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谁的朋友多》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愉快、积极地生活”之“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之“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教材通过主题文、情景图及提出的相应问题、童话故事和儿歌,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与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说出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了解自己好朋友的欲望,初步学习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尝试处理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为达成本单元的主旨“培养学生在集体中正确地与同学交往”奠定基础。
一、课本30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幅情景图和一个问题组成。
第一幅情景图是:一群男孩在操场上高兴地玩爬竿。第二幅情景图是:一女孩和一男孩背着一模一样的书包。他们的家住得很近,所以每天放学一起回家。引导学生明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相同的东西,或者住得很近等都可以成为做好朋友的原因。
问题:“你有哪些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注意寻找好朋友。还应提醒学生明白哪些是有益的兴趣爱好,哪些是无益的兴趣爱好,适当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本页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出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教学建议 :教学本板块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可以是儿时的,也可以是长大后的,并说出成为好朋友的理由,激起学生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欲望。接下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以及成为好朋友的原因。可以说说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如一起画画、唱歌的好朋友,爱养花的好朋友,爱养乌龟、小兔的动物迷,爱踢毽子、捉小虫子的玩伴„„从而发现身边兴趣相投的好朋友。也可以说说因为有相同的物品,如:一双滑冰鞋、一样的画笔、一样的发卡等而成为好朋友的,还可以说说是因为帮助过自己而成为好朋友的。类似的情况在学生中有很多,这都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成为好朋友的更多原因。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如课间学生们在跳皮筋、扔沙包、爬竿等,教师可抓住一两个情景,课前拍成照片或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说说照片或视频中的好朋友都有谁,了解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教师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或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说不上来的可以只说出好朋友的名字,能说多少算多少,力争全体参与。还可以请同学说说发生在他和好朋友之间的有趣的事,以强化“朋友多,快乐多”。
教学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孤僻、不合群的学生,要带头表示愿意做这些同学的朋友,并激励更多的人与他们交朋友。“好朋友”的概念在这里是比较宽泛的,同桌、玩得来的邻居、某一个特定时候认识的伙伴都可以是好朋友,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这一点。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要是没有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二、课本31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张信息卡、一个问题、一组情境对话和一个活动组成。
两张信息卡,一张是给学生提供的范例,另一张留白。提示文“你了解你的好朋友吗?填填下面的信息卡吧”,旨在引导并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朋友。
情境对话是配合“猜猜他是谁”这一活动而设计的,让学生猜猜班内最爱思考、最爱发言的小朋友是谁,说话声音甜甜的是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朋友和同伴的特点,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本页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外显的特点,到深入了解自己的好朋友,学习欣赏别人优点和长处,促进同学间的互相认识。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先调查好朋友的资料,包括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游戏、最近喜欢读的书等,课上填写好朋友信息卡,老师抽其中的卡片,让大家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能要求太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来讲,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即可。
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为了更好地交流,教师可以把某位老师或自己的特点说出来,让学生猜猜是谁。这样学生会觉得趣味盎然,觉得老师亲切可人,因为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同学的特点可以是声音、体态、外貌等方面。教师在教学时,对那些留心观察的学生,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鼓励。教师还可以组织“朋友对对碰”的活动,让好朋友现场鞠躬、敬礼、握手,来一个现场的交友仪式,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课本32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组情景图和一段主题文组成。
情景一:女孩不小心把刚买的泡泡水弄洒了,男孩关切地劝她别难过,并答应再配一瓶送给她。情景二:男孩坚持完成答应别人的事再出去玩。情景三:男孩多配泡泡水,分给大家一起玩。情景四:大家一起玩,真快乐。这组情景图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从中体验快乐。主题文“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这种感觉真好”,是对情景对话的提升总结。
本页教材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懂得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
