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教学大比武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学大比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中括号》, 教学目标: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教学重难点:1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试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 引出数字 激发学生本节课学习兴趣
(二)游戏中创造
通过几个数字引出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的由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用数字符号游戏,通过小括号引出本节课的中括号.
1、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1)18 2 3 6=18 18÷2 +3 + 6=18(2)18 2 3 6=81 18÷2×(3+6)=81 提问: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小括号的作用在于能改变运算顺序
(3)18 2 3 6=
118÷〔2÷(3 + 6)〕=1 中括号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加个中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于小括号作用一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
教师小结:先算小括号里的计算,再算中括号里的
2、学写中括号
(二)讨论中理解
90÷10+5×2
90÷(10+5)×2
90÷[(10+5)×2]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三)尝试中规范
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360×[(12+6)×5] 脱式计算怎么做?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和学生一起改正错误,规范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四)质疑中发展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三道算式,看看在不改变运算顺序的情况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在这个环节中告诉了学生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课堂上,师生不就在共同创造和欣赏着风景吗?
我们的人生不就都是为了创造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第二篇:教学大比武数学公开课展示(推荐)
教学大比武数学公开课展示
一、主题背景: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正整数指数幂和分式的运算基础上进行的,由分式除法引出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并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扩展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二、学生情况:
刚刚学完分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运算水平很低,运算准确率不高。对于幂的运算也不是很清晰。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低起点、低要求,由易到难,逐步熟练直到掌握。
三、教师设计:
(1)温故知新,复习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自主探索,(1)55(2)1010得出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a-n=.(3)牛刀小试,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公式。
(4)知识拓展,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扩展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2537运算还是否成立?教师举例说明。
(5)挑战自我,(1)a-2÷a5(2)(a3)-5(3)(a-1b2)3 通过对比 规范幂的运算步骤,先按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最后再将负整数指数幂化为正整数指数幂。
(6)反思评价,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8)拓展提升。
四、评课议课:
1、教师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实际。
2、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3、教师在处理习题和规范步骤上,条理清楚,做得都很到位。
4、学生活动很多,学习气氛好,参与度高。尤其是6号以下学生答得很好,教师能面向全体,照顾到全班学生,很可贵。
5、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语言再精练些,思路再清晰些、组织再到位些,效果会更好。
第三篇:教学大比武
教学大比武
——霍城县清水河镇西卡子学校教研活动
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卡子学校本学期开展了教学大比武活动,全校老师响应号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析,精心组织教学,通过亲自授课、听同年级的课和不同学科的课,并及时地对课进行评议等一系列方式和措施,不仅认识到自身授课上的不足,而且还学习了其他教师授课中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多数教师说,每一次这样的教学公开课都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专业水平在每一次锻炼中提升,在相互的交流中有了进一步地发展,希望学校多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每一次的教学公开课都得到了学校“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并且都能全程跟踪听课。在本次学公开课活动中,校长及教导主任在繁忙的学校公务中能一起听课,并且还能坐下来和教师进行简要的交流,这充分体现领导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这看出我校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为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教师公开课教学的示范作用,对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霍城县清水河镇西卡子学校 马晓月供稿
2015年3月19日
第四篇:数学四年级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得数;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说出算式的积是几位数,并能正确计算;能正确解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条件提出关于倍数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比较、归纳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加深认识倍的含义,感受倍数关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感受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问题,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发展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出示第1题口算。
指出:几
十、几百乘几,可以按几乘几口算,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几十几乘几,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合起来。
2、出示第2题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重点讲解。
二、复习笔算。
提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①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结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出示第3题竖式计算。① 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② 说一说每组的乘数各有什么特点?
③ 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和要注意的问题吗?(乘数中间有0时,按照法则乘,注意个位的进位;乘数末尾有0时,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2、出示第4题,先说出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①说说每题的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小结:如果乘数最高位上计算不进位,积的位数就和乘数相同;如果有进位,积的位数就比乘数多一位。②竖式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三、复习解决问题。
1、出示第5题解决问题。
①求出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的几倍?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除法? ②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第6题解决问题。
①求七月份收获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②再根据什么求两个月一共收获多少个?
四、聪明题
(一)填空
1、要使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2、要使40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3、要使1□0×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二)解决问题
1、公园里的杨树棵树比柳树的3倍多56棵,且比柳树的4倍少84棵,公园里有杨树多少棵?
五、课堂作业
第3、4、6题完成在作业本上。《补充》第26页。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第7题,第27页所有题目。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估算一些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果,能正确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与乘法相关的问题。
2.能尝试归纳乘法算式一些简单规律,提升对乘法相关知识的认识;能比较相关算式积的大小。
3.感受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问题,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发展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发现简单规律和估算。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乘法计算一些简单规律的发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出示第7题,不计算,比大小。先完成,再讲评。
讲评:以第一横排的两道题为例,左边一题13×5与31×5都是两位数与5相乘,但由于13﹤31,所以13×5﹤31×5;右边一题都是三位数与6相乘,但由于502﹥500,所以502×6﹥500×6。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相同(0除外),另一个乘数谁大,谁的乘积就大;一个乘数相同(0除外),另一个乘数谁小,谁的乘积就小。
2、出示第8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比较每组两题的算式、乘数和得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追问:能试着说说这里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乘怎样的数吗? 小结: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两个数的积。
3、出示第9题。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每一组题有什么规律吗?你能写出每组题的下一道算式吗?
