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2:0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来宾、柳州地区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傅慧婷 吴嘉玲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广西已经全面推行,课改对市、县级学中学校政治课堂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课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针对来宾、柳州地区的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本文着重通过对新课改意义的了解、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几方面作一个简单的调研分析。[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现状;问题;措施

引 言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文件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调查来宾、柳州地区中学政治课堂新课改的试行情况。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中学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所以我们带着困惑和问题,10月底,随“陶行知实验班”学习考察组赴来宾、柳州地区考察,学习来宾、柳州地区关于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经验,先后到来宾市第六中学、来宾市高级中学、柳江中学、拉堡中学、柳城中学和柳城实验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学习与交流。现将调查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课改的意义

(一)调研研究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我们传统的教育方针,只能培养“传统人才”而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等好的一面。新课改正是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对调研情况的总体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访问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感到满意,喜欢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汲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学生相比,有些老师认为新课改后的教育制度更好,实践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文章概括能力的全面加强,认为新课改将艺术、科技等学科设置学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展现和增强,但还是有部分老师对新课改持保留态度,认为新课改目前还存在许多瑕疵和纰漏,高考体制不改,新课改很难完全实行。但总体来说,新课改目前在这几所学校的实施情况良好。由此观之,新课改给学校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不仅给学校的自主发展带来了活力,还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转变教育行为,最终落实到素质教育上,从精英教育最终转向大众教育。

二、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伊始阶段,各所学校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已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基本上都学习了新课改的理念,总体来说效果良好,不管是在教师教的方面还是学生学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但还是存在些许问题,以下列出此次在调研中看到的几点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新课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注重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在课余时间,经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新课改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少数学生认为有非常大的变化。对新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表示满意,少数学生表示非常满意,也有存在不满意的情况。从这些情况上看,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已经积极地投身到课改实践中去,尽快地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在课堂上渗透现代教育新理念。比如来宾市高级中学,作为一所中华名校,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行新课改,多次举行新课改培训。老师热情参与,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回归课堂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致力做到放手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上,配以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情景教学法,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循循善诱,课堂生动有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新”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效果较好。而且以“育德为先”为办学理念的来宾六中也在积极实施新课改方案,贯彻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只是起了引导作用。上课开始,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配合视频教学。其中,老师善于提问,不是单纯的给出知识点,而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并得出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整堂课只是起了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下课前五分钟,是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学生可对一些知识盲点向老师请问,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检查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只有教学观念变了,才能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行为的改变。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是很满意。例如柳城中学,这所中学在政治课上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相对沉闷。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这就启发我们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认为自己学习方式转变很明显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转变较明显,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经常、主动提出问题。例如拉堡中学,这所学校以“自主合作课堂”为一大特色,课前老师先发导学案,学生根据上面的要求自主预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教学目标,以相关视频导入教学,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捕捉问题,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调查中我们虽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了学习方式,但是,能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只是一些积极分子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这个情况在柳城实验中学较为明显,虽然是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只是在一旁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每次老师提问问题总是那几个积极分子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这个结果表明,我们老师引导得还不够,能不能做到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才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针对这一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旧的教育观念影响

新课改精神对每位习惯了传统方式进行教育学生的教师都是一个思想难题,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改精神.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旧的观念要得到转变需要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这几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参加过一些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但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思维方式仍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这表现在这几所高中学校特别是柳江中学和柳城中学的课堂教学方式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沉闷的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2.硬件条件的制约

教学设施资源配备不平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们考察的这6所学校中,其中只有来宾六中、来宾高中、拉堡中学还有柳城实验中学这4所学校基本实现了白板教学,另外2所学校的教学设施依然不够完善,教室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基本还是纯黑板教学。学校的阶梯教室虽然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但缺少实质内容,不能正常投入教学,只是偶尔用来上公开课或者教师开会。图书、器材、网络设施等,要么陈旧不堪,要么数量不足,要么没有。3.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到位