教学建议:在教学时,可以把教材情景图中的内容改编成情景剧表演,学生观看情景剧后思考:剧中的男孩为什么有那么多好朋友?让学生明白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讲诚信、会分享,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大家喜欢和他交朋友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
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班级内真实的例子,如,爱劳动的同学,乐于助人的同学,拾金不昧的同学等。也可以播放童话故事《小猫咪咪和小花狗菲菲》,让学生说说小白兔为什么愿意和咪咪、菲菲交朋友。接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和小伙伴交朋友的。
四、课本33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个童话故事、一段主题文、一首儿歌和一个活动组成。童话故事中,小猫来到镜子前,看到镜子里也有一只小猫,他很奇怪地问:“你是谁?”镜中的小花猫没有回答,于是它恶狠狠地对镜中的猫龇牙咧嘴,没想到镜子里的猫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它。小花猫委屈极了,满腹疑惑地去问妈妈:“他为什么对我那么凶?”妈妈意味深长地对小花猫说:“傻孩子,你对他笑笑,他就会对你笑啊。”于是,小花猫就笑容满面地来到镜子前,果然看到了一个高兴的小猫向他微笑。这个童话旨在让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主题文“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要这么对待别人”,是对童话故事的深化总结。
儿歌:通过风儿追叶儿,大山回应小狗,你笑我也笑的场景,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有好朋友真快乐。
活动:和朋友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的道理,游戏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本页教材是对“如何能让大家喜欢‘我’”的教学内容的延伸,旨在引导学生明白“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的道理,培养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的健康心态。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用多种方式呈现这一故事,如角色扮演、讲故事、动画等,让学生感到:你希望好朋友怎么对你,你就要怎么对朋友。例如,教师可以先讲述《小花猫照镜子》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扮演小花猫,也来玩玩“小花猫照镜子”的游戏。游戏规则:一名同学做照镜子的人,一名同学做镜子里的人,两们同学同时对着“镜子”互相做喜、怒、哀、乐的表情。做动作时,要注意有礼貌。游戏后教师采访:做完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懂得“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要怎样对待别人”的道理。
也可以用儿歌引起学生思考: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为什么是好朋友?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对待朋友的,让学生明白“你希望别人和你做朋友,你就要友好地去对待别人”。
四、课本34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两组情景图、一段主题文和两段提示文组成。提示文:和好朋友在一起,有了小矛盾怎么办?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了矛盾,要想办法解决。
情景一:“我”和小伙伴玩跳房子的游戏。“我”不小心把沙包踩坏了,小伙伴们并没有抱怨,而是帮我出主意,用小石子代替沙包继续玩。引导学生明白,和朋友间发生矛盾时要想办法解决,才能更快乐。正如主题文所说的:和朋友在一起难免会有小矛盾。冷静一下,想想办法,矛盾解决了,大家相处得更快乐。情景二:左图两个同学共同撑一把伞,紧紧相依,走在风雨中。右图几个小伙伴在给一个男孩庆祝生日,场面温馨快乐。这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体验朋友多、快乐多的道理,增进朋友间的友情。
本页教材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同伴间的小矛盾,积极主动地和小伙伴交朋友,懂得朋友多、快乐多的道理。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当你和伙伴玩跳房子游戏时,不小心把沙包踩坏了,你会怎么办?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和好朋友在一起有没有发生过小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交朋友方法来处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你不小心踩着同学的脚,你会怎么办?美术课上一位同学没带彩笔,你会怎么办?你有一个心爱的玩具,小朋友想和你玩,你会怎么办?有位同学不小心把你的语文书弄破了,你会怎么办?„„师生共同梳理解决小矛盾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冷静,要多想办法,矛盾解决,快乐多”的道理。
教师可以从正面引导,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体验朋友多、快乐多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小伙伴交朋友。还可以组织现场交朋友的活动,写表达朋友情谊的卡片赠给同学,互赠自制的小礼物等。鼓励学生课下继续了解更多的好朋友,交更多的好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第二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谁的朋友多》教学设计
谁的朋友多
教学目标:
1.在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和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2.通过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加强班集体同学之间的了解。3.通过情景剧表演、照镜子游戏,懂得与朋友相处的基本原则,尝试处理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4.通过学习与分享,培养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的健康心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和小伙伴交朋友。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好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学会如何交朋友。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与朋友交往的基本原则,尝试处理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好朋友信息卡、好朋友友谊卡、歌曲《找朋友》。学生:镜子、调查好朋友资料、一份自己制作的小礼物。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找朋友》,歌中唱的是什么?(找到好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比比看“谁的朋友多”。(板书课题:谁的朋友多)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说说我们的好朋友
