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张人亚党章学堂有感
参观张人亚党章学堂有感
信仰的力量
——参观张人亚党章学堂有感
6月28日下午,我们追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的革命足迹来到党章学堂,感受在当年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张人亚是如何坚定信仰,保持初心,坚持革命,甚至最终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从23岁入党到33岁牺牲,张人亚短暂却熠熠生辉的革命历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并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他在革命低潮期,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一批珍贵的党的材料包括第一部《党章》,只身回到家乡,把他们交到父亲手里……当时的环境,处处白色恐怖笼罩,他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安危,甚至来不及考虑家人 的安全,一心只想着党的珍贵材料如何保存,这种壮举,若没有巨大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强大的信仰,一般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而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参观,通过学习,重新温习了家国情怀,深切体会了信仰的力量,这是一次精神触动更是一场精神洗礼。从这里我们知道: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从这里我们懂得: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从这里我们自问:也许做不到为主义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枪林弹雨临危不惧,面对严刑拷打横眉冷对,那我们能做到的呢?应该是能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政治立场,将信仰融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担责。将信仰植根于为民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努力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信仰的品格!那么从今天起,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生活,不辜负我们的信仰,不辜负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经发局党支部供稿
作者:胡珊盛
第二篇:参观有感--张志远
参观创新创效典范有感
2012年10月,创业集团组织各分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先进职工赴采油四厂第一、二油矿进行“创新创效”活动的参观,作为刚上班的我来说感到很荣幸能参加此次活动。
洁净的环境,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这里是你提升技能的学校;这里是你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是你实现理想的阶梯。”的培训理念,这些就是采油四厂第一油矿海波培训室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随着接待人员的边说边行,不经意间来到了海波培训第一教室,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创新创效典范---杨海波同志的简历,虽然杨海波仅仅是中专学历,但是她26岁时就已经成为一名采油高级技师,同时也是当时全油田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听到这不由得让人佩服。随即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资料室、教学室,墙上随处可见“知识从学习中获取,技能从苦练中提升”、“苦练才能熟练,熟练才能精通”等字样。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感到创新创效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革新上,转变思路海波培训室通过创新创效把培训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改进培训方法,调整培训内容,实现培训质量的有效提高,这种转变创新创效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随后我们来到采油四厂第二油矿进行参观,采油四厂第二油矿劳模工作室刚刚成立不久,但两位劳模何登龙和段福海的名字早有耳闻。在上楼的墙壁上有“劳模引领创新,创新成就劳模”的字样,两位劳模亲自作为讲解员为我们一一介绍他们的创新创效工作室。首先来到劳模何登龙的工作室,何登龙用朴实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技术革新经历,看着每一件平凡的工具使我想到,任何工具在生产出来都不完善,需要工人师傅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良,经过改良的工具便于生产,更加方便和安全,还有不少工具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出来的,如:新型测试防喷管等,令人感慨啊!就像墙上写到的那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小革新才彰显大智慧。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劳模何登龙的荣誉室,荣誉室介绍了何登龙参加工作的经历,他工作40多年来,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坚持刻苦学习技能,发明创造,传授技能,从一名普通的学徒成长成为大庆油田采油一线的蓝领专家,获奖无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2009
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真是令人敬佩!随着讲解员的指引,我们来到劳模段福海的工作室,段福海的“283”工作法令我们很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方法,能让这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名劳模,段福海亲自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在工作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革新无止境,实践出成果”,这体现段福海对革新的追求永不止步。
短短的几小时参观学习,却让我大脑思考了许久,同是油田下属单位大同小异,而现实的差距不得不令人瞠目结舌,也许有人说:他们是油田主产业,资金雄厚,硬件建设投入大,这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创新创效的成功绝非偶然,转变创新创效的观念,增强创新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服务大局意识,在各个岗位上起带头作用才是支撑他们的精神法宝,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令我感受到创新创效的重要性。使我改变过去认为创新创效只是技术人员的工作的想法。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打算把参观学习到的知识和观念宣传到基层小队,组织单位员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创新创效的活动,号召小队工人们在创新创效的活动中立足岗位,着眼于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小的较为实用的方面入手,要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方面多下功夫,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第三篇:参观孔学堂简报
分管领导:王勇军
信 息 员:潘国热
清镇市贵化中学信息
贵化中学政教处 2015年4月16日 国学经典系列活动——《学生参观孔学堂》简报
