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时间:2019-05-13 19:5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第一篇: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大),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有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4.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5.地球上的海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6.亚洲、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7.(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8.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可拼合在一起。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10.大陆漂移学说:(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开始(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

11.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2.板块学说:地壳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各大版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14.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 在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

第二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多媒体设备、七大洲和四大洋动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提出问题: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板书:

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1、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

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了杰出的贡献。下面就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

(学生介绍的过程中用课件向学生提供古“丝绸之路”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

学生分组活动:

1、丝绸之路

2、马可波罗游记

3、郑和下西洋

4、哥伦布地理大发现

5、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互相评价)

(1)组织活动

①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②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

(2)但是,由于我们只有4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出示教材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学生活动

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按照要求参与活动,计算出陆地和海洋的比例 学生回答

71%为海洋,29%为陆地。概括来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板书:

2、全球海陆分布比例

(3)问: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认为它应叫什么?

提问:

同学们,你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看法?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鼓励学生)(水球)

(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果;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

提问:

这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均匀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吗?显然不是。看手中地球仪,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展示南北半球图及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比例,帮助学生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

3、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说明,并总结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第二课时:

板书: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经常听到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海湾、海峡等众多的称谓,究竟是怎么回事?请看图(用课件展示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和平面轮廓图,两图均标注注记),自学上述地理名词的意义

2、我们把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看教材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回答: ①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 ②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北美洲。)

③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④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南、北美洲)⑤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陆地

(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

(亚洲、太平洋)⑦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大洋洲、北冰洋)⑧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

⑨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

(南极洲、北冰洋)

⑩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南极洲、北冰洋)

3、有些大洲是相连的,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大洲及其分界线,并把分界线描绘出来。重点指导学生读图2.7,找到亚、欧、非三洲的分界线,并描绘说明。

学生活动:

通过两图对比,明确其地理意义。

边查图边回答,进一步熟悉巩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巩固练习:

1、填图:在教材图2.1中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绘图:在教材图2.9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按要求填图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第三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地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建立初步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准备。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陆地和海洋”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 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地理位置观。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 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教学目标

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1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2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3

100%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1(情意修炼与开导:、4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95%)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投入率达2()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1(观念确认与引导:、5)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2(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1(形式出现的图形。半球”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中想象形成大洲、)2(或从整体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

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

(一)地球?水球? 1

、创设场景,引出问题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1 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可人们、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2 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

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他(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进入太空的录相,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结合课本,自主学习2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1学生活动 呈什么形势?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看看陆地“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对比:2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 是海洋? 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 区却是一块陆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情景(地球仪与地图是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媒体。利用学习媒体 生选择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解决问题。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 自主阅读,举例说明、3 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 史、语文等知识,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合作学习,理解概念1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 表,学生补充概念。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 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 岛屿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半岛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 2

、运用概念,辩认图形2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3学生活动 运用概念的情况。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古人云: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东、西半球图”、3、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1(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赤道横 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3(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4 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板图教学: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5

界线。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境场,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地球?水球?

(一)、世界海陆分布

(二)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七大洲和四大洋

(三)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1 及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 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3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选择题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1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A,且被陆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洋面71%、世界海洋面积B

、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州C、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D2 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太平洋、印度洋A、大西洋、北冰洋B

、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印度洋D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3

、亚洲、非洲A 4

、北美洲、亚洲B

、南极洲、亚洲C

、南美洲、欧洲D 探究活动有关的地理书籍,并学会、周末到书店看相关书籍,有经济能力的可购买与所学知识1 整理与己有关的资料、整理有关的资料后,下结课在全班展开讨论与交流,彼此互补短长、相得益彰2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1 本课从知识点来看,难度不是太大,且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已在生活中或、各种媒体中有了一点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系统地学习新知识。

学过程中,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2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表现性,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并在课外拓展知识,锻炼自学与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终、3 身学习的习惯。5