从召开座谈会、听课、私下和老师的交流中可以发现,有不少的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理解的不深刻。例如,柳城中学里就有一些教师对于三维教学目标根本不重视,有的教师只是单纯的认为新课改就是一定花很多时间讨论,认为这根本就是在浪费上课时间,耽误教学进度。还有的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仍然依靠单纯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4.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惯性的影响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差异,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柳江中学,这个学校虽然进行了新课改,但是课堂教学仍较死板,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欠活跃,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自主学习做庸俗化理解,成了“自流”,放羊式自学,教师缺乏引领与指导;探究学习缺乏真实性,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探究的主题不明确,探究的规模和内容不当,教师引导不力;打着落实三维目标旗号,弱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于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新的目标没落实,原来科学有用的东西被抛弃,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是合作探究,但还是着重强调在书本原文中找答案,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发掘能力,教条死板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新课改的真正含义。

三、针对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有句古话说:教师是世上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知道,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事业。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教师是权威,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观点,也逐渐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学生不敢也不想向教师提出质疑,只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这样被抹杀掉了。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树立新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指导新的教学行为。[2]

(二)掌握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应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责任,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在时代,在教育竞争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使之与实际相符,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的完全实现为目标转变旧的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程改革要注重赏识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过: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3]这就启发我们老师要心态平和,要宽容,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与恒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引导其学习。当其取得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对其进行表扬,激励。教育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赏识就像一剂良药,只要我们大海捞针的发现,一如既往的期待,不遗余力的赏识,我相信定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一定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赏识教育,在新课改中尤为重要。

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的“新”在于不再重复“万校一书”、“万人一面”,杜绝课堂教学满堂灌,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但是针对现下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很多是从外省移植过来的,“杜郎口”模式虽是一种理想模式,但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不要忘记把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特点。“走出新路子”才是发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经过这3天的实践考察让我们明白,新课改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着力追求的,虽然现在它还存在着很多的质疑声,但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完全实现新课改是不太现实的。对于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改革,作为未来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做到危机感和幸福感并存,感受到新课改对自身的挑战并正视自己的不足,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做新时代的新教师。

参考文献:

[1]魏文艳.课程改革的特征与变化[J].才智,2011.[2]赵楠.关于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新课改情况的调研报告[J].改革与开发,2010.[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汪彭庚译.要相信孩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初中政治课教学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探讨

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它只求“学会”不求“会学”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不能迅速掌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新成果。传统教育由于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与教育它不仅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忽视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把学生真正作为发展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进行分析。

一、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换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摒弃“教师中心”、“知识本位”思想切实革除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课堂交互活动的创造者和组织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以及学生发展的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的反应才能发挥。教师要树立“—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互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氛围。(1)把空间留给学生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备课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课上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卖力但其结果往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而学生的注意力根本没集中在教师的身上对此有些教师不免感叹现在的思想政治课不好教学生不爱听!其实问题并不是全出在学生身上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身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授课时就展现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所以学生不“领情”。因此我们要把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被动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把生活引入课堂把时间留给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消化、巩固知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素材作为教师备课资料来源有选择的使用学生所推荐的例子。当学生在上课时听到或看到自己准备的素材被选用时他能不有亲切感吗?能不感兴趣吗 【案例】在《世界文化之旅》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把事先收集的资料一一写在黑板上 第一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第二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建筑物 第三小组学生关于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 第四小组学生关于语言文字教师请学生们找出最关注哪个话题?大多数同学们对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感兴趣。接着教师请第三组的同学把他们收集的关于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们被资料吸引住了辛苦收集资料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而感到由衷的喜悦而其他学生的好奇心也同样得到了满足这样有准备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把机会留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以及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如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书中的文字材料设计成情境性资料给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课堂氛围活跃每位同学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会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知识学得扎实、透彻。【案例】教师在执教《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的“小树的生长需要阳光和煦小花的吐蕾需要春风化雨”我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伤害青少年的事却屡屡发生同学们你或你的同龄人在生活中受到过那些伤害?让我们一起说一说。在这里教师运用了唤起法和倾诉法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学生课堂主体的角色通过表达进行交流开展自主学习的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过分地维护尊严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人那就容易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偏激反映情况会愈来愈糟糕不但完不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疏远教师。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应具有卓越的个人魅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不自觉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甚至会教化其一生。除此之外教师的个人魅力还应包括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不应只是益友更应为良师。而作为良师则应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严谨治学的作风、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诲人不倦的爱心与耐心。在学生心目中他们喜爱的是幽默感强、人情味浓的教师。(1)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从平等的关系上认识师生关系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进取心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要经常的鼓励和赞扬你的学生让他们充满希望。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恩所说“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人类的心灵。我们无法在没有它的环境中进步成长”。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学习。(2)要诚心诚意地关爱、信任和鼓励学生 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情感由于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学生就是要用精湛的教学水平在学生心里播下对教师、对学科的爱的情感。学生心中有杆秤你的爱不会白白付出学生是有个性的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他们会对老师的真正付出给予正确的评价。

