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改感想
在教改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
---学习全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电视电话讲话有感
禄劝茂山中学---杨自慧
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铺开,它对现实的教育冲击也随处可见,特别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大好形势,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只有坚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光荣称号。
教育落后必然会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压抑群众的教育要求,必然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面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为在教育改革中更好的实践自己,我认为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自己的教材、教师、学生和育人观念。
一、教改必须让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
变化了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内容是静止的、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不断加强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充实者,教师必须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仅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更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教改必须让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
过去,“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专利。今天,教师不再是什么都懂的“不倒翁”,也开始体验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欢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很多方面的知识并不比学生知道得多多少,我们能查到的资料他们也能查到,甚至比我查到的更多。如果不懂装懂地搪塞学生肯定不行,也有损教师形象,我们只有放下教师架子,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一起学习。因此,许多教师认识到今天的教师绝不能满足“一桶水”,而应变成是“长流水”,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育 教学中当好引路者。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心灵交换学生的心灵,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生命感染生命!这是新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追求和达到的境界
三、教改过程中的学生观
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多年来,学生被置于“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之中,学生的生活、成长经验和社会现实成为课程和教学遗忘的角落,教育与生活脱离、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及 其经验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通病。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书本世界”中的人。学生不再是教师控制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有心中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四、教改必须让教师树立新的育人观
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性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遵循共同规律 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试做当今改革者,愿为时代弄潮儿”,教育改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在改革中锻炼自己,在锻炼中发展自己。!
2006年11月19日
第二篇:阅读两次教改纲要的感想
我是浙江本省的学生,我们2006年进入高中学习后,就迎来了浙江省高中阶段的第一批新教改。读了93年的《纲要》和10年的《纲要》,心里感触颇深。
我们是新教改的第一批,学校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实施了学分制,很多课程的设立与教材也都是前无故人,后有来者的。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设立、课题研究等等。10年的《纲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中也有提到“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尽管里面不乏很多相似的内容,也有很多口号,但是跟93年的《纲要》比较起来,我觉得10年的《纲要》在目标和内容上都是有很大进步的。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在10年《纲要》中就有很大进步也更具体了。
作为经历过新教改的人,我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的。我们总说自己是教改的小白鼠,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表面的功夫,都是为了应付一下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检查。比如我们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很多同学都是回去随便盖个章,然后网上拉一篇文章,就交上去了。一方面是我们在学生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学校自己的原因。学校本身自己不重视,它重视的还是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我们高一那会,对这些东西都不是很了解,而学校也没有老师跟我们讲解,就几张表格发下来,让我们做。去询问班主任,他也只是笑笑说:“你们不是很聪明的嘛,自己应该知道怎么解决的。”开学回来几乎大家都是网上拉来的文章,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还有课题研究,我也觉得只是表面工程,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我们那时规定6-8个人一组必须做一个课题。学校每个老师都想出一个课题名称贴公告栏上,我们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然后去找那个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可是学校也从来没有跟我们宣传过课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对课题的研究都是处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临近交课题成果的时间,大家都拼命在网上找资料然后拼接成一篇文章,根本就没有去研究过。而那些指导老师很多都没有发挥作用,我想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我们的成果书上签上他们的意见。
以前我们对新课改有很多不满,我认为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发展和活力,反而在高考学习压力下增加了我们的负担,不过毕竟我们是第一批,自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只是希望既然决定改革了那就好好做。不要来那么多口号和虚的东西。“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谁都会说,关键是看你实施的力度了。
第三篇:吴泓老师语文教学教改感想
吴泓老师十年教改感悟辑录
