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看待主题班会的作用(范文)
怎样看待主题班会的作用,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怎样设计主题班会
复和中学
李梅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之一,在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主题班会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和实践,下面我就谈一些我个人的肤浅体会:
一、作为班主任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主题班会,理解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
主题班会是指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主题班会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主题班会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如开展“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增强班集体荣誉感,争做班级小主人。
2、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主题班会是具有明确教育计划、指向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计划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还能通过策划实施学生的自我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创设了教育场景,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教育意义,取得教育效果。
3、主题班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主题班会一方面是班主任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梁。
4、主题班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就是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尽管学科教育中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局部性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往往使得学科素质教育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主题班会恰好弥补了学科素质教育的不足,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习惯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给充满着陈腐气的教室带来了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气息,打破了书本、教室对同学们的禁锢,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表现欲,正是在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在不觉中培养了审美能力和行为能力。总之,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班主任必备的专业技能,是班主任组组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一堂精彩、成功的主题班会,会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能引起班集体成员的触动或共鸣,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
二、作为班主任要在理论上理解主题班会,特别要注意掌握主题班会的设计选择
开好主题班会,这对班主任来说,这既是一个任务,又是一种艺术。作为班主任要注意班会主题的选择设计,主题班会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广泛选取题材,进行筛选、提练、策划、组织、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初一时,学生因为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他们大多数都希望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给学校中的新教师、新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而表现就比较好。作为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地对学生们进行点拨、引导,组织诸如《我理想中的班集体》、《做个合格的中学生》、《我爱我的班集体》等主题班会,使学生的心头升起理想的光华,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做到对症下药,主题班会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包括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和技巧。主题班会设计有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即任何一个主题班会,都必须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人。正如古人所说:“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确定一个主题班会是否具有教育性的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学生成人。如我班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后,班上抄作业现象明显有转变,这样的主题班会设计就符合教育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必须从宏观层面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以此为依据,系统地设计主题班会,使各个相对独立的主题班会和教育目标形成有机整体,并通过这种系列化的主题班会开展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一句话,要求学校德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全盘的主题班会计划。
3、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动和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班会课的设计不只是教师的事,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如我在进行“开动脑筋,为父母分忧”的主题班会的设计时,自始至终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说出爸爸妈妈的许多苦处,并深入讨论,效果特别好,许多同学在周记中写道:“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省吃俭用,不随意浪费,争取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们。”
班主任作为主导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主题班会设计体现了主体性的原则。
