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即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吉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袁丽杰
4月14日在我校教导处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三人赴长春市的吉林省第二实验南湖小学校参加了“吉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的内容有12节教学赛课,两节名师示范课,课后有专家就课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教师现场解答以及专家的点评。课型有阅读课、识字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十四位教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高效课堂的理念。本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也让与会的每一位教师陶醉其中,更令我收获丰盈。下面我就谈谈对这次“吉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所有的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我的心理打下了统一的烙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都非常的扎实,板书工整,设计教学过程新颖独特。教学语言简明了,风趣幽默,而且教学自然亲切,充满自信。同时,作文课,阅读课教学中每一个人都能够抓住本学年段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尤其是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语文高效课堂。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通过所听的这些课,授课老师自始自终都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发展语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体验中丰富知识、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例如: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李琦老师教学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交流中指导学生读书及朗读的方法,通过品读人物描写的细微变化,感受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再如:松原市乾安县实验小学祝元元老师教学的《桂林山水》一课,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第二自然段后点结学习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学第三自然段。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教学,让学生体验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能力。
三、深挖教材,对比想像。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且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例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的丛琳丽老师教学的《一千根弦》,教师以图片,训练题卡,对比原文的方式让学生想象阅读,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叙述,让学生体会到盲人的生活不容易,并引导学生让人物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根据画面进行想象训练,以而降低了想象阅读训练的难度,做到由浅入深,使听者回味无穷。
四、博览群书,转变教学观念。从我自身来讲,首先我想应该阅读更多的书籍,开拓视野,诵读经典的著作启迪思想,陶治情操,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随时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当前,正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我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此次长春之行,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文本,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光彩生动。
2014-4-30
第二篇: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
参加丹凤县城区教研中心互动结对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这次有幸参加了我县教研中心组织的“城区教研中心互助结对活动”,聆听了刘娜,徐永锋等几位教学能手的示范课文及马瑞锋、李昆鹏等几位教师的经验报告。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听了几位骨干教师的讲课,那匠心的设计、智慧的语言、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那深厚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素养及人格魅力深深冲击着我的心:
首先,开原民主小学30位教师的开放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们向我们展示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新课堂。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可以看到教师们不同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老师们连声赞叹,佩服她们在短短35分钟之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
其次,观摩了30节铁岭市各县区的语、数、外、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等学科的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
再次,聆听了民主开原小学的21位教师的现场教研,老师们的即兴发言,让我深深感到教研的重要性: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最后,听取了开原教师学校、铁岭凡河新区小学、开原民主小学、西风东方红小学和调兵山市第一小学等5所学校“三公开”活动的经验交流。从精彩的讲座中,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三公开”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座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为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开发创新潜能、大胆探索新教学模式的途径,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教师、学生和课堂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三公开”活动,使我们感觉到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也要有亲和力,责任心,幽默感,严谨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要抓住教学情感,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和震撼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通过此次学习观摩,令我豁然开朗,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我们将以“校校公开课、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的“三公开”课堂教学管理为契机,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行为和策略。
第一、对教材深入挖掘和把握是上好课的关键。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省二实验的刘向峰老师,在教学《已死的母熊》时,她以丰子恺先生的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图文之间穿梭研读。通过为学生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整节课在刘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这次活动中,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既有形式上的多样化,又有感悟上的多层化,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整朗读效果,而是引领学生以读促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语句的朗读更是通过学生自由读、比较读、评价读、学着读的语言实践和体验,将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使朗读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等手段,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例如:长白的王耀晨老师在上《触摸春天》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书中的主人公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再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安静对春天的热爱;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体会一个盲人的内心世界。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引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一个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层次非常清晰,让听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很自然,毫
