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鲁班巷支部胡齐林)
《梁家河》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夕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普通百姓一直只能暗中回忆,不敢言表的。我国在1958年至1978年这20年间,在人们生活质量的很多方面的确是正如当时所批判的“今不如昔,缺吃少穿”,因为当时的治国理念是治民安国。紫阳是平息武斗后的1969年落实毛泽东主席的“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铁道兵修筑襄渝铁路ⅰ线,才开辟为修铁路服务的公路,1971年铁道兵的汽车才进紫阳。在这之前,紫阳交通运输只有汉江、任河、渚河有木船,顺水行舟是走激流跨险滩,提着脑袋干;逆水行舟是纤夫们脚蹬石头手趴沙,累得汗流浃背,喊得声音嘶哑。紫阳的主要运输工具就是花篮背篓和背架子,交通运输和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吃饭要有粮票,穿衣要有布票;照明的煤油,炒菜的盐,洗衣服的肥皂…..都要凭《购货证》。若是需要一点糖或酒,就要当时的生产大队出示这样一个《证明》,有时还要公社批:
证
明
×××购销社
兹有×××队×××因小孩无奶吃,需白糖壹斤,请供应为荷。
特此证明
×××公社×××大队
×年×月×日
证
明 ×××购销社
兹有×××队因耕牛配药,需白酒壹斤,请供应为荷。
特此证明
×××公社×××大队
×年×月×日
就凭证明,还得到购销门市部去走关系,不走关系,就会打折扣。当时商业战线和粮油系统的人,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攀得上的!那时的紫阳山区农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仍然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当时老师讲诗歌创作,吟了这样一首诗:“村前一个小池塘,社员下地它照相。一年三百六十张,张张都有老队长”。当时还提倡“吃碗爬爬菜,也要学大寨”就在1976年,还有农民吃漆骨头粉和毛高粱,因大便秘结,梗阻死亡。当时谁能想到有今天的幸福啊!
习总书记当时下放到梁家河劳动锻炼,他把亲身体验之苦化为了立志实现“中国梦”的远大抱负,践行了安民兴国的战略。
梁家河——中国延安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因为习近平同志曾经在那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而成为“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此后,他无论在地方党政机构任职还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与梁家河保持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梁家河故事也成为他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窗口。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这些精神应该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2 南,成为普通共产党员学习工作的动力,成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国家、熟悉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学习资源。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对人民的感情,包含感性的体验,但更深层次的则来自理性的认识。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他与人民情同手足。习近平同志说过:“当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这里。”在梁家河七年,他全身心融入梁家河全体村民中,与全村人民生活在一起,生产在一起,水乳交融。他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全村人把他居住的院子围得满满的,为他送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几十里路送他到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大家凑钱在县城照了合影、送他上车。在离开梁家河的日子里,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梁家河村民无论生病和生活有困难,他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12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在和大学生村官交谈时指出:“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
他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习近平同志曾先后给梁家河的村干部3 写了四封回信。每当得知梁家河有了新的变化,他都感到非常欣慰。1993年9月在福州工作期间,他曾回来探望梁家河的父老乡亲。2009年他在延安视察工作,休息之余,他与当年的村民代表一起,共话乡土情谊,共商村子发展之计。2015年2月13日,他专程回到梁家河看望村民,走田间、上地头,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当晚,他在延安主持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国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确定了大政方略。他走访的是梁家河村民,牵挂的是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温饱问题、富裕问题。
热爱人民成为他一生追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他的心目中,人民重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最为伟大。2015年9月22日傍晚,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致辞,再次向世界讲述梁家河故事,以个人成长诠释大国发展,以梁家河的小故事阐述中国梦的大理想。他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他有无比坚定的党性信仰,在梁家河实现了从普通知识青年到共产党员的身份转换。习近平同志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在梁家河,习近平表现突出,为村里的乡亲们“出了不少点子”,办了不少好事,与乡亲们早已打成一片。然而,当习近平向组织递上《入党申请书》的时候,组织以4 他“成分不好”、父亲还在接受批斗为由,把他的申请书退了回来。后来,习近平再次递上《入党申请书》,这次,他的入党问题被提到了县委常委会上。1974年1月,组织终于批准他入了党。
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为百姓谋利益。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曾经对媒体介绍说,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习近平同志曾经在自述中也讲到:“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领老百姓奔好日子。”他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党性信仰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根基。2013年9月25日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梁家河是习近平同志立身、立业、立言的出发地,也是他践行党性信仰的锻炼地。1975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亲为,率领梁家河群众改变面貌。冬季里,他与群众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一起从文安驿公社用架子车拉煤到梁家河村,解决群众做饭取暖问题。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受到了梁家河村民的广泛赞誉。“知识青年”是习近平同志和那一代到农村插队落户的青年人的标签,事实上他们也用自己知识改变着广大农村的落后习俗,传播着新的知识和文化。
他热爱读书。来梁家河插队时,习近平同志带着一个棕箱子,里面装着一箱子书。梁家河村民在提到他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也有数理化。
知识品格不仅是他那时人生的写照,也是他的追求,是他服务梁家河群众的力量。习近平同志讲过,“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