●“想得明白”才能“做的明白”,“改变自己”才能“解放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有难度,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去做,能否坚持去做。简单事,重复做,就能在做中积累经验教训;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前行就有可能越做越好。“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建成的”。
●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高中阶段,应该多去研究精神和思想注入学生灵魂骨髓的方法和过程。所谓思想,就是对现实有真见,对人生有透视,对历史有深知,对宇宙有参悟。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典范性,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适价值。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人类的心灵,给人以灵魂。阅读经典,学生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更能塑造他们人格,确立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一下,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其思想空间和精神境界固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就应该摈弃那些非经典之作的语文学习,摈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的“浅阅读”“悦读”对学生的侵
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的最终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这些材料,生成自己的思考和思想,进而生长出高质量的语言。围绕着“精神和语言共生”这一总目标,文学也好,历史也罢,只要能用的都要拿来为我所用,实行鲁迅的“拿来主义”。
●要使表达走出平庸和肤浅,要让思想走向丰盈而深邃,就要在“读”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思虑、琢磨、判断、追问、质疑、发现„„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
●经典阅读,专题研究,读写一体,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
●“专题”为的是集中,“研究”为的是深入。当一个学生聚焦某个“专题”(或一个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会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即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就会去陈言而留真意,除粗秽而存精气,就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就学生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而言,语文学习就是一个“就言而得意”到“据意而择言”的过程,一个通过言语世界的学习和拓展达到精神世界的深邃和丰盈的过程,进而言之,就是“精神和言语共生”的过程。它既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或“二项对立,以一项为主导”,也不是“两者统一”,简单地重叠相加,而是双向共生,言意互转。一句话,“精神和言语共生”的“共生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特性。
●其实,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独立思考并生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同的是,语文学科或者说语言学习,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生成思想来生长出高质量的语言,以形成自己高质量的语言系统。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目标”是:高一年级由“感悟”发展到“思辨”,此为高中的初级阶段;高二年级由“思辨”发展到“研究”,此为高中的高级阶段(即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打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基础)。不然,进入大学后我们的很多学生便“找不着北”。
●如果说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是从“言语”这一面切入,从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更多地体现语言的工具性;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要从“精神”这一面切入,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即由“形而上”至“形而下”,更多地体现语言的本体性。
●所谓语文学习的“常态”,阅读,应该是全面的、自觉自悟自主自愿的;思考,应该是深入的富有挑战性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淋漓痛快的。做,应该是自己愿意做、需要做而非外界强逼做、做给他人
观赏或夸耀的。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常态”。
●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知识丰饶、精神丰沛的、很美好的“芳草地”,让他主动“吃草”,主动吸收最精华的东西。吸收困难一点的,我扶一下,推一把。至于怎么吃草,千万别管,也管不了,我只要立在一旁,表示我的“惊喜、膜拜与感动”就够了。
●我们从来都不用“树木”“森林”“江流”“湖海”这样比喻来形容我们的课程,我们喜欢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没有把学生带入那“丰硕美丽”茫茫无际的大森林,我们没有告诉学生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长江或者黄河都有哪些支流汇聚而成,我们只在“一桶水”里折腾、扑腾,多么可怜的“一桶水”和“一碗水”啊!注意了,“一碗水”能有什么格局?能成什么气候啊?
●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可以多元化解读作品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褒贬、扬抑、喜恶和爱憎,要让我们的学生——逐渐认识“人”的作用,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深入理解“人”的真实含义,最后完成人生的“自我塑造”。
●作为一名教师,你可以没有多少学问,但你不可以不善良,这是为师者的职业底线。
●我们的教育在播散温暖的同时,不应该播散阴冷;我们的教育在种植关爱的同时,不应该种植下怨愤和仇恨。他们在前一段路上被人们所放弃,不应该在我们这一段路上又被我们所放弃„„
●我们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耗时低效,不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不断提问并不停地布置大量的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吗?而长期如此这般,不仅取不到好的成绩,连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语文的热爱,也会耗费殆尽!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高考之后考生教学楼上扔书本!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彻底失败!
●“先学后教”的核心或重点是我得首先教会我的学生“学会学习”。换句话说,我要给予他们捕鱼的工具和教授他们捕鱼的方法,我要授予他们打猎的猎枪和传授他们狩猎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的老师是没有耐力和信心——既不相信学生,自己又坚持不下去(生怕自己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只好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赶着时间地去“喂”学生;于是,学生“抢食”的能力逐步退化,最后是功能丧失殆尽,等着你老师来“喂”了。你老师不来“喂”,我就不吃。这我可有深刻体会!
●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行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天地!