第一组:几乘几个9排成的数,再加几,得数就是几后面添上几个0。(补充6×999+6=)
第二组:按123这样1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再加比几大1的数;加上的数是几,得数就是几个1排成的数。(补充12345×9+6=)
第三组:按987这样9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加上比末位数字少2的数,得数比前面一个乘数多一位,各位上都是8。(补充98765×9+3=)
二、解决问题
1、出示第10题。
提问: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说明他每天要走几个几米?
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呢,说明她每天要走几个几米? ①估算:
小华:820×2﹥1600 小芸:380×4﹤1600 答:小华走的路多一些。②精确计算:
小华:820×2=1640(米)小芸:380×4=1520(米)1640﹥1520 答:小华走的路多一些。
2、出示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理由。
3、出示第12题。
①提问:要知道带的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乘法估算,一般把乘数估成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数来估计。)
②要知道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要不要准确计算?为什么?
(要问一共要用多少元,就需要计算准确的结果,不然就可能付错钱。)
三、聪明题
提问:你能把小欣上学的经过在纸上画图表示出来吗?
交流:小欣大约走了多少米?你是怎样解决的?(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的地方再走回家,就大约走了850米,再走到学校一共大约走了2个850米。)
四、补充题
1、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
213×9+213= 5×999+5= 132×9+132= 6×999+6= 312×9+312= 7×999+7=()×9+()=()×999+()=
2、观察下面的算式,找出规律后再完成填空。15×9==135 25×9=225 36×9=324 150-15=135 250-25=225 360-36=324 45×9=()-()=()
64×9=()-()=()
五、作业布置
第10、11、12题完成在作业本上。《补充》第28页。
第五篇:《金色花》教案(大比武)范文
《金色花》教案
青浦区实验中学
刘丽君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词句的品读,感受仙人掌的顽强,从而体会到生命中内在的精神之美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品读,感受仙人掌的顽强。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中内在的精神之美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这样说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确,春天的繁花小草这些植物如此迷人,给大自然添上了生机勃勃的一笔。前段时间,我们也刚刚享受过这样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也从大自然中带来了两株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大家看一看,你喜欢哪一株呢?为什么?(出示仙人掌和?)
师:那么,仙人掌真的不美吗?真的只能受到大家的冷落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关于仙人掌的故事。
(或者:师:大家众说纷纭,看来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那么,今天我们去读一读一个关于仙人掌的故事,说不定很多同学会有别样感受。)
(二)品读感悟
1、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喜不喜欢这株仙人掌呢?为什么?请在文章中圈画出相关的字词句。
明确:先是不喜欢,后来转变成喜欢。(板书)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请在文章中找出明确表达作者对仙人掌的情感的语句。
(1)明确:直接明确表现出作者不喜欢仙人掌的态度的语句:
第4节:“可它并未给我带来欢欣”
“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第5节:无意瞥见(释义);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6节:我越看越觉得它丑,它越丑我越笑得厉害,直笑得趴在阳台上直不起身来。
师: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喜欢它? 明确:因为它不美。(板书)文中依据:第4节:它既不美,也不雅。
第5、6、7节(哪些词可以具体表现出它的不美: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皱皱巴巴、细纹密布、象一张老人的脸、越看越觉得它丑、可怕)
(2)明确:直接明确表现出作者喜欢仙人掌的态度的语句: 第13节
师:仅仅是喜欢吗?老师用“喜欢”这个词妥当吗?该用哪些词更好?
明确:震撼、崇敬、感动(“肃然起敬”)师:为什么后来作者对仙人掌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呢?
明确:因为它美:开了一朵异常漂亮的金色花;(板书)
因为真正体会到它的顽强的精神(板书)
金色花的美:第9、10、11节
重点第10节(花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异常漂亮、绸缎般富有光泽、流苏般柔软、雪乳般滋润、宫殿般辉煌灿烂;这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非常形象生动,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到了金色花的美)
第11节:最美(朗读第10、11段)
顽强的精神:表现在哪里?(班级讨论后交流)
第1、2节(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第3节:哪些词可看出仙人掌的顽强:
枯涸龟裂(查字典释义)
不论 也不论 总是
每一根毛刺 渴求
贪婪(朗读第3节)
第7节:疯长;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
第8节:竟发生了奇迹
第9、10、11节:能在逆境中开出异常漂亮的金色花
第12节: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第14节:冷峻而坚强
师:(小结)生命,每时每刻都在顽强拼搏。在看似绝望中找到希望的缝隙,然后,茁壮地成长。仙人掌的顽强让人惊叹。
2、师:齐读第15、16节,并结合全文,思考:顽强的精神是否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呢?你是如何理解、体会的?(第13节:不甘泯灭 第14节:顽强本身就是一种美;还有,顽强能创造美,使不美的事物变成美的,使美的事物变得更美。)(板书)
师:仙人掌因为顽强,所以才能开出最美、最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我们说它是因为顽强,所以美丽。有时候,美丽的不仅仅是外表,因为灵魂而美,才是最美。
所以说,仙人掌顽强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体现,而且这种内在的精神之美是最震撼人心的美。
(三)拓展迁移
1、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也能让你感受到“因为顽强,所以美丽”吗?
2、作者认为:生命中,顽强的精神是一种美,其实,美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那么,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美是什么呢?(班级讨论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布置: 对第8段进行仿写,描写一种你认为美的事物。(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