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研究”结题报告
《课程改革中改进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为西宁市教育科学立项课题。我课题组于2008年4月中旬向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交申请,2008年10月底,由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式批准该课题为市级立项课题。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坚持正确的教科研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课程改革的要求,着眼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积极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改进,着力于 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从2008年年初规划课题开始,经过开题论证和一系列研讨活动,到现在的结题阶段,实现了从选题到开题、从方案到行动、从实践到结论的不断跨越,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背景
200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来临,本课题正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及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而提出。这既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我校是一所学生人数超过三千的大校,且长期以来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农民工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各达到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西宁市众多中小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在中小学的教育衔接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成绩,我校于2001年便开展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系列研究、实践活动。通过系列研究、实践活动,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变化。为此,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等。而此类问题恰恰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素养及能力的提升,制约着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提高。本课题旨在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探索既符合新课程精神又符合教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新突破,并期望在全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以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作为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既符合新课程精神又符合教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的新突破。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较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素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研究内容:
1、转变教师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式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促进、合作作用。
2、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为基本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
3、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探索激励型、发展型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教学效益。
4、通过教师的积极实践和反思,增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素养。研究重点:
以课堂教学中经常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突破点,采取客观、科学、实用的态度,深入探索教学方式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发展有意义的现代教学方式,并同新课程精神有机地结合。
四、研究的有关措施
1、及时收集相关的理论性文章,组织学习,帮助教师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引导他们切实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绩效。
2、在研究的主体上,我们将以老师为课题研究的主体,引导教师广泛参与教育科研,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3、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举办讲座、培训、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定期作好阶段专题总结,对在课题研究中成果明显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研究过程
1.展开研讨,精心选题。
自从开始选题,我们就邀请了校教研室领导围绕课题研究展开了系列的探讨,集中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校领导的关注,确立了符合我校教育教学情况利于操作的课题,经前期认真准备,我课题组于2008年4月中旬向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交申请,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2、召开课题发布会,坚定信心。
2008年10月底,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式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课题组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召开课题发布会,邀请专家及校领导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同时开展本课题的宣传动员,在全校、全组范围内建立起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氛围和支持系统。建立与课题配套的教学常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评价机制。选取课题研究的对象,组建培训者队伍,采取专题讲座、问题诊断、课例研究、参与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模式,对全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共同认识,坚定试验信心。
3.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认识。
强化研究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借鉴,注重自我反思,实践改进,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保证了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实践研究中,我们把学习、反思、改进,贯穿于实践研究过程的始终;注意个人学习、校本研修、课题组学习相结合。为使研究教师更进一步的认识课题研究的背景,加深对课题的认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我们编定印发了《课题研究资料读本》,并集中组织课题成员又一次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学习了相关著作。通过阅读、讨论,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课题组还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实现以交流促思考,以思考促发展的目的,为课题研究实施的有序、有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注重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
坚持从实践出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学校教研活动,围绕研究专题,通过对试验课、实验课的剖析、反思、研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促进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5.加强规范,做好研究的总结分析。
为了使课题研究务实,各研究小组在务必在多次讨论研究后,方可形成研究方案。待形成后及时开展相关的论证活动,认真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和计划,各成员结合研究方案进行尝试研究,并于阶段中期就个人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研讨、改进,推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研究成果,阶段研究结束后,各研究组认真总结,撰写阶段研究总结。
六、研究结果分析
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探索既符合新课程精神又符合教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新突破。我们认为,研究结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教师定位有了转变。
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我们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心理上、认识上形成共识,学会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兼顾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
(二)转变了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发展。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应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快乐,交流彼此的情感,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就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为本的思想,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从“单打”角色过渡到与学生“双打”“混合打”的角色。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践研究中,通过课堂教学探讨,对教师、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我们发现并克服了很多问题。比如:课堂上一味的老师问学生答,或者老师自问自答,忽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单方面质疑解疑,课堂练习单一重复。