4、新颖性原则。我认为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不仅要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要形式新颖。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请周杰伦来上班会课》主题班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该师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们盲目崇拜明星,只看到明星耀眼的光彩,看不到明星成功背后的付出。于是,他决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是因为该师采取了学生喜欢的形式:学生喜欢周杰伦,老师就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假说周杰伦要来为他们上一堂班会课,这自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出示周杰伦富有青春活力的照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明星”的教育就会易于接受;其次,在展示周杰伦是怎样取得成功的资料时,边展示边播放他的流行音乐,更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正是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了学生喜欢的形式,才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5、针对性原则。
总之,主题班会设计必须有计划性,有严密的系列步骤,不能随意而发。教育性、系统性、主体性、新颖性、针对性五者是统一的。首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出一个总体方案。其次,对所在学期的班会活动有一个总的计划。第三,对组织每一次班会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如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采用哪些内容和形式,达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有了计划,主题班会就会目标明确,进行顺利,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三、作为班主任要在实践上熟练组织主题班会
一堂精彩、成功的主题班会课,因为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引起班集体成员的触动或共鸣,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它既是班主任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有明确的主题,其次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再次是要精心组织,最后是要总结深化。
1、主题明确
主题班会,顾名思义,一个鲜明的主题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确立主题是主题班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中心问题。主题要突出、鲜明,富有时代感、有针对性,能对同学的思想有所触动,有教育意义。而且要便于学生去收集资料,主题尽量小,能以小见大,尽量从小处着眼。如我班利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召开“我献给妈妈一片爱心”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念母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召开“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同时,结合部分中学生交通意识薄弱的现象,召开“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针对初三部分男女学生在交往中过密甚至发展成为早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给不少家庭带来很多的麻烦,开设了“怎样看待男女生交往过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交往过密的后果,明确现在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全心投入到学习„„
总之,选题是一种创意,创意是主题班会的生命,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所反映出的带有普遍性又比较强烈的要求出发,确定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又富于吸引力的主题。
2、充分准备
主题确定之后,要着手素材的创作与编辑。成功的主题班会离不开典型、新颖、生动、科学的素材。
因此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班主任应该事先有总设计,总分析,有具体实施的计划,包括班会的目的,主题与内容,形式与方法。准备工作可采用事先布置给学生,发动学生进行准备。比如,我班进行的《不文明行为在身边》、《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等主题班会。全班齐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中,很多同学主动找报纸、文章、或是上网查找资料。有几位同学还特意从网上下载了相关资料,这些都是班会成功的关键。
3、精心组织
好的素材形成以后,必须通过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主题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小品表演、诗文朗诵、辩论
第二篇:主题班会作用---论文
“主题班会”在中职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赵晓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求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的有效德育教育手段,主题班会则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现在的中职生,在学习方面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差,在学习上稍碰到一些困难,就不愿动脑思考钻研,不想去解决难题,在品行方面不少学生对父母,对周围的同学漠不关心,何谈尊重师长?何谈爱国?在生活方面,比吃、比穿、摆大款讲阔气,性格骄横跋扈的学生多;顶撞师长惟我独尊不接受批评,心胸狭窄,自私冷漠的学生较多。
不怪乎许多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太难教!90后怎么了?真的没办法教了吗?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我体会到了经常有针对性地召开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在学生当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使之更融洽;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技巧,更好的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辩能力,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班干与一般同学的思想更融洽。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我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本专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以讨论的方式召开题为“我们专业的未来”的主题班会。请已走上工作岗位并小有成就的毕业生到班上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的体会,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1在3月12日植树节,我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校园绿化,召开了户外形式的班会。题为“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并且我带领学生在校园种植了一棵桃树。使同学们更尊师爱校,时刻感受到学校老师的阳光雨露对他们的哺育,他们像小树一样充满生机,茁壮成长。
今年九月底,为庆祝祖国60华诞,由我策划班干组织了一次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的主题班会。题为“祝福祖国--祖**亲请听儿女们的心声”。首先由两位主持人朗诵一首歌颂祖国的诗词;然后播放建国以来的国庆阅兵式,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激情;第三步分组抢答式上台发言,每个同学上台讲一句祝福祖国的话,不能有雷同;第四步全班齐声唱“我的中国心”。通过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改变了以往的唱唱跳跳的形式,让每个同学用自己朴素的语言,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同学们都说出了发自内心最想对祖国说的话。
