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引导法略谈
初中语文课堂引导法略谈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语文老师都普遍存在这种观点:“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竞争引导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适逢奥运会,大家写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周记、作文屡奥运会火炬传递及开幕式,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法国谈到韩国,从来卢谈到中国的队员,甚至那些复杂的外国球员的名字都背得滚瓜乱熟,一改从前羞涩、难开其口的风格。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搞好媒体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不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像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评议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三、做好活动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已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的因材施教。
四、提倡幽默引导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上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北京的故事”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堂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赵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大家在笑过以后会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一轶事,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关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入手,使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好语文知识,同时陶冶情操,懂得发现美,分清真、善、美、假、丑、恶。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做一个牢记“八荣八耻”的好学生,好公民。
浅议学生语感之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去落实。近几年渐起一股语感探索热,有一些研讨争鸣文章见诸教育刊物上。本文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语感及其构成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笔者认为,“语感”应包括“语感素质”和“语感技能”两个层次的含义。
语感技能“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心理因素的复合,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司性,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是听、说、读、写中自动化了的部分,是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积淀’相融合的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们的反应”。这是一个外在的动态的心理过程,具体地体现为一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功能。实际上,人们常说的语感是指这种“语感技能”。语感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语感素质,语感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感技能水平的高低。语感素质包括语言因素和认识的情感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它是语言本身的、知识和情感的素质的综合。这是一种内在的静态的心理能力。语感素质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依赖于后天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感性成分是语感主体对无意识地接触的一切言语对象的直觉印象和感受。理性成分是语感主体的一切有意识地对言语对象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它包括语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主观上的主动获取、吸收和客观上的被动输入、渗透。理性成分里面自然应当包括评议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理性的评议基础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素质的层次。对于在校就读的学生来说,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进行的语言教学,就是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全面系统地教学语言基础知识,从而着力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语感素质培养。这种语感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和提高语感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最要紧”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期深度、文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养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特有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1、在读写中感悟、增强。
阅读教学历来被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占去了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其教学效果却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学生的阅读语感技能提高十分缓慢。其原因就在于对作为言语对象的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步入了误区。老师往往仅在语表意义上兜圈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课文只是些抽象、干巴巴的内容梗概的筋和毫无生气的语言符号。课文的阅读教学,根本着眼点应使学生增强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怎样表达”则是语文科教学的侧重点,更为重要。对语文来说,明白“表达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达到理解“怎样表达”这一主要目的。准确地把握言语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对这一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感受。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觉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学习鲁迅的杂文时,这一感受尤为突出。学习鲁迅的杂文,单凭分析思想内容,讲解写作风格和一般地读读、写写、听听、练练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而要抓信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语调——他的恨,他的爱,他的讥讽,他的赞美,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丰富感情,听他的语调便全能感受到。他的语调又是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比如,善于借标点符号的巧用来表达特定的语调,从而传达他的含蓄而强烈的感情,便是突出一例。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在“表达什么”这一点上完全一致,只是后一种写作比原句少了三个逗号而已,但是鲁迅先生体现在他独特表达形式中的强烈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最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的。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时写道:“原来如此„„”一个惊叹号连着一个删节号,蕴含着无限悲愤之情:反动派竟然如此卑劣凶残,柔石等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政府竞会如此对待无辜青年!这句话中的惊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删节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启发引导学生对这一表达形式,有新的感受,这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由形式而内容再回到形式,使学生不仅有所知(“表达什么”),更要有所感(“怎样表达”)。只有这样,语感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至于写作,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较高的认识水平,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较强的表达能力等。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固然不是语感能包容的,但表达能力却与语感有密切联系,语感素质达到一定水准就能使作者一写就顺。按《大纲》的要求,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较好地解决语言问题。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表达被列为重要一项。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语不得体、句不顺畅的毛病,正反映了学生语感素质的严重不足。这一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继续加以强调。
2、在听说中提升
听、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具有读、写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的影响,又囿于“受教育就是升学”的狭隘认识,广大语文老师至今对听、说教学并未真正引起重视和认真落实,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强调。