2015年4月16日上午10点,在潘胜龙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选出50名优秀学生和八名教师代表共同前往贵阳孔学堂参观,此次活动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有助于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教育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努力成才。
虽然天气炎热、时间短暂,但同学们参观的热情和渴望丝毫没有减少。值得赞赏的是,为了有更多的参观和学习时间,同学们中午饭都没时间去吃。本次活动达到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基本礼仪,使学生学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等知识。
第四篇:参观张永初书画展有感
参观张永初书画展有感
作者:梁锡梅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张永初老人书画展。一进门,几幅大字跳入眼帘,纸上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字,有的像鱼,有的像花,有的还像长了翅膀似的……正当我一脸茫然,突然看到了桌面上还摆了几本书,专门是介绍这些字的。我随手翻了翻,哦,原来它们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 “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是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体的文字,现代汉字即甲骨文演变而来。原来甲骨文这么重要。看来,我还要多读点书。我们欣赏的这些甲骨文,都是张永初老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翻译并书写的。
张老不仅在书法上独树一帜,他对吴文化也颇有研究。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张凤鸣老人已经80高龄有余了,但是如今依旧孜孜不倦地研究吴文化的历史渊源,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他还将研究成果介绍给我们小朋友,就是希望我们能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对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多么令人尊敬的老人啊,耄耋之年,依然如此不懈研究,不正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
第五篇:参观张太雷故居有感
参观张太雷故居有感
武进区花园小学 庄彩华
暑期,根据学校“七彩假日”活动的要求,我和学校的部分小记者们一起参观了张太雷故居。说实话,作为一个常州人,虽然之前对于“常州三杰”都略有耳闻,但要说详情还真是说不清,因此,对于去张太雷故居参观也颇有兴趣。
早上八点半,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准时乘车从学校出发。正值高峰,路上很堵,原本十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有半小时,好不容易到了故居前,因门前的巷子太小,车子无法入内,只得下车步行。不过好在天似乎也知道我们的心情,居然雨停了,云层中透出一丝亮光来。同行的小记者们也都很懂礼貌,自觉地排好队前往参观,让我无形中对张太雷先生多了一点敬意。
步行数百米,就来到了张太雷故居前。出乎意料的是,故居十分简朴,黑瓦白墙,门厅窄小。门口唯有一块红色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那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上写着“张太雷故居”几个金色的大字。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步入了故居。这是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民居建筑,天井里端放着一尊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塑像。他凝视前方,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情坚毅,似乎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又似乎正在思考救国救民的方略。孩子们也一个个神情肃穆地瞻仰着,有的还不由自主地用手轻轻抚摸着石像下的基座和小花,似乎在于烈士对话。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步入了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张太雷于1898 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卓越领导人。这里,就是他曾经租住了七年的小屋,是他与妻子陆静华新婚的地方,也是他的三个孩子出生的地方。
东屋是张太雷母亲的房间,里面的装饰十分简洁,一张黑白照片引起了我的关注,讲解员告诉我们,1898年6月17日,张太雷生于常州西门外西仓街薛天兴皮行后外祖父薛锦元家,这是童年的张太雷在祖父怀中的留影。
西屋是张太雷夫妻的卧室,屋里的摆设同样非常朴素,墙上挂着张太雷妻子和儿女们的照片,木床、写字桌、梳妆台和衣柜,都是原物。书桌上有一盏很旧、很古老的油灯。据讲解员介绍,张太雷结婚一年后,就投入到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中,此后,他又在天津求学、去苏俄出席共产国际“三大”。1922年以后,张太雷在全国各处奔波,已很少回家。直到1925年,张太雷回乡探亲,才在故居里度过的几天温馨时光,谁知竟成诀别。小记者们也专心致志地看着,对张太雷的家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不时询问着讲解员。原来,张太雷的母亲一直瘫痪在床,而张太雷为了革命又常年在外,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陆静华照顾。可以
想见,当年太雷的家境该是如何的贫寒,但就是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他仍一心想着革命,一心寻求救国的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
接着,我们又来到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这里按编年体例布置,分阶段进行展示,浓缩了张太雷光辉的二十九个春秋的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通过讲解,我们才知道原来张太雷曾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也就是今天的省常中,在那里,张太雷如饥似渴地汲取各门知识,对英文尤感兴趣,英语成绩每个学期都是全班第一名。英语后来成为他投身革命、走出国门的一道桥梁,可以说,英语改变了他的一生。听着听着,小记者们两眼放光,纷纷点头,有个小女孩悄悄地告诉我说:“英语真的很重要,我也要学学好。”我听了不由自主地笑了。
之后,还有许多图片和真迹,其中,广州起义的图片令人印像最为深刻。1927年12月12日中午,张太雷在广场丰宁路西瓜园广场主持召开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在前往指挥作战途中,遭敌伏击,身中三弹,壮烈牺牲,时年年仅29岁。陈列室还陈列了他的遗物,手表和毛毯等。在张太雷牺牲后,家里的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是陆静华仍然抚养教育三个子女继承父志。儿子张一阳“皖南事变”后被俘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坚持斗争,宁死不屈,牺牲时还不满18岁。这真是一门二英烈,千秋永不朽!小记者们也被深深地震撼了,纷纷拿出相机和笔,记录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参观结束,回到天井,再次凝视张太雷的塑像,我的心情如大海般波澜起伏,在那困苦的年代里,张太雷不畏艰难,刻苦求学,积极入党,寻求真理,献身革命,无怨无悔。他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中的国人;他如一盏明灯,照亮后人救国之路;他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以文人的柔弱身躯挑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以革命者的一腔热血浇灌这片热爱的土地。他,就是常州人民的骄傲——张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