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第二篇: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比较劳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i.cnki.1672-3198.2016.18.004
1.引言
十八大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强调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让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即推进就业结构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克拉克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更深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随着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工业部门从业人?档南喽员戎兀?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从业人数相对比重趋于上升。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西部十二省的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影响四川省经济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动却相对滞后。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本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发展提供可实施的建议。
1.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四川省在2001-2014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4293.49亿元,飞速增加至28536.66亿元,年增长率为15.6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从981.67亿元、1572.01亿元、1739.81亿元增长至3531.05亿元、13962.41亿元、11043.2亿元(见表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展很大的变化,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陡然下降,第二产业独占鳌头,第三产业整体比较平稳,形成了“二三一”的结构格局。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得到了提升,但第三产业增速要快于第二产业,整体呈现“一三二”的格局(见表2)。
1.1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产业结构来看(表2,图1),四川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2.86%下降到2014年的12.4%,下降10.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却一直增加,在2007年最高达20%的增长率,之后增速慢慢减缓,近年来维持在5%左右。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在2011年之前一直在增加,2011年后在缓慢降低,整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而第二产值增速波动比较大,在2010年最高达到22.6%的增速,在2014年增速达到3.5%的最低点。第三产业维持了年均15.28%的年均增长率,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整体维持在40%左右上浮动,但从2011年开始有所增加,从33.36%增加至38.7%。
从图2,可看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很小,基本保持在2%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近几年渐渐降低,第三产业贡献率陡然上升。四川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在2014年已经达到71%,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将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权衡四川省产业结构和总体结构变化情况后,我们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春天,近几年有所提高。因此,从整体上看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成为其新生力量。
1.2就业结构的演进
从图3可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大,从2001年的55.65%减少到2014年的39.5%,下降16.15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率提高,劳动力将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进入2005年后,从停滞不前骤然变为持续上升,达到26.4%,但是比重仍然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呈增长态势,在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之差达最大,产值达516.1万人,就业比重达31%;就业比重平稳增长,从2001年的25.75%上升到2014年的34.1%,增加8.3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础依然很高,就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充分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存在,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需要的周期还很长,第三产业成为其主备力量,承载着大部分转移劳动力。
1.3产业结构和就业变动趋势比较
将图1和图3相比较,可看出产业结构和就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相似性,说明两者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构成特征不同。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不相似。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增长速度大于第三产业,然而在就业结构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纵观总体格局变化,可得出四川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
2.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四川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我们运用结构偏离度(SDEV),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也就是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差。从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分析结果见表3。
2.1结构偏离度分析
(1)第一?a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非常不对称,结构效益极低,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表2可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越来越小,说明第一产业转移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四川省城乡统筹的加快,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劳动力的转移周期会持续很长。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维持1左右。说明四川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就业权重大大低于产值权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极高,但就业吸纳效应日趋下降。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应该能接纳更多的劳动力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保持在一致。实践上,并非如此。随着投资经济的兴起,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的越来越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业壁垒愈加凸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然而,最近几年偏离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1.07变为0.97,还是能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增加,具有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四川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0.57下降至0.13,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值越越小,说明就业权重与产值权重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结合表2,可看出四川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较稳定,再加上第三产业本身的特点――以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就业比较容易,使其成为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战场。
2.2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分析就是借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衡量产值增长引起就业增长量的变化程度,能进一步明确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分析结果见表4。
(1)总就业弹性。四川省从2001年至2014年总就业弹性呈现一定的波动,但都是正数,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表明经济增长一直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且拉动效应越来越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劳动的需求。而且从最近几年总弹性系数的上升趋势看,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程度不同。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都是负数,说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和就业变化方向相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究其原因,随着科学技术在第一产业的应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其中在2009年绝对值达到了2,说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达到最大。经过2009年至2012年就业弹性的绝对值减少后,2012年开始增大,证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明显,第一产业可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正与上面与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的结果一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都是正值,说明从2001年至2014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的方向与就业变化的方向方面一致,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其中在2007年达到0.598,效果最明显。尽管之后一直到2011年在陡然下降,但是最近有慢慢回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0.085达到0.478,可得出第二产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是正值,说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
2.3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两者之间的比值。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分析结果见表5。
在2001-2014年期间,四川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缓慢降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远远小于1,劳动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可向其它产业转移。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远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随着高科技技术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机械化增强,大量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稳步下降,从最初的1.98下降到1.52,逐步向1靠近,说明第三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逐渐增强,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比较劳动生产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比较大。
3.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的分析,可得出现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非常有必要纠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资源,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
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对外转移。四川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可利用实施现代农业的战略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步将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非农业领域,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结合四川省第二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充分利用全省的教育与科研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综合考虑本省的工业基础,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四川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引导,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性服务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拉动就业增长。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力度地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作用。
3.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这部分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不能完全被二、三产业吸收。而且第二、三产业中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通过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包括技能素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使专业结构、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提升就业效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互联网+”在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建立为劳动者服务的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整合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资源,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3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从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鼓励投资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多措并举解决好启动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基地和各类孵化园,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大中型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加快健全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樾∥⑵笠堤峁┤?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对象的创业创新指导,解决小微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问题。
3.4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和就业同步发展
实施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劳动者的高效就业。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城乡所有就业的人员都可享受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等政策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工纳入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范围,促进劳动者的有效转移。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包括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充分吸收世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并建立配套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第三篇: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精选)
