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庙会简介(样例5)

时间:2019-05-13 19: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庙会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庙会简介》。

第一篇:文化庙会简介

中原文化庙会简介

一、活动宗旨

千百年来,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庙会源远流长。地处华夏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庙会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是中原文化庙会就成为传承文明,弘扬文明,弘扬国粹,振奋精神,愉悦民众的海内外著名的大型文化盛会。

作为河南省的成熟文化品牌及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中原文化庙会”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每年庙会都能吸引省内及周边省份数十万观众的参与,并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均多次对中原文化庙会进行了报道,河南卫视、大河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在每年庙会期间都会以大量专题、大幅版面对庙会详加报道,甚至开辟专栏对庙会现象进行讨论。

“中原文化庙会”一直以来都紧扣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以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人文与自然、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堪称中原文化的聚集点。本届庙会正是拟在通过中央电视台造势、展示河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逛庙会的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的同时,重点展示郑东新区的发展建设成就,让观众在了解东区,认识东区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服务东区、建设东区。

二、主办及承办单位

中原文化庙会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军区政治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交通厅、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文联、河南省广电厅、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工商局、共青团河南省委、郑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河南汽车公园文化有限公司和河南北国之春电视有限公司承办;由河南电视台、大河报社协办;由《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工人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青年报》、《今日消费报》、《河南广播电视报》、《郑州广播电视报》、郑州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交通广播电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河南文艺广播电台、郑州经济广播电台、郑州文艺广播电台等为媒体支持单位。

中原文化庙会已成为政府主办、社会承办、公司运作的成功范例。

三、庙会内容

自2002年以来,每年一届的春节中原文化庙会在郑东新区内的国家森林公园赛车场内隆重举行。庙会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每天都吸引了数万人前来。过大年,逛庙会,看精彩花会大赛,赏惊险民间绝活,听传统地方大戏,玩格式趣味游戏,吃南北风味美食,高空王子挑战极限生存世界纪录,濒临失传的大型民间焰火《打铁花》,国内气势最为恢宏的大力王狮子,陕北皮影戏、天津扁担歌、北京西洋镜、汴京古踩高跷、相州背歌抬歌、气功、魔术、飞车、摔跤等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群众还自发地来舞旱船、扭秧歌、抖空竹、滑滑板,参加梨园春戏迷擂台赛和体育比赛„„ 中原文化庙会每年设有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大型花会表演、民间绝活表演、戏曲演出、大型情景民俗表演、歌舞表演、杂技表演、马戏表演、体育表演等;还有大量群众参与性节目和游艺节目。

中原文化庙会主会场内还有风味名吃一条街、民间工艺一条街、购物一条街、书市一条街、汽车电影院、广场篝火晚会、各类艺术展等。

中原文化庙会期间还成功地举行了打破高空生存吉尼斯世界纪录,和抢救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的精彩活动。

中原文化庙会紧扣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以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人文与自然、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堪称中原文化的聚集点。庙会充分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儿童的乐园、青年人的感情交流中心。

(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河南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22项属于河南,位于全国前列。今年春节中原文化庙会就将重点展示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逛庙会的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全民共建“文化河南”的意识。

以图片、文字及数码特效、有声杂志、投影等形式展现河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浚县的民间社火和正月古庙会、淮阳的伏羲太昊陵祭典、上蔡的“重阳节”民俗,以及曾在中原文化庙会掀起热潮的确山打铁花、灵宝奇特的东西常骂社火、世界闻名的宝丰马街书会、安阳的周易文化等丰富内容。

其中一部分与这些非特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图片与故事将直接从从民间征集。

豫剧、曲剧、越调、大弦戏、罗卷戏、目连戏、道情、宛梆、四平调、大平调、怀梆、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王屋琴书、灶书、丝弦道、锣鼓书、皮影戏等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丰富多彩的戏曲曲艺串演将在初一至初七每天上午为市民们呈现,其中有部分剧种是首次在郑州登台亮相,有些剧种更是濒临失传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民俗文化主题区

在中国文化与民俗传统中,“福文化”表现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永无止境的向往、追求和寄托,“和”文化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与统一的理解与追求。长久以来,尽管对福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但健康是福,平安是福,清廉是福,奉献是福,知足是福,容人是福等深刻的思想本质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而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以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为本的“和谐文化”深深地渗入其间,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

(三)市民生活展区:

中原文化庙会注重走进百姓生活,既要让参与者感觉到庙会有参与性、观赏性、游玩性,更要对参与市民有教育性、实用性,让市民在庙会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得到实惠。庙会现场突出品味,风雅荟萃,雅俗共赏,以“吃”、“玩”、“逛”为主线,特别突出了“逛”。

为此,庙会会场分设了各个市民生活相关展区,让市民在游玩的同时,能得到各种最新最优的生活类信息,买到最称心如意的商品与服务:

 新春车展  新春楼展  新春宠物展  新春书展  新春家庭理财展  新春古玩展  新春年货超市  新春小吃超市等等

庙会期间,小吃超市将汇集国内众多名优小吃品种,并举行小吃评比大赛。进入庙会场地的每位观众都将得到三枚不干胶黄色庙会标贴,在品尝过自己心仪的小吃后,观众们可以将标贴粘贴在该小吃投票板上,每天晚上将对各小吃摊点的票数进行统计,并在庙会结束后,按天数综合计票。最终,根据观众票选的情况评出本届小吃大赛的优胜者。