不做作。第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通过所听的这些节课,授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发展语文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体验中丰富知识、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例如师大二附小季芳老师教学《黄山松》时,她引导学生采用提要式阅读策略,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卡片,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有王廷波校长执教的习作课上,他指导学生运用“5W”策略,让学生先得其法,而后作文,从而使五年级的学生完成了六年级的习作。着实让与会的教师们充分领略了大家的风范。再如张陆慧老师在课上巧妙的将生字的识记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尤其让听课者深为折服的是张老师把汉字的学习与汉字文化,与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和热爱。听张陆慧老师的课,就宛如漫步在神奇的汉字王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整个活动中,教师们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那么这份精彩的背后更离不开课堂中的主体----学生。整整15节课里,吉林市二实验的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充满激情的朗读,独特的思维,精彩的表达,无不在彰显着平日积累之丰厚,在赞叹唏嘘之余,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敢于想象的能力。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我们从课内课外两个渠道入手,双管齐下,方会
取得成效。
从我自身来讲,首先我想我应该阅读更多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博览全书,让那些经典的著作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
师必须践行。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赛后总结时,我记得王廷波校长公布了他初略的统计数据,那就是课堂中每位教师平均占用了课堂中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多么可怕的数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原则,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让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
第三篇: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反思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反思
4月14日我和**等人到婺源参加了“教育新视野*第一届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听了著名教师薛法根的观摩课《桂花雨》,王文芳《太阳是大家的》。高林生的报告《提高课堂效率的三点思考》,熊海滨《自己的花儿是让别人看的》,于永正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观摩课。还有于永正的爱徒朱文君的《伊索寓言》。每堂课都精彩不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学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名师们的课堂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所谓扣人心弦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感悟课文。感觉一堂课上下来很朴实,却又紧紧地围绕着小学语文课标。他们的课堂朴实自然,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叫人深有“曲终人散有时尽,余音绕梁无绝期”的感觉。
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以为低年级写字是重点,到了中高年级生字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了,加上生字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渐渐地我就忽视了。可名师们却教育了我中高年级同样要注重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去写。薛法根老师的《桂花雨》教学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完成黑板上的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并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和重点字词的区分比较,完成了字音的认读,字形的识记,字义的理解。于永正老师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先让学生写出通过自学记住的词语,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他们的词语教学都鲜味十足,引导信手拈来,学生的知识生成更是水到渠成。于老师还针对课文中一些特殊的字(紫、庞、妻)进行了写法指导,他让学生利用写字本进行描“黑”,并教育学生写字时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于老师还利用他每次上课前都把要板书的字反复练习的身教来影响、教育学生:字是练出来的。
薛法根老师在《有效的阅读教学》中强调:要让语文课变得清晰!要学会取舍,要有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如何让语文课变得清晰?薛法根老师提出了“三个关注”。一、关注读法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书是读出来的。在课文中教师起“导”的作用,而不起“教”的作用。在这次观摩课中,题材多样。有散文、诗歌、文言文。让我明白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我们教师在“导读”的时候要关注文体。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学法。他说,即使同样是诗歌教学,也要根据诗歌的不同形式采用不同的教法和读法。普通的诗歌,可以一字一句的品悟,而有着严格的韵律的绝句和律诗,得注意诗歌的对仗,可以从对字,对词;对句入手,把诗歌熟读成诵,进而体悟情感。
如: 朱文君老师执教的《伊索寓言》是一篇文言文。她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来上这篇课文的。通过老师读,学生读,老师唱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文言文中特有的“之乎者也”进行教学。并以音乐课本中的拍子让学生明白“之”这个词在文言文中解释是不一样的,读法也是不一样的。如:表示助词“的”的意思读半拍,表示代词的读一拍,代词在句尾读两拍。这样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用吟唱的方法来读。让学生通过吟唱体会文言的韵律。用一位古人的吟唱先感受文言文歌的韵律,再让生自己唱,想怎么唱都行,这样一来学生觉得特有趣。而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拓展延伸设计得也非常好。让学生从第二篇古文中任选一句话进行古文仿写,学生写出来的句子非常出色。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朱老师上古文给我留下的印像比我初中三年,师范三年所学的还多。我以前认为文言的阅读都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枯燥乏味的。通过朱老师的教学,让我感受到文言的魅力。渐渐的爱上文言文。