语感具有敏捷性和准确性的品格,就此而论,听、说教学对于培养语感素质有着如下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于听,可以不断接受时事形势、科技、文艺方面的最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说,可以畅抒已见,说问题,谈看法,随机应变,将有关内容勾连起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第二,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使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自己是听者,就要听懂对方所说的内容含义和辩别其表达形式,以作出相应的反应。自己是说者,就要适应听众,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说服对方乃至感动对方。而这说要求赋予所说的话具有实际有力的内容和意义,要求听者运用倾听来调节自己以适应需要。
第三,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什么是听话?无非就是听话者边听边思考说话者说的是什么。而说话就是说话者用口语形式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传达给听者。这种有效的听和说的过程,也就是培植双方思考力的过程。说者归纳整理自己的思考使之条理化,并转化口语,听者经过自已的归纳整理抓住要领,使对方的口语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内容,双方都深化和发展了自己的思考力。
第四,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例如,我们引导学生把话讲得清晰、正确,用语准确无误,别讲错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正误感。我们让学生在说话时注意用词的分寸,别讲过头话,别讲辞不达意的话,而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与对象的特点,要讲得体的话,这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分寸感。我们让学生在作较系统的表述时,注意句与句的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讲话中具有一种流畅、通达的气势,能一脉相承的讲说,这就是在锻炼学生评议的畅达感。我们让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注意话语的情味,学会含蓄地表述个人的请求与意见,学习达到那种“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的境界,即以较少的情味深长的话打动对方,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情味感。我们让学生在朗读练习和成套讲话练习中,学会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升降的语言,有快有慢的语速,做富有节奏的讲说,让人感到动听,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节奏感,等等。也就是说,语感素质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如上述的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与节奏感等,都能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真正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并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使之落到实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
[2]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3]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4]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
[5]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6]《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7]《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奏响古诗教学中美的旋律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化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语言美、自然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用诵读来尽情地渲染美
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研讨文的诵读工程。童年阶段是人最好的记忆时期。背诵是记忆的根本。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顺应了儿童爱读、爱背、记力强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课堂教学上成诗文朗读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口中念念有词,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当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要读得爽口,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如读“满身雪白走将来”等这样动感性强的诗句,就可以配以能够以能够表现诗意情感的身体动作,使其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古诗是汉文化的精髓,其融合凝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在国人中广为传诵,绵绵不绝。古诗四声抑扬顿挫,联绵词回环响亮,叠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特点,表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韵味无穷,让人情有独钟、百读不厌。因此,要重视背诵积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读得滚瓜烂熟;引导学生变着花样背、听背、跟背、自背、领背、对背、齐背、倒背如流。宁可三日元食荤,不可一日不读诗。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记牢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必将激发他们对灿烂的文明的向往,扬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帆。因此,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二、用感悟来纵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角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殴阳修《六一诗话》)。因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感悟,无须讲解。繁锁的讲释,难以探索微义,也违背了诗的规律。因此,古诗教学,要力避繁锁的讲解,也无须旁征博引,更不必探幽发微,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那么,教师是否因此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可以用惟妙惟肖的体态语表演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的情状;还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歌”声如何激昂动听;“一叫千门万户开”,开门者是何人?
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诗句描写的情景,借助图画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读悟诗意。如用多媒体课件广大《画》诗的插图,展示《画鸡》诗中乡村早晨鸡叫门开的情景。悦耳悠扬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使人心驰神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来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质朴的乡村田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情,接受美景的熏陶。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读者的意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如让学生闭眼想象《画》一诗的意境,把诗的画面在头脑里“过电影”当学生进入遐思状态,教师轻声柔情地描绘情景——师:„„春姑娘悄然离去了,而山花依然烂漫„„
生:„„(浮想联翩)
师:这是一处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同学们猜到了吗,这首谜语诗的迷底是什么?
生:画!
三、用体味来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要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因了体味,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谐相融的境界。这种体味,是一种流动着的心态,它要求学生不但动口,还要动心,更要动心,同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再现美的情景,升华美的格调。课文中每首诗的教学大都安排了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学校不可以常年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使诵读研讨蔚然成风。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来,下乡村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想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小学课文中精选的古诗,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融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如甘醇,如春风,如雪月„„我们要力求通过古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并把这种美的转化为美的行为,无论在何进何地,都要做心灵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让我们和如花如诗的儿童携手徜徉于徇丽多彩的诗的国度里,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不胜收的人生吧!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激趣法浅谈(最终版)
论文名称:初中语文课堂激趣法浅谈
作者姓名:周
职 称:中
工作单位: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 彬
教 一 级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法浅谈
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内容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作为一个好教师要想让学生上好课,所学知识牢固理解掌握,就得想办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激趣