中原文化庙会已经成为河南省会郑州的春节文化庙会旅游景点和最具人气的节日乐园,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中原文化庙会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高度赞赏,《中国文化报》评价为河南展现其灿烂文化的又一窗口,是河南省继《梨园春》之后又一国家级文化品牌;成为省委、省政府多年精心培育,着力打造的形象工程之一,也是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文化亮点之一。

四、相关评价

中原文化庙会是我省继《梨园春》之后又一国家级文化品牌。中原文化庙会是政府主办、社会承办、公司运作的成功典范。中原文化庙会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高度赞赏,《中国文化报》评价其为河南展示其灿烂文化的又一窗口。

中原文化庙会是省委、省政府多年精心培育、着力打造的形象工程之一。经过多年的健康发展,其产品轮廓清晰,节目内容丰富,参与人数日增,群众反映热烈,社会效益出色,经济效益俱佳,活动规模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期庙会中名列前茅,成为春节期间新闻媒体全面追踪报道的热点,是全国春节庙会的焦点之一。

中原文化庙会在我省文化建设和促进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均游玩的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参加厂商数千家。

中原文化庙会已经成为省会郑州新兴的节日文化旅游景点和郑州市春节最聚人气的活动场所。

中原文化庙会一直受到中央和各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每日电讯》、《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大河报》、《南方周末》、以及江苏、华南等强势媒体作出的重点报道多达1500余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联播》用了长达一分四十秒的时间播出了中原文化庙会的消息;香港凤凰卫视报道中原文化庙会时间则达到了三分钟;河南卫星频道和都市频道、经济生活频道、法制频道、文艺频道、科学教育频道、公共频道以及郑州市所有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集中地、大量地、突出地报道了中原文化庙会每天的新闻和专题。

第二篇:西安庙会文化

西安庙会文化 旅游管理一班 1006020125 梁春芳

内容摘要:通过写西安庙会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让我们能够系统的了解西安庙会文化,并对西安庙会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整理,以便于我们可以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引导和发展西安庙会文化。关键词:西安、庙会、origin、发展、举办时间、tincture、用途、开展意义、current situation、管理措施

一、庙会及庙会文化的概述

庙会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①。”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由此得出了比较完善的定义:庙会是指于特定的日子在寺庙内外进行宗教活动和交易的聚会②。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

现今,庙会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③。

二、庙会起源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楼观建清庙,谒祀老子,是庙会的先声。魏晋南北朝时,周至建起一些佛教寺庙,庙会渐兴。唐代李渊认李耳为远祖,在楼观大兴土木,修建规模宏大的宗圣宫等建筑。唐代皇帝6次到楼观,举行隆重的皇家谒祀大典。唐建中二年(781),副将伊斯出钱营建大秦寺,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月初七(2月4日,礼拜天)立碑,信徒集会庆祝50天,这是首次正式记载的周至庙会④。

庙会起源于祭祀、宗教活动和人们对集市贸易、旅游和文化娱乐等的生活需求。陕西省是诸多庙会的发源地之一,包括道教、佛教、清真寺等教会的宗教活动,以及对炎黄二帝及周代始祖与众多神仙与历史先贤的祭祀,是人们祈福、求子、祈雨攘灾、文化娱乐、旅游和物资交流等中国底层老百姓的活动场所。陕西省的庙会古老而繁多,庙会中的民俗事项极其丰富,可称民俗宝库⑤。

三、庙会发展

明清时期,庙会发展到顶峰,成为集宗教信仰、游乐玩赏、商业集市于一体的大众化的文化节日。有清以降,民间祭拜、道教祭祀、李氏家族及地方官员主持的各种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后因战乱、“文革”等历史原因,庙会曾一度中断,但民间自发的小规模祭祀活动从未停止过,并延续至今。鹿邑老子庙会从起源至今,保留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原生态,以其独有的内容传承历史,在中国庙会文化中具有独特性⑥。这对于扩大老子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传承老子文化,丰富、完善中国庙会文化,推动中国庙会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确定了庙会祭祀大典、铜像开光仪式、海内外李氏宗亲祭祖、《梨园春》擂台赛、中华武术表演、风味名吃一条街、精品文物展、大型文艺演出、精美商品展销、明道宫太清官游览等十大看点。庙会内容新颖,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特色浓厚,受到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游客的普遍欢迎。

在唐代得到了一个很大地发展。傅功振先生向我们阐释道:唐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那时,胡人喜好娱乐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到汉人的生活中,所以,一向庄重肃穆的祭祀、祭拜活动中,也被加进了娱乐的成分,人们从“娱神”逐渐走向了“娱人”,而且,唐代长安城商业的发达也使庙会的商业味儿浓了起来,于是,从唐代开始,庙会祈福、娱乐、商业的特点便基本齐全了,后世便将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庙会形式延续下来。

