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环节学案导学
“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县在学习、借鉴全国名校江苏东庐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的先进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中学教学实际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从尊重学生的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所依托的教学理念
所谓“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案作引导,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二、“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环节六步骤”。“三环节”即“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六步骤”即具体的以下六个操作步骤:
(一)明示目标(约1分钟)
“导学案”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目标,指导学习方法。
(二)预习检查(约3分钟)
采用教师检查(抽查)、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
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四)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按照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
3、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哪些成员黑板板示、设计,读、写、讲、演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要求中下学生必须参与。
(五)展示讲解
1、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同学们讲解展示完后,针对展示情况,教师、学生作及时点评,或进行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
展示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达标检测(约10分钟)
达标测试是为了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及时检查,反馈矫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通过“1+1”帮教结对 进行“兵教兵”来解决,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必须要求学生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3、教师要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4、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是“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托和载体,编制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顺利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一)编写导学案的环节和具体要求
导学案一般由课题和课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九个环节组成。
1、课题和课型。导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顺序上随即调整);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要强,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3、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4、知识链接。设置与本节学习相关的预备知识测评题,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铺垫。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6、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进行设计。
7、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建构本节知识的体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8、达标检测。这也是“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达标检测,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2)、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3)、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9、学后记(教后记)。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教师)书面记下自己的学习(教学)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二)编写“导学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主体化、课时化、问题化、全员参与、学法指导、层次化、及时化七个原则。
1、主体化原则。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2.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的问题: ①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不易太多,太碎; ③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全员参与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只有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才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学法指导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7、及时化原则。“导学案”编写印制必须及时,最晚应在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以保证学案导学各环节的逐一落实。
好的“导学案”决不能一蹴而就、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课标、课本,研究学生、学法,加强集体备课,集中集体智慧,切实编好“导学案”。
五、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案编制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因此,学案编制,一定要突出“导学”的特点,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作一题,通一类。”
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该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及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 “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学生不会的照样还是不会。
“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放手,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在交流展示时,能够有的放矢。学生不会的和讲不清的,教师必须要向学生重点讲解,以突破重点难点。
4、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展示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同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且要求组员有序的进行发言、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
6、为展示而展示。课堂展示只重形式,甚至进行与文本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无效拓展展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拓展展示时,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或指导,要加深展示的方法、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展示内容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可以劝说学生放弃那种只重形式的无效展示。
六、正确认识教学模式有助于科学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既要坚持基本思想和框架保持稳定,又要根据教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以及课型在操作的流程、方法上鼓励创新,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全县性的教学模式是相对宏观的,在此模式指导下,允许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性运用模式、创生模式,不排斥乡镇、县属学校的教学模式,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提高。同时要求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依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运用。
七、实施“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要求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中,各校领导一要充分重视,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方法和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其关键和核心,积极要求教师自觉地在各自的教学中探索;二要以校为单位,开展课例研究,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并且要把教学模式的科学 运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三要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推广工作做实做细,不断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规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四是中心教研组要围绕“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促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五是要把“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纳入各级教研工作年度岗位考核,鼓励学科教师大胆积极地运用和实践,进而提高全县课堂教学效益。
马占才
六环节导学案模式
六环节导学案模式
乡贤街小学 王秀玲(大)
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它独特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迅速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然而,毕竟它还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如何继续完善与优化,发挥语文课堂的最大教学效益,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适合小学生的导学案模式。
一:创建小组和准备展示平台
1.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把课标中,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体现,因此小组的建设很重要,成员的组成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一般一个小组有六个人组成,两名优秀学生,两名中游学生,两名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这样的组合便于学生相互帮助。每个小组要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歌。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以组为荣,为组争光,使他们的凝聚力更强。