●树立危机意识、明确正确的行动目标、努力尝试或践行最后达到自我救赎、自我解放的过程。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各种教育典型、教学模式先后的登台亮相,反映出教育教学的多元多样的同时也折射出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学生观、课程观、实践观等)的迷茫与混乱。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我们真应该擦亮眼镜,头脑清醒。不然,今天学这个典型,明天学那种模式,最后,你只能像“邯郸学步”,爬着回去了。
●真正的教改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个体生命(人生而平等);是轻负担、高效率且心情愉悦、思维充满了挑战性。
●我想,我的专题教学与现在大家说的专题教学不同的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不迷信学术权威,走出现行的教材,突破一学期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书主义”的藩篱,选入并整合大量的与专题学习相关的、观点不同、见解各异的阅读材料,组合成专题学习课程。在完成语文学习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和品质,即既见“林”,又识“木”,树木、森林,形成“气候”。
二、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阅读是学生在阅读,思考是学生在思考,表达是学生在表达。教师不“喂”学生,而是让学生不断地熟悉并熟练使用捕鱼的工具或打猎的猎枪,让学生不断地掌握并反复实践捕鱼或狩猎的方法。一句话,学生是“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真正树立起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和“结构意识”(认知结构)。
三、学生专题学习后的习作所呈现出来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要知道,这些习作不同于那些为应试而编的《优秀作文选》,它不是少数尖子生而是全体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成果,它没经过老师、专家的捉刀加工而全部是学生们自己的反复修改过的原创。而这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带给学生的是无比的惊喜
和成就感。
●有人曾问我:你让孩子把精力花到这些与高考没直接关系的地方,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我认为这个担心过于狭隘,过于急功近利。首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远不只是高考,还包括对知识的热爱,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树立等等。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只为了高考而偏废了这一任务,我认为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是对学生的极大的不尊重;其次,事实证明,这些“额外的东西”恰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高考;最后,我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公民意识,这正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家长们关心孩子的高考,背后的实质是关心孩子未来生活的质量。一个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公民才更有可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更有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
●网络是美的,但网络再美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信息时代里我们不可或缺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工具,一个使用之后感觉到能够与人的思维、思想同步的工具。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包括孩子)都有一种美的呼唤、爱的诉求,都有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怀。这是人的天性,关键是“你”要去“唤醒”它,即孩子那沉睡的感觉,唤醒之后又去保护它、提升它。
●阅读有计划,有交流,把阅读原作当成一个“点”,把了解一位作家当成一个“面”,给阅读一个广阔的“背景”,这样的阅读才记忆长久、刻骨铭心。不要期待阅读的效果立马可见,记住,你今日播下一粒种子,日后定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孩子定会成长为一棵不怕狂风暴雨摧折的参天大树。
●三年高中语文学习,与其读三百篇选入课本,还不如精读三十本中外的经典著作,或文学,或哲学,或历史,或政治,或经济甚至宗教等。除去假期,一月一本,好好读,细细品,认真想,学会书本教给我们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能力、素养得以真正提高,这才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是——学生书读少了,老师课讲多了。
●我们与其在那坐而论道或者愤世嫉俗,还不如行动起来,改变点什么。当你还在喋喋不休的时候,我早已经不知道跑到多远的地方去了。
●十年来,我时时感觉到应试的威压,可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存在:你一千次地把我的头摁下去,我又一千次地把头昂起来!
●应试教育是可怕的,可你又不得不应付它。怎么办呢?肯定不是向它投降缴械。曾经看到网友留言,转录如下:“教育科研在于改变人,再去改变课堂,改变人的思维,情感,价值观。这些宏观的东西变化了,微观层面的课堂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本源性的,创造性的,不是缝缝补补。”于是,我改变自己,改变我的课堂,改变我们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种变化告诉我和我的学生——真正的语文学习是不怕考试的!