摘 要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并最终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1998~2007年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计量回归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回归系数为负,并通过5%水平的显著检验,说明产业结构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现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文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一、前言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并最终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学说,该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相对先进的工业与非常落后的农业并存的双层次经济结构,其核心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事实上,我国的城乡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具体来说,我国的农村在本质上还是一个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虽然农业生产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绝大多数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果并不是单纯为了获得商品交换收益,更多的是一种自给性质。我国的城市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已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重型工业体系。在此情况下,城镇居民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这是造成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村居民的核心要素。本文利用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对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行进行实证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湖南省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节采用1998~2007年湖南省14个市、州面板数据,数据均来自《湖南统计年鉴》《湖南省各市州统计公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uirg)指标作为因变量,该指标表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居民收入公平程度的现实情况,比值越高,居民收入公平程度越差,比值越低,收入公平程度越高。另外,它还具有定义简单、计算方便、不引起歧义的特点。计算公式为:
解释变量主要有人均gdp、政府的财政支出力度以及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选取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该比值能够间接代表二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表1为变量的具体说明。
(二)模型构建
1998~2007年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基本回归模型构建如下:
上式中,下标i和t(t=1998,„„,2012)分别代表湖南省第i市和第t年,c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值,u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通过上表lr检验和hausman检验值可知,这两个回归方程都a应该选用fem进行估计。下文以fem模型的回归结果作为主要分析依据,财政支农的回归系数为负,并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检验,说明支农支出对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支农支出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性。
从表2中可以看到,产业结构回归系数为负,并通过5%水平的显著检验,说明产业结构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结语
产业结构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首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给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其次,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财政支农在总量、结构、方式上均要进一步优化。最后,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管润青(1995―),女,河南濮阳人,金融专业。
第四篇: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摘要:中国民工问题由来已久,近两年产能过剩和农民工返乡潮等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因此,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结构高级化指数,就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高级化倒逼效应
2003年,民工荒的出现让农民工问题跃成为焦点。农民工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与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
中国最初的批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倾向。当薪酬和工作环境不能达到他们理想预期时,他们就会做出其他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该行业。将2000-2014年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制成堆积柱形图,可以看出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图1 2000-2014年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如图1显示,2000年到2014年,农村劳动力在第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农民工绝大部分被工业、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吸收,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1%左右。
对于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虽直在增加,但2008年之后,增速也有所放缓,至2014年的七年问,占比从24.25%上升到27.46%,仅提高了3.2%左右。并且其增长主要是由建筑业带来的,农民工在工业就业的比例从2010年的高峰过后开始下降,由2010年的19.19%降低到2014年的16.03%。
第三产业的就业的比例则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在第三产业内,2000年从事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的农民工占总量的6.09%,到201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9.17%,上升了3.08%。但农民工在这些传统服务业中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是低于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的变化,说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更加明显。
可见,第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流向从工业转向建筑业。同时,流向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也在稳定增多,并且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性分析
某产业经济的增长会促进该产业就业的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时刻同步。农民工是传统产业的主力军,在其就业结构已然发生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能否与之保持
致性是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对产业前景的预期和对产业结构与全社会就业结构关系的判断是农民工选择职业方向的根据,因此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是对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出的信号。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考察各产业结构与就业是否协调重要的指标之一。数学表达式为:
E=X/Y-1
其中,E为产业结构偏离系数,X为某行业的增加值与GDP之比,Y为行业就业人员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
如果E=O,表明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E>O,说明该产业有继续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如果E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4年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1)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基本保持在-80%左右。这意味着第产业还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业人员的比重虽然在大幅减少,第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也在不断下降。使得E值保持在 定水平,难以提高。也就是说,第产业结构的首要矛盾,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而是更为严峻的,第产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工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但是偏离程度并不大,并且2008年以后开始减小,趋近于0。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在降低。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并非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就业人员的持续上升带来的结构均衡,而是由于工业吸引农民工的能力在降低。由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近几年发展并不景气,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加之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创业,都极大的冲击了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出。可以看出,工业方面的产能过剩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如不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工业即使以提高工资为代价挽留住劳动力,也将以衰退的姿态迎来低水平的均衡。 (3)建筑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并且偏离程度较大。这表明建筑业也产生了定的剩余劳动力。建筑业农民工的比重直在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房价飞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扩大,几乎各个城市都在新建住房,劳动力需求大。从房地产业极高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业属于暴利行业,而基础层的建筑工人作为体力工种,薪水也较高,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自然不在少数。但近两年房地产业开始向常态迈进。2015年已有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多项指标恶化,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恶果也将凸显,对劳动力需求会大幅减少,剩余劳动力应转向其他产业。 (4)第三产业的情况较为复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交运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在0左右波动和趋近于0。这说明这些对劳动力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已基本达到均衡。批发和零售业的偏离度的提高,则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行性。总体来说,传统服务业是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可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其进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不强,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酒店餐饮和家政等服务行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高,很难实现人真正的价值,将难以吸引到新生代农民工。于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便会更加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加之农民工跳槽成本低,企业不仅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培训成本也在提高。所以,在农民工群体的结构已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滞后,必然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失衡。 三、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自身观念和身份的“升级”走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前面,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变动不仅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最终也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 (一)结构高级化的度量 对于结构变动的衡量通常使用Moore指数,该方法运用空间向量的夹角来反映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程度。本文采用在Moore指数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周明磊,2011)。该方法通过调查将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排序,列为第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和金融房地产业。由于农民工就业部门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向趋同,所以对各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增加值比重运用同样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依上述排列计以不同次数,以反映高低级产业对结构高级化指数影响的不同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受数据限制,以1986年为基期计算中国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近20年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IS)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ES)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α为常数,β为参数,ε为随机误差。 UIS=α+βUES+δ 经过ADF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对UlS和UES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表4),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UES是UIS的Granger原因,所以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级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分析,发现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动既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也是最终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直接原因之一。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其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要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农业应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次,东部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向中西部、中小城市转移,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发展,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最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不可或缺。政府应加大财政上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实现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同步高级化。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重庆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重庆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重庆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重庆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重庆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重庆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第五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