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2 17:3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安全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安全案例分析》。

第一篇:幼儿安全案例分析

幼儿安全案例分析

背景

黄欣怡是小班的一个小女孩,不要看她小,她可勇敢了,而且胆子也很大。做事情和男孩子一样,摔一跤也不会哭的。

事件

记得欣怡刚来学校没几天,就在午睡时发生了这么件事:小朋友们都差不多睡着了,可欣怡却和边上的小朋友在玩,突然听到她边上的小朋友在喊:“老师,欣怡把钱吃下去了。” 当时听完我就紧张了,小孩身上怎么会有钱?是多大的钱啊?“欣怡,你把钱吞下去了?”她点点头。“那你现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她摇摇头。“是什么样子的钱啊?”边上的小朋友马上说:“是圆圆的。”那肯定是硬币。“有多大呀?”这时两个小朋友都不说话了,于是我马上拿来五角和一元的硬币问他们:“是哪一种的?”他俩都指着五角的说:“是这个。”这可怎么办啊?于是我马上带着她去问保健老师,保健老师问她哪里不舒服,她也摇摇头。接着我们又带她去咨询了医生,医生按了按她的肚子问她痛不痛,她还是摇摇头。医生说没事的,这我才松了口气,但医生还说:“要想办法让她把硬币拉出来。”回家多吃点香蕉和大蒜。到了学校后我马上打电话到她家里,电话是她奶奶接的,奶奶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到了学校,她说早上她给欣怡买早饭时找了五角钱,她一定要就给她了,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我把医生的交代告诉了欣怡的奶奶,让她这两天多观察她的大便。幸好过了两天,欣怡的奶奶告诉我们钱拉出来了,这我才放下心来。通过这次的“吞钱”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午睡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人生安全,这无疑对教师以后的工作起到一个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分析

孩子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作为家长、幼儿园、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有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孩子尚处在幼儿期,身体机能发展不完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和防范,因而易受到伤害。同时,这一现象有时又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就像这次的事故,她的奶奶如果不给她硬币玩的话就不会发生了。

反思

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口袋揣有异物,离园时,教师要向家长告知相关情况,以便家长加强观察及提醒,家长接好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安全。第二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例如,用一些事例、故事,让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危险?让幼儿知道在饮食中,要坐定吃、不奔跑、吃完后再玩。第三方面,教师要掌握一些幼儿急症的方法,如遇到幼儿气道阻塞,可使用背部敲击法、腹部推压法,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减少对幼儿的伤害。

第二篇:关于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让幼儿动起来

木里图幼儿园

石丽红 案例背景

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 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可他还在玩,老师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了,我们要准备下楼了。”可他还在继续玩,老师走过去,对着他说,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但是就是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A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他见老师这么说就象征性的拿了几个玩具放好,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就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没有穿“我不会!”A说。“不会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老师说。A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

操场上,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和着音乐做早操,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也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一个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这时,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开车开到他的面前:“A小司机当好了吗?”说着老师扶着他的手开着,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任何感觉的让老师扶着他开,开了一小会,老师放开了他,继续开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后他又是呆呆的站着懒得动手了。老师叫他:“A,小手举起来了,变成小猪了吗?”老师扶着他的手夸张的做起来,他就跟着老师的手动起来了,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又停了,对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

情境三:

餐前老师讲了嘟嘟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孩子们:“老奶奶为什么喜欢嘟嘟熊?还夸奖他。”有孩子很快的说:“因为他会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带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对呀!所以老奶奶喜欢他,还夸奖他。那我们也要学嘟嘟熊,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懒,要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A是吗?”旁边的一位孩子马上说:“恩,是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也点点头。

情境四:

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穿好鞋子了,只有A还坐在他的鞋子旁边等阿姨出来帮他穿。一会,阿姨出来,老师对阿姨说:“阿姨,不要帮他,他会习惯的。”然后,阿姨没有帮他,他继续坐着,老师走过去,“我们今天来给你得小脚丫找家好吗!”老师把自己的鞋子脱去,“这个是它得家吗?”“不是!”“那它得家在什么地方?”“这里!”“那赶紧让它进家门吧?”“好!”

案例分析:

1、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A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A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育效果经常不明显的原因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A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A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A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得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A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要是他发生根本性得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室要及时得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得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得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得方式

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得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得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

3、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室应为幼儿学习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室要观察幼儿、了解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而教室仅仅作为他们参加获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找到孩子得兴趣点加以引导

都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得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得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得兴趣。

活动设计:

第一: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说:“香蕉像。。。。”一句话。

3、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根香蕉。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水果,它的样子长得长长的、弯弯的、皮是黄黄的,拨开以后才能吃,猜一猜它是哪一种水果?”

2、教师出示香蕉,幼儿学说:“香蕉像。。。。”(1)

教师提出让香蕉来变戏法。提问:“香蕉像什么?”引导幼儿学说“香蕉像。。。”一句话。

(2)

依次将香蕉横放、竖放、倒放,根据不同摆放位置让幼儿自由讲述。(3)

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根香蕉,要求幼儿相互交流说“香蕉像。。。”。(4)

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学一学。

3、游戏:打香蕉电话(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之间用香蕉打电话)。

4、拨开香蕉引导幼儿继续想象这时香蕉像什么?