三、形成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考核评价

第一课堂教学评价意在促进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意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及时给与反馈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效果就会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地评价而不能视而不见要将学习与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激励学生进步。其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学生需要利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价自己的成绩这也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准确、全面的认清自己优势和弱势的有效途径。因此使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全员参与 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邀请学生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评价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常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兴趣承担学习责任。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旦达成相互尊重以后学生就能更多的收益。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合作来共同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评价。

第二篇: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胡锦超职校 政治组:孙玉梅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目标和项目、任务教学一起成为课改三原则。政治课首当其冲率先进行教改试验,教学思想得到很大解放。政治课教学如何贴紧自身学科实际,趁着改革之机,彻底摆脱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恶性互动,真正达成政治学科目标,体现学科价值,这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今天的政治课已经逐渐摆脱传统严肃冰冷的说教面孔,但政治课究竟教什么,怎样教,还有待一线老师在理解教改精神后于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和调整,摸索和总结。本文拟就此略作探讨。

一、“推寻善端”,德育之本

政治课究竟要教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似乎有点可笑。政治不是一门新学科,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也由来已久。为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也有了相应调整,同时配套了新的教材。然而,本文仍要郑重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其一:确定教学目标才能知道一堂课的努力方向,不至于热热闹闹45分钟后结果却是莫名其妙。教学目标之于一堂课的重要性无须我多言。其二:政治课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是有了新教材就自动有了答案,毕竟教课不是教书。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我看来,政治课堂究竟教什么取决于对政治课的最终定位。恰好是我们的政治课长期以来没有更科学可行的定位,从而导致政治课自身优势难以发挥,陷于不文不武,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我们想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在的政治教学,老师们大多不会再唱高调,教空话,任凭课本社会两张皮了。比较务实一些的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角度来定位德育课。新一轮的课改精神,让我相信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有新的答案了。课程改革要求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明确把德育课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区分,转而与体育、艺术一样定位为素质课。这就很重要了。文化课,即使在注重能力和应用的今天,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有多少知识性的东西必须掌握,这是前提。可是作为素质课,就是把先天禀赋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起来并使之相对稳定。“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儒家学说“推己及人”的观点看来,作为素质课的政治教学只需要恰当地引导,把学生一代的善性引导出来即可,其后,则要允许他们的创造性和各自发挥。个人认为,新的定位是合理和科学的。变德育课为假大空当然不行,只作为外在行为规范,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社会上所谓“斯文败类”,“衣冠禽兽”越来越多,他们缺的就是内在的善性。德性本来为一种内在素质,所以有文盲然而道德高尚者。德育正是要引导这种善性,有了“善性”这一出发点,德行的培养和积累便有可能成为自然而然,与日俱增的事。