2.每个教室里面要有足够的小黑板供小组展示,一个小组最少一块小黑板。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设计报道站,报道站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便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总结,起到督促大家学习的欲望,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导学案的组成
导学案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八个环节。
1.学习目标:
⑴数量以3个目标为宜,不要太多。
⑵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
⑶目标要明确,便于操作可达成。
2.学习目标中不要:“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等可检测的词语。3.学法指导: 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4.学习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归纳。5.达标检测
题样多样,难度适中,面向全体。三:课堂实施模式
六环节导学案模式
1、巧设导语,导入新课。
老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精心设问,自主学习。
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学习。
3、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能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间交流自读课文后的体验、感悟,并交流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每个学生在“小组”这个小集体中都有展示的机会。然后,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研读讨论。研读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案中的问题,二是学生自主发现和生成的问题。
4、展示交流,激励评价。
在组内充分交流并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将本组学习、探究、体验的成果,在班内汇报、展示和交流。这一环节既是学生个人充分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尽情展示个人风采的过程,也是多维互动、相互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组内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学习组长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教师要进行过程调控、指导、评价和引导。
5、拓展训练,发展思维。
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课前设计相关练习,以此巩固学习成果。
6.课堂总结,升华主题。四:课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积累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重点难点:
品析重点语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名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学法指导:
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圈点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知识链接: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学习过程:
一:巧设导语,导入新课。
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有了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用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二:精心设问,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导学案上的下列各题: 1.找出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文中7——8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三个人物,分别是不幸的妇女,大个子洋人,中国巡警,从文中找出三个词来分别形容他们。有感情地读这一段,体会每一个人物的思想。
3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4.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在沉思什么?“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什么意思? 5.积累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并把它工整地抄写下来
生:带着问题学习。
师:来回巡视,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都很投入,学习习惯也好,能做到一边读书,一边圈画重点词句,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三: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师:请同学们把自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里面进行讨论,大家要积极发言。讨论完的同学到报道站报道。四:展示交流,激励评价。
师:各小组做好展示准备,别的小组要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价,找出优秀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便于改进。小组
(一):
生1:我们是“星火燎原”小组,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相信我们是最棒的。我们展示是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
生2:饱含沉重无奈的心情读伯父的话。生3:用疑惑不解的语气读周恩来的话。
生4: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从“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喜欢问问题的人,总想把一个问题搞明白。
生5:从“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这句话最后的感叹号可以看出伯父很气愤。从“叹了口气”可以看出伯父对这种局势的无奈。生6:我来评价这几个同学的表现,他们能抓住重点词语谈感受,体会深刻。如果在感情朗读的时候,如果能再投入,通过自己的神态把伯父和周恩来的内容展现出来就更好了
小组
(二): 生1:我们是“勇往之前”小组,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激情,以我组为荣,为我组争光,无论前面的路多么艰辛,我们都会勇往直前,为我们的展示加油吧!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由于中华不振,使周恩来理智读书。
生2:课文当中有一个词“中华不振”概括了周恩来理智读书的原因。(板书:中华不振)
生3: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地”可以看出中华不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生4:从“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得意扬扬的大个子洋人”,可以看出中国妇女生活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的土地上,却不为中国人说话的巡警,借着外国人的威风呵斥着中国妇女,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中华不振。(板书:衣衫褴褛,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生5:从“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可以看出在外国租界地,他们敢怒不敢言,说明了中华不振。有感情地齐读7-8自然段
生6:他们能很快找到描写妇女,巡警,大个子洋人的词语,也能找到中华不振的原因,如果板书的时候,把字写工整,读得时候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就丰富了。:小组
(三)生1:我们是“智慧树”小组,我们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智慧,我们爱思考爱提问,在我们这棵茂密的树上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硕果。相信我们的展示会博得大家的掌声。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在沉思什么? 生2:周恩来在沉思,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为什么这样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生3:周恩来在沉思怎样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
生4:周恩来想的更多的是,要想救中国,只有自己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拯救中国。齐读周恩来和魏校长的对话。(板书:铿锵有力)三:拓展训练,发展思维。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四: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教学反思
1.我校本学期实施的课改,是用导学案进行上课,所有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动起笔来,不再无所事事,会的不会的都在书中寻找或讨论,学生的团体合作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进行得有声有色。但是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有时问题出难了,讨论无法很好的进行;有时简单了,没有深度。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更好的了解吃透教材。
2、课堂教学 改革后,课堂确实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个多学期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3.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优秀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导学案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是机械的照搬,要对教材做科学合理的处理,即进行适当的删除、调整、整合和补充,以便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此外,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鼓励性的语句,让学生能快乐、自信的完成导学案。
5.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个别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管不住自己,课上趁老师不注意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做小动作。也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回答问题总是唯唯诺诺,羞羞答答的。针对这些现象,我在培养学生的自信上下功夫,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每天上课前大声地读一遍,慢慢的学生就有了自信。
总之,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我们要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
第二篇:导学案教学六环节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长白实验中学
李
升
