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启示
【摘要】《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其创作虽然距今有一段历史,也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埋没,相反书中的一些教学思想经过了时间的磨练的实践的检验至今仍有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夸美纽斯教思想中的教育公平和德育教育进行论述,同时对其教学方法中的循序渐进教学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大教学论》 教育公平重视德育 循序渐进式教学
纳奇安贞:“教育一个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最神秘的。”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教育往往需要面向一个群体,很少针对个人面面俱到。所以如何教育,怎样教育其实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
《大教学论》中一开始便提到教学法是“将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无所不包的艺术”。这是夸美纽斯泛智思想的核心。一切教学方法理论其实并不是完完全全试用于某个个体,它是适用于全体。而当面向个体时,需要教师个人灵活应变。《大教学论》的创作虽然距今有一段历史了,其不可避免有些宗教思想与自然规律杜撰的缺陷。但在当时那个人们都还未形成成熟的教育概念的时代,他对教学法的见解独特,他把零星的教育见解和具体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突破了视圣经为真理的时代束缚,开启了探索教育理论的先河。《大教学论》中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给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启示。
一、教育公平
《大教学论》第一章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这是全书的指导思想之一。“所有的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书中许多处都反映了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身就是尊重人,肯定人。这里有教育公平的意味。教育没有贫贱,教育更没有性别,教育是平等的。
探讨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先是从受教育权利开始的。每个人都应当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权利。然后就是公平的教育过程,在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教育权利之后,就到了所受的教育是否平等的问题了。“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生”的理念应该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在课堂上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随即我们就要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也即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公平的发展,受教育者的公平发展首先应当是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而不是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其次,受教育者的公平发展,还要体现在受教育者潜能的发展公平上。每个个体突出的地方各不相同,不能因为一面而否认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潜能是否都得到较好的开发;再次,受教育者的公平发展还应体现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上,受教育者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和畸形的发展.而是协调、和谐的发展。
二、重视德育
夸美纽斯认为值得看的书本是“可以正当地称为智慧、德行与虔信的源泉的。”由此可见夸美纽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大教学论》中第二十三章至第二十六章所论述的内容都与德育有关,分别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纪律和学生读物的精选。夸美纽斯认为形成高尚道德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有效教学更加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模式方法也有很大的启示,教师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也应该把道德教育作为重点来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学生的德育也有做相关方面的要求。
在道德教育方面,夸美纽斯在“论学校教育”中引用了波西米亚的一句谚语:“没有纪律的学校犹如没有水的磨坊”,紧接着又用没有耕耘过的田野会长出野草和没有修建的树张不出果实的比喻来论证学校纪律的重要性。他认为,应当对犯错误的人运用惩罚。“他们应当受到惩罚并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误,而是为了使他们在未来不再犯错误。”在现在的教育理念中,许多老师都采取鼓励的方式,而惩罚被越来越模糊化。惩罚学生也作为当今一个敏感的意见纷杂的话题热议。鼓励固然可以激励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心灵免受伤害。可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适当适时的惩罚是必要的。这些孩子如果犯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应有的惩罚,不仅可能会使他们一错再错,还可能会模糊化他们的是非观念。所以,无惩罚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最好的,适时得当地惩罚更有利于有效教学教育。
三、教学具体方法
《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如果教师不掌握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学生履行任务的时候,往往感到疲惫不堪。