他从不放松学习,对新知识的追求成为他行动的源泉。也正因此,他与当地的文学青年结成了好朋友。作家路遥就是因此和他认识的。那时,习近平同志去县城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去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知识,一起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非常广泛,充满了用知识改变世界的激情
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陕北人用“苦焦”二字来形容生活的艰难,用“受苦”来形容劳动的艰辛。习近平同志曾说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是他经受的“五关”,而最难的是跳蚤关。面对这些苦,习近平同志在自述中讲到:“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6 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以苦为荣,无私奉献。2003年,习近平同志接受央视《东方之子》专访时说:“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梁家河村民则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在他们的印象中,农历二三月修渠打坝,习近平同志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
他把个人生活融入梁家河村民的生活中,同时也把个人责任与村民生存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担任党支部书记那一天起,他就把村子发展的责任担在了肩上。他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大办沼气的报道,知道了沼气的好处,就到公社请了假,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要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回到村里,习近平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从不知道沼气为何物的大多数乡亲听得云里雾里。习近平知道这是一件新生事物,他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社员。他亲自施工,1974年8月,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建成本县第一口沼气池。
1975年7月,延安报刊发长篇通讯《取火记》,完整记录了习近平为交通不便、缺煤缺柴的延川山区建沼气池的生动事迹。1975年7 8月,陕西省在梁家河召开沼气建设现场会,梁家河建沼气的经验在陕西省被推广开来。
自强不息是贯穿在习近平同志整个生活中最可贵的品质。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2014年2月,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他鼓励运动员时谈起自己的“金牌观”:“怎么体现成果?是金牌吗?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梁家河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始终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实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梁家河精神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全体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动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树立远大理想、认识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的人生财富。
近期,我读了《梁家河》一书,感触颇深,默然间加深了对习8 总书记的崇敬之情。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直观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和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其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真实动人,每一句话语都朴实无华。特别是青年习近平的鲜明形象和独特魅力,可感可信、可亲可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激情,增强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在今后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健康快乐地度晚年。
2018年6月
第二篇: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一书有感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五月初出版发行,为了一睹为快,接到该书后,加班“一口气”就读完。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详细记录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生动的再现了总书记从大队知青到党支部书记的历程,也记录了梁家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从习近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求真务实、不畏困苦的优秀品质。
读完《梁家河》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我理解习总书记的“实”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工作中更应该体现一个“实”字,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梁家河》就是一面镜子,折射了现在很多的党员干部所不具备的品质,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后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工,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积极学习领悟《梁家河》一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若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大力发扬梁家河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为相公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读完《梁家河》,我心中是不平静的。从书中我感受到了总书记身上那种浓厚的一心为民的情怀,这种情怀让我们肃然起敬,也值得我们学习。情怀是源于内心对于美好最深沉的追求,每一个人都是有情怀的,一心为民的情怀最无私,最受人尊重。
1969年1月,不满16周岁的懵懂少年习近平从首都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延川县梁家河。从此,在窑洞一住就是七年。这七年,让我们见证了总书记群众思想的诞生过程。
陕北七年,当知青们受不了恶劣环境难以生活而纷纷离开的时候,他还住在一个老百姓的窑洞里。他说他并不感到寂寞。因为晚上的时候,村里边那些半大小子都会围过来听他讲故事。大家有什么吃什么,晚上一起盖几个破被子,互相用身体来互相取暖。为什么大家对一个十来岁的小伙有如此的亲近感、亲热感。为什么其他干部开会时,群众说闲话,基本上没人听,乱哄哄的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而他开会,大家静悄悄。因为,他没有把老百姓当外人,他深知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铸造江山的主人,共产党离不开老百姓。他不说大话、空话,都是大实话,都想听的话,他干的事都是老百姓盼望的事。(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习近平)。