●年轻的时候,只知道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为那就是“教改”。十年的专题教学实践,才知道是我们的课程容量不够——阅读容量不够,思维强度不够„„在不断增加、改变“课程内容”的同时,我才意识到我不能再讲得太多了,我得把时间还给学生了,于是,我就不得不“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完成这么大容量的学习内容是要给学生时间的。当学生大量的阅读、思考和表达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时,我就不得不放弃原先拥有的所谓“知识者”的地位而和学生一道阅读、一道思考,自然,师生平等的意识就不得不产生了。所以说,教改教改,其核心在于课改。当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教改中遭遇的一切疑惑和不解都会迎刃而解。
●生命真的很神圣!很多时候我都会对我的学生说起:在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里,你们的父母相遇了,在“那一刻”,有了你们——有了你,而不是他或者她——你们说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很神圣!幼小的生命带给了你们父母多少期待和希望呢!?你们长大了,上学了,父母像是把一件世间最最珍爱的宝贝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地交到学校老师的手里,他们多么希望孩子在学校能遇上自己生命中的恩人。其实,教育具体到了细节就是教师的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教育行为。遇上了一个懂教育(通人性)的老师,是我们孩子一生的幸运;遇上了一个不懂教育却以为自己很懂教育的人,对孩子而言,说是一场灾难,也不为过。
愿我能时时警醒自己:多倾听孩子(学生)的声音,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引领他们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追捧和热衷“准军事化管理”或者“军事化管理”或者“全封闭管理”这样的一些教育管理模式?我想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考量不外乎两点:
第一,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比丰富多彩、个性张扬、自由意志、独立思考„„
管理起来当然要容易得多,省心得多。
第二,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可以给“统治者”带来快感,满足一种征服的欲望。
他们是不会去理会“孩子是充满了灵性、神性”“让每一位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这样的话的。他们哪管什么教育不教育(是“教训”吧)?他们要的只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眼中和心里是找不
到“人”字的!
●我常自问:什么是“读写听说”?让学生把“读”看作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把“写”看成对读者心灵的述说,聆“听”自然的箫声,悟“说”人生的旅程。这就是“读写听说”。
●其实,有些课只需要学生静静地坐着,从教师的讲授中接受信息,有些课要求学生完成指定任务,还有一些课要求学生讨论、辩论。形式随内容随目标而有所变化,犯不着每节课都来一点合作、讨论。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只有把自主学习做得扎实、充分、到位,你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会大放
异彩。
●难道关注多元化的、情境化的理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就不能表达或者提出
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了?
难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就不能进行接受性学习,强调讲授、背诵、记忆和语言的积累了?
难道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教师就不能够主动地预设
客观外在的教学目标和制定客观的教学计划了?
„„
其实,这些困惑与冲突,首先在于我们缺乏兼容并包的理性,其次是源于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我们不愿意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并实践各种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似乎新的就一定要替代旧的,殊不知,新的就是从旧的发展而来的,它们彼此顾盼牵连、相融共生,而你只有置身其中,切实践行,方能感受其
“整合”之妙。
●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你总不能带着学生到水边(知识也是海洋)把学生往水里一推就啥也不管,那样,不淹死人才怪?你要到水里去,教会学生游泳,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蛙泳、什么是蝶泳、什么是自由泳。你要示范,你要手把手地教,你要告诉这样做的方法、道理、好处„„
有人说,语文是不用教的。说,你看,那些读书多的学生,语文成绩就是好!而语文学科的教学,人人都敢评几句,语文教师也无尽感叹: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如此说来,我们的孩子还到学校来干什么?要你语文老师做什么?白领工资,尸位素餐?
●一直以来,我们孜孜以求的“怎么读”的几篇几段、几招几式究竟意义何在?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对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形成或培养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语文学习(如内容单元序列化、方法程序技术化的单元教学、单篇教学、语感训练等等)就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的学习,学生终生与经典无缘(即便有,不是“蜻蜓点水”就是“拦腰斩断”)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们考虑过吗?学生宝贵时光的耗尽,对知识热情的递减,对自我成长信心的丧失,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美好情感细腻体验的日渐流失等等,我们关注到了吗?当求诸近而不得反求诸远,不断地、任意地向“外”延伸时,我们是否认真想过,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其外延就真的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语文学习不是文艺创作)语文学习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或者说语文学习的“常态”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究竟是怎么样形成或培养的?体现语文能力及素养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语文学习或者说人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掌握规律的学习本来就是“研究性”的,凭什么非要把学习分之为“研究性”和“非研究性”的?语文学习“读什么”(一说“教学内容”)是以“知识中心”为取向,还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取向?换言之,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思想、精神的铸就,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是偏重前者还是后者?如果二者不能偏废,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地位、时段到底应该怎样确立?一本经典历史小册子与历史教科书的对照阅读、思考和表达,向我们昭示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就非得学习有关部门规定的出版社统一编写的“教科书”?这样规定的学习内容,其“知识假设、价值追求、伦理信念”的依据何在?纵观今日,面对无数的“韩寒们”“郭敬明们”“80后”“90后”们阅读与写作的崛起,我们有多少理由还死死抱住“一本书主义”的传统不放?一学期一本的语文“教科书”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我们语文教育的使命?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断地强调我们所认为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是否会违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而走向教育的反面,成为非人道、非人性的“反教育”呢?语
文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乃至于科研,教师在行动上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与纠偏,行动准则
应以以下三种“意识”为出发点:
1、树立“生命意识”。因为生命具有惟一性,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归依。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并满足人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需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
生”。这是“为什么教”的出发点。
2、树立“课程意识”。课程即“跑道”即“过程”,即“知”转化为“能”“识”的时间经历。课程意识就要求我们建构不同学段,学生能力、素养、素质所构成的“言意”文本系统序列。这是“教什么”的出发点。
3、树立“课型意识”。即探索不同的“言意”学习内容所应采取的不同的课型或学习策略。这是“怎
么教”的出发点。
最后,我想说,语言学习如果不顾及心智的开发,特别是思维训练、文化教养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孤立地就“工具”抓运用,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一句话,我们还是在做“无用工”!