一个好教师的最大魅力在哪里呢?不仅仅在于知识渊博,也不仅仅在于品德高尚,更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这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下面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趣谈一下自己的浅薄体会,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情感激趣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曽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前提条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意与学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交流,尽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尽可能使课堂气氛和谐自然。在课堂上,多从鼓励的角度评价学生回答,对不同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标准和态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是那样的真诚、亲切、可信赖,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克制不良行为,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初级阶段,不仅要靠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教学工作的感染,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靠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和师生间情真意切的感情和友谊。一些学生喜欢的学科往往与他(她)喜欢和尊敬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师生间的友情是靠老师亲自培育的。如我班一名后进生考试常常开“红灯”,同学们也常对他冷嘲热讽,对他来说,讥讽和冷落早已习以为常。我接管班主任后多次找他谈心,并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照顾他,每当他有了点儿微小进步就在班上表扬鼓励他,得知他喜欢登山野炊后,我就指导他写一篇登山野炊的故事。经过指导他修改后,我就把该生的文章粘贴到板报上。这样做对他震动很大,教育很深,使他麻木的心灵逐渐复苏,觉得再学不好我所教的学科实在是对不起我。日复一日他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更可喜的是,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极深的印象,他使我对“亲其师,信其道”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二、活动激趣
叶圣陶曽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在所任的班级中开展了以语文能力训练
为核心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夯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如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黑板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作文大赛、朗诵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把学生带入到了乐学的境界,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优点和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
三、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基于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的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任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赛,师生共同商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学生,逐步累积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踊跃参与,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就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功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同学们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有一种在语文知识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幽默激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传神的动作,诙谐逗人的表情,都会让人精神上得到放松,心理上感到愉悦,使人身心舒畅。可以说幽默是一粒开心果。为人师者,如果富有幽默感,能适当地幽上一默,那么,不但会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工作上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一些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一些感悟。我常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轶事,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
记得我曾经给学生讲过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一则故事——《猫和老鼠》,故事的大意是猫和老鼠共同储藏了一桶猪油以备冬天找不到食物时急用,但被狡猾的老鼠给找借口独自偷吃了个精光。学生当时就被故事本身的情节、意境、幽默风趣的语言给牢牢地吸引住了,尤其是当他们听到“一层”、“一半”、“见底”这些词时,一个个再也忍俊不禁、捧腹开怀大笑,班里象炸开了锅。课后一名作文写不了十行的男生却将它完整地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有很大进步。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老师们不妨多点幽默吧!
五、媒体激趣
随着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学的逐渐普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个先生一张嘴”的授课模式,形式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视听氛围。学生可以更加直接、更加快捷的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很好地再现语文情景,使课文内容由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动画,从而使课文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朱自清的《春》一课时,通过视频使学生从屏幕上感知到小草从土里转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花、杏花、梨花的竞相开放;农民在田间辛勤的劳作;孩子们欢跳着,风筝在空中尽情的飞舞》。。。通过这些鲜活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体会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真是既帮了老师,又活跃了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植入式”教学法浅谈
摘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主要发生场所是课堂。因此,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对学生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有所帮助。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阐述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植入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植入式;情境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的教学是最多姿多彩、能以各种教学形式呈现的学科,没有之一。在各种教学方法中,笔者倾向于“植入式”教学法。
“植入式”教学法一:情境的植入
在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情境植入,相信每位教师都不陌生。情境的植入也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但笔者的情境植入,又和大部分教师的情境植入不一样,因为笔者是通过多媒体的音效、影像等手段,为学生塑造与当堂所学的课本内容相融合、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或场景的。通过这种情境的“植入”,让学生在气氛的烘染下进入课文,体验情感。
比如,在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一课《竹林深处人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提前搜集并下载好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在课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堂上,有风吹过竹林的呜呜声,有山麓间望去的满眼绿,有竹坞深处的山村人家,有竹林丰收的喜悦之感。于是,学生马上被茂密的竹林、竹乡的富饶美丽吸引,满怀热情地被笔者渐渐带入课文学习中。
“植入式”教学法二:音乐的植入
多媒体教学中本来有音效、图画的配合,但笔者仍把音乐的植入单独提了出来。因为笔者认为,与其他方式不同,音乐在教学中是极富内涵的一种语言,它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宣泄、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心灵的享受。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笔者有时会选取音乐植入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来引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自我共鸣,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中,笔者就选取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母亲》,虽然歌曲有点老,但歌词很切合学生的实际:“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饺,有人给你包„„”阎维文演唱的深情动人,歌中的片片话语也勾起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很多学生都感动了。然后,笔者适时引出课文,开始讲解朱德和母亲的故事。有了歌曲的铺垫,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植入式”教学法三:问题的植入
课堂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听课”上,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忆读书》中,笔者刚上课就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一直在读书,上课读书,下课也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但你知道别人是怎么读书的吗?你知道名人又是如何读书,有所成就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冰心是如何读书的。”笔者利用问题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自发地就会进入课文中探索。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堂要点doc