1.老师有很多好朋友,小时候的朋友有xxx,长大以后的朋友有xxx„„(教师先介绍自己的朋友)。
2.你们也一定有很多好朋友,先来看看我们班xxx的好朋友都有谁。(教师播放课前拍摄到的学生们在一起跳皮筋的视频)让xxx说说他的朋友都有谁,他们玩得怎么样。
3.你们看,xxx和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呀!你们愿意把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下面我们采用击鼓传花的形式,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有几个,分别叫什么名字。
4.小结:你们的朋友可真多!谁愿意和老师做朋友?(教师关注朋友少、孤僻的学生)今天老师真高兴,我们都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那么,谁愿意说说你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学生介绍:
(1)我和xxx、xxx是好朋友,因为我们都喜欢踢足球。教师评价:你们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而成为好朋友。
(2)我和xxx、xxx、xxx是好朋友,因为我们几个住在同一个小区。上学、放学,我们经常一起走。
教师评价:你们因为家住得近而成为好朋友。(3)我的同桌xxx经常给我讲题,他是我的好朋友。教师评价:你们是学习上的好朋友。
……
师结:看来,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有好多,有的是一起玩,有的是一起上学,还有的是一起学习而成为了好朋友。
活动二:猜猜他是谁
1.你真正了解你的好朋友吗?根据课前调查,请大家填写好朋友信息卡,写完后交给老师。注意,写的时候要保守秘密,千万不要说出他(她)的名字,老师会抽10张卡片,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
2.教师根据卡片上的信息,提示伙伴的性别、体貌特征、穿着打扮、座位大致方向、爱好等,由其他学生来猜。猜对了,就赠送好朋友友谊卡,并和好朋友一起到前面,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活动三:亮亮交友小秘密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有更多的朋友?怎样做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呢?现在我们就去认识一位“交友小明星”亮亮,看看他有哪些交朋友的小秘密。
1.情景剧表演《吹泡泡》。
(画外音)瞧,亮亮已经交了这么多好朋友,他和好朋友在一起多开心,多快乐呀!瑶瑶不小心把刚买的泡泡水弄洒了,亮亮关切地劝她别难过,并答应再配一瓶送给她。回家后,亮亮忙着给瑶瑶配泡泡水,妈妈接到亮亮表妹打来的电话,约亮亮出去玩,但亮亮坚持配完泡泡水再出去玩。他还多配了一些泡泡水,想要分给大家。同学们在一起吹泡泡,玩得真开心。2.你们知道亮亮为什么有那么多好朋友吗?
(1)他会关心小伙伴,同学们喜欢和他做朋友。(2)他遵守承诺,答应伙伴的事一定会做到。(3)他喜欢帮助小伙伴。(4)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教师总结:亮亮能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讲诚信、会分享,这些都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这就是交朋友的小秘密。
活动四:朋友相处学问大
1.亮亮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他也很快乐。可是有只小花猫却不快乐,它遇到了什么烦恼?课件出示“小花猫照镜子”的故事,教师深情地讲述故事。请学生听后说说小花猫遇到了什么烦恼。
2.学生玩“小花猫照镜子”的游戏。游戏规则:
(1)一名同学做照镜子的人,一名同学做镜子里的人,二人互相做。(2)让学生对着镜子做喜怒哀乐的表情。(3)要注意有礼貌。
教师采访:做完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教师总结: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要这么对待别人。
3.平时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们是怎么解决小矛盾的?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
(3)共同梳理解决小矛盾的办法:遇事要冷静;做了错事要及时道歉;道歉要真诚;及时改正错误;可以用书信等多种形式道歉;对待朋友要宽容,不斤斤计较……
教师小结:和朋友在一起难免会有小矛盾。冷静一下,想想办法,矛盾解决了,大家相处得更快乐。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五:交友问题会处理
1.你们已经学会了交朋友的方法了。现在老师想考一考大家,是不是善于交朋友,谁敢来挑战?(出示测试题)(1)你不小心踩着同学的脚,你会„„
(2)美术课上一位同学没有带彩笔,你会„„(3)你有一个好玩的玩具,小朋友想借来玩,你会„„(4)看到自己的朋友获奖了,你会„„
(5)有位同学不小心把你的语文书弄破了,你会„„(6)你看到你的朋友采摘校园里的花朵,你会„„ 2.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朋友。
(1)播放音乐《找朋友》,鼓励学生下座位找朋友。(2)谈感受,增强学生交到朋友的自豪感。(3)写朋友情谊卡,互赠自制小礼物。
总结:我发现你们都交到新朋友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有了朋友,我们就不寂寞、不孤独;有了朋友,我们才更开心、更快乐。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了解更多的好朋友,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希望你们心中永远盛开着美丽的友谊之花,让我们牢记:朋友多,快乐多。
第三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做个小玩意儿》教学建议
“做个小玩意儿”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之“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本课引导学生利用常见的简单工具,动手制作小玩意儿,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合作、互助的品质,体会劳动与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动手进行创意制作的向往,努力做动手动脑、有创意的人。
一、课本21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内容由三幅情景图、两个提示语和两个问题组成。第一幅图中,几个学生围坐桌旁,桌上摆放着一些工具,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工具;图中的几个孩子有的在用工具制作,有的在递接工具,提示语“剪刀尖的一头不能对着别人哦”,提醒学生正确递剪刀,也提醒同学们使用锋利的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图下面的提示文,引导孩子们在使用不同的工具时,也要注意安全。另外两幅图,展示的是一个小女孩利用工具动手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用这些工具。