四、庙会时间⑦

庙会时间均以农历计算,佛教、道教和回民清真寺古会日均有固定时日,下面以西安市大慈恩寺会期、道教以西安市都城隍庙会期、清真寺以西安市大学习巷清真寺会期为准。

1、大慈恩寺(佛教法相宗祖庭)。西安市大雁塔周围。会期为:弥勒菩萨诞辰正月初一日;正月十六日古会;释迦牟尼出家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涅槃二月十五日;观音菩萨诞辰二月十九日;普贤菩萨诞辰二月二十一日;文殊菩萨诞辰四月初四日;释迦牟尼诞辰四月初八日;韦驮菩萨诞辰六月初三日;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大势至菩萨诞辰七月十三日;地藏王菩萨诞辰七月三十日;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药师佛诞辰九月三十日;阿弥陀佛诞辰十一月十七日;释迦牟尼成道十二月初八日。此外,每月初一、十五和三十日等为斋期。

2、西安市西大街都城隍庙会。每月初一和十五日(朔望日)祈祥道场;玉皇诞辰正月初九日;药王诞辰二月初二日;太上道祖(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东岳大帝诞辰三月二十八日;鼓乐演奏四月初八日;吕祖诞辰四月十四日;财神诞辰九月二十二日;清明节和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度亡道场;寒食节十月初一日。

3、西安市大学习巷44号清真寺。一月二十九日阿舒拉日;三月二十一日(教历三月十二日)圣记;八月十日登宵夜;八月二十八日拜拉特夜;九月十三日入斋;十月八日海德尔夜;十月十三日(教历九月为斋戒月,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开斋节;十二月二十日(教历十二月十日)古尔邦节。

五、庙会特征

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庙会文化活动伴随着庙会的开始而发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庙会文化活动是庙会的附属品,带有为庙会聚集人气,留住信众以及为之助兴的性质,后来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祭祖、悼殇和传说等起因的庙会,传承了历史和乡土文化,是凝聚民心,教育人们热爱家乡,激励人们建设和保卫家乡的纪念活动。终南王才屯三月祭竹笋会,是村民祈求竹子丰收的庙会。西安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纪念 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

(二)娱乐 庙会必演戏,较大庙会唱1台大戏,也有2台大戏对唱的,称对台。翠峰山娘娘庙会在民国时,每年逢会唱戏10余台。近年来一般唱大戏三四台。1989年全市庙会演2000余场次,18个县剧团在周至庙会轮流上演。1990年在县公安局登记唱大戏的庙会48台,仅演出费一项支付百万余元,加上交通食宿费则在120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未登记的近百台大戏。演皮影、木偶则称小戏,演杂技、马戏为助兴。因此,庙会演戏实在是周至戏剧发展的支柱。俗称庙会是凭神唱戏,指神作乐⑧。

(三)工艺 庙会是民间艺术的检阅。社火、高跷、龙灯、纸扎、蜡塑、锣鼓、仪仗、民间舞蹈等大型民间艺术活动,是庙会的高潮。如正月十五青化村元宵灯会,家家门前悬挂彩灯。正月十七终南镇马蓬灯笼会,家家打1竿花纸,1只彩灯,放河灯,宛如长龙游。哑柏镇仰天村二月二龙灯在仰天河畔举行饮龙庆典。终南镇豆村四月八蜡塑艺术堪称奇绝,高1米有余,直径0.7米,重32.5⑨公斤的大蜡上,塑有神形兼备的花果草虫,曾在西安展出。庙会上,以村为单位组织纸塑。各村的纸塑艺人,用竹苇做骨架,用纸塑出亭台楼阁、山水花草,饰以戏剧或历史人物故事,浓墨重彩,精雕细刻。正会之日由村人抬至庙会上竞赛,然后在神象前火化。俗称纸火。镇东村、阳化村的马社火和高抬芯子远近闻名,仰天村的青瓷焰光尤为精彩。

(四)商业经营 主要是饮食和小百货。沿山庙会有山货土特产交易,农忙前的庙会主要是农具和生活用品交易、牲畜交易、木材交易等。70年代将哑柏镇的二月

二、马召十月

十、终南镇四月

八、县城八月二,骆峪十月十五等庙会改为物资交流会,可见庙会商业经营的重要。集贤庙会,日上市牲畜近万头,晋、豫、甘、宁等省区亦有客商交易。日上市饮食摊点600余个。司竹乡火神娘娘庙会饮食服务业收入约4.8万元。楼观台二月初十会,东楼村80%的农户从事饮食服务业。商品交易范围从农副产品扩大到服装、布匹、百货、工艺品等工业和手工业商品⑩。

(五)迷信 迎神赛社是庙会的主要内容。社内某村主办庙会,会前迎神,前有数十面彩旗,数十人的锣鼓队,尾随村民数百人,手捧香火,神情肃穆。1987年2月28日镇丰村东岳庙会,庙会大棚插杏黄旗8面,挂绣帐3面,上张绣花顶。司竹火神庙设香坛3处,楼观台设香坛10余处,会期日燃香蜡万余根,售香蜡黄表者百余人11。神汉巫师,趁机装神弄鬼。算命占卜者,摆摊设点。云游道士僧人,要求化缘布施。也有些神头,借庙会给村民摊派布施。

(六)组织 庙会社区下属数村或数十村,各村轮流办会。会前,由本社主办村推举神头。神头组织锣鼓铁铳队,敲锣打鼓放铁铳,沿户要布施,户主不给,队伍不退。给少了亦不走。神头选派人员,写戏、迎神、管理后勤、维持秩序,送帖请社内各村。正会之日,主办村须给社内各村管饭。

