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高血糖幼儿护理案例
分析高血糖幼儿护理案例
来源:液压扳手 http://www.xiexiebang.com/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创伤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导致全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改变,造成糖耐量异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易造成组织高渗透性致细胞损伤和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直接影响患儿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因此术后早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血糖,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我院2010年1~12月,对6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畸形矫治术,其中28例术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经及时处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 ,女11例 ,年龄1d至2岁 ,体重3.1~12.0kg,平均(5.9±2.5)kg。28例术前均经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在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行Switch术 12例 , 右室双出口(DORV)矫治术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连接术7例。术前心功能不全16例。所有患儿既往无糖尿病史,术前肝、肾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和转归 本组在静脉复合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2]。采用无糖预充液(乳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循环时间(144.8±36.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6.8±24.0)min;术毕均送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监护。患儿进入SICU后0.5h内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血糖控制目标为6~8mmol/L。本组术后首次测得血糖值均升高,为8.2~34.1mmol/L,平均(15.6±5.9)mmol/L。其中9例血糖在8.0~11.9mmol/L, 遵医嘱调整葡萄糖液输入速度和适当镇静治疗 后4 ~6h, 血 糖 降 至 8.0mmol/L 以 下;16 例 在 12.0 ~19.9mmol/L,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6~12h降至8.0mmol/L以下,其中2例出现血糖反弹,经补充血容量稳定循环3h后,血糖降至8mmol/L以下,未再出现反弹现象;3例高于20mmol/L,术后24h血糖持续在高水平,原因为均存在低心排综合征,经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改善循环加强心功能、应用胰岛素等治疗后 ,2例于术后48h降至8mmol/L以下, 另1例血糖持续在26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本组除死亡病例外,其余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低血糖、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并发症,入住SICU时间4~12d,11~21d后均痊愈出院。
护理
2.1 正确测定血糖
本组转入SICU后半小时内均正确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张涛等[3]研究发现,毛细血管血测得的血糖值是可靠的。本组采血部位均为无名指,采血进针深2~3mm,血珠呈豆粒大小即可,血量不足可导致血糖值偏低,血量过多也会造成血糖值有偏差[4]。本组有3例患儿第2次采血时因血量偏少,血糖值偏低,给予重新测试后,血糖值较前有所变化,由此提示正确选择采血部位和适宜血量是保证血糖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范围最高只能达到33mmol/L,超过此范围无法测出。本组有2例术后首次测量无法测出结果,提示“High”,立即抽取静脉血化验,结果为34.1~35.2mmol/L,即遵医嘱予稳定循环、胰岛素强化治疗等处理48h后, 降至8mmol/L以下。
2.2 严格控制葡萄糖液输注速度
心内直视术中由于体外循环造成血容量不足,或术中复苏时需应用高渗葡萄糖液、肾上腺素等治疗而激活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等均可引起血糖过高[5]。本组有9例入SICU后首次血糖值在8.0~11.9mmol/L, 经控制外源性葡萄糖液输入量,葡萄糖输注速度控制为6~8μg/(kg?min),配制血管活性药物时稀释液体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后,血糖逐渐降至8mmol/L以下。
2.3 胰岛素强化治疗时的护理
有研究[6]表明,应激性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本组胰岛素治疗目标为血糖控制在6~8mmol/L,对术后血糖高于12mmol/L的患儿,遵医嘱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剂量从0.05~0.10U/(kg?h)开始静脉泵入。0.5~1h监测血糖1次 ,当血糖降至8mmol/L以下时 ,改为每2h测1次;如血糖继续控制在理想范围,则每4h监测1次;降至正常范围4h后 ,每4h测1次。血糖>20mmol/L的患儿 ,胰岛素剂量增至0.5U/(kg?h),血糖监测方法同前。本组术后有3例血糖>20mmol/L且持续不降的患儿 ,分析其主要原因:术前心功能差;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中和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 ,应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机体处于持续应激状态,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治疗效果差。经遵医嘱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改善循环,加强心功能 ,应用胰岛素等治疗后,2例于术后48h血糖降至8mmol/L以下;1例血糖持续在26mmol/L左右,术后72h最终因低心排综合征而死亡。
2.4 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
2.4.1 感染
Latltam等[7]研究发现,接受心脏手术后48h内出现高血糖症的患儿,其手术部位感染率是血糖正常患儿的2倍。本组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尤其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遵医嘱定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呼吸机应用期间每48h更换管路1次。每日观察切口敷料,如有渗出物及时更换。本组术后第1天均予高营养液持续深静脉泵入,12例术后应用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注射液,以提高全身抵抗力。本组有1例术后首次血糖值为34.0mmol/L,在术后72h出现持续高热 ,体温维持在39.2~39.8℃,四肢末梢循环差 ,气道内分泌物多 ,经血培养和痰培养检测提示有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予碳氢酶类抗生素静脉应用2周后,血和痰培养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
2.4.2 预防低血糖
据报道[8],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60%。当血糖<2.2mmol/L时,可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按医嘱准确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纠正低血糖。本组在应用胰岛素同时给予补充糖和营养液,经严密监测,无一例出现低血糖。