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转变。变“组织教学”为“兴趣激发”教学;变“讲授知识”为“合作探求”;变“统一教学”为“分层次教学”。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和创新运用知识,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成果汇报,教学评价等。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转变,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数百名学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的不同奖项,为学校和个人争得了一定的荣誉。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研究,广大教师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教师不再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专家”,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组织者、指导调控者以及学生活力和生命力的激发者。与此同时,研究教师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懂得了注重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认识到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践反思铺就了教师的成功之路。两年来,我课题组成员有多篇文章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获国家级一等奖,多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获省市级奖项。
七、反思和展望
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都还是初步的。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产生不少的困惑。我们的课题研究还要在以下方面多下工夫:
1.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从理论上的把握,到实践中验证,对我们而言,还需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继续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提升我们的研究水平。
2.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课例分析深入下去,使观念、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行动起来,实现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优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它将伴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伴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超越,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和研究。
《课程改革中改进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 2010年9月
第二篇:《农村课程改革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课程改革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前言
教学的主要过程在课堂,课堂上用什么模式去学习、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和发展。我课题组在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期间承担这一课题。二年来围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这一中心,进行了备课、上课策略的研究,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观点,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二年的研究,进行了教学现状的调研,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研究课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总结研究成果,摸索创新教育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冲破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冲破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冲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弊病,冲破书本、讲授、作业的物理学习老套路。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灵活地学习洋思教学经验,在观察、探究、运用、创新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出一套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求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加大投入,农村落后的教育严重落后的局面必然被打破,那么,课堂教学必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为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现有条件下农村课程改革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殿堂增砖添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这一课题的提出的理论基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克服“普洛克洛斯威斯之床”(又名“魔鬼之床”)现象。“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据此,我们提出“有效教学”即“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提出的理论依据是,著名教育家的理论阐述。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49页)。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也认为“(教育)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素:《教育的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现代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也说过,教师的工作就是有效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许多教育家的著作为我们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学价值论,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进行了二年的研究,取得了有益成效。
三、研究内容和要突破的难题
(一)、基本内容
1、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推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2、为农村中学班额过大,教学组织困难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解决农村学校模具、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4、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更高效的教学目的。
(二)、突破的难题
1、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师生中已经根深蒂固,怎样做到彻底改革?
2、怎样发挥农村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简单实用的物理实验器材。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工作方案
1、逐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利用学生小组的互动、合作和交流,为找到解决农村班额过大,课堂教学组织困难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3、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
五、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06年8月始——2007年元5月
任务:对以上所做的工作作初步的实践,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
第二阶段:2007年5月——2008年5月 任务:对前面的问题进一步改革探索,总结形成较完善的物理课堂改革教学理论,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第三阶段: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 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主要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研究过程,1、探究式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促使教师必须跟上科学的发展来研究物理教学,跟上课程的改革来研究教学方法,跟上创新的要求来大量充电。
2、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老师的权威地位,平等交流,充分倾听学生意见。
3、适当开放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索、实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讨论、猜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及时、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同他们一起探讨出产生困难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还可以节省时间以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
5、汇报劳动成果,在学生充分探究学习的前提下交流合作总结出物理概念获原理、定理、定律。让学生自己总结汇报,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6、老师归纳总结,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可能会有不足之处,老师要及时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准确无误的结论。
(二)、农村中学班额过大,首先充分利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制定预习提纲。其次,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课后,适当布置作业进行巩固练习,并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自制模具、实验器材 充分发挥农村学生生活实践优势和动手能力强的特长,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实验器材和模具,建立家庭实验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弥补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七、课题成果
课题实验研究开展以来,参与实验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普遍提高,其物理学科成绩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培优补差工作效果明显。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培养。同时锻炼了老师,提高了课题组每位成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本课题组成员共写了多篇论文、优质课教案,其中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优秀论文成果奖,多人次被评为市级以上优质课。
八、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现代化的教学硬件不足,给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
2、学习紧张与自制实验器材在时间上有冲突。
3、探究性学习用时过长,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上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附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资料