六、庙会的用途

庙会最早是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祭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归纳起来西安庙会具有以下用途:

(一)祭祖、祀神、悼殇 较大的宗族,在家庙(祠堂)每年举行祭祖会,由族长带领全族12岁以上的男性,入庙堂举行隆重的献祭仪式。礼毕,演戏、续家谱,在清明节于家庙举行庄严肃穆的祭祖会,而民间以祀佛、道、儒诸神为主。宋至民国,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诸神香火盛。如龙王庙、豆村司浪神伍员庙、山神庙、土地庙、火神庙、娘娘庙、财神庙、牛马王、关帝庙、城隍庙、菩萨佛爷庙等几乎村村都有,灶爷、仓神等家家祀奉。还有的是以悼殇为主,用此来纪念他们。如终南13村东老王会和哑柏镇、四屯乡10余村的正月十八老王会,纪念元末抗暴舍身保民的王氏3兄弟。

(二)传说 传说老子于楼观著《道德》五千言,楼观二月初十,西楼观二月十五,师家庵二月十五等庙会,为祭老子而立。翠峰山娘娘庙,传说唐武德年间李世民入山打猎,迷途遇索姑,指点迷津,封索姑为全贞娘娘,后世纪念索姑而立庙会。还有富仁乡龙过村庙会、终南大坚村七月七月索娘娘庙会、翠峰乡下宝峪屈娘娘庙会等,亦是依传说而立。

(三)交易 以交易为主的庙会,夏忙前有县城和终南豆村四月八会,楼观四月初一会等,主要交易夏忙生产工具和牲畜。广济乡桑园村三月二十三牛马王会、史务八月八会以交易牲畜为主。马召乡马召村十月十会,骆峪乡十月十五会,主要是山区农民交易山货土特产,购买入冬生活用品12。

七、开展庙会的意义

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和意义庙会发展到现在,不再是单一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已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一位研究庙会文化的专家说,从文化上讲,庙会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舞台和帮助,同时也为民间艺人、工匠、厨艺师等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讲,又是经商、服务、消费的聚集场所。所以,庙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人文面貌的改善和地方知名度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庙会的兴盛,庙会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1、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庙会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为民间艺术的展示、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平台。庙会是民间艺术大显身手的最佳场所,这些很少在正规舞台表演的民间舞蹈,民间绝技,民间曲艺,歌谣在庙会期间大放异彩,其存在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首肯。同时,由于有庙会文化表演活动的客观需要,大多数庙宇都组建有自己的艺术社团,如龙狮队,民间乐队,歌舞队等。一些频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靠之世代相传。如杏花镇斑石圣妃宫庙会的山歌对唱,就为当地山歌的传承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庙会的文化活动还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各地各类不同派别的民间艺术集中于一时一地表演,形成了民间艺术汇演之类的小格局,带有一定的竞技性质,其品位高低立见,质量优劣立现,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艺人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凡此种种,使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留、传播和发展13。

2、有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庙会文化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发挥了自娱自乐功能和休闲功能。庙会文化活动的主体是群众,组织形式是自愿自发,带有明显的自娱自乐性质,他们自导自演,自得其乐。而且大多数庙会的日期是节日或农闲,给群众的休闲消遣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其次,许多山区农村平时难得有文化娱乐活动,一年有几次庙会,客观上为群众送上了几场文化大餐,加上庙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倍感亲切的民间艺术表演,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作用,可以说庙会活动是基层文化活动的补充,一次大型的庙会,就是一场大型的文化活动。此外,庙会文化活动的经费多数是庙会方自筹或靠信众募集的,在某些方面减轻了文化部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济压力。所有的这些,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都是大大有利的。

3、有利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14 作为庙会文化活动主要内容的民间艺术,由于其古朴性和原始性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前来观赏,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已逐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新亮点,倍受世人关注。许多地方都将庙会文化活动与开发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局面。如杏花斑石圣妃宫庙会,以其美丽的传说,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歌艺术,为宣传天下第一石,带旺景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多年来,各地在创建文化大县,旅游强县的过程中,都大打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庙会文化功不可没。如德庆著名的龙母庙,品牌影响海内外,每年庙会期间游人如鲫,为发展该地的旅游产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庙会文化活动,以其作为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活化石的面貌,为各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八、庙会现状

如今庙会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许多地方的庙会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盖在公园或者广场等有趣的地方进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人们都喜欢赶庙会。庙会为方便购物,促进物资交流,繁荣市场,活跃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庙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

1、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庙会上出售的一些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洗发液、电池、服装、食品、饮料等商品,有的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合格证;有的已过保质期,质量毫无保证。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价格低廉,群众容易上当购买。更有甚者,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坑害农民。

2、大搞封建迷信活动。

庙会上,算卦的、看手相的神汉神婆,以预测婚姻、前途、考学、钱财、生男生女等为名,引诱过往群众上当,骗取钱财。另外色情演出频繁,乌烟瘴气,伤风败俗。这类演出,根本没有在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3、缺乏创新