在夸美纽斯所提到的教学方法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循序渐进式教学。
循序渐进式教学,夸美纽斯是这样解释的“必须按照适当的方法从一个对象进行到另一个对象,因为这样进行他就能确切而顺利得理解每一个事物”,循序渐进教学法符合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初学者应首先在他们所熟悉的材料上练习”,循序渐进应使初学者由接触,培养兴趣再不断深入,而非一开始便强制性灌输一切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一切事物的教学都必须由连续性,一个时间内不要教两件以上的事”。现在很多的家长教育孩子,都是一下子给孩子报很多个兴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是他们往往却忽视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强硬地将大量自己的愿望附加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弱小的身躯,在小小的年龄就要承受实现这些愿望的重担。家长都希望孩子朝着自己所想的那个方向发现,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这样的做法往往却是揠苗助长。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是有限的。要他们一下子同时兼顾几个事物,注意力同时放在几个事物之上,而且要求他们每个事物都要做到完美精通,这显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承受的。本该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发展到后面似乎有点变得畸形崎岖了。
循序渐进式教学,应该是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尽可能顺应他们自己的想法。小孩这时候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不应该在此时强制性灌输理论性知识来阻碍他们的创造力。这个阶段应该发掘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所擅长的方面,对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给予鼓励,对于他们各种好奇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等待孩子再长大些,再给予他们相应方面的引导。这对于他们以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而不是离开了父母老师的指引,便不知所措、不了解自己、不懂得学习。也就是说,循序渐进式教学所要灌输的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动力而非一种负担。教学最成功的也是最艰难的地方也就是,没有其他外在因素,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学。
第二篇: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艺作为美育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优势。从制作的材料、技法到表现形式、烧成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手、脑、眼的感知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陶艺教学中把美育教育渗透的更深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陶艺教学
美育
感受与传承 创新与发展 立体与空间 坚持与思考
一、感受与传承,“美”的概念是时代不变的产物。
时代在变迁,虽然每个时代的服饰、器具、家具、纹样等千姿百态,而且赋予了各个时代的特点,但是“美”的内涵不会变,规整的、异性的、变化的等等艺术形式只要是被人们归类到“美”的行列,它自身都有其平衡、强弱、疏密、松紧、大小等的“美”的形式。
为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存在了几千年,它的“美”更是如此。从河姆渡、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粗狂的手法、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传递出那个时代淳朴的气息;到唐朝的三彩,釉色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谱写了一曲大唐盛世的高歌;再到元明的青花,温文尔雅、青蓝相间、清新雅致流淌出世界公认的审美情趣。即使到今天的现代陶瓷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门类百花齐放。如果只是通过美术欣赏课去了解陶瓷艺术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当学生真正的亲自去动手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着自己通过双手把一块泥做成作品、干燥、装饰、上釉、烧成,学生的心也在随着变化,审美的情趣也慢慢开始在内心发芽。
因此在陶艺教学的前阶段和教学中,我会讲述和穿插一些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精美图片,了解陶瓷生产的品种、历史和工艺。学生不仅有制作的欲望和好奇心,而且更加渴望动手创作作品,内心对美的享受也自然通过双手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真正的实践才是感受美的源泉,没有美的了解与传承也不会内化到学生的心灵。
二、创新与发展,“美”的感知是学生天生的特质。
土生万物,“泥”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通的材质,也是和人最亲近的一种材质,所以孩子都有玩泥巴的天性,一看到泥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碰一碰、捏一捏用心去感受手中的泥团。起初在学生手中玩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抛开当堂的作业,自己创作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往往一些定性的形状和要求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造型、方法、内容的单调。所以如何突破陶艺的“美育”教育变的尤为重要,学生了解“美”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去创造“美”却需要教师设定好一个引导和展示的平台。
