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

时间:2019-05-13 02:2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

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永安乡中学,谭明法,化学初中,***,554107

【摘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中虽不算新奇,但是根据对众多合作学习实践的研究,当前教师在具体运用合作学习法时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经验,提出了关于具体操作合作学习的看法。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虽然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合作去学习知识,但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对水平相对较低的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关键词】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教学应用

1.引言

在当今社会,合作已经成为获取成功的方式之一,而合作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工作、生活中皆有体现。而在教育领域,合作学习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总体而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逐渐获得教师与学生的认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太理想。因此,要想使合作学习发挥真正的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了解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1】。

2.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第一,合作学习流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尽管我国已经在推行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时并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而是参照应试教育,认为学生只要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并上交结果就可以。这种行为明显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无法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第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较差,无法独立思考问题,所以参与度不高,在合作学习中不能获得较大的提升。

第三,教师过于重视结果而非过程。合作学习的结果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收获,因此很多化学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结果非常重视,且这种重视超越了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关注。受此影响,部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后只是抄一下其他学生的学习结果,敷衍了事。

2.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第一,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实施,要能够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要能将基础性的工作得到有效完善,小组学习在知识能力上是多层次的,这对小组的个体发展以及共同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对成员分组的过程中就要能够充分考虑优势互补的原则[2]。对成员进行分组前要能够先调查,让学生优势互补的特征得到最大化的呈现,对学生的分组在每组的人数上控制到4-6人为宜,还要能够按照学习的成绩以及男女的比例和性格特点等诸多的要素,将小组人员得到协调。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要讲究方法技巧的培养,首先要能够学会倾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培养,主要就是对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别人意见进行思考。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言争论的习惯,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不同层次的问题意见进行发表。

第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让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对于有着一定难度的要能进行引导学生去思考。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激发,并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要能够面向全体的学生将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以应用,为小组的讲解要做好准备,主要就是通过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进行讲解,在合作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四,对初中实验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要能够适时的展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能有效提升,但对其应用也要能够在适时的基础上,不能够盲目的进行应用。所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就要能够和教学的内容以及环境、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相结合,对于较为简单或者难度非常大的问题并不是太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通过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引入。第五,课堂合作学习后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阶段是提升合作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完成课堂合作后,教师要评比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纠正讨论结果中的不当之处,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对小组的每个组员进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合作学习当中。为了锻炼小班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总结过程还可以加入一些课外知识,以供学生深入研究【4】。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受到课堂环境、教学设计以及实施方法等问题的影响。为了让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效果得以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并对相关教案进行优化设计,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同时,合作学习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结束后须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初中化学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美花.小班化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晁成忠.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生成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4)[3]易淑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注意事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6)[4]高青玲.小班化课堂教学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6)

第二篇: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试图将社会学、团体动力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群众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id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在学生群体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课题组拟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使化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主要研究手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社会性活动为中介的学习,合作学习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性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其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创立,其规则、关系和角色定位是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合作学习通过思维的相互激发和共鸣而求发展,我们要研究通过小组活动,有效地利用思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素质。我们通过研究,用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形式,活动最佳的学习成果,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2006.9-2006.11)

确定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汪润、董辉

组员:郭世东、付成焙、董晓莲、杨正旺、陈轶萍、施冬云、阚晓华 召开开题会,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发放《初中化学合作学习调查表》,对调查表分析、讨论、撰写调查报告。

第2阶段:(2006.12-2007.8)

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确定参与研究班级,分实验班和非实验对照班进行,通过对照、比较,以各种形式评价合作形式成果。

第3阶段:(2007.9-2008.6)

在各个班级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纵比效果。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汇报总结,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文献法;2.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访谈法;5.行动研究法;6.对比法。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调查研究,探求租住合作学习的方法。

为了有目的的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我们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参考依据。我们共发出问卷412份,收回410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行合作学习这种人人参与,人人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人数应在4-5人为宜;开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的组合相当重要,宜根

据合作学习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建立上力求多元化,如兴趣小组,讨论小组、在确定成员时,考虑人员的性别、成绩、性格等因素。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一般确定小组长、读题员、记录员、报告人、纪检员等角色,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学生活动时,教师通常主动参与,成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导演”。

(二)统一思想,强化合作学习研究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认识,提升研究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未来使合作学习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我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注重加强动态管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认知是片面的,但集体的共识可能是正确的。在集中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研究探讨,统一思想;同时注意将学习和探讨与学校的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相联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学习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紧急围绕合作学习研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收获。在交流中,既有理论学习的收获,又有教学成功的感悟,;既有教学困惑的倾诉,又有教学失误的剖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印发了从相关杂志报刊及网站上收集的有关合作学习的资料,通过理论学习,组内成员进一步拓宽了认知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明确了研究目标。