庙会形式单一,经营模式粗放,缺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公司经营模式,一般就是匆匆忙忙办完,办完就结束了,期间没有庙会的任何延续项目,只能来年再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教授认为:“现在国内的庙会还只是做项目阶段,连基本的的运营模式都没有,经营很粗放,根本没有上升到专业运营的模式上来。”管益忻教授认为,“和迪斯尼、环球嘉年华这些同样是文化展示和给人制造快乐场所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规模和模式,而应该不断的把庙会经济的潜力挖掘出来。”

九、庙会文化的管理

庙会文化活动的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作为文化的继承者,应该努力做好文化的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6:

1、贯彻执行“提倡有益,允许无害,打击违法”的社会文化管理工作方针,确保此项活动沿着文明健康的轨道发展。

庙会作为封建历史时代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庙会文化活动也容易因这种色彩而被打入另类。清末孙宝宣《忘山庐日记》云: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我认为庙会活动也应作如是观。首先要加强庙会文化活动的研究,掌握新时期庙会文化活动的特点、作用和有关问题,为做好管理引导工作打下基础。庙会活动较多的县镇,可成立由文化,博物,民间艺术社团,庙宇管理者等有关单位部门组成的日常管理研究机构,对辖区内庙会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掌握第一手材料。对该地方的多个庙会文化活动情况了如指掌,确保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是执行“提倡有益,允许无害,打击违法”的管理方针,对庙会文化活动中有益群众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给予大力支持;对无益但也无害的允许其存在,并逐步将其引导到有益这方面来;对违法的,如利用庙会文化活动宣传封建迷信,挑动宗教纠纷,装神扮鬼骗取财物,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等,要及时取缔打击,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使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庙会文化活动沿着文明健康的轨道发展,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精心策划,推陈出新,使庙会文化活动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多数庙会文化活动都是自发性的群众性活动,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其组织者能力有限,策划水平不高,很容易将该项活动搞得低俗粗劣,多年不变。群众文化管理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在指导和帮助庙会文化活动上下功夫,通过精心策划,推陈出新,使庙会文化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更上一个新的台阶。首先是要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民间艺术节目进行整理加工,提高其艺术品位和档次,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如本县的民间舞蹈《五马巡城舞》就是在庙会文化活动表演后经文化部门整理提高,推向省群众文化欢乐节而获得成功的先例,目前该剧目已成为当地庙会文化活动的顶梁柱,并为当地申报民间艺术之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资源进行整合,将其办成民间艺术节或艺术大巡游,提高活动的档次。如本县江口北帝庙会,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策划,将整个活动策划成民间艺术大巡游,并邀请了相邻的郁南、德庆、梧州等地的民间艺术社团前来演出助兴,大大的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得到了群众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三是与旅游活动结缘,扩大社会效应。如斑石圣妃宫庙会,文化部门根据其庙宇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妹为民造福而建的特点,在庙会期间组织了相邻各镇有名的多个山歌队,在庙前大榕树下举行“仙韵远扬”山歌擂台表演赛,并提前与各个旅行社联系,组织了大批省内外游人前来观赏,多家媒体为其宣传报道,为宣传天下第一石景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庙会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庙会文化活动人数众多,各种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加强庙会文化活动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举措。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庙会文化活动的安全工作,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思想。在行动上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如在南丰渡头莲塘庙会文化活动期间,该镇文化站主动与公安,交通,村委会,庙宇管理者协调联动,将活动场所,道路交通,演出场所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措施做足,直到活动完全结束为止。由于措施到位,多年来都没有出现安全事故。此外,还要根据各个庙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落实相关的补救措施,以保证活动文明有序,安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① 《北方风俗类征〃市肆》引张培仁《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 ② 《中国商界》杂志 ③ 《文化体育志〃民间艺术》 ④ 庙会的起源.中国华文教育网.2007-11-02 [2010-03-20] 陕西日报 ⑤⑥ 庙会的起源.中国华文教育网.2007-11-02 [2010-03-20] 亦非,庙会产业化路漫漫(N)国际商报,2206.02.08(5)⑦ 地理网

⑧论文:庙会文化特点、作用和管理初探 ⑨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7日 08:2

4⑩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7日 08:24 11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7日 08:24 12 《北方风俗类征〃市肆》引张培仁《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 13 《文化体育志〃民间艺术》 14陕西日报 15南焱,庙会亟待市场化突破(J)中国经济周刊,2009(3、4期合刊,26-28)16南焱,庙会亟待市场化突破(J)中国经济周刊,2009(3、4期合刊,26-28)

第三篇:潮汕的庙会文化

鲁迅笔下的《社戏》,通过形象的文字彰显出江南庙会的乡土风情。海滨邹鲁潮汕,人文荟萃,办庙会、演社戏的习俗亦由来已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民俗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社”在当时的绍兴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社区与乡村。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潮汕的“社戏”一般有庙会戏、祠堂戏、喜庆戏等,大部分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多是谢神戏和祈福戏:谢神戏一般在农历腊月举办,一年到头,答谢神祇对乡土的庇荫;而祈福戏是在开春正月进行,祈求新一年合境平安,六畜兴旺。因此每年庙会戏的演出,比较集中在农历腊月与正月,当然其他月令也有,如三月廿三的妈祖诞、四月初八的哪吒太子诞等等。每逢神道的诞辰,如关帝、妈祖、玄天上帝、风雨圣者、三山国王、城隍、土地等的诞辰,神庙所在的乡村会举办祭祀活动,请来剧团演大戏。这些被奉为神明的,有的是善良美好的精神化身,如妈祖林默娘、雨仙爷孙道者等,也有往昔时保境安民,于国于家作出贡献的忠臣良将、民族英雄,如潮阳的双忠公张巡与许远,还有包公文拯等等。潮汕人民以祭祀的方式寄托着对忠勇正义的先圣前贤的敬仰之情。