当然,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因此,明白教什么不难,难的还是如何教。

二、“注重践行”,体验生活

基于对德育课作为素质课的新定位,我个人认为,在德育课的教学上必须“探寻善端”与“注重践行”相结合。总的来说,就是强调行,强调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实践。教师提供给学生真实或类似的生活情境,让他去参与、去感受、去选择、去践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培养和提高素质。例如,学《职业设计》,就让学生去看人才市场,去看每年的各种招聘会,去捡一摞一摞求职者精心制作、招聘者随手丢弃的简历,去到不同类型的单位,去看看不同的岗位任职者都在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回来再和他们谈他们天天挂在嘴上的李嘉诚。学《法律基础》,带学生去法院旁听审判,跟宣传队一起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拿本地的几个实例让学生尝试断案。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实践在一起,课堂教学才能生动得起来。也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因其立体和深刻而触动学生,让教育不流于表面,可以直达学生的内心,从而才有可能把学生的善性启发出来。强调“探寻善端”,同时隐含一层“留有余地”,更多的思考和行为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自觉行为。德育从来必须从内而外才能真实有效,只有不被念叨不被强迫的自觉选择,才能够发自内心。

以上是就大的方向而言。具体到一堂课的设计,政治课堂依然要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结合自身特点,力求做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三、技巧课堂,艺术人生

一堂政治课,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双主体互动。然而教师毕竟不只是课堂的参与者,他同时还是组织者,更肩负着对整个课堂进行正确导向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技巧性设计与处理,这种处理又因为是做人的德育工作而更需要具有艺术性。兼顾到心理与艺术,政治课堂也可以很精彩。

紧扣教学目标,不拘形式与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为上。例如,这堂课为了论证和说明某个道理,教师准备有丰富的材料。可是如果学生偏偏不感兴趣,半途插嘴,教师可以考虑用学生提及的问题做材料进行分析,甚至稍稍示弱,鼓励学生完全表达他的观点,之后教师本人或者怂恿其它同学进行辩论和反驳。这样的探讨,效果会比每次课前中规中矩的分成小组,然后组内讨论、小组学习好得多。当然,前提是,教师始终记住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做好引导。

强化环节意识,注重课堂节奏。一堂政治课不能是笼统的混乱,更不能是流水账样的无聊,否则很容易让人感觉沉闷。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清晰的环节意识,而每个环节在形式上要具有变化性。同时,考虑到课堂上学生视觉听觉的结合。同样一份材料,教师可以用讲述的办法,也可以用文字,或者视频,或者图片,每一种形式有自身的优势,关键是课堂不同环节在形式上要讲求变化。否则,再好的形式也会让人疲劳甚至麻木。例如,刚才一环节是热烈的辩论,接下来可以设计大段的文字,学生也能较好地阅读。小组讨论过后,可以是以组为单位发言,却也可以是每个同学结合讨论,写下自己的看法作为课堂作业。动静结合,追求沉淀。

教师讲课要留有余地。如同中国画作和摄影都讲求的“留白”,有“留”才不因太满而显得压抑,有“留白”才能吸引人的目光自然而然注意“主体”。一般科目都是这样,政治课就更加如此。教师讲的学生知了未必信,信了未必行。更多时候教师要注重“适可而止”,这反倒有点余味,令人愿意去继续。这也是前文讲到的德育课启发善端,更多的留给学生去想象和发挥。毕竟,作为一种素质的德性,任何教师都是无法为学生包办的,只有通过个体生命去感知,去体验,去践行。

前文所及还只是个人认识,具体的课堂教学部分算是实践的总结,但更多思考还只停留在理论。值此教改之机,惟愿能兴一大讨论,为政治课教学觅得更明亮的一条道路,政治教师可以为培养学生一代的良好德行真正尽到一己之力。作为人民教师,才能施施然、欣欣然。

第三篇: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政治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政治课堂教学