1、刘汉银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市优质课一等奖
2、孙永进 《探究——欧姆定律》 市优质课一等奖
3、孙永进 《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 国家优秀论文三等奖
4、孙永进 《适当开放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5、刘汉银 《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6、周宝英 《浅谈物理教学中其它学科知识的应用》 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7、赵莉 《初探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整合作用》 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8、刘汉银 实验前、中、后学生成绩对比及分析报告
9、孙永进 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第三篇:《基于工作过程“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工作过程“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研究》结题报告
摘 要:基础护理学传统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单一,与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因此,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从2013年3月起着手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经过2年多的研究,已经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课程改革 结题报告 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215-04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基础护理教研室承担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课题任务,在系主任的指导下,在部分老师及学生大力支持下,认真完成的资料收集及分析,拟定《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电子教案、习题库、撰写研究论文等一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研究成果。现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简要总结。该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以“实用”为中心,既要求学习理论知识,更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而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1]。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和大量文献报道:(1)高职护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2)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护理操作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整体护理工作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对病人的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传统教学存在以下缺点:
(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2)传统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3)传统教学课程编排不能围绕着一个学习任务作为目标,未按照医院实际护理工作流程设计,课程内容彼此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很快地进入护士角色。(4)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进入医院后,临床老师一致反映学生责任心缺乏,工作适应能力差。(5)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素质水平。临床老师认为学生对病人的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探索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型课程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使得护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的需要,最大程度的接近临床,消除学生进入临床后的茫然。课程研究的内涵与目标
2.1 《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是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指导,以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模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工作的职业情境,将职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进行有机结合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1)教学目的。
使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具备组织完成护士各班工作任务的能力,真正做到适应快、技能熟、职业素养高,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基础,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2)教学内容。
面向医药卫生领域,一是针对护理专业岗位群的、专项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的技能训练(专业能力);二是按照工作过程――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完整行动过程训练(方法能力);三是按照团队建设过程,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训练(社会能力)。
(3)教学要求。
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学生完成一个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阶段性任务,最终学生完成医院护士实际的工作过程。
(4)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设置情境和要求,采用行动导向型参与式教学方式,模拟式教学、体验式 教学、情境式教学,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任务。
(5)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基础护理操作视频影像、多媒体和教学网络平台辅助等。
2.2 课程的研究目标与指导思想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目标是:课程实施方案具有开放性好、动态发展、实施过程规范性好、模拟职业性强、实用性好、现代化手段突出、高职特色鲜明。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课程研究使学生熟悉护士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即建立任务引领、行动导向、注重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的课程方案。课程研究的内容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学习目标、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式与方法、规范教学组织与实施。
3.1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要完整,即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要反映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3.2 课程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一致,要依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了将学习目标分解落实,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制订教学中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分目标。
3.3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完整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
3.4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式教学方式,具体来讲,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堂设在课堂和实训基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讲授答疑等教学方法。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3.5 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规范
教学组织形式要依据课程内容的安排,选择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综合运用。要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工作任务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为此,应该编制课程标准和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编制实施的条件、要求、方法、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等,以规范和指导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过程,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学生学业评价要以过程为主,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研究的步骤
该课程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研究流程,具体有6个阶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开发步骤。
(1)课程调研阶段。
目标:
①归纳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流程。②找出课程涉及的主要工作岗位。③分析确定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各个任务间的衔接关系。
内容:
1)调研并分析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流程、班次和岗位设置情况。2)调查并分析该课程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内容。
方法:
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召开研讨会、小组工作等。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和行业专家(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
(2)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阶段。
目标:
①分析确定主要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②分析确定对应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素质要求。③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调查主要工作任务内容并分析其工作过程。②调查并分析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③描述《基础护理学》典型工作任务。
方法:
召开毕业生返校交流会、课程研讨会,收集医院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同时专业教师深入医院调研或顶岗实践,与医院专家一起对护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3)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阶段。
目标:
①确定课程的知识总量。②构建学习情境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③建立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④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辅助资源建设。
内容:
①追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②研讨以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及排序问题。③研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时要求、课程师资标准,以及教学辅助资源建设等内容。
方法:
召开研讨会,通过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设计,产生学习情境,按照病人入院护士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研讨课程内容、师资标准。参与人员为课程组教师、行业专家。
(4)课程教学设计阶段。
目标:
①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②确定课程教学实施条件。③完成工作任务设计。④确定课程教学评价方案。
内容:
①设计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②研讨教学实施的师资组成与分工、教学软硬件设施及配备。③设计职业能力训练任务(工作任务)。④研讨教学评价标准与评分及评价实施办法
方法:
课程组教师下医院,与医院工作者一起收集和整理职业能力训练素材;研讨课程评价标准和办法。最终形成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5)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阶段。
目标:
①完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②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①设计教学进度表。②设计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③组织课程具体实施。
方法:
①由课程组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细化课程实施方案。②由课程组准备和营造任务情境和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6)教学过程分析阶段。
目标:
①总结课程研究的成效和不足。②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内容:
①评价学习情境、教学单元的合理性、排序和组合的有效性,进行修订完善。②评价工作任务设计的质量,进行修改完善。③评价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修订完善。
方法:
①由教师团队和系办人员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访谈,对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访谈,了解课程实际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②按照基础护理学研究的步骤进行修订完善。主要包括:护士职业岗位调研表、护士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表;教学指导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业评价方案等。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基础护理学》课程研究建设过程中,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该课程在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为参照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目标。
例如:该课程设计了5个阶段任务,22项阶段子任务。学生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为主线,即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专项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护理。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融入训练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系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学以致用的课程内容。遵循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使教学内容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适应职业工作需要。
例如:该课程内容选取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医药卫生岗位有: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福利院护理。因此,该课程以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根据护士实际工作流程序化课程内容。
(3)仿真模拟的教学设计。建立模块式学习情境,融“教、学、做”为一体,在“仿真临床环境”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每个模块依据实际工作任务与内容,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课程教学设计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以患者入院为例:
原有的教学内容中患者入院过程,要求学生熟练患者入院工作流程,基本流程就包括了5句话,学生学完以后仅仅只是记住了入院过程,但对每个过程中护士的职责,工作任务,要求都不清楚。教学情景设计以学会办理入院手续为目标,设计了5个项目。
项目一:铺床技术,要求学生明确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认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学会为不同患者准备床单位。
项目二:运送技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轮椅、平车、担架运送患者,保证患者安全。
项目三:卧位与安全,要求学生能为不同的患者安置不同的卧位,保证患者舒适,利于疾病恢复。
项目四: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异常生命体征,学会护理异常生命体征的患者,学会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项目五: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学生规范完成医疗文件书写,特别是体温单的绘制。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该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堂设在教师和实训基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操作视频等。并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5)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课程。因此,在课程的实施中,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6)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考核方案。该课程构建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即考核平时学习态度,又考核职业素养,即考核个人能力。考核内容分为学生学习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4个方面。
这是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项目及分数分配说明:学生最终成绩包括3个部分:①理论考核(60%):即期末卷面成绩,试卷与对照组相同。②平时表现(10%):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的组织,情境的设计,角色扮演表现等,由教师和学习组长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为此项目最后成绩,期末记入学生成绩单。③实践考核:其中个人考核(20%):随机抽取3个实践项目,小组考核(10%):即随机抽取某一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分数代表所有小组成员的分数。课程研究成果
(1)提高了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在学习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护士真实工作流程、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据同学们反映,这样的课程学习使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他们全面认识和把握护士工作流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满怀憧憬。
(2)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的转变《基础护理学》课程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到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提高职业能力、认知和积累知识。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老师教,学生做”的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组织能力[2]。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与协作精神。在讨论、技能练习、考核时都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的表现代表整个小组的水平,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协作能力。
(4)拉近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距离。《基础护理学》课程组成员多次深入医院进行调研,对医院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了护士工作流程、主要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动力。课程开发建设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班级人数偏多:每班人数都为50人,所以,在小组讨论、模拟演练时,有时课堂局面不好掌控,课堂略显混乱。另外,由于小组多,小组发言时间占用也较多,影响课程进度。(2)费力耗时。该次课改是在原课时144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花在教学准备和课堂的精力和时间大大多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情境演练和操作技能考核时,均感受到学时的限制。(3)形成性评价标准不一,人为因素较大。形成性评价考核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3]。但在进行形成性评价中,也存在评价标准不一,方法不成熟,人为因素过大等情况。
该课题进行了2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教学改革的路是艰辛的,但没有改革就不会有进步。今后将继续进行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冯晓峥.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68-70.[2] 画妍,徐莎莎,刘喜文,等.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学》浸入式临床见习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3):61-63,73.[3] 刘文娜,刘姝.妇产科护理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91-92.