比如了解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喜欢的东西,比如卡通动物,在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原版的形象来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卡通动物的服装、配饰,包括动作、表情是可以通过改变来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甚至与他的表情是否夸张,为什么没有表情是不“美”的,为什么没有表情也是“美”的。又如教师的直接在作品上进行添加,表面上好像是违背教育观的,但是这正是一种熏陶,如果老师只是靠嘴巴就可以让学生把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有时确实做不到,所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改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美”的标准。再比如,学生做好作品后,作品的布展自然是教师的一次重组,无论是展厅展示还是作品集的展示,学生都会产生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恰恰也是教师的“布置”所带来的。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些固定的技巧和技能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具有“美”的形式的陶艺作品自然会从指间流出。
三、立体与空间,“美”的深度是陶艺优越的条件。
相对于绘画来讲,陶艺对“美”的表现力、空间感、立体感会更加深入。作为我们成年人来讲,选一件商品时往往会左右上下的打量,最后确定了才下决心购买,我们很少只看一面漂亮就轻易决定。作为一件商品或作品,正常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会有不同的美感,就像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有不同的风景一样。正因如此,陶艺的美育教育会更深入,泥固有的质感吸引了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它,感受它,进而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手脑并用的协调性。
简单的拿一件陶艺花瓶来说,如果通过绘画,学生可以感受到花瓶的曲线美、纹样美、色彩美、器形美等等的客观美,但是如果是用泥巴来做一件花瓶,出了具备这些“美”的熏陶外,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因力度或粘贴不牢产生倒塌、变形等情况,这时力量所展现的美、心情转换的美、角度转换的美等很多主观意识上的美也都会发生改变。
四、坚持与思考,“美”的熏陶是陶艺永恒的主题。
一件事情如果只做一次,深度不够;如果只做一种,宽度不达;所带来的是,停留在表面的方法和展示形式也只是一种外化,真正的还是要内化成一种“美”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一种“氛围”的时候,它必将会传承,会感染到更多的学生愿意深入到陶艺课程,乐意在陶艺课程里徜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作为主导的教师没有这份坚持和思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停留的脚步带来的是学生思维的固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我们的家长里面有一批也具有较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他们从小带出来的孩子相比之前会更加的优越,思维更开阔。所以学校的职能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的趋向于传承和提高,“美”也许离我们不遥远,但却让我们一直在寻找,我想陶艺正是这条路上闪亮的路灯。
第三篇:故事中的教育启示
故事中的教育启示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策略,体悟其中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自身的成长。经典教育故事中所蕴涵的教育策略与智慧,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细细品味与学习的,蕴含在小故事里的一些大道理更是耐人寻味。下面整理了几个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教育启示。
故事一:心中有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友情很深,但二人喜欢言语相讥,各不相让,经常是苏东坡占下风。
有一次,苏东坡问佛印说:“你看我像什么?”“我看你像尊佛。”佛印说。苏东坡暗喜,随即就问佛印:“那你可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呢?”“像什么?”佛印问。“像一堆屎!”佛印语塞。苏东坡哈哈大笑。回家后,苏东坡面带笑容哼哼叽叽。苏小妹见状问道:“哥哥,什么事这么高兴呀?”苏东坡得意地说:“佛印这次总算栽在我手里了!”问明原委,苏小妹大叫道:“哥哥,这次你输的更惨了!”“为什么?”苏东坡急忙问。苏小妹说:“因为内心中有什么,外在就看到什么。心中有佛,看别人才是佛;心中有屎,看别人就是屎。”
客观现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一经各人心态诠释后,便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我们使用相同的教材,面对同样的学生,一经不同教师的教育实践后,便形成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故事二:杯满了,心空了
有一位学富五车的聪明书生去禅院学习佛法。已近半月,书生仍未能参悟佛法一二,总觉得与自己已有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以为是和尚不愿教他,于是便去质问和尚。和尚笑着请他坐下,说:书生莫急,先饮杯茶。
于是和尚帮书生斟茶,直到茶杯水满溢出,和尚仍是在斟,似若未知。
书生急道:茶满了,茶满了。
和尚捋须微笑道:对呀,你已将你的大脑装满学问,已先入为主,又岂能容下佛法?
书生听罢,豁然开悟,心中一片明镜。禅师斟茶满溢的简单举动让书生顿悟佛法。
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教学理念,不也应当先抛开先前的陈旧思想吗?