上到高二,同学们的纪律有所松懈,我针对这一点,引导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题为“约束与自由”的主题班会,形式为辩论式。全班同学一分为二,各自推举出5位辩手代表本组, 辩手和其他同学积极上网查资料,组织整理论据。在辩论会上,双方辩手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其它同学通过递纸条的方式积极参与,给本组辩手提供论据。最后班主任总结陈词。班会更加促进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思辨能力,锻炼了口才,推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其中最成功的一次主题班会题为“感恩的心”。在我跟学生家长沟通时,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其子女在家不太懂事,不懂体谅父母,依赖性强.我通过平日仔细观察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发现他们较多人不
懂礼貌,对老师的教育不知感恩,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班上大部分同学获得国家资助,但他们不知到感恩政府,不懂的感恩纳税人,有的学生甚至公开说:“我来这里读书就是想拿助学金的”,因此这些学生根本就不好好学习,来学校混日子。认为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我针对这种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召开了一个由学生家长参加的题材为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主题班会。
我首先利用每天的早训时间,讲一些有关感恩的小故事给同学们听,并叫他们上阅览室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写有关感恩的日记,下载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给同学们看,通过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使同学们在头脑里逐渐植入感恩的种子,为主题班会的顺利召开铺垫了思想基础。
接下来我主动联系一些存在典型问题的学生的家长,采取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成长过程,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并达成共识,争取家长的配合,为主题班会成功召开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班会仿照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的形式,为了使主题班会效果更好,我还制作了班会课件,我配合主题内容精选了一些图片和影视资料,并配上相应的音乐,在两位学生主持人的话题引导下,使整个班会沉浸在浓浓的感恩之情中,在班会上,有家长用催人泪下的事例讲述了哺育子女成长的艰辛,也有家长满怀感恩之情讲述了教育他学知识懂道理的老师,感恩老师在他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由不少
同学被现场真实感人的气氛所感动,她们热泪盈眶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这次主题班会过后的一段日子里,家长纷纷打来电话,向我讲述其孩子的变化,比如廖文华同学,他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平时跟奶奶一起住,奶奶倍加宠爱。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他对母亲较冷漠,只有想要钱的时候才跟母亲联系。他性格内向,生活没有目标,人很懒散,经常迟到,是班上的迟到大王。从不履行班上的值日工作,老师批评教育全然不听。母亲教育他除了顶撞就是一大堆借口。经常晚上去网吧上网至12点多,第二天上课从第一节睡到放学。他母亲打来电话说:“自从那次主题班会之后,廖文华在家变得懂事了许多,能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吃完饭能自己洗碗,对母亲的批评至少能耐心听了,还耐心的教母亲学电脑”。他母亲和奶奶还多次对我说:“谢谢老师的教育”。据其他同学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来有许多同学在校不懂得尊重老师,顶撞老师,对老师没礼貌,比如说陈芸秋、梁嘉文、潘思琪、农慧禤同学,她们主动上讲台向老师道歉,以后要尊重老师,自己有什么意见要通过上网聊QQ、发短信、打电话或书信形式提,不能当面顶撞老师。还有在学校号召下,许多同学自发组织起来,在团支书带领下,到孤儿院、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温暖。在我住院期间,全班大多数同学分期分批到医院看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此外,同学们还自发组织到南湖公园做义工等社会公益活动。
在这一年多来,由于我坚持很好地利用主题班会这个教育学生的好方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快化解。学生端正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上更用功,我班会计证和珠算等级考证过级率达到70%,为同年级同专业最高水平。遵规守纪方面每个月总评分名列前茅。尤其是今年六月我生病住院动手术期间,以班长为首的全体班委,集体向学校申请不用代理班主任,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根据我班的一贯表现,经领导研究决定,同意我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在上学期最后一个月里,全班同学紧密团结在以班长为首的班委周围,齐心协力,积极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大家能以班级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为班级管理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使整个班集体凝聚力达到了顶峰,在校艺术节中表现最优,每周操行评分最优,期末考试成绩最优。是本校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学生自主管理的成功典范。
以上是我对职校主题班会作用的几点认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尖锐的冲击和挑战:“普高热”、“就业难”。同样,职业高中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尖锐的冲击与挑战: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学生报考动机的多样性,职业高中学习的特殊性等,使职校的德育工作更加艰巨。面对困难,我们要潜心研究;面对挑战,我们应不断努力探索,努力以德育人,让传统的主题班会加上符合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德育工作中展现出长久不衰的魅力。
2009年12月2日
第三篇:发挥主题班会作用
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深化德育教育内涵
矿区赛鱼小学副校长 郭少娟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的根本途径,其中综合各种知识能力的主题班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本学期来,学校就以主题班会的交流活动来创设有利于班主任进步、发展的环境,促进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加速班主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寻找普遍存在问题,确定班会主题。
