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02:3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第一篇: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传统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方式为主,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应用技能较为忽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合作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 应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合作探究模式,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要利于学生独立探究,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最后还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沿棱剪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再展开平铺在课桌面上,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比一比每个面的大小,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说一说如何计算表面积?怎样算比较简便?这一系列的问题全部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解决。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又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得到充分地挖掘和体现。

二、提倡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学习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的奇思妙想、发明创造最初都是由一个“为什么”而引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注意把握好提问时机和提问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提出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如教学《圆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回答一组由浅入深、顺着知识思路设计的问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个什么图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提问,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这种提问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拓展应用提高,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后,教师要注重结合农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农村的实际而进行生活化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教《认识人民币》一课,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后,练习中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学具(人民币)按出示的物品标价付给小组中的收银员,收银员按标价收钱并负责找钱,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交易是否正确。这样用模拟的生活体验把人民币的应用掌握起来,让学生通过买卖物品,在生活中体验知识,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

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学生发展意识,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杜一凡: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S2期。

[2]李效忠、郝延芳、孙金玲、刘婧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2010年10期。

[3]张智丽:“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湘潮(下半月),2011年04期。

第二篇: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合作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高年级 新授课)

目标要求:

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课堂教学规范,转变教育学的方式,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我镇教师探索、研究、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环节一:预习交流 展示成果(5分钟)教师指导要求:

1、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可以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可以用教育局统发的或自己编制的),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先引导学生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难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最后带着问题去完成导学案。

2、教师在学生交流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各小组或倾听学生交流的情况,或进一步查看学生的预习学案,弄清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集素材。

3、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展示的每个细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和点拨:(1)鼓励学生敢讲。只要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就给予表扬,树立起自信心。(2)指导学生会讲。通过教师示范、点评,开设专题讲题比赛课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在讲解时能抓准要点、思路清晰、语言流畅。(3)鼓励学生能讲。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实现互动。通过互动,增强学习实效。

学生学习要求:

1、组内交流预习成果,由组长主持,按次序或抽签的原则,交流预习成果、讨论存在的疑难问题等。

2、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让一小组同学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和解题思路,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内其他同学补充。

3、其他学生进行质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

环节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指导要求:

1、教师要根据刚才学生预习展示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重点探究的问题,然后再次组织小组合作或其他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究,教师指导。

2、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及时诊断出学生对探究问题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点拨。

3、教师精讲点拨,要重点点拨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补充学生想不到、想不全、想不深的内容。

学生学习要求:

1、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并汇总不能解决的问题。

2、组员之间通过“兵教兵”、“兵带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扶意识,实现小组共赢。

环节三:巩固训练 当堂达标(25分钟)

(一)巩固训练 教师指导要求:

1、依据教学目标,根据知识类型,可设计填空、选择、辨析、解决问题等各种题型,从训练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整合“自主练习”,避免题海战术。

3、创新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学习要求:

小组内先交流,对于组内出现的问题,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学生对学困生的帮扶。再由错题学生展示讲解错例,告诫其他同学,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二)当堂达标 教师的指导要求:

(1)教师要细心研究每一个测试题的出题要求、出题意图,探讨每一个题目的解题关键、解题技巧以及解题格式,还要根据考察内容猜测学生在理解上和习惯上可能出现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

(2)测试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设计时要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从而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3)对测试题要及时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矫正和补救。

学生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

2、要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做题规范。

“预习交流,展示成果---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训练,当堂达标”三环节构成了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整体框架结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整体上看,这一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的注意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传授适宜合作方式,推动自主合作实效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除了传授数学知识,还需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互助学习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促成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 “小组合作探究”只是看起来热闹,实际上没有实效,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影响小组合作的因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对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因而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习惯懒散;或者有学生觉得小组探究就是浪费时间,完全没有必要,因而行动上也会出现合作不力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底子比较差,内心比较自卑,也不能表现出参与的热情。

其次是教师在主导方面的因素。有可能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因而在组织小组探究合作时显得很茫然,对学习进度的调控、学习效果的评价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预案。

第三是小组探究合作技术方面因素。比如,合作小组的人员构成、探究的问题设计以及合作小组人员的职责,包括发言的要求、问题的记录和组员交流、谁来总结陈词等合作学习交流的技巧。这些都缺少一套有效的程式可以驾驭。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定价 ¥5.00点击修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首先教会学生适宜的合作方式,有计划推进合作探究的展开,使课堂呈现预期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自主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呢?