沈冬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关键词:和谐课堂 新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真正的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获得支持、立场、满足,拥有态度、精神、不懈的追求。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突出变化,就是课堂关注点的转移。关注教材—— 关注学生;关注知识点——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教学设计的完美——关注人的发展。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试动态不清;课改无动于衷;复习方法陈旧;教师代替学生。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仅富有严谨、精炼的教学语言还不足以应付教学,在新课标要求下,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必须不乏彩色与动感的语言,才能真正扣动学生的心弦,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想象的丰富,发挥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功能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有教好新课程的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全新内容和结构对每一位高中政治老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每一位相关教师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钻研新教材,研究新问题,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就会在探索教育教学新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政治课上,如果老师仅讲一些陈旧的事例,学生听多了,难以产生共鸣。组织新材料固然是个办法,但 采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的方式,则更有说服力。对于政治老师来说合适的材料到要上课前去找可能会很匆忙,也不一定找到最合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老师平时就要有意识地积累好的素材,做个有心人,适时地做些摘录。对于举的例子那可以天南海北,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问题说清楚。例如语文中就有很多典故可以“嫁接”过来,使政治道理通俗化。

其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在每学期的头一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上应如何听讲、思考,如何活动、讨论和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如何做练习题,如何复习及如何进行记忆等等。另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班中选出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让他们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课堂上让他们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使学生掌握比较贴近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丰富课堂形式,让政治课“活”起来。上课不一定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也可以转换身份,让学生教,老师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上好这堂课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查资料,收集信息,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他掌握了远多于教材的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课件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选择一些视频、音乐等,这对于政治教学往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道理不是重复一千遍就会让人相信了,而是

要用充分的事实材料让学生信服。

再次,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倒不难,但要把这些方法应用到学习中,还得需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政治的教学变得轻松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根本无法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在活动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对讨论也不习惯,课堂发言消极,甚至一言不发,课堂气氛沉闷,预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顺利实施。让学生习惯独立自主的思考、积极的讨论是新课程是否能成功教授的关键。于是,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手段,在课堂上规定凡是点到发言的同学,就必须站起发言,否则就唱一支歌或讲一个故事、笑话等等。总之,必须站起开口说话,以锻练学生课堂发言的胆量和养成他们自主思考、积极讨论的习惯。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慢慢地在政治课活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与此相反的情况。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且又比较调皮,在课堂活动中时有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发生,显得课堂纪律比较乱。我认为,处理这一矛盾首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切不可矫枉过正。使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平时教学中我尽力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少训斥、不挖苦学生,经常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学习上的信心和帮助,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一切相关的积极情绪。在严而有度的原则下规范课堂教学秩序。

最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身份,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设疑或创造情境,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而不是为了应试而生硬地记住知识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把知识一筒子倒净的习惯做法,要善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

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会采取一些设疑。比如在学习:“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时有些学生不求甚解,为此,我设问:“劳动生产率愈高,商品的价值量反而愈低,这样,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反而吃亏了吗?”我在学生平时不感到困惑的地方,提出了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想知道为什么。但是,我不会立即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在继续设疑,于是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肯定想让我告诉你们结果,但是我不能马上告诉你们,你们应该自己思考思考,同桌之间不妨先讨论一下。”正是这一逼人期待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最终形成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潮。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

和谐的课堂,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就会让学生有问题也不敢提,这样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谈不上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有互动的,这一点在课堂中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潭死水,在师生双方的积极沟通中,会激发教师的灵感与创造性,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实践证明,大胆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政治课的教学是一项高超的艺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

反思,不断总结,我们才能使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第四篇: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孝南区杨店镇三块碑中学 熊香波

【内容提要】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对政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把实践性的政治观点的“迁移与拓展”到其他学科中,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 差异化教学; 回归生活 ;迁移与拓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但是在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反映出改革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紧迫性。

一、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过于对政治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也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结构的改革,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制约瓶颈。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知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便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作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的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合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总结: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

第五篇: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 秦艳秋

新课改下思品课堂教学流程

羊安中学 秦艳秋

实施新课改对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和以前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思品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师生互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新课改要达到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把本身枯燥无味的思品课堂教学变的轻松有趣。我现在把我校课改的教学流程说说,请大家进一步指导,以求更大的进步。