德育教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班主任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之升华成班会课的主题。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例如:《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祖国妈妈,我爱您》,通过国情知识教育,祖国伟大成就学习,对学生加强热爱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同时结合热爱家乡的教育,感受阳泉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发学生树立为家乡建设,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而努力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之一,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培养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怀。《学会感恩,快乐成长》、《星星知母心》,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体贴父母的辛劳,懂事,勤俭节约。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感受伟人的情怀,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培养无私奉献,宽容待人的品德。《诚信伴我行》、《诚信为人之本》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道德知识,积极实践道德规范,切实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记住他们的名字》,通过一个个电影镜头的回放,唤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感受到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应当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青少年时代,在人生的春天,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不断去战胜困难和挫折,完善自我。
二、充分准备,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一堂主题班会课要起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主题班会中,不但在形式上讲究艺术性,而且还要十分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会进学生的心灵之中。在主题班会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在资料的收集,素材的寻找,节目的排演中,学生相互协作,培养了团结奉献精神。一件件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比如:《浩瀚的科技之海》主题班会时,学生在收集科学家事迹的过程中,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学生。在班会中,学生们通过演讲,纷纷表示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刻苦钻研,锻炼意志,迎接生活的挑战。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过程,就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三、尊重、信任学生,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班主任老师为每个学生的能力锻炼搭建了平台。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高年级同学可以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设计、策划、运行的整个过程以及背景媒体的制作,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将得到培养。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节目排练的过程中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统筹安排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尊重和鼓励中培养创新情感。在创新中获得的成功喜悦。特别是学习的后进生,在活动中享受成功与自豪。
总之,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灵活多样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必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将以此为起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养成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成为新一代朝气蓬勃,能经受风雨的、面对挫折有信心的、遇到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四、召开班队会时应注意的问题:(1)题目针对性要强:
题目不能过大,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这样的题目过大,《送你一个微笑》《从奥运比赛看成败》这样的题目就有较强的真对性,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构成班会主体的各个环节应清晰些:
导入、展开、拓展、小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应更加明确。(3)通过情境,让孩子的感悟力度更大些: 少些教师的说教,少些费时费力的课前重复练习,在班队会中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让学生在40分钟的班队会中受益更多。
第四篇:怎样组织主题班会
怎样组织主题班会
一、主题班会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某问题的认识能力。
从教育意义上讲,主题班会主要是使学生明确、统一和强化对某问题的认识。例如,在思想道德上,增强判断正确与错误的能力,提高对善、恶的识别能力,对美丑的认识能力等。
2.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个完整的主题班会,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发动学生参与。学生可以在主题班会中“唱主角”,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
3.加强班集体建设。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而主题班会就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组织得当的主题班会,能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主题班会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加深师生彼此了解,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
二、班会主题的确定
组织好一次主题班会主要做到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计方案。
二、组织准备。
三、具体实施。
四、巩固成果.设计主题班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班会的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依据以下几点:
1、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班会主题
班主任必须经常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即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及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性,对学生思想情况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的主题来组织班会活动,以保持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以确定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适时地帮助学生弄清是非,提高认识。
2、依据学生的偶发事件