本页教材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用的小工具,并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
教学建议:本板块的教学,要以实物演示为主。除了让学生认识教材中给出的钉子、剪刀、回形针等工具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认识一些常用工具。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从家中带一些手工工具,也可以准备课件,呈现一些常用工具。
这一板块的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介绍一下工具的名字,并大致说说它们各自的用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知道了工具的名字、用途后,可采取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需要选用什么工具。比如:我想测量桌子的高度——用米尺,剪一幅窗花——用剪刀,等等。知道了工具的名称和作用,就要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些小工具的用处有很多,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可是有些家长却不让我们使用,为什么呢?”以此让学生明白,不正确使用工具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从而认识到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第二步,可以通过开展“请让我来教教你”的活动,或教师演示,或学生演示,或用课件演示,或小组内学生互教互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白这些工具的功能,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它们。
组织活动时,教师要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用什么工具,做什么,让学生自己拿主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安全和教学秩序。
二、课本22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五幅小手工作品图、三幅废旧材料图、两组主题文和三个提示语组成。
本板块呈现了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即五幅手工作品图和第一个问题“猜猜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做的”,通过观察图中的几个小玩意儿(稻草马、鸡蛋壳贴的画、彩色纸做的手镯等),认识所用的制作材料,初步感知废旧材料的神奇用途,进而萌发创作的欲望;第二层面,即三幅废旧材料图(旧纸盒、废弃易拉罐和毛线球)和提示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目的是把学生对废旧材料的认知引申到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第三层面,即主题文“几根稻草、几个蛋壳、几张废纸,再加上一点想象力和耐心,就可以做出许多小玩意儿”和提示语“多有意思呀,你也来试试吧”“我想用,做一个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善于动脑,一物可以使用,废物也可以变成美丽的物品,进而激起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的欲望。
教学建议:依据教材编排意图,本板块的教学设计,也分三个层次来完成。首先,展示教材中的五幅手工图,也可以展示几个用不同废旧材料做出的实物作品,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还可以做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废旧材料也可以创作出漂亮玩意儿。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利用,并鼓励学生课下在教室内、家里、大自然中找一找可利用的废旧物品。最后,借用教材中的主题文,教师进行总结引导:用我们灵巧的小手,加上富有创意的大脑,就能把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创造出很多小玩意儿。接着发放表格,内容为:我想用,做一个,用到的工具是。学生分组讨论,打开思路并填写表格,制订一个非常简单的小计划。教师布置学生根据填写的这一创意,回家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为下节课制作喜欢的小玩意儿做好准备。
三、课本23、24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包含两个活动:一是学做陀螺,一是尝试做更多的小玩意儿。这部分内容是紧承前面内容而设计的具体制作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直接参与制作的活动中体验动脑、动手进行创造的快乐,并认识到身边许多不起眼的东西都可物尽其用,明白劳动创造美,智慧产生美。
陀螺制作简单、易操作,教材中几幅图示完整地呈现了陀螺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生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示语“试试用其他材料做陀螺,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旨在打开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学做陀螺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教材插图和提示语中看出,尝试做更多的小玩意儿,是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材料、工具,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完成创作。
教学建议:本板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给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组织,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认知转化为行动。
学做陀螺:
看演示:出示实物陀螺,并播放“我们一起做陀螺”微课视频,教给学生制作陀螺的方法,激起学生动手制作陀螺的兴趣。
备材料: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选取制作陀螺需要的工具材料:剪刀、彩笔、硬纸板、铁钉等。
做陀螺:学生动手制作。画图、剪开、涂色、穿钉子,细化制作每一步,特别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转陀螺:让自己的陀螺转起来吧!鼓励同桌比赛,对于不成功的作品,教师要帮助寻找原因,进行改造。
再体验:想一想,试一试,还可以用其他什么材料做陀螺? 尝试做更多的小玩意儿部分:
尝试做更多的小玩意儿,是做陀螺活动的拓展延伸。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为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乐于创作的精神,在引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引导,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小红想做花盆,可是她没有塑料瓶子;小刚的卡片剪坏了;小红不会穿铁丝等,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自己解决。另外,教师也要格外注意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团结互助、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教育,避免学生不小心把其他同学的作品弄坏。
学生经历了一番努力创作成功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创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四、课本25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内容由三幅图、五句对话语和一段提示语组成。
三幅图分别呈现了学生创作完成后展示、交换和赠送的情景。第一幅图,展示手工作品,“这是我和大伟一起用糖纸做的‘跳舞小人’。”“哇,真漂亮!”言语中有同学之间合作成功的自豪,也有对其他同学创意的赞美;从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中可以感受到分享的愉悦。“我可以用手风琴换你的吊车吗?”“这是我做的风车,送给你。”“谢谢你!”提示语“玲玲教我做手工,虽然我做得不太好,但我们都很开心”,不仅引导学生感受相互帮助的快乐,而且更能体验取得进步的欣喜。
教学建议:本板块的教学,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完成。
第一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为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可以介绍是怎么做成的;还可以讲一件小玩意儿的用途,或者当场演示操作;更可以介绍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在展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感受创作的神奇,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二层,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在同学展示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评价,或者给同学点个赞,或者作品互相交换、赠送作品,我用手风琴换你的小吊车,她把漂亮的抱枕送给好同学„„在互相欣赏、互换互赠的过程中,体验共享的快乐。
第三层,引导每个学生都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制作的小玩意儿不一定个个完美。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对于作品比较粗陋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可以借用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做得不好没关系,只要用心做,就会有进步。做得精美值得高兴,有了进步同样值得高兴!
四、课本26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本板块由一个活动、一个提示语、一幅情景图、两组学生作品和一首儿歌组成。
活动“用身边的材料,为你喜欢的游戏制作道具”,是对本课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提升训练。前面的教学活动,已经激起了学生创作小玩意儿的兴趣,此时要求学生为喜欢的游戏创作道具,就水到渠成了。教材中,几个孩子带着道具表演的情景图,更是对学生动手创作最直观的引领。
活动提示“把我们做的道具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配上了两组学生作品,不但形象直观,而且顺应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凸显了创作、展示、分享的快乐。
儿歌既是主题活动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学生动手创作、共享合作成果的激励和赞赏,更是对激发学生尝试一物多用、变废为宝思维的启迪和开发。
本页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动手创作的本领用于日常生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的能力迁移。
教学建议:这一板块是本课主题活动的拓展和升华,没有必要单独设计成活动。儿歌欢快活泼,朗朗上口,是对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作的鼓励,是对学生合作互助、成功分享的赞誉,也是对学生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的期待。教学中,可以将这首儿歌以拍手歌的形式,放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后,作为总结提升。
“用身边的材料,为你喜欢的游戏制作道具”,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为游戏制作道具,比自由制作小玩意儿的难度大,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去策划,而且这项制作更需要团队的合作互助,因此,这个活动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拓展活动,由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新园小学2016-2017学下学期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杨芳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1)餐桌上的学问(2)爱清洁 讲卫生(3)做事不拖拉 单元体验活动:过好每一天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1)我进步 我高兴(2)成长不烦恼(3)为你喝彩 单元体验活动:向快乐出发 第三单元:自救自护我能行(1)春夏秋冬学自护(2)不玩火 防触电(3)会变脸的水 单元体验活动:地震来了会应付
第四单元:温暖你我他(1)心中有他人(2)小手拉小手(3)他们需要关爱 单元体验活动:拥抱你我他
三、全册教学要求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四、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三课时
2017年2月21日
第五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总结
椿树小学2018年春季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如下:
在这一学期里,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尽量做到:
1、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4、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椿树小学:詹 付 英
2018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