一、组织教学

上课铃响后,教师要以热情的目光扫视教室四周,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当学生都稳定下来后,要精神饱满地端庄地走上讲台。学生起立站定肃静后,教师庄重地向学生还礼,并目视学生坐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快速地从课下活动过程中转到新课的学习中,同时学会基本礼仪。

二、出示学习目标

每节课都把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事先了解哪些内容要求记住,哪些内容要求深刻理解,哪些内容要求能够灵活应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热情。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提高课堂实效,一方面采用目标学习指导法,使学生达到“微观在握”的境界。

三、创境引学

1、优化导语设计,一台好戏演好序幕,一篇新闻写好导语,一部乐章奏好序曲,先声夺人,能激发人的兴趣和注意力。同理,新奇多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带进一个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里。创设情境要注意要简洁时效,立足现实,凸现思考。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情境都要体现这几个方面,简洁时效是力求在最短时间吊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2、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不同的激励性的评价。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新课改主张每节课都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首先讨论完成学案,这种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最好渠道,它既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使学生体验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利用信息,怎样提高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老师深入学生当中去聆听,做好以下几件事:

1、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适时提问。学生在思考老师的问题过程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

3、如果学生有需要,教师可及时帮助。

运用纲要浓缩指导法,借助知识结构图,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方便学生记忆与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制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让一个人的美丽促成一组人的美丽,让一个人的错误避免成为一组人的错误,成就全班学生共同的美丽。

五、展示提升

1、对学习中要求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如:今天我是思品老师;我是XX专家;让我来帮你„„学生乐于参与,这样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展示了说、演的能力,体会学习的快乐。

2、对学习目标中要求住的知识记忆大比拼,可以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通过组间擂台赛的形式,当然不管是组织活动还是提问,都要求教师在组织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而且要及时调控,使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

3、对基础知识展示团队的能力,让学差生多说说。评评哪组会得最多。体会“组荣俱荣”,体会做为小组一员的自豪感。

六、巩固训练

收集生活中案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很重要的,抛开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犹如纸上谈兵。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素材,使学生从具体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方式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法,了解,继而体会的意义,进行巩固与应用,寻找生活中的,以达到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附:作业布置:

1、整理、完善学案。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总之,教学流程必须要清晰,应围绕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节奏与学生的认识活动节奏互相适应,能以较少的 时间和精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始终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样,就必须注意:

1、教学容量要适度。

适度是指一节课不能让学生快节奏满负荷,也不能松松踏踏,应该从情境导入到探究新知,再到巩固练习结束,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经历进行及时回忆和整理,因为知识技能从接受到同化要有一个环节。

2、时间分配要合理。

好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时间流程,教师在上课前心中要有一个时间表,一是本节课安排了几个教学环节,几个教学活动,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心理不许清楚,二是要把“黄金时间”用在探索新知阶段。所谓黄金时间是根据学生的心里规律来确定,因为学生的注意有一个由进入注意状态到高度注意在到注意疲劳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堂结构要科学。

结构科学主要指活动的过程性层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作为思品教师我们要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认真领悟新课改的核心思想:课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课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每节课都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等。合理运用这些方法上好每一节思品课。

下载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组织化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组织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本文结合参加课改培训的心得体会,谈谈在新课改下应如何组织和设计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余店中学余崇进“新课改”成了教育改革的前沿用语,每一次教改浪潮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旋律,而主旋律都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反思 周宏家 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快两年了,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两年来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

    新课改下政治教学方法浅析大全

    新课改下政治教学方法浅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有新的标准。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新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我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喜欢且富有实效的?带着这些问题,本人经过了长达一年时间的调研,积累了一些初步的思考。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喜欢且富有实效的?带着这些问题,本人进行了长达两年半时间的调研,走遍了全县23所初中学校,听评课达250余节,积累了一些......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南宫市红庙中心学校 张庆胜 为了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我用一年时间对原吴村学区内的学校进行调查,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现将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