故事三:消极观念,消极论断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可乐。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可乐。”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我出去后,要把我的可乐喝掉!”“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来„„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是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可乐,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大乌龟端起小乌龟的可乐,刚要喝,门砰然而开。“住手!”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站在大乌龟面前,气冲冲地说:“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乐!”“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这就是消极观念,消极论断,验证自我。
对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我们也应摒弃消极观念,树立积极观念。消极观念,只能使我们两眼盯住学生的缺点,对学生失去信心;积极观念能让我们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故事四:梭鱼和跳蚤
大海里有一种梭鱼专爱吃小鱼。科学家做个实验,把梭鱼和小鱼同时放进一个玻璃水槽中,并在梭鱼和小鱼中间用一块透明的玻璃隔开。梭鱼看到小鱼后,立即出击,“砰”地碰到玻璃上;过一会儿梭鱼又看到小鱼,再次出击,又“砰”地碰壁。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把梭鱼重新放回海里,发现这条梭鱼再看到小鱼时就躲起来。
科学家还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经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梭鱼躲小鱼,跳蚤变成“爬蚤”,并非梭鱼和跳蚤丧失了出击和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多次的失败体验使它们丧失出击的自信,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故事五:纪晓岚舌战和珅
纪晓岚和和珅虽然同朝为官,但性格品德大不相同,经常唇枪舌剑,明争暗斗。乾隆47年,纪晓岚任兵部侍郎,和珅为礼部尚书。一天,两人应邀赴宴,不巧同坐一席。上菜时,下人不慎脚下打滑,将盘中的鸡腿掉在地上,这时窜出一条大黄狗,叼起鸡腿就跑。和珅见此良机,语带双关问道: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听出了弦外之音,答道:尾下垂者为狼,上竖(尚书)者是狗。众人大笑不已,和珅尴尬极了。这时,一个御史想讨好和珅,便插言:常言道,狗在天边吃屎,狼在天边吃肉,既然这畜牲吃肉,是狼(侍郎)是狗,不问也就知道了。纪晓岚一听这溜须拍马的话,便回应:不过狗吃东西,也没个准性,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吃屎不够还舔屁股呢。
纪晓岚能巧妙反击和珅,当然离不开其过人的才智,但仔细倾听却是少不了的。以对话为特征的师生交往同样离不开倾听。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任务就是仔细听学生的发言,并能很好地接上学生的话。故事六:批评也是甜的
有个小女孩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保安,等待预料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也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离开时请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保安能做到的,为人师者何以做不好? 故事七:“遇到和你爸爸年纪一样大的人,喊什么?”
爸爸告诉儿子:“以后见到比爸爸年纪大的男人管叫大爷,见到比爸爸年纪小的男人管叫叔叔。”儿子点头表示记住了,并从此以后逢人(爸爸单位的男同志)喊大爷、叔叔,小嘴很甜。
一天,爸爸单位的几位男同事捣笑。问孩童:“遇到比你爸爸年纪大的人,你喊什么?”
“大爷。”
“遇到比你爸爸年纪小的呢?” “叔叔。”
“我和你爸爸一般大,你叫什么?”
孩童紧锁眉头,认真思考,而后恍然大悟:“叫你爸爸。” 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是不同的。我们每天都在强调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就不能假设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学生,就要走进儿童,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思考他们对相应的内容一般是怎样思考和认识的。
故事八:一则“征婚广告”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在未成名之前,生活贫苦,为求文章有价,一次他写完书稿后,在各大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广告称:“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整个伦敦各书店中他的书全部告罄。
毛姆为自己设计的宣传广告可谓匠心独运。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是不是也应讲究一点教育智慧?
教育无痕。学生一旦觉察到被教育时,这种教育已经失败了。故事九:“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
某日看电视里的《东方儿童》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误的(节目中还对回答错误者配有一种夸张的嘲笑声)。直到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褒奖。当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花儿之所以有很多种颜色是因为花中有胡萝卜素。整个节目顿失童趣。像“胡萝卜素”之类的常识性东西,孩子们迟早有一天会知道的,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来作为了解常识的代价。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是每位教师的责任!