(三)加强课题管理,确保研究有序推进。

未来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和有序推进,我课题组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探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认为和目标,课题组经常听取有关专家的指导意见,不断调整课题的方法和手段,完善课题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整理。课题主管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而且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市场予以关注,并积极协调课题的两个主管单位的各种关系,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大开绿灯。

(四)立足课堂阵地,扎实开展研究。

课题作为磨练教师成长的舞台,理应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坚持“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的理念,要求组内教师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课堂上,教师既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知识的构建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延伸至课外,如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很好的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及家长等多元评价手段来检测研究成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例如,董辉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进入课题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记录—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再如,郭世东老师“石灰石的利用”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带实验用品,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探究碳酸钙的性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五、课题研究经验及成果

(一)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1.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又要按照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学设计从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入手,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然后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和教学结构与策略。

2.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与模式

第一部分:启动引导。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前面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课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新课主题。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问题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形式积极的学习心向后,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不但包括认知目标,也包括合作技能目标),使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

第二部分:精讲与自学。本阶段课采用集体教学或自主学习的形式。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较抽象或是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常采用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共同明确难点和关键之外,为课的后半部分合作合作打好基础,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此部分也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省去,直接进入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小组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也是其有别于其他教学情境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合作学习策略,融合作学习要素于合作活动之中,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相互作用。在小组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合作活动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在过程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指导。教师必须对各小组活动进行观察和介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和学生形式

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组织起有效的合作,纠正偏离合作学习任务的行为,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四部分:交流展示。各组根据讨论的情况,由组员汇报本组学习和研究情况,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检测等。教师要认真地手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反馈评价做准备。

第五部分:评价总结。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观察,结合其他教师和同学对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合设计练习进行学习情况检测,对各组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合作技能进行评价,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村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合作技能的提高,必要时进入新一轮循环。合作学习流程的五个部分不是凝固机械的,往往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而有所变化,各部分间形成新的组合,但基本要素是不变的。

3.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1)小组规模的确定。通常规模较小的小组,由于组员共有的知识范围较小,其效力也较小;而规模较大,效力也较大。但如果小组太大,又会产生诸如个人在讨论中更易受到压抑,喜欢说话的组员可能独占小组活动时间等新的制约因素。考虑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和便于操作,我们基本上采用4-5人小组。

(2)小组成员的构成。与传统教学的学习小组按能力、兴趣或学业成绩同质分组不同,合作学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组内,组员尽可能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各组之间尽可能均衡考虑。

(2)小组内角色分配。小组安排组织者、记录员、检查员和报告员等基本角色,每个组员承担各自的责任,角色每1-2周轮换一次,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

(4)小组的时空结构。为变革传统课堂结构不利于教学信息的全方位流通,学生参与度不高,消极性静态听讲的特征,合作学习将合作性人际交往结构引入课堂,建立一个立体、多边、全通道的课堂交往结构,常用的做法是将传统课堂中多采用秧田型座位布臵变为会晤型(前后桌成小组,前排学生只要转过身子就可与后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U字型、马蹄型、内外圈型等座位安排,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和相互搭配作用。

(5)小组长的培养。由于小组长在小组活动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加工、处理可资参考信息的能力,承担小组内必须的多种功能,通过小组活动的理由等做法来帮助组员理解小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能够紧密围绕主题,防止小组仓促得出不可靠的结论。对小组长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骨干、桥梁作用,既是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小组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小组长不是固定的,可根据需要轮换担任。小组长的领导也不是大包大揽的统管一切小组事物,而是在个人角色定位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来做引导、促进和协调工作。这又是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小组显著区别之一,体现更为民主的倾向。

对小组长进行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小组领导职责与合作技能来进行。组织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维持组内秩序,促使小组紧扣学习任务轮流有序的发言,使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澄清问题,提示问题,引导发言;接纳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的内容、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征求各成员意见,要求各成员贡献自己的观点;提示要点,使小组活动顺利开展;从组内找到问题答案,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资源;整合小组讨论的有关意见观点或建议并督促小组达

成一致性意见;公正务实,在小组建设性争论中保持中立并促进和推动小组活动的积极有效进行;要说“我们的”而非“我的”,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组长应具备的交流能力:

作为积极的沟通者,将观点清晰简洁的进行整理;沟通对小组任务的理解和领会;娴熟的协调组员提出的信息与观点,及时的作解释和反应;表达小组的关注;尊重他人的发言;与小组共享奖励和荣誉。

在尝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缺乏系统的合作技能和小组技能的训练,组内成员人际交往技能水平差距也较大,再加上小组领导技能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合作学习刚开始时小组长一般可选那些合作技能较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威信的学生的担任。此外,还要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领导小组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小组活动进展日趋顺利,可让其他组员担任组长,并让员小组长充当“小先生”,辅导和协调新组长管理好本小组的活动。

小组长的培养通过集中辅导、分散实践和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先着急各小组长给予讲解和示范辅导,然后组长回各自小组操练,再由小组对组长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教师则通过巡回查看,掌握各组情况并加以指导或提供纠正和帮助。这样,学生就可学会如何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职责,共同分享领导角色,有利于组员遵守小组规范,共同协作达成小组目标。

(6)动态编组。为了能使每个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特点和生活背景的学生,有助于应对类似现实生活,也为了避免形成小团体,又兼顾小组的相对稳定,小组每6-8周进行一次重新组合。

4.合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合作技能内容繁多,我们选取一些最常用诸如“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求助—提供帮助”等基本内容,由教师示范,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课后进行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应做巡回观察,及时的为学习小组演示合作技能或给予纠正和指导,促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逐步使学生达到合作技能自动化水平。

5.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与之相应的策略,不同的学习策略是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策略种类繁多,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并综合运用。

指导型策略:指导型策略,强的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常用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

过程型策略:过程型策略强调的重心在于小组过程和技能的发展,适用于化学课的各类课型。通过小组进行活动、讨论,成员们被指定扮演特定的角色,培养合作技能,形成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明确个人责任、共同促进小组进步。

探究型策略:探究型策略侧重的是在解决较为复杂问题过程中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冲突能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力量。

6.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取代了团体规模过大的班级学习,形成了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同伴合作性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班级结构。因此,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

极奖励制度和明确的期望,对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管理。教师以一名特殊的班级成员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其管理重心在于监督、促进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落实学生个体责任,增进学生间的密切联系与交互作用,协调小组与班级活动的关系。

如何控制合作活动音量,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可运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师可提醒:“请注意!“,或是采用其他信号,并将达到要求程度与小组评价挂钩。

还有关注与表扬。对表现出预期行为的小组给予关注和认可,促使各小组纷纷效仿,从而实现课堂管理目的。小组表扬有助于建立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称赞,表现出何种行为可以受到奖励。对于合作学习中教师所不期望的行为,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不予关注理睬。若对这些不期望的行为,如擅自离座、交头接耳等予以关注,那么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增加,即使教师严厉的批评了擅自离座的学生,其他学生照样还会去模仿这种受到批评的行为。

7.合作学习的评价

(1)评价内容。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评价,学生的合作技能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行为、合作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十分重要。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合作交往开展的情况。通过评议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评价。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访谈来进行。三是成绩的评价。这是对达成学术性目标所作的形成性评价。一般的,可以通过设臵课堂测试或进行提问等方式来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从而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调整和修正,并给予必要的补救措施和辅导。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学生间的互评互查和自查环节,这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同伴间交往的人力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详细、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2)评价方法与策略。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以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满足各类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发展需要,能从老师,尤其是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能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因此,合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

2.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化学学习体验,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业成绩,较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同伴对相互之间的突出表现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都充分发挥了以奖励为主的教育功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整改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手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集体讨论和协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有所体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对老师的设施和同学的疑问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探究兴趣。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并提出看法。对问题的思考开始呈现出以一定的逻辑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的协作意识

开始慢慢养成。

另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有所提高。在课堂上发表见解时,由最初胆怯、语言不连贯,表达能力较差到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逐步可以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天天进步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我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多次。课题组老师们先后以研究论文、研究案例、教学设计等为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功,多篇论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思路。老师们和课题一起成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很多已成为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使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繁荣昌盛。“科研型“化学教学骨干教师群体正在茁壮成长,化学家教育有特色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六、问题与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不少缺憾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题是在初三年级逐步推进,全面进行的,由于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上实验教师思想上的顾虑,有时候不能完全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去实施。

这给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对于处于学习压力特别大,竞争性非常强的毕业班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合作学习研究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情境复杂的工作,在班额大的情形之下,1—2个实验教师很难估计全班同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