二、关注语言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译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熊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朱文君老师课堂语言风趣、幽默。她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的心。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范读,用于永正的话说:“自己不感冒,就不能传染给别人。”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在指导读的时候要个别指导,能体现指导前与指导后的不同。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加旁白式读,可以是提问式读,可以是加批注地引读,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读通读懂。在学生读文本时,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倾听,要学会引导。薛法根老师在讲《桂花雨》时就引导的很到位。如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在读每一句后面都加旁白引读。如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师加一句:好看吗?生答:不好看。再让学生接着读。学生边读他边指导,学生不但渐渐读懂了反衬写法的文学作用,更感受到了这种写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这就是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最后,薛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总结出这样一句话:桂花还是故乡的香。然后让学生模仿借物抒情的写法,仿照该句子练写思乡的句子。还通过让学生在读自己写出的句子中去“练”字,以及把这些句子连成一首有思想的诗,及给诗取个名字等,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和语言训练,达到了读、写的完美结合。
《桂花雨》这节课,薛老师让学生在读课文后用一个字概括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用“香”、“乐”、及“美”来概括后,薛老师还让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花香的句子,反复地品读,从而体悟出作者一家人心中那浓浓的思乡情以及客居他乡而隐藏于心中的那份乡愁。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老师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关注语言形式背后隐藏的语言规律,语言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哪些词句才是关键词句呢,高林生老师给我们归纳出了五种:课题、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散落在文中的关键句。
三、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教师的脑子里装着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案。薛法根老师说教师要做到“三不讲”: 学生懂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不懂的不讲。省去枝枝叶叶,要教给孩子有用的东西,比如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信心,教给他们学好语文的方法等等。此外薛老师的“后进生”理论更是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他说,优秀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那么优秀了。其实真正能体现教师价值的是“后进生”。他说他的治校方案里面有一条就是,班上学生及格率达100%的教师发特殊教学奖金2000元。所以我们不仅要善待,关爱后进生,从某中意义上说我们还得感谢他们。薛老师的话引来了满堂大笑,但大笑之后的是我们的深思和感动。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明白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充分研读文本,在备课时要充分搜集有关的资料。但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基础性”,它所涵盖的知识面实在是太广了。这需要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好,知识面要广。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成长。
第四篇:小学语文名师观摩活动
“射河金秋”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1月8日,室外寒风扑面,香港路校区的至善讲堂里却春意正浓,“射河金秋”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正火热举行。这是附小集团本学期继“射河金秋”南通、连云港、盐城乡村骨干教师小语培育站联盟活动之后承办的又一盛会。
本次观摩活动邀请到的名师有“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著名特级教师吴勇;江苏省特级教师、来自盐城市实验小学的丁庆军;以“作文教学革命”著称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
8日上午,吴勇老师和六年级的同学就教材作文《我的动物朋友》,分别上了作前指导课和作后评讲课,课堂上的吴老师思维缜密、妙语连珠、评价精当,尽显名师风范。吴勇老师用儿童的文化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精神阐释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构建作文教学,让学生“步子迈的小,点点去落实”,非常实用,孩子的作文又何愁写不好?这样的示范课,老师们能不欢迎吗?
下午,管建刚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管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童真童趣,看似无厘头,其实十分接地气,深受孩子欢迎。教学设计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中将教者对教材的独特解读一一诠释,真可谓“深入浅出”,使听课者越琢磨越觉得有味。
此外,丁庆军老师还与六年级的同学就“联想”这一重要的写作手法作了有益的探索与交流。
附小集团一直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系列的教学观摩活动,让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一睹名师风采,接受新理念的洗礼,从而成长得更快更好
第五篇: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怎样上好我们的语文课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教学讲座有感
(湛河区李堂小学魏强)
2009年4月6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应邀来我市进行教学观摩,平顶山市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
贾志敏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已有48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小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有着深入的研究、独特的见解。由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多次受政府嘉奖,1994年被评为上海特级教师,1999年获浦东开发特殊贡献奖,2000年被授予“浦东名师”的光荣称号。
此次来我市,贾老师执教了观摩课《卖鱼的人》(两课时),并作了题为“怎样上好我们的语文课”的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聆听,充分感受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认识到教学必须创新,但它同时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课堂教学要在“实效”上作文章,要在“有效” 上下功夫。
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却激情满怀。《卖鱼的人》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符号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读中感悟。从贾老的课堂上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教师过分的表现,没有花 1
枝招展的空架子,整个课堂从阅读入手,从读中引导体会感悟,同时交给阅读学习的方法,适时画龙点睛,语言精辟,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鼓励独特,把白发下的大智慧化作一支无声的指挥棒,一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畅游。学习成了享受,为人生打下了重要的奠基。书是读懂的,课堂上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牵强的分析。旨在朗读上与作者,与文本达成共鸣。朗读赋予作品生命,读出层次,读出情感,读得大彻大悟。当学生朗读课题时,贾老亲切地说:“自然点,亲切点,低声点,用心读”,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本。学生读课文时,贾老不满足于读的正确流利,而是告诉学生,阅读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感,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和想像的空间。要想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
己。贾老字正腔圆,饱含深情的朗读,扣人心弦,震慑灵魂。
一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相比较而言,顿生许多感慨:教书难,教好书更难!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小结这次听课的感受:身为新课程改革一线老师的我们,更应注重锤炼语文功底,加强文化底蕴,焕发语言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