有的偶发事件,在意想不到之中提供了教育的良好契机,要注意及时抓住这一主题,否则时间久了,可能会失去这一契机.如:学生有乱丢纸屑的习惯,而屡次教育都无效。可开展《建设班集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主题班会。如有学生打架斗殴,则可开展《远离暴力,还学校一片净土》。所以,面对偶发事件,班主任要反应敏捷,果断决策,及时确定主题。
3、学生自主选题
班主任先拟定一个大致范围,然后由学生确定主题;可个别征询,或动员每位同学出主题;或由班干部在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选定。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选主题都要代表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同学从活动受到启发和教育。当然也可根据节令、纪念日、时事等确定班会主题。
总而言之,班会课主题的确立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有利于引导学生成长
三、组织准备
1、班主任准备 主题班会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考和策划。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的思考要以人为本,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即学生的年龄、阅历、兴趣和认识水平。活动是看得见的,有形的,而教育和启发是看不见的,无形的。让有形的活动去吸引学生,让无形的教育去启发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加,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这样,日积月累地熏陶,最终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人修养,明确的生活目标。
召开主题班会前,班主任必须先召开班委会,讲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组织大家讨论活动的形式、具体内容与安排、主持人的确定,以及班干部的具体分工与落实。确定主题班会的主持人很关键。到时,控制班会场面和处理突发事件,除了班主任临场指导外,一般由主持人来把握。这需要主持人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所选主持人要具备带动力,可以带动全班学生情绪,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还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要尽量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认真的思考,融入到班会的主题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间、生生间友谊,使我们的教育能事半功倍。
另外,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学生表现,把那些报纸、电视节目、杂志、书籍中看到的有价值的、给我们启示的点点滴滴汇集起来,让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给我们的教育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2、学生准备 主题班会要开得成功,必须全体同学参与。为此,要做到以下四点:
1)在召开班委会的基础上再向全体同学们说明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提前大概一周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都搜集材料做准备。
3)确定发言对象。
4)再次召开班干部召开会议。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主题班会的程序,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3、准备活动内容
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可以在班会中穿插合适的节目。在形式上可包括相声、朗诵、小品、辩论、小舞蹈、小游戏、唱歌、知识竞赛等;在内容上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这一点应由班主任与班委事先审定,然后放手让学生积极准备。学生在积极的准备、训练中得到锻炼,培养了能力。
4、邀请嘉宾
邀请嘉宾有针对性地谈对某问题的看法,可以使学生受到更全面、深刻的教育。如:以“学习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班会,可以邀请语、数、英等其他科的老师来讲如何学好这些课程。请优秀教师来谈经验、谈方法会使学生收获更大。而“怎样看待男女交往过密问题”的班会,则可邀请心理老师来解答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5、布置会场 会场布置最重要的是突出主题、美观大方。教室布置合理,可以使班会的目的更明确,使班会顺利进行。⑴黑板布置。可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上主题;⑵物质准备。如话筒、VCD机、电脑、抢答器等;⑶学生座位的布置。可围成一个圆圈,也可分成几个小组,以使气氛更为活跃,也便于交流合作。
四、具体实施
在充分地准备之后,主题班会就开始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但班主任必须要注意几个方面:
①时间一定要控制为40分钟到50分钟,不宜过长。太长了,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很容易思维分散,注意力不够集中,效果就会打折扣;
②班主任须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班会,不能随意干涉班会的进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使学生成为主题班会的主人;
③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班会在召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偶然事件,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出面调整、处理,以保证班会继续进行。
④在进行当中还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那班主任一般要有两手准备,一是交待好主持人要去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二就是在准备阶段要特地指定几位平时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作更多更充分地准备,作好随时上场表演或发言的心理准备; ⑤还有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这主要是在辩论赛、谈话和讨论等为形式的主题班会当中比较常见,班主任准备一些预案,如某种手势,动作,眼神来提醒主持人现在跑题了,要求主持人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引导;
⑥班主任一定要对整个活动做一个小结,引导学生落实到行动中去,引发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以使活动能得以延伸。做好总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急诊有些发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尚缺乏客观的标准;有些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总结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气氛,灵活掌握,因势利导,但是切忌个人包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才能并切实按照活动程序进行。
本次班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会到主题,共同进步。老师退到了幕后,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助手”,学生才是自己成长的主人