第四篇:《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摘要] 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写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柏克从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政体的角度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在对其批判中坚持的审慎节制的原则对待理性、传统和自由,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抽象权利观,展现了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此进行论述,并力求探讨其现代启示。
[关键词] 《法国革命论》;柏克;传统;自由
[中图分类号] K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6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1.032
[本刊网址] http://hbxh.net
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保守主义理论的先驱。他一生崇尚传统,追求所谓的“高贵自由”,这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国大革命将政治共同体瓦解为“一个反社会的、反文明的、互不联系的基本原则的混乱物”,这是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整体评价。
《法国革命论》是柏克对法国一位朋友的回信。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极端的暴力形式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君主制、贵族等级制以及宗教被摧毁,人民私有财产得不到保障,割断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旧的观念被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代替。柏克在书中便是从这几点出发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一、对启蒙抽象哲学的批判
在公民社会形成之前,人们处在自然法则之中,享有天然的权利,它是天赋的、不可转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当人们面对生存障碍并且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便会重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来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私有,即订立契约。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人们让出了一部分权利。作为“约定的产儿”,“没有人应该是其自身案件的审判官”。然而,政府也不是根据理性的假设创造出来的,“乃是人类的智慧为了人类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当人们进入公民社会就要放弃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中立的实体,即政府。当个人需求上升为群体需求时,对个体需求的控制和约束就是决定集体行动的规则。所以,“人们有权使这些需求应该由这种智慧未提供。”
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主张一种自然人性论,设定了一种先于社会状态的自然人,高扬自然人的个体的从而是普遍的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的经验和理性能力。他们用这种自然人性来论证个人的天赋权利、批判现存社会政治秩序。”柏克则强调“人赋人权”,是基于社会历史条件,不断衍生、发展、继承下来的具体的权利。认为自由是基于约定俗成上的不平等,然这种不平等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才能,德行的不平等。也就是法国制度体系中的等级制度。
柏克继承了休谟的怀疑论为其哲学基础,认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理论家们提出的抽象理论是无法得到实践的经验去验证的。柏克对人的理性的厌恶更多地表现在对一群人的理性不抱好感。仅仅用理性便能创造出一种简单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柏克认为这是一种很疯狂极端的行为。他尊崇历史传统和制度变革的延续性,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是理性的个人,即便是理性的精英们也无法去撼动的。所以,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遗弃和对秩序的摧毁是“理性误用”的结果。
二、尊重传统的连续性
传统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习俗,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人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珍惜的,传统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情的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所传承下来的共同约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法律无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所以柏克认为18世纪的法国政体的合法性是不容怀疑的,那些自命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政体的革命家们是多么的糊涂和可悲,他们无疑是在破坏承载了多少代人所尊崇的传统。柏克认为传统是一切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基础。人在社会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利是传统所赋予的。
“对传统的倚重并不排斥对变革的诉求。‘传统’与‘变革’并非是政治实践中难以解决的悖论”。柏克并不反对在原有的社会体系内进行适度的变革以适应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变,达到制度优化。但他极其强烈的反对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柏克极力推崇向英国这样柔性的改革所产生的“柔性的宪法”,因为它保留了最美好的善以及世代传承的悠久历史所沉淀的文明。传统的核心是道德,而道德又是其法律的基础,是权利合法性的来源,因为传统中蕴含着对权力的制约。柏克甚至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贪婪、可鄙、狡诈的,他把人们应该倍加珍惜的传统全部摧毁了,使得各种利益矛盾再也无法调和,甚至认为这种毁灭性将会导致专制主义的出现。