第四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吉林省磐石市明城中学 高飞

一、说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

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七、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设计)。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设计)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2)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出来。(4)读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设计目的: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热力环流》说课稿

第一部分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是“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第三课时,在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后引入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但却是理解本章“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以及锋面系统的理论基础”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如果不能理解热力环流,第二单元的学习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同时它也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历年高考中多有考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它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城市热岛效应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对《印度》说课的点评

1.张老师《印度》这节课是获市教委高度评价的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反映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实施。

2.在教学设计的项目上,重视了对课程的解读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了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设计智慧小屋、分角色活动等,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勇于开拓,大胆改革,转变学习方式,把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最为突出的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

4.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探究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通过读图、识图,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空间观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从现象入手,以“质疑—激趣”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5.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通过视频、资料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在课件制作上非常认真,精益求精,不只是从网上下载,还有自己的东西结合在里边。

第五篇: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大洲和大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有关“地球和地图”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铺垫,读图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及搜集、整理、提炼有用地理信息以及对比分析、归纳相关地理信息的特点的能力,又为下一步学习世界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起到知新作用。所以本节内容有前后连接的逻辑的纽带作用,地位十分重要。2.教学目标

为贯彻落实地理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要求,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五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初步阅读世界地图,大致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2)识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比例。

(3)并会读图理解、区分大洲、大陆、岛屿的特点。

(4)准确在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上指出七大洲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轮廓特征及分布规律。

(5)能够灵活运用、迁移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浅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3.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全球的海陆分布比例。读图分析七大洲的名称、相对位置、具体分布以及轮廓特征。

(2)能够在地理填充图册中,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能够绘画出“一笔画世界”简单图。

二、说教法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本节教材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搜集、整理、提炼有用地理信息以及对比分析、归纳相关地理信息的特点的能力。

2讨论法:通过合作在地图上寻找七大洲,加深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加深了学生对七大洲的记忆能力,同时激发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说学法

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充分注重教学的启发,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

2.辨图识图是学生应掌握的地理技能,也是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探究活动,及考虑到了基础性,又考虑到实践性和应用性。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课堂学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做到会观察、会分析、回归纳、会运用、会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用加加林进入太空的例子导入新课。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被接受,但是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水球还是地球呢?让同学们思考后发言,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引出“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之后就给出同学们海洋的面积,问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全球的面积,再让他们算出陆地的面积。最后通过同学们计算海洋和陆地面积所占全球面积的比例。然后用顺口溜“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总结出海洋和面积的比例。

再次,在的出海陆面积比例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进一步分析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带着同学们分析南北半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然后让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南北半球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总结出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是海陆分布不均。第四,分析出海陆面积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又带着同学们来看地球上的大陆、岛屿、大洲,并准解释这几个词的概念,然后接着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的位置和名称以及记住他们的轮廓。再通过让同学们到讲台上指图以及老师带着同学们读图,加深同学们对七大洲名称及分布的记忆。接着又七大洲的洲界限线,和七个大洲的面积大小的排序,再用简单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

最后,通过利用课本上活动进行结尾,带领同学们看课本上35页的活动第一题,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巩固所学的知识。再布置让同学们的家庭作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画地图”。结束课堂。

五、说评价

我的说课完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不足的地方请老师们给予指正,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下载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洲 大洋学案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连格致新校 张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利用地图和数据说明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②运用世界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大小顺序、......

    大洲和大洋练习题

    《大洲和大洋》练习题 1.关于各大洲的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伊士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B.巴拿马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C.白令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D.乌拉尔山、乌拉......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

    大洲和大洋课后反思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曹应华一、 成功之处1、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都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是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小游......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1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1、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通过“太空之旅”图片设问:“加加林为什么说他看到的‘地球’更象‘水球......

    大洲和大洋教学案例

    大洲和大洋教学案例【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

    大洲和大洋讲课教案

    《大洲和大洋》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二)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

    大洲大洋教案(5篇材料)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吉林省磐石市明城中学 高飞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