第四篇:教师信念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大力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蓬溪县教育科研课题
结 题 报 告
课题编号: 【2012-x】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来源:蓬溪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课题主研单位: 蓬溪县大力小学校 课题负责人: 夏仲武 2013 年7月 xx 日
1
一、项目结题简表 2
二、课题研究总结 345
篇二:课题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我校教师也纷纷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各个学校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却没有进入实质性地对问题、实验的进行探究,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已成为目前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语文课堂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理论依据
1、“群体动力”理论认为: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认为: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
3、合作教育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助、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为:
1、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探索出具体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实验;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
3、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为:
1、个案研究法
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 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3调查法: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调查,及时发现和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和现象和问题,并征集对策。
4、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来建构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校本、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11月)
1、论证这一课题在我校开展的可行性。
2、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用于指导实验。
3、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二)研究阶段(2011年11月—2013年7月)
在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以全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课题组人员坚持写课后小记或个案分析,组织阶段性小结,不断地检查教学效果,并加以完善。探索出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2月)
在资料原始积累和每一个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
六、研究成果
两年来,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已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学生通过各项评价能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取意见,认识自我。学生能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矫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2.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金爱华老师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时,由于整个教学过程精心安排,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沿着斜坡而上,发挥团队互补的优势,连平时较差的学生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积极性很高。
3.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独立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状态中,堂堂课有收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人人进步,人人成功。4.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优秀品质和主动学习能力。在课上,问题由学生提出,结论由学生归纳,方法由学生探索,结果由学生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通过朗读感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方法灵活、有深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极为有效的。篇三: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 ln0384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结 题 报 告
申请人姓名 朱占强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结题报告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课题组 负责人:何永洪 执笔人:朱占强 主要成员:朱占强 董 凯
我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的子课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立项时间为2009年4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升认识,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调整研究内容及范围,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总结积累实践经验,现就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做全面总结。
一、课题的背景、意及价值
教育反思是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一词在西方国家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了各国教育,现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性语言,成为凝聚教育改革力量的标识或口号。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现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对其展开了探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备环节。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强调“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反思”。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1983)、《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1987)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他从将教师培养成专业化的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他指出实践者的专业性知识是在模糊和不确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化的教师应是反思实践者。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它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其反思的核心是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澄清、质疑与批判,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杜威曾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这正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目前,教师正是以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课程的研制者,而不只是课程实施者的新形象展现在新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课程互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与反思中成长。教师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前苏联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些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从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来看,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成份复杂、年龄结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第一线,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直接把教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久而久之,教学变成了一个单调和常规性的工作,每天疲于应付,使教学逐渐失去了开始的魅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减弱。实践越来越远离理论的指导,造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师慢慢演变成“操作型”教师——依赖经验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意识或者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教学缺乏新意和创意,难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记录、思考甚至怀疑自己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上,则教师获得了可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教学经验。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教学反思,使得教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形成反思意识,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冲破经验的束缚,常教常新,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我们老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注重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但在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是一片空白。备课簿上的“教后回顾”这一内容,许多教师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敷衍塞责,这种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停滞不前。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如何让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改善自己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各种能力、个性、情感等成熟,提升的过程,是走向未来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奠定专业成长内涵,设计自我专业成长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成长的主要责任,将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将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进行理性的梳理,逐渐达到理论的高度,从而促进教师角色由经验性型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几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让教师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由感性走向理性,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效走向有效,由教书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最大限度释放了教师的教学潜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质。