小结 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现象在临床中常见,与应激状态密切相关,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难于控制的高血糖是病情危重的信号,因此对应激性高血糖患儿术后必须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保持循环稳定,控制输液速度, 并予小剂量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维持在6~8mmol/L水平,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疾病的预后。
第二篇:关于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让幼儿动起来
木里图幼儿园
石丽红 案例背景
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 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可他还在玩,老师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了,我们要准备下楼了。”可他还在继续玩,老师走过去,对着他说,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但是就是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A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他见老师这么说就象征性的拿了几个玩具放好,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就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没有穿“我不会!”A说。“不会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老师说。A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
操场上,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和着音乐做早操,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也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一个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这时,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开车开到他的面前:“A小司机当好了吗?”说着老师扶着他的手开着,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任何感觉的让老师扶着他开,开了一小会,老师放开了他,继续开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后他又是呆呆的站着懒得动手了。老师叫他:“A,小手举起来了,变成小猪了吗?”老师扶着他的手夸张的做起来,他就跟着老师的手动起来了,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又停了,对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
情境三:
餐前老师讲了嘟嘟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孩子们:“老奶奶为什么喜欢嘟嘟熊?还夸奖他。”有孩子很快的说:“因为他会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带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对呀!所以老奶奶喜欢他,还夸奖他。那我们也要学嘟嘟熊,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懒,要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A是吗?”旁边的一位孩子马上说:“恩,是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也点点头。
情境四:
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穿好鞋子了,只有A还坐在他的鞋子旁边等阿姨出来帮他穿。一会,阿姨出来,老师对阿姨说:“阿姨,不要帮他,他会习惯的。”然后,阿姨没有帮他,他继续坐着,老师走过去,“我们今天来给你得小脚丫找家好吗!”老师把自己的鞋子脱去,“这个是它得家吗?”“不是!”“那它得家在什么地方?”“这里!”“那赶紧让它进家门吧?”“好!”
案例分析:
1、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A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A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育效果经常不明显的原因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A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A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A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得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A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要是他发生根本性得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室要及时得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得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得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得方式
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得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得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
3、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室应为幼儿学习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室要观察幼儿、了解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而教室仅仅作为他们参加获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找到孩子得兴趣点加以引导
都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得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得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得兴趣。
活动设计:
第一: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说:“香蕉像。。。。”一句话。
3、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根香蕉。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水果,它的样子长得长长的、弯弯的、皮是黄黄的,拨开以后才能吃,猜一猜它是哪一种水果?”
2、教师出示香蕉,幼儿学说:“香蕉像。。。。”(1)
教师提出让香蕉来变戏法。提问:“香蕉像什么?”引导幼儿学说“香蕉像。。。”一句话。
(2)
依次将香蕉横放、竖放、倒放,根据不同摆放位置让幼儿自由讲述。(3)
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根香蕉,要求幼儿相互交流说“香蕉像。。。”。(4)
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学一学。
3、游戏:打香蕉电话(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之间用香蕉打电话)。
4、拨开香蕉引导幼儿继续想象这时香蕉像什么?