初 中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研 讨
A 预习课 预习课基本要求: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理质疑、互助互学、建立笔记、养成习惯 程序:
一、个人预习(学生独立完成)
1、读三至五遍课文;批注;完成读、背、记。
2、摘抄、整理字、词、句及文学常识。
3、概括: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
4、提出疑问3-5个。
5、练笔(小片断:仿写、心得体会)。
二、小组交流(组内互帮互学)
小组内生帮生、兵教兵解决基本问题; 组员交流、共享、记录本组的预习成果; 组长记录好本组仍存在的疑问;
教师巡查、指导并为修补导学案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集体展示(全班交流互评)
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学习收获、存在的疑问等; 各小组互补学习内容,学生边听边在预习本上查漏补缺; 教师及时做好点拨、指导、校正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学案检测(达标测评、夯实基础、评价反思)
针对重要知识点设题检测,落实基本知识,及时评价反思。
B展示课 展示课基本要求:
问题有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分块展示、大胆讲解、修正补充、评价提升、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程序:
一、出示目标、重点、难点及要展示内容的全部相关问题(导学案);
二、组内研讨全部问题(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小组分块重点展示(先板书,再讲解);;
四、或质疑问难;或学生评价补充,或教师点拨提升;
五、各小组总结本节学习收获;
六、达标检测;评选优胜。
C导学案
导学案基本要求:目标问题化、重点习题化、难点层次化、资源节约化 导学案的理解:
(一)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二)导学案应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导学过程
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知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如果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导学过程就是围绕学线和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
(三)导学案编写应注意:
1.编写导学案要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五统一”:统一学习目标、统一学习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有预习笔记本和纠错本、统一达标测评;
2.编写导学案的程序是:同级同科教师说教材——主备教师汇编导学案——课任教师增补完善导学案。
3.编写导学案的内容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时间分配、导入语、过渡语、追问语、预设问题、小结、达标测评及教学反思;使用双色笔,做到“两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如下:
(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2)学习目标和“导学环节”大致对应。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4)学生重点概括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4.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凸显“三量”: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 5.体现“五侧重”:侧重学生学、侧重服务于学习、侧重学法指导、侧重能力培养、侧重学习过程;
6.遵循“五个原则“:实用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学会会学乐学的原则。其中要注意:
(1)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2)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阅读应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回归整体”的阅读规律和“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
7.使用导学案方法是,师生共享导学案,同级同科共享导学案,实现资源共享,减轻师生负担。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导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
曲阜市王庄乡纸坊小学
李强
何玉琼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归根到底,还是要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的教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怎样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识和社会价值?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要实现、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良好的问题设计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从新的认识角度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可以激发学生释疑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高质量的问题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学生学情的正确分析,因此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通过问题的组织使得知识体系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和利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效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形成。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教师的引导活动,完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把握导的时机,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因而,教师不再是“警察”和“判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作出“是”与“非”的判断。只能是,首先积极地“旁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或经历行为与道德体验、形成经验,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在主题背景下,教师及时把握和预测孩子的探索热点,可以在孩子探索过程中自然的导入,在孩子想要创作表达的愿望显露之初把握时机,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在“未来的车子”的小主题中,老师和孩子们收集了许多不同时期车子的图片,孩子们都觉得现在的车子越造功能越多,越来越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许多孩子都争着说:“我长大了要造可以水、陆、空三用的汽车。”„„这时候,老师马上可以引导说:“你们设想的汽车真好,快把你们设想画下来。”孩子们立刻投入到自己的创作愿望之中。教师的引导不是老师让孩子们今天要画什么,而是要将孩子们表达出的绘画的愿望加以整理和引导、组织的过程。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内容深,每一段都精讲、细讲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课文最值得讲的内容讲深讲透,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在教学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我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外,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字、词、句来谈感悟,那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岂不是回到了传统语文教学误区:死抠字词句了吗?其实不然,对字词句的解读正是建立在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的。你想,中国的放块字是多么神奇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短短几句话就可含概天文地理,上下千年。如果不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咀嚼咀嚼祖国的语言,那岂不是暴殓天物吗? 虽说是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有些关键的地方,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应该站出来,及时地教给方法,及时地指引道路。
教师的引导,既体现在一堂课的整体设计上,也体现在一个个小环节的局部处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流向,它也决定学生课堂上活动的深浅。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将是一个善于引导的高手,他能带领学生在“预设”的程序上自然生成;他能在“无痕的指导”中,引领学生充分地欣赏到文中的无限风光。
引导一:上课铃一响,教师便主动与学生聊天,相互沟通,在双方增进了感情后,教师随即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问道: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的声音,带着联想,仔细听听,说说你能听到什么?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沉思后,便纷纷举起了手,抢着回答。可以说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
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听潮》,将学生自然地引入课文,并范读课文,让学生走进《听潮》的世界,问:“听读完后说说‘我’听到了什么样的海?” 在 5 分钟的朗读后,学生们进行了 3 分钟的全班交流。很明鲜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手举过不停。
可见,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我们一定要将眼睛盯着学生,在教学的许多细节处理上,也都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心理,使课堂细节的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让课堂在学生的心理期待下自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