一方面,他认为文件证据的神圣性是行政官员决定鉴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他认为档案人员参与文件鉴定至少会带来两种负面后果:一是档案人员在鉴定中的个人判断会玷污档案作为原始证据的神圣性,二是档案人员的干预也会妨碍档案保存目的的实现,不利于满足历史学家和其他研究者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明显的局限性:第一,行政官员由于缺乏客观的历史文化意识,单独自行决定档案的存毁,不利于维护档案的原始证据性;第二,排斥档案人员参与鉴定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总体质量;第三,排斥档案人员参与鉴定也不利于档案价值的充分发现与实现。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职能鉴定论”,波兰学者卡林斯基在借鉴迈斯奈尔的基础是提出,认为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国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他把档案分为两类:一类是最高行政机关的文件,一般应永久保存;一类是低级机关的文件,只需保存一定时期后就可以销毁。他还提出了鉴定单份文件的具体标准,即所谓的一般标准、法律标准、行政标准、历史标准、地理标准、替代标准和典型性标准等。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不仅强调档案价值的鉴定与形成机关的地位和职能直接相关,而且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D.20世纪50年代的“文件双重价值论”,是由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提出的,在1956年出版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鉴定理论,他认为公共文件具有两种不同的价值,一是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二是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第二价值,鉴定材料《档案鉴定 案例》。具体来说,第一价值体现为行政价值、法律价值、财务价值和科技价值,第二价值包括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形成机关的行政官员对第一价值负主要责任,而鉴定第二价值则应由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完成。与詹金逊和卡林斯基的鉴定理论相比,双重价值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与深刻之处:大力主张档案部门及其人员积极参与鉴定工作;主张从文件自身属性与利用者需求的关系角度来判断档案文件的价值。谢被誉为“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之父”。
E.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利用决定论”,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菲斯本、布里奇弗德和芬奇等。核心观点是将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的实际利用和预期利用视为档案鉴定的最重要标准,鼓吹第二价值决定档案的根本性质。局限性不容否认:使档案鉴定过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破坏了文件在其形成者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机联系。
F.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文献战略”和“宏观鉴定理论”。“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是德国布姆斯最早提出,主张档案应体现文件产生时期的社会价值,但这种价值最好不是直接通过研究社会公共舆-论来确定,而是间接通过了解重要文件形成者的职能来判断。
“文献战略”由美国的塞穆尔斯于80年代中期提出,认为鉴定的起点不再是检验具体文件,而是分析文件产生的背景,特别是现代社会中面对机关频繁变动的现实。“宏观鉴定战略”是加拿大特里•库克80年代末提出的,认为应全面考虑社会结构、文件形成过程、文件形成者及其职能等多种因素。以上三种鉴定理论具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有把档案鉴定提升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都认为档案价值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二是它们都超越了传统鉴定理论中的价值标准,转而强调职能鉴定标准。
(2)基本内容:
对档案价值的认识(档案自身的特点、社会对档案的客观利用需求);对鉴定原则的鉴定(苏联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原则、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我国提出档案鉴定原则的内容是:必须从社会的总体需求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民兵的观点来判定档案的价值);对鉴定标准的制订(档案的来源标准、内容标准、形式特征标准、相对价值标准、效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