庙会戏一般要演上三五天,甚至是十天八天,大的村社有的还请来多个剧团同时“赛戏”。“闹热”的村社人家往往倾巢出动,同时还邀请亲友前来看戏观礼,各户杀猪宰羊,盘飧佳肴,家醅美酒,盛情待客,以戏侑食。邻近的村民亦会闻风而至,游览庙会观看演出,人员绵亘数里乃至十数里,煞是“热闹”。

由于庙会戏的盛行,潮汕的国营潮剧团与民营潮剧团,一年到头多转战在乡村各地,演个不亦乐乎。庙会戏在演长连戏之前,一般都得先演出迎神吉祥戏,以博个“好头”,吉祥戏一般有《十仙庆寿》、《仙姬送子》与《京城会》等;每晚演戏快结束时,会奏动喜乐,由扮演状元、夫人的演员送神回庙,以求“好尾”。庙会戏向人传递的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最朴素的道理,正是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成为乡人村妇约定俗成近乎牢不可破的价值趋向,成了维系裨益于乡民和睦团结的价值标准。潮汕的庙会文化,寄予着潮汕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a5ylc66.com a7ylc65.com a6ylc99.com a2ylc32.com a5ylc67.com a7ylc66.com a6ylc100.com a2ylc33.com a5ylc68.com a7ylc67.com ylcvip1.com a2ylc34.com a5ylc69.com a7ylc68.com ylcvip2.com a2ylc35.com a5ylc70.com a7ylc69.com ylcvip3.com a2ylc36.com a5ylc71.com

a7ylc70.com

ylcvip4.com a2ylc37.com

a9ylc3a9ylc3a9ylc3a9ylc3a9ylc3a9ylc3

这些节日庆典,除了庙会戏,通常还有游神赛会,英歌舞、锣鼓队、仪仗队一应俱全。近些年,庙会活动还植入时代元素,潮汕一些地区借庙会同时举办书画、木雕、泥塑花灯、潮绣等传统潮艺文化展览。丝竹弦乐,民俗风情,将节日装点得更加缤纷多彩,亦增添了浓厚的“潮”文化氛围。在外的乡贤商贾,每逢庙会节日,也多提前回家参加庆典活动,捐资解囊,福泽乡梓。故因此,庙会亦成为联结闾里、敦睦乡谊的脐带,增强了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

a5ylc66.com a5ylc67.com a5ylc68.com a5ylc69.com a5ylc70.com a5ylc71.com a7ylc65.com a7ylc66.com a7ylc67.com a7ylc68.com a7ylc69.com a7ylc70.com a6ylc99.com a2ylc32.com a6ylc100.com a2ylc33.com ylcvip1.com a2ylc34.com ylcvip2.com a2ylc35.com ylcvip3.com a2ylc36.com ylcvip4.com a2ylc37.com a9ylc3a9ylc3a9ylc3a9ylc3a9ylc3a9ylc3

第四篇:福文化庙会策划案

2004中国(福州)福文化庙会

策划案(筹)

一、活动名称

2004福州(西湖)福文化庙会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

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庙会期间,商贾云集,生意十分红火。香客戏客人潮如涌,热闹非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于她新的内涵,使得庙会这一古老形式正焕发新的活力,演变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

随着福州市内及周边地区景点增多,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游客分流现象明显,使得福州西湖昔日游客若市的景象难觅。为了保护西湖文化作为福州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西湖举办庙会这一传统又新鲜的活动,全面展示福州风土人情的同时,引入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塑造“福文化庙会”的旅游品牌,每年一届,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和促进福州福文化的发展,而且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开拓旅游新市场,拉动当地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作贡献。

三、活动主题

逛西湖庙会,览民俗风情,祈国泰民安。

四、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04年10月1日至10月5日

地点:福州西湖公园(候选:左海、文庙、)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福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鼓楼区人民政府 执行单位:

协办单位:有关媒体、行业协会、赞助企业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组成秘书组、会务组、宣传策划组、项目统筹组、后勤保障组,各组分工负责,展开工作。

六、活动内容

(一)2004首届福州(西湖)福文化庙会开幕式

时间:10月1日9:00—10:30 地点:

内容:

1、领导致辞;

2、举办以弘扬福文化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

承办单位:市委宣传部

(二)民间文艺汇演

组织有福州民间特色的文艺、游艺演出:闽剧、评话、曲唱等。

(三)老字号

组织福州传统老字号献艺。

(四)美食街

组织福州及国内各地美食名吃开张营业。

(五)展销活动

组织旅游商品、生活日用品、民间工艺品等展销活动。

(六)首届闽都茶文化节

邀请全国各地茶艺人员进行茶艺表演;推出看茶、采茶、品茶、吃茶一日游活动;举办历代名壶收藏展览、奇石和盆景观赏活动。

(七)福建省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

时间:

地点:

活动安排:举办大学生服装(服饰)作品展和校园摄影展;举办“21世纪服装产业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举办大型综艺服饰表演晚会。

承办单位:

(八)汽车展

九、项目筹备与招商措施

将把招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管齐下,广泛招展,有信心将本届展会办成一届“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与国际接轨”的一次历史性盛会。

1、政府牵头,大力支持

由主办单位发文通知各有关部门、机构、团体,并组织本地区相关企业、项目参与,并给予人、财、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多种渠道,分管齐下

通过媒体广告、网络招商、电话传真、招商资讯等各种形式积极联系、组织国内、境外等客商团体参会、采购,并大力协同有关地区政府部门及专业行业协会招商招展,广泛动员,组织参展。

3、跟踪及时,保证重点

针对性地组织跟踪部分重点企业与项目,保证活动顺利举办。

4、市场运作,服务到位

执行单位在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采取市场化的规范运作,在招展、布展、宣传、推广及各项工作中提供优势服务,让与会各阶层、各单位都能有所收获,满载而归。

十、宣传推广

庙会对外宣传采取整体包装、整体宣传方式,统一制定方案、统一协调指挥、统一制做宣传品、统一宣传口号和统一宣传促销。及时、全面、到位地宣传推广,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拢聚商气、人气、旺气,拓展活动展会辐射功能,提升活动会展的社会与经济效力。

1、力邀中央、省市及包括港澳地区在内各级的电视、纸媒、广播、网站等媒体参与,分阶段、有重点、多角度、不同形式地进行跟踪报道。

2、印制、散发庙会宣传品。

3、举行新闻发布会:举办四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商务节”新闻、意义、筹备、及招商招展情况;

4、福州电视台、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州晚报、福州日报社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5、利用互联网发布各种信息。在国家级网站及省级门户网站主页突出位置链接,全方位宣传“庙会”的目的意义、展会内容、参展办法;进行网上招商,接受网上报名。

6、在福州主要街区跨路悬挂庙会口号和赞助企业横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十一、组织运作

原则:本届庙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会养会的方式组织开展。可采取统一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招商,也可采取庙会整体冠名和单项活动冠名相结合的方式招商,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开拓市场,推销各自承担的活动项目,招商引资,以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承办单位募取的资金,由本单位用于活动开支,节余归己。对于为招商引资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参照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由受益单位给予奖励。

开幕式经费以企业冠名赞助为主,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列支。

十一、组织分工

(一)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职责

1、由主办单位发文通知各有关部门、机构、团体,并组织本地区相关企业、项目参与,并给予人、财、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邀请部分海内外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团体、投资商组团参展参会;

2、协调市内各宣传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网站)积极宣传报道,配合活动开展。

3、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把关,协助邀请领导参加开幕式、出席并主持高层论坛等;

4、由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补助部分活动组织资金(预计100万)。

(二)执行单位职责:

1、根据主办单位确定的组织方案,认真做好活动组织、文案策划、项目整理、会议组织、会议接待、材料上网等具体工作;

2、根据项目进展做好推介工作,客商邀请工作,成果统计工作;

3、负责筹措举办商务节所需的除主办单位补助以外的全部资金。

十二、资金筹措

本次大会总预算160万元,主办单位补助60万元,承办单位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100万元,具体开支明细如下:

1、场地租金(论坛、会场、活动场地):计15万元

2、现场气氛布置(含气球、拱门、彩旗、条幅、会标、招贴画、鲜花等):6万元

3、专家及贵宾邀请、接待(含机票、食宿、补助、差旅、礼品等): 12万元

4、邀请函、蓝皮书、门票、奖券、招商快讯及有关资料印刷费:8万元

5、开幕式、闭幕晚宴、奖品:10万元

6、新闻发布会:8万元

7、广告宣传费:30万元

8、办公费、电话费、房租、网络费、邮寄费:6万元

9、税收:18万元

10、工作人员工资、差旅与补贴:20人×1500元/月×4个月=12万元

11、接待费(嘉宾、客商、代表团、):20万元

12、其它不可预计费用:15万元

十三、时间安排

(一)2004年6月20日前主办单位确定工作方案;

(二)2004年6月30日—2004年7月30日各行业组织汇总参会项目;

(三)2004年6月30日—2004年8月20日面向全国招商招展,邀请客商;

(四)2004年7月1日—2004年8月15日编辑三期《招商快讯》面向全国寄发;

(五)2004年7月10日—2004年7月20日前召开第一批次新闻发布会;

(六)2004年8月10日—8月30日汇集、分类、整理、编印蓝皮书;

(七)2004年8月20日—8月30日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八)2004年9月7日—9日现场布置、报到;

(九)2004年9月10日上午9:00大型开幕式

(十)2004年9月10日—12日展示、论坛、活动

(十一)2004年9月12日下午18:00闭幕式晚宴、成果发布

以上为本次商务节初步方案,待主办单位确认后再具体细化,并组织专人负责实施。

第五篇:庙会十环节简介(简)

庙会十环节简介

1.盛世欢聚——开幕仪式:“盛世欢聚”开幕式追求热烈、精炼、深刻、大气,仪式邀请省市区领导参加,进行盛大的仿古祭海仪式和岭南著名“非遗”项目演出;设计了“盛世起航”环节,全体领导嘉宾在鼓乐的伴奏中和鲜花人群的簇拥下,登上“南海神 广州日报号”游船体验岭南器乐、功夫茶、精品小吃等民俗活动。