为老百姓建沼气池,解决了他们的取暖做饭,为老百姓建淤地坝,使他们多打粮食,解决肚子问题,修男女厕所,解决上厕所的尴尬问题,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谋幸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过了“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据总书记回忆,晚上,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问我这个问我那个,北京什么样子,知道还有国外,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你们都吃些什么,在北京吃什么,什么最好吃,你们都还见过什么稀罕事,《三国》、《水浒》、《红楼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是成为好朋友。面对数次申请入党屡屡受挫的精神痛苦,是普通百姓帮助他卸下了思想包袱,不懈追求人生理想。当他上大学离开梁家河时,因为睡得比较晚,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因为我在里边睡觉,静静地等,感动地哭了。正是人民群众这些心灵馈赠,让总书记的心与老百姓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民情怀与日俱增,日益深厚。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多年磨一剑”,这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这就是典型的多年磨一剑。不由得使我想起,2015年2月23日,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第一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不完整的,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还要做到精准扶贫。在他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群众思想的光芒,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间。
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身上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
第四篇: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这个时代的我们对于习主席所经历的的知青岁月其实是知之甚少的,或许从长辈口中听过一二,但却未曾深入了解过,或许总觉得那不过是一段已经远去的历史,或许觉得那些与自己的生活无丝毫关系,或许觉得那些于自己来说无甚用处。
然而,在我仔细捧读了《梁家河》一书后,我的思想便发生了变化。从土窑洞、土炕、煤油灯到野菜团子、玉米糁子、酸菜,从打坝造田到建沼气池……主席的知青岁月一帧一帧地展现在眼前,虽不曾经历过那种艰苦岁月,但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生活的不易。然而在那种困苦境地中,习主席并没有屈服于现实,虽然也曾困苦过也曾彷徨过,但最终选择了去适应,去接受然后去战胜它。令我尤其钦佩的是,在那种环境下,习主席从始至终没有放弃读书。从初去延川带去的两大箱书,到边放羊边看书,从看书到找书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在那样温饱尚不能解决的岁月,一个人能始终保持一颗不断求知的心,这样的人内心是多么的纯粹、执着和坚韧。
这个时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不用担心温饱,不会有任何事情阻挠自己学习、进步,甚至说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却是犹豫的、彷徨的,甚至是懈怠的。想一想主席在那样的境况下始终坚持读书,遇到阻力也要进步,最终得以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机会到来之时得以进入大学开启下一步人生。所以在彷徨迷茫时,便读书吧,用知识去充实自己,可能读着读着就走出了一条路来,举目望去,阴霾早已散尽。习主席在那样的困境中,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格物致知的精神,亦是走出了一番天地,他不仅适应了梁家河的生活,还改变了梁家河的困境,为梁家河的百姓创造了财富。回想自身,若将我至于那样的境地,我想的可能只是如何逃离吧。如今的我们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对自己所处的行业不满。存在不满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是向往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的,但是处于不满环境中的我们不能只是哀怨,在找到新的出路之前,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走好脚下的路,或许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就开阔了,或许走着走着便会发现新的出口。
第五篇: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初读《梁家河》时便深深地被习主席那跌沓起伏的人生之路紧紧地吸引住,受时代的影响青年时期便与父母分开,从天之骄子到“黑帮子弟”,从衣食无忧到三餐不保,他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日子。但就是在这么一个逆境当中,成就了他顽强不屈的性格,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础。
在书中他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使我想起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上天要把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他首先会让你经历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你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你身受贫困之苦,在你做事时,使你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你的心惊动,使你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你过去所没有的才能。这在习近平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青年时期父亲被迫害,母亲和兄弟姐妹分别被下放,自己还差点没命。北京户口被注销,自己回城的机会渺茫,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依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乐观向上、积极学习,做好手头的事情。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七年之后他的人生迈向了另外一个巅峰。试想:如果在这七年之中,他不思进取,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自我放弃,那么他还会是我们如今见到的习主席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使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例子。我的一个很要好的高中同学,她家住在距离县城50多里的高山上,每周她和弟弟需要从家里背来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有一次星期天她和弟弟在返校途中遇到大雨,山路被水淹了,于是他们翻越了两座大山,鞋子都走破了,最后光脚走进了城。即使生活这样艰苦,也从来没有听她抱怨过一句,这些事也还是在她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后我们闲聊才知道的。由此可见早年生活的困顿对一个人来说并非坏事,吃够了生活的苦后,学习上的那点儿苦还算什么呢?一个人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后是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
回想自己,大学毕业后被分到秦家坝这个村子,与其他被分到中心小学的同学相比,心中少不了苦闷。由于教师人手不够,我一人一周的课程竟然达到了30余节,此外还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工作。三年时间一晃而过,现在的心态已和当时截然不同,不再认为地方偏远自己就没有机会成长,课程繁重就是领导不公。相反这是一个磨练的机会。正如习近平所说“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人增长了见识,汲取了知识,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强大”。乡村生活总是单调的,在下班后我会呆在宿舍看看各种书籍,吸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有任何培训都积极参加,不知不觉自己也在成长。习近平还说“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你无论将来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是国家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所以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我心怀信念,坚信用赤诚之心能够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能够一心为学生,为他们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一定可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迎来自己的美好人生。