●我们共同预设“跑道”(“家园”课程内容),一起向前“奔跑”(“家园”课程学习),彼此生成“思想”。注意: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是“课”和“程”的统一,即在“跑道”上“奔跑”,是一个动词。我们课程所关注的焦点既是客观外在的目标,更是个体的内心体验;既是客观计划的制定,更是个体主观
意义的生成。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改课观摩研讨会感想
初中数学教改课观摩研讨会感想
一、有关观摩课的教学感触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在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这几位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李爱霞老师在讲《不等式及其解集》一节课时,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出示一系列问题,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实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课堂热情高涨,使我们感触到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2、深挖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做为一名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各种思维能力。
3、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这次数学课改观摩活动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是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
二、有关新课改精神的领会
1、对于课堂,我认为是:学生有一堆话想要对老师说,而不是老师有一堆话想要对学生说。
2、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将生活中的一般问题典型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课堂要真正做到:以生活体验为根基——体现生活的课堂;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体现生成的课堂;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体现生态的课堂;师生、生生多向和谐交往——体现对话的课堂;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体现生命的课堂。
3、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说要淡化质量,相反的是要更注重质量,更注重技能,课堂教学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4、教师要组织好一节课,需要经过精心的备课,吃透教材,专研教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兴趣。
5、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备课、写教案也需要创新改革,需将原始的“本本教案”、“说教课堂”改为“导学案”、“探究课堂”。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课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多的去接触最新的课堂教学示范与交流。
第五篇:教改论文
教 改 论 文
南岗学校
郭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高效之路
南岗学校
郭丽萍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小学各学科中占课时最多。但是,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却一直在“高耗低效”的局面下徘徊,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信息闭塞,师资水平差,语文教学改革举步唯艰。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两步四环+课外阅读,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两步四环
1、两步。即教学一篇课文,分两步走:第一步,从形式到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步,从内容到形式,指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四环。即走第一步时,着重解决“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走第二步时,着重解决“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和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又加深了一步。这个观点,就是张先生“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理论主张。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用来表述事物的,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因而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应该是:①要弄明白写了什么,即材料,包括:主要的人、事、景、物等;②要弄明白为什么写,即中心,包括:精神品质,思想感情,寓意哲理,科学方法,自然原理等;③要弄明白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即表达,包括:遣词造句的精当,布局谋篇的巧妙,表情达意的深挚等。
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要走完“两步四环”的全过程:首先是走第一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然后再走第二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怎样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在每篇课文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及时进行课外拓展,引入另外的一篇或多篇文章的学习。
二、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
因此,为了发挥语文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落实新的教材观,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场所,我们在按照“两步四环”教学一篇课文之后,及时给学生提供一篇或几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名篇佳作,让学生按“两步四环”的学习步骤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举一反三”,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读书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最近,崔峦先生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一经提出,小学语文界立刻掀起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的教学热潮。而我们“两步四环+课外阅读”的基本教学模式,简捷、明了,便于操作。它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表达的“半身不遂”的阅读教学现状,形成了教学一篇课文的完整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两步四环”还要求教师紧紧围绕着“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来组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便能主动地从上述几个方面去阅读、思考、咀嚼、品评,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说,“两步四环+课外阅读”,是一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