5、师生共同品尝香蕉同时发挥想象。师:“现在香蕉像什么?”
“刚才香蕉怎么样,现在怎么了?” 师:“我们把香蕉变没有了。”
“今天小朋友拿香蕉变戏法都很开心,回去以后还可以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戏法,来告诉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吗?”
第二:小班美术:漂亮的帽子
漂亮的帽子
——小班美术集中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感受帽子美丽的图案与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2、体验装饰的快乐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准备:
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
2、手偶:米奇(头上带顶帽子)
3、空白的帽子底图每人各一张
4、颜料、棉签、小毛巾(湿的)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导入主题
导入语:(1)“小朋友看看米奇头上带的是什么?漂亮吗?”
(2)“这里还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二、欣赏帽子,激发装饰帽子的兴趣
1、引导语:(1)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
(2)它的颜色怎么样?
(3)上面有什么图案?
重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样式、色彩及图案,为下面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图
引导语:(1)小朋友看看这顶帽子好看吗?为什么?
(2)我们把它装饰一下好吗?
三、展示作品进行正面评价
1、重点评价:建构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适当评价它的稳固性。
2、将幼儿建构的作品摆上展示台,供幼儿自由观赏。
第三:小班玩沙:串串烧 串串香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学习串串烧的一些技能如:撕、烤、翻、喷涂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2、活动时不抛沙、扬沙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2、喜欢玩沙,体验玩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沙坑、烧烤图片、新疆帽。
2、幼儿连体玩沙服若干件。
3、范样、录音机、磁带、边丝绳、夹子、水桶四个、装好各色颜料化妆瓶。
三、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宝宝们,听说新疆烧烤美食节开幕了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羊肉串)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答。一串串的烧烤东西,那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子叫串串烧。串串烧的品种可多了,羊肉串只是其中的一种美食,要想了解的更多串串烧,一起跟着我这位美食妈妈,一起到串串烧之都新疆去转转!㈠设置游戏情景。
1、开汽车去新疆。宝宝,新疆离我们温州可远了,这次我们开自驾车去。滴!滴!准备好了吗?汽车要出发了,加速上高速——减速钻隧道——小心开弯路了。我们的快乐之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
2、“哇”新疆的美食节好热闹,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 串串烧,看!小贩还在吆喝着什么?(串串烧,串串香)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好了,孩子们围着妈妈坐好了。
3、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串串烧。
4、这些串串烧太好吃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不过你们可要认真学,到时候有可能成为知名的串串烧师傅。
㈡教师介绍制作串串烧的步骤。
1、出示范例。这是串串烧里有名的烤全养,它的肉质鲜美。
2、我们先来撕开片片保鲜膜,提醒幼儿别把肉撕破。
3、沙地就是我们的烤炉,边烤边翻,烤多会焦,烤少了会生。
4、烤好了还要喷上各种口味的调料品,有青苹果味、草莓味,味道会更佳。㈢幼儿利用沙子制作串串烧,教师巡回指导。
后面的垫子上妈妈为你们准备好了串串烧的工具,下面请宝宝招呼你们的“阿达西”(新疆话朋友的意思)4人一组坐好一起聚餐。好!