3.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学科、几个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各个学科协同,课内课外结合,尤其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希望通过化学学科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对合作学习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有效的开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法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法教学初探

赵国忠武威市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一、合作学习方式的总体构架及操作模式

1.合作学习的互动模式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如图示:这种互动模式着眼于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的开发,置学生于相互影响之中,在相互启发中培养能力。

2.教学方法程序模式

3.具体操作模式以上模式并非各自独立,在教学活动中,和谐互动,相辅相成。

二、合作学习教学的主要策略

1.采用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学内容,因材施教。实践与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分组实验教学程序设计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教师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提出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案。如有的学生观察到试管内有红紫色物质,水槽中的水有点淡红色,从而提出改进试验装置的办法;有的学生观察到插在水槽中的导管中的水位上升,分析原因,提出操作顺序的改动;有的同学观察到集气瓶内没收集到气体,分析原因,从而强调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必要性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悟到了许多道理,这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很有帮助的。

2.合作学习要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同时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实践与探究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一包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而不是木炭粉。主要教学策略:要求学生(1)独立设计实验方案;(2)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理论依据;(3)将设计方案收集并分类;(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5)进行讨论拿出最佳方案。

三、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参与者甚至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伙伴。当课堂上同学之间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尽量不要去正面回答问题,主要是提供反例和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探讨,找出漏洞和错误,有时还需要“挑起矛盾”,支持学生之间的争辩与交流,教师对讨论的双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鼓励。

四、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堂管理1.合作学习小组的确定和规模学生的分组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能力大小、以往经验等组成2-4人小组。小组成员最好有些差异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彼此之间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2.合作学习课堂的纪律监控合作学习的课堂尤其是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堂一般说来是不整齐的、喧闹的。因而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纪律监控,在分组实验中,教育学生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各小组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干扰。

五、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策略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的评价观也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规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地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这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和尺度。将常规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竟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郭家庄中学

张鹏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 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三 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四 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水的分解

一、教学背景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0个小组,每组 3-4 人,实验时学 1

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1)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2)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师)对,这种能被点燃的气体就是氢气。也就是在氢气球里所装的气体。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

(生)不是

(师)这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就是氧气,也就是我们呼入的气体。

(板书)水通电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

(师)分析此反应特点,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二种,像这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我们叫它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首先必须是化学反应,而且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练习)判断是否为分解反应

教师掰粉笔

(四)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实验

(师)看待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仅限于表面,而应从多角度分析,深入思考。下面老师提醒几个角度,你们分析一下。

(1)从能量角度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

(3)从微粒的角度(此时将很多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一一点拨,生逐一回答

(1)水吸收了电能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师)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我们不紧得到了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新物质,而且也可以吸收或释放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或储存。

(3)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五)建立模型得出化学变化实质

结合课本中的模型

(师)想象一下,刚才看到的水通电形成氢气和氧气在微观世界里,他们的微粒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

(生)小结:水在通过时,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氢气。氧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了氧气。

(评价)这位同学说得比较好,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

(生)水通电时,水分子里面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每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氢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氧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氧气。

(师)完美的描述,道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请同学们给点掌声。(展示多媒体)水电解示意图

(师)刚才所说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加热水变成水蒸汽,他们的微粒变化有什么不同呢?

(生)水通电时分子变成了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水加热时,分子没变,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

(师)这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六)介绍分子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师)我们知道水,氢气,氧气都是有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实际上,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很多物质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抬手)看手上的这枚戒指,就是由金原子构成的,而中间的钻石,也就是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还有惰性气体氦气也是有氦原子构成的。因为原子也是一种微观粒子,当然也就具有微观粒子的的一般性质

(看书)P39 看图结合(七)反馈练习及作业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畅言)

三、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本节教学,从课堂气氛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纸片模拟微观世界中水的分解与合成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验探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培养提高。不足之处是本节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握的尺度不够好,尤其是从多角度分析电解水实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到位,设计问题缺乏一定的艺术性,造成学生回答困难。

下载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摘 要:初中化学的应用性、精微性、化合动态生成性,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理解与运用化学知识的难度。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上交 2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初中化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1.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又要按照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发挥出合作......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淄川区罗村镇中心中学 王峻波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的重要......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生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组王建民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由......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一、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泾县中学、泾县稼祥中学课题组 2008.11.28. 执笔人:汪 润(课题组负责人) 一、课题的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再读教材,获益匪浅。在大学时代,看惯了逻辑紧密,层层递进的专业书,那时看教材,只觉得教材牵涉面广,知识散乱。现在看来,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