“导学案”教学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是由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甚至有的还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从教师这个“缸”里把知识一瓢一瓢地装在学生“桶”中。这种模式是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我们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个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没有活动,没有”做“,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我们还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标的探索和高度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正是形成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基础。所以我们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更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中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的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正是在这种全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逐步总结并提出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同样,要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必须建立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因此,我们在总结了以往 “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导学案”的六个教学环节。
1、教学目标:
以本节知识重点、难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知识流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本节要解决那些问题;以教材阅读为背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目标。当然,目标的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明确。
2、引导发现: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问题。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和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上课开始的前一天,自行设计相关的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此引导的作用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合作探索:
对(2)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把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归一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如,让学生从背景材料中发现知识规律、特点、方法,进而解决本节研究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自主探究:
在(3)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全学生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并且由知识点所散发的辐射区域形成规律性流向形式,以便学生能够灵活多样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解决本节知识所涉及的问题。使课前课后问题的衔接、扩展、延伸紧密结合,并构成问题链。这种把课前、课中、课后知识及问题组合成类似于食物链的问题链,就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开放教学模式。
5、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3)、(4)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来评价: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有何应用价值等等?对于某一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让另一个学生再作”评价“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构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课堂上不在是只传授知识,课
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只由教师来讲授,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学探索,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并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6、拓展转化:
课的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问题的思维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来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并将新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引导学生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疑问、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能否最终解决问题,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后教师布置三类作业:一类是不限定格式、自主式的作业,如阅读参考书的相关章节,预习或在教科书的右边处写的批注,作略解等;二类是有指定要求的常规书面作业,要“少而精”;三类是选作性作业,或探索性作业,或微科研小课题等。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导学案”的”导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或“示范”,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而学生在”导学"启示下进行探索,学会自学,掌握学习过程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上述环节,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使果堂活跃,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知欲望,而且能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评价解决问题成果。和在进一步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得到科学引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许多学生反映:上一堂数学课,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方法,学会了思考。对学生而然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篇:六环节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
六步导学学习心得体会
激情导课——民主导学——互动探究——探究展示——总结归纳——深化拓展,这是我校探究实行的六步导学法,通过对“六环节导学案”理论体系的一次次学习,通过我校教研组集体学习和领导对“六步导学流程”精彩的解读,使我对“六步导学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叶圣淘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基础性前提,也是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的应有素质。通过“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学生能够自觉地超前学习。首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因而教师首先要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
其次把课堂上里的教室空间还给学生,一把交流空间还给学生,座位应取8-10人一小组,以“围座”的会议形式摆放,以便于小组内的“小交流”;二是活动空间还给学生,不要把学生拘礼在小组内的座位上,若遇到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下位)到其他小组寻求帮助。以便于小组间的“大交流”。这样许多学生有了锻炼自己胆量和口才的机会,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互学互议中,学生的认知相互交换,智慧相互启迪,情感相互共鸣,不仅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还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为此在课前将小组分工表在课前发给每组的组长,由组长进行分工,表格里的角色由个人向组长申报或由组长指定(各种角色组内可以采取轮换制,教师不要参与角色的指令性分工,大胆地交给组长去组织),角色有主讲人、抄题人、教具粉笔擦黑板、质疑人员、拓展人员、总结发言人等。展示前由组长分工到人,并填写好“交流展示小组分工表”。必要时还要确定好发言顺序。
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相互交流信息,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学会多角度的侧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懂得寻求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提出新见解。
六环节导学法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六步教学法能从教学模式上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避免满堂灌现象。因此,在六环节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突出善导。
“六环节导学流程”的关注性体现在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上,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战式培训上,体现在导学案的科学预设上,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上。最为主要的是体现在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同时也关注了学困生的发展问题,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困生重拾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高。
总之,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合作竞争的环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六环节导学案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体会
学习目标——能力训练——复习旧知——探究新知——目标检测——小结提升,这是我校探究实行的导学六步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对“导学六步”理论体系的一次次学习,通过我校教研组集体学习和领导对“导学六步”精彩的解读,使我对“导学六步”有了更深的体会。
“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叶圣淘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基础性前提,也是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的应有素质。通过“引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学生能够自觉地超前学习。首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因而教师首先要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其次把课堂上里的教室空间还给学生,一把交流空间还给学生,座位应取8-10人一小组,以“围座”的会议形式摆放,以便于小组内的“小交流”;二是活动空间还给学生,不要把学生拘礼在小组内的座位上,若遇到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下位)到其他小组寻求帮助。以便于小组间的“大交流”。这样许多学生有了锻炼自己胆量和口才的机会,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互学互议中,学生的认知相互交换,智慧相互启迪,情感相互共鸣,不仅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还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为此在课前将小组分工表在课前发给每组的组长,由组长进行分工,表格里的角色由个人向组长申报或由组长指定(各种角色组内可以采取轮换制,教师不要参与角色的指令性分工,大胆地交给组长去组织),角色有主讲人、抄题人、教具粉笔擦黑板、质疑人员、拓展人员、总结发言人等。展示前由组长分工到人,并填写好“交流展示小组分工表”。必要时还要确定好发言顺序。