五、注意反馈 巩固成果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活动开展完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必须进行各种跟踪反馈与思考。首先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思想认识和能力有所提高、知识面得到扩大、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其次要思考主持人、班干部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什么锻炼,表现怎么样,有哪些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例如:有时会发现主持人表现过于紧张,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表现不佳;有时主持人又表现太突出,而淡化了其他成员的作用等。面对这些,班主任课后应对他们加以指导,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班主任通过追踪教育还可了解有什么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对今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有很大帮助。
第五篇:怎样选择班会主题
怎样选择班会主题
张根虎
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对于开好主题班会至关重要。我选择班会主题的原则是:把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普遍感兴趣,思想健康向上,具有引导、启发作用的内容作为班会主题。每次班会一个主题,每学期(或半个学期)的班会主题又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或者是班集体的形成,或者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每次班会既是独立的,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具体说来,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根据时间选择班会主题
在刚开学、期中考试以及放寒暑假前后,我都要组织一些常规性的班会。例如,刚开学为了使学生的精力尽快集中到学习上,要召开一次“新学期的打算”主题班会;期中、期末考试前后要召开一个动员和总结性质的主题班会;寒暑假前要开一个“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的主题班会。
开好这些常规性班会的关键,是必须以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的总结班会上,我以答记者问形式组织了学习经验交流会,每个学生既是采访者,又是被采访者。由于形式新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要求选择班会主题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才会乐于参加。去年我所接的六年级毕业班,“后进生”几乎占了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并且班内组织纪律也不够好,成了全校有名的老大难班。针对这种情况,我召开了以“学生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纪律”、“面对我班的现状,我怎么办”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结果学生们纷纷发言,在发言中谈出了自己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并为改变我班的落后面貌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开好这类班会,最重要的是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呼声和愿望。
三、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选择班会主题
根据班集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选择班会主题,针对性强,效果好,对于改善班集体的面貌十分重要。去年接的毕业班,一部分“后进生”认为自己就是上到了小学毕业升学也无望,最后还是回家当农民,学不学一个样。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有的逃学,有的旷课,甚至有的还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法青年一起出入游戏厅、录像厅。针对这些现象,我在班内组织了“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们经过讨论,一致认识到: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能够预见未来;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具有极强的法制观念等素质。一些原来经常旷课、逃学,出入游戏厅、录像厅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从此,同学们学习认真了,刻苦了,到去年毕业时,他们都以合格的成绩升入了初中。
四、根据学校安排选择班会主题
配合学校计划选择班会主题,对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十分有利。例如,学校计划在香港回归之前举行体操比赛。为鼓励同学们在体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利用班会提前进行了动员。学生们积极参加训练,结果我班取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后,我又组织了“由体操比赛取得第一所想到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大家不仅表扬了在体操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还由此联想到班级的学习成绩,一致认为既然我们在体操比赛中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在学习上也同样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次班会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还坚定了大家搞好学习的信心。(《河北教育》1998/06)
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确班定会主题
初中三年,每学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标目。就德育而言,初一阶段侧重了学习目的性育教、纪律教育和《中学生日常行规为范》的养成教育。初二阶段主要侧重青春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初三阶段要主侧重于人生观、价观值教育及职业教育。根据不同阶段,确定班会主题。例如初一上学期首我先组织新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规和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题是目:“当我跨入中学门槛之后”。初一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在全面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学新期我该样怎做?”让学生明确该怎样做而不该怎样做。学生进入初二阶段,年盼大多在十四、五岁,正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班召开了题为“在我们这个年龄„„”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启发学生惜自珍己的青春华韶,发奋读书,帮助学生顺利地跨入春青的门槛,迈好春青第一步。初三是学习的最后决战阶段,同时学生即将毕业,何去何从,面临着重要的抉择。因此,初三阶段,召开了两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主题班会的题目是“最后的冲刺”,旨在为学生打气加油,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进行最后的“冲刺”,争取考上高中。第二次主题会班的题目是:“当我落榜后之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学们表示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社会的需要就是自己最好的志愿,愉快地迈校出门,走向社会,进入人生新的跑道。(陈龙生《不知如何确定和选择班会主题怎么办?》,《安徽教育》199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