现代构建主义理论把教学设计看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构建的过程。教师除了基于基本原理和科学流程对教学进行积极周密的规划和预设外,还需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内容。因此,新教学过程设计既重视教学活动之前的“前设计”,又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交流和创造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看好教学活动后的基于反思的“后设计”。可以理解为“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为题或事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提升过程,帮助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反思,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行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这种反思性的思维具有有意识性、受控性、连续性、逻辑严密性、目的性、信念性、激励性等七大特点。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被誉为“反思性教学思潮”的现代创始人。他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观点,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舍恩把“反思”与“行动”结合了起来。反思性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它以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为目的,并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思考和批判性地分析。要求个体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识别自身实践中的思想和假设,以调查这些假设和思想如何影响事件。
2、心理学依据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经验来自“感觉”与“反省”,“反省”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此过程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得来的观念,认为人的心灵本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反省”同后天获得的经验一样也是认识的源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做“反思的知识”。“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这就是说,一个观念可以作为另一个观念的对象。元认知理论的出现为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学基础。当代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了人具有七种智能,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认识智能,即认为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较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分辨自己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省和反思能力。这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3、教育学依据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反也”(《学记》)。曾子曰“吾当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强调人都具有反思意识。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4、方法论依据
“行动研究”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研究表明,由于行动研究强调提高教师对自己行动的反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因此,积极进行行动研究会引起教师个人与职业素质的提高,参加行动研究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实践更加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此外,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基于教学反思下的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各学科教师教学反思的操作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参与教科研,培养一大批各学科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2、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形式。既然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那么教学反思要有效、彻底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我们大致分为两类: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第一、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 第二、教师反思的内部动力(1)、课前反思:教师在备课时既思考怎样运用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又对当下学生学习现状既将会遇到的困难进行估计,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合理、是否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对教学设计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2)、课中反思: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边教学一边观察,学生在实际中参与的程度如何,反应如何,是否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有没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问题。(3)、课后反思:即在课后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学中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存在哪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一些事件对自己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
3、如何培养各学科教师的反思能力。
4、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1、调查研究。调查了解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身要求及教师教学现状,研究教师教学反思的障碍及解决办法。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设计并印发调查表,并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形成报告;召开课题开题式,开题论证、公布实施方案,布置课题研究工作任务。
2、文献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初期,首先确定研究框架,同时由于教师对此课题研究缺乏认识,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明确其研究的重要目的意义及方法手段。我们课题组主要成员首先分组寻找有关案例研究的文献资料;从学校层面上,组织教师写教育理论学习读后感、课改理论学习,结合教师自主学习校内外有价值的案例,进行整理、共享,拓展他们的视野,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等。
3、行动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畅通反馈渠道,不断地获取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整合。教学反思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通过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反思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两年来,在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中,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月”、“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达标课”、“教学开放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及时组织教师讨论,并做好研讨记录,以具有较强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通过全校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案例研究为手段,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合作、交流,并在研究过程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研究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预期目标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8月)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组建子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形成课题方案,举行开题会。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1月):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启动课题研究;搜集课题组教师优秀的教学反思案例、课题论文专辑;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培训;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3、总结阶段:(2010年2月—2011年4月)对课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4、结题阶段:(2011年5月)总结研究课题成果,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并提出申请;形成各类课题成果;申请专家评估。
七、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多所学校合并而成,学校配套设施不完善,教师年龄结构复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在课题立项之前就已经让教师在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该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调查分析中发现: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学生存在某些问题。教师的教学理论缺乏。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新的教学理念一知半解,没有体会到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往往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处理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以教师为主体,关注学生比较少。因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缺乏理论性,不会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阐述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同时,教师的反思能力缺乏,不会准确地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和途径。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分层要求的办法,使教师们的该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师形成主动反思的意识,为教师的实践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教师通过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教案,进行实践验证,教学效果和反思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依托教学反思,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的目的石促其专业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反思就是盲目的,就起不到