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相互交流信息,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学会多角度的侧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懂得寻求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提出新见解。
“导学六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导学六步”能从教学模式上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避免满堂灌现象。因此,在六环节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突出善导。
“导学六步”的关注性体现在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上,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战式培训上,体现在导学案的科学预设上,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上。最为主要的是体现在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同时也关注了学困生的发展问题,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困生重拾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高。
总之,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合作竞争的环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学案导学六环节”实验阶段总结
“学案导学六环节”实验阶段总结
这一学年我校依据湟中县教育局“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运用的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这种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变化,学生学习也显现出了许多生机,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现将我校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一、真正理解学案的编写意图
为了更好的使用学案,我校对语文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通过和其他学校交流学习,让教师不断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出研讨课和示范课使教师对学案的使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学案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给教师提供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教与学融为一体,切实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像语文学案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习得读书方法、读中积累。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这一环节,学生每一步学习都是在读书中进行,而且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可以说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做到夯实基础,激励学生读书积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读书习文能力的教学理念。
二、在活动中,发现有以下优点: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备课,严格按照六环节教学模式来备课、上课。每一位教师的学案设计都比较实用,具有可操作性。每一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再是满堂灌,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但因学案导学正在探索阶段,所以不免出现许多问题。
1、一些导学案的设计不合理,有的看上去就象是课堂达标题、单元检测题,缺少学法指导。有的看上去像教师的教案,丝毫看不出学案的“学”是学什么?“导”是“导”什么?为什么要“导”?谁学谁导的思路一点也不明确;有的看上去虽然有那么回事,但是体现在课堂上,教师或者撇开导学案另行一套,或者只是机械的照搬,不敢在课堂上大胆整合、大胆发挥。
2、学案教学的容量问题。有的教师设计的容量特别大,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有的学案容量太少,一节课干不了什么。
3、对于时间的把握问题。一节课40分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点拨、当堂测试、课堂小结,这六个步骤时间如何合理分配,还需要时间的摸索,不太好控制。
4、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去,尤其是后进生,他能不能学到点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融入到每一个学习的环节中去,这也是个难点。
5、新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期待着进一步的转变,新的学生观的建立任重而道远。重教师讲解传授,轻学生主动学习的状况还很严重。相当多的教师虽有学案,但仍不敢放手,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思考的时间太少,训练的时间太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用不到位,课堂上不能真正地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总是部分“活跃分子”主宰着课堂。
四、教学的困惑:
1、分层教学如何落实。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编写使用导学案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明确自己应达到的目标。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目前编写的导学案,在这方面仍有不足,是存在缺陷的。
2、如何避免千篇一律,以免师生产生厌倦心理。编制使用导学案,依据的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教授统一的内容。教师稍不注意,容易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不欢迎,老师自己也厌倦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是一份导学案,甲教师运用得当,左右逢源,效果显著,可乙教师运用起来却别别扭扭,进退维谷,难以奏效。所以,如何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提倡个性化的教学,让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通过补充、拓展、延伸,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个性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3、如何教给质疑方法,培养问题意识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导学案上设有质疑释疑环节,但在课堂教学中未落实或落实的不到。
五、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进的方法、措施: 1、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是实质,“导学”是目的,“学案”是手段,是凭借。老师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定的学习方案,实现“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转变,老师由台前走向了幕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
学案导学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以学为本,以生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的理念要重于导学的形式。教材年年变,如果观念不变,新教材一样上成旧教材。学案人人搞,如果不具备“生本”“学本”的理念,导学学案的推进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学案导学呼唤课堂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案教学是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种手段。利用学案教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思考、讨论和探索上去,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人,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授课更有针对性。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3、学案设计一定要结合学情。
落实学案导学就是要求教师更要做到“心中有人”,这里的人就是指学生。教师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学生,把学生学习的“冷暖”放在心上。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困,忧学生之所虑,乐学生之所喜,使学生乐学、爱学。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用好学案,让学生把学案看作语文课学习的辅助性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练习,指导学生把握每一课的预习关,引导学生把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展现在学案上,以备上课探究时用;监督学生很好地完成达标检测。
4、教师的备课一定要有预设。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随时可能出现,打乱原有的教学秩序,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意识,不要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使一些让人有意外惊喜、充满智慧与挑战的问题瞬间流失,我们每一位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同时更加强了个体备课的质量,特别注意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课堂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要为可能出现的“意外”准备充裕的时间,保证环节之间能够弹性变更,以沉稳的课堂心理素质和敏捷的课堂应变机智,随时准备即兴互动。更要及时捕捉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保证意外的惊喜成为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教师要善于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即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个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有利于产生智慧的磁场,或用一种充满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完成与教师、文本、作者的对话交流,激起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这是语文课最有魅力的地方。
学案教学六步教学模式改变了我们落后的灌输式教学,它将带领我们走向精彩的课堂,我们一定会不断的探索下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会学习,真正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