5、师生共同品尝香蕉同时发挥想象。师:“现在香蕉像什么?”

“刚才香蕉怎么样,现在怎么了?” 师:“我们把香蕉变没有了。”

“今天小朋友拿香蕉变戏法都很开心,回去以后还可以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戏法,来告诉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吗?”

第二:小班美术:漂亮的帽子

漂亮的帽子

——小班美术集中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感受帽子美丽的图案与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2、体验装饰的快乐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准备:

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

2、手偶:米奇(头上带顶帽子)

3、空白的帽子底图每人各一张

4、颜料、棉签、小毛巾(湿的)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导入主题

导入语:(1)“小朋友看看米奇头上带的是什么?漂亮吗?”

(2)“这里还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二、欣赏帽子,激发装饰帽子的兴趣

1、引导语:(1)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

(2)它的颜色怎么样?

(3)上面有什么图案?

重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样式、色彩及图案,为下面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图

引导语:(1)小朋友看看这顶帽子好看吗?为什么?

(2)我们把它装饰一下好吗?

三、展示作品进行正面评价

1、重点评价:建构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适当评价它的稳固性。

2、将幼儿建构的作品摆上展示台,供幼儿自由观赏。

第三:小班玩沙:串串烧 串串香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学习串串烧的一些技能如:撕、烤、翻、喷涂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2、活动时不抛沙、扬沙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2、喜欢玩沙,体验玩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沙坑、烧烤图片、新疆帽。

2、幼儿连体玩沙服若干件。

3、范样、录音机、磁带、边丝绳、夹子、水桶四个、装好各色颜料化妆瓶。

三、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宝宝们,听说新疆烧烤美食节开幕了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羊肉串)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答。一串串的烧烤东西,那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子叫串串烧。串串烧的品种可多了,羊肉串只是其中的一种美食,要想了解的更多串串烧,一起跟着我这位美食妈妈,一起到串串烧之都新疆去转转!㈠设置游戏情景。

1、开汽车去新疆。宝宝,新疆离我们温州可远了,这次我们开自驾车去。滴!滴!准备好了吗?汽车要出发了,加速上高速——减速钻隧道——小心开弯路了。我们的快乐之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

2、“哇”新疆的美食节好热闹,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 串串烧,看!小贩还在吆喝着什么?(串串烧,串串香)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好了,孩子们围着妈妈坐好了。

3、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串串烧。

4、这些串串烧太好吃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不过你们可要认真学,到时候有可能成为知名的串串烧师傅。

㈡教师介绍制作串串烧的步骤。

1、出示范例。这是串串烧里有名的烤全养,它的肉质鲜美。

2、我们先来撕开片片保鲜膜,提醒幼儿别把肉撕破。

3、沙地就是我们的烤炉,边烤边翻,烤多会焦,烤少了会生。

4、烤好了还要喷上各种口味的调料品,有青苹果味、草莓味,味道会更佳。㈢幼儿利用沙子制作串串烧,教师巡回指导。

后面的垫子上妈妈为你们准备好了串串烧的工具,下面请宝宝招呼你们的“阿达西”(新疆话朋友的意思)4人一组坐好一起聚餐。好!

1、鼓励幼儿将一片片的双面胶撕开,保持环境卫生将废纸扔在固定处。

2、然后将沙子装到盘子里“拍拍”、“抖抖”。

3、将颜料喷到串串烧上,要求均匀。㈣品尝。(放音乐)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沙子制作了,色味俱佳的串串烧。味道好极了(亚克西!)品尝的时刻到了,让我们拿好串串烧一起跳舞庆祝!最后,我们带好串串烧美食和

同伴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第三篇: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案;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22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第四篇:幼儿案例分析——关于迟到

关于迟到

案例:寒冷的冬天到了,早上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来得比较晚了,每天都要快做完操了才来。于是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们每天八点到幼儿园。谦谦也是迟到小朋友之一,早上我在领操的时候看到他在校门口一探一探不进来,一会儿就不见了,我叫配班老师去叫他进来,结果没找到。于是我就自己去喊,我大概是知道他躲哪个方向了。一下就看到他像只受伤的小猫躲在花坛下,我走过去,没有马上批评他,我说:“老师,厉不厉害一下就找到你了,你怎么不进来跑这里来了”。一连串的问题他不想回答,还有点急哭了的样子。于是我一句句问:老师厉害吗?他点点头。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啊”。他没有回答我。我说:“你告诉我嘛,老师很厉害的,可以帮你的”。他这才告诉我是自己迟到了。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给他找理由,是不是你叔叔睡懒觉啦,所以才这么晚送你来啊。他说是的的,我告诉他我来帮你跟他说,明天让叔叔早点送你来。谦谦很信任的点点头,开心的和我进来了。