1、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为了避免无效的散乱操作,可将小组成员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配,每组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一人负责问题的讨论与合作;一人负责争议的协调;一人负责记录讨论的结果;一人负责将组织语言向全班汇报交流。每个同学各司其责。每一次的小组探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次充实有效的学习与合作过程,就不会因分工不明、无法操作,而导致成了一种看似热闹,其实大家都无所事事的华而不实的学习方式了。

2、精心设计合作探究内容。

合作探究的内容应避开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类问题,必须是那些有多种可能,有合作或探究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探究时,必须要精心设计和挑选,尽量选择一些开放性有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室的分组的真实画面”,用录像快速播放,让学生统计每一个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学生一时无法看得过来。这时候,就可以启动小组合作,明确分工。有统计每组的男生的,有统计每组总人数的,有统计实际学习小组的数目的。

这样既有亲身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喜悦,又能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参与度和积极性。

3、授之于渔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组员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分工,让各自承担起自己能胜任的学习任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意见的正确方式;遇到有不同意见,发生分歧时,应当保持克制,等对方说完,再进行反驳。对于组内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对于各组存在的焦点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明确的答复或针对全班进行讲解。

3.4采用科学全面评价,点燃学生合作热情

科学的全面的评价,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发挥出来,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发现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初二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有一个四川来的孩子,进班成绩在中下,我发现他的外语特别差,只能考二三十分,其他成绩在中等。但这个孩子很好动,喜欢满教室乱窜。

原本家长对他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发现了这个孩子思维极其敏捷,新授课接受能力很强,除了英语外,其他科目都在一点点进步。

抓住他的这个优势,我又及时联系家长,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是个潜力股,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在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数学一跃成为班级前五名,物理居然考了班级最高分。

所以说,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去考量,对于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相信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2、关注弱势群体

评价班级学生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必须要区别对待。很多所谓“差生”是由于我们总拿分数这个唯一标准评价而得出的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到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并对在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换一把尺子去衡量,就会多出一批好孩子。

例如,初二学生陈建,因为听力问题,根本没有办法听清老师上课讲什么,据他自己讲,只能看老师的口型,他甚至连把话说清楚都很费力,大家也听不清楚他要表达什么。老师了解情况后,就专门为他安排一个同学,下课后把笔记给他看,让他把最基本的题目抄写下来,再做一遍给同学检查。一段时间下来,陈建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他还有事没事常爱往老师办公室跑,主动和老师进行了交流。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很主动地把讲台擦干净。

如果我们用宽容的心态,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在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改变着,成长着。多给他们一点阳光,让这些学业有困难的孩子,在别的方面找到成长发展的信心。

结尾

合作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题目的设置要尽量兼顾全体。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忙起来,要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明白,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让孩子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共赢,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四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备课二级传导材料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巴吉垒小学

王忠敏

2013-12-19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特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配成一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们愿意帮小猴的忙吗?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出示2种饮料和4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小猴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班级授课”的出现,是教育的历史性飞跃,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但社会在变化,科学技术在发展,大环境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发起了挑战,“班级授课”的弊端也日益明显.班级授课要求学生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并没有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材施教.将本来具有自身特点的孩子,变成流水线上的合格商品.为了避免这种主观错误,“分组合作教学”的出现,为学生获取新知打开了新的大门.尤其是在枯燥的数学课上,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勇于承担责任,学会交流合作,培养竞争意识,相互信任,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得出正确的结论.2.以主动学习为前提,分组合作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讲授新知识后,通过做题进行知识的升华,拓展和巩固.现在我们强调分组合作的开放式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就巩固了知识.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慢程度有所差异,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练习,在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启迪.当然,在刚开始执行分组练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合作不积极、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可以多安排一些讨论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打好基础.3.以批判思维为基础,分组合作评价

无论是在哪个学科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坚持优点,摒弃缺点.同时也需要学生进行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不仅要认真聆听,总结要点和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二、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将数学融入生活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事物的了解还是抽象的,很少是具象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还为学生以后独自解决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2.坚持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动摇

不管教师如何进行分组合作,都不能偏离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等等,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指引方向.只有教师提供了大方向,才不至于学生在讨论时像无头苍蝇,没有头绪,进而无法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三、分组合作数学教学的策略

1.教师树立榜样,更新观念

教师对课堂形式的变革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在新课标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少地讲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自我思考,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想法和结论做出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回答也要积极的回应和鼓励.2.教师提出问题,激励引导

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和要达成的目标,要进行基本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讲授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告诉学生特殊的日期有特殊的名称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如何看日历,知道这个星期的每一天分别是几号.教学的开始,给出一个谜语:有个宝宝真神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组员的想法进行组内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进行发言,阐述原因.待学生基本阐述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日历.这样不仅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3.学生分组,提高合作效率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数量适当,二是分配得当.一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进行讨论时,一些学生会没有机会参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宜过少,这样不能调动氛围,集思广益,分组合作得出的结论和想法会过于单一.二是指学生的分配问题,小组内的学生要有差异,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但是要坚持小组之间的无差异,这样才可以公平竞争.最后每个组中都需要一个学生充当领头羊,可以组织小组内的活动,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在小组中起到组织和调和的作用.四、师生合作交流,协同进步

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第九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你知道了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不同和联系呢?”分组合作交流后,学生会得出“长方体有六个面,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同”,等等结论.教师对于正确的要予以肯定,错误的也要及时纠正,最后还要对学生没有发现的特点进行总结.比如“告诉学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等等.这样既做到了学生内交流,还实现了教与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模式,不仅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还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帮助,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多元化人才.

下载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作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的运用 延长县初级中学刘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学习形式是教......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

    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突出了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是针对我国教育现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世界科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外部......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西关小学五年级数学组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重庆市开县汉丰四校 何季 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概念有很多,如: 数......

    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究 正文: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全面培养......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大安乡培元小学:张毅 摘要:在新课标的大力实施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全新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对此,将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