1、鼓励幼儿将一片片的双面胶撕开,保持环境卫生将废纸扔在固定处。
2、然后将沙子装到盘子里“拍拍”、“抖抖”。
3、将颜料喷到串串烧上,要求均匀。㈣品尝。(放音乐)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沙子制作了,色味俱佳的串串烧。味道好极了(亚克西!)品尝的时刻到了,让我们拿好串串烧一起跳舞庆祝!最后,我们带好串串烧美食和
同伴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第三篇: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案;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22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第四篇: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002年3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第92医院消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3例,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临床通过应用胰岛素调节血糖,血糖控制良好,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5~68岁。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均行CT或超声等影像学诊断,全组均有空腹血糖升高,为12.8~23.2mmol/L.1.2治疗方法
按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4~6g:1u配置胰岛素注射液,用微电脑输液泵匀速输注,定时(4~6h)监测血糖和尿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配比。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神志、尿量、腹部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率增加、腹痛剧增、无尿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用药护理
胰岛素的配置要准确,用1ml注射器配上7号针头,按医嘱剂量准确抽吸,注入输液瓶后应充分摇匀,胰岛素配制液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h.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滴速,开始使用胰岛素时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相对平稳后4~6h监测一次,使24h的血糖波动在8~2mmol/L.妥善固定输液,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严防留置针扭曲、脱出或堵塞。使用微电脑输液泵控制胰岛素的输注速度,调节胰岛素用量时不宜大起大落,且不能从使用通道内推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如在胰岛素控制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管道护理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管要及时抽吸,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减少胰酶的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胃液的量、色,严防病人拔管。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24h的尿量、颜色、性质、透明度,每日晨晚间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维持三管静脉通道,一管为微泵静脉输注思他宁或善宁等生长抑素,一管为补充热量、抗生素,另一管为RI调节GT.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胃管及静脉通道的通畅。
2.4基础护理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患者感染的几率增大,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防止口腔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2.5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加之躯体所经受的各种不适,以及疾病的反复与波动,每日大量的输液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及家属担心住院费及疾病的预后。因此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要密切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方法和检查情况,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以期早日康复。
2.6出院指导
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食暴饮、酗酒及高脂饮食。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体内促分解代谢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糖原分解和异生增加,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当胰腺发生急性炎症时,由于胰腺组织出现微循环障碍,水肿、缺血、坏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排泄,促使血糖升高。因此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时,血糖水平增高,是反应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自身坏死范围、程度以及由此导致胰腺内分泌障碍的重要指标,即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越大,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但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可得控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我们不仅要对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尿量、腹部体征进行细致的动态观察,做好呼吸道、各种管道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而且还要依据病情变化对血糖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调整胰岛素治疗及配制药物浓度、控制速度上均应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协助医生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及糖水的浓度与剂量还应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如有低血糖反应要及时处理纠正,并记录24h出入水量和观察水电解质平衡,以达到控制高血糖,将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进而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五篇:幼儿案例分析——关于迟到
关于迟到
案例:寒冷的冬天到了,早上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来得比较晚了,每天都要快做完操了才来。于是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们每天八点到幼儿园。谦谦也是迟到小朋友之一,早上我在领操的时候看到他在校门口一探一探不进来,一会儿就不见了,我叫配班老师去叫他进来,结果没找到。于是我就自己去喊,我大概是知道他躲哪个方向了。一下就看到他像只受伤的小猫躲在花坛下,我走过去,没有马上批评他,我说:“老师,厉不厉害一下就找到你了,你怎么不进来跑这里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他不想回答,还有点急哭了的样子。于是我一句句问:老师厉害吗?他点点头。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啊”。他没有回答我。我说:“你告诉我嘛,老师很厉害的,可以帮你的”。他这才告诉我是自己迟到了。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给他找理由,是不是你叔叔睡懒觉啦,所以才这么晚送你来啊。他说是的的,我告诉他我来帮你跟他说,明天让叔叔早点送你来。谦谦很信任的点点头,开心的和我进来了。
分析:刚开始听到谦谦说自己是因为迟到了,所以才不愿意进来这个原因之后,我听了挺有感触的,一个小孩子说明他把老师的话记住了,他迟到不是他的错,一部分可能是家长的原因,有的时候经常会孩子回家传达了老师的意思,但是家长却无动于衷。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去批评他,当听到他迟到的理由后,我更加没有批评他。在今后的家长工作中,作为老师还是要及时的提醒我们的家长,你不当回事的睡个懒觉,却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像今天他是躲到了校园里,如果哪一天他躲到了一个我正好没看到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在和他走进校园的时候我们边走边告诉他乱走的后果,老师虽然厉害,但也有找不到你的时候,所以请你以后不要随便躲起来了。以这样谈话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比批评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