分析:刚开始听到谦谦说自己是因为迟到了,所以才不愿意进来这个原因之后,我听了挺有感触的,一个小孩子说明他把老师的话记住了,他迟到不是他的错,一部分可能是家长的原因,有的时候经常会孩子回家传达了老师的意思,但是家长却无动于衷。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去批评他,当听到他迟到的理由后,我更加没有批评他。在今后的家长工作中,作为老师还是要及时的提醒我们的家长,你不当回事的睡个懒觉,却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像今天他是躲到了校园里,如果哪一天他躲到了一个我正好没看到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在和他走进校园的时候我们边走边告诉他乱走的后果,老师虽然厉害,但也有找不到你的时候,所以请你以后不要随便躲起来了。以这样谈话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第五篇:幼儿 体育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体育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晨间体育活动开始了,活动前我要求孩子们在指定的区域玩游戏,如玩圈的和玩布制玩具的小朋友在塑料跑道上玩,跳绳的在中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布条、飞盘、塑料圈和跳绳开始玩游戏,不一会儿我发现孩子们不仅没有在规定的区域玩,甚至有了打闹行为,一会儿争抢玩具,一会儿又是告状:XX小朋友把我打了,xx小朋友把我撞了„„,一眼望去都是孩子们无休止的疯跑、打闹,孩子们乱成一团,怎么叫停都停不下来。

二、分析

晨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是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练中玩,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观念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晨间体育活动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幼儿冲突的裁判者。而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并进行适时的引导。

(二)材料的问题

1、材料较单

一、种类少,不能满足孩子身体锻炼的需要。

第一、在提供的材料中只有布制玩具、塑料圈以及跳绳三类,其中圈只有6个,布制玩具也很少,大部分孩子对跳绳不感兴趣,因此出现争抢打闹现象。

第二、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孩子跑、平衡、投掷、钻爬能力发展的需要。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孩子的能力与水平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晨间体育活动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能力与水平的差异有计划、有层次的投放,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每个幼儿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没有深入挖掘材料的玩法,孩子们玩法单一,兴趣渐失。

孩子们对游戏材料只有单一的玩法,如孩子们玩圈除了跳圈还是跳圈,跳绳除了跳还是跳,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或游戏感兴趣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使用材料,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发现幼儿对某一材料的某一玩法兴趣减弱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以保持孩子对游戏活动的兴趣。而在活动中我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也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幼儿对游戏材料不知怎样玩或只能进行单一的玩法。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种类少,针对这个问题,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材料外,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废旧材料动手制作一些简单且实用性强的游戏材料,如纸球(用于赶小猪、抛接球等)、纸棒(跳小河、跨栏等)、塑料袋(作袋鼠跳、划船等)、易拉罐(绑成梅花桩)等,保证幼儿玩的材料,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得到提高。

2、充分挖掘材料的玩法,保持幼儿的兴趣。

随着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材料的玩法,不断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有计划的开展“一物多玩”的游戏,让幼儿探索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及时发现幼儿有价值的玩法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如在玩跳绳的过程中,我发现两名幼儿分别将绳的两端拉起,我认为这可以提高幼儿跳高的能力,于是我让幼儿来试一试,孩子们兴趣很高。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孩子游戏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调整。如在跳圈的游戏中,我发现圈摆放的位置太近,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就跳过了,且没有了兴趣,于是我将圈的距离拉大,孩子们跃跃欲试继续游戏。

(四)分层次投入材料,分组进行游戏

为保证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分层次的投放游戏材料如练习跳远,我们将圈的摆放分成了三个不同的距离,让幼儿进行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以确保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适时更换材料、适时调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高。

下载幼儿安全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安全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幼儿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宝儿的妈妈说,最近发现三岁的宝儿出现了一些逆反的行为,比如晚上洗脸的时候,她非嚷着先洗脚,家长没听,结果一盆水被她用脚掀翻弄到地上。有好几次是专门和......

    幼儿问题案例分析

    幼儿行为习惯及心理(十个案例分享) 一、如何让小班小朋友安静下来 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

    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专题测试试题姓名分数1、《这一次比上一次说的更清楚了》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2、《春天的颜色》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爱打架的幼儿 巨家庄幼儿园——张晴 背景: 最近经常有幼儿跑到我身边来对我说:“老师,张扬哭了。”然后马上有其他小朋友说是冬冬打的。起初我把他叫到面前问......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哎,晓奕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晓奕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她就紧皱眉头,老师问她原因,她就嚎啕大......

    幼儿园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时间:2013.5.6-2013.5.17 地点:沙坪坝实验幼儿园中一班 对象:姓名 小彦 性别 男 年龄 4岁5个月 在我们成人的印象中,小孩子都是童言无忌、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他们无......

    案例分析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教导(范文大全)

    案例分析: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教导 摘要: 积极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关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问题,探究如何合理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培养孩......

    案例分析幼儿打架之后

    案例分析幼儿打架之后 观察对象:刘飞飞 王博祥 观察时间: 观察教师:王燕 案例观察: 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飞飞开着“汽车”把祥祥的“汽车”撞翻了。祥祥立刻大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