2.仿古祭海: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海神祈求平安的场所,隋文帝在南海神庙开创了皇帝在海边祭祀海神的先河,此后历代相沿成习直至清末;南海神庙也是民间拜祭南海神祈福求安之所,在每年一度的“波罗诞”正诞之日,周边地区乡民延续着古老的拜祭南海神的民间传统和习俗。

3.水神庆会:岭南是中华的水乡之地,水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有四大水神,德庆龙母,佛山北帝,黄埔洪圣,南沙天后,他们共同发挥着护江保堤、庇佑航船平安的功能。为整合各地水神信仰民俗文化,本届庙会诚邀三地水神来到南海神庙,形成四大水神共同巡游庆会、同贺神诞的盛大场面。

4.五子朝王:“五子朝王”源于南海神的五位儿子为父祝寿的流传,历来是庙会的一项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正诞当天南海神庙十五乡的乡民手抬南海神的五位儿子的神像进行巡游,象征“五子”为父祝寿,当晚,乡民们在各自的祠堂摆上千人流水席,同贺神诞。

5.花朝盛会:“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据载,昔 日的南海神庙在“波罗诞”正诞之后便举行“花朝节”活动,女儿们在这天相约来到南海神庙,行拜花之礼。2008年以来,恢复了中断近百年的花朝节活动,通过举办拜花、赏花、中国古代服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花朝节”文化内涵。

6.美食共飨:本届庙会特设了美食共飨活动,在南海神庙电厂西路划定了美食区域,邀请各地知名食品、饮食企业到现场,展示各地代表性的美食、特色小吃,进行制作工艺展示、展销、品尝推广等。特别是通过展示波罗粽、深井烧鹅、霸王花汤、肠粉、艇仔粥、老婆饼、双皮奶等,充分展示岭南美食,演绎岭南幸福生活。

7.梨园荟萃:岭南戏剧种类繁多,包括粤剧、潮剧、正字戏、客家山歌、雷剧、乐昌花鼓戏等多个剧种。本届庙会在沿袭了南海神庙广场西戏台、南湾水乡乐曲专场等传统展示方式的基础上,不仅新增了在南海神庙人工湖用船载演员的方式展示咸水歌等,而且新设立了百姓舞台,开展群众歌会活动,更广泛地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8.风雅颂歌:岭南历来是培育文人雅士的沃土,是诗词歌赋创作的重要阵地。本届庙会征集以岭南民俗为主题的楹联新作鼓励创作,开展以歌颂岭南文化为主题的诗歌美文创作交流研讨,举办岭南诗歌名家讲座,并举行青少年诗歌吟诵、吟唱会,全方位展示富有岭南特色的辞句韵律。

9.家园映象:岭南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绚烂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历史,本届庙会面向全省征集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摄影、美术、书法、民间工艺展览等作品,用静态艺术展示岭南之美、广东之幸福。庙会期间,将对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为期7天的展览,并将部分作品永久收藏。

10.民艺体验:长久以来,岭南地区流传了丰富的民间活动和艺术,包括象棋、围棋、五子棋等民间游艺和广绣、乞巧工艺等民间工艺等众多形式和内容。本届庙会设置了“非遗”项目、民间传统游艺和琴棋书画互动三个板块的展示体验区,集中体现群众的浓浓乡情,更好地吸引群众参与,进一步体现“文化惠民”思想。

11.岭南风情:岭南风情晚会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融地方特色音乐舞蹈与服饰变迁于一体,设置了岭南风情音乐舞蹈剧、岭南服饰变迁展示和岭南民俗文化节主题曲三个内容,展示岭南意象,赞颂岭南文化之美、广东发展之果。

下载文化庙会简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庙会简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铁东区春节文化庙会方案

    2010铁东区春节文化庙会方案 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庙会期间,商贾云集,生意十分红火,热闹非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于......

    2011年《迎春文化庙会》活动

    2011年《迎春文化庙会》活动 总体策划方案 [目 录] 第一章:2011年《迎春文化庙会》活动总体分析 一、2011年《迎春文化庙会》活动基本情况 二、规划2011年《迎春文化庙会》活......

    2004福州福文化庙会策划方案

    2011大华庙会策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 2011大华庙会策划方案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 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庙会期间,商贾云......

    2004福州福文化庙会策划方案大全

    2004福州福文化庙会策划方案一、活动名称2004福州福文化庙会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庙会期间,商贾云集......

    2011京鲁新春文化庙会策划案

    首届临沭贺年会暨2011京鲁新春文化庙会活动方案第一部分庙会概况一、 活动背景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老百姓已......

    文化庙会福文化主题策划方案

    文化庙会福文化主题策划方案一、活动名称2004福州福文化庙会二、活动的目的意义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庙会期间,商贾云集,生......

    XXX2012春节文化庙会策划方案

    2012XXXXX首届春节文化庙会 策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 2012XXXX首届春节文化庙会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 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情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

    2010石家庄春节文化庙会策划方案

    4A 2010石家庄首届春节文化庙会 策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 2010石家庄首届春节文化庙会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 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情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