柏克认为王位的世袭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础。在《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驳斥了政治神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根据英国革命的原则,人民已经获得了三项基本权利,即‘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因其行为不端而废黜他们”;“为我们自己建立一个政府”。《权利宣言》中的原则是一种按世系的继承,这种继承对国家的和平和稳定是必要的。然而政治神学家却从国王威廉世袭继承这个个例中得出普遍准则是与法理学的原则相悖的。柏克谈到,在英国,“他们把他们王位的合法世袭继承制,看作是他们的正确而不是他们的错误,是一种利而不是一种弊,是他们自由的一种保证而不是受奴役的一个标志。他们把他们国家目前所存在的那样的结构,看作是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的;并且他们把不受干扰的王位继承制设想为是对我们宪法所有其余部分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的一种保证。”那么“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就会变成一种选举制,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在柏克认为,王位世袭是通过固定的继承法来实现的。它是与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息息相关的。如果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王,那么宪法也不会再保持稳定的状态,随之国家也就无法保全自身。因行为不端而废黜国王这一理论在柏克认为也尽显得荒谬。所谓的神学家们声称国王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仆人,在柏克看来这是一种无聊的闲谈。“国王在一种意义上无疑是人民的仆人,因为他们的权力除了以普遍的利益为目的而外,就没有任何其他合理的目的;但是要说他们哪一点在通常的意义上(至少就我们的宪法而言)就像是仆人一样,那就不真确了。”就大不列颠国王而言,所有其他的人对其有合法服从的义务,只是法律所赋予的。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为了维护古老的法律自由,保障古老的政府体制,柏克认为这是一份得自我们祖先的遗产,而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也论证了《大宪章》和《权利宣言》并没有提及“有权利组成自己的政府”。
三、有秩序才有自由
1640年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有**,但整个社会的秩序没有动摇,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定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社会也在原有的秩序基础上,以缓慢的进程在改变调整。而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接连而来的**,帝制和共和轮番上台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框架全部摧毁。“法国革命期间盛行着的这种同旧制度彻底决裂、实现法兰西民族更生的信念,正是这一信念构成法国革命者政治、法律行为方式的逻辑基础。”
“自由不是对我们美德的奖赏,也不是我们勤奋所得,而是我们的继承物,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柏克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予的自然权利,它与秩序紧密相连,有秩序才有自由,没有秩序,自由则从谈起。抛弃文化传统,不正视历史,缺乏美德和教养的自由是愚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柏克强调的是一种具体的自由,非抽象的自由。“是不是因为抽象的自由可以列为人类的福祉,我就可以认真地对一个疯子逃出了他那监禁室的防护性约束和保护性的黑暗,而祝贺他恢复了享受光明和自由呢?”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人或自身利益的实现限定了社会中人的自由程度,所以自由不是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自由。柏克批判启蒙哲学所带来的理性的滥用会引发人的一种潜在的兽性,这会导致人性的放纵和政府的混乱无序,所以,自由应该是有限度的,并且是与权威相互制约的。尤其是自由在转换为权利时,要审慎与节制。
革命者们摧毁了贵族等级制,建立一种平等的代议制是遭到柏克的强烈的反对的。他认为社会不可能是完全的平等的,在不同财产权分配下所形成的贵族等级制,是安定社会的保障。因为,他认为贵族和宗教作为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中介能够防止专断权力的出现,是对人民行使权利的保障。可是法国大革命却摧毁了这一秩序。
但在经济方面,他是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是一致的,认为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由是不应该被约束的。
四、《法国革命论》政治思想的启示
柏克《法国革命论》中的政治思想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基于保守主义思想倾向而展开的,但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对权利与权力的分析,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反对抽象,强调具体。启蒙思想家的弱点在于对理性的崇尚和信任,主张与传统彻底决裂,他们认为理性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而柏克反对抽象的理论和抽象的普遍真理,强调从具体实际出发。其实在生活领域当中,理性是具有破坏性的。科技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方面,却也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所具备的道德必须依赖于政治制度。所以在治国理政当中,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历史,当下的生产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审慎节制,尊重传统。柏克一直坚持审慎的思想,合理把握“度”的概念。传统的核心是道德,所以柏克的政治思想“把以道德原则为精神实质的上帝的自然法置于审慎的政治理性之上”。柏克并不是反对理性,他是反对脱离历史的在人脑中产生的一种理性,所以他主张审慎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和首要的政治原则。柏克也同样认为革命应该是人们最后的权利,应该审慎的使用这种权利。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的所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现存政治体制的总和。不管是法律还是政治体制都是祖先从经验当中积累起来的,是集结了世世代代人的智慧。传统具有稳定性和渐进性。当今社会,对待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应坚持审慎和节制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
(三)关注自由,重视秩序。秩序需要变革也需要稳定,这是秩序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的张力。没有秩序,自由无从谈起。秩序是自由的基础,那么传统就是秩序的前提。传统为社会营造了稳定的秩序,稳定的秩序保障了人们的自由,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一套政治体制,又建立了另外一套政治体制,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在没有旧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状态下,新秩序还未建成,使得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革命不一定是构建新秩序的唯一途径。社会的变革不应以对公民个人的自由限制和毁灭秩序为代价。
第五篇:《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
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
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