第五篇: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研究结题报告
步步高点读机:http://
教育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着重于继承和传播现有的文明成果,而且传播方式封闭、单一,这种“面向过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人类正开始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和知识社会过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社会的变革、人的发展呼唤教育的革新,它要求教育走向开放,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适合人的充分发展。同时,又要求人要有与时代进步发展相适应的开放的精神和民主、合作、进取等开放的品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追求。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就要为全体幼儿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给幼儿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要替幼儿生动、活泼发展拓展空间。幼儿园开放性课程就正如莫利生所说的:是一种态度(教师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态度),一种自由(孩子在大家共商和行为指引范围内拥有的自由),一种儿童自己的活动(孩子自己有决定学习活动的能力)。因而,实施开放性课程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舞台。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立足于我国幼教改革的现实,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幼教科研的众多优秀思想和成果,具体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等,这些要求都贯穿着鲜明的开放教育思想。渝中区幼儿园从1996年起着力于“城市幼儿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区域性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幼教工作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们又面临许多幼儿教育值得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实施途径封闭;活动过程重单向传递等等。如何将《纲要》的先进思想转变为幼教工作实践,缩短现状与《纲要》的差距,真正打造出高质量的渝中幼儿教育,使渝中幼教涌立改革潮头,适应中心城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如何使我区各幼儿园初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教育更加丰富与完善;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等。为此,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构建并实施开放的、多元化的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和打造一支适应开放性课程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渝中幼教再上新台阶。其具体目标是:
1.研究开放性课程的特点,为各幼儿园的课程建构提供指导意见。
2.研究开放性课程的目标、内容,提出课程内容建设的原则;探索开放性课程教育资源利用、开发的途径、方法。
3.探明开放式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方式,研究其指导策略,形成积极的师幼互动。
4.探索开放性课程多元评价的有效途径、方法。
(三)课题界定
1.幼儿园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开放性课程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前提构建的多元、动态,以培养幼儿开放精神、开放态度、开放活动能力为重点的的课程。它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开放:
(1)课程目标的开放。强调课程目标的过程取向,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幼儿,结合各园、各班幼儿的实际以及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特殊需要来确定目标。
(2)课程内容的开放。课程内容在范围、来源、组织、结构上多样化并富有弹性。
(3)幼儿活动过程的开放。开放幼儿活动的空间、时间,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强调尊重与理解幼儿的各种行为。
(4)课程资源的开放。让幼儿园、家庭、社区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都成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5)课程评价的开放。实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开放、多元,重过程评价、重日常观察、重个体的纵向发展。
3.本课题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通过研究实现办园水平和保教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是开放性课程的基本思想。人本主义思想认为儿童是学习活动主体,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认为应该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发展他们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选择和创造能力。人本主义思想还强调学习中的情感作用,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不是教学的控制者,而是儿童活动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
2.开放教育理论开放教育的哲学基础,是把人定义为“沟通的动物”,人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取决于人与他人的沟通。因而,开放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这将不符合人发展的需要。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多元化、灵活性、可选性,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沟通”渠道,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儿童智能的真正含义。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智力是多元的,它包括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既包含认知因素,又包含个性因素、动机因素以及情绪性因素。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智能构造是独特的,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该考虑发展和利用每个人的独特性,关注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全面发展的平衡点,注意为幼儿创设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陈鹤琴先生从办园的宗旨、培养目标、幼儿园课程、幼儿的发展、教师的要求等逐一进行探索,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他倡导“做中教、做中学”,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这些理论,对我们当今的课程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渝中区15所一级幼儿园、4所二级幼儿园全体幼儿和保教人员。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
(三)研究步骤与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01年10月——2004年12月,经历了三个阶段:
1.学习、培训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1月)
研究初期,课题组组织了两个方面的培训学习:一是组织教师、园长的培训学习,邀请了市教科院和西南师大的专家举行现代教育理论讲座,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二是组织研究骨干学习研究方案和修改、论证研究方案,提高了研
究人员的认识,促进了研究人员观念的转变。
2.研究、实施阶段(2002年2月——2004年9月)
课题组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两个层面来推进研究:一个层面是幼儿园的研究,重点研究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愉快教育、未来教育、艺术教育等多元化的园本课程及实施策略;二是从区域层面组建三个子课题组开展研究。我们建立了:开放性活动与师幼互动生成课程内容研究的子课题组、开放性课程评价研究子课题组、开放性管理机制与教育资源研究的子课题组。这样,使研究能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保证研究质量。
3.成果形成阶段(2004年10月——2004年12月)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汇编研究论文和案例,展示成果,鉴定结题。
三、研究的成果
(一)研究和确定了开放性课程的“三性”特征
通过研究,我们提取出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三性”特征:
特征一:多元性
多元性是开放性课程突出的特征,它体现在:
——课程文化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注重吸纳各种先进教育思想和文化,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使幼儿与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的熏陶下,成为观念开放,具有民主、合作、进取等方面品质的人。
——课程内容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提倡多种课程并存,反对统一、封闭的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开放,各园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园特色。
——课程实施主体和途径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是一种广泛人员参与的课程,除教师外,幼儿、家长都是课程的参与者、实施者。课程实施的途径也由幼儿园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
特征二:动态性
开放性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生长的过程。从课程目标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活动的进程,特别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而变化。从课程内容看,它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关注、对幼儿体验的关注,从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中去生成、开发课程内容。从活动过程看,它主张在丰富的活动情景中,教师与幼儿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形成积极互动的过程。
特征三:发展性
以幼儿的发展为本,是开放性课程的宗旨。开放性课程就是要创设更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还注重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发展,强调师幼互动、互促,共同成长,整体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上三个特征的提取,对引导